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起遊戲:踏出框框 一起來玩

在網上輸入「共融遊樂設施」,便會出現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轄下各遊樂場的共融遊樂設施。雖然港九新界各區都有不少此類設施,但這為特殊需要小朋友帶來了更多、更佳的遊戲機會嗎?你有在公共遊樂場看到特殊需要小朋友的身影嗎? 遊樂設施已有配備,卻未見令大多特殊需要小朋友受惠,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共融遊樂空間欠宣傳 設施難直達 缺乏資訊:有家長表示無從得知共融遊樂空間的相關資訊,遊樂場在哪裏、有什麼遊樂設施、裝置的建議年齡是多少、適合特殊需要與否等,家長們有一個又一個問號。 分配不均:有全新共融遊樂空間開放,但又未必鄰近住所;當家長舟車勞頓抵達現場,會發現處處人山人海,小朋友難以參與,更無法盡興;至於居所附近的遊樂場,又總是罐頭般一式一樣,沒有難度遞進,小朋友玩熟了後,便沒有興趣重遊舊地玩遊戲價值有限的遊樂設施。 未見通達:對使用輪椅的小朋友及使用嬰兒車的家長而言,場內符合通達的標準嗎?可貫穿直達各個遊樂裝置嗎?通道的闊度、坡道的斜度又符合要求嗎?除了暢通無阻的基本要求,遊樂設施可在觀賞以外,提供參與機會嗎?設施有否特設轉移平台或斜道,方便上落進出?屯門公園共融遊樂場的長形彈牀兩邊備有小斜道,可供輪椅使用者體驗彈跳樂趣,惟這類遊樂裝置並不常見。 屯門公園共融遊樂場長形彈牀。(作者提供) 支援家長、關顧孩子 創造共融文化 支援欠奉:特殊需要兒童需要獨特的關顧,對過度活躍症的小朋友而言,身處吸引力十足的遊樂場,難免心情興奮,有時會出現過激舉動,不斷東奔西跑,令家長疲於奔命;對自閉症小朋友來說,長時間的排隊等候或無法繼續遊戲,都會引發情緒反應,家長要出手處理,大部分時間卻獨力難支,身心俱疲。 包容文化有待孕育:部分特殊需要小朋友的社交能力有限,也不善於語言表達,經常被人誤會或拒絕,影響情緒之餘,更令家長心痛難過;有時遇上未能理解情况的一般家長,更引來埋怨、批評,甚至投訴,家長心感無奈嘆息,唯有忍耐忍讓,或選擇離場。 本港被識別為有特殊需要的兒童大概有9萬多人,即約每10名兒童就有一名需要特別關顧。關顧範圍應不限於學習訓練,還應兼顧健康成長。遊戲正是開心童年的關鍵配方,既適用於一般小朋友,更包括特殊需要兒童。我們將推出連串項目,期望透過具體行動,創造大愛環境,造就共融文化氛圍,帶領特殊需要小朋友及其家人,踏出框框,一起來玩!  文:黃佩儀(智樂兒童遊樂協會 遊戲及遊戲工作服務發展總監) 作者簡介:智樂兒童遊樂協會成立於1987年,多年來肩負起推動兒童遊戲的使命,期望建立一個尊重、保護、實踐遊戲權利的社會,讓孩子樂享童年。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32期]

詳細內容

看得起遊戲:得來不易的善款

本港的慈善團體/非政府組織分為獲社會福利署津助 (subvented)及非津助(non-subvented),智樂由1987年成立至今,均屬於後者,代表我們用作推動兒童遊戲的一分一毫,全屬愛心善長的點滴捐助;唯有獲得足夠的支持,我們才有資本推行各項計劃,讓更多小朋友在遊戲中健康成長!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在今年10月公布的一項研究調查顯示,近八成社聯機構會員面對財政資源挑戰,三成受訪機構於2023/24年度所獲的資助及捐款金額較上一年度減少,逾四成受訪機構預期於2024/25年度所獲資助及捐款將會減少。 身處經濟下行的大氣候之下,誰也無法倖免,唯有心存盼望並積極舉辦各式各樣的籌款活動,我們剛剛便完成了上街賣旗籌款! 3號風球下 上街賣旗 上街賣旗當然不是說上街就上街,必須獲得社會福利署的批准,才可舉行活動。每年必經的程序為決定參與「全港賣旗日」或「分區賣旗日」,再向署方遞交申請。在全港賣旗日,一間機構會於全港辦賣旗活動;在分區賣旗日,3間機構會各自於同一個賣旗日分別在港島區、九龍區和新界區分區賣旗。一般而言,賣旗日通常於非公眾假期的星期六上午舉行,而部分屬學校假期的星期三亦會被定為賣旗日。 由此可見,可供賣旗的日子並不多,在眾多申請的機構中被成功抽出也不容易。2023/24年度,社署共接獲210份申請,並批准了109間慈善機構在該年度的48個星期六及7個為學校或公眾假期的星期三舉行賣旗籌款。智樂有幸於今年成為分區賣旗日的其中一個社福機構,並可按抽籤的排序挑選賣旗的日子,成功避開了酷熱的夏季和開學的繁忙周期。 可是,誰會想到10月底仍受風球影響,天文台更於賣旗期間掛3號風球!可幸當天整個早上均涼風輕送,一滴雨也沒有灑下,讓賣旗小義工和家長在舒爽的天氣和安全的情况下行善舉。 賣旗小義工和家長以趣味裝扮來響應智樂「看重孩子,看得起遊戲」的口號。(作者提供) 先進科技助力 有趣裝扮吸睛 在先進科技支援下,我們已可使用電子程式來辦賣旗活動,輕鬆一嘟旗袋上的二維碼,就可處理領取旗袋和交還旗袋等程序,免卻過去以紙本搜尋及執筆記錄的繁瑣步驟。是年另新增電子支付,配合網上組隊賣旗、捐款等,期望可令籌款數字達標。 謝謝當日買旗的每一名善長,更必須感激撥出寶貴時間來賣旗的小義工、家長和大人義工,而響應呼籲換上有趣裝扮的超級英雄、公主王子、動畫主角或卡通人物的小朋友,除了高效吸引途人行善積德外,更令賣旗增添好玩童趣,完全符合我們推動兒童遊戲的機構形象呢!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冼仲鳴(智樂兒童遊樂協會 資源拓展部助理經理) 作者簡介:智樂兒童遊樂協會成立於1987年,多年來肩負起推動兒童遊戲的使命,期望建立一個尊重、保護、實踐遊戲權利的社會,讓孩子樂享童年。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27期]

詳細內容

看得起遊戲:再見萬象館

「15年」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套用在人身上,便是處於暴風式成長期的初中少年人;在項目的定義上,則可歸類為一個發展成熟的計劃;對我們的機構而言,所指的正是剛剛慶祝15歲生日,又即將與大家說再見的智樂遊戲萬象館。 萬象館是智樂成立30多年以來的其中一項領先計劃,貫徹以嶄新構思,繼而由零開始,具體落實執行,並於2009年在大埔太和邨面世。 掀起室內遊戲新篇章 暫且帶大家時光倒流,重回15年前……那時,本地兒童遊戲室的概念、供應至運作,仍屬起步階段;我們大膽地以突破思維、革命式設計及兒童為本的專業營運,掀起室內遊戲的全新篇章,小朋友玩得興致勃勃之餘,萬象館推出的各個好玩設施和精彩點子,也同樣令大人津津樂道。 歷年來深深地刻印在大家記憶中的遊戲設施包括遊戲穿梭城、空中繩網、遊戲盒子、遊戲發明室、玩具圖書館、污糟貓天地、幼兒木玩閣、木頭變身室等;遊戲點子則有遊戲新煮意、沙中尋蛋、玩顏料、玩粟粉、玩泡泡、玩一室氣球、玩碎紙、玩枕頭、玩花瓣、玩禾稈草、玩煙霧、玩水池、玩貼紙迷宮、玩木工…… 筆者在細數回顧之際,腦海中也逐一湧現小朋友玩得投入盡情的幕幕精彩畫面!要創造遊戲萬象的狀態,全靠萬象館一星期開放6天,令全天候的運作不受天氣影響,無論酷熱暑天或滂沱大雨,小朋友依舊可以在安全又衛生的室內遊戲空間自由自在玩耍,「在遊戲中成長」。 至於令小朋友戀戀不捨兼夜夜掛念萬象館的原因,相信與我們堅實地以遊戲工作為依據,將孩子的遊戲需要鎖定為核心中的核心,並定時定候轉換遊戲主題,令萬象館的新鮮感和好玩度得以長時間維持有關。 既然推行理想,為什麼又要告別?為了回應21世紀的客觀景况和本地兒童的遊戲需要,我們在籌謀發展時,竭力整合資源,尤其身處經濟下行的困境時期,必須加倍運籌帷幄,務求將人力、物力、財力有效調配,妥善運用以達到最佳效益,萬象館的再見便是我們深思熟慮下的重要決定。 2009年智樂遊戲萬象館的開幕,掀起室內遊戲的全新篇章!(作者提供) 夢想無界遊樂場明年開幕 這一邊廂畫上句號,另一邊廂,團隊早已密鑼緊鼓,為2025年於紅磡都市公園開幕的「夢想無界二份一遊樂場」而忙個不停,全力以赴。 萬象館以牽引萬象遊戲的姿態而來,在光榮引退前的多個月,也將與舊雨新知一同重溫過去15年的好玩點滴,重演令人刻骨銘心的幕幕好玩遊戲,誠邀各方友好前來,親身參與充滿笑聲童真的連場倒數和回顧! 小朋友的遊戲仍要繼續,萬象館的離開是為了回來,告別是為了重逢的那一天,約定你未來在萬象館2.0再見! 文:張詠詩(智樂兒童遊樂協會 遊戲萬象館 項目負責人) 作者簡介:智樂兒童遊樂協會成立於1987年,多年來肩負起推動兒童遊戲的使命,期望建立一個尊重、保護、實踐遊戲權利的社會,讓孩子樂享童年。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22期]

詳細內容

看得起遊戲:走出課室 戶外遊戲

一群幼稚園學生在上學期間,不留在班房學習,竟然走到球場玩遊戲? 毋須大驚小怪!這一班小朋友是我們推行「種子學校培訓計劃(戶外篇)」計劃中6間幼稚園的受惠學生,所以返學都可以在戶外玩! 我們銳意引領小朋友玩到戶外,蓋因當今的一代戶外玩樂時間嚴重不足。2022年市場研究機構OnePoll的報告顯示,僅有27%的兒童會在戶外玩,但其祖父母輩則高達80%。城市發展的限制及社會對兒童安全日益關注,令兒童戶外遊戲的機會大幅減少。 戶外空間更大更闊,小朋友玩得更自在自由。(作者提供) 探索大自然 利身心發展 2017年《幼稚園教育課程指引》以「遊戲為策略」的課程設計中,清晰提及「大自然與生活」的學習範疇——「幼兒天生對事物充滿好奇,透過發展和延續幼兒對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幫助他們掌握尋找知識的方法……」 我們認同戶外遊戲的重要,更深信可為小朋友帶來不少好處: ˙戶外蘊藏豐富元素 ,如大自然的風、陽光、雨點、樹葉、石頭、昆蟲等,大大擴闊兒童的眼界和經驗 ˙當空間足夠,走動的範圍相應擴展,小朋友可自由穿梭,跑得更快、跳得更高,有助刺激體能發展 ˙闊大的戶外空間容許大型物資的出現,容納更多小朋友一齊玩,促成人際社交、互動溝通及協商 ˙戶外空間的限制相應減少,讓小朋友隨心所欲,盡情投入和抒發感受,有利穩定情緒 ˙天更高、地更廣,小朋友的視野更開闊,更能啟發創造力 政府近年積極優化遊樂設施,更撥款鼓勵學校安排幼兒參與更多戶外活動。細看本地的有關規定,如《學前機構辦學手冊》卻未見為室外空間制訂標準,反觀其他地區有明確要求,例如台灣3平方米、東京3.3平方米、澳洲7平方米等。 我們建議從根源入手,興建新幼稚園時,安排設置戶外遊戲空間。根據2023/24的數字,全港1005間幼稚園及幼兒中心,只有385間擁有戶外遊戲場地。香港教育大學「探討參與幼稚園教育計劃之幼稚園的空間」的研究顯示,超過75%受訪幼稚園表示附近設有休憩區/公園,約55%幼稚園更鄰近社區會堂及戶外球場。 既然校內空間不足,我們便試試發掘幼稚園鄰近的公共空間,經先導計劃的牛刀小試後,發現課堂不會主動投入寫字的小朋友,竟然在戶外用石頭代筆,將眼前的學校名字、大廈名稱逐一寫在地上。當推行戶外自由遊戲後,幼稚園生更期待上學,歸屬感因而提升。參與的教師也有深刻反思,見證了只要環境轉變,兒童的行為及心態也會有所不同,所以,即使下雨,也會容許小朋友在戶外玩遊戲,當然需要穿好雨衣啦! 文:黃佩儀(智樂兒童遊樂協會遊戲及遊戲工作服務發展總監) 作者簡介:智樂兒童遊樂協會成立於1987年,多年來肩負起推動兒童遊戲的使命,期望建立一個尊重、保護、實踐遊戲權利的社會,讓孩子樂享童年。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17期]

詳細內容

看得起遊戲:遊樂空間的設計事

公共遊樂空間一直是我們致力推動的領域,好讓每位小朋友,不論家境貧富、能力各異,都可在遊樂場開心玩遊戲,在遊戲中健康成長。近年我們擔任遊樂環境顧問的項目,包括2018年的屯門公園兒童遊樂場、2019年捐山窿公園裏的真渠管遊樂裝置、2021年的東啟德公園彩虹樂園、2023年8月啟用的茶果嶺海濱公園,以及2024年4月開放的海輝道公園。 因應項目不同,我們參與的範疇也有變化,涵蓋遊樂環境設計、設計評估、安全檢查、標準認證、恆常運作培訓、舉辦社區參與及設計工作坊、推動倡議,以至開放後報告評估等。在芸芸工作中,究竟遊樂環境設計所指的是什麼?就透過最新的海輝道公園之多元共融兒童遊樂場,來開展一次公眾教育吧! 海輝道公園的兒童遊樂空間約佔660平方米。(作者提供) 奧運主題遊樂設施 概念主題:配合所在地區的奧運主題,除了以遊樂地景(playscape)規劃一系列動態遊樂體驗,以及於平台通道設置奧運項目組合的對對碰組件外,另備有可引發桌球、風帆海浪想像的特色遊樂設施。 遊樂動線:整體佈局考慮了兒童遊戲的常見動線,入口設置了刺激動感兼備的共融氹氹轉和大型平衡遊樂波波陣,以即時回應兒童的本能;另一端開闢了靜態的共融玩沙區,讓小朋友在多元遊樂體驗後,靜靜探索觸感遊戲,符合兒童遊戲的前中後階段。 多元體驗:場內空間不大,卻五臟俱全。設計團隊以遊樂地景規劃形式將遊樂設施融會山丘地景當中,可供跑動、跳躍、攀爬、搖盪、旋轉、下滑、平衡外,還可同時促成社交遊戲。感官遊戲則包括玩沙、玩陽光、玩海風。 挑戰層次:為配合不同能力的用家,團隊設計同類遊樂體驗時,也特意提供不同難度的挑戰,考平衡的有固定球和動態球,攀爬的有抓手點和徒手玩,玩滑動的則有低斜度滑梯和波浪形鋼條管道。 新穎設施:除了新鮮感十足的波波陣、吊牀組合、特闊的多人滑梯加方格透光有色上蓋外,引入的360度旋轉雀巢形多人鞦韆,配合地面的螺旋圖案,提升了旋轉時的刺激感。 通達共融:使用嬰兒車的家庭或輪椅使用者均可暢通無阻,直達全場高低各處;沙池也配備共融沙枱及刮沙機,特闊兼低斜度滑梯則方便幼童一家三口同時下滑。 環境配套:座位分別設置在各種遊戲設施附近,家長可近距離觀察孩子的遊戲,甚至坐在微斜的山丘地景上,親身感受遊戲趣味;至於玩沙的配套,則設洗手洗腳的裝置。 我們以專業知識、循兒童為本的角度,用心設計公共遊樂空間,期望小朋友玩得開心、玩出多元、擁抱共融! 文:陳煒軒(智樂兒童遊樂協會 遊樂環境經理) 作者簡介:智樂兒童遊樂協會成立於1987年,多年來肩負起推動兒童遊戲的使命,期望建立一個尊重、保護、實踐遊戲權利的社會,讓孩子樂享童年。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12期]

詳細內容

看得起遊戲:在醫院玩遊戲

我們相信,小朋友病了也要玩遊戲,所以,我們早在1994年於本地開展醫院遊戲服務;惟多年來一直靠善心組織支持,才能在未納入港府醫療體系的情况下,持續為病童服務。芸芸的善款來源中,包括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支持2019年2月至2024年7月為期5年半的「賽馬會智樂遊藝樂童行」計劃。 計劃下支持推行醫院遊戲服務的本地公立醫院橫跨3個聯網,計有九龍中的香港兒童醫院、九龍東的將軍澳醫院及新界東的威爾斯親王醫院;不可不提的是,全靠賽馬會的資助,才能於2018年12月開始分階段啟用的香港兒童醫院帶來醫院遊戲服務,讓更多患上嚴重、複雜、不常見及需要跨專科治理的病童,在漫長的抗病歷程中,不論身心和情緒,都能獲得全面和悉心的關顧。 細數走過的5年,歷經世紀疫症的網上新猷外,我們也擴展服務的病類至25種/科,其中的內分泌科、風濕科、放射科、麻醉及全期手術醫學科,更是醫院遊戲師首度涉獵的範疇,對於配合醫護治療和滿足病童需要的各種醫院遊戲介入方案,都是一個全新的領域。 可幸在過去多年的經驗累積下,一眾醫院遊戲師已了解與醫護人員組成伙伴團隊的必要和重要,因而早早籌劃會議,建立完善的評估及轉介流程,務求分工合作,各司其職。醫護人員專責醫療及身體機能上的治療及護理,醫院遊戲師則帶領病童在心理及認知層面好好準備,理解患病因由及治病歷程外,並從中培養抗逆力及創造正面的應對方案。 逾5萬人次病童受惠 「病咗都要玩」 這個行之有效的合作模式5年來令53,550人次的病童受惠,超過九成受惠者表示滿意;認為病童在治療過程中表現合作的醫護人員同樣超過九成,由此可見,醫院遊戲為病童和醫護帶來雙贏,發揮的效用令人振奮鼓舞。 除了醫療上的支援,病童也是小朋友,同樣需要玩遊戲,更因為受限於患病狀况和醫療需要,生活體驗大大減少。「賽馬會智樂遊藝樂同行」計劃因而引入遊戲及藝術元素,真正實現「病咗都要玩」。醫院遊師在病榻旁與病童玩遊戲外,更會舉行形形色色的手工和藝術體驗工作坊,讓病童重拾常規的活動趣味。 醫院遊戲師在病房向病童講解磁力共振程序。(作者提供) 遊戲回應了病童的本能需要,也可改變病房環境,令氣氛更趨兒童友善,玩的種類包括音樂遊戲,具備音樂造詣的醫護人員當然被邀一起參與表演,與眾同樂。精彩演出隨後更被上載至網上平台,讓病童隨時重溫細味。 患病無法選擇,但如何面對疾病,如何演繹抗病歷程,卻是一道開放題。這5年的一幕一幕,就是病童獲享遊戲良藥的最佳見證。 文:江小萍 (智樂兒童遊樂協會醫院遊戲服務總監 ) 作者簡介:智樂兒童遊樂協會成立於1987年,多年來肩負起推動兒童遊戲的使命,期望建立一個尊重、保護、實踐遊戲權利的社會,讓孩子樂享童年。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07期]

詳細內容

看得起遊戲:「二份一遊樂場」動土禮

翻查檔案,我們首次在《明報Happy Pama教得樂》「看得起遊戲」欄目向讀者介紹「二份一遊樂場」項目時,為2021年12月7日(重溫:https://shorturl.at/rBQU0)。光陰似箭,29個月後,又可與大家分享項目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我們在發展局及海濱事務委員會的支持下,加上「夢想無界」基金及左滌江慈善信託基金的資助,於紅磡都市公園興建全港首個以冒險遊戲為主題的「夢想無界二份一遊樂場」,並在上月舉行動土禮。 嘉賓聯同孩子們,一起主持動土儀式。(作者提供) 遊樂場的概念是由智樂先行創造一半,其餘一半由小朋友接手,拼、合、加、減、合體或分拆;而在既簡單又隆重的動土儀式上,也特別邀請小朋友一同參與,貫徹由主題概念、場地設計佈局至遊戲模式,都有小朋友的份兒,展示兒童主導遊戲的項目核心。 孩子話事 料首年20萬人受惠 回想智樂推動冒險遊樂場的歷程,早於1999年在維多利亞公園的「歷險遊樂日」開始;在其後的不同計劃,也有加入冒險遊樂場的元素。至2020年1月, 為展現本地化的全新面貌,項目於卑路乍灣公園以期間限定形式重新登場,並命名為「二份一遊樂場」。往後的一年,活動分別於大埔區及中西區再辦,並由連續3個周末舉行延長至11天、以至長達1個月。於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二份一遊樂場」更首次登陸紅磡,並於一年內舉行不同的期間限定公開活動,包括定期舉辦遊戲活動、小型互動體驗站及社區為本的連串活動。 項目由過往期間限定之快閃模式,發展至定點落戶,全因智樂獲批以短期租約的模式,使用紅磡都市公園的部分用地,營運約2200平方米的遊樂空間。項目設計佈局分別為公共開放空間、戶外冒險遊樂空間及室內遊樂空間,務求讓小朋友在獨特兼具啟發的遊樂環境中,運用各種物資和材料,建構和創造好玩遊戲,體驗冒險挑戰、孩子話事、持續轉變的三大項目特色,以回應多變社會下的兒童發展需要。 「夢想無界二份一遊樂場」將有遊戲工作員駐場,支援兒童創設好玩空間,延伸更多遊戲;恆常開放的營運方式可吸引小朋友重複前來和持續參與。服務對象除了場地所處九龍城區的居民外,更擴展至全港小朋友及其家長,並為低收入家庭安排特選項目,有助參與者融入社區,培養歸屬感,預計首年的受惠人次達20萬。 誠意邀請您與我們一起,熱切期待2025年「夢想無界二份一遊樂場」的開幕! 文:周寶頤(智樂兒童遊樂協會服務總監) 作者簡介:智樂兒童遊樂協會成立於1987年,多年來肩負起推動兒童遊戲的使命,期望建立一個尊重、保護、實踐遊戲權利的社會,讓孩子樂享童年。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02期]

詳細內容

看得起遊戲:平衡方程式

把幼童向上拋起然後接住,是一個大人與小朋友常常玩的遊戲。 在爸爸眼中,拋起的高度完全合理,身為人父,一切盡在掌握。 在幼童的角度,看來是以爸爸眼中2倍的高度飛起來,有點刺激,但好玩! 在媽媽的視角,卻比爸爸的標準高出6倍,太危險了,要—立—即—停—止! 遊戲挑戰vs.受傷風險 由此可見,擔當的角色不同,對同一事件自會有不同演繹。回歸到遊戲本質,到底標準在哪?身為遊戲知識的傳播者和兒童遊戲的推動者,怎樣才可為小朋友爭取多一點遊戲的挑戰?如何才可擴闊大人為小朋友安全着想的保護框框? 身為兩子之父,我當然深切體會為人父母的心願——想孩子健康快樂成長,但又擔心小朋友受傷……歷經多年的家長遊戲教育,不少學員的真人實證卻足以令我們相信,只要引領爸爸媽媽尋回初心,重新聚焦孩子的成長核心需要和發展本質,廿四孝父母都會戰戰兢兢地放手,讓小朋友爬上那把高高的攀爬架;因為家長明白,讓小朋友在遊戲中嘗試探索和自我挑戰,正是建立判斷力和能力感的最佳平台。 當家長對孩子開綠燈,小朋友又可在哪裏冒險挑戰呢?何處才有好玩的遊樂場呢?關於設計、建構、創造、管理、保養遊樂空間的這一個專業範疇,正是我們近年致力開墾的土壤,務求帶動改變公共遊樂場過分強調安全、單一呆板的面貌。 家長願意放手,配合業界創造好玩環境,小朋友才能在遊樂空間盡情挑戰和冒險。(作者提供) RBA管控風險 其中一套近年常用的知識概念名為「利益風險評估」,英文為Risk-Benefit Assessment,簡稱RBA。英國專家David Yearley早前來港授課,曾重點拆解建構RBA的立場宣言,開宗明義地強調不是免除風險,而是以一個有系統的專業方法來管理和控制風險,從而保留對小朋友帶來的種種益處。 遊樂空間的設計者、興建者、管理者、營運者或安全檢查者,均可運用RBA,先以利益好處來作為考慮重心,而並非單循「避免挑選」、「禁止阻攔」或「圍上膠帶」來減低風險,甚至把風險徹底歸零。在RBA的應用上,不論設立專家顧問至系統化的作業守則,皆有章可循;而為促進在職進修,更設專業培訓,我們早前舉辦的工作坊便屬後者。 現時,RBA全靠業內有心人士的自願參與和主動推行,要惠及整個業界,提升專業水平,便要由業內組織出手支持及認同認可。想進一步以高瞻遠矚的視野指導方向,則要上推至執政層次,以制訂策略和調撥資源,才可將平衡益處和風險的完美方程式實現出來。 文:余啟賢〔智樂兒童遊樂協會服務總監(智樂學院及好玩爸媽)〕 作者簡介:智樂兒童遊樂協會成立於1987年,多年來肩負起推動兒童遊戲的使命,期望建立一個尊重、保護、實踐遊戲權利的社會,讓孩子樂享童年。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97期]

詳細內容

看得起遊戲:踏出第一步 投入共融遊戲

「坦白說,根本無法分辨哪一個是一般小朋友,哪一個才是有特殊需要!」在本會舉辦的共融遊戲日中,一名幼稚園教師有此觀察。 遊戲是孩子的本能,對特殊需要(special needs)的兒童而言,更潛藏無窮動力,可引發莫大好處,令平日課堂上被動的一群變得主動,令寡言木訥的也漸漸開始發聲表達,展開社交溝通。 我們深明特殊需要小朋友的遊戲需要,早在2011年已於明愛樂進學校試行定時開辦自由遊戲課;其後,更擴展至樂興幼兒中心及樂勤學校。至2016年,我們開始與協康會結成伙伴,為其轄下的特殊幼兒中心推行系統化的自由遊戲教師培訓,並由教師自行運作,讓自由遊戲在特殊幼兒中心植根。 培養外出遊戲正向心態 經過多年深耕細作,教師對兒童遊戲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在環境設置的方法、介入的技巧均有所提升,更發現遊戲所帶來的良好效果。對我們積極推動工作,校方的反應和回饋均令人鼓舞,那麼家長呢?有否接觸孩子在學習訓練以外的遊戲大世界? 透過先導項目的推展,我們發現家長甚少帶同特殊需要的小朋友外出玩遊戲,箇中原因包括欠缺資訊,過往的負面經驗令人卻步,對孩子的照顧和訓練已令家長身心俱疲等。 針對家長的情况,我們隨即鼓動家長參與智樂先導項目中的連串活動,包括主辦家長講座和組織親子遊戲體驗團。前者有助家長認識自由遊戲的基本概念,培養外出遊戲的正面心態;後者則由我們帶領家長前往可供共融遊戲的場地,計有深水埗共融遊樂場及在不同地區舉行的社區遊戲活動等。 辦體驗團推廣 孩子開心家長安心 玩過了後,有家長目睹嚴重自閉的孩子竟然與其他孩子一起互動玩遊戲,感覺既驚又喜;另有家長指出,有專業人士如社工、遊戲工作人員的強大支援,如身處保護傘下,既感安心又放心,就算遇上突發狀况,也有即時援手;更有家長表示,在遊戲物資充裕和安全的環境下,孩子可自在遊戲,家長便毋須時刻老盯着孩子或苦苦追趕,得以稍作喘息,放鬆緊繃情緒;如有幸在活動中,遇上「星星」相惜的家長,更可閒聊交換育兒心得,建立互助網絡。 我們的種種先導行動帶領家長和特殊需要的小朋友走出了第一步,初嘗外出玩遊戲的樂趣;未來還需要更多社區的支援,更多家庭的包容,特殊需要兒童在成長之遊戲路上,才不會孤孤單單,才可穩穩妥妥地走出康莊之路,實現文首提及的共融遊戲烏托邦! 有特殊需要小朋友在家長陪同下,外出參與遊戲活動,樂享自由遊戲。(作者提供) 文:黃佩儀(智樂兒童遊樂協會 遊戲及遊戲工作服務發展總監) 作者簡介:智樂兒童遊樂協會成立於1987年,多年來肩負起推動兒童遊戲的使命,期望建立一個尊重、保護、實踐遊戲權利的社會,讓孩子樂享童年。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92期]

詳細內容

看得起遊戲:醫院遊戲團隊外訪之旅

智樂早在1994年已引入西方的概念,啟動本地化的醫院遊戲服務,以遊戲令小朋友在抗病歷程中獲得身心靈的照顧。為提升服務水平和加強交流,團隊多年來不斷參與國際會議及探訪世界各地的業內同工;在疫後復常的2023年,我們重新啟動外訪之旅,在6月、10月及11月分別遠赴英國、美國和加拿大,以及澳洲和新西蘭。 在多年累積的環球網絡基礎上,我們得以聯繫當地著名的兒童醫院和相關組織,英國之旅有Evelina London Children's Hospital、Great Ormond Street Children's Hospital及Starlight Children's Foundation;美加之旅有C.S. Mott Children's Hospital、McMaster Children's Hospital及The Hospital for Sick Children(SickKids);澳紐之旅則有Monash Children's Hospital​、The Royal Children's Hospital、Very Special Kids、Starship Children's Hospital及Kidz First Children's Hospital​。 外地醫院直接聘用 專科專職服務病童 與多間不同機構溝通交流,兼走進各地醫院,均令外訪成員獲益良多,眼界大開。原來上述多間醫院的醫院遊戲同工均由所屬醫院直接聘用,與本港由非政府組織自行籌募經費作志願服務的方式有所分別;有些醫院會安排醫院遊戲同工以專科專職服務病童,另設音樂治療師、藝術治療師等,又與本地服務涉獵各個病房及由醫院遊戲師統籌全套服務的做法大有不同。 加設戲院動物園 病房佈置如家居 綜觀各醫院環境,可謂各具特色,除香氣四溢的感官花園外,有醫院竟有水族館、動物園,還有以豆豆袋為座位的戲院,可供病牀直接進入的遊戲室,為青少年患者而設的健身室和電玩設施;另有比平常人更高更大的卡通公仔電梯指示,安裝了感應式動物圖案的病房走廊,推開病房即見的遊樂場,以熱帶雨林為主題的等候區及可自由任玩的滑梯遊樂裝置,甚至恍如居室的病房——全因院方細心地把所有醫療設備都安置在衣櫃或收納櫃中;凡此種種,都可見各醫院為創造一個兒童友善治療環境的縝密心思。 智樂醫院遊戲團隊在外訪旅程中,獲外地的業內同工接待,實地參觀各間兒童醫院。(作者提供) 3個外訪的行程既緊湊又豐富,在不同的領域,包括醫院環境、服務形式、日常運作、實務技巧、介入手法、培訓模式、發展方向、醫院遊戲工具等,也屬外訪團隊的探究範疇,更為整個團隊帶來不少啟發。原來縱使文化各異,但由外至內的空間佈局,形形色色遊戲工具的功能和目標,卻出奇地相同。 透過每次會面、每次對話和智樂外訪團隊的分享,均可點點滴滴建立雙向的專業網絡,更有助持續的資訊分享和經驗傳遞,在地球不同經緯線上,為患病的小朋友送上愛心關懷。 患病無法改變,慶幸世界各地都有關心病童身心靈需要的醫院遊戲師,為身處不同抗病歷程的小朋友,帶來適切又貼心的遊戲方案。香港的智樂醫院遊戲師,會繼續努力加油! 文:江小萍(智樂兒童遊樂協會醫院遊戲服務總監) 作者簡介:智樂兒童遊樂協會成立於1987年,多年來肩負起推動兒童遊戲的使命,期望建立一個尊重、保護、實踐遊戲權利的社會,讓孩子樂享童年。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87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