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 PAMA 教得樂

HAPPY PAMA 教得樂

  • 親子話題王
  • 湊B經
    • 關你B事
    • Kid Fit小兒科
  • 輕鬆升學
    • 學校研究所
    • 新書共讀
    • 學習競技場
  • 食買玩
    • 放假去哪兒
    • 體驗試用
    • 料理教煮
  • 名人KOL
  • 智識揀學校
  • GRWTH社區
  • 網上課程
  • 明校網
上一課:學做繪本玩具導師 練成日式育兒大法
編輯推介 體驗試用 

上一課:學做繪本玩具導師 練成日式育兒大法

2022年5月17日 [email protected] 在〈上一課:學做繪本玩具導師 練成日式育兒大法〉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轉校插班:轉校插班看孩子條件  小心跌banding 得不償失
編輯推介 親子話題王 

轉校插班:轉校插班看孩子條件 小心跌banding 得不償失

2022年5月17日 [email protected] 在〈轉校插班:轉校插班看孩子條件 小心跌banding 得不償失〉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好去處:邊玩邊學考古知識  勇闖恐龍樂園  征服2米高暴龍
放假去哪兒 編輯推介 食買玩 

好去處:邊玩邊學考古知識 勇闖恐龍樂園 征服2米高暴龍

2022年5月10日 [email protected] 在〈好去處:邊玩邊學考古知識 勇闖恐龍樂園 征服2米高暴龍〉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開學了:「一日一檢」講互信  家長同出力  重返校園 師生「小心疫疫」
編輯推介 親子話題王 關你B事 

開學了:「一日一檢」講互信 家長同出力 重返校園 師生「小心疫疫」

2022年5月10日 [email protected] 在〈開學了:「一日一檢」講互信 家長同出力 重返校園 師生「小心疫疫」〉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母親節DIY:自製貼心禮物 守護媽媽
編輯推介 親子話題王 食買玩 

母親節DIY:自製貼心禮物 守護媽媽

2022年5月3日 [email protected] 在〈母親節DIY:自製貼心禮物 守護媽媽〉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闗你B事

開學了:「一日一檢」講互信  家長同出力  重返校園 師生「小心疫疫」
編輯推介 親子話題王 關你B事 

開學了:「一日一檢」講互信 家長同出力 重返校園 師生「小心疫疫」

2022年5月10日 [email protected] 在〈開學了:「一日一檢」講互信 家長同出力 重返校園 師生「小心疫疫」〉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特別「暑假」過後,全港中、小學及幼稚園生分階段重返校園,直到今天(5月10日),所有中、小學已全校恢復面授課堂。疫下復課,教育局要求師生「一日一檢」,學校普遍採取信任方式處理學生呈交的快速抗原測試結果,運作大致暢順。但由於很多小學都未達九成接種率,加上師生對現階段恢復全日面授課堂有保留,料大部分小學在本學年仍會維持半日制。   「各位同學,請準備好及打開快測結果紀錄表給我們檢查」、「來這邊消毒雙手」、「排隊量體溫」……將軍澳循道衛理小學(下稱將循)自4月20日復課後,每朝上學時段,學校門口都有多名教師和家長義工站崗,不斷向準備進入學校的學生作出溫馨提示。 闊別校園3個多月,小學生終於可恢復面授課堂。(李紹昌攝) 消毒和量體溫已成為學生日常。(李紹昌攝) 家長早上義務站崗 做好榜樣 採訪當日,約有10名學生沒有填妥紀錄表,副校長樊文輝即時把關,帶他們到校務處。他對記者說:「我們首先要聯絡學生家長,確定同學早上究竟有沒有做快測?如果有,只是忘記填表格,那補填就可以了;但假如是沒有,那就要詢問家長,是否同意讓子女即場自己做快測。同意的,我們便安排小朋友在醫療室做,若不同意,同學必須留在校務處,直到家長前來協助,並獲得陰性結果,才可以上課室。」經了解後,大部分學生都只是忘記填寫表格,少數則是獲豁免快測的康復者,只有兩名學生忘記做快測而需要即場補做。 將循學生在上學前忘記做快速測試,會被安排在醫療室即場補做。(李紹昌攝) 雖然教育局要求學校每天呈報校內是否有陽性個案,但也提供彈性,容許學校按校本機制收集數據。有個別學校要求學生須在校門出示快測棒,證實無確診才可上學,亦有學校要求學生拍攝並上載檢測結果作實,將循校長林德育則表示,校方沒此安排,強調以信任方式去處理,「在這個特別假期,我們都透過不同途徑接觸學生、家長,向他們表達一個信息,在疫情下,每個人都要出一分力,各自做好應該要做的事情。學校信任家長,也鼓勵他們給孩子做好榜樣」。 林德育(李紹昌攝) 盡力辦課外活動 暫不申全日面授 過去數波疫情,將循都盡力爭取空間為學生提供課外活動,「我覺得課外活動對學生的身心靈發展很重要。之前都安排在中午12:30放學後,讓他們留在學校玩一會兒,大約1:30便回家午膳」。然而在第五波疫情下,未接種疫苗的學生,不能參與在課堂外的非學術活動,「現在就要想想,假如某些課外活動,報名參加的學生接種率不高,可以怎樣安排?都要跟導師再商討一下」。 將循目前約七成學生已接種第一針疫苗,完成兩針的學生佔約五成,校方預計在5月尾,兩針接種率可提升至七成。林德育表示,該校暫時未達九成學生打齊兩針的恢復全日面授申請門檻,但即使達標,校方仍會選擇在本學年維持現狀,「一來確診數字未算十分低,二來學生聚在學校午膳是高危的,特別要考慮初小學生的自理能力。况且學校將在7月初完成考試,以往試後直至暑假,一向都是半天上學的,所以在8月5日本學年完結前,學校都不會申請恢復全日面授了」。 大天在洗手間門前地面貼上排隊線,提示學生要保持適當的距離。(黃志東攝) 設網上申報系統 方便家長補漏 大角嘴天主教小學(下稱大天)同樣鼓勵學生和家長每天如實填寫《學生每天快速檢測紀錄表》,該校更設有網上系統,方便百忙疏漏的家長可即時申報。「開學後,確實有少許學生本身已在家做過快速檢測,但忘了填寫紀錄表,那家長只需登入學校專設的網上表格,即時補交資料便可;假如家長不懂上網,學校亦有專用手機可傳送文件到家長的手提,填妥傳回,學生便可以上課室。」校長周德輝說。 周德輝(黃志東攝) 在第五波疫情下復課,他說能做的防疫措施已「做盡」,「開學前做了全校消毒大清潔、噴灑消毒塗層,現在工友每天亦定時用1:99漂白水清潔校舍,每個班房亦開啟空氣清新機」。學校沒有區分「有打針」和「無打針」的學童座位,「不想帶來標籤和分化,况且在現實環境下,一般校舍的課室空間有限,根本座位與座位之間都沒可能有1米距離,既然大家都是坐得如此貼近,是否分隔『有打針』和『無打針』的同學,意義不大,做好空氣流通反而更實際」。 大角嘴天主教小學逾七成學生已接種第一針疫苗,校方預料,在本學年結束前,該校仍會維持半天上課模式。(黃志東攝) 防標籤分化 不按打針區分座位 根據教育局給學校的最新指引,學校可安排已完成接種兩劑疫苗並超過14天的學生,除下口罩做中等或劇烈強度的體能活動,惟周德輝坦言,會保持觀望態度,暫時不敢貿然讓學生「除罩」。「本身體育科是需要安排學生做體適能考核的,但想到學生戴着口罩跑步,可能會有不適,但不戴口罩,始終有傳播風險。所以跑步這個環節,我們暫時採取拖字訣,假如未來一兩個月,確診個案再少一點,我們會再徵詢家長意見,由家長決定子女戴或不戴口罩跑步,甚至選擇不參加考核。」 在第五波疫情下恢復面授課,有學生做足保護措拖,除戴口罩外,也戴上防疫面罩。(李紹昌攝)   •檢測妙計 SEN童抗拒快測 閱讀社交故事助放鬆 芸芸學子現在每天早上都要做快速抗原測試,令人關注學童的感受,尤其有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孩子。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智愛家長會在4月就政府這個新措施做網上調查,訪問了402個有SEN子女正就讀幼稚園或小學的家長,當中超過八成三受訪者表示擔心;逾八成五家長憂慮SEN兒童因未能成功做快測而無法回校上學,也有八成一家長擔心這個安排會令SEN兒童抗拒上學,甚至影響他們的學習動機和情緒。 調查:逾八成SEN家長憂礙學習 協康會教育心理學家徐婉庭(Natalie)稱,有部分SEN尤其自閉症譜系(下稱自閉症)兒童,他們的確比較抗拒新事物、新安排,或需要較長時間適應。她解釋,這是由於自閉症小朋友常有不同程度的感覺信息處理困難,「有些平日也不喜歡別人碰他的臉,更何况撩他的鼻孔,所以對做快測會表現抗拒」。另外,有過度活躍症的孩子,他們比較好動,要坐定定給採樣,亦是比較困難。 徐婉庭(受訪者提供) 該會早前出版《上學前要做檢測》來幫助家長,以社交故事方式向自閉症學童預告相關措施,「閱讀社交故事的作用,是預先告訴小朋友檢測的程序是怎樣的,假如在過程中遇到不適,他們可以怎樣幫助自己。當孩子預先知道接下來將發生什麼事情,可有助他們減少緊張情緒,並較易配合整個流程」。但Natalie強調,每個小朋友的特性都不一樣,家長有需要時,可在內容上作出調節。 毛公仔「演習」 合作有獎勵 她又提議,家長可考慮和小朋友一起用毛公仔演練檢測程序,「可找毛公仔作示範,也請孩子想像一下,如果毛公仔中途鼻子痕可怎麼辦?藉着『動手做』,讓他們更清楚了解整個程序」。假如小朋友平日沒有丟擲東西的行為,在採樣時,可讓他們拿着喜歡的物品,例如毛公仔、零食,此舉有助紓緩緊張情緒,提升忍耐力。「對於能力較高的自閉症小朋友,可推行獎勵計劃,例如完成多少次就有小獎勵;但要留意,假如孩子能力不高,即時的獎勵,例如每次合作完成檢測後,便獎勵他們吃少許零食,這會比較實際。」 反抗勿強迫 休息5分鐘再做 Natalie再三提醒,家長每天早上都要預留充足的時間幫SEN孩子做檢測,因為未必一下子便成功。萬一小朋友鬧情緒或反抗,家長首先要停下來,避免強行採樣,也要以同理心告訴孩子,理解他感到不適,可先休息5分鐘,「家長要同步用計時器或圖卡,清楚提示小朋友休息時間是5分鐘,並非無了期的,待他冷靜下來便要繼續嘗試」。 家長可利用協康會出版的《上學前要做檢測》,讓自閉症學童事先了解快測流程,以減低他們的恐懼感。(受訪者提供)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6期]

學習競技場

教學有辦法:小小作家培訓班 互動遊戲激發寫作潛能
學校研究所 學習競技場 編輯推介 

教學有辦法:小小作家培訓班 互動遊戲激發寫作潛能

2021年11月16日 [email protected] 在〈教學有辦法:小小作家培訓班 互動遊戲激發寫作潛能〉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有信心寫作——泳峯(左起)、梓晞和樂妍,由當初抗拒到現在有信心寫作,他們更想一嘗做小作家的滋味。(劉焌陶攝) 提起中文寫作,不少孩子都皺眉頭,家長費解何以子女經常閱讀,但總是「有入無出」,寫不出好文章來。針對學生的難處,有出版社就舉辦別開生面的寫作班,希望透過圖像、互動遊戲,啟發學生的寫作潛能,讓小朋友愛上寫作,甚至一嘗成為小作家的滋味!   在嶺南大學香港同學會小學讀五年級的泳峯、梓晞和樂妍,3人都不諱言以往很害怕中文寫作。泳峯和梓晞的壓力,主要來自文章的字數,「要寫200多字,有時覺得很困難。試過因為湊字數而刻意拖長,其實那些字都沒有意思」,梓晞靦腆地說。至於樂妍則經常遇到執筆忘字的問題,「會寫錯字,又或者忘了有什麼詞語可以用來表達想法」。 不過,自從校方安排3人參加小皇冠童書館與小麥文化聯合舉辦的「小小作家培訓班」後,他們的態度卻起了180度的變化。泳峯喜孜孜地告訴記者:「我現在對寫作信心大了很多,因為在培訓班學到怎樣創作人物角色,令內容更豐富。」樂妍也有同感:「我也信心強了,因為我在這裏學到的,會比其他沒參加課程的學生多。」至於梓晞,更用「享受」來形容她的寫作歷程,「我很享受和組員邊討論邊寫,很開心啊」!究竟這兩個出版社的編輯團隊,在孩子身上施展了什麼魔法呢?記者日前就「旁聽」了他們的課堂。 分享想法——小班形式的課堂,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和表達。(劉焌陶攝) 角色矛盾衝突情節最吸引 相比起傳統課堂,「小小作家培訓班」加入更多討論和遊戲元素。像這天,編輯導師為強化學生們在「起承轉合」敘事手法中「轉」的技巧,先要他們化身成「城市老鼠」或「鄉村老鼠」,然後輪流猜拳,爭取揀選有利圖卡的機會,用以證明城市抑或鄉村更適合老鼠居住。當城市老鼠一方說「城市交通方便,有病可以立即打999,去醫院接受治療」,鄉村老鼠便反擊:「城市人口擠迫,傳染病散播更快啊!」鄉村老鼠又說,住在鄉村,鄰里關係更佳;城市老鼠就覺得住在城市,生活用品一應俱全,非常方便。兩組之間你一言我一語,已實踐編輯導師在課堂開首所講,「文章或故事,最吸引讀者、最有張力的描寫,往往是角色間的矛盾與衝突」。 輪流猜拳——為增加課堂氣氛,導師安排同學猜拳選圖卡,大家都玩得很投入。(劉焌陶攝) 老鼠開會——學生化身成「老鼠」,一起討論居住在城市或鄉村的優劣之處。(劉焌陶攝) 寫成文章——一輪「腦震盪」後,學生馬上記下點子並加以組織,寫成短短的文章。(劉焌陶攝) 嶺南大學香港同學會小學校長鄭安娜認為,在課外活動引入這種小班形式的寫作班,更能照顧每個學生的需要,「平日課堂只有30分鐘,一班有20多人,教師能夠給學生分享的時間很有限;但這個寫作班有1小時,而且只得10個學生,每人分享自己想法的機會就有很多」。她更欣賞共同創作的過程,「因為每個組員都拋出點子,一組合起來至少有3、4個想法。學生又馬上記錄下來,令他們動筆寫文章時,速度提升很多」。 鄭安娜(劉焌陶攝) 帶着任務去創作 談到小朋友「有入無出」,即閱讀很多書但寫不出文章的問題,任教該校的中文科科長謝恬頤相信,孩子的腦袋裝着很多東西,只是受制於寫作題目或環境,令他們過於「循規蹈矩」,沒有膽量用文字表達創意,「我觀察到,很多學生也喜歡看偵探類小說,若然我們改變一下寫作環境,例如要他們帶着任務、挑戰去創作故事,或許孩子會更容易把平日所看的運用出來」。她透露,中文科寫作稍後會有一些更考創意的題目,例如改寫《西遊記》結局,希望有更多空間讓小朋友發揮。 謝恬頤(劉焌陶攝) 自本學年推出「小小作家培訓班」後,青馬文化及小麥文化總編輯林慧儀(Ruby)接觸不少高小學生,雖然整個活動只得4節,Ruby已見證到很多孩子的轉變,「我見到學生『入』和『出』的過程愈來愈快,大家討論5分鐘、8分鐘後,很快已經可以轉化成文字,再發表,令我好興奮」。她續說此計劃的終極目標,是把每個學生創作的故事集結成書,因此編輯團隊會以出版書籍的經驗,傳授寫作心得,「4堂各有不同主題,包括第1堂着重啟發創作靈感、設定角色;第2堂是描寫精彩的場景;第3堂則怎樣做好起承轉合,製造高潮;第4堂就使用mind map(腦圖),把之前所學的整理好,正式下筆」。 林慧儀(受訪者提供)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2期]

體驗試用

上一課:學做繪本玩具導師 練成日式育兒大法
編輯推介 體驗試用 

上一課:學做繪本玩具導師 練成日式育兒大法

2022年5月17日 [email protected] 在〈上一課:學做繪本玩具導師 練成日式育兒大法〉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日本人對於幼兒教育一絲不苟,一本繪本、一件玩具,都經過精心設計,以至如何利用這些幼教道具培育孩子,也有一番學問。有本地教師便把日本的繪本導師和玩具導師課程引進香港,希望向本地家長和教育工作者分享日本教育的理念。   「這件玩具,是木製的,手握上去有種溫暖感,非一般膠製玩具般冰冷,小朋友摸上去會感受到其溫度。」日本人對生活細節十分講究,即使玩具也經過精心設計,這正是香港日本兒童教育專業協會創辦人曾嘉欣(Karen)深受其啟發的原因。曾於香港教育大學修讀幼兒教育碩士的Karen,後到日本進修時接觸了當地的玩具導師課程,回港後得到日本機構「東京玩具美術館」支持,在港創立協會,開辦以日本教育理念和方針為基礎的課程,包括教師培訓、工作坊,以及各種幼兒課程,當中以日本繪本故事導師證書課程和日本玩具遊戲導師證書課程最受本地教育工作者歡迎。 曾嘉欣(林靄怡攝) 重視社交 學習「讀空氣」 日本一向重視孩子6歲前的發展,其中繪本和玩具都是他們身心成長中不可或缺的物件。先說繪本,日本一向盛產以圖畫為主的幼兒讀物,原來透過跟孩子講故事,有助他們學懂察覺別人的情緒。「我在香港和澳洲進修時也接觸過很多幼兒,相比起其他國家,日本小朋友的確較少扭計,第一是他們的文化氛圍影響,第二是很多家長會透過繪本向孩子灌輸正確的價值觀。」Karen指出,日本人很重視社交技能,生活中人們常常表現得很有禮貌,如經常點頭示好,但正因人人都是這樣,很難去感受別人真正的情緒,所以孩子要學懂「讀空氣」,即從別人的反應、氣場去觀察其情緒,並用令人舒服的方式去回應。 Karen(左)表示,深入了解日本人怎樣運用繪本後,便明白講故事不一定要拿着書逐個字念,也掌握到為不同年紀、性格小朋友選書的技巧。(林靄怡攝) 靈活運用繪本多層次內容 日本繪本故事導師證書課程由Karen親自任教,學員會認識到日本繪本的特點與教育價值,例如作者寫故事的背後想法,以及當地文化等,也會學習如何靈活使用繪本。她以中屋美和的《蠟筆小黑》為例,針對不同年齡的兒童,可以講解不同層面的內容,如年紀較小的會講珍惜友情,較大的就可以講述包容、被排斥時如何處理等主題。課程中更會學習製作講故事道具,如故事圍裙、「紙芝居」(在一個類似小型電視的設置中,透過圖畫展示故事)等,以及設計延伸活動。Karen說:「不是每個小朋友都愛看書,可以用其他的講故事方式如手指偶等吸引他們,讓他們慢慢享受閱讀,並從繪本中建立良好的品格和價值觀。」 繪本導師課課堂不會單向地由導師講解,學員也要輪流演繹繪本,再由導師和學員互相評價給予意見;也有手作、分組活動等內容。(受訪者提供) 學習帶領遊戲 引導孩子創意思考 另一個日本玩具遊戲導師證書課程,則由「東京玩具美術館」的日本導師教授,疫情前導師會專程來港上課兼到本地幼稚園做交流,但現在就轉了ZOOM形式,並有翻譯員即場講解。因為課堂的互動較多,協會歡迎學員前來機構上課,一同與導師視像,但亦可以選擇留在家中上網課。 日本幼師特質是有童心,所以課堂有很多小組活動和遊戲,讓大家邊玩邊學。(受訪者提供) 你或許會問:「玩玩具都要學?不是由孩子自己玩便可以嗎?」其實玩玩具,就是讓孩子從遊戲中學習,日本人重視創意發展,所以玩具不一定要跟說明書去玩,玩具導師就是要學習遊戲帶領技巧,明白如何從過程中引導和啟發孩子思考和促進智力發展、創意思維和解難能力等。其次,日本人注重手作技能,所以課程亦會學習運用不同物料製作有趣的玩具。課堂包括導師講解、手作活動、小組遊戲,以及透過一些現有玩具(大部分是日本製)來讓學員掌握不同玩具的特色,讓家長及幼教工作者更懂得利用玩具培養孩子多角度思考和創意,為其成長帶來正面影響。 日本繪本故事導師證書課程的學員將參與創作這個「魔術盒」,日本紙包飲品種類多,可用來製成不同圖案、故事的盒子。(林靄怡攝) ■INFO 日本玩具遊戲導師證書課程 日期︰每年一班,9月開課,合共2節(8小時) 費用︰$5600 日本繪本故事導師證書課程 日期︰共5節,每節10小時 費用︰$3400 對象︰家長、兒童教育工作者及對課程有興趣者 主辦機構︰香港日本兒童教育專業協會 地址︰尖沙嘴厚福街3號華博商業大廈 5樓02室 網址︰www.hkkepa.org 文︰顏燕雯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7期]

Kid Fit小兒科

親子筆陣.家庭有教:幫助孩子吃出精神健康
Kid Fit小兒科 KOL 名人KOL 家庭有教 林俊彬‧張溢明 

親子筆陣.家庭有教:幫助孩子吃出精神健康

2021年6月29日 [email protected] 在〈親子筆陣.家庭有教:幫助孩子吃出精神健康〉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圖︰黃清渝) 有學者綜合41項研究,發現健康飲食可以改善情緒。以蔬菜、生果、豆類和橄欖油為主食,而且少吃紅肉及加工食物的「地中海飲食者」,患抑鬱症的機率較其他類型的飲食者低三成三!箇中原因,是地中海飲食含較高纖維素、維他命、礦物質和抗氧化多酚,能夠保持精神健康。 高脂高糖食物 有礙身心健康 學者又發現,少吃高脂及高糖食物的人,患抑鬱症的機率低兩成四。原來高脂及高糖食物可以引致慢性發炎。發炎是人體自我防禦機制,急性發炎可召喚免疫細胞對抗外來入侵,但慢性發炎可能會令身體免疫系統失常,攻擊正常細胞,除了增加患癌風險,亦會阻礙負責情緒調節的神經傳遞物質,影響心理健康。 所以,大人小朋友都應讓多吃蔬菜、生果和豆類,少吃高脂及高糖的食物。家長可以從以下幾方面着手,幫助孩子吃出健康:(圖) 1. 以身作則: 孩子會模仿家長的飲食習慣。家長吃得健康,孩子都會吃得健康。 2. 讓孩子多嘗試: 家長可以多提供不同顏色、不同口味、不同質感的健康食物,令孩子對不同的健康食物產生好感。 3. 不輕易放棄: 若孩子不喜歡某種食物,家長可以嘗試用不同方式讓孩子品嘗那種食物。例如:孩子不喜歡吃紅蘿蔔,家長就可以讓孩子喝混有紅蘿蔔的果汁。孩子可能需要試15至20次,才會接受新食物。家長讓孩子嘗試新食物時,應該特別營造一種放鬆的氣氛。如果孩子願意嘗試,家長可以給予即時讚賞;如果孩子不願意,家長亦可以坦然接受,毋須責罵或「賄賂」孩子(如:「如果你吃紅蘿蔔就讓你吃雪糕!」)。 4. 設定限制,提供解釋: 完全禁止孩子吃某種食物可能會適得其反,反而令孩子更加喜歡那種食物。對於高脂高糖的食物,家長可以與孩子討論應該吃多少:「吃得太多糖會咳嗽,爸爸不希望你咳得辛苦,我們每天只吃一粒好嗎?」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 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的專家執筆,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www.facebook.com/eduhkccfs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52期]

放假去哪兒

家家有禮:一機掃拖抹  清潔地板好幫手
放假去哪兒 食買玩 

家家有禮:一機掃拖抹 清潔地板好幫手

2022年5月17日 [email protected] 在〈家家有禮:一機掃拖抹 清潔地板好幫手〉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疫情令大家愈來愈注意衛生,除了常洗手和消毒隨身物品,相信爸媽們亦會經常清潔家居,但吸塵或掃地的確令人頗為疲累,如果有個清潔地板的好幫手便最好不過了! 創新科技廠商HIZERO推出的F803仿生四合一潔地機,是把掃地、拖地、抹乾地面及自我清潔功能四合為一的產品,為爸媽們節省更多時間和力氣!HIZERO仿生潔地機專為所有硬地板而設計,高聚合物清潔滾輪適用於硬木地板、瓷磚和層壓板等硬地面,可同時掃地並擦乾地板。其中專利技術「液固分離」據稱可同時清理液體及固體廢物,例如地上有粉麵與上湯混合物,它可以同時清理後分別將固體收集在垃圾盆中,並將液體保留在廢水箱中;而兩個智能水箱令淨水和污水不會混合,因此清潔地板時能一直使用淨水。 HIZERO F803仿生四合一潔地機使用獨特的高聚合物滾筒,可同時掃地、拖地和抹乾地面,並有自我清潔功能。(產品商提供) 專利技術「液固分離」據稱可同時清理液體及固體廢物。(產品商提供) 除了基本清潔,產品可配合原裝地板消毒清潔液或1:99漂白水直接使用,一次過清潔和消毒。它操作時據稱噪音小於60分貝,比傳統吸塵器安靜之餘,亦毋須利用出風口排氣,不會釋放空氣中的灰塵、異味或過敏原。 更多產品資訊可以到youtu.be/4Wnk6MnC6k4瀏覽。 ■HIZERO F803 仿生四合一潔地機 建議零售價:$5280 銷售點:www.hizero.com.hk、豐澤、百老匯、永安百貨、SOGO及各大線上及線下合作商戶 ●送HIZERO F803 仿生四合一潔地機 HIZERO送出2部F803仿生四合一潔地機予《HappyPaMa教得樂》讀者。名額2個,每人可獲禮品1份。(圖3) (圖3)(產品商提供) 有興趣的讀者請於5月20日(周五)中午12:00前回答以下問題,連同個人資料(姓名、地址、聯絡電話)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即有機會獲獎,得獎者收到專函通知。 ◆問:HIZERO哪項專利技術可同時清理液體及固體廢物? 文:顏燕雯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7期]

名人KOL

增添父能量:我的隊友不是豬
KOL 名人KOL 增添父能量 馬舜潁 

增添父能量:我的隊友不是豬

2022年5月17日 [email protected] 在〈增添父能量:我的隊友不是豬〉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你真係蠢過隻豬!」 有多少太太未曾這樣對你的丈夫說過?就算未說過,亦很可能想過! 夫婦間在家庭照顧上,就像一個秤,一方太重,另一方太輕,並不理想。怎樣才到達到平衡呢?秘訣是少詆譭(undermining),並且做4件事。 平衡夫婦關係四寶 1. 接納彼此的限制 無可否認,相對男性,女性在照顧家庭及小朋友上能力較強,尤其在上一代華人男主外、女主內的社會文化影響下,照顧家庭可以說是已寫入女性的基因裏。 既然這樣,當我的丈夫照顧小朋友或家庭時達不到「標準」,也要接納這是他的限制,或許他的強項不在於此。 2. 安慰彼此的感受 夫婦的方程式不是1+1=2,我深信是1+1=1。 什麼意思?除了實際分工之外,更重要的是情感上彼此扶持。 我的丈夫不是一個善於表達感受的人,當我過於激動去批評他的時候,他不但不能立刻改善當前的情况,反而因為抑壓了負面情緒,下次做得更差。你有遇過這種情况嗎? 其實有時候,丈夫不是想做得差,而是有心,無力。所以當他似乎「又」做錯時,先顧及他的感受,安慰和扶持,反而有機會更接近你的標準。 從細微處 欣賞對方付出 3. 欣賞彼此的付出 獲讚賞是大部分人動力的來源。 不詆譭,取而代之是要多欣賞你的另一半呀!例如我丈夫在外辛苦工作養家,工作過後仍然願意回來照顧家庭,那怕只是一片刻和子女玩耍,仍要欣賞。欣賞你另一半的經營,不要輕看他的「手板眼見功夫」,因為正正是這些零碎又不起眼的片段,才能築起今天的家庭。 4. 建立彼此的自信 我身邊有一個男主內的家庭主「夫」,但在傳統的思想下,全職爸爸的角色很容易被人抹殺。他曾經和我分享他的掙扎,又因受人白眼而想過放棄。 如果是這些爸爸的另一半,欣賞、鼓勵、肯定他的堅持和付出,絕對是建立他作為爸爸自信的基石。就像全職媽媽的付出,需要丈夫的肯定一樣。不要讓言語摧毁爸媽辛苦的經營和付出。 文:馬舜潁(維護家庭基金網誌作者) 作者簡介﹕由一群撐爸爸角色的父母共同寫作,記錄他們怎樣在孩子生命中,築起爸爸形象。好爸爸中心由維護家庭基金設立,深信每個孩子需要好爸爸;爸爸角色可由夫妻共建。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7期]

熱門文章

  • [停課不停學]STEM Sir教你認識正方形、長方形及圖形的周界
  • 開學了:「一日一檢」講互信 家長同出力 重返校園 師生「小心疫疫」
  • 好去處:邊玩邊學考古知識 勇闖恐龍樂園 征服2米高暴龍
  • 轉校插班:轉校插班看孩子條件 小心跌banding 得不償失
  • 溫習有道:7招高效溫習 不用硬塞課本
  • 【中一叩門2021】港島區精選中學叩門資訊(排名不分先後):灣仔區、中西區、東區、南區
  • 【親子理財】兒童理財由儲蓄開始 12間銀行兒童戶口開戶比較
  • 家家有禮:一機掃拖抹 清潔地板好幫手
  • 感統發展:把握8歲前黃金期 感統訓練遊戲 玩走奀皮散漫
  • 家家有禮:換領姆明入廚好物 在家煮食添樂趣

熱門文章

  • 波波教授演講廳:吞拿魚三文治的食安啟示
  • 言傳身教:重組句子這樣「拆」(一)
  • 網樂天地:有一種天分叫做「勤奮」
  • 6A爸媽:移民,真的為孩子好?
  • 感講你知:先處理心情的開學日
  • 親子筆陣.永明的天空:走出discomfort zone
  • 辣媽CEO:8種最傷害子女的父母
  • 讀樂樂:多給孩子追夢的機會
  • 森底話:名校不一定最有利孩子
  • 半職爸爸﹕帶烏龜看醫生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2 Mingp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擇日出世真係對命運有影響?
侯師傅為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