教大GPS:「貞潔」性教育 無視年輕人精神健康

有年輕人分享參加學校性教育的經驗。宗教機構的輔導員主持「貞潔」性教育講座,用「傳送珍寶珠」的方式來帶動遊戲,帶出女孩的貞潔是十分重要的信息。如果女孩的身體像遊戲中的「珍寶珠」(意喻貞操)一樣被那麼多人摸過或「吃過」,還有價值嗎?過程中更以血淋淋的墮胎影片來帶出恐嚇的性教育信息,有些學校甚至要求學生簽下「貞潔契約」。有學生感覺現場的氣氛非常壓抑,甚至焦慮而放聲哭泣,而主持人無視學生不安的情緒。 壓迫式講座 墮胎片恐嚇學生 年輕人告訴研究人員,這類恐嚇式壓迫式的性教育講座,為他們帶來羞愧、創傷的經驗,無助他們探索自己的性成長。 年輕人質疑,這些性教育輔導人員有沒有接受全面性教育的訓練,了解年輕人的性教育需要,甚至有沒有了解過教育局的性教育指引,無視工作手法對年輕人可能帶來精神健康的危機或傷害。 不應將性描繪為罪孽邪惡 教育局1997年編訂的「學校性教育指引」,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8年發表「國際性教育綱要」的原則不謀而合。「學校性教育指引」指出性是美好人生的基礎,不是罪孽或邪惡的事,性教育要提供正確資訊,不恐嚇學生,不令學生產生羞愧自責的感受,尊重學生的差異和成長步伐。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則以全面的理念來推動學校性教育,重點是學校尊重差異,以人權的角度,不論性別、種族、殘障、社經地位、宗教及性傾向等的不同,給予所有學生均等機會去享受合乎個人成長需要的性教育,以學生的最佳利益為依歸,使他們懂得維護自己的權益。 「學校性教育指引」過去常常被坊間批評落伍,甚至有報道指已經被悄悄下架,我卻認為其原則精神非常現代化及以學生為本,甚至鼓勵教師挑戰社會偏見對性的罪化壓抑。作為性教育工作者,學生及公眾賦予他們一定的專業權,是以學生的最佳利益出發,不是去製造羞愧創傷的經驗,而是在安全的環境提供合乎成長需要的性教育!教育局的性教育指引不是落後,而是學校制度受宗教文化限制,忽視了專業和政策方面的突破!

詳細內容

教大GPS:性沉溺並不存在

作為兩個青少年的媽媽,曾經在家長互助會中被一名家長「提醒」,要預防孩子墮入性上癮/性沉溺(sex addiction)的狀况,必須嚴格控制提防青少年自慰和性慾,以免他們陷入性沉溺的危險中。當時從來沒有家長談到這「性沉溺」是怎麼一回事,感覺在座的爸媽們一聽到這個「忠告」便好像增添了許多焦慮! 我在工作中也曾經遇到一些年輕人,因為自慰行為或是有性慾而自我責備患上「性沉溺」。然而,那些焦慮和自責其實是因為對資訊不了解而引發。在成長階段,自慰和性慾都是人生經歷的一部分,是很正常的情慾表達。 情慾表達遭病態化 性沉溺到底是怎樣的一回事?在多年前這概念被視為如毒癮、濫藥般的精神病,某些輔導人員將服務使用者的性行為表達,類比為「患有毒癮」的精神疾病。但近年,這種看法受到專業研究人員質疑,引發爭議。在2015年,加州大學的研究團隊透過研究推翻此等看法,認為把性行為表達類比為毒癮並無實證支持,性沉溺是不存在的。 性教育輔導及治療專業協會(AASECT),在2016年12月發表立場書,指出不應病態化性行為,沒有實證研究證明性行為表達是精神病或是等同成癮,不同意運用成癮的概念和工作模式來用作常規的性輔導。 AASECT指出專業人員在引用「性沉溺」的語言、概念或工作模式作為介入手法必須謹慎小心,以免為求助者帶來性污名。  為何僅私營機構推廣相關治療? AASECT把立場書放在其公開網頁的專業守則部分,主要是看到性沉溺概念或是介入模式不合乎專業工作的原則,故此提醒會員它的專業立場,也關注公眾有知情權而不會被誤導。近年香港的私營服務機構大力推動沒有實證支持的性沉溺治療/輔導,但是新版的精神病名冊「DSM-5」中並沒有性沉溺這種概念。大家要留意為什麼醫管局或社會福利署不提供這種輔導服務,只得私營機構大力推廣呢?相信背後的原因不難理解。  

詳細內容

教大GPS﹕不開心只是幾秒鐘

今天故事主角是一個名叫梓楊的男孩子,雖然今年只有6歲,但是我很佩服他,因為他總是樂呵呵的樣子,好像永遠也沒有煩惱。有一次,他來我家玩,想玩9歲哥哥的機器人,但哥哥不同意,兩人因此激烈地爭吵起來,大聲對罵、面紅耳赤、大眼瞪小眼對峙着,嚇得其他小朋友都不敢作聲。過了幾秒鐘,有人試圖打破僵局,小聲建議:「不如我們玩警察遊戲吧。」 快樂的「梓楊模式」 大家都紛紛附和,唯有哥哥還僵在原地一動不動。出乎我的意料,梓楊扭頭對哥哥說﹕「哥哥,我們一起玩遊戲吧。」 他的語氣如此淡定溫和,好像剛才的爭吵從未發生過。在梓楊的感染下,一切恢復平靜,孩子們又開心地玩起來。這就是我最欽佩的「梓楊模式」——不開心只是幾秒鐘,快樂是常態。 「分享心情」提高孩子情商 事後我了解到,梓楊的高情商得益於媽媽對他的情緒教育。從梓楊3歲、姊姊6歲那年開始,媽媽每晚睡前都和孩子們進行「分享心情」活動——每人都要分享他們當天經歷的「最開心的事」、「最失落的事」和「最憤怒的事」,包括事情的經過、感受及原因。 如果有失落和憤怒的事,大家一起討論怎樣恰當表達和處理這些負面情緒,迅速回復平靜,避免或減少傷害,重建或修復人際關係。 這個分享心情的活動,一方面幫助媽媽了解孩子們每天在學校或家裏經歷的事情,趁機教導他們正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他們接受自己的情緒、解決問題和處理人事關係。另一方面,也幫助孩子們認識喜、怒、哀、樂等感受是每個人都會有的自然情緒,給他們一個機會去了解媽媽每天的工作和生活,感受媽媽的感受,學習媽媽管理情緒的方法和待人接物的態度,體驗家人互相支持、互相關懷的溫暖。慢慢地,孩子們認識情緒是怎麼一回事,學會細心聆聽別人的心聲,掌握正確表達和抒發情緒的方法,發展同理心和關愛別人的慈悲心。現代父母工作事務繁忙,教育子女時間有限,梓楊媽媽每天晚上和孩子們「分享心情」,確實是一個簡易有效、情緒教育和生命教育的好方法。

詳細內容

教大GPS:幼園師生 人人有壓力

幼兒教師壓力很大,教師職業倦怠已成為一個廣泛話題。工作上各種壓力,如教學時間緊迫、學生行為問題,都會對教師的心理和生理造成雙重負擔。持續的工作壓力還會影響壓力調節系統,對教師的認知、情感和行為多方面造成負面影響。 教師正向互動 降低幼兒壓力 教師的壓力也影響着幼兒。根據本校幼兒教育學系黃敏博士於2016年的研究,幼兒早於幼稚園時期已產生與學校有關的憂慮。對於幼兒來說,每一天的學習都充滿挑戰和壓力。這些壓力會影響幼兒的情緒、行為及學習表現。持續的憂慮更會影響到幼兒的壓力調節系統,在成長過程中較易出現負面行為及情緒。因此,為了讓幼兒學會在遇到壓力時調節自己,我們需要提供一個積極正向的成長環境,與教師的正向互動則有助降低幼兒的壓力及荷爾蒙水平。 事實上,幼兒教育是一項充滿回報的工作。研究表明,與幼兒有關的工作能為教師帶來許多正面經驗,提升工作的投入度。對於教師來說,見證幼兒每天的成長和學習上的進步都令人鼓舞,這些滿足感有助他們與學生互動。 所以,幼師工作雖然辛苦,但也有許多不能言喻的快樂和成功感。 提升教師及幼兒幸福感 由此可見,教師的職業健康與幼兒的心理健康息息相關,提升教師的心理健康不單能避免職業倦怠的問題,還有助建構正向的學習環境。對於教師來說,幼兒不僅是教學對象,亦是這個學習群體中的成員和參與者。因此,提升教師及幼兒共同的幸福感,才能締造有效的學習環境。 要提升教師及幼兒的幸福感,改善教學環境及支援教學實踐尤其重要。近年幼稚園積極推行家校合作,為教師和家長建立伙伴的關係,一方面讓家長理解學校的政策,亦讓家長參與學校的活動,了解子女的學習情况,從而配合教師的教學,共同支援幼兒的成長,讓教師的工作事半功倍。另一方面,學校亦要留意教師的壓力,工作時間過長往往是教師情緒崩潰的重要原因之一,學校管理層要關注教師的工作量,推動教師之間的相互支持,鼓勵教師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平衡,才是減輕教師壓力的良方。  

詳細內容

教大GPS:贏粒糖,輸間廠:解讀練習的意義

傳統教育常強調練習和重複的重要性。相信很多人兒時都試過重複抄寫同一個漢字,又或一遍遍地背誦乘數表。老師設計工作紙時,亦喜歡重複同一概念的題目,讓學生反覆練習。但是,很多人相信重複練習這種方法早已過時,認為不僅枯燥乏味,更會扼殺孩子的學習興趣。 重複的學習和練習能否有助長期記憶呢?在早期一項研究中,學者Arthur Glenberg和他的同事發現,即使是沒有闡述或沒有意義的處理過程,簡單的死記硬背也有助提升記憶的能力。注意的是,這實驗是在高度控制的條件下進行。現實生活中,假設孩子需要完成一份數學工作紙,或多或少他還是需要理解問題的含義。研究證明在理解和處理問題的過程中,孩子對資訊的記憶會提高。 物質獎勵 削弱孩子學習興趣 雖然工作紙可以有助保持記憶,學習興趣是學習方程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學習完全不感興趣的孩子是不可能投入精力去學習。值得注意的是,一般的實驗參加者,如上文提到的實驗,通常會得到現金或課程學分的補償。因此,他們亦獲得了學習以外的動機。那麼獎勵孩子用功做作業就不是能解決問題嗎?如果孩子們經常因為完成作業而受到獎勵,用外在物質來獎勵孩子也會削弱他們對學習的興趣。 老師和家長應該怎麼做呢?我們可以參考學者Arthur Graesser曾在一篇社論中提及到從認知科學的角度所運用的策略。  首先就是間隔效應。間隔效應是指如果能夠將知識在一段時間內分階段地學習和溫習,而不是用幾天時間來強化記憶,孩子便能牢記所學的知識。部分孩子可能需要別人的監督和引導,讓他們根據安排合理、計劃周詳的時間表來溫習。另外,研究亦建議孩子不能單靠閱讀和重讀既定教材,也要建立自己的學習筆記。 將考試視為一種學習方法 另一種學習策略被稱為考試效應:考試可以提高學習成效並增強長期記憶。你可能會說,香港的孩子已經有很多考試了,他們最不需要的就是考試!事實上,這裏所提倡的不是像期末考這樣的階段性考試,而是將考試視為一種學習方法。這種考試可以由學生主導,例如是回答課本單元結束時的問題,又或是核對課本所提供的參考答案。重要的是,孩子在進行這些自訂考測時也要嚴謹認真,如模擬在真實考試的情境下進行。 究竟操練還是不操練?和絕大多數事情一樣,適度才是關鍵。問題是,如果不能提供要或不要的建議,適度有時也會走向極端。練習和重複的學習的確有其意義,但我們要明白,能夠訓練孩子思考、靈活運用知識來解決問題的練習,才是學習的重要部分。  

詳細內容

教大GPS:學習 vs. 自由遊戲

春去夏來,轉眼間暑假又快到了。很多家長都開始密鑼緊鼓地為子女安排各式各樣的活動或課程,讓子女善用暑假去學習。很多時候,經過一連串寓教於樂的活動,兒童似乎真的度過了充實的假期,也似乎真的很樂在其中,並學會了很多東西;但更多時候,由於他們慣於被安排做一些結構化的活動,久而久之缺乏自主能力,慢慢養成了依賴的習慣。在香港這個知識型的社會,教育者和父母怎樣才能夠兼顧兒童健康與心靈的發展呢?也許,適量的「自由遊戲」時間就是答案! 父母介入遊戲令質素下降 翻開報章雜誌,都不難發現有很多文章探討遊戲對兒童的重要。然而,對於「自由遊戲」的重要性、詮譯與理解,則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UNICEF HK)於去年2月一項調查顯示,雖然大部分本地受訪父母認為自由遊戲對子女的發展極為重要,但有父母認為自由遊戲與電子遊戲相關,有的認為上興趣班也是自由遊戲的一種,反映他們對自由遊戲的理解不足。而小童群益會亦於本年2、3月以問卷訪問過千名6至17歲兒童,發現只有約兩成一受訪兒童會主導遊戲安排。大部分家長除了比較反對子女參與冒險遊戲外,亦喜歡介入他們的遊戲時間,致使遊戲質素下降,影響兒童的快樂程度。 家長一方面關心子女的學習進度,另一方面希望他們快樂地成長,在控制與放手之間,該如何拿捏呢?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建議兒童每天需要1小時自由遊戲,也許對很多家長來說,如好好利用,子女可以於這1小時做一些「更有意義」的活動,內心交戰之下,家長們又該如何抉擇呢? 自由遊戲不等於荒廢學業 首先需要知道,學習時間與自由遊戲時間可以並存於子女的每日日程之中。另外,自由遊戲並不等於會荒廢學習。事實上,自由遊戲也有規律、有結構,只是控制自由遊戲的不是家長,而是子女。若家長放手,讓子女主導,其實不難發現他們會從自由遊戲中嘗試自己做決定,從中學會不斷修正自己在玩樂時出現的各種問題,這種有關獨立性的培養,能夠從自由遊戲中獲得。如家長在旁擔當觀察者的角色,便更能了解子女的長處和不足,然後於學習時間中加以補足。這樣看來,學習與自由遊戲並不是對立,而是有互補之效。 魚與熊掌,為何不能兼得呢?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 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文﹕林沛晴(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講師)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44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訓練「工作記憶」 讀書更精靈?

在競爭文化的影響下,很多人都着重績效,有些幼兒從學前階段起已要上不同的補習班。但若每個孩子都額外補課,這便不能稱為優勢,只是提高了競爭的標準。在這種文化下,學術研究亦推向市場化。我們在過去幾十年見證了許多「下一個重要概念」。大家可能聽過「多元智能」、「腦基礎學習」等,儘管這些概念大多具備堅實的研究基礎,但如果倉卒推向市場,往往會歪曲原意。 「莫扎特效應」遭市場吹噓 其中的一個例子就是「莫扎特效應」,Rauscher、Shaw和Ky在1990年代首次提出,聆聽莫扎特的音樂能夠提升空間圖像推理能力,於是大量的唱片和相關產品應運而生。然而,該論文指出聆聽莫扎特音樂的效果只有10至15分鐘,影響短暫,提升效果也僅限於特定類型的空間推理任務。曾有研究重複驗證「莫扎特效應」,也有的提出質疑或否定,卻很少研究探討它對一般認知表現的影響。所以,與長期音樂教育的效果相比,我們無法得出「莫扎特效應」有成效的結論。 筆者最感興趣的重要概念是「工作記憶」,由Alan Baddeley和Graham Hitch於1970年代提出。工作記憶是腦袋在短期內記憶和處理資訊的能力,心算是測試這種能力的好方法。如計算163+59時,在處理十位和百位運算的同時,又要記住個位數運算結果;如果是口述題目而非書面形式,難度就更高,因為你還需記住題目的數字。 工作記憶能力低 數學較差 研究發現在數學考試中表現落後的兒童,工作記憶能力也普遍較差。 Rebecca Bull和筆者在2016年的研究發現,工作記憶能力對幼稚園和小學階段的兒童尤為重要。這很可能是因為他們在解決數學問題時,較多依賴基本認知能力而非所積累的數學知識。我們亦發現工作記憶、聽力理解和解難能力三者間有着很強的關係。 有見工作記憶的重要性,學術界開始關注如何提升兒童的工作記憶。Torkel Klingberg團隊曾運用電腦輔助訓練方案,顯著提升有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兒童的工作記憶能力。初步顯示,工作記憶能力能透過相關訓練改善。但是根據最新研究,有關訓練雖顯著提升正常發展兒童的工作記憶,但並未發現對學業成績有正向效應。 訓練未見對成績有幫助 因此,工作記憶研究是一個備受關注的領域,但一些基本問題仍未得到解答,例如能否通過短期干預訓練來永久提升工作記憶能力。儘管工作記憶訓練對某些發展障礙兒童有一定幫助,但根據現有研究結果,家長應謹慎選擇市面上宣稱可提升兒童工作記憶的教育產品。筆者和本中心成員將會在這個專欄分享兒童發展的研究,讓大家客觀了解不同的教育理論。  

詳細內容

教大GPS:怪獸家長入侵大學?

現今不少孩童打從牙牙學語到上幼稚園,到上小學、中學,甚至到大學階段,父母的身影從未間斷。究竟父母「多做一些」,把子女照顧得無微不至,抑或「少做點」,放手讓子女自行學習,才是對孩子的成長較有利呢?學界對此議題仍未有很清晰結論,而且不同家庭情况各異,難以一概而論。 本港教育心理學家伍斐然幾年前針對中國內地及香港社會的華人家長,以及美國、歐洲及非洲裔家長進行研究,結果顯示過度專注子女的管教方式會適得其反。該研究建議,關注子女的程度需要一條健康的界線。社會輿論也普遍認為,父母不該過分操控子女成長,尤其是當子女升讀大學,家長應懂得放手讓子女自立。 對子女付出 未因入大學完結 但如何訂一條健康的界線,很難說得準。反正今時不同往日,事實上在許多經濟發達的地區,「密集式」養兒法(intensive parenting)早已成為主流。基本上只要父母認為自己可以應付得到的,也會為子女盡力提供適切的幫助,好讓子女在升學擇業上獲得優勢。現在許多中產家長對子女的付出,未有因子女成功入讀大學而完結。 同時,愈來愈多學校也認識到父母參與的重要,不少過往一般被視為學校的職能也轉移到家長身上,甚至近年一些高等學府也尋求與家長建立伙伴關係。當大學遇上「怪獸家長」已是見怪不怪的事情時,許多人不禁對此搖頭嘆息。 不過,也許令不少人出乎意料的是,事事為子女張羅的「怪獸家長」對子女完成學位是相當重要的。美國社會學家Laura Hamilton曾在美國一所非頂尖大學進行實地研究,訪問了41個家庭,以探討來自不同背景的父母參與如何影響他們女兒四年的大學生活。研究仔細地闡述,女生在大學階段由當初適應期以至畢業後投身職場的過渡期上,均需要父母大量的財政、情感及日常打點照料等的支援。 受惠父母財政投入 較少輟學  Hamilton另一個研究利用美國90年代具有全國代表性的高等教育數據,剖析父母的財政投入如何影響就讀高等教育課程的子女的GPA(成績平均績點)和學位完成率。調查結果有點弔詭:父母的財政投入雖然會減低子女的GPA,但卻能增加子女成功畢業的概率。過去有評論指出,父母提供更多財政支持,只會減低子女學習動力。 惟Hamilton認為,學生其實是奉行「滿意決策模式」(satisficing model),即他們一方面不會盲從父母意願把財政資源最佳地運用在學業成績上,但另一方面他們仍盡量善用父母給予的財政資源讓自己的表現符合學校多方面的要求。也就是說,擁有父母資助的大學生不一定是高GPA的,但畢竟他們「受惠」於父母的財政投入,因而較少輟學。 無論如何,家長參與子女大學生涯,在程度、形式上或有所不同,但大抵上已成一個難以逆轉的趨勢,而且也不一定是負面的事情,社會大眾不必因少數人的過分行為而妖魔化所有其他家長的參與。更重要的是,我們在談「應不應該」的同時,也許也是時候仔細想想,家長可以在高等教育上扮演什麼角色?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 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文﹕李子樂(香港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助理教授)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38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大聲不等於發脾氣

很多人爭吵時會說:「我不是介意你的說話,但你的說話方式令我很傷心。你的語調令我覺得你很不耐煩!」這裏提到的「說話方式」就是語調的意思。 當你與自閉症譜系人士接觸時,可能會發現他們說話的語調很特別,談話的節奏與一般人很不同。自閉症譜系人士說話時可能會過於高音、低聲咕嚕,又或像機械人一樣沒有抑揚頓挫。由於他們說話的語調忽高忽低,又會突然轉向機械刻板,這些節奏變化往往令旁人很難聽懂他們的說話,甚至誤解他們的溝通內容或情緒。 語調是傳達情緒重要渠道 事實上,雖然語調不是指說話的內容,但往往包涵了許多重要的意義,特別是在表達情緒方面,例如生氣時會很大聲說話,語句短促;傷心時聲線會變得微弱、節奏較慢;說話時提升音高,會讓對方感受到你很高興或驚訝。不管是哪一種國家的語言,語調都是傳達情緒和溝通的重要渠道。 所以,因為自閉症譜系人士說話的語調與他人不同,很容易會造成誤解。 說話語調容易造成誤解 在我們的研究中,發現患有自閉症譜系的小學生,說話語調很容易讓其他人造成誤解。他們的語調令別人以為他們很生氣,其實他們卻不一定是在生氣,而是因為他們誤以為使用語氣,就是要以一種很強調的說話方式表達而已,所以他們會以單一的語調與人溝通。筆者曾接觸一名患有自閉症的小學生(化名David),他不大會說話,只透過發出一些聲音去結交朋友,但這些聲音往往令他的朋友以為他不開心。例如,朋友邀請他一起玩耍,見他的聲線機械化,會以為他不想加入。另外,David看見同學踢球入門時高聲尖叫,以為同學在責罵他,因而感到驚慌。 我們如要理解自閉症譜系人士的語調,不誤會他們的意思,首先我們要明白他們是不懂得怎樣準確地使用語氣,他們會誤以為語氣是需要用過高或過兇的語調。另外,我們可以示範正確的語調,例如,以開心的語氣說:「明天就是公眾假期啦!」適當地配合面部表情,尤其是微笑,可以增強語氣的力量。譬如在表達感謝的時候,我們可以鼓勵自閉症譜系人士,邊說邊笑地說:「謝謝你送我生日禮物,我好開心啊!」透過笑容和開心的語氣,教導他們向別人傳達濃情厚意。 如何教導自閉症譜系人士使用正確的說話語調,又或引導他們去理解別人的語調是不容易。語調是一種溝通方法,從而與別人社交互動。因此,我們需要研究如何透過訓練自閉症譜系人士的說話語調,協助他們的社交和溝通。    

詳細內容

教大GPS:教師學位化 承傳教育專業

「教師學位化」對一直面對同工不同酬的教師而言,不但是莫大的喜訊,更可說是還持有學位的教師一個公道。因為一個專業認證,其中一個準則就是薪酬待遇。然而,當媒體都集中討論同工同酬問題時,我們要反思實體回報外,教育界應如何確保教師專業的承傳。 公務繁忙  進修淪為「求達標」 早在2003年,「教師專業能力理念架構」已列明一名專業教師需具備的能力。當中提及的範疇,上至關懷社區、與家長合作,下至教育學生,全都包攬在內。這些對教師專業素質的要求,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必然認同,而各大學的教育學院,亦以此為目標培訓準教師。然而,具有3年以上教學經驗的教師都會明白,教師需要大量的實戰經驗 ——「learning by doing」來體驗何謂教師專業。 為此,教育局會邀請各大專院校,為在職教師提供一系列的專業進修課程,希望做到教學與教師專業成長同軌同步。可是現實歸現實,在學校繁重的公務下,校長大多只能每年派出小量教師參與專業發展課程,充其量只能算是為「達標」而做。只有少數學校有條件去支援整個教師專業發展,從內部結合理念與實踐,提升整個團隊的專業知識。 擴大學校協作  提供人手支援 既然特首有意拓展教師專業,為教育專業訂定新方向,筆者嘗試結合過往的教學和管理經驗,提出若干建議。 首先,為在職教師培訓提供院校協作的機會。現行的教師培訓,主要集中在5星期教師進修課程。課程的確擴闊了教師的視野,但正如筆者所言,教育乃是實戰經驗,現有模式難以針對其學校的發展。為此,有關當局應考慮擴大院校與學校的協作關係,為資助學校或院校提供更深層的校本專業發展支援,讓教師能擺脫課業的限制。 其次,教育培訓的質量與教師的投入意願有直接關係。以現時教師工作量,要求教師投入專業進修,並享受過程,幾近不可行。而現行一筆過代課款項,對教學質素亦難有保證,難令教師放心進修。因此,當局有必要策劃以一年或數年為目標的計劃,為主動參與教育專業培訓的學校,提供額外人手支援。既能做到校本專業培訓,又可確保教學質素。 總體而言,教師專業並非一張證書,需要能更貼近校情的現職培訓,讓一代代承傳下去。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