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樂團 暑期中樂工作坊

本年度暑期工作坊繼續帶來一系列精彩活動,包括各類中國傳統樂器的介紹及體驗工作坊等等,讓小朋友更深入認識同接觸中樂!部分工作坊更以親子形式進行, 家長和小朋友可以一齊參與,創造美妙節奏,增進親子關係!     認識中樂齊齊揀 課程特色:香港中樂團演奏家們將在工作坊內現身說法,讓小朋友不但可以近距離欣賞曲目演奏,也可以親身接觸中樂「吹、彈、拉、打」四大家族的各種樂器,認 識中國音樂的基本概念,發掘自身的興趣和特質,為日後接受專業訓練踏出第一步。 對象:未曾學習中樂但對中樂有濃厚興趣的5-13歲兒童 費用:HK$650/一對親子 日期:2023年8月19日(星期六) 時間:13:30-15:30(2小時)   親子鼓樂工作坊 課程特色:訓練穩定的節奏感是學習音樂的重要基石。透過香港中樂團演奏家的親身指導,孩子可以與家長一同參與鼓樂節奏訓練,在培養專注力和手眼協調的同時 ,讓小朋友體驗合作的重要,更可促進親子之間的交流,享受獨一無二的相處時光。 對象:6-10歲兒童及家長 費用:HK$300/一對親子 日期:2023年8月12日(星期六) 時間:13:30-14:30(1小時)   小星星 課程特色: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How I Wonder What You Are? 香港中樂團演奏家在短時間內教授樂器的基本演奏方法及一首耳熟能詳的樂曲,讓參加者親身 體驗樂器演奏過程,培養中國音樂的興趣,再接受長期的樂器訓練,努力學習下去! 對象:6-12歲兒童 費用:HKD$380/一項(如參加者需家長陪同,每位陪同家長另收HKD$100) 古箏小星星:2023年8月12日(星期六)16:00-17:30(1.5小時) 二胡小星星:2023年8月19日(星期六)10:30-12:00(1.5小時) 琵琶小星星:2023年8月19日(星期六)16:00-17:30(1.5小時) 立即報名︰ https://forms.gle/rDeFrvXYDuMteXDH7 網頁︰https://www.hkco.org/tc/Education/Music-Courses.html  

詳細內容

「四餸一湯」:美食、音樂與童真回憶共冶一爐的親子盛宴

  「國際綜藝合家歡」夏季盛典再度登場,帶給大小朋友一系列充滿樂趣與創新的節目,打造一場洋溢歡笑的盛夏派對,與您一同歡樂度過暑期!其中最受期待的節目非香港中樂團所推出的音樂劇「四餸一湯」莫屬。此音樂會由樂團助 理藝術總監兼常任指揮周熙杰親自「揮鍋下廚」,並邀請「香港兒童合唱團」及「一舖清唱」合力演出,讓美食、音樂和香港兒時回憶的歡樂融為一爐,為全家大小編織出一幅充滿魔幻且生活化的音樂大作。      由舞台到音樂廳:周熙杰與林鎮威擔任「大廚」   「四餸一湯」是由香港中樂團策劃的親子音樂會,包含三部曲目:迷你音樂劇《開飯喇》、童聲合唱與樂隊的《童心童真香港情》以及《庖廚樂》(一部專為「美味人生」創作的敘事中樂),藉由音樂劇與合唱的方式,將香港人的日常生活與餐飲文化巧妙交織。 指揮此次演出的香港中樂團助理藝術總監兼常任指揮周熙杰,近年來致力於將中樂與不同領域、媒體的跨界合作,期望能展現中樂與各種藝術融合的精彩,例如他曾經指揮「張敬軒 x 香港中樂團-盛樂演唱會」、「爵世浪漫 – Ted Lo & HKCO」等音樂會。此外,周熙杰也致力於中樂教育及傳承,擔任香港演藝學院的中樂指揮課講師,並曾參與香港少年中樂團的指揮工作。 本次音樂劇的導演則是擁有豐富戲劇經驗的林鎮威,他的作品總能巧妙地將生活化的元素與劇場表演結合,呈現出既生動又具有深度的劇場效果,如《城東舊事》、《夜鶯》等。他也是巴塞隆拿戲劇學校Actors Workshop Spain的客席形體導師,致力於跨領域的演藝工作。這次他將以音樂劇的形式,將香港的飲食文化和人文風情呈現在舞台上。   融合與創新:香港兒童合唱團與一舖清唱成為優秀的「食材」 今次香港中樂團邀請到兩大合作團體,「一舖清唱」及「香港兒童合唱團」,他們的參與為這場音樂劇帶來更多趣味! 香港兒童合唱團成立於1969年,是香港第一支兒童合唱團,抱著傳遞「愛與和平」的宗旨,每年都會受邀到世界各地進行演出,被譽為「小小音樂親善大使」和「世界最傑出兒童合唱團之一」。他們多次與香港中樂團合作,共同演出多場音樂會如《極》,而今次他們將會參與演出全部三部作品。 一舖清唱是香港的第一支專業無伴奏合唱劇團,創團聯合藝術總監為趙伯承、伍卓賢和伍宇烈。劇團專注於創作和演出原創作品,開拓嶄新的表演模式,推 動無伴奏合唱藝術的發展。劇團也致力於培育新一代的創作人和表演藝術家,拓寬觀眾群體,普及藝術教育。     豐富的劇目:經典與創新的融合 這次的音樂會「四餸一湯」將為觀眾帶來三部經典與創新融合的作品。充滿生活氣息的本地原創兒童劇《開飯喇》以香港家庭的日常為主題,透過溫馨的家庭故事,娓娓道來飯桌禮儀和健康飲食習慣的重要性。演出將由香港中樂團搭配香港兒童合唱團和一鋪清唱演員的演繹,將孩子們清新的童聲與樂團豐富的音色完美融合,透過中樂、童謠、戲劇和舞蹈等元素帶領觀眾進入一個充滿溫馨與快樂的世界。 《童心童真香港情》是一首以童聲與樂團演出的合唱曲,表現出舊時香港回憶。歌曲簡單易懂,充滿動感,將會讓觀眾在聆聽中感受到無比的熱情與活力。在《香港‧香港》和《「這是我家」組曲》中,有顧嘉煇作曲《小時候》的旋律,更有黃霑撰詞的作品,令人感受到香港人對這座城市的深深熱愛和情感。 最後一部作品是《庖廚樂》,猶如一首美食的頌歌,將香港的飲食文化和音樂創作結合,將食物的製作過程與音樂創作的過程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藝術語言。這不僅讓觀眾在視覺和聽覺上獲得享受,同時也能讓他們更深入地理解香港的飲食文化。其中細緻描繪了廚師對食材、菜餚、餐具的選擇和運用。每一個音符都像是一種食材,每一個旋律都像是一道菜餚,將它們和諧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首「美味」的美食交響曲。《味蕾在燃燒‧胃口在飛騰》、《我係一棵蔥》等作品,由兩位小演員將廚師的創造力和技藝、母親的愛心烹廚完美地帶出《庖廚樂》。 周熙杰與林鎮威以他們獨特的視角和創新的想法,成功地將香港的家庭、飲食文化和音樂藝術相結合,為觀眾呈現出一場前所未有的音樂盛宴。無論是對於熱愛音樂的觀眾,還是對於飲食文化、童年回憶感興趣的觀眾,這場音樂會都將為他們帶來一次難忘的體驗。   這一場「國際綜藝合家歡 – 四餸一湯」音樂會適合親子共融,讓家庭成員一起參與並享受藝術的樂趣,也是家庭共享美好時光的絕佳機會。這個盛夏饗宴的 門票於城市售票網(www.urbtix.hk)發售,電話購票請致電3166 1288;或使用流動購票應用程式URBTIX。   「國際綜藝合家歡2023:四餸一湯」 日期/時間:29/7/2023 (六) 晚上8:00                        30/7/2023 (日) 下午3:00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 票價:$380, $300, $250, $200 指揮:周熙杰 導演:林鎮威 演出︰ 一舖清唱︰孔君蔚、陳皓琬、劉兆康、蔡頴妍 (排名按筆劃序) 香港兒童合唱團 備註:適合3歲或以上觀眾欣賞 粵語演出 網頁: https://www.hkco.org/tc/Concerts/This–This–This–This–Rice.html

詳細內容

香港創科展助青少年創新旅程啟航 逾2萬市民見證中小學生盡展創科才華

第二屆香港創科展雲集120支本地及國際中小學的新力軍作品,逾2萬市民入場,一起見證同學們的心血。   香港致力發展創新科技,務求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如要成功,必須從小培育年輕一代的創新思維和創科興趣。香港創新基金主辦的香港創科展(創科展)希望提供一個獨特的創科舞台,既鼓勵香港學生從小培養同理心和洞察力,通過創新科技去解決問題,改善人們的日常生活,同時學習不同的技能如共通能力和溝通技巧,為未來的創科旅程作好準備。有學生因為眼見家中長者的記憶力衰退,因而設計了安裝在大門的人臉識別裝置,鏡頭可以拍攝前來探訪人士的面貌,提醒屋內有認知障礙人士探訪者的身份,這樣就不用怕「開錯門」; 也有學生研發「漂浮溫室」解決劇糧食危機,以及可重用的包裝盒「智盒惜」減輕網購帶來的包裝浪費問題。 上述作品令嘉賓們留下深刻印象,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認為同學們既有豐富創意,善用創新科技造福社群,展現對社會上有需要人士的同理心和關愛,令人鼓舞;香港創新基金主席黃永光希望創科展成為供香港青年盡情發揮創意的舞台,啟發並鼓勵他們發展創意事業,將來為香港的科技發展貢獻力量。 第二屆香港創科展圓滿結束,這場城中學界的重頭創科盛事,兩日展期吸引了逾兩萬名市民入場,不單有各校支持者到來捧場,更有不少家長帶同小朋友來體驗,近距離和小小發明家交流,欣賞本地及國際中小學的新力軍作品,燃起小朋友對STEAM的興趣。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右三)希望各界與政府合作,增強香港創科發展的動能,貢獻國家高質量發展。 日內瓦國際發明展評委會主席David Taji Farouki最享受學生介紹他們的作品時呈現的創科熱情,以及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同理心。   香港創科展嘉賓陣容鼎盛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擔任第二屆香港創科展的主禮嘉賓,他在頒獎典禮上致辭時指出,香港創新基金一直推動創科發展,積極為香港年輕一代提供學習和實踐創科意念的機會。香港創科展讓青少年向大眾展示他們的創意成果,分享如何透過創新科技應對日常生活的挑戰,對他們來說是很重要的鼓勵。 專程來港的日內瓦國際發明展評委會主席David Taji Farouki首次參與創科展,他說:「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及創科中心,加上背靠中國內地的獨特的優勢,有利香港吸引國際創科人才。香港創科展提供了一個平台,讓充滿創意和熱情的年輕發明家展示其創意發明。」展覽期間,學生主動向嘉賓介紹創作理念,積極性極高,令David Taji Farouki十分驚喜,他說其他國家和地區也有類似的創科展,但專門供小學和中學生的並不算多,他相信這次活動有助刺激香港年青人對創科的興趣及發展。 香港創新基金主席黃永光(右二)、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右一)欣賞同學們的展品,聆聽他們的創作理念,感受學生們的天馬行空想法。 第二屆創科展頒獎典禮邀得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先生,大紫荊勳賢,SBS,PDSM,PMSM(中)、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JP(左三)、香港創新基金主席黃永光博士,SBS,JP(右三)及副主席黃敏華女士(左二)、日內瓦國際發明展評審團主席 David Taji Farouki先生(左一)、身兼香港創科展評審委員的香港數碼港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陳細明先生,BBS,JP(右一)及香港大學協理副校長(研究及創新)岑浩璋教授(右二),見證十支獲獎隊伍誕生,鼓勵本港年輕人繼續發揮創科精神。   黃永光:年輕人充滿創意 並具備國際視野 香港創新基金主席黃永光細看同學的作品並試用裝置,了解同學的創作初心後,大讚香港年青人的細心和用心。黃永光在頒獎典禮上致辭時說﹕「香港創新基金致力推動本地創科生態圈發展,鼓勵從小培養創科精神。香港年輕人一向充滿創意,亦具備國際視野,創科展就是為他們提供一個向大眾展示創意的平台,同學們的作品充分反映出他們對科學的熱誠和努力。」   黃永光:創科是帶動香港發展的 主要動力來源 黃永光感謝各評審委員會成員及合作夥伴的支持,還有老師和校長悉心指導,鼓勵年輕人追尋夢想。他說:「創新科技是帶動香港未來發展的主要動力來源,在中央政府大力支持和特區政府的推動下,我期待未來更多有潛力和有抱負的年輕人,為香港的科技發展貢獻力量,合力推動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這屆創科展共有120支中、小學隊伍入 圍,身兼評審委員的香港大學協理副校長(研究及創新)岑浩璋說,學生在研究議題,以至解決問題的創意方面表現突出,即使是小學生也能使用人工智能等科技,表現令人鼓舞。他希望學生未來仍可以借助自己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將天馬行空的想法付諸實現,以解決社會問題。岑浩璋認為,創科展不僅可以培養中、小學生對創科的興趣,還能建立自信心,提升學生對創科的興趣和STEAM的應用。他鼓勵學生參加更多國際展覽,擴闊眼界,並在未來升學或從事創科相關領域時打好創科基礎,幫助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 創科展中,不少小朋友對同學的作品甚有興趣,同學把握機會講解。 同學不單具備創意頭腦,還有良好的表達能力,才可以和入場人士清楚介紹作品理念。     參展老師:創科展讓學生學習不同技能 香港創科展愈來愈受中小學生及老師重視及讚賞,原因是創科展提供一個獨一無二的創科舞台,讓學生發揮創意之餘,同時學習不同技能。 去年帶領基督教宣道會徐澤林紀念小學學生奪得小學組銀獎而今年再帶隊勇奪金獎的蔡詠霞老師說:「我們十分欣賞香港創科展,因為主辦機構除了提供參展平台,還會為參賽隊伍提供不同 的工作坊,讓學生學習不同的技能。而創科展讓公眾人士免費入場,令學生有機會面對以萬計的參觀人士,學習向他們講述創作理念及解答問題,無疑大大加強他們的自信心,而不少參觀人士會提供各式的意見和建議,令學生獲益良多。」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的帶隊老師邱穎怡說:「香港創科展是很好的平台,讓他們向參觀者展示他們的作品,並與他們交流。我相信同學們可以進一步改善發明的作品。」 第二屆創科展共接獲約400份來自近120間本地及國際學校約1,200名小四至中六學生及老師提交的作品,主題分別圍繞「智慧城市 及智能家居」、「醫療及保健」、「可持續發展」及「奇思妙想」四大範疇。 評審們細心評分後,選出人工智能門衞(隊伍771)(後排右)、智盒惜(隊伍606)(後排左)及Plantis(隊伍626)(前排)作為「小學組」、「初中組」及「高中組」的金獎。   親子互動專區 邊玩邊學STEAM 模擬駕駛遊戲 學生:好真實! 香港創新基金主辦的第二屆香港創科展以「大想頭 齊創新」為主題,兩天展期吸引大批家長帶同小朋友到場,除了雲集香港逾百間中、小學的創意作品,燃起小朋友的創意思維,大會今年更特設多個親子互動遊戲專區,小朋友可以盡情體驗,又玩又學習,滿載而歸。 巿民一入場首先會看到親子互動遊戲專區中的「香港航天科技產業發展」 多件衞星組件,旁邊更有大型屏幕,讓 小朋友實時觀看衞星拍攝的影像。 「模擬駕駛體驗區」中放置兩架供比賽用的房車,小朋友和家長可以走進車廂體驗,小朋友更可以坐在主駕位置幻想自己是車手。 旁邊的「模擬駕駛區」,公眾不用到真正的賽道, 都可以感受極速駕駛的樂趣,專區更有介紹模擬駕駛系統的機械工程及設計概念,令小朋友玩之餘亦有學習的機會。五年級的Andy在Z-Challenger Academy的模擬駕駛系統試玩極速駕駛,大呼真實,他說:「我也有打機,但很多時候是用手機,沒有腳掣可以用,這模擬駕駛系統更好玩!」二年級的心悅妹妹也有試玩模擬駕駛,平日她較少接觸賽車,今次可說是非常特別的體驗。 「水凝分子實驗室」可供參加者親自製作水凝膠作品,不同形狀、小動物的模板,可以用來製作出不同的水凝膠;在「波光塑影」工作坊,小朋友以塑膠廢料製造的材料,創作不同作品。一年級的姚同學第一次參觀創科展,非常興奮,既可以玩賽車,又可以製作水凝膠 作品,最重要可以看到不同學校的展品,見到大哥哥和大姐姐細心介紹創作,令他對STEAM產生興趣。 除了上述的互動遊戲專區,現場亦有展現Verbotics 的最新研究,由自動化人工智能機器人進行外牆維修保養,適用於各類大廈,安全完成清潔任務,令參觀人士大開眼界。 第二屆香港創科展得獎作品 https://link.mingpao.com/79581.htm 第二屆香港創科展參展作品 https://link.mingpao.com/79587.htm https://link.mingpao.com/79588.htm https://link.mingpao.com/79589.htm                

詳細內容

【《優質教育+》之校長「感」講】香港國際學校弘立書院沉浸式雙語授課 學生精通中英文 支援學生自主學習

弘立書院(ISF)是位於港島薄扶林的國際文憑(IB)世界學校,提供小學及中學「一條龍」課程,推行沉浸式雙語授課模式以及多元體驗教學活動,助學生掌握優秀的語文能力和應用技巧,善於投入各個學習領域,在學術和不同範疇均取得佳績;另外,ISF十分推崇中國傳統文化,以「八德一智」為辦學理念,培育學生的美德和做人態度,言談舉止間流露出溫雅的文化氣質。        弘立書院植根中華文化,加上IB國際文憑課程以及獨特的教學語言模式,三者互相配合下,令ISF學生個個精通雙語,對答如流,「書卷氣」十足之餘,更具有廣闊的國際視野。ISF結合傳統文化與創新課程,並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背後與總校長查永茂博士的人生和教學經歷息息相關。 來自澳洲的查永茂總校長,曾任職當地政府的中文翻譯員,在墨爾本教授漢語,因此說得一口流利普通話,亦因此熱愛中國傳統文化,有相當深厚的中國文化底蘊。他於90年代在南京一所教育交流中心擔任校長期間,鼓勵澳洲學生自行計劃遊學行程,藉此實踐體驗式教學。他更把這些寶貴的教學經驗延伸至ISF的教學當中,鼓勵學生走出課室,透過親身參與各種活動,獲得深刻的經驗和體會。 ISF課程的獨特之處,是全面推行沉浸式雙語授課模式,這亦是課程的核心所在。查總校長認為,想學好語言先要突破科目的框架。因此,ISF的數學、科學、文學以及探索課程等,均同時採用中、英雙語教學,以共同建構方式,讓學生透過兩種語言和文化角度理解世界、學習知識。查總校長直言,這種授課模式有賴優良的師資,教師須具備把語言與教材互換、合作和調和的能力,是其他學校難以提供。 有別於一般國際學校,ISF的德育方針以中國傳統德行「八德一智」為基準,校園內最顯而易見的,是小學的班別全以「忠、孝、仁、愛、禮、義、和、平、智」命名,藉此加強學生對美德的聯繫和歸屬感。查總校長更表示, 「八德」基準亦適用於現今社會,他本人和教師也須遵守這套道德標準,以身作則,方可令學生明白,從而反思行為,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並汲取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          體驗學習是ISF的重要基石,學校於課內課外均為學生提供大量活動和空間,當中最著名甚或全港獨有的,是全校學生必修的武術課。總校長查永茂博士指出,一邊習武一邊背誦古詩和經典,能夠讓中國傳統文化在身心中扎根發芽。不少學生相當投入並積極發展武術,去年就有7名ISF學生參加在雅加達舉辦的世界青少年武術錦標賽,揚威海外。此外,弘立書院另提供220種聯課活動,有動有靜,每名學生平均參與兩項,查總校長認為這有助培養學生的個性,尤其是從比賽中鍛鍊學習堅持,有助於日後面對各種挑戰或挫折時迎難而上。 ISF同時投放大量資源發展課後項目「書院」,以打造較高階的課外學習空間,讓學生透過跨學科的環境培養深度思維。例如近年新建成的分子生物學實驗室,設有大學等級設備,全面支援學生自主學習,發掘感興趣的項目,進行科學研究並發表報告,作為課堂延伸又不脫離主流教育。查總校長強調,體驗學習的目標是要顧及ISF學生畢業後的長遠發展,灌輸他們與社會接軌的各種技能,包括分析問題、學習解難、有效運用資源;與不同人士溝通時,懂得表達自己,互相合作。 收生方面,ISF相當重視家長的教育理念,認為父母是小孩的「第一位」導師。因此,家長對ISF的雙語教學環境、培育學生的方法是否充分了解,以至小孩能否融入校園,都是校方非常關注的地方。查總校長指出,世上沒有完美的學校和學生,校方和家長的價值觀必須一致,互相認同,這樣ISF才可完成使命,引領每一位學生實現其人生目標。

詳細內容

香港創科展|啟發孩子創新思維與未來科技發展的展覽

為期兩天的香港創科展於昨天(6月18日,星期日)圓滿結束。這個已舉辦了兩屆的展覽吸引了來自本地和國際中小學的120支代表隊伍參與,展出了許多極具創意的作品。展覽現場熱鬧非凡,吸引了不少小朋友和家長前來參觀。   香港創科展吸引逾20,000人次入場,現場氣氛熱烈,帶動社會創科熱潮。   延伸閱讀:香港創科展2023|從生活中汲取創意 啟發中小學生的科技知識與創新夢想   4大STEAM遊戲活動專區 一邊玩一邊學習 展覽中設有四大親子互動遊戲專區,包括「香港航天科技產業發展」、「模擬駕駛體驗區」、「水凝分子實驗室」和「波光塑影」工作坊。這些專區提供了一個玩樂的環境,同時也啟發小朋友對 STEAM(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的興趣和學習,讓他們探索創新的世界,讓展覽變得更有趣味性。 其中,在「香港航天科技產業發展」專區中,實時觀看衞星拍攝的影像,近距離觀察衞星組件,不少年青人和小朋友都很有興趣,工作人員也細心介紹展品。而「模擬駕駛體驗區」則提供了一個真實的駕駛體驗,讓小朋友在不需要使用多真正的賽道下,安全地體驗駕駛的樂趣。「水凝分子實驗室」則是一個可以讓參加者親自製作水凝膠作品的工作坊,小朋友還可以把自己製作的作品帶回家留念。「波光塑影」工作坊則是讓小朋友發揮創意和幻想的地方,小朋友可以運用廢棄的塑膠材料,創作不同新穎有趣的作品,令這些棄置的素材重新變成有有的產品,從而達致 up-cycle 的理念,得到第二生命,十分有意思。這些專區提供了一個互動的環境,讓小朋友能夠在玩樂中學習,啟發他們對科學和創新的興趣和創造力。   香港創科展 小小發明家爆發創意 此外,展覽還一共收到約 400 份來自近 120 間本地及國際學校約 1,200 名小四至中六學生及老師提交的創科作品,參賽者分別展示了「智慧城市及智能家居」、「醫療及保健」、「可持續發展」及「奇思妙想」四大範疇的有趣作品,並由在場公眾人士分別投選「最受歡迎設計大獎」得主,讓參觀者能夠一同參與選出最佳作品的成果。   此次展覽不僅是一個學習和玩樂的好去處,更提供了一個與家人一同參與學習的機會。展覽中有許多有趣的活動和展品,吸引了很多家庭前來參觀。這次展覽為小朋友提供了一個啟發他們對科學和創新的興趣和創造力的好機會。同時,這次展覽也能讓參觀者了解到香港在 STEAM 領域的發展和成就,對推動香港的創新發展也有很大的幫助。

詳細內容

創意源自生活 參賽啟發知識 香港創科展助中小學生開展創科夢

香港創新基金今年再接再厲舉辦第二屆「香港創科展」, 繼續為中小學生提供創科比賽平台, 讓參賽者應用STEAM的知識來發明作品,解決日常生活上的難題, 而參與香港創科展與入場的學生和家長亦可以共同體現創科與生活息息相關。 政府近年致力從小培養青少年對創科的興趣,提升學生的數碼技能、創新思維和學習資訊科技的氛圍,為未來建立創科人才庫。第二屆「香港創科展」將於6月17及18日在會展舉行,120隊來自中小學的入圍隊伍,將展示和講解他們的發明和創意理念。香港創新基金主席黃永光先生指出﹕「香港年輕人一向充滿創意及具備國際視野,近年本地創科人才的創研成果亦於國際比賽中有出色表現。我們深信創科是通向未來之路,並透過『香港創科展』致力提升學生創新思維,同時培育學生探究和解難的能力。我期望更多巿民大眾到場親身感受及體驗,支持同學們發揮無限創意。」   詳情請參閱:名校網 -香港創科展2023|啟發中小學生的科技知識與創新夢想       詳情請參閱:名校網 -香港創科展2023|啟發中小學生的科技知識與創新夢想   「第二屆香港創科展」 日期:6月17及18日(星期六及日) 時間:早上10至下午6時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3FG展覽廳 報名及其他詳情:http://www.hksciencefair.org.hk 重點內容: 創科成果展示:120隊來自中小學師生的入圍隊伍展示發明和創意理念 互動專區:「香港航天科技產業發展」、「波光塑影」、「模擬駕駛體驗區」、「水凝分子實驗室」 創科專題分享:來自不同創科機構代表分享創新科技在日常生活的應用及在國際市場的發展;第一屆創科展得獎隊伍分享他們寶貴的創科歷程。 公眾投票:現場設「最受歡迎設計大獎」,公眾人士可於現場投票選出心水隊伍     #創科 #創科教育 #國際創科展 #信和創科展 #國際創科中心

詳細內容

培育人才 成就國際創科中心 香港創科展促進創科文化

香港要在未來五至十年成為「國際創科中心」,培育及匯集創科人才同樣關鍵。創科盛事往往能掀起社會創科熱潮,第二屆「香港創科展」將於六月中舉行,共120隊中小學生以創意思維和角度,為身邊人及社會民生議題研發創新的解決方案。巿民大眾亦可以親身體驗好玩發明,提升對創科的興趣和知識,在社會不同層面推動普及創科文化。   詳情請參閱:名校網 - 香港創科展6月掀序幕 培育學生創意 成就香港國際創科中心     詳情請參閱:名校網 - 香港創科展6月掀序幕 培育學生創意 成就香港國際創科中心   「第二屆香港創科展」 日期:6月17及18日(星期六及日) 時間:早上10至下午6時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3FG展覽廳 報名及其他詳情:http://www.hksciencefair.org.hk 重點內容: 創科成果展示:120隊來自中小學師生的入圍隊伍展示發明和創意理念 互動專區:「香港航天科技產業發展」、「波光塑影」、「模擬駕駛體驗區」、「水凝分子實驗室」 創科專題分享:來自不同創科機構代表分享創新科技在日常生活的應用及在國際市場的發展;第一屆創科展得獎隊伍分享他們寶貴的創科歷程。 公眾投票:現場設「最受歡迎設計大獎」,公眾人士可於現場投票選出心水隊伍     #創科 #創科教育 #國際創科展 #信和創科展 #國際創科中心

詳細內容

中國文化的傳承與開拓 從認識《CHINESE STORIES》開始

  香港社區基金呈獻的全新英文著作《Chinese Stories》,以引人入勝的故事及生動有趣的插圖介紹中國文化和歷史。基金最近更與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合作舉辦工作坊, 邀請不同文化背景的小學生參加, 讓他們以輕鬆有趣的互動形式學習中國文化和歷史。  不同節日有不同飲食習俗,像新年吃年糕、端午節吃糉。 團年飯是傳統習俗之一,一家人圍在一起吃飯,除了因為重視家庭觀念,亦寓意全年豐衣足食。 與孩子說故事 開啟中國文化之旅 中國文化擁有悠久的歷史,博大精深,許多價值和智慧仍然對現代社會的發展和生活有著深遠的影響。如果想了解中國歷史和文化,必須從多方面認識,才能更全面地了解過去,融合古今。例如「新正頭」為何要穿紅色?清明節、重陽節的祭祖文化,怎樣弘揚尊老愛幼?冬至、除夕,一家人聚在一起食飯,如何體現出家庭為本的價值觀?中國四大發明,對後人生活有怎樣的影響 ;香港社區基金集合本地年輕作家、學者及插畫家,推出《Chinese Stories》,以八個章節介紹中國節日與慶祝活動;十二生肖的典故;餐飲和特色食品;器物和發明;運動和遊戲;時尚與工藝品;建築學、地理和文化遺產;風俗和傳統等故事。通過衣食住行、歲時節日、傳統美食和禮儀等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分享中國四千多年的獨特文化。內容涵蓋了許多現今社會仍然流行的思想、哲學、儀式和信仰,更以深入淺出的手法探究一些古老和有趣的文化根源。書中的內容每篇都是獨立故事,適合所有年齡層和有興趣探究中國文化的讀者。 學生設計兼具傳統文化內涵和現代元素的精美帆布袋。 肩負文化推廣 提供有趣知識寶庫 香港社區基金希望透過這本書,激發讀者對中國文化和歷史的興趣,幫助傳承中華文化的知識寶庫。基金已經向香港的中小學生送贈二千本圖書。早前更與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合作舉辦「故宮文化工作坊」,邀請元朗公立中學校友會鄧英業小學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參加,讓他們學習清代宮廷服飾所蘊藏的文化內涵及象徵意義,並且透過手繪帆布袋創作體驗,即時學以致用,加深對中國文化藝術與歷史的興趣。香港社區基金主席黃永光先生表示:「中華文化是凝聚我們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希望通過《Chinese Stories》,保存我們豐富的文化遺產,並在更多的家庭、學校和社區推廣開去。期望《Chinese Stories》能為大家帶來喜悅和靈感,讓年輕人更深入地了解和欣賞影響我們四千多年的價值觀、哲學和傳統,一代一代承傳下去。」 香港社區基金的目標是傳揚愛與關懷,支持和諧包容,建構更美好社區。這本著作承載著傳承文明的使命,讓讀者了解中國文明的深厚底蘊和核心價值,促進社會團結和諧。 《Chinese Stories》鼓勵學生一起踏上探索中國文明之旅。 學生在工作坊上以輕鬆互動的形式學習中國文化。 《Chinese Stories》 出版社:香港社區基金 推出日期:2023 《Chinese Stories》已在香港主要書店有售。部分銷售收益將捐贈香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以支持保護及關注兒童的權益。 網址:https://hkcf.hk/

詳細內容

【《優質教育+》之校長「感」講】英華小學創立體驗式學習主題誘發學生好奇心 面試首要錄取「PHD」學生

英華小學是位於九龍深水埗區的全日制直資男校,學校的宗教背景為基督教,願景是「以基督精神,辦全人教育」。學校致力推動實踐校訓「篤信善行」、制定年度學習主題及「三大教室」,提供體驗式學習活動,培育才德兼備的「英華仔」 。此外,由於英華小學畢業生可「一條龍」直升英華書院,故深受家長歡迎,校長陳美娟博士透露,學校去年收到多達4,000份入學申請,面試除看重學生的求知熱誠,更重視家庭教育理念。        英華小學主張快樂學習,校園環境別開生面,甫進校門便看見一部巨型扭蛋機,四處貼有創意路牌,寫上「錫晒里」、「人人期望可達道」等新奇且幽默的街道名稱,令人不禁會心微笑,感覺充滿正能量,原來這一切均為英華小學年度學習主題的獨特設置。 英華小學校長陳美娟博士解釋,她的辦學理念是希望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愛上學習和學校。她熟知男孩子好動的特質,所以特意在每個學年定立一個新的學習主題,運用校內佈置和一系列教學活動製造驚喜,誘發學生的好奇心,從玩樂中自主學習。寫上有趣字眼的路牌正是疫後復課時的學習主題「秘密通道」的教材,引導學生認識和觀察社區事物,營造輕鬆、正向的學習氛圍。 多元學習主題鼓勵學生打破常規思維。英華小學今年的學習主題為「意想不到」,老師引導學生在不同範疇運用設計思維,例如嘗試改變物品原本的用途、透過小組專題報告展示驚喜的研習成果。完成活動後,學生會得到代幣用作在校內扭蛋,又可利用扭蛋獲得的禮物與同學互動,合力拼砌大海報。陳校長表示,學習主題的目標是鼓勵學生突破框框,從不同角度解決生活、學校,甚至社會難題。 陳校長強調,英華小學非常重視德育,常把正確的價值觀滲透到學習之中,專題報告的內容亦強調有利於民。另外,她又將校訓「篤信善行」化成口號「做個有心有品的英華仔」,讓學生容易明白,並在言行間實踐同理心、感恩及欣賞他人。每名「英華仔」都活潑好動,有禮得體,能夠專注投入學習,以創新思維活學知識。      英華小學的課程設計創新、與時並進,重點發展「三大教室」的學習模式,分別是在學校班房上課的實體教室、用作備課和延伸學習的網上教室,以及英華小學著名的「野外教室」。陳校長表示, 「野外教室」鼓勵學生走進郊野,親身認識和愛護大自然資源,參與遠足、耕作、生火煮食等活動,提升自理和解難能力。此外, 校方又把「野外教室」融入STEM課程,例如在海邊研究如何用風力推動船隻、把水源引到陸上使用等,讓學生在郊野實地進行跨學科學習活動,靈活應用所學知識。 在收生方面,英華小學面試共分三輪。首輪會安排所有申請入學的小孩分組與教師面談,問一些幼稚園水平的問題,從中觀察小孩的表現;第二輪面試改由校長與小孩見面,一起玩遊戲、閱讀等;最後一輪面試則比較特別,校方會預先告訴家長兩條問題,然後要求家長拍片回答,讓家長親身經歷面對鏡頭表達自己的挑戰和準備。 陳校長強調,面試不只著重小孩的個人表現,而是以整個家庭為「錄取」對象,因此校方特別重視家長的教育理念,首選錄取有「PHD」特質的學生。陳校長進一步解釋指,P是Parenting,即是有家教的小孩,因為孩子的行為最能反映家長的身教;H是Habit,自小養成良好習慣的小孩,較懂得控制情緒和專注。D是指Delight in Learning,即是不怕艱辛、對學習充滿火熱的心,正是練成「英華仔」的潛質。

詳細內容

【《優質教育+》之校長「感」講】德思齊加拿大國際學校 文化多元課程靈活 受國際認可的加拿大安大略省高中文憑(OSSD)學制讓學生體驗真實職場

德思齊加拿大國際學校(DSC International School,DSC)位於港島區太古城,提供由幼兒教育、小學至中學的「一條龍」課程。DSC以「Dream, Succeed and Celebrate」(夢想、成功與慶祝)為教學理念,鼓勵學生思考和發展個人志向,再為目標訂立清晰路徑,過程中不斷追求知識和勇於接受挑戰,藉此培育終身學習,成為與國際接軌的「未來人才」。 DSC推行加拿大安大略省高中文憑(OSSD)學制,中學部採用類似大學形式的學分制,課程可靈活配合學生所需,特別有助學生運動員兼顧體育比賽和學業成績。  =================================== 相關文章:【《優質教育+》之校長教路】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br>愉快學習實踐全人教育 一條龍直資小學免呈分試 ===================================   不少家長會為子女選擇國際學校,嚮往其新穎的教學模式,希望子女能按自己學習的步伐而調較學習程度。在DSC任職25年,現任該校總校長的韋禮達博士(Dr. Jason Walter)表示,校方採用的加拿大安大略省高中文憑(OSSD)學制,當中的學分制與大學體系近似,例如9年級學生在學期內取得8個學分便可升班,讓學生更有效分配時間,並可按個人興趣和人生目標選修適合的學科。韋禮達總校長認為,當學生在課堂中按自己的學習程度不斷進步,便會發現所學的知識與自己的理想目標愈來愈配合。 為了照顧DSC學生長遠的發展,學校輔導員會與7年級或以上的學生定期面談作詳細升學諮詢,並跟家長緊密溝通合作,與學生一起達成目標。由於OSSD課程受國際高度認可,DSC學生在畢業後可報讀世界各地的頂尖大學,多年來有不少畢業生遠赴加拿大、英國、美國、澳洲、日本等地升學,亦有很多畢業生選擇留港升學, 出路廣泛。 DSC為深化學生的生涯規劃歷程,會為部分學生安排在11與12年級推行職場體驗,於上課時間到公司或機構實習半天,包括律師事務所、幼稚園等等。韋禮達總校長表示,這計劃長達一個學期,希望學生在過程中感受真實的工作環境,並有足夠時間反思,預早確定將來的路向。 DSC另一辦學特色是其多元文化薈萃的校園環境,學生來自45個不同國家,於整個求學階段仿如沉浸在小小地球村裡,一同學習、互相交流和汲取彼此的文化,拓闊國際視野。韋禮達總校長指出,DSC致力營造友善、熱情和溫暖的學校文化,學生可以輕鬆融入校園生活,家長毋需擔心子女的適應問題。 ===================================    DSC的校園生活豐富多姿,英文為非母語的學生可以怎樣兼顧學習進度同時提升英語水平,又如何在體驗活動和學術之間取得平衡?韋禮達總校長解釋,DSC提供全面的英語為第二語言課程(ESL),按學生的程度分班學習英語,而其他學科則如常上課,學生透過與不同國籍的同學溝通,有大量運用英語的機會,英語水平自然進步神速。 DSC亦善用OSSD課程學分制的優勢,靈活調配課程和活動,甚至替在學術以外有出色表現的學生制定個人化時間表,讓他們有更多機會爭取佳績,同時又能跟上學習步伐。韋禮達總校長列舉學生當中有一位劍擊運動員,在歐洲進行了一個半月的巡迴比賽,回校後仍能通過學期的所有課程。他補充,DSC今年起增設三大獎學金,表揚在學業、運動以及藝術三大範疇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生,鼓勵他們發展藝術感和創造力,為成為未來的領袖作好準備。 在收生方面,DSC貫徹靈活、創新和開放友善的準則。韋禮達總校長直言,DSC面試時會關注申請學生和家長的目標,以及DSC的教育理念與模式是否適合申請者,另外,即使學生在申請時並非身處香港亦可進行面試。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