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GPS:漢字部件與字義 未必相關

教師教小朋友認字時,通常都會解釋部件與字義之間的關係,例如有「木」字旁的字,字義就會跟樹木有關。舉例如「橙」、「枝」字,意思皆與樹木有關聯。小朋友明白部件提示字義的功能,將來看到不認識的字,也可猜測字義大概與什麼有關。然而,小朋友在課堂、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字未必全部都與該部件的意思相關。以下列出幾個不同字義與部件無關的情况,讓教師在教學時能夠提醒小朋友。 字或部件意義改變 在歷史演變中,字或部件的意義改變了,彼此因而不再相關。例如「樣」字,現多表示「樣式」,但本來的字義是「櫟樹的果實」,所以包含「木」部件。另一例子,「藍」字,藍色與植物無關,但字的本義是「蓼藍,草本植物,其葉可製作成藍色染料」,是以包含「草花頭」。再一個例子,不是字義改變,而是部件意義轉變了。「虫」的本義是「毒蛇」,因此「蛇」、「彩虹」的「虹」、「蠟燭」的「蠟」(其外形皆像長長的蛇),雖不是昆蟲,卻用「虫」部件。換言之,這些字的部件與字曾經是意義相關的。 部件純粹表音 如果部件與字的意義皆從未改變,是否就必定相關?答案是否定的。部件在字中,除了表示字義,也可表示字音。當功能純粹是表音,部件意義與字義就不會相關。例如:「沐浴」的「沐」字,字義與「樹木」無關,字音卻與「木」相同。其次,「錦標」的「錦」、「欽佩」的「欽」,都不是「金屬」,但字音與「金」相近。另外,「飾物」的「飾」字,字義與食物無關,但字音與「食」相近。 部件是其他部件一部分 部件有時既不表示字義,也不表示字音,它們是其他部件中的一部分。例如:「想」字,包含「木」部件,但「木」只是表音部件「相」的一部分。其他例子包括,「彩」、「蜥」,「木」不過是「采」、「析」的部分。另外,「婆」、「蕩」,包含「三點水」,字義亦與水無關。 字裏部件 不是真部件 有些字看似包含某部件,但相似、甚至相同的部分,其實不真的是該部件。舉個例子,「四點火」,通常包含這部件的字,字義與「火焰」有關。可是,「魚」、「燕」等字,下面的四點卻不是「四點火」,而是魚和燕子的尾巴。又例如,「萬」字,由於上面的不是「草花頭」,字義與植物無關。「萬」的本義是「蠍子」,上面的是「蠍子的鉗」。「若」字,像「人跪坐,雙手上伸,整理披散的頭髮」,看似「草花頭」,實質是「雙手與頭髮」。 小朋友學會部件提示字義,的確有助他們學習漢字。然而,漢字由部件構成的歷史過程,卻非如此簡單,當中不乏例外,也包含豐富的文化意義,值得教師深究。 文:林浩昌(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27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怎樣教非華語生中華文化?

以往,在主流學校就讀的主要是在家說華語的華裔學生,學校的教學因而依據華語學生的需要而設計。近年,非華語學生逐漸入讀主流學校,學生必定是華語學生的假設往往不再成立。但教師是否意識到這樣的轉變,教學上會否仍假設只有華語學生,忽略了學生多元的文化背景?這問題在中華文化教學中尤其值得反思。 「我們」等同華語人士? 有小一中國語文課本,標題是〈我們的傳統節日〉,內容包括吃湯圓、掃墓、賽龍舟等華語人士的節日活動。這裏「我們」是什麼意思?香港是一個多元文化社會,「我們」除了華語人士外,應否也包括非華語人士?難道非華語人士不是「我們」?那麼,「我們的傳統節日」,除卻華語人士的節日外,應否亦介紹非華語人士的一些節日,例如印度人排燈節的點油燈、巴基斯坦人開齋節吃棗子等活動? 分享不同生活經驗 另一本小一中國語文課本,有以下「農曆新年」的教學活動:「先看看圖,再想想你過年時會做哪些事,可以幫助你想出說話的內容。」「兩人一組,互相分享過年時感到高興的一件事,再把那件事寫出來。」教學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是適切的,然而非華語學生卻不一定經歷過農曆新年。那麼,教師如何幫助他們?例如,請非華語學生採訪華語學生過新年的情况,從而加深他們的認識。再進一步,活動可以包含非華語文化中的傳統節日,並比較這些節日與華語人士節日的異同之處(例如大家都探訪親友、互送禮物),以豐富非華語與華語學生的分享內容。 黃皮膚、黑頭髮、黑眼珠 有幼稚園高班的活動,學習目標是「認識中國人的特徵(名字、外貌特徵、語言)」。活動流程包括「請幼兒運用鏡子觀察自己的樣子,畫下自畫像,填上適當的顏色(黃皮膚、黑頭髮、黑眼珠等)。教師展示幼兒所畫的圖畫,引導幼兒說一說大家的外貌特徵。 非華語學生,尤其是在港土生土長的,由於外貌不能改變,他們在這活動中也許感受到就算自己付出多少努力,也不能完全變成中國人。這活動能否達到原先訂立的目標,即培養學生作為中國人身分的認同?還是使得非華語學生更難得到身分認同? 過往,我們教中華文化時,經常提及「炎黃子孫」、「血濃於水」、「同根同心」等說法。可是,非華語學生未必與華語人士有血緣關係,這些慣常的說法並不適用於他們,教師能否覺察到有這樣的改變? 教導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並不容易,然而只要教師加深了解非華語文化,多從非華語學生的角度思考並欣賞其文化,他們的教學必能變得更靈活、更多元。 文:林浩昌(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25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小朋友可否沒有英文名?

香港華人用英文別名很常見,不少家長更會為小朋友在身分證上加上英文別名(如CHAN, Tai Man Tom)。然而是否每個小朋友都必須有英文別名? 有家長在小朋友入讀小學時,在《學生手冊》個人資料「英文名」一欄,填上小朋友中文名字的拼音。交回手冊後,班主任特意打電話給家長。 班主任:請問浩昌有沒有英文名? 家長:我在手冊填上Ho Cheong,用這個就可以了。 班主任:不是,有沒有像John、Peter、Mary那些英文別名? 家長:沒有。 班主任:是否需要改個英文別名?如果沒有,外籍英語教師很難叫他的名字。 家長:不用了,謝謝! 班主任特別致電家長,可見他認為,以中文拼音作為英文名仍有「不足」之處,小朋友「應該」取個英文別名。這做法在香港華人十分普遍,但其他國家或地區的人會否同樣取用英文別名?筆者於是從外地朋友的名字中探索,發現其他地區的人士通常以自身的姓名音譯,而不另取英文別名。例如新加坡華人「淑華」的英文名是Seok Hwa;日本人Mari真理,沒有用Mary作為英文別名;印度人Anika,不是Anita。當然,也有外地朋友使用英文別名,例如:名字是James的印度人,他是基督徒。但總體來說,英文別名的使用並不像在香港華人之間那樣普遍。 也許讀者認為,這正反映香港是國際大都會,擁有中西文化匯聚的特色。兼具中西文化視野,在現今全球人口遷移的社會,確實是一項優勢。不過,有了英文別名是否就足夠?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否善用每個機會來融入西方文化?例如日常習慣說英語、瀏覽英語媒體、閱讀英國文學典籍?甚至能否指出England(英格蘭)、Great Britain(大不列顛)、The United Kingdom(英國)三者的分別?筆者相信,起用英文別名僅是學習跨越中西文化的開始,我們應可更深入了解西方文化。 非華語小朋友 用原名音譯成中文別名 筆者留意到一個情况,香港主流學校有不少非華語小朋友就讀,教師會用他們原名音譯成中文別名,但不會另取英文別名。例如 Fatima叫法蒂瑪;Aisha的中文別名是愛莎,英語則維持叫Aisha而不會叫Anne。他們本身的名字可能來自母語,並非源自西方文化,與華人將中文名字英譯一樣,英語教師不一定能讀出來,但教師為何不建議他們取個英文別名? 像華裔人士一樣,非華語小朋友本來的名字都很有意思,可反映他們的文化背景。例如:Aisha和Fatima大概是巴基斯坦裔伊斯蘭教徒。教師對非華語文化有所認識,有助他們了解小朋友的家庭背景,對教學很有幫助。 使用英文別名不是壞事,但更重要的是欣賞多元文化,對不同文化底蘊有更深入的認識。 文:林浩昌(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23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學習是什麼?

我們對學習的理解,會影響我們怎樣學習,從而影響我們的學習成果。假如我們視學習為一項任務,做完功課後,任務就完成,我們不會再思考學習的課題,不會在學習內容上鑽研。然而,倘若學習是一種興趣,功課完成後,我們會尋找更多課外資料,最終對課題有更全面的了解。那麼,究竟我們對學習是如何理解的? 幼稚園老師問小朋友:「明天放假,大家是否很開心?」小朋友沒有表示。老師表情更加誇張,接着說:「終於放假了,應該超開心!」小朋友仍然毫無反應。其實,小朋友上學見到其他小朋友,可以一起玩已經很開心。老師也許工作繁忙,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小朋友身上。這也許讓小朋友在潛移默化中認為「如果不用上學就值得高興」。 「能夠學習太感動了」 另一個例子,學期完結,家長說:「明天開始放暑假,我們外出吃飯,好好慶祝一番!」但9月開學前,我們會否為了可以上學而慶祝?有幾多學生期待上學並認為「能夠學習太感動了」? 另有香港中學文憑試學生放榜之後,塵埃落定,首要做的是把所有課本、筆記等全部丟掉,一件不留。中學的學習難道沒有任何保留的價值? 幼園生抱抱老師 大學生遠離教授 筆者觀察到,幼稚園小朋友早上回到課室,會走到老師面前抱抱老師。上課時遇到老師提問,他們也會積極舉手回應。然而,接受多年的教育後,大學生上課會走到講堂後方坐在最後一行。導師問問題時,他們低下頭避免眼神接觸。學生可從導師身上學到很多,但為何卻不想接近他們? 筆者開學時派發課程大綱給學生時,會問他們:「大綱列出這學期的13節課,你認為是被判處13天徒刑,還是得到了13張電影門票?」如果前者,上課可免則免,學生只會達到最低出席率的要求;後者,則學生覺得缺了每節課都很可惜。 享受和珍惜學習的人 才能體會箇中樂趣 唯有享受和珍惜學習的人才能體會箇中樂趣。有老人家到社區中心學習社交舞,完成初班後,再報名初班,一直上了初班幾遍。筆者問她,為什麼不報讀中班、高班? 她回覆:「我這把年紀,上課不是為了追求什麼成績。留在初班,與其他老人家一起跳舞,消磨時間,是最滿足的了!」 把學習理解成任務並不一定是問題。有時學生能完成功課,有了自信心,才可享受學習。反而經常欠交功課,學習卻很難是一種享受。筆者認為若學習只為完成任務,顯得對學習的理解過分狹窄,才是真正的問題。其實,學習既要做好功課,也要培育興趣,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文:林浩昌(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21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習字未必需重複抄寫

教師教學時,有時為了公平及效率,會採用相同的教學方式。這種做法假設同一班學生的學習需要和能力相近,因而相同的教學方式能適用於大部分學生。 然而,現今學生的學習差距很大,學習需要和能力都不一樣,教師不能只因循固有做法,需因應學生個別情况,靈活施行不同的教學方式,以求能達到因材施教之效。這種多元的教學方式,值得教師深思。 以初小默書作為例子,一般學校的做法是,當學生寫錯字時,會要求學生重寫幾次作為改正。教師假設學生只要重複抄寫,就能學會正確字形。然而,倘若我們深入分析學生寫錯字的原因,就會發現重複抄寫未必是適合所有學生的學習方式。筆者以下會舉出幾個常見的寫錯字情况及有效教法: 掌握字形特徵 當學生能大致寫出字形,但由於要寫的字筆畫多,容易漏掉一點,或多加一畫,例如:寫「獻」或「關」字時,遺漏部分筆畫。這些字的字形不易解釋,筆畫繁雜、瑣碎。教學方法主要是幫助學生記憶字形,把一筆一畫牢牢記住,重複抄寫也許是可行的辦法。 另一情况,同樣是漏掉一點一畫,但是由於寫的字形與其他字形相近,學生因而混淆。例如「直」字,有的學生會將中間的3個橫畫,錯寫成兩畫,像「且」那樣;或是寫「展」字,在下面左方多加一撇,像「衣」字。此時,重複抄寫未必是最有效的方法。適切的教學方法是,教師直接指出字形特徵,例如:「有些字中間有兩個橫畫,有些3個,而『直』字是3畫的。」這樣,學生就能明確記得橫畫的數量。 分辨字義義符 此外,如果學生因字音相似而寫錯別字,例如:把「將」字寫成「張」,或「造」字寫為「做」,這時,重複抄寫「將」字多遍,都未必有助學習,學生仍會把「將軍」錯寫成「張軍」。這裏的問題是,學生混淆「將」、「張」兩字的用法。因此,更有效的教學方法是教導學生分辨兩字的字義,並透過學習活動讓學生辨別兩字,例如:組詞練習,[將/張]開,[將/張]軍。只要學生答對練習,就代表他們能掌握字義的分別。 最後的情况是學生誤用義符,例如:「推」字錯寫為「堆」,或「織」錯寫成「識」。寫錯字的原因是由於學生未能理解義符的功能。當學生明白有「提手旁」的字,字義通常與「手的動作」有關,就能依照「推」的意思,猜出義符應是「提手旁」。所以,教師應提醒學生覺察義符的提示功能,例如:請學生判斷「推」、「堆」、「怕」、「拍」等字,哪些與「手的動作」有關。 總的來說,每個學生寫錯字的原因各有不同,教師應針對學生的問題根源,施行多元、適切的教導,才能有效幫助學生學習中文。 文:林浩昌(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 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17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如何指導小朋友做功課?

家長指導小朋友做功課,有時只着重盡快把功課完成。其實,我們在過程中怎樣指導他們,對於他們的學習至關重要。 辨識小朋友面對什麼困難 譬如,小朋友問:「『7與8的和』是什麼?」讀者會怎樣回答? 倘若目的只是為了完成功課,我們直接回答「15」,就可完成任務,而且答案正確。不過,這樣小朋友只是盲目跟從,學不到加數概念。那麼,怎能讓小朋友有所得着?其實,第一步是要辨識他們面對的困難。 如果我們認為,小朋友的困難是不理解「和」是什麼意思,我們可以引導他們:「『和』即是『加』,7加8是什麼?」 假如小朋友未能掌握抽象思維,我們可進一步指導:「7個蘋果,再多加8個,共有多少個蘋果?」 或是,小朋友只是性格依賴,我們就鼓勵他:「再想想吧,你能做到的!」 回應小朋友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取決於我們認為他們的困難在哪裏,然後採用不同的指導方式。 教導作文 引導孩子寫出心中所想 另一個例子是作文,例如當小朋友要寫一篇題為《我的家人》的文章,我們可怎樣指導? 倘若目的是要盡快完成功課,或功課要求遠超出小朋友的語文能力,有些家長會將自己構思的內容講給小朋友聽,讓他們逐句抄錄下來。這樣的作品,表面上文句流暢,表達確切,可是,作文就變成抄寫、默書練習,並不是小朋友想表達的內容。 如果作文的目的是讓小朋友寫出自己心目中的內容,可先要求小朋友講出他們想到的東西,引導他們組織內容後,再協助他們自己寫下來。這樣,小朋友就不會由於語文能力不足,而窒礙他們的思想表達。透過鼓勵小朋友表達自己的想法,家長或會發現孩子敏銳的觀察力,例如有小朋友想到的不只是爸爸工作、媽媽持家的傳統家庭定型,而是描述爸媽的口頭禪:「快點啦!」從另一角度帶出家人日常相處的點滴,展現童趣幽默。 假如我們認為,小朋友的困難是不知道寫什麼內容,我們可提供一些相關的範例讓他們參照,從而仿寫出自己的作品。這些範例,教師在寫作大綱中可能已有提供,就算沒有,也不難在網上搜尋。小朋友看這些範例時,我們可指出每個段落的主旨,例如:家人有什麼外貌長相、習慣嗜好?日常做什麼事情?家人之間的相處如何?小朋友思考過這些問題後,我們就可協助他們選取自己的內容,並組織成前後貫通的文章。 倘若小朋友的詞彙貧乏,我們可提供一些相關生詞,例如:相親相愛、感情深厚等,這樣,小朋友就能學習更多詞語,措辭更為恰當生動。 功課只是學習的成果,家長應聚焦於學習的過程,考慮提供怎樣的教導和指引解決學習困難,使他們能做到期望的成果。 文:林浩昌(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15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為升中作好準備

當子女升上中學,由於成長階段及中學學習要求的轉變,家長跟子女的關係會產生變化。一方面由於青少年的自尊、對私隱的重視及自我意識變得敏感,對家長的意見不一定會全盤接受;另一方面,中學教育對學生個人及自我管理的要求高,家長也不宜過度參與。於是,怎樣「放手」就成了家長重要的一課。筆者建議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範疇,來協助子女作準備和適應中學生活,讓他們成長為自信獨立的青少年。 家長學放手 讓子女多參與 形象與空間管理:青春期是建立自我形象的關鍵時期,家長可以趁升中協助子女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家長可以讓子女積極參與各樣的升中準備,如商量購買校服的尺寸、數量,髮型和上學所穿的鞋款等。在準備過程中,家長可了解子女對儀容外表的看法,順勢教導他們怎樣洗熨校服,做個自信和自理兼備的中學生。開學前後,亦可以引導子女整理家中書桌及附近範圍,添置合適的新文具,營造儀式感,令他們對中學新階段加倍重視。 時間管理:中學的上課時間表跟小學的安排有很大的不同,子女的生活節奏也會隨之改變,如午膳和放學後的自由時間會較多,學校的課餘活動亦較多元化。筆者建議家長相互溝通後,在開學前或學期初給子女一個具體而清晰的方向,告訴他們父母的期望,好讓他們也自行訂下一些目標。目標設定好後,可以共同製訂時間管理的方案。就初中生而言,除控制好飲食和玩樂時間外,筆者建議他們設定每日及每周的學習指標,如每天需完成擬定的練習,並能於每周及每隔一段時間達到某些可量度的學習成果。 學習技巧:中學的考核模式與要求跟小學不完全一樣。家長可在高小階段教導子女備課及做筆記的技巧,如使用思維地圖、電子記事簿、熒光筆及各種可減省書寫時間的符號等。另外,亦可推介各類合適的圖書及網站,鼓勵他們自主學習。 金錢管理:中學生會有自己日常的開支,例如午飯及買文具等支出。如何讓他們做好理財管理,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筆者認為家長可以在學期初每天給予子女零用錢,在一至兩個月後轉為以月計算。半年後,若子女在管理開支上表現不錯,則上下學期各給一次,好讓他們有較大的自由度計劃怎樣使用金錢,明白量入為出的概念。 最後,健康管理與人際溝通技巧對過渡中學階段亦是非常重要的。升中後,子女的身心發展和社交需要會有很大的轉變。父母在生活中展現成熟負責的態度和待人處事方法,就是青少年最好的楷模。 文:黃偉鴻(香港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講師) (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 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13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元宇宙教室上國家安全課

隨着社會不斷發展,全球化加劇,國家安全已經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國家安全涵蓋廣泛,除了政治外,還有文化、生態、科技等20個領域。如何讓學生(特別是年紀較小的)掌握這方面的知識,讓教學內容變得生動有趣,都是不少教師面對的挑戰。今次我們探討一下,如何利用「元宇宙教室」這種新興的教育模式,配合多媒體,幫助學生理解國家安全概念。 元宇宙教室是一個虛擬教室,利用先進的虛擬現實技術和仿真環境,讓學生猶如親臨其中,體驗各種與國家安全相關的模擬情景,如自然災害、網絡攻擊等。他們能夠在虛擬環境中分析和解決這些問題,舉一個例子,在自然災害情景中,學生可以扮演各種角色,如政府官員、執法人員或普通市民,並通過虛擬互動來制定應對策略、評估風險,從而學習如何保護個人和國家的安全。透過虛擬現實技術的運用,學生可以在安全的環境中模擬和實踐,提升他們的解難和決策能力。 互動學習環境 激發興趣加深認識 這種互動的學習環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讓他們在虛擬環境中實踐自己的想法和策略,並即時獲得教師的反饋,能夠從多角度加深他們對國家安全教育的理解,提升實踐能力。 除了情景模擬,元宇宙教室還提供了各種學習資源和工具,讓學生了解國家安全的多個重點領域。虛擬圖書館能夠展示刊物和影片,涉獵不同領域的國家安全理念,如生態安全、網絡安全、文化安全等;歷史時間廊則透過回顧歷史事件建立國民意識;線上討論區也可以增設國情問答平台。通過這些資源,學生可以進一步了解不同範疇的國家安全議題,並與同學和老師交流,提供自主學習、互相交流和知識分享的學習機會。 對於國家安全教育的教學發展,筆者相信我們還可以進一步探索元宇宙教室的應用,並結合人工智能和數據分析等技術,提供個性化和精準的教學。同時,我們也需要關注教育資源的平等分配問題,讓所有學生都有機會接觸先進的教學技術。 總而言之,元宇宙教室作為新興的教育模式,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學習體驗,讓教師透過互動有趣的方式來傳達國家安全教育的信息,令課堂變得生動,大大提升教學果效。 文:梁嘉慧(香港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副系主任)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11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共享屏幕時間 新親子互動方式

隨着資訊科技的迅速發展,兒童使用數碼產品已成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然而,過度使用數碼設備有可能影響兒童的視力、專注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所以,如何平衡兒童使用數碼設備的益處和風險,都是許多家長關心的議題。本文將探討如何透過「共享屏幕時間」,讓兒童健康地使用數碼產品。 過度限制使用數碼設備 適得其反 很多家長都會制訂使用屏幕的規則或開啟「兒童模式」等方法來管理兒童使用數碼設備。適度的限制可以保護孩子免受網絡風險,但筆者的研究發現,過度限制有礙孩子提升數碼素養,特別在這個資訊發達的年代,效果適得其反。 其實,除了控制屏幕的使用時間,家長亦可定期定量地與子女一起使用數碼設備,如玩遊戲或觀看影片等,這些「共享屏幕時間」是絕佳的溝通和教育機會,家長可以與子女一起討論如何應對數碼風險,例如處理網絡安全問題和不適當的內容等。根據美國學者Shayl Griffith團隊的研究,父母多積極參與子女的數碼活動,並在使用時多作開放式的對話,有助子女作出正向行為,提升數碼素養。 另外,筆者的研究亦發現,家長只要在共享屏幕時間選擇合適的電子遊戲,對子女的溝通能力和親子關係有正面的影響。透過道慈佛社楊日霖紀念學校的協助,筆者的團隊早陣子在該校開展了一項親子數碼遊戲的先導研究,探討共玩電子遊戲如何促進有多元學習需要的孩子和家長的親子關係。研究發現子女的表現往往超出家長的預期。例如,一名有多元學習需要的男孩起初並不願意參與遊戲,但在觀察母親操作遊戲後,逐步提出自己的遊戲建議,並在遊戲中嘗試與同伴溝通。 另一名發展遲緩且專注力較弱的女孩在遊戲初時未能控制車輛方向,她的母親積極調適對女兒的期望並給予正面鼓勵,最終能取得較前名次。母親還發現女兒在遊戲車設計上展現了良好的美感,可見遊戲作為溝通和情感交流具有重要作用。 選擇合適遊戲 學習面對勝敗 要注意的是,選擇合適的遊戲是親子共玩成功的關鍵。家長可根據子女的年齡、興趣和能力選擇適合的數碼遊戲。多人競賽遊戲(如《瑪利歐賽車》)可讓參與者自由決定比賽模式、場地及車輛設計,不僅提高了孩子的參與度,還能通過調適遊戲難度和輔助模式,讓不同年齡層的孩子更快地掌握遊戲技巧。另外,孩子在比賽時亦能學習面對勝敗,家長的鼓勵有助子女處理負面情緒,對他們的情緒發展相當重要。 共享屏幕時間有助於促進親子的溝通和合作,加深彼此的情感連結。選擇合適的遊戲、親子有效互動及減少家長主導都能有效提升親子活動的效果和質量。家長不妨在周末抽空與孩子共享屏幕時間,享受美好的親子時光。 (鳴謝:道慈佛社楊日霖紀念學校、鄭校長、李副校長及蕭老師) 文:陶思思(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何曉晴(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助理) 崔煒韜(香港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客席講師)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09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語文教學與評估的不同

教師在教學與評估中擔當的角色有所不同,兩者不應混淆。簡而言之,教學目的是為小朋友提供協助,尤其是學習起步階段的學童,讓他們有機會做到期望的表現;評估則旨在衡量小朋友的能力,教師不應提供協助,否則就難以知道小朋友的學習效果,分辨不到相關表現是如實反映小朋友自己的能力,還是只賴以教師的幫助。 圖畫vs.字形 舉個例子,小朋友在課堂上認讀詞語「彩虹」。字卡上,除了字形「彩虹」,應否加上彩虹的圖畫呢?如果教師目的是「教學」,圖畫可提示小朋友字形所指的意思,從而促進學習;然而,倘若目的是「評估」,就算小朋友看到字卡後能讀出「彩虹」,教師也未能確定小朋友是認出字形而讀出該詞語,還是純粹靠看圖畫而說出來。是故,教師評估小朋友認讀生詞的能力,應採用沒有圖畫的字卡。 詞語vs.單字 同理,假若教師旨在教單字「虹」,單獨一個「虹」字不容易解釋其意思,因此一般會配合詞語,如「『彩虹』的『虹』」,甚至配合課文如「天上掛着彩虹」,讓小朋友可以想像情境同時學習。不過,如果目的是評估,教師就不能以詞語「彩虹」作提示,不然,小朋友只要認出「彩」字,就很容易猜出後面的是「彩虹」的「虹」字;教師更不應該用課文來評估,否則小朋友只要能認讀課文中開首的字,「天」、「上」、「掛」等,就能讀出整句句子。然而,如果讓小朋友反過來從右到左認讀「虹」、「彩」、「着」等字,就會念不出來。有時,小朋友只是憑着課文內容的整體記憶,表現得彷彿認識課文中各個生字。 提示vs.沉默 當小朋友看到字形但不能讀出時,教師應給予什麼口頭提示?如果是教學,教師可提出各樣設想,以啟發小朋友思考,例如:「陳虹老師的名字中也有這個字。」然而,評估時教師則不應提示,而只能說:「努力吧,試試看!」 群體vs.單獨 教師應採取全班還是個別模式來教學或評估?教學時,教師可以在課室中推行全班活動,讓小朋友彼此學習、互相啟迪。至於評估,則適合個別小朋友單獨進行,否則,小朋友可能只是跟着別人念而已。 教師角色:「教學」漸變成「評估」 到此,讀者大抵能分辨教學與評估的不同。教學其實是一個過程,教師提供的輔助應該隨着小朋友的進步逐漸減少,最後期望小朋友毋須協助下仍做到要求,即所謂「鷹架」(scaffolding)。換言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會由本文所指的「教學」漸漸轉換成「評估」。 文:林浩昌(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07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