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學習:學習實用貼士 建立溝通互動 幼兒playgroup 照顧者得益更多

Playgroup(遊戲小組)一直備受家長追捧,連小至5個月大的嬰兒也可跟隨父母「上學去」。本地playgroup種類繁多,有音樂、體能、外語或五感遊戲作主題,又有專為升學準備而設的小組,以應付不同家長期望。到底上playgroup可否快人一步,令你的小公主小王子變醒目,甚至可助他/她將來入讀家長的心儀學校?   「明知playgroup裏導師所用的教材自己也能做到,但就是沒時間、沒心機去做,準備工夫實在太多了。」Amy是育有2歲女兒的新手媽媽,與大部分家長一樣,平日忙於工作,放假則帶女兒上playgroup,希望在專人安排下,讓自己有時間專注陪伴小朋友,亦可學習如何跟小朋友玩。東華學院人文學院高級講師馮詩韻(Serena)認為,香港不少家庭正如Amy一樣,父母工作忙碌,長輩或外傭又不知如何跟小朋友玩;又或是全職媽媽,她們24小時在家照顧子女,但偶爾都想給子女轉換環境學習一下。她認為,playgroup確是讓主要照顧者學習如何與幼兒相處的其中一個途徑。 馮詩韻(黃志東攝) 「0至2歲上playgroup 作用不大」 Serena表示,她曾聽朋友說過,若小朋友沒有上playgroup,發展就不健全,她認為此話過於言重,是否給孩子上playgroup,每個家長都有自己考量。「Playgroup對小朋友來說,或可幫助其社交能力、學術知識、幼稚園適應等,這無疑對希望考入心儀幼稚園的家長來說是有幫助,但絕非唯一途徑。若家長有時間,一樣可以自行帶小朋友到公園、多接觸不同人事物,當然由於沒有導師協助,家長便要多一點介入,如遊玩時,要向小朋友講解身邊正在發生的事情。」 她引述心理學家艾力遜(Erik Erikson)指,0至18個月幼兒的社會心理發展階段為「信任對不信任」(trust versus mistrust),即是父母和其主要照顧者給予幼兒基本需求,會令他們感到信任和滿足,所以對幼兒來說,此時最重要是與父母和主要照顧者建立良好溝通和互動。若在這階段給他們參加playgroup,他們又不懂跟其他小朋友互動,對父母的作用其實是大於小朋友,例如學習如何與子女互動,或從中學會一些技巧回家應用。「其次,我認為上playgroup的小朋友一般在0至2歲,這個階段的小朋友年紀還很小,playgroup對他們的作用不會太大。」 建立社交:近年很多家庭生小朋友都是一個起兩個止,家長對子女保護和關注亦多,令小朋友容易變得自我中心。「Playgroup中與其他小朋友的互動環節,如跟人合作、分享,或者使用同一個玩具,都可培養他們社交技巧及建立獨立能力。」楊蔚嵐說。(楊柏賢攝) 小朋友到了2至3歲,需要有些獨立自主的能力,Serena指家長在這時可給他們處理簡單任務,以滿足其情感需要,並給他們多一點探索空間。「如與父母或主要照顧者的依附關係建立得好,這時可讓小朋友參與playgroup,重點培養他們社交能力,以及在一個環境探索不同種類的活動。」她又提醒父母不要過於着重技巧和學術練習,若小朋友還未準備好,家長也不應強制他們參與,始終每個小朋友的發展也不同。 導師提點育兒心得 快將3歲的Jayden曾在媽媽Alice陪同下參加過幾個不同playgroup,包括主題學習班、全英語班等,即使現時已入讀幼兒園,仍會每周參與一節主題學習playgroup。正如Serena所說,Alice認為playgroup有時教曉自己的東西,比教曉囝囝還重要。「兒子最初上playgroup時年紀太小,根本不知自己在做什麼,當然也不會學到什麼。但對我來說,第一次做媽媽,其實真的很多東西也不懂,例如有導師曾提點我,與小朋友說話時最好蹲下來,因為這樣他們才更願意表達、更信任你;他們又說小朋友像一塊海綿不斷吸收,所以我應在家中與小朋友複習導師教的東西,而不是任由他在堂上聽過便算,這些地方都是經導師提醒才知道。」 Alice與Jayden(受訪者提供) Alice說,由於Jayden是獨子,加上她與丈夫也要外出工作,最初希望兒子在playgroup中多跟其他小朋友相處,以及學懂一些基本的上學禮儀,如有禮貌、坐定定等,而一些特定playgroup如全英語班便是為了考K1準備。她說,兒子上playgroup後,的確比同齡小朋友更快學會說完整句子,上學後亦很快做到課堂上需要有的紀律,「其實學校裏一個老師對二三十個學生,有時真的不能照顧到那麼多,小班教學的playgroup導師能夠做到針對性的教學,我覺得十分有效」。 親子互動:楊蔚嵐認為近年不少父母以電子產品「打發」子女,但playgroup有助小朋友學習生活技能之餘,更可以與父母溝通互動,非電子產品可取代。(楊柏賢攝) 音樂playgrou 玩樂中打下基礎 坊間playgroup種類繁多,擁有10多年教授playgroup經驗、嵐天教室課程總監楊蔚嵐指本地playgroup大致分為體能、messy play(或叫sensory play)、音樂、環境探索及主題教學5大類。她認為各種playgroup均包含父母與子女互動元素,家長參與時更可加深了解小朋友各方面的發展,以及學到如何在家中提升小朋友不同技能。以她的教室為例,採用主題教學,小朋友會透過不同活動訓練語言、數概、社交、大小肌、音樂及獨立能力,並藉着生活化的主題認識交通工具、顏色、動物、五官等概念。如在circle time時會唱歌仔、認識天氣和學習點名時舉手;在主題環節中又會認識單字、詞語和句子的發音和表達能力,甚至吃茶點也可訓練其手眼協調及前三手指活動能力。她認為這類綜合學習是幼稚園的上課雛形,導師亦會提點家長一些育兒路上要注意的地方。 音樂playgroup讓小朋友透過聽、唱和律動接觸音樂,家長或可從中發現子女對音樂是否有興趣。(資料圖片) 自由探索:Messy play讓小朋友探索不同質感的物件,如顏料、沙粒甚至食物,家長需考慮自己的接受程度。(資料圖片) 至於音樂playgroup,很多時會以Orff(奧福)、Kodaly(高大宜)、Suzuki(鈴木)、Dalcroze(達克羅茲)等教學法,旨在培養小朋友節奏、律動、音感等興趣。本地音樂playgroup Music Explorer負責人Crystal Lai就集合了以上幾種音樂教學法,再創出一套太空故事:外星人化身成音符,請小朋友完成音樂任務拯救music captain,使他們更有興趣及更容易吸收音樂知識,甚至為將來學樂器打好基礎。1至2歲的課堂主要用Kodaly教學法,2至3歲便採用Dalcroze,透過肢體律動的遊戲讓小朋友感受音樂節奏。Crystal指音樂有助小朋友溝通和表達,音樂playgroup更是一個親子互動橋樑,使家長清楚了解小朋友音樂發展方向。「並非每個家長都熟悉音樂或教育,有時候想幫子女,卻又無從入手,音樂playgroup也可讓家長認識導師的教學方法和心得,如我會用一些故事和物件把音符、音階、琴鍵等形象化,而不是死板地認識它們的正式名字,這樣會容易令小朋友愛上音樂。」 「音符怪獸」:本地音樂playgroup Music Explorer負責人Crystal把音符化身成外星怪獸,用故事來吸引小朋友認識樂理知識。(黃志東攝) 另一類本地家長喜歡的playgroup是baby gym,以孩子的體能發展為主的baby gym早於10多年前便在香港出現,小寶寶約7個月大便能夠在導師指引下翻筋斗、倒立,其中My Gym Premium便是着重小朋友大小肌肉發展、平衡能力、感統等訓練和發展,並注重導師與家長的交流。 Baby gym 家長協助孩子運動 負責人Nicola Chan說,7個月大至3歲班別,一般都要求家長與小朋友一起上課,當中包含熱身、circle time、各種配合器材的運動訓練,如家長會扶着寶寶,讓他們肚皮頂在瑜伽球上翻一個筋斗。「運動除了刺激小朋友感官、肌肉發展,亦可讓他們克服恐懼,提升自信。當然我們與家長的溝通也十分重要,如小朋友做倒立時會喊,或者背部肌肉十分繃緊,導師都會建議家長在替小朋友洗澡時為他們按摩背部肌肉,喚醒他們這一塊肌肉,下次再做運動時便會懂得放鬆。」 衛生考量:My Gym Premium負責人Nicola指疫情後,家長對衛生方面較着緊,baby gym在清潔和人潮控制方面都有適當安排。(受訪者提供) Nicola Chan(受訪者提供) 文︰顏燕雯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91期]

詳細內容

P牌父母:「輔助教養模式」 以同感心滿足需要 讓子女做真實自己 引出好行為

現今雖然有很多不同教養理論,坊間亦有無數育兒寶典,但總的而言,主流社會所奉行的,都屬於「社會化教養模式」(socializing mode parenting),即以控制及改變兒童行為去切合社會的道德規範。但近年亦有新派主張「輔助教養模式」(helping mode parenting),提倡父母應該不帶批判地接納孩子所有面向,並以最大的同感心去回應和滿足他們的需要和期望,皆因相信當小朋友的生命得到充足滋養後,美德便油然而生。今期「P牌父母」系列,將帶大家從一個嶄新的角度,看看不一樣的育兒方式。   「輔助教養模式」最先由美國心理史學家萊.德莫斯(Lloyd deMause)提出,其後澳洲心理學家顧樂本(Robin Grille)再在其著作Parenting for a Peaceful World作進一步闡釋。顧樂本在書中提到「『社會化教養模式』把重點放在兒童的『好』行為上,多於他們的情緒健康狀態,卻忽略了好行為其實是由健康情緒自然引發」。因此他認為,建基於兒童身心發展的「輔助教養模式」更值得推崇。 「輔助教養模式」強調教養以關係為中心,父母不宜對子女作出太多控制和管教,只需要與他們同感共情,孩子便會步向良好的發展。(filadendron@iStockphoto) 「社會化教養」漠視孩子需要 在香港,把Parenting for a Peaceful World翻譯成《善養小童成大同》的慈善機構「教育大同」,也積極推廣「輔助教養模式」(機構稱之為「善養」),其聯合創辦人之一周凱旋(Karen)是兩女之母,她初為人母時,也是遵照主流的「社會化教養模式」去育養長女,以餐桌禮儀為例,「每次與外人一起進餐時,我都會要求當時只有兩三歲的女兒,無論那道菜有多喜歡吃,都不准多夾,一定要留給別人吃」。 周凱旋(受訪者提供) Karen指出,那時一心只想教導女兒要懂得人情世故和禮貌,卻不知道,其實這些要求,並不符合兒童心智健康發展的軌迹,「兩三歲的小朋友,最重要是滿足自己的需要,他們未懂得表現自發的利他行為,但當時我沒有理會女兒的感受和感情需要,只是一而再地要求她做出不是由心而發的行為,使孩子感到焦慮不安」。 假如時光可以倒流,Karen說,會採取更理想的做法,「其實『要留給別人吃』,是否只得『不准女兒多吃』這個方法呢?我可否事先準備更多分量,甚至把自己那份讓給女兒呢?」Karen又謂,很多人都以為品格是從小訓練或督導出來的,但她認為,若孩子的情商能力未足以讓他們表裏如一地展現出成人的期望,兼且重複被最親密的人批評、指摘,便很容易覺得自己不好或能力差,產生羞恥或自卑感,長期在這種情緒狀態下,他們的品格是很難建立起來的。 在坊間,亦有不少育兒專家會按着兒童不同的發展階段,提出各種「教養信條」,同樣支持「善養」、育有一子一女的天珠說起便耍手擰頭:「我試過跟得很痛苦,有超大的挫敗感!」 逼兒子戒夜奶 媽媽感挫敗 天珠曾經像很多新手媽媽一樣,博覽育兒天書,並把建議付諸實行,但屢試屢敗,其中打擊最大的,是替當時11個月大長子戒夜奶的經歷,「有本『育兒聖經』說,1歲左右是嬰兒戒夜奶的最佳時期,於是我馬上嘗試。而所謂的方法,其實只是任由孩子哭鬧也不屈服。專家還強調,孩子會哭一段時間,少則幾天,多則兩星期,捱過就會成功!」 惟事情並沒有專家所言般順利,天珠的兒子每晚都哭得聲嘶力竭,哭到第4天,小寶寶已幾近失聲,「那時我還未心息,很想征服兒子,只是丈夫給我當頭棒喝,他問道:『為什麼一定要現在戒奶?為什麼一定要用這種方法?他明明還未準備好!』」經此一役,天珠醒悟到每個小孩都有自己獨特的發展步伐,如何管教,亦沒有既定方程式,父母只能透過與孩子連結,摸索彼此都輕鬆自在的相處方式。 「善養」其中一個核心觀念,是深信小朋友每一個行為,都只不過在表達內心的想法,不存在主流教養觀念所指的「扭計」,因此鼓勵照顧者「以最大的同感心,支持孩子做真實的自己」。Karen以購物、買玩具做例子,「孩子年紀愈小,是愈需要通過物質去感受別人對他的愛,所以小朋友看見喜歡的東西,便會叫爸媽買給他,這是一個很單純的舉動,但成年人往往把事件想得太複雜,變成了行為問題」。 天珠的兒子現在5歲多,正值喜歡買玩具的年紀,並且對車仔情有獨鍾,每次經過玩具店,總是說要買。對於被上一代以「社會化教養模式」養大的天珠,確曾為此困惑過,因為從小到大,她都被灌輸「只買需要的,不買想要的」,也害怕兒子追求物質,長大會變成揮霍無度的「二世祖」。但當天珠逐漸梳理自己的情緒後,便發現內在的恐懼並非真像,「其實小朋友對『消費』和『金錢』的概念很模糊,他們只是單純地回應自己內心的需要,但成年人就會解讀成『貪婪』」。 Karen和天珠也不約而同地認為,孩子對玩具的渴求,並不會無止境的。天珠表示:「後來我觀察到兒子,他之所以不斷要求買車仔,背後是有目的,原來他正在用車仔去創造一個城市!因此,他提出買車仔,並非純粹是一個空洞的欲望。他最近可能覺得足夠了,也漸漸減少了購買次數。」Karen則謂,她以「善養」模式孕育次女,亦在其小時候,樂意滿足她物質上的需要,如今女兒11歲,會懂得向媽媽表達,自己的物資充足有餘,毋須多買了。 了解背後原因:天珠的長子(上圖)情迷玩具車仔,但其不斷購買的行徑並非出於貪婪,乃是想藉車仔去創建城市(下圖)。(受訪者提供) 可自製遊戲玩具 滿足物慾 那基層家庭又怎麼辦呢?天珠強調,「善養」不等於家庭經濟條件欠佳,也要不顧一切去滿足孩子的要求,「其實重點不在於是否為小朋友花錢,而是在於能否真心接納和理解孩子的欲望,從他們的視覺看世界」。她續指,滿足孩子物慾的方法有很多,因為「擁有」不一定要「購買」,可以是自己製作、問別人借、以物易物,甚至跟孩子玩幻想擁有的遊戲等,只要小朋友感受到他的欲望是被同感,而父母亦樂見兒女得到滿足,那就已經是「善養」了。 善養教育:天珠摒棄坊間的教養信條,以「善養」模式孕育懷中的次女,感覺輕鬆自在。(受訪者提供) 「善養」既是主張照顧者讓孩子做真實的自己,並應當充分回應和滿足他們的需要,很多父母會隨即陷入一種「即是什麼都由小朋友話事,大人無得say no?」的迷思。在「善養」路上,Catherine的經驗就並非如此。 Catherine(受訪者提供) Catherine的女兒15歲,被診斷有自閉症和輕中度智障,「我女兒雖然不太懂得用言語表達,但她是一個很活在當下、表裏如一、非常忠於自己的人」。Catherine說,女兒會因應當下每刻的感覺去表達自己,及向身邊的人直接提出需要,但作為媽媽,都未必每次可以百分百滿足孩子的要求,「因為我『善養』女兒之餘,亦同時要『善養』自己、惜自己,斷不能在覺得辛苦、感到委屈的狀態下,勉強自己去滿足她」。 滿足孩子和愛自己 並非對立 不過,Catherine重申,父母在「滿足孩子」和「愛自己」之間,不一定是二元對立的,彼此可以有很多協調空間,去達至一個大家都可以接受、貼近雙贏的局面。Catherine分享其中一次經歷,「女兒是一個情緒很敏感的孩子,很容易覺得被忽略,經常要我待在她身邊。有個晚上,我覺得十分疲倦,很想早點睡覺,但女兒卻不停大聲呼喚我,希望我可以走到她房間替她抓癢」。Catherine感受到女兒渴求媽媽的陪伴,於是馬上回應,但由於睡意實在太濃,Catherine便直接告訴女兒,自己已經沒有能量了,只能短暫逗留,「當刻,女兒主動提出『媽媽睡在牀腳尾』,這就是我們母女一個互相調節的方法!這樣,女兒既得到我的陪伴,我亦可以舒適地躺下來,不會覺得辛苦和委屈」。 出書分享:跨專業父母悟出心法 教育大同聯合創辦人周凱旋(Karen),最近跟11名同樣擁抱「善養孩子.善待自己」觀念的父母,當中包括心理輔導員、社工、教師等,聯合出版《教養帶我去新維度》(圖),透過各人平凡又真實的生活故事,分享他們如何在跌跌撞撞中,摸索出讓每個家庭成員都可輕鬆自在做「真實自己」的寶貴經驗。 書中涵蓋5大主題,分別是愛孩子、愛自己、愛家庭、愛世界和愛人生。雖然作者們強調此書並非教養指南,但希望藉着他們的集體經驗來讓讀者各取所需,並從故事中得到啟發,悟出適合自己和家人的心法,一起提升教養的能量。訂購詳情,可瀏覽bitly.ws/3a5HJ (受訪者提供)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86期]

詳細內容

與別不童:「兒童體智及行為發展學科」助評估 發掘SEN童強項 父母陪伴是良藥

兒童不論在體能、智力或行為發展上,一般都有相若的里程碑,如父母對小朋友的成長發展有疑慮,便需尋求專業意見。說到孩子有異樣,不少爸媽第一時間會想到找兒科醫生,但就未必人人都認識到「兒童體智及行為發展學科」。這個專科在本港已有10年歷史,醫生身負三大重任,除替18歲以下兒童做評估診治,也給家長提供管教方案,還會擔任他們與學校之間的溝通橋樑,絕對是SEN(有特殊教育需要)孩子父母的好伙伴。   在兒科專科醫生的領域,除了普通兒科(general paediatrics),尚有7個子專業認證(subspecialties),當中包括在2013年獲認證的「兒童體智及行為發展學科」 (Developmental-Behavioural Paediatrics)。根據香港醫務委員會專科醫生名冊,截至2023年10月,本港共有18名「兒童體智及行為發展學科」專科醫生,當中包括香港中文大學兒科學系名譽臨牀副教授陳鳳英。 陳鳳英(受訪者提供) 關注體智及行為發展 給予建議助復康 顧名思義,「兒童體智及行為發展學科」,主要是關注兒童的體能、智力及行為上的發展,陳鳳英說︰「我們這個科目,可透過不同評估工具,診斷18歲以下兒童,在哪些範疇內出現偏差,再提供意見,盡力協助孩子有所進步,讓他們更貼近一般小朋友的發展。當然,有些殘疾狀况,則未必可透過我們的建議或康復計劃,令他們回復正常,但都希望能夠幫助兒童有合適的學習環境,將來可以獨立生活。」 目前本港不少公私營醫療機構、社會服務單位,都有提供兒童評估服務,但執行的,卻有不同的醫護專業人員,究竟當中如何分工?陳鳳英指出,最簡單的概念,是6歲以下的學前嬰幼兒,主要由兒科醫生負責;而診斷6歲或以後「大仔」的行為或學習問題,所需用的評估工具,則大部分由臨牀心理學家行使。然而,在實際運作上,又未必是如此二元分野。 不同對象:在本港,6歲以下學前嬰幼兒的評估服務,主要由兒科醫生負責,而6歲或以後孩子的行為或學習問題,則大部分由臨牀心理學家診斷。(設計圖片,FatCamera@iStockphoto) 她解釋,在6歲以下的嬰幼兒,最常被診斷出的發展異常包括自閉症譜系障礙(ASD)、語言遲緩、肢體傷殘或遲緩,以及由早產併發症引致的發展遲緩等,透過衛生署母嬰健康院推行的「幼兒健康及發展綜合計劃」,大部分可被篩查出來。一般來說,嬰兒出生後,母嬰健康院護士會一直監察他們的成長發展,其間如懷疑有異常,會先由該院的醫生作初步評估,如有需要,便轉介至衛生署兒童體能智力測驗中心作進一步診治及跟進,而接見這些孩子的,正是在接受「兒童體智及行為發展學科」專科培訓的兒科醫生。 評估發展:在兒科專科下的「兒童體智及行為發展學科」,主要關注18歲以下兒童的體能、智力及行為上的發展。(設計圖片,xijian@iStockphoto) 「最重要是父母能接納子女患病」 不過,由於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ADHD),以及一些心理問題,例如焦慮、早期抑鬱或情緒控制有困難等徵狀,往往要在孩子6歲或以後才浮現,因為小朋友已入學,除照顧者外,亦可能經由教師或學校社工發現問題,轉介的途徑便會變得多樣化,「校方一般會轉介學生去兒童體能智力測驗中心做詳細評估,但亦可以轉介他們約見教育局資助的教育心理學家。而有些家長眼見子女的行為問題嚴重,會選擇帶他們求醫,私家醫生按情况,可能會轉交公營醫院的兒科跟進,甚至直接轉介到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陳鳳英補充,兒童體能智力測驗中心的主要服務對象是12歲或以下學童,但年屆12至18歲、狀况比較複雜的中學生,如教育心理學家在評估上有困難,也會交由該中心的醫生處理。 事實上,「兒童體智及行為發展學科」專科醫生,職責除了為SEN小朋友作個人化的復康服務建議外,更重要的,是讓到父母能接納自己患病的子女。「我遇過有家長,聽到小朋友確診後,激動得拍枱拂袖而去;不少爸爸,則傾向淡化孩子情况,相信『長大就無事』;有些媽媽就表現得過分緊張,會加入很多自己的想法,有些甚至會急忙替小朋友報名參加各式各樣的訓練課程,弄得他們連食飯、睡覺的時間也沒有,這樣亦非好事」。陳鳳英寄語爸媽,不管子女的情况怎麼樣,「接受、冷靜、了解」,才是幫助他們的最佳方法。 她又鼓勵家長「轉移視線」,嘗試把目光放在孩子的強項上,讓他們發展所長,「在醫學上,醫生的診斷都主要集中看SEN小朋友和一般兒童的差異,過程中,並沒有檢視他們強項。但對我來說,評估只是讓大家知道,這些孩子需要更多幫忙,評估並非水晶球,不能斷定小朋友終生無望。我很相信,只要找到孩子的強項,自然可彌補他們的不足」。 SEN孩子縱然發展上和一般兒童有差異,但他們亦有強項,只要找到並加以發揮,便可彌補不足。(設計圖片,DragonImages、FangXiaNuo@iStockphoto) 陳鳳英分享一個深刻例子。7年前,她遇上一名12歲患有輕度智障和ASD的男童,他從來不跟人交談,但因着男生腳上一雙畫滿圖案的白布鞋,陳鳳英成功跟他打開話匣子,「我觀察到他自己畫了很多公仔在白布鞋上,於是我從這裏入手,怎知他便開口說話了。之後,他每次覆診,都帶很多畫作來跟我分享,又自製過一個board game(桌上遊戲),有齊遊戲卡的,教我怎樣玩」。 男童在輕度智障兒童學校讀書,但陳鳳英發現他頗有英語天分,後來更提議他以自修生身分,報考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的英國語文和視覺藝術科。「我跟男生的爸爸一起同心去做這件事,爸爸連同我所寫的醫生信,幫兒子向教育局特殊教育組提出申請考DSE。結果,男生在視覺藝術科取得及格的成績,我們都非常鼓舞。」雖然男生最終放棄報考英國語文科,但他在學校的畢業典禮上,卻以全英語擔任司儀,盡顯才能。與此同時,他亦是一個出色的殘疾運動員,多次在國際賽事中奪獎。7年來,見證着這名病童的進步,陳鳳英十分欣慰,「其實爸爸的支持和配合,至關重要」。這個亦引證了她一直以來的想法,就是父母的陪伴和愛護,是SEN兒童的最佳良藥! 勿抱尋「「仙丹」心態求診 說起良藥,陳鳳英不諱言,有些父母是抱着求「仙丹」的心態帶小朋友來看她的,「他們想我給孩子一粒藥,吃後就會乖乖聽話,成績變好,遇着這類家長,我都要花很多唇舌去解釋」。她說,除非ADHD兒童的情况十分嚴重,例如會失控衝出馬路、有自殘或傷害別人的行為,或是他們兼有情緒病,才會處方藥物,否則,都會建議透過行為治療和有效的管教,以及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規,去幫助小朋友改善狀况,只要家屬願意配合,一般都會有進展。 ■專家話 港融合教育未真正融合 陳鳳英的日常工作,除了診治病童,亦會作為他們與家長和學校之間的溝通橋樑,「有時小朋友在學校未必適應到,亦未必每個教師都懂得處理這類學生的問題,或會導致家校有些誤會。在某些情况下,我們作為專業人士,介入做調停,給予適合意見,都幫到雙方,有助孩子有更理想的校園生活。」 談到香港的融合教育,陳鳳英坦言不理想,還有很多進步空間,「現時的做法,是SEN小朋友有什麼不行,就『保底』拉起他們,然後到測考、評估時,就『公平』地,不論是SEN學生或普通學生,都考同一份試卷,採用同一種評核方式,我覺得,大家都對『融合教育』4個字理解錯誤」。 融合應以「公義」為原則 她認為,真正的融合,應以「公義」而並非「公平」的原則,去對待這班小朋友,尤其要接納他們的不足,並因應個別狀况,給予調適,「一方面試卷的程度可以不同,另一方面,考核的形式亦應該有分別。例如讀寫障礙的學生,可能只是看不明文字,但讀卷呢,其實他們是懂得做的;很多ASD的小朋友,視覺記憶很強、對圖畫很敏銳,又可否多用圖畫取代文字題呢?我們其實有很多方法去評估孩子是否學得懂的,講出來、畫出來,甚至唱出來都可以,為什麼現在就只得寫出來一個方法呢?這值得教育界深思」。 靈活模式:真正的融合教育,應以學生個別狀况給予調適,並採取靈活多變的測考模式。(設計圖片,Tomwang112@iStockphoto)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78期]

詳細內容

P牌父母:評估24個品格 放大強項美德 學習正向教養 活出快樂人生

隨着時代進步,育兒觀念改變,新一代的父母,大多明白體罰無助教好子女,大家都致力追求更正面、正向的管教方式,期望能成為更優秀的家長。然而,不打不罵就等於「正向教養」嗎?「P牌父母」系列,今次找來註冊輔導心理學家,剖析「正向教養」的核心概念,幫助父母掌握箇中精髓,與小朋友一起經歷快樂和幸福的人生。 在「正向教養」下長大的小朋友,更容易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礎。(tylim@iStockphoto) 說起「正向教養」(或「正向家庭教育」、「正向管教」),不少家長腦海或立時浮現「不打罵」、「正能量」、「多讚少彈」等觀念,註冊輔導心理學家、香港遊戲及心理治療學苑聯合創辦人郭䔝彤(Hiro)表示,這種聯想並沒有錯,只是不局限於此,「正向教養」所涵蓋的層面比這些更廣闊,「嚴格來說,『正向教養』是把『正向心理學』的理念,應用在家庭教育之中。所以想理解『正向教養』,首先要認識什麼是『正向心理學』」。 郭䔝彤(受訪者提供) 華人家長多聚焦缺點 「正向心理學」起源於1990年代,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丁.沙利文(Martin Seligman)聯同其他心理學家及學者發展出來,它跟傳統心理學的最大分別,在於摒棄把焦點放在改善人的弱點和不足之上,而是轉移到正視人的優勢和長處,助其發揮,讓人活得更快樂、有意義和豐盛。 家長善用「正向教養」,能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提升子女的幸福感。(PRImageFactory@iStockphoto) Hiro坦言,受傳統文化和教育影響,華人家長傾向把目光放在孩子的「缺點」上,期望予以糾正,亦甚少對小朋友運用欣賞的詞彙,一來是不習慣說,二來也擔心說了會「讚壞」孩子。可是,大家都忽略了,經常被看扁、被挑剔的小朋友,其實很容易陷入「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的狀態,「Martin Seligman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實驗結果告訴我們,不論是動物或人類,當接連不斷地遭受挫折,往往會認定自己對一切都是無能為力的,這種氣餒的感覺,會使之放棄任何行動和嘗試」。她說,當小朋友屢遭批評,便容易自我標籤,覺得自己「很差」、「無用」,正因為這種無力感,導致他們出現父母最不樂見的「懶散」、「無動力」、「拖拖拉拉」等行為。 6種美德 提升幸福感 因此,想子女健康成長,避免落入死胡同,Hiro建議家長運用「正向教養」,當中有兩個重要的概念,一是發掘小朋友的強項,二是提升他們的幸福感。她表示,強項並非指學科表現或音樂、運動等技能,Martin Seligman所指的「強項」,是個人的正向特質,他與心理學家彼得森.克里斯托弗(Christopher Peterson)把200多種人性正向特質歸納成6種美德,並延伸出24個品格強項,包括:(表) 1.智慧與知識 品格強項:好奇心、洞察力、喜愛學習、創造力、判斷力 2.勇氣 品格強項:勇敢、堅毅、正直、活力 3.仁愛 品格強項:仁慈、愛、社交智慧 4.正義 品格強項:公平、領導能力、團體精神 5.節制 品格強項:自制力、謹慎、謙遜、寬恕 6.靈性及超越 品格強項:感恩、欣賞美麗、希望、幽默感、靈性 Hiro表示,每個人、甚或乎是SEN(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小朋友,天生都有這24個品格,只是比重不一,「『正向心理學』有通用量表,家長可以替小朋友檢視一下,嘗試找出他們5個最外顯、最突出的品格強項,並協助孩子加以發揮」。 她續謂,當小朋友的品格強項能夠被發掘及發揮,會更容易經歷到PERMA,即是正向情緒(positive emotions)、全情投入(engagement)、正向人際關係(relationships)、生命意義(meaning)和成就感(achievement),從而產生幸福的感覺。 聚焦優點:根據「正向心理學」理論,任何人天生都有24個品格強項,只是比重不一,家長應聚焦及發揮子女的強項,如社交智慧、團體精神等,令孩子活得更快樂。(Rat0007@iStockphoto) 以鼓勵代替責罵 「不少研究指出,當人能夠展現自身強項,會帶來正向情緒,包括感到愉悅、滿足、自豪、感恩等;而提升某些品格強項,例如仁慈、愛、社交智慧,則有助建立正向人際關係。另外,運用強項去解難處事,讓人更全神貫注和投入,也能帶來成就感。在這種氛圍下,人便會樂於追求生命的成長,活出更有意義的人生。」 那麼,「正向教養」就等於「有讚無彈」嗎?非也。Hiro強調,並非要家長把小朋友的弱點視而不見,只是希望父母明白,孩子有偏差行為,不過是他們的品格強項被過分使用(overuse)或未被充分使用(underuse)的後果,她舉例:「一個小朋友,擁有好奇心,可以為他們的認知發展帶來好處,但若過分使用,便有可能做出侵犯私隱的行為,令別人感到尷尬、不自在。」家長可以接納、理解的態度,溫和堅定地跟小朋友溝通,並教導他們如何恰當地運用或培養品格強項,「如上述情况,家長可多些提升小朋友的社交智慧,讓他們學習理解別人的感受」。 她補充,面對子女未如理想的行為,家長的管教態度很重要,「正向教養」主張以鼓勵代替責罵,「因為經常感到被愛、被鼓舞的孩子,自尊感和希望感都會較高,我們深信,一個心理基礎打得好的兒童,他們是會懂得運用自己的強項去改善弱項,修正不理想的行為」。 避免責罵:孩子有偏差行為,只因品格強項未得到正確發揮,家長應以鼓勵代替責罵。(graphicnoi@iStockphoto) 有效修補親子關係 綜合多年臨牀經驗,Hiro坦言,「正向教養」並非神仙棒,不能保證孩子發揮了品格強項,就會百分百獲得成功,但它卻能夠幫助小朋友在面對失敗時,有能力重整旗鼓,同時也有助提升親子關係。她透露,曾有一名事業有成的媽媽來尋求協助,原因是不滿念高小的兒子學習動機低,也抱怨孩子抗拒跟她溝通,亦指小朋友生性懦弱,擔心他怕事的性格,將來難成大器。「媽媽向我所表達的,都是兒子有多差,希望我能提供方法,去改善他的行為問題。但其實當時我覺得,最需要處理的,一是親子關係,二是小朋友的自信心問題。」 在輔導過程中,Hiro引導媽媽在生活中運用「強項放大鏡」,多找着兒子的強項與美德,「小男孩被同學改花名,不單沒有發怒,還不記仇,願意向曾經『欺負』他的同學伸出援手,可見他是一個很有寬恕力的小朋友,而且很仁慈、很有愛,這些特質,都能夠讓他跟別人建立良好的關係」。至於他之所以不願意跟媽媽多說半句、欠缺學習動機,Hiro分析,跟家庭的教養手法有關,「我感受到媽媽很着眼於兒子『做錯』的地方,會很努力去糾正他,但這樣,容易令小朋友產生受挫、氣餒的情緒,以致他愈來愈退縮,亦不想向媽媽表達,因為彷彿他說什麼,都是錯的」。 Hiro說,自從這個媽媽改用「正向教養」手法後,小男孩漸漸打開心扉,學習態度亦有改善,母子關係更得到很大的修補,「每個子女,都希望父母欣賞自己做得好或做得到的地方,而做一個懂得欣賞子女的父母,也可以令自己胸襟氣度更宏寬,壓力也會少一些」。 磨練堅毅意志:「正向教養」能孕育出堅毅的孩子,有助他們面對挫折時,能重整旗鼓。(Tomwang112@iStockphoto) 免費測驗:VIA問卷助了解強項 由威盛研究所(Values in Action (VIA) Institute on Character)設計的青少年問卷(VIA Youth Survey),適合8至17歲的兒童及青少年使用,有助他們更了解自己的品格強項。只需登入viacharacter.org網站作簡單註冊,即可參與免費測驗,網頁支援多個國家及地區的語言,包括中文(香港特別行政區)。回答全部問題後,系統把孩子的24個品格強項,由強至弱排列次序,如選擇付費,可索取更詳盡的分析及獲得具體的建議。 找出強項:VIA青少年問卷共有96條題目,孩子需就每項描述,誠實地選出最適合自己的答案。回答所有題目後,系統會把小朋友的24個品格強項,由強至弱排序。(網上截圖)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77期]

詳細內容

P牌父母:E.L.S.A育兒心法 鼓勵讚美代責罵 情緒健身操 先冷靜再溝通

不少育兒專家都相信,天下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未學會怎麼教的父母。「P牌父母」系列,今次找來有多名來自香港大學、中文大學、教育大學等教育學者及心理學家組成顧問團隊的慈善團體「好習慣國際研究院」,分享父母可如何運用E.L.S.A溝通心法,言傳身教,幫助小朋友建立良好品格,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常有父母形容孩子愈大愈「奀皮」,甚至覺得他們很反叛,為什麼會這樣子的呢?好習慣國際研究院(下稱「好習慣」)創辦人鞠應悌認為,這往往跟父母的教養方式有關,「當父母常用打、罵、命令、威脅、批判的方式去管教子女,小朋友只會愈教愈不聽話,因為父母本身的行為、習慣都已經有問題,自然就得出這樣的結果!」 鞠應悌(受訪者提供) 孩子「複印」父母行為習慣 「好習慣」課程總導師黃美蘭(Milan)則以影印比喻,「小朋友是影印機內的一張白紙,複印出什麼,都取決於原件。而父母正正是那份原件,孩子只是複印父母的行為和習慣」。她補充,當父母埋怨子女「不聽教」時,可會是反映了其實他們自己平日都是欠缺耐性,無用心聆聽別人的說話呢?孩子愛發脾氣駁嘴,又是否意味父母都常常帶着情緒去表達,不顧及他人的感受呢? 黃美蘭(受訪者提供) 因此,「好習慣」強調父母必須言傳身教,以合宜的方式跟子女溝通,透過建立良好的家庭文化,再教出有品好孩子。怎樣叫良好溝通呢?鞠應悌用一則生活情景,一段親子對話說明。他舉例,假如有一個小孩,摔破了媽媽心愛的玻璃杯,良好的溝通,應該是這樣的︰ 媽媽:你有沒有受傷呀? 小孩:我無受傷,但很驚啊! 媽媽:沒事的,不用害怕。 媽媽:我想問你,剛才為什麼會摔爛玻璃杯呢? 小孩:因為我不小心。 媽媽:為什麼你會不小心呢? 小孩:我不知道啊! 媽媽:假如給你重新來過,你會否再摔爛這隻杯呢? 小孩:如果能重新來過,我不會摔爛的。 媽媽:為什麼重新來過,你又可以不摔爛它呢? 小孩:因為我會很小心了。 媽媽:你很厲害,媽媽引導你去想,你便馬上想到,得到答案了。我相信你下次一定不會再摔爛杯的,對嗎? 小孩:是呀,我不會了! 鞠應悌表示,上一輩的父母,遇到子女犯錯,便破口大罵,只會換來孩子關上耳朵,什麼都聽不入耳。但若父母願意改變方式,正如上述情景,本來是孩子不小心闖禍,不單沒有被責難,反而最終得到媽媽的稱讚,在如此和諧的親子關係下,小朋友自然受教。 無效管教:若父母常用打、罵、命令、威脅、批判的方式去管教子女,只會換來他們關上耳朵,什麼都聽不入耳。(Stock photo and footage@iStockphoto) 讚美忌空洞 內容宜具體 Milan稱,以上短短一段對話,其實充分運用了E.L.S.A溝通法則,E是Encourage(鼓勵);L是Lead(引導);S是Support(支持);A是Appreciate /Acknowledge(讚美)。而當中最難拿揑的,是讚美,「稱讚的內容必須具體,若說法過於空洞,孩子便無法從中學習,也難以幫助他們培養出成長型思維模式(growth mindset)」。 她舉例,假如孩子的專題研習取得很高分數,父母可以這樣稱讚他:「我看見你很努力,找了很多資料,因為你的求知心態,所以今次這個專題研習做得很出色,我要給你一個讚!」Milan解釋,如此具體的稱讚,孩子便知道自己的用心被看見,也明白擁有求知慾,是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些經驗便可被複製,在其他地方應用出來;相反,若父母只稱讚孩子「很叻」,小朋友便會覺得,自己是因為聰明而得到讚美,這樣,反而容易促使他們養成固有型思維模式(fixed mindset),即相信能力是天生的,卻不明白努力學習的價值。 談到不少家長都經驗過被子女激得「紮紮跳」的時候,要持守E.L.S.A溝通技巧,殊不容易。Milan笑言:「正是!所以更加要不停練習,務求達至爐火純青的境界,無論遇到任何場面,都可以把心法應用出來。」她再三強調,父母常是孩子學習的對象,因此必須做好榜樣,其中管理情緒尤其重要。 父母言傳身教,建立良好的家庭文化,對子女的成長至關重要。(AsiaVision@iStockphoto) 深呼吸笑一笑 平息怒火 Milan指出,很多時,父母心中都有一把尺,當孩子達不到自己的期望或標準時,便會情緒暴走,「我覺得有一個邏輯很重要,就是沒有人會刻意做一些事情令人討厭自己的,每個人天生都喜歡跟別人建立好關係。如果父母能抱着這個信念,那小朋友做錯事,只是少不更事或無心之失,那又何須對他們大動肝火呢?」 當情緒來襲時,Milan建議父母馬上做情緒健身操,透過四部曲︰「點點頭」、「深呼吸」、「笑一笑」和「問自己」,令怒火盡快降溫。 她解釋,人在生氣時,大量血液會衝向大腦和面部,導致面紅耳赤,透過慢慢點頭,能紓緩情况,也保障健康;深呼吸則有助啟動副交感神經,使心情慢慢沉靜下來,讓身體放鬆;露出微笑、臉上堆出蘋果肌,能刺激身體製造快樂荷爾蒙。做齊三部曲後,情緒應可稍為冷靜,接着便要問自己,假如我繼續發脾氣,我會創造什麼結果?「如果你並非想創造愈吵愈烈的結果,那就提醒自己,要好好溝通。」 先處理情緒:當情緒來襲時,可用4式情緒健身操來幫自己降低怒火,待重拾理智後,才再作溝通。(Liubomyr Vorona@iStockphoto) 專心聆聽 不插嘴不批評 另外,用心聆聽和善意表達,也是做人處事必學的兩大功課,父母更加要以身作則。聆聽除了用耳朵,Milan說,還要用心、用眼,「需要放低自己的想法,敞開心窗,才可以接收到對方的說話,感受到對方的處境」。她又鼓勵父母,每天做一分鐘聆聽練習,「嘗試在一分鐘內,完全不插嘴、不批評,只是安靜、專心聆聽孩子每句說話。你會發現,聽到更多他背後想表達的東西」。當父母能夠成為子女的忠實聽眾,他們亦會樂於分享,這也是打破兩代鴻溝的最佳方法。 打破代溝:父母用耳、用心、用眼去聆聽子女的心聲,是打破兩代鴻溝的最佳方法。(kokoroyuki@iStockphoto) 關於措辭表達,更加是一門高深的學問,父母表達不得其法,有可能被孩子錯誤解讀,甚至影響價值觀。Milan用生活實例解釋︰「很多媽媽都勤做家務,幾乎沒停手的,但為什麼他們的子女卻拒絕分擔呢?不是說會『有樣學樣』嗎?關鍵在於媽媽平日是怎樣演繹做家務這回事。」她說,若媽媽本身都視做家務為苦差,或經常把「媽媽每天要做這麼多家務,很辛苦,你又什麼都不做、不幫忙」掛在嘴邊,孩子只會接收到「辛苦」這兩個字。「沒有人會喜歡辛苦的,小朋友會覺得,如果自己學像媽媽般做家務,是很辛苦的,那當然『蹺埋雙手』不做了。」 把做家務塑造成一件好玩的事,而非一件苦差,小孩子自然樂於參與。(PRImageFactory@iStockphoto) 因此,Milan建議父母多運用積極正面的說法,「媽媽每天完成家務,屋企變得很乾淨,我覺得很享受」,把做家務變成樂事。鞠應悌同時補充,讓子女自幼參與家務,簡單如幫忙拿碗筷、掃地,他們會覺得這個「遊戲」很「好玩」,當再獲得父母一句「謝謝你,寶貝」,自然會更落力。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72期]

詳細內容

P牌父母:精神科專科醫生 兒女成才有秘訣 黃重光:給子女安全感比愛重要

如果「生仔要考牌」的話,不知道香港的及格率有多少呢?其實無人天生識做父母,唯有透過學習、實踐、省思和修正,才能掌握正確的教養之道。《HappyPaMa教得樂》推出全新欄目——「P牌父母」系列,將邀請不同學者、專家,分享如何教出品格優秀、身心健康的孩子,助父母輕鬆「攞牌」!頭炮受訪者是精神科專科醫生黃重光,透過他的專業知識和豐富臨牀經驗,並作為3個孩子之父的切身體會,向父母傳授育兒秘笈。   行年70的黃重光,自覺是人生的大贏家、大富翁(billionaire),不過,他自誇的,並非自己的事業或太平紳士的身分,而是為自己身心健康,擁有幸福家庭兼子女成才而驕傲。黃氏一門三傑,長子是醫生,二女是心理學家,幼女則是獸醫,他們雖已長大成人,但和父母的關係仍然十分密切,這個爸爸,究竟有什麼教養秘訣呢?「父母先要活得好。」黃重光吐出這7字真言,但怎樣才叫「活得好」呢?他說,心境快樂,是最重要的基石! 精神科專科醫生黃重光(中右一)的3名子女身心健康、事業有成,兼且兒孫滿堂,自覺人生無憾。(受訪者提供) 八成人育兒路上感壓力 黃重光近年致力推動公眾精神健康教育,為了解香港父母在培育子女的觀念和壓力水平,他在今年7月做網上問卷調查,成功收回1185份有效回應,調查結果顯示,近八成受訪者在育兒上感到壓力,其中約一成四更表示感到很大程度的壓力,「從精神心理學角度來看,這是不理想的,這意味着普遍父母未能與子女維繫良好而有效的親子關係,亦正為此承受着不少負面情緒」。 他指出,親子間的情緒是相互相連,因此父母必先着手改善自己的不安和焦慮狀態,以免親子間不快樂的情緒累積,陷入惡性循環。事實上,不少父母之所以在育兒路上感到壓力,是因為很多時忽略了孩子的「內在支配」能力,包括自律、人際關係、情緒管理、解決問題等,這些是要時間逐步發展的,當父母一廂情願以為子女「應該」能夠管理情緒、「應該」能夠自動自覺學習、「應該」好好地與其他孩子相處時,遇着小朋友的表現和自己的期望有落差,便會驅使他們不滿意子女,也衍生擔心,甚至質疑自己是不稱職的父母。 欲速不達:孩子的「內在支配」能力,如自律、人際關係、情緒管理等,需要時間去發展,父母不能心急。(imtmphoto@iStockphoto) 「內在支配」能力 由做不到至做得好 為此,父母首先要釐清這個盲點,接納子女的「內在支配」能力,是從「做不到,做得不好,做錯了」開始,慢慢邁向「做得到,做得好,做對了」的境地,那父母身處這個過程,便能夠從容不迫,保持心境快樂。黃重光以他的二孫女芊芊為例,她在幼兒階段時,情緒比較容易波動,動輒哭鬧,換着很多父母,一則縱容,二則強權壓抑,但他很欣賞兒子和媳婦的做法,「當芊芊激動時,他們不會強迫她一定要安靜下來,反而用安詳的心去陪伴她,但也不會給她太多注意力,因為大家都明白,這是她的性格特質」。隨着芊芊逐漸長大,她便意識到情緒波動時,需要停一停,讓自己平靜下來,「她不開心時,會自己坐在一旁,說要安靜一下,只要我們不騷擾她,幾分鐘後,她又會來找我們了」。他補充,用這種「以靜制動」的方式處理孩子的壞情緒,一則使小朋友有學習自制的機會,二則可避免火上加油,引發火星撞地球的場面。 談到天下間絕大部分父母,都是疼愛子女的,但為什麼不少愛子女的父母,也得不着良好的親子關係呢?黃重光說,從今次的問卷調查,或可看出端倪。當受訪者被問及,是否同意「在心理方面,孩子最需要父母給他的是愛」,99%受訪者表示認同。「這結果顯示,絕大部分的父母都傾向不斷付出,認為愛先於一切、大於一切,卻忽略了親子關係中還有更重要的基礎元素——安全感。安全感其實比愛更重要。」 持開放態度討論 尊重想法 他指出,在臨牀上,見盡無數父母因為「愛」得太緊,觸動了孩子的避險本能(risk aversion)而出事,「最常見是媽媽為家庭放棄事業,每日坐在子女身邊陪做功課,陪溫習,凡事親力親為,出發點完全是因為愛。然而,因為媽媽長時間盯着孩子,看到他不專心,便會忍不住多番提醒,甚至責罵,臉色愈來愈難看。小朋友本能上,會產生恐懼和逃避的反應,久而久之,親子關係就變差」。黃重光再三提醒父母,與子女相處時,必須讓他們感到安詳、有足夠的安全感,這樣,他們才會打開心窗,接受父母的愛,若欠缺這個基礎,愛是無法走進子女的心,甚至會令他們反感。 坦誠相處:父母與子女相處時,必須讓他們感到安詳、有足夠的安全感,這樣他們才會打開心窗,接受父母的愛。(imtmphoto@iStockphoto) 這個亦可同時拆解父母們常以為「在成長過程中,孩子必然會出現反叛期或反叛行為」的迷思,「不少人以為,青春期就等於反叛。今次問卷,看見八成以上受訪者都有這種想法,但其實這個觀念是錯的」。黃重光解釋,孩子逐漸成長,開始有自己的見解,實屬好事,父母應該鼓勵子女多思考、作判斷,當他們的想法跟自己不同時,亦不代表是反叛或搞對抗,「父母不一定要強迫孩子接納自己的一套,大家可以持開放的態度去討論,有時也要尊重他們的想法,當然,我們要有適當的底線。但一般來說,若子女在成長中有充足的安全感,願意親近父母,而父母又能樹立良好榜樣的話,其實極少會觸及底線的問題,子女根本不會作出對抗行為」。 投資「精神資本」有回報 為人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乃人之常情,然而,一句「贏在起跑線」,卻逼得不少父母神經緊張,更弄得孩子身心俱疲。在黃重光的眼裏,「贏在起跑線」這句話並沒有錯,但「起跑線」應該是指大腦潛能,而非學術成績。 他引用英國政府科學研究所(U.K. Government Office for Science)在2008年發表的一項文獻指出,人類的大腦可視作「精神資本」(mental capital),當中包括認知能力和情感智慧,前者能讓人靈活和有效地學習,後者則指社交能力和面對壓力時的心理韌力。他又以金融資本作比喻,「精神資本」投資得法,可以像金融資本般「獲利」,相反,也會「虧本」。 想子女贏在起跑線,父母就要投資在他們的「精神資本」上,讓孩子時刻心境安詳、專注目標和全情投入。(Tomwang112@iStockphoto) 那父母又應該怎樣「投資」,才能使子女的「精神資本」得到豐收,「贏在起跑線」呢?他提供了3個具體策略: 心境安詳:這個又回歸父母之道的第一誡——心境快樂!父母自己先保持心境愉快、樂觀、積極,孩子自然會被受感染。「大腦神經科學有清晰的研究說明,一個人長期不快樂,長期受壓的話,他的大腦是萎縮的。換句話說,父母若一味催谷孩子,或許可以換來一陣子好成績,但假如小朋友長期不快樂,對大腦會構成傷害,那便會輸在終點收場。」 專注目標:大腦有不可思議的力量,但必須聚焦,才能夠發揮它的力量。因此,父母應該誘導子女自己訂下目標和專注目標,透過自覺、聚焦去追求心中所想,來盡展大腦的潛能。 全情投入:大腦的可塑度是很奇妙的,「用則得,不用則失」。因此,父母應鼓勵子女要主動地「做」和「學」,讓他們的大腦潛能,得到最好的發揮。 為協助父母掌握培育子女的正確心態、知識和方法,黃重光最近推出花上6年時間撰寫的《培育子女成長為人生Billionaire》系列書籍,更根據著作內容,製作了10段短片,免費給公眾觀看,有興趣可登入bitly.ws/UxnQ瀏覽。 黃重光最新著作《培育子女成長為人生Billionaire》系列書籍,一書4冊,是他畢生的育兒秘笈。(網上圖片)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8期]

詳細內容

寶貴一課:暑假家無寧日? 趁機學相處 爸媽同心 掃走「爭拗地雷」

暑假放了一段日子,不知各位爸媽在經歷美夢還是噩夢呢?在暑假,一家人相處時間多了,小兄弟姊妹發生摩擦亦大增,像是家無寧日;全職媽媽也可能抵受不住全天候照顧孩子的壓力而導致情緒爆煲,甚至牽連夫妻關係。如何拆解暑假衍生的一個個「地雷」,或許是不少家庭正在面對的難題。   做父母的,當然希望見到子女相親相愛、和睦共處,但現實往往是他們經常吵架,令人不勝其煩。註冊社工陳顯庭(Rio)指出,孩子吵架、爭執,是很正常的事,「每個小朋友都渴望被疼惜、受關注,而在認知發展階段,更喜歡獨佔所有東西,基於這些特性和需要,促使他們容易和兄弟姊妹發生衝突」。加上手足的關係比同學、朋輩更密切,所產生的化學作用自然更大,「就正如情侶、夫妻,他們出現爭拗,肯定比跟外人相處為多」。因此,家長不需要過度解讀,也不應該一刀切把「爭執」標籤為負面行為。 陳顯庭(受訪者提供) 把爭執變得有建設性 Rio解釋,很多時小朋友是想通過爭執去解決問題,在過程中,假如兄弟姊妹間能夠產生溝通、磋商、協調等,其實是可以幫助他們發展得更好,「所以有爭執不打緊,重要是把爭執變得有建設性」。父母若能從這個角度出發,置身其中,就能保持冷靜,並處之泰然。 至於父母在事件中應該扮演什麼角色呢?Rio說,要視乎子女的年紀。「若牽涉的是2歲以下小朋友,由於他們的自我意識很強,會比較自我中心,也容易作出具破壞的爭執,例如動手打人,那父母便要馬上制止。但因為他們年幼,未必能立即消化爸爸、媽媽所說的大道理,因此當爭執出現時,最簡單的做法,是先分散他們的注意力,待孩子冷靜後,才慢慢解說。」 毋須過慮——年幼的小兄弟姊妹,由於正經歷認知發展階段,自我中心較強,因此較易發生衝突,家長毋須過分擔心,也不用負面標籤他們。(maroke@iStockphoto) 若小朋友已經進入幼稚園或小學,隨着群性發展,會漸漸懂得守規矩,亦有禮貌、禮讓、分享等觀念,當手足之間發生衝突時,家長比較合宜的做法,是從旁引導他們去解決問題。Rio以自己4歲半的女兒和2歲大的兒子為例,遇上姊姊搶弟弟玩具時,他不會出言責備,但就會引導女兒代入對方的感受,再讓她思考該怎樣處理,「姊姊往往最終都會跟弟弟這樣說:『好啦,我讓你玩10分鐘,之後就輪到我。』在這個過程,其實她在建立同理心、學習怎樣處理自己的憤怒情緒,也學習跟弟弟討論、協商,這種爭執便具建設性」。 Rio又提醒,不論父母用任何形式介入,都不應該做「判官」,「哥哥和弟弟起爭執,也許大家都沒有錯,只是他們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事件,以致有不同的意見。但假如家長硬要做『判官』,一錘定音去判定誰對誰錯的話,恐怕會惹來反效果,甚至影響手足感情」。他說,一般兄弟姊妹間的吵吵鬧鬧,很容易雨過天晴,也無損他們的關係;然而,他也見過有些成年個案,是視兄弟姊妹如仇人的,雖然箇中原因複雜,但其中一個因素,可歸咎於父母處事不公。「華人社會經常有迷思,覺得一定是『大讓細』、『男讓女』,當永遠都是單方面禮讓,或者每每因為對方而令自己遭受父母責備甚至體罰時,孩子的價值觀有可能被扭曲,即使長大成人,糾結仍不能解開。」 把握機會讚賞好行為 既然暑假悠悠長,孩子們朝夕相對,Rio認為,家長大可以把握機會,讓他們學習如何好好相處。例如當他們和諧融洽時,可多作即時讚賞,「我留意到女兒和兒子間有分享時,我會讚他們:『你們很好呀!懂得分享。』他們互相照顧時,我又會肯定他們的舉動:『我見到姊姊你很疼惜弟弟呀!』或『弟弟你很乖,會叫姊姊!』以強化他們的好行為」。同時,也可製造多些他們互相關心、彼此了解的機會。Rio笑指女兒很喜歡吃麵,假如兒子有麵吃,便會告訴他:「姊姊很喜歡吃麵的,你可否請她吃一兩口呀?」藉此讓兩姊弟更清楚大家的個性、喜惡。此外,父母也可趁暑假,讓子女多一起參與活動,例如一起去公園玩、一起露營、一起做運動等,幫助他們製造更多一起成長的美好回憶。 增進感情——家長不妨趁暑假,多安排子女一起參與不同的活動,讓他們增進感情,製造更多共同成長的美好回憶。(monkeybusinessimages@iStockphoto) 責任重大:爸爸3重要角色:陪伴者、照顧者、師父 對不少全職媽媽來說,暑假是噩夢的開始,不單要全天候服侍孩子的起居飲食,還要管接管送他們參加一個又一個的暑期班,連平日丁點的me time也被剝奪,在身心俱疲下,便容易埋下情緒地雷,而且一觸即發。在這個時候,很需要召喚各位爸爸來當拆彈專家! 最強後盾——在悠長的暑假,爸爸的支援角色十分重要,有他作孩子和太太的最強後盾,可化解不少家庭張力,為假期注入更多正能量。(設計圖片,Tomwang112@iStockphoto) 多做家務 出手排難解紛 維護家庭基金父職事工發展經理黃格平(Kobe)表示,這其實不難想像,在暑假期間全職媽媽與子女「困獸鬥」的辛酸,因此鼓勵爸爸們,在這段特別的日子,不論是平日放工或放假,都多參與家庭事務,尤其加強作為爸爸其中3個很重要的角色,包括陪伴者、照顧者和師父,讓太太有喘息空間。 黃格平(受訪者提供) 全職媽媽可說是年幼子女的「三陪」,陪玩、陪食、陪瞓。Kobe提議,爸爸可多請纓做陪伴者的角色,「每當孩子想找人陪時,爸爸不妨自動舉手回應,睡前亦可化身做『講古佬』,負責講故事給小朋友聽」。此外,遇上子女有情緒,不論是個人問題,或牽涉兄弟姊妹間的爭執,爸爸都可以伸出援手,協助排難解紛,避免他們滋擾媽媽。 做「和事老」——爸爸既是孩子的主要照顧者之一,可主動關心他們的情緒需要,尤其子女和媽媽出現摩擦,爸爸更是最佳的「和事老」。(imtmphoto@iStockphoto) 另外,在暑假期間,不少孩子都會參加很多興趣班,Kobe說,丈夫可想想,是否有空間幫忙,減輕太太的操勞,「能否由媽媽送小朋友去中心,爸爸放工時接回呢?如果做到這種分工就最理想了」。他又特別提醒各位男士,每天下班後,要有意識從員工或老闆的身分,切換成爸爸的角色,全心全意去照顧家中每一員。 放假為太太製造me time 不少研究均指出,爸爸其中一個重要的角色,就是擔當子女的師父,傳授生活技能,Kobe認為,爸爸可利用暑假,多發揮自己的專長,「利用親子時間,教小朋友砌圖、砌模型,甚至一起做些簡單的家居維修,這些都是不錯的活動」。 除了做好父職,作一個體貼的丈夫,都有助掃走地雷。Kobe稱,為夫的,不妨主動為太太製造鬆一鬆的時間,例如偶爾提出一家人出外用膳,省卻太太準備飯餐的工夫;自己放假時,則多些負起照顧孩子的責任,讓太太有機會外出走走,享受me time。 喘息空間——在暑假期間,專家鼓勵爸爸要特別加強作為陪伴者、照顧者和師父的角色身分,讓太太有喘息空間。(RichLegg@iStockphoto) 抽空關心支持 聆聽大小事 當然,也不要吝嗇言語上的關心和支持,「即使平日上班,趁空檔時間,都可以透過電話、WhatsApp、emoji和太太保持聯繫,但切記重點並非要查詢子女的情况,而是單純向太太表達關心,讓她知悉你明白她的辛勞,並且一直在背後撐着她」。而放工歸家後,也要積極分擔家務,並抱「多道謝、少批評」的態度,「或許太太真的無精力弄豐富的晚餐,也未必做到窗明几淨,但為夫的,都不要口出怨言,因為這都是在貶損她的付出」。 他續謂,做好丈夫,還有一件事不可缺,「張開耳朵,專心聆聽太太經歷一天後,想跟你分享的每一件大小事」。不過,Kobe同時作出溫馨提示:「很多時,男士們只管聽就可以,毋須給予對方太多意見或急於提供解決方案。反之,更易踩地雷!」 父母身教——想擁有一個開心愉快的暑假,爸爸媽媽必須通力合作,互相支援。而透過夫妻的身教,子女也可學習相處之道。(Tomwang112@iStockphoto)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0期]

詳細內容

烘焙店CEO堅持親子時間無手機

與Steven一樣都是大忙人,支嚳儀於2018年創立自助烘焙品牌Bakebe,翌年已在港開設分店,兒子Joji也在2019年出生,被Venus形容是1+1=3的喜事。記得當年她挺着孕肚接受訪問,完全是一副女強人的姿態。「你知道嗎,當時又要忙着搞品牌海外加盟的事,兒子出生後第三天已要開會,那時我正坐月,把頭髮包着,就請同事來我家一起工作了。」 共嘗人生味道——作為烘焙店老闆,Venus說減壓方法之一是做甜品,她亦不會阻止兒子吃朱古力等甜食,「我是做甜品的,我也要讓他知道食物與人生一樣有不同的味道,當然適可而止最重要」。(黃志東攝)   除了繁忙的生意,她最近更參與歌唱比賽真人show,公私生活都十分忙碌,不過她並沒有將無時間作為藉口。她認為只要時間安排妥當,一樣可以享受親子時間,「這幾年,我把時間分配得好好,不會把所有事情囤積一起,全部分散一個一個去做;親子時間我更堅持不玩手機,即使多想玩都要按捺着,因為那是和他相處的時間,不能分心。如果真的因工作關係要聽電話,我會告訴他我要走開一會但很快會回來,回來後也感謝他體諒媽咪」。 分享失敗經歷 獲兒子擁吻 Venus處事態度正面樂觀,亦希望將之教導給兒子。她認為媽媽對小朋友說話的語氣,對孩子影響甚大。「我不會隨便定義別人,例如『naughty』、『bad boy』這些字眼,在我家幾乎是禁語,連傭人也不許講。多說『You are getting better』、『不要放棄』,會令他更有動力去做好一件事。」 Venus鼓勵兒子學習不同事物,即使做不到,也要從挫敗中學習。例如她既是媽媽,又是CEO,還要參加比賽,當然遇過不少壓力,至於壓力如何釋放?「我會在半夜me time時,拿出紙張,把難題逐一寫下來,然後在旁邊寫下可解決的方法。」Venus常常在兒子放學後問他當天過得如何,反過來,也會主動跟他分享自己的事,例如會帶他一同工作,就是想兒子有機會參與其中,「媽媽知道孩子全部的事,但孩子卻完全不了解媽媽,我就是不想這樣」。她更從不怕與年紀小小的Joji分享失敗,「有一次比賽後,我跟他說不太滿意自己的表現,因為我可以做得更好。之後他便抱着我親了我,並說『Mommy, it’s ok!』那刻我在想,我到底做了什麼好事,才會有這樣貼心的兒子?」她說兒子年紀小,有時會給反應,但有時不知道她在說什麼,但這並不要緊,因為這是培養溝通、交流的機會,大家也可看到對方脆弱和需要鼓勵的一面,增加彼此的聯繫。 心理建設——早前Venus一家三口到泰國旅遊,因Joji第一次坐飛機,出發前,媽媽特別找來一些影片和圖書向他講解乘坐飛機會遇到的事,令他全程沒扭計,更非常享受旅程。(受訪者提供) 各司其職——Venus指Joji較黏自己,愛她七情上面地講話,而爸爸的角色就是「遊樂場」,常常與他玩「飛高高」。(受訪者提供) 分享生活點滴——Venus希望兒子多點參與她的生活,因為要彼此互相了解,不應單向只有媽媽知道兒子的事。(受訪者提供) 文︰顏燕雯   延伸閱讀︰ 情人節快樂:大忙人爸媽 樂做時間管理大師 珍惜與小情人共處 保持甜蜜蜜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6期]  

詳細內容

【名人親子】岑珈其與兒子上山下海 探索世界

爺爺來了! 父親節即將來臨,我們請來又是爸爸、又是「爺爺」的岑珈其談談湊仔經。在ViuTV綜藝節目《膠戰》裏常被拍檔們稱為「爺爺」的他,被指長氣又嘮叨,他真實性格如何,記者不得而知,但在短短2小時訪問過程中,他跟很多新手爸爸一樣,一談到兒子和太太都會滔滔不絕,雙眼發光。珈其的兒子臻臻現時1歲5個月大,他坦言仍有很多東西需要學習,「做了爸爸後,才發覺每個爸爸都好叻……湊仔就要是和孩子一同成長和進步」。 父親節前,看看「老爺爺」的教仔方法。 做好爸爸角色——岑珈其太太全職照顧兒子;岑珈其則努力工作養家,不忘爭取時間陪兒子玩。(楊柏賢攝)   好事連連——2020年8月,岑珈其於社交網站宣布向圈外女友求婚成功,2021年1月1日公布妻子懷孕,同月31日宣布兒子出世。現時兒子臻臻已快1歲半。(受訪者提供) 岑珈其近年冒起得很快,或許有人會以為他是新演員,其實他在演藝圈已經努力了10多個年頭。他17歲演出第一部電影《烈日當空》,之後接拍了多齣香港電台電視劇和學生電影作品,也有主持網上電台節目;直到近年演出電視劇《IT狗》、《二月廿九》,以及加入YouTube頻道「試當真」,曝光率上升,也令觀眾逐漸認識他。 《膠戰》——不少人都是從綜藝節目中認識岑珈其(前右一),在 ViuTV 綜藝節目《膠戰》中,因他在6 個主持裏年紀最大,又常為小事而長篇大論,被主持阿正(後中)和 Edan(前中)稱呼為「爺爺」。(資料圖片) 岑珈其在《IT狗》中演Kenneth一角(右二)。(資料圖片) 為求入院陪產 隔日檢測 珈其熱愛演戲,演員的路亦日漸暢順,直至去年成為爸爸,才發現當爸爸的路竟如斯驚險。跟圈外女友Angel計劃30歲結婚的他,本來想先過幾年二人世界,怎料小寶寶意外出現,使二人婚後不足一年便要當父母,而且結婚、懷孕、生孩子,整個過程都在疫情下完成,回想起來,實在是一個又一個的挑戰。「太太懷孕時,醫院政策是陪產丈夫須於入院時提交48小時內有效的2019新冠病毒檢測陰性報告,但太太臨生產前一個月去做檢查時,醫生說她水腫嚴重、血壓高,懷疑是妊娠毒血症,要即時留院,並告訴我們要有剖腹產子的心理準備。」知道太太要留院,珈其隔天便自費做一次檢測,以預備太太任何時候開刀都能入院陪產。「留院3天後太太告訴我,醫生說一兩天內便要生,若催生不成功便要開刀,不然媽媽和孩子都有生命危險。」 上天安排——岑珈其太太意外懷孕,「可能是上天的安排,幸好在結婚前已儲了點錢做準備」。(受訪者提供) 緊急剖腹 「細碼B」住氧氣箱 醫學界普遍認為妊娠毒血症主要是胎盤功能較差所致,令胎盤無法提供足夠氧氣給胎兒,對孕婦及胎兒的健康都有很大影響。Angel最終因確診妊娠毒血症,須緊急剖腹產子,幸好珈其早已做足準備陪產,雖然過程驚險,最後亦大小平安。不過孩子比預期早了1個月出生,磅數較輕,所以出生後一直要住在氧氣箱內,「記得接太太出院後,兒子還留在醫院,又因為疫情不能探訪,太太每天泵好母乳拿去醫院便要走,她很不開心,每天都在哭;我自己也是自陪產後一星期都沒有看過BB,一邊要工作掙錢,一邊要安撫太太,都幾大壓力」。 每周兩天家庭樂 不談公事 「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這句話對珈其來說是那麼真實而深刻。即使後來已經平安接兒子回家,他一方面擔心身體仍虛弱的太太,另一方面又怕體型屬「細碼B」的兒子不夠營養,還有,那不能控制的疫情,可說是內外夾攻。所以在疫情最嚴重的日子,他每天除了工作就是留在家中陪伴妻兒,甚少外出應酬。原來他在婚前已經和太太商量好,生孩子後就由太太留家全職照顧小朋友,自己則負責掙錢養家,所以他非常努力工作,甚至不想錯過每一個機會,為的就是要做好爸爸這個角色,讓家人有穩定的生活。「我們這一行,忙才是好事,太太也很體諒和明白。現在除了幕前工作,還有開會、試鏡、做訪問等,但每周我仍會留兩天給家人。若你問我親子時間夠不夠,我一定會說不夠,但陪他們時,我會全情投入,不會中途去傾電話或講公事。」   童年要開心 不怕考第尾 兒子臻臻快1歲半,正牙牙學語叫爸爸,珈其笑言每次看到臻臻學講話都覺得他非常可愛,同時也令他覺得當父母非常偉大。「媽媽辛苦是必然的,但原來爸爸都要好叻!到今天,我仍然是一個新手爸爸,因為孩子不斷學習成長的同時,我也在學習之中。簡單如洗澡,(兒子)初生時你要非常細心,如何抱他、保護他的頸椎,都是一種學問;但今天他已經坐着玩水,你又要用另一種方法去幫他洗白白。」 吃橙發現新大陸 臻臻這個年紀,對身邊事物都會感到好奇,珈其非常樂意陪他去重新探索這個世界,就連吃橙也如發現新大陸。「人大了,可能會忽略很多生活細節,忘記了最原始的感覺。但陪孩子吃橙時,你又會告訴他,這是橙,我們會剝開橙皮,裏面有橙肉,還有橙核……橙是帶酸的,孩子吃時,又會做出個可愛的表情,這就好像讓我重新認識這個世界一樣,發現很多事情原來都很美好。」 疫情下成長的小朋友,的確錯過不少學習和認識周遭事物的機會,所以他已預備為兒子報讀學前班,現正與太太蒐羅資料,希望在家附近找一間合適學校,讓兒子可以透過朋輩互動學習得更好。「我不想他以為整個世界只有家中四堵牆那麼小,有機會,我一定會多帶他到海邊、沙灘玩,或者一起行山,接觸多點不同事物。」至於選校準則,他稱全權交由太太負責,「我負責付錢,也負責陪玩!例如太太說蒙特梭利好,我也沒有深究是什麼,她會給資料我望望,叫我行街食飯有空便看看,我信得過她。在我來說,每個人都是獨特的,不用什麼都跟別人那一套,而且我認為童年開心最重要!只要他不是考第尾便可以……但即使考第尾又如何?反正我們不是為考100分而讀書,最重要是他能對世界有好奇心,想去了解、想去學習」。 暢玩樂園——疫情令一家三口很少外出,但當疫情稍為緩和時,岑珈其仍爭取機會帶兒子到主題樂園遊玩,不想他整天躲在家中。(受訪者提供) 成長之路:反叛少年 難忘媽媽的淚 岑珈其在七口之家長大,身為家中孻仔,自然萬千寵愛在一身。他說,小時候爸爸忙於工作,每星期會帶他們到沙灘、公園玩,又會一家人去飲茶;媽媽則全職照顧5個子女,兩人角色分明,也做得非常妥貼,為他種下了「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 「關心為先 與孩子做朋友」 不過,珈其年少時曾一度反叛,自稱是邊青,貪玩、逃學、罵老師、吸煙、街頭流連全都做齊,甚至因鬧事上警署後要保釋,這全由媽媽處理,但她的處理方法卻讓珈其銘記於心。「媽媽遇上小事時會很惡罵我,但有大事就會顧及我感受。如果我沒有做功課,或打破東西,她一定會破口大罵,但見家長時,她都會非常冷靜和表示關心,沒有即場責備,卻在回家時跟我慢慢討論,不會放棄我。有一次我又鬧事,只見她回家後哭泣,令我非常內疚,也跟她說了對不起,聲明不會有下次。這種教仔方法,對我有很大影響,希望他日兒子長大後,我都能以關心他為先,並學習與孩子做朋友,冷靜討論事情。」   文︰顏燕雯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1期]

詳細內容

親子熱話:「唔聽話」背後 或藏發展障礙 寶寶語言遲緩 急起直追有法

  近日網上瘋傳短片,有年幼女童在坊間的兒童發展中心接受行為治療師的訓練時,被喝罵至大哭。事件引來極大迴響,最終中心須向公眾致歉,並與肇事導師終止合作。 其實有時候小朋友「唔聽指令」、表現「唔合作」,並非存心和大人作對,可能他們根本「聽唔明」,是語言發展遲緩的徵狀之一。只要找對門路、使用合適方法,毋須靠兇靠嚇,小寶寶都一樣可以追落後! 備受抨擊——近日網上瘋傳短片,有年幼女童接受行為治療時,被導師喝罵至大哭,手法備受抨擊。(影片截圖) 2020年,食物及衛生局長陳肇始回應立法會議員提問時指出,衛生署兒童體能智力測驗服務在2019年新診斷的發展症狀個案有17,193宗(臨時數字),其中以語言及言語發展遲緩/障礙佔最多數,含25%,達4300宗。 兒童體能智力測驗中心做評估 註冊社工彭梓雅(Jake)近5歲的長子雞蛋仔,便遇上這種發展障礙。「他去到近15個月大時,仍然好靜,很少發出聲音。我們覺得有點不妥,於是找不同專家了解他的情况。」經私家醫生初步檢查,發現雞蛋仔有語言發展遲緩徵狀,便轉介他往兒童體能智力測驗中心接受評估,最終確診為語言發展遲緩。 專業評估——幼兒牙牙學語有一定進程,假如寶寶明顯落後,便有需要接受專業評估。(設計圖片,FatCamera@iStockphoto) 在輪候政府服務的同時,Jake為了把握黃金治療時間,同步替雞蛋仔物色私人執業的言語治療師。說起選擇言語治療師,Jake可謂經驗老到,皆因雞蛋仔自20個月大開始接受訓練至今,先後接觸過4名言語治療師,經驗值得分享。「第一個治療師比較着重口肌的訓練,因為她覺得雞蛋仔語言發展遲緩,與口部肌肉的力量不足有關,所以每堂花上不少時間練習吹笛、吹哨子、吹波波等。」 奈何Jake見不到兒子有明顯進步,加上輪候1年多,終獲政府提供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的服務,於是轉由中心的言語治療師跟進。Jake憶述:「這個中心的治療師,雖則不是一味『操』口肌,但訓練手法相對刻板,例如她會要求小朋友一定要成功講好那句句子才准下課。對於有其他SEN問題的雞蛋仔來說,未必太適合用這種模式去學習。」 4個治療師 各師各法 後來,媽媽輾轉找上大學轄下的私營言語治療診所,體驗又很不同,「今次的言語治療師很重視提升雞蛋仔的語言建構能力,用很多方法幫助他吸收詞彙。最欣喜的,是每次下課前15分鐘,都會邀請家長進入課室,和孩子一起學習。這個經驗對我來講很新鮮亦很重要,因為家長掌握到方法,便可回家繼續幫小朋友訓練」。 訓練3年多 追近同齡 不過,自去年8月次子出世後,Jake經常要「一拖二」帶雞蛋仔跨區受訓,感到十分吃力,遂決定另覓言語治療師。她今次選上外籍治療師,「其實之前在大學的言語治療診所,治療師發現跟雞蛋仔用英語溝通,他比較易『開竅』。反正最近他也由本地幼稚園轉到國際幼稚園讀書,我們覺得找外籍治療師幫他做訓練,效果可能更佳」。 經過持續3年多的訓練,雞蛋仔的語言發展有顯著進步,由最初遲緩1年,收窄到跟同齡相距半年。「我好慶幸當初很早就安排兒子接受治療,他由『有口難言』、經常亂發脾氣,到現在因為掌握更多詞彙和情緒字眼,做到基本表達,𤷪𤺧也減少了。」但Jake亦慨嘆被疫情阻礙了進度,「要不是大家都隔着口罩,又或是訓練課堂經常要改做Zoom,我相信雞蛋仔可以快些突破樽頸位」。 治療見效——經過3年多的言語治療,雞蛋仔(右)有明顯進步,媽媽Jake(左)感到欣慰。(受訪者提供) (明報製圖) 言語治療5範疇 對症下藥 寓訓練於娛樂 孩子投入建互信 香港衛生署認可言語治療師名冊會員、香港言語治療師協會會員鄭文琦表示,言語治療師和小朋友初次會面時,會先了解孩子在言語發展上出現哪方面問題,才對症下藥安排治療方向。 鄭文琦(受訪者提供) 她說,言語治療師的服務,一般針對以下5大範疇: 1.發展性語言障礙(包括表達及理解困難) 2. 語音障礙(發音困難或口腔結構異常,如裂唇裂顎) 3. 嗓音障礙(如由於經常大叫造成聲音沙啞) 4. 語暢障礙(口吃) 5. 嚥吞障礙 除此之外,也包括SEN兒童因社交溝通及專注力不足等所出現的語言及溝通問題。 家長參與重要 日常訓練增效 當清楚孩子情况後,言語治療師便會用不同活動針對訓練。鄭文琦表示,訓練形式很個人化,很多細節可按小朋友的需要調整。「一般來說,我們會訂立一個訓練目標,例如咬字訓練,可能目標是幫孩子準確發到『P』音。遇到年紀小的幼兒,我會把訓練目標加入遊戲之中,譬如將一張紙巾放在孩子嘴前,讓他說出不同『P』音的目標字眼,以吹動紙巾。他以為在遊戲,其實是在訓練,寓學習於娛樂;若孩子年紀大一點,可能覺得玩遊戲太幼稚,那就讓他把手放在嘴前,直接練習講『P』音的字,如婆、拍、飄等。」她補充,玩什麼遊戲、用什麼形式練習並非最重要,着眼點是要讓小朋友投入之餘,又能與治療師建立信任和良好的關係。 她又強調,家長的支持和家庭環境因素,對小朋友的治療成效也有很大影響,「我們的目標除了讓小朋友得到進步外,也想家長學到箇中的訓練技巧,因為他們始終是最常陪伴小朋友的人。如果他們回家後能做我的影子,繼續利用相關技巧在日常生活中為孩子訓練,效果更好。以我來說,非常歡迎小朋友接受訓練時有家長陪同在旁。但即使父母不能親身參與,我也會在下課後與他們溝通,講解訓練內容」。 選治療師前 查註冊紀錄 現時,懷疑有言語發展遲緩/障礙的12歲以下兒童,可經不同途徑包括母嬰健康院、醫院管理局、私家醫生等,轉介至衛生署兒童體能智力測驗服務接受評估,之後再轉介跟進服務。惟排期動輒要9個月至1年,因此不少家長都會在輪候期間,找私人執業的言語治療師替孩子先作訓練。鄭文琦提醒家長在選擇服務前,可先透過香港言語治療師公會及香港言語治療師協會查看註冊紀錄,以免有人渾水摸魚。「名冊下的會員都受到公會監管,可確保公眾獲得由合資格言語治療師提供的言語治療服務。」 如果在訓練展開後轉換言語治療師,又會否帶來反效果呢?鄭文琦認為沒有既定答案,就像大家有病時看醫生一樣,「人夾人緣」。「有時也要配合天時、地利、人和,例如家長能否配合和跟進程度,孩子情况的嚴重程度等,故不能一概而論。」 (明報製圖) ■家長支援 面對有語言發展遲緩的小寶寶,除了尋求專家協助,家長角色同樣重要。在「衛生署兒童體能智力測驗服務」的網頁,就有很多支援技巧,包括: ‧若兒童未能明白說話的內容,家長可多講多說,並輔以手勢解釋 ‧兒童未能模仿說話前,家長可暫時接納他們用手勢表達自己 ‧透過兒童感興趣的活動和遊戲,誘發他們與人溝通的動機 ‧多向兒童描述日常生活的情况 ‧給兒童機會表達所需,並耐心聆聽他們的說話 想知更多實戰方法,可瀏覽︰bit.ly/3m8wzw2 文︰沈雅詩、顏燕雯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0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