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餸一湯」:美食、音樂與童真回憶共冶一爐的親子盛宴

  「國際綜藝合家歡」夏季盛典再度登場,帶給大小朋友一系列充滿樂趣與創新的節目,打造一場洋溢歡笑的盛夏派對,與您一同歡樂度過暑期!其中最受期待的節目非香港中樂團所推出的音樂劇「四餸一湯」莫屬。此音樂會由樂團助 理藝術總監兼常任指揮周熙杰親自「揮鍋下廚」,並邀請「香港兒童合唱團」及「一舖清唱」合力演出,讓美食、音樂和香港兒時回憶的歡樂融為一爐,為全家大小編織出一幅充滿魔幻且生活化的音樂大作。      由舞台到音樂廳:周熙杰與林鎮威擔任「大廚」   「四餸一湯」是由香港中樂團策劃的親子音樂會,包含三部曲目:迷你音樂劇《開飯喇》、童聲合唱與樂隊的《童心童真香港情》以及《庖廚樂》(一部專為「美味人生」創作的敘事中樂),藉由音樂劇與合唱的方式,將香港人的日常生活與餐飲文化巧妙交織。 指揮此次演出的香港中樂團助理藝術總監兼常任指揮周熙杰,近年來致力於將中樂與不同領域、媒體的跨界合作,期望能展現中樂與各種藝術融合的精彩,例如他曾經指揮「張敬軒 x 香港中樂團-盛樂演唱會」、「爵世浪漫 – Ted Lo & HKCO」等音樂會。此外,周熙杰也致力於中樂教育及傳承,擔任香港演藝學院的中樂指揮課講師,並曾參與香港少年中樂團的指揮工作。 本次音樂劇的導演則是擁有豐富戲劇經驗的林鎮威,他的作品總能巧妙地將生活化的元素與劇場表演結合,呈現出既生動又具有深度的劇場效果,如《城東舊事》、《夜鶯》等。他也是巴塞隆拿戲劇學校Actors Workshop Spain的客席形體導師,致力於跨領域的演藝工作。這次他將以音樂劇的形式,將香港的飲食文化和人文風情呈現在舞台上。   融合與創新:香港兒童合唱團與一舖清唱成為優秀的「食材」 今次香港中樂團邀請到兩大合作團體,「一舖清唱」及「香港兒童合唱團」,他們的參與為這場音樂劇帶來更多趣味! 香港兒童合唱團成立於1969年,是香港第一支兒童合唱團,抱著傳遞「愛與和平」的宗旨,每年都會受邀到世界各地進行演出,被譽為「小小音樂親善大使」和「世界最傑出兒童合唱團之一」。他們多次與香港中樂團合作,共同演出多場音樂會如《極》,而今次他們將會參與演出全部三部作品。 一舖清唱是香港的第一支專業無伴奏合唱劇團,創團聯合藝術總監為趙伯承、伍卓賢和伍宇烈。劇團專注於創作和演出原創作品,開拓嶄新的表演模式,推 動無伴奏合唱藝術的發展。劇團也致力於培育新一代的創作人和表演藝術家,拓寬觀眾群體,普及藝術教育。     豐富的劇目:經典與創新的融合 這次的音樂會「四餸一湯」將為觀眾帶來三部經典與創新融合的作品。充滿生活氣息的本地原創兒童劇《開飯喇》以香港家庭的日常為主題,透過溫馨的家庭故事,娓娓道來飯桌禮儀和健康飲食習慣的重要性。演出將由香港中樂團搭配香港兒童合唱團和一鋪清唱演員的演繹,將孩子們清新的童聲與樂團豐富的音色完美融合,透過中樂、童謠、戲劇和舞蹈等元素帶領觀眾進入一個充滿溫馨與快樂的世界。 《童心童真香港情》是一首以童聲與樂團演出的合唱曲,表現出舊時香港回憶。歌曲簡單易懂,充滿動感,將會讓觀眾在聆聽中感受到無比的熱情與活力。在《香港‧香港》和《「這是我家」組曲》中,有顧嘉煇作曲《小時候》的旋律,更有黃霑撰詞的作品,令人感受到香港人對這座城市的深深熱愛和情感。 最後一部作品是《庖廚樂》,猶如一首美食的頌歌,將香港的飲食文化和音樂創作結合,將食物的製作過程與音樂創作的過程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藝術語言。這不僅讓觀眾在視覺和聽覺上獲得享受,同時也能讓他們更深入地理解香港的飲食文化。其中細緻描繪了廚師對食材、菜餚、餐具的選擇和運用。每一個音符都像是一種食材,每一個旋律都像是一道菜餚,將它們和諧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首「美味」的美食交響曲。《味蕾在燃燒‧胃口在飛騰》、《我係一棵蔥》等作品,由兩位小演員將廚師的創造力和技藝、母親的愛心烹廚完美地帶出《庖廚樂》。 周熙杰與林鎮威以他們獨特的視角和創新的想法,成功地將香港的家庭、飲食文化和音樂藝術相結合,為觀眾呈現出一場前所未有的音樂盛宴。無論是對於熱愛音樂的觀眾,還是對於飲食文化、童年回憶感興趣的觀眾,這場音樂會都將為他們帶來一次難忘的體驗。   這一場「國際綜藝合家歡 – 四餸一湯」音樂會適合親子共融,讓家庭成員一起參與並享受藝術的樂趣,也是家庭共享美好時光的絕佳機會。這個盛夏饗宴的 門票於城市售票網(www.urbtix.hk)發售,電話購票請致電3166 1288;或使用流動購票應用程式URBTIX。   「國際綜藝合家歡2023:四餸一湯」 日期/時間:29/7/2023 (六) 晚上8:00                        30/7/2023 (日) 下午3:00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 票價:$380, $300, $250, $200 指揮:周熙杰 導演:林鎮威 演出︰ 一舖清唱︰孔君蔚、陳皓琬、劉兆康、蔡頴妍 (排名按筆劃序) 香港兒童合唱團 備註:適合3歲或以上觀眾欣賞 粵語演出 網頁: https://www.hkco.org/tc/Concerts/This–This–This–This–Rice.html

詳細內容

遊子歸加:甩甩漏漏音樂會

每年一到聖誕節,每一間學校都幾乎一定有聖誕音樂會,由幼稚園到七年級全校擔綱演出。幼稚園的小朋友很可愛,表演就像唱遊。年紀大一點的三四年級就載歌載舞,到六七年級就是樂器團體演出。這樣的表演一年裏面有好幾次,學生很期待,家長也會特地準備時間參與。這些音樂會對學生、教師和家長都是一件盛事,但是論到表演的質素……就實在是不敢恭維。 表演的時候,稍為低年級的小朋友,在台上緊張得大失水準固然不在話下,但實際上就是走音、甩beat、走錯位,什麼都有,最後如果能夠好好地演完一首歌就已經很不錯了。而高年級學生的樂團表演,水準也相當參差,非但選的曲目沒有特別技巧,音準也是有問題,音樂聽起來的質素就是粗糙。還記得最初第一年聽到這樣的音樂表演,還真是被那種Lo-Fi嚇到了。 「怎麼搞的?一團人的拍子發音表現完全不一致,平常是怎麼綵排的啊?」 我在學校裏當家長義工後才知道,他們的綵排只是每個星期的音樂課那麼一點的時間,而負責編排的也只有音樂老師一個人,讓低年級的記得歌詞和舞蹈就夠忙了。高年級的樂團除了音樂課,就靠學生自己安排的練習時間。限米煮限飯,音樂老師不會誓要把表演弄得十全十美才安心。家長們也明白老師的勞苦,所以看孩子們開開心心表演就好,不會怎麼計較表演質素。 開心表演 不計較質素 回想自己小學的時候,被學校苦苦逼練樂器參加校際管弦樂比賽,起早摸黑,練到吐血,還得被指導老師嚴辭斥責。那時候管樂團練習的曲目是The Beatles的Yesterday,忘了當時錯的是什麼,就記得負責老師向其中一個同學丟指揮棒,怒說:「這首是名曲啊,現在卻被你們這班垃圾演奏得像垃圾一樣!」 也難怪,當管弦樂團的比賽曲目是《阿伊達》的《勝利進行曲》,如果區區一首Yesterday也演得不好,當然是會被當成垃圾級別。 那時候學校的音樂會可緊張了……所有團員穿上制服,一舉一動都要正襟危坐。校長校監在台下黑暗的觀眾席上默默注視,我們在台上的演奏,更要滴水不漏。那時候演奏樂器,一點都不享受。如果不是說學習樂器有助升中,誰要去參加這種又貴又悶的玩意? 女兒現在參加地區合唱團,一年下來排練了十多首歌,有過幾次演出(表演的水平仍然是甩甩漏漏)。練習的時間以外,女兒心情好的時候,那些歌曲還是會琅琅上口。合唱團,要認真嚴肅地用匈牙利文、西班牙文唱歌來搶分贏出校際比賽是一種玩法,像孩子一樣輕輕鬆鬆地唱一些普普通通、耳熟能詳的民謠也是另一種玩法。不能說哪一個比較好,不過我總會想起從前樂團練習的種種。與其勉強高攀,不如貼地歡唱,在將來的回憶會美好得多。

詳細內容

音樂起跑線:音樂欣賞的一課

我早前被邀請去為一班教育工作者作演講嘉賓,題目是「將音樂融入生活」,主要是想帶出:把古典音樂生活化地表達出來。有時候,我在音樂會中見到不少很年幼的小朋友,穿著非常漂亮,和媽媽爸爸拖著手去音樂廳,怎料未過10分鐘,踢椅、大聲問問題,有些不知是想坐下還是想站起來,弄得父母親不斷要低頭講解,把食指放在嘴邊以示不要說話,有些索性掩著小孩嘴等等。 到底父母親帶小朋友來音樂會的目的是什麼?門票並不便宜,就算是免費,整個晚上不知多少細胞被摧毀了,最重要是把音樂會的美意也同時被粉碎,我很希望能夠介紹多些好的音樂,而且要讓大小朋友一起明白和欣賞,如何欣賞音樂就像去看一套電影那樣精彩,但必須由容易開始。在這裡也忠告家長不要帶孩子去聽一些太深的音樂會,最好選擇一些兒童會比較容易明白的節目,好像一些音樂劇,芭蕾舞劇,自己在家中先去搜集曲目內容,作品背景等,也要和孩子解釋有些樂曲之間不需要拍手,入場前必須先去洗手間⋯⋯等等的禮儀。 香港人實在太大壓力,那種壓力已經變成了生活必需品 在我那次的演講中,我播放了幾首我為「阿美城」音樂劇所作的歌曲,看來聽眾反應不錯,我開始邀請每位老師也參與一些創作部分,可是當我問有沒有那一位想試的時候,全場鴉雀無聲,我坦白說:「你們太乖了,但不是好事。」我和他們對望了1至2分鐘,他們開始融融細語,以為我是否中風,怎麼不動呢?這時,我說:「不緊要!以下兩樣東西你們一定做得到:笑和做鬼臉!老師們!你們辛苦了!難得一天放假,要來我的課,不如輕鬆一下!」就這樣,場內氣氛才開始熱鬧起來,首先有一兩個人帶頭做起,漫延至全場,聲量開始增大,到我要他們停下來時,反而要喊著高聲叫停,就像幼稚園的小朋友一樣。看見他們終於滿帶笑容,熱身完畢,我才開始真正的音樂欣賞課。 太多教育工作者被框架壓迫到忘掉當初做教育的那份熱血 香港人實在太大壓力,那種壓力已經變成了生活必需品,習慣了,包在骨頭裡,當情緒一下子爆發,是不可收拾的。整個90分鐘的音樂欣賞,大家也很投入,雖然有些老師沒有太多的音樂知識,只要他們明白音樂並不是什麼高高在上的東西,更加不是那種一定要有什麼天分才可以接觸的東西。這一課,不是我給老師的,而是給我自己,因為我看到香港音樂教育的缺乏,太多教育工作者被框架壓迫到忘掉當初做教育的那份熱血,我要繼續努力去搬走那框架,讓我們一起去創造一個新氣象。

詳細內容

音樂起跑線:共樂共融

11月18日在天水圍舉辦了一場很特別的音樂會----共樂共融親子音樂會。5年前我們音樂兒童第一次舉辦的音樂會,連續3年都在香港大會堂,沒想到今年有機會再辦而且在戶外舉行,當中既要克服戶外的條件影響,更要利用這種空間的優勢。我們今年邀請了一隊年青合唱團做入場嘉賓,更在英國邀請了幾位樂手演奏中樂,他們用普通話和廣東話大唱經典金曲。中間加插了幾位突出的木偶角色,當中的魔術表演和一條高3米的巨龍更令不少小朋友著迷。音樂會所有的音樂都是現場演奏,今次請來一隊爵士樂隊,整整無間斷地吹奏5個多小時,雖然看到他們滿身大汗,想必也樂在其中。 小朋友很可愛,想不到他們那麼喜歡跳舞。(照片提供:音樂兒童義工) 觀眾入場時會獲派一張坐墊鋪在地上,他們可以把鞋子脫掉,抱著小朋友趟在地上一邊享受下午的陽光,一邊享受帶來的食物,輕鬆地看表演 這次音樂會的另一特色是沒有坐位,每位觀眾入場時會獲派一張坐墊鋪在地上,他們可以把鞋子脫掉,抱著小朋友趟在地上一邊享受下午的陽光,一邊享受帶來的食物,輕鬆地看表演。最令我驚喜的是看到超過百位小朋友非常踴躍地走出來跳舞,大家素未謀面的同齡孩子,一起搭著膊頭,築起人鍊跟著拍子和音樂,很整齊一致地擺動身體,坐位已經是不再重要了。2個小時的尾聲是這個音樂會的最後一個環節,也是我們最擔憂的,沒有可能作綵排,沒有人預知會怎樣,只可以靠在場百多個義工的賣力工作,把最後的20分鐘推向最高潮。 不認識的街坊和小朋友,搭起膊頭,心連心。(照片提供:音樂兒童義工) 雖然來自不同的地區,不同的背景,音樂讓他們走在一起!(音樂兒童基金會提供) 社區音樂一定要在社區開始,把一些規則拉闊少許,把一些目標放大少許,把一些事情看得放鬆少許,大家也會快樂很多 我們首先將一個很大的汽球,拋向觀眾再讓他們拋回給台上,一邊要聽著音樂和歌詞,又要顧及比較細小的孩子安全和一些突發事件。幸運地觀眾很守規矩,熱烈歡呼聲混入強勁的音樂,500個汽球向會場噴發出去,整個畫面充滿著溫馨快樂,共樂共融真的做到了。不得不提是音樂兒童的小演奏家,在開場時四周示範他們的樂器,更教導一些來自不同地區的小朋友,有些小朋友也正在學習音樂,很自然地拿起我們帶來的樂器一起合奏,大家透過音樂,連結了一起,笑容滿面。 汽球加音樂,製造出很多快樂場面。(照片提供:音樂兒童基金會提供) 社區音樂一定要在社區開始,把一些規則拉闊少許,把一些目標放大少許,把一些事情看得放鬆少許,大家也會快樂很多,融合很多。感謝昨天每一位參與音樂會的朋友,你們真捧!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