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 PAMA 教得樂

HAPPY PAMA 教得樂

  • 親子話題王
  • 湊B經
    • 關你B事
    • Kid Fit小兒科
  • 輕鬆升學
    • 學校研究所
    • 新書共讀
    • 學習競技場
  • 食買玩
    • 放假去哪兒
    • 體驗試用
    • 料理教煮
  • 名人KOL
  • 智識揀學校
  • GRWTH社區
  • 網上課程
  • 明校網
好去處:鰂魚涌全新親子餐廳  用餐玩樂空間 舒適簡約
放假去哪兒 編輯推介 食買玩 

好去處:鰂魚涌全新親子餐廳 用餐玩樂空間 舒適簡約

2023年9月26日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8期 在〈好去處:鰂魚涌全新親子餐廳 用餐玩樂空間 舒適簡約〉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P牌父母:精神科專科醫生 兒女成才有秘訣  黃重光:給子女安全感比愛重要
湊B經 編輯推介 親子話題王 

P牌父母:精神科專科醫生 兒女成才有秘訣 黃重光:給子女安全感比愛重要

2023年9月26日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8期 在〈P牌父母:精神科專科醫生 兒女成才有秘訣 黃重光:給子女安全感比愛重要〉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好去處:走進公主城堡  天降七彩波波
放假去哪兒 編輯推介 食買玩 

好去處:走進公主城堡 天降七彩波波

2023年9月19日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7期 在〈好去處:走進公主城堡 天降七彩波波〉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每天自主遊戲 至少1小時  家居變遊戲基地 教孩子「輸得起」
編輯推介 親子話題王 

每天自主遊戲 至少1小時 家居變遊戲基地 教孩子「輸得起」

2023年9月19日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7期 在〈每天自主遊戲 至少1小時 家居變遊戲基地 教孩子「輸得起」〉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提升抗逆力:成長型思維 助逆境中重生  培養自我關懷 消除尋死念頭
編輯推介 親子話題王 

提升抗逆力:成長型思維 助逆境中重生 培養自我關懷 消除尋死念頭

2023年9月19日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7期 在〈提升抗逆力:成長型思維 助逆境中重生 培養自我關懷 消除尋死念頭〉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闗你B事

寶貴一課:暑假家無寧日? 趁機學相處 爸媽同心 掃走「爭拗地雷」
編輯推介 親子話題王 關你B事 

寶貴一課:暑假家無寧日? 趁機學相處 爸媽同心 掃走「爭拗地雷」

2023年8月1日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0期 在〈寶貴一課:暑假家無寧日? 趁機學相處 爸媽同心 掃走「爭拗地雷」〉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暑假放了一段日子,不知各位爸媽在經歷美夢還是噩夢呢?在暑假,一家人相處時間多了,小兄弟姊妹發生摩擦亦大增,像是家無寧日;全職媽媽也可能抵受不住全天候照顧孩子的壓力而導致情緒爆煲,甚至牽連夫妻關係。如何拆解暑假衍生的一個個「地雷」,或許是不少家庭正在面對的難題。   做父母的,當然希望見到子女相親相愛、和睦共處,但現實往往是他們經常吵架,令人不勝其煩。註冊社工陳顯庭(Rio)指出,孩子吵架、爭執,是很正常的事,「每個小朋友都渴望被疼惜、受關注,而在認知發展階段,更喜歡獨佔所有東西,基於這些特性和需要,促使他們容易和兄弟姊妹發生衝突」。加上手足的關係比同學、朋輩更密切,所產生的化學作用自然更大,「就正如情侶、夫妻,他們出現爭拗,肯定比跟外人相處為多」。因此,家長不需要過度解讀,也不應該一刀切把「爭執」標籤為負面行為。 陳顯庭(受訪者提供) 把爭執變得有建設性 Rio解釋,很多時小朋友是想通過爭執去解決問題,在過程中,假如兄弟姊妹間能夠產生溝通、磋商、協調等,其實是可以幫助他們發展得更好,「所以有爭執不打緊,重要是把爭執變得有建設性」。父母若能從這個角度出發,置身其中,就能保持冷靜,並處之泰然。 至於父母在事件中應該扮演什麼角色呢?Rio說,要視乎子女的年紀。「若牽涉的是2歲以下小朋友,由於他們的自我意識很強,會比較自我中心,也容易作出具破壞的爭執,例如動手打人,那父母便要馬上制止。但因為他們年幼,未必能立即消化爸爸、媽媽所說的大道理,因此當爭執出現時,最簡單的做法,是先分散他們的注意力,待孩子冷靜後,才慢慢解說。」 毋須過慮——年幼的小兄弟姊妹,由於正經歷認知發展階段,自我中心較強,因此較易發生衝突,家長毋須過分擔心,也不用負面標籤他們。(maroke@iStockphoto) 若小朋友已經進入幼稚園或小學,隨着群性發展,會漸漸懂得守規矩,亦有禮貌、禮讓、分享等觀念,當手足之間發生衝突時,家長比較合宜的做法,是從旁引導他們去解決問題。Rio以自己4歲半的女兒和2歲大的兒子為例,遇上姊姊搶弟弟玩具時,他不會出言責備,但就會引導女兒代入對方的感受,再讓她思考該怎樣處理,「姊姊往往最終都會跟弟弟這樣說:『好啦,我讓你玩10分鐘,之後就輪到我。』在這個過程,其實她在建立同理心、學習怎樣處理自己的憤怒情緒,也學習跟弟弟討論、協商,這種爭執便具建設性」。 Rio又提醒,不論父母用任何形式介入,都不應該做「判官」,「哥哥和弟弟起爭執,也許大家都沒有錯,只是他們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事件,以致有不同的意見。但假如家長硬要做『判官』,一錘定音去判定誰對誰錯的話,恐怕會惹來反效果,甚至影響手足感情」。他說,一般兄弟姊妹間的吵吵鬧鬧,很容易雨過天晴,也無損他們的關係;然而,他也見過有些成年個案,是視兄弟姊妹如仇人的,雖然箇中原因複雜,但其中一個因素,可歸咎於父母處事不公。「華人社會經常有迷思,覺得一定是『大讓細』、『男讓女』,當永遠都是單方面禮讓,或者每每因為對方而令自己遭受父母責備甚至體罰時,孩子的價值觀有可能被扭曲,即使長大成人,糾結仍不能解開。」 把握機會讚賞好行為 既然暑假悠悠長,孩子們朝夕相對,Rio認為,家長大可以把握機會,讓他們學習如何好好相處。例如當他們和諧融洽時,可多作即時讚賞,「我留意到女兒和兒子間有分享時,我會讚他們:『你們很好呀!懂得分享。』他們互相照顧時,我又會肯定他們的舉動:『我見到姊姊你很疼惜弟弟呀!』或『弟弟你很乖,會叫姊姊!』以強化他們的好行為」。同時,也可製造多些他們互相關心、彼此了解的機會。Rio笑指女兒很喜歡吃麵,假如兒子有麵吃,便會告訴他:「姊姊很喜歡吃麵的,你可否請她吃一兩口呀?」藉此讓兩姊弟更清楚大家的個性、喜惡。此外,父母也可趁暑假,讓子女多一起參與活動,例如一起去公園玩、一起露營、一起做運動等,幫助他們製造更多一起成長的美好回憶。 增進感情——家長不妨趁暑假,多安排子女一起參與不同的活動,讓他們增進感情,製造更多共同成長的美好回憶。(monkeybusinessimages@iStockphoto) 責任重大:爸爸3重要角色:陪伴者、照顧者、師父 對不少全職媽媽來說,暑假是噩夢的開始,不單要全天候服侍孩子的起居飲食,還要管接管送他們參加一個又一個的暑期班,連平日丁點的me time也被剝奪,在身心俱疲下,便容易埋下情緒地雷,而且一觸即發。在這個時候,很需要召喚各位爸爸來當拆彈專家! 最強後盾——在悠長的暑假,爸爸的支援角色十分重要,有他作孩子和太太的最強後盾,可化解不少家庭張力,為假期注入更多正能量。(設計圖片,Tomwang112@iStockphoto) 多做家務 出手排難解紛 維護家庭基金父職事工發展經理黃格平(Kobe)表示,這其實不難想像,在暑假期間全職媽媽與子女「困獸鬥」的辛酸,因此鼓勵爸爸們,在這段特別的日子,不論是平日放工或放假,都多參與家庭事務,尤其加強作為爸爸其中3個很重要的角色,包括陪伴者、照顧者和師父,讓太太有喘息空間。 黃格平(受訪者提供) 全職媽媽可說是年幼子女的「三陪」,陪玩、陪食、陪瞓。Kobe提議,爸爸可多請纓做陪伴者的角色,「每當孩子想找人陪時,爸爸不妨自動舉手回應,睡前亦可化身做『講古佬』,負責講故事給小朋友聽」。此外,遇上子女有情緒,不論是個人問題,或牽涉兄弟姊妹間的爭執,爸爸都可以伸出援手,協助排難解紛,避免他們滋擾媽媽。 做「和事老」——爸爸既是孩子的主要照顧者之一,可主動關心他們的情緒需要,尤其子女和媽媽出現摩擦,爸爸更是最佳的「和事老」。(imtmphoto@iStockphoto) 另外,在暑假期間,不少孩子都會參加很多興趣班,Kobe說,丈夫可想想,是否有空間幫忙,減輕太太的操勞,「能否由媽媽送小朋友去中心,爸爸放工時接回呢?如果做到這種分工就最理想了」。他又特別提醒各位男士,每天下班後,要有意識從員工或老闆的身分,切換成爸爸的角色,全心全意去照顧家中每一員。 放假為太太製造me time 不少研究均指出,爸爸其中一個重要的角色,就是擔當子女的師父,傳授生活技能,Kobe認為,爸爸可利用暑假,多發揮自己的專長,「利用親子時間,教小朋友砌圖、砌模型,甚至一起做些簡單的家居維修,這些都是不錯的活動」。 除了做好父職,作一個體貼的丈夫,都有助掃走地雷。Kobe稱,為夫的,不妨主動為太太製造鬆一鬆的時間,例如偶爾提出一家人出外用膳,省卻太太準備飯餐的工夫;自己放假時,則多些負起照顧孩子的責任,讓太太有機會外出走走,享受me time。 喘息空間——在暑假期間,專家鼓勵爸爸要特別加強作為陪伴者、照顧者和師父的角色身分,讓太太有喘息空間。(RichLegg@iStockphoto) 抽空關心支持 聆聽大小事 當然,也不要吝嗇言語上的關心和支持,「即使平日上班,趁空檔時間,都可以透過電話、WhatsApp、emoji和太太保持聯繫,但切記重點並非要查詢子女的情况,而是單純向太太表達關心,讓她知悉你明白她的辛勞,並且一直在背後撐着她」。而放工歸家後,也要積極分擔家務,並抱「多道謝、少批評」的態度,「或許太太真的無精力弄豐富的晚餐,也未必做到窗明几淨,但為夫的,都不要口出怨言,因為這都是在貶損她的付出」。 他續謂,做好丈夫,還有一件事不可缺,「張開耳朵,專心聆聽太太經歷一天後,想跟你分享的每一件大小事」。不過,Kobe同時作出溫馨提示:「很多時,男士們只管聽就可以,毋須給予對方太多意見或急於提供解決方案。反之,更易踩地雷!」 父母身教——想擁有一個開心愉快的暑假,爸爸媽媽必須通力合作,互相支援。而透過夫妻的身教,子女也可學習相處之道。(Tomwang112@iStockphoto)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0期]

學習競技場

Arch Education夥小小漢語辦特色普通話課程
學習競技場 輕鬆升學 

Arch Education夥小小漢語辦特色普通話課程

2022年12月15日 Lo Cyrus 在〈Arch Education夥小小漢語辦特色普通話課程〉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合作儀式吸引不少家長帶同子女出席,一同拍攝大合照留念。   普通話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從小學好普通話,無論升學就業皆無往而不利。然而,怎樣才能學得有趣、學得更有成效?Arch Education與小小漢語(Mini Mandarins)兩大教育機構日前宣布結成合作夥伴,推出一系列專為3至10歲小朋友而設的普通話課程。透過獨特的情境教學和體驗學習模式,營造非一般學習體驗,讓他們感受學習普通話的樂趣。 三位主禮嘉賓(左起:馬賢慧、沈貝嘉和余雅穎)主持切蛋糕儀式,慶祝兩大教育機構結為合作夥伴。   Arch Education與小小漢語於12月11日在尖沙咀K11 MUSEA Victoria Playpark舉行合作儀式。由Arch Education兩位創辦人余雅穎(Jennifer Yu)和馬賢慧(Jennifer Ma),以及小小漢語創辦人沈貝嘉(Anita)一同主禮。余雅穎致辭時表示,Arch Education一直以中、小學生為服務對象,透過開辦不同類型的英語培訓課程及備試班,協助學生為升讀國際學校和到海外留學作好準備。有感於愈來愈多家長希望子女學好普通話,中心遂與小小漢語合作,提供相關課程。沈貝嘉指,小小漢語自2014年成立以來專注營辦學前階段的普通話課程,是次與Arch Education合作,可以將課程介紹予不同年齡的學生。 大會安排攤位遊戲,讓小朋友體驗情境教學的樂趣。 ▲巨型飛行棋遊戲,導師、家長和小朋友玩得投入。   六大課程各具特色 兩大教育機構率先推出六項普通話課程,包括:拼音班、朗誦及演講班、部首認字、國學啟蒙閱讀班、面試邏輯訓練班,以及旗艦課程iCare Talking Book,各具特色。前五者分別針對學生漢語拼音、說話能力、閱讀和書寫,以及邏輯思維作重點培訓。課程利用情境教學方法,以生活化主題,如店舖購物,引發學生的興趣,再透過活動和遊戲引導他們輕鬆學習普通話。   選取生活相關議題 至於旗艦課程iCare Talking Book,糅合了兩大教育機構的教學特色,包括Arch Education提倡的體驗學習和多角度思考培訓,以及小小漢語採用的情境教學法,提供全方位訓練。馬賢慧指,導師選取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社會議題,如食物浪費,引導學生探究學習。他們由認識食物的種類和成分開始,再學習觀看食物標籤和最佳食用日期,繼而思考避免食物過期造成浪費的方法。學生要運用語言和文字表達個人想法,並與導師及其他同學交流。過程中可同時訓練詞彙運用、拼音、閱讀書寫技巧和說話聆聽的能力。除了課堂學習,學生有機會出外考察,如走訪麵包店實地了解如何處理賣剩的麵包,以及協助職員將麵包捐贈予社福機構,幫助有需要的人士。導師從旁觀察學生的表現,針對他們讀、寫、聽、說的能力予以評分,並建議改善方法。 合作儀式舉行當日,大會特別準備不同的攤位遊戲,包括黏土點心製作、巨型飛行棋和跳房子,讓學生和家長體驗情境教學的特色,以及從遊戲中學習普通話的樂趣。Arch Education與小小漢語合辦的六項課程,現正接受報名,適合3至10歲學生報讀。 小朋友用心聆聽導師講解,學習製作黏土點心。   Arch Education 電話:3568 0406 網址:www.arch-education.com Facebook:ArchEducationHK IG:arch_education   小小漢語 電話:2320 1128 網址:www.minimandarins.com Facebook:minimandarins IG:minimandarins

體驗試用

冰球熱潮:培訓班趨貼地 學校設仿真冰場 投入冰球世界 培養堅毅精神
放假去哪兒 編輯推介 食買玩 體驗試用 

冰球熱潮:培訓班趨貼地 學校設仿真冰場 投入冰球世界 培養堅毅精神

2023年5月3日 Maki Chen 在〈冰球熱潮:培訓班趨貼地 學校設仿真冰場 投入冰球世界 培養堅毅精神〉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早前香港女子冰球隊在羅馬尼亞舉行的世界女子冰球錦標賽第三級別A組賽事中奪冠,令這項運動瞬間引起大家關注。一直以來,冰球予人印象是外國人或富裕家庭孩子才可參與。為培育新一代冰球運動員,近年本地不少機構都開設價錢和上課時間也較大眾化的冰球課程以吸引更多新血,甚至有小學設仿真冰球場,讓學生從小接觸,培養堅毅刻苦的體育精神。   香港女子冰球隊成員梁翠珊(Aman)現於聖公會青衣主恩小學、香港冰球訓練學校等地方教小朋友打冰球,她笑言學冰球除了學生辛苦,家長(hockey parents)也一樣辛苦,「本地冰場始終有商業考慮,令球隊練習時間不是在大清早便是晚上10時後;加上整套裝備最便宜都要5000多元,還未計租冰場、教練費用,想更進一步,又要跟私人教練上堂,所以家長除了要花時間陪仔女,學費和裝備也要支付得起」。因此很多冰球課程都採以programme(季度)形式,每季課程為6至8個月,學費約12,000元,而租場、教練費用都包含其中;亦有些訓練機構及學校會以較相宜的價錢開辦冰球班,又讓學生借用裝備和護具,減輕家長負擔。 Aman(朱安妮攝) 4歲可學 先上10多堂溜冰 Aman指冰球是一項要兼顧多方面的運動,單是溜冰也要花很多時間練習,此外揮桿的動作、個人反應、靈活度、與隊員合作等都要花上時間學習。她又說,冰球運動還有一個特別之處——速度快,因此每場比賽換人次數也多,大約在40多秒至2分鐘左右便要換人,如一隊有20人,基本上每人都有份落場,無論運動員水準如何,都要找到他的長處,讓他在隊伍裏發揮最大的功能。「學冰球能訓練小朋友平衡力和反應,同時也能協助他們衝破心理關口,單是學習要在冰上企穩,有人可能只要20分鐘,有些人則要3堂才能做到。」 遊戲中學習——對沒溜冰經驗或初學者來說,香港冰球訓練學校的教練先透過不同遊戲如傳球、一二三紅綠燈等讓小朋友練習溜冰技巧。(朱安妮攝) 跨越障礙——在冰上跨越障礙物是要小朋友練習提起腳時保持平衡。(朱安妮攝) 一般來說,小朋友約4、5歲開始可以學打冰球,不過,初學者一般還是要先學懂溜冰,Aman說初學者首幾周可能只是不斷學習溜冰,因此心急的家長可能會問:「幾時先學得識打波?」至於何時才能真正拿起球桿打波,就要視乎學生掌握的技術程度而定,她認為一般學生大約要學習10多堂溜冰,能夠順利在冰上「來去自如」後,才有機會拿起球桿,不能一步登天。 協助穿鞋——在香港冰球訓練學校的「冰球新世代」初階溜冰課程的學生,年紀最小的只有4歲,就連穿裝備時也要家長出手協助。(朱安妮攝) 加強興趣——以各種遊戲方式來練習溜冰,可以加強小朋友對溜冰的興趣。(朱安妮攝)  辦校本課程 克服重重困難 一般人學冰球,都會參加由溜冰場或私人機構舉辦的冰球課程,鮮有學校能於校內提供課程。位於將軍澳的仁愛堂田家炳小學算是學界的冰球先鋒,校方於2015年設立了全港首個、亦是暫時唯一一個設於津貼小學內的仿真冰場。校長曾燕琼表示,這個仿真冰場在香港冰球訓練學校的協助下建立,目的是將冰球運動普及。仿真冰場落成後,學校亦隨之把冰球運動引入校本體育課中,不過自疫情後冰球課程亦停辦3年,今個學年才重新啟動,現時四年班或以上學生,每年可以上3次、每節70分鐘的冰球課,此校本冰球課程更曾於2017/18年獲得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體育科主任周海欣說,校本冰球課程內容會根據學生進度而調節,當學生已掌握溜冰的平衡技巧,便可於其他學年學習進階知識,例如控球技術、比賽戰術等;由於本年度剛恢復冰球體育課,因此先安排各級學生學習滑行及平衡。 曾燕琼(楊柏賢攝) 常規課程——仁愛堂田家炳小學把冰球運動引進常規體育課程中,教育局這兩年亦為學校提供一筆過全方位學習津貼資助,有助學校發展多元運動,資助有經濟困難的學生。(學校提供) 曾燕琼回想最初推行時,學校面對不同困難,包括教師培訓、課堂編排等,學校除了邀請香港冰球訓練學校的導師來當駐校教練,自己也派出教師考取冰球教練資格;加上開始時,家長對這運動既好奇也擔心,因為冰球是個高衝撞的運動,怕子女受傷,亦擔心要購置昂貴裝備。曾燕琼說:「有些學生最初連綁鞋帶也不會,但基於安全理由他們一定要先學懂穿好這些護具。縱使在70分鐘的課堂內,他們可能要用上30分鐘穿好裝備,但有這樣的保護,家長也更放心。」除了常規課堂,學校亦舉辦相關興趣班,務求令全校學生都有機會接觸冰球。今年為加強低年級學生的興趣,特別開設小一至小三花式溜冰隊,讓他們先體驗溜冰的樂趣,亦舉辦初小學生的溜冰興趣班,從中尋找有條件的學生加入冰球隊。 仿真冰場——小學設有仿真冰場,午息時會開放給學生玩簡易版冰球遊戲。(楊柏賢攝) 借用裝備——仁愛堂田家炳小學有冰球裝備借予學生使用。(楊柏賢攝) 港隊女將苦練多年 靠父母支持 16歲的李晴嵐(Iris)現為香港女子冰球隊成員,剛於4月份亦有份到羅馬尼亞作賽,今年念中四的她曾是仁愛堂田家炳小學冰球隊隊員,她自三年級起便成為了冰球校隊成員,那時放學後已常常到九龍灣的溜冰場練習;升上中學後,每周有5天都要練冰球和體能,還未計參加比賽的時間。Iris說:「我一般在學校會用小息時間做功課,回家小休後,晚上便去練波,到凌晨12時後才回家睡覺。」Iris喜歡冰球的速度,認為冰球講求合作,不能只有自己一人帶波。她記得有次參與小學校際賽,離比賽完結前的30秒被換入場,她一來到便為學校進帳了一球,令原本落後的他們與對手打成平手;最後加時,她把握機會再入一球,結果反敗為勝,成為她小學生涯最難忘的一次比賽。 孕育港將——畢業於仁愛堂田家炳小學的李晴嵐(Iris),現為香港女子冰球隊成員,念中四的她平日會先在學校完成功課,讓自己可以專心在晚上練習。(楊柏賢攝) Iris的媽媽李太說,小朋友打冰球,家長的背後支持非常重要。「小朋友大得快,若裝備不合身便要換;如外面找教練再學,一個programme都要花萬多元,還未計出外比賽的費用呢!即使不計使費,也要每天陪她打波,我沒有上班,可以全程陪着她,打夜了,爸爸要負責接送,真是一個全家都要參與的運動。不過見她這麼辛苦都堅持,證明她很熱愛冰球,我們作為家長就只有支持,他們就可以全心全意去拼搏了!」 速度快碰撞多 全副裝備上陣 由於冰球比賽速度及節奏明快,加上球員的身體有不少碰撞,因此無論在練習或比賽上,球員都要穿上專業裝備和護具,包括溜冰鞋、頭盔、護目鏡、護頸、護胸、護肘、手套、防摔褲、護膝、護腿等。兒童在比賽時更要戴上牙套,以減輕跌倒時對牙齒及腦部的傷害。 (楊柏賢攝) 初階班打好基礎 再追求技術 梁翠珊(Aman)建議家長先按適合自己孩子的上課地點報初階班,當孩子在冰上能「來去自如」後,便可按各冰球會的性質去選擇課程,由於每個球會有不同特色,有些主要針對教授外籍學生,有些則以著名教練教為賣點。到有一定水平後,便可挑一些1對1或小班教學的私人班,增進技術。 本地有不少非牟利及私人機構,為4歲或以上小朋友提供冰球初階訓練。大部分課堂採用季度形式,如香港冰球協會在3至6月份會舉辦為期10堂的初學冰球班,對象為4至8歲不懂溜冰的新手兒童;香港冰球訓練學校亦與不同辦學團體及學校合作,為中小學策劃和舉辦冰球課程及比賽,也有與康城溜冰場合辦的TEAM ALOHAS(冰球新世代恆常課程),為5至12歲具備基礎訓練的小朋友提供持續冰球訓練,課程一般由9月開始至翌年5月底完結。 除了暑期班和私人訓練班外,沒溜冰經驗的小朋友,也可考慮TEAM ALOHAS(冰球新世代初階溜冰課程),參加以5或10堂為一單元的冰球課程,透過有趣的遊戲互動學習基本溜冰技巧,雖然課堂主要教授基本溜冰技巧,但學生亦需穿著全套冰球裝備上課。 而香港青年協會賽馬會「青年好動」體育發展計劃——冰球訓練班亦適合8至12歲初學者,家長可留意相關facebook專頁公布下期招生日期。 文︰顏燕雯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7期]

Kid Fit小兒科

親子筆陣.家庭有教:幫助孩子吃出精神健康
Kid Fit小兒科 KOL 名人KOL 家庭有教 林俊彬‧張溢明 

親子筆陣.家庭有教:幫助孩子吃出精神健康

2021年6月29日 [email protected] 在〈親子筆陣.家庭有教:幫助孩子吃出精神健康〉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圖︰黃清渝) 有學者綜合41項研究,發現健康飲食可以改善情緒。以蔬菜、生果、豆類和橄欖油為主食,而且少吃紅肉及加工食物的「地中海飲食者」,患抑鬱症的機率較其他類型的飲食者低三成三!箇中原因,是地中海飲食含較高纖維素、維他命、礦物質和抗氧化多酚,能夠保持精神健康。 高脂高糖食物 有礙身心健康 學者又發現,少吃高脂及高糖食物的人,患抑鬱症的機率低兩成四。原來高脂及高糖食物可以引致慢性發炎。發炎是人體自我防禦機制,急性發炎可召喚免疫細胞對抗外來入侵,但慢性發炎可能會令身體免疫系統失常,攻擊正常細胞,除了增加患癌風險,亦會阻礙負責情緒調節的神經傳遞物質,影響心理健康。 所以,大人小朋友都應讓多吃蔬菜、生果和豆類,少吃高脂及高糖的食物。家長可以從以下幾方面着手,幫助孩子吃出健康:(圖) 1. 以身作則: 孩子會模仿家長的飲食習慣。家長吃得健康,孩子都會吃得健康。 2. 讓孩子多嘗試: 家長可以多提供不同顏色、不同口味、不同質感的健康食物,令孩子對不同的健康食物產生好感。 3. 不輕易放棄: 若孩子不喜歡某種食物,家長可以嘗試用不同方式讓孩子品嘗那種食物。例如:孩子不喜歡吃紅蘿蔔,家長就可以讓孩子喝混有紅蘿蔔的果汁。孩子可能需要試15至20次,才會接受新食物。家長讓孩子嘗試新食物時,應該特別營造一種放鬆的氣氛。如果孩子願意嘗試,家長可以給予即時讚賞;如果孩子不願意,家長亦可以坦然接受,毋須責罵或「賄賂」孩子(如:「如果你吃紅蘿蔔就讓你吃雪糕!」)。 4. 設定限制,提供解釋: 完全禁止孩子吃某種食物可能會適得其反,反而令孩子更加喜歡那種食物。對於高脂高糖的食物,家長可以與孩子討論應該吃多少:「吃得太多糖會咳嗽,爸爸不希望你咳得辛苦,我們每天只吃一粒好嗎?」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 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的專家執筆,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www.facebook.com/eduhkccfs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52期]

放假去哪兒

好去處:鰂魚涌全新親子餐廳  用餐玩樂空間 舒適簡約
放假去哪兒 編輯推介 食買玩 

好去處:鰂魚涌全新親子餐廳 用餐玩樂空間 舒適簡約

2023年9月26日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8期 在〈好去處:鰂魚涌全新親子餐廳 用餐玩樂空間 舒適簡約〉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整潔、明亮、好玩、好吃,上述都是不少爸媽對親子餐廳的要求。由雙胞胎媽媽兼Vive Cake Boutique創辦人Vivien Lau主理的全新親子餐廳Jello & Mellow,絕對能以她作為母親及從事餐飲業的經驗,為大小朋友帶來一個舒適的用餐兼玩樂空間。   位於鰂魚涌商業大廈的Jello & Mellow採用北歐簡約風格,未入門口,小朋友已經被走廊天花板的雲朵吊燈吸引!玻璃廚窗放置的裝置,都是Vive Cake Boutique著名的粉色蛋糕擺設,非常吸睛。 可包場舉辦生日會 約5700呎的地方分為用餐區、遊戲區,還有開放式廚房、露台花園及多功能房間,更貼心地設置了母乳餵哺及換片室。遊戲區有小朋友最愛的波波池、滑梯和攀爬繩網,也有超市和積木等小玩具。用餐和遊戲區沒有明顯的分隔,家長可以一邊安坐在座位享用食物,一邊觀察小朋友遊玩情况。不過這裏的遊戲區分時段開放,每節為2.5小時,入場費包一份飲品及小吃;毋須使用遊戲區的其他客人,亦可於餐廳開放時段前來享用各款美食,場內亦設包場服務,客人可按需要選擇包半場(人數上限為30名大人及小朋友)或全場(人數上限為66名大人及小朋友),適合舉辦生日會、活動工作坊等。 波波池以啡、白色波波為主,非常有格調。(黃志東攝) 小小鞦韆是大小朋友最愛的打卡位。(黃志東攝) 多功能房間「Positivi-TEA Room」不定期舉辦不同的互動工作坊,如杯子蛋糕班、花藝班等,適合大小朋友參與。(黃志東攝) 超市玩具深得女孩子歡心。(黃志東攝) 菜式少鹽少糖少油 食物方面,Jello & Mellow十分照顧小朋友需要,菜式以少鹽、少糖及少油為主,如招牌手工薄餅、各式意粉、漢堡包等,還有專為豆丁而設的兒童餐。甜點方面,當然少不了餐廳拿手的手工蛋糕,亦有賣相精美的飲料如「Uni-Cone草莓紅桑子香蕉果昔」、「Creamy Road好立克焦糖脆餅奶蓋」等,小朋友見到就最開心! 兒童餐賣相可愛又健康。這款「over the rainbow」包括水果、南瓜蓉、椰香椰菜花蓉、粟米粒等。($148)(黃志東攝) 迷你漢堡大人細路都鍾意。($88)(黃志東攝) 來這裏不得不點手工蛋糕和特色飲品試試。(各式精選蛋糕$68起、Uni-Cone草莓紅桑子香蕉果昔$78)(黃志東攝) ■INFO Jello & Mellow 開放時間:中午12:00至下午2:30、下午3:00至5:30、晚上6:00至8:30(每節2.5小時);周一至五另有午市套餐供應 入場費:周一至五$310、周六日及公眾假期$380(費用已包一位成人及一位6個月至8歲小童,以及一款小食及一杯飲品,另加一) 派對房間包場:$1350起/15人 地址:香港鰂魚涌英皇道1001號9樓 查詢:5111 4895 預約:jelloandmellow.hk 文:顏燕雯 小模特兒:Nora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8期]

名人KOL

親子筆陣.簡易廚房:輕鬆燜煮  雞翼嫩滑牛肋鬆軟
KellyMama KOL 名人KOL 簡易廚房 

親子筆陣.簡易廚房:輕鬆燜煮 雞翼嫩滑牛肋鬆軟

2023年9月26日 Maki Chen 在〈親子筆陣.簡易廚房:輕鬆燜煮 雞翼嫩滑牛肋鬆軟〉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家庭主婦每天為準備三餐都要四處尋找食材,東奔西撲既花時間,也未必一定找到心頭好。其實大部分簡單食材都可以在超級市場購買得到,不用大費周章便能烹調出適合一家大小口味的住家餸。 (資料圖片) 雞翼細火燜 牛肋條加冰糖 一般家常菜離不開蒸、燜、煎和炒,有時為節省時間,我會選擇前者:蒸和燜,因為較方便和健康。今次介紹給大家的,都是可以預早燜好,開飯時再煮熱的餸菜,讓家長可靈活運用日常時間,菜式包括大小朋友都喜歡的「鹵水雞翼」和「番茄燜牛肋條」。 家家戶戶最常煮的便是雞翼,亦是不少小朋友的最愛食材,其煮法變化多端,煎、燜、焗都可以。做法簡單的鹵水雞翼毋須預先醃好都可以十分入味,材料也只需要兩三種,放工回家才煮飯的爸媽都可以輕鬆做到!告訴大家一個小秘訣,若想雞翼口感夠滑溜,千萬不可以用大火燜煮,細火才是保留肉質嫩滑的秘訣。而另一道家常菜番茄燜牛肋條,是吃牛肉的慳家之選,因為新鮮牛肉一般比較昂貴,想節省一點成本,可改用急凍牛肋條,牛肋條美味之處在於肉質鬆軟,容易入味,而燜煮的時間亦較短,加入新鮮有營的番茄和紅蘿蔔,便能令營養價值大大提升。至於小秘訣就是在烹調肉類過程中加入冰糖,令肉質更加鬆軟。 ■番茄燜牛肋條 番茄燜牛肋條(KellyMama攝) 材料: ˙牛肋條 ———1包(1磅) ˙番茄 ————2個 ˙紅葱頭 ———2個 ˙紅蘿蔔 ———1條 醬汁材料: ˙茄膏——— 1/2罐 ˙茄汁 ———5湯羹 ˙冰糖 ———3至4粒 ˙水 ———300毫升 材料(KellyMama攝) ◆做法:(圖) (1) 牛肋骨解涷後切件汆水盛起備用 (2) 紅洋葱和紅蘿蔔去皮切件,番茄切件 (3) 炒香所有材料,再將牛肋骨回鑊,倒入所有醬汁材料,大滾後轉細火燜45分鐘,熄火焗15分鐘,再用細火燜45分鐘,熄火焗15分鐘便完成   (1) 牛肋骨解涷後切件汆水盛起備用(KellyMama攝) (2) 紅洋葱和紅蘿蔔去皮切件,番茄切件(KellyMama攝) (3) 炒香所有材料,再將牛肋骨回鑊,倒入所有醬汁材料,大滾後轉細火燜45分鐘,熄火焗15分鐘,再用細火燜45分鐘,熄火焗15分鐘便完成(KellyMama攝) ■鹵水雞翼 鹵水雞翼(KellyMama攝) 材料: ˙急凍雞翼—— 6至8隻 ˙薑 —————2至3片 ˙米酒———— 1茶匙 調味料: ˙生抽 ———250毫升 ˙老抽 ———2茶匙 ˙水 ————200毫升 ˙花椒八角 —3至4粒 ˙冰糖 ———3至4粒 材料(KellyMama攝) ◆做法: (1) 雞翼冲洗乾淨加入薑和米酒汆水,再過冷河備用 (2) 雞翼加入調味料,用細火煮約8分鐘至滾起。將雞翼翻一翻,再蓋上蓋用細火煮8分鐘,最後熄火焗5分鐘便完成 (1) 雞翼冲洗乾淨加入薑和米酒汆水,再過冷河備用(KellyMama攝) (2) 雞翼加入調味料,用細火煮約8分鐘至滾起。將雞翼翻一翻,再蓋上蓋用細火煮8分鐘,最後熄火焗5分鐘便完成(KellyMama攝) 文、圖:KellyMama 作者簡介:育有一子一女,身為全職媽媽熱愛煮食,喜歡研究簡易家常菜,希望與大家分享各種美味菜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8期]

熱門文章

  • 【親子健康】壓力大到想暈想嘔?原來是「迷走神經」在調教你
  • P牌父母:精神科專科醫生 兒女成才有秘訣 黃重光:給子女安全感比愛重要
  • 感統發展:把握8歲前黃金期 感統訓練遊戲 玩走奀皮散漫
  • 教學有辦法︰挑戰膠樽骨牌紀錄 團隊精神永不言敗
  • 好去處:鰂魚涌全新親子餐廳 用餐玩樂空間 舒適簡約
  • 30句不同的英文 讚美一下朋友和自己
  • [停課不停學]STEM Sir教你認識正方形、長方形及圖形的周界
  • 溫習有道:7招高效溫習 不用硬塞課本
  • 【親子理財】兒童理財由儲蓄開始 12間銀行兒童戶口開戶比較
  • [停課不停學]STEM Sir教你H.C.F和L.C.M(附教學短片及工作紙)

熱門文章

  • 親子筆陣.簡易廚房:輕鬆燜煮 雞翼嫩滑牛肋鬆軟
  • 進攻小一:放棄111隨時四大皆空
  • 小學雞媽媽:16歲的疏忽照顧
  • 教育提案:如何協助年幼子女在家學英語?
  • 感創航道:LBD與正向教育的連結
  • 英倫助鄰:應否報考GCSE中文卷?
  • 言傳身教:速成串字法
  • 升學攻略:幼稚園及小學篇
  • 親子筆陣.解鎖孩子心:捕捉孩子展露潛在特質的瞬間
  • 升學攻略:心儀保良局之小學 可放較前博叩門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3 Mingp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