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養救未來:小川成海洋——善養村育成札記

「你們快要搬家,不如今晚帶兩個小朋友過來,好讓你們能專心收拾,打點行裝。」 「你女兒明天第一天到新班房上課,不如讓我們的孩子當學姐,拖着她的手一齊回校,好嗎?」 「這周你們家只有爸爸帶孩子,我們可以多煮一點送過去,讓爸爸照顧得輕鬆一點?」 「噢,路上塞車,請問有人能幫忙接我家兩個孩子放學,並照顧半小時嗎?」 「好感恩大家明白孩子的需要,讓我在他發脾氣時能有空間處理,不用擔心別人的眼光!」 由香港搬到英國,有其他家庭朋友主動的實際支援,讓我們感到既暖心又感激。對我這個跟隨輔助式教養(簡稱善養)的家長及親職輔導工作者而言,《善養小童成大同》原著作者顧樂本(Robin Grille)在書中推崇的善養模式其實是一個推動世界大同的「社會運動」。我們兩夫婦有幸在孩子出生前接觸善養,亦因着社會工作的背景,一直都相信教養不止在核心家庭裏發生。當然,兩口子養育孩子已不是易事,要將之向外推,就真的如書中所述的——締造世界和平(Peaceful World)那層級一樣巨大! 不過,童謠也有道:「一枝竹仔會易折彎,幾枝竹一紮斷折難。」一個善養的家庭,能帶大幾個有愛的孩子;幾個善養的家庭,就能帶出一條大愛的村落!在香港推動共學多年,我們十幾個家庭互相支援,也因為了解不同孩子的脾性和成長步伐,都能有默契地從觀察各人的教養,互相學習、支援與成長,當中感覺連結與安穩。 移居海外 連結新社群共學 移居海外,過往和自己一起努力耕耘善養的家庭不能聚在一起,但我們的初心——為下一代帶來和平、有愛的世界——卻從來未變。在新地方找到教養理念相近的家庭實在有點吃力,特別是當每個家庭都在努力適應新生活時,原來要將小川連成河流真的很難。當我們盡力試着將這「重現」時,一次又一次的跌碰,我感到費力和灰心…… 但當我將這心情放下一年多以後,就開始聽到這文章開首的那些溫暖的對話,並感受到背後互相守望和無私的互助精神,大家的互信和投入,以同感心連結起孩子、社區和照顧者,多麼自然和美好呀! 在一個新的社群生活,很少有「長老」及家務助理的協助。對每天要接送孩子兼工作的家長來說已好不容易。施與受雙方都要帶着超愛孩子的心,以及單純擁抱對美好社區、照顧心靈的心思,才能讓豐盈的愛從家庭流出,令這個社群有着一種並非「求人來幫忙」的安全感。始終文化和育兒經驗不一樣,作為家長,單是接送孩子和短暫託兒,我們都會小心安排,好讓家長和小朋友安心及愉快。 能夠了解、包容鄰家孩子的「任性」和「頑皮」,亦能互相尊重大家的教養模式,與鄰居一起堅持一些健康的界線,將小川匯成善養小村,令我在這「異地」感覺安慰、感恩和幸福,多謝你們!水滴成川也許是時機也是緣分,但我們相信每點水滴都是未來成川、成海洋的一個美麗的開始! 教育大同將於1月17日(周五),於中環街市地下舉行教育大同——同感同行十周年活動,屆時將有一系列以同感心為主題的免費講座、展覽與活動,介紹機構理念,與在善養「感.創.做」項目上的工作,詳程請參閱:bit.ly/40pOLXh 文:Svah 作者簡介:和先生具社會工作背景,育有兩名女兒,一家四口在善養村的愛和氣氛學習和成長。近年移居英國,盼以推動幸福社區的專長帶來世界大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36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感創航道:人本教育鍛煉:培養同感心

電影《國產凌凌漆》有一創意發明,就是「太陽能電筒」,特點是「有光就會着,無光絕對唔會着」,這滑稽無厘頭的情節,背後諷刺的是產品實際用途往往偏離用家期望,變成閉門造車,相當離地。上月,教育大同與創不同(MaD)合辦的設計思維聯校教師工作坊,就用家為本的精神共學,促導另類解難方法。 創不同(MaD)引介人類學的田野考察,讓教師透過第一身感受和體驗,嘗試將社區考察的價值和創想融入教育。人類學的田野考察與一般的設計思維有所不同,鼓勵考察員走入街坊的生活,從人的角度蒐集故事,強調不斷實驗,整合持份者的需要和期望。當日,我們需策劃有關社區的項目,「落區」探訪舖户,了解他們對市區重建所思所想。過程中也少不免「食檸檬」——有些舖户不想被打擾,便直接拒絕來訪。訪談舖户過後,嘗試整理出他們的「痛點」(pain),並提出真正想探究的問題。根據這個問題,開始蒐集點子,並製成建議雛形(prototype),再不斷與持份者反覆測試,以便得到更具體的方向。整個過程就是不斷來回於商討和實驗之間,這與平時追求效率和追求答案的解難方式,實在是大有分別。相比只為去除問題表徵的「解難」,設計思維更是深入了解持份者的真正需求,以不同角度創想方案,提供人本方法提升整體狀况。 感他人所感 大家都認同設計思維需要代入用家角度,以同理心理解對方,但只是同理就夠嗎?人際之間的連結還要同感,接納對方感受,尊重作為人的價值,才能做到真正以人為本。例如我們曾經訪問一間茶葉舖,該茶葉舖將於半年後被市建局收回物業,問到結業後那些茶葉怎麼辦,店主無奈回答,只好扔掉。其背後感情也就是不捨得及難過,於他而言,那些茶葉都是陪伴着店主成長的(店主今年60多歲,是第二代傳人),店主雖然沒有表達這份不捨,但訪問當中,我們卻可從他的神情和語氣感受到。最終我們提出讓即將結業的小店店主能夠「好好告別」的方案,也就是連結區內學生為店主舉辦一頓晚飯,在晚飯期間,可讓店主拿着「鎮店之寶」訴說小店故事,希望抒發店主不捨情緒。我們向區內其他店主匯報這個方案,也收到和應回饋,支持舉辦聚餐,更提議可在街上舉辦,因為那種共同分享的情懷正是他們所嚮往的。 傳統解難方式,一般沒有引導我們覺察個體情緒,只要求工具理性地解決問題,正如John Holt於1964年出版的《兒童是如何失敗的》(How Children Fail)指出,在課室內,學生表達感受是羞恥的,學生要做的是提供答案,在這種訓練環境下,顯然會削弱同理他人的能力。正因為這樣,本地社會的風氣大多強調「做好件事」、「做好份工」,而沒有尊重個體的需要。在「感‧創‧做」課程中,我們正鼓勵師生開啟各種感官,開放交流,不把面前的難題當作冷冰冰的事物,而是從感受出發、連結,繼而創想和行動。 「感‧創‧做」促發內在動力 教師能否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往往關乎所設計的學習內容是否符合學生興趣和適切地提供有意義的挑戰。「感‧創‧做」課程(Learning By Doing)的核心元素包括「真實性」與「探究」,強調一種經歷,沒有固定答案,有可能經歷失敗,但重點是自己可尋找解決方法。具有「真實性」與「探究」的課堂能引發學生發問,通過問問題,能令自己對事件有更深刻的體會。設計思維與LBD的脗合之處是着重同理他人,培養學生與身邊人事物產生連結,由他們內在動機出發,聚焦在當中生活經驗,成為「解決這個問題也是解決自身的問題」,這樣亦會提升學生滿足感,而不會出現「hea做」或「關我咩事」心態。 總括而言,以人為本的學習過程就是不可依樣畫葫蘆,要根據學生的獨特性而調整,參加過工作坊,也深感「感‧創‧做」課程設計的確有助引發學習和刺激思維,更重要是,背後也在鍛煉身體經驗和覺察情緒等層面,令我們更能成為完整的人。 教育大同將於1月17日在中環街市舉辦「同感同行十周年」活動,有興趣的公眾人士可參閱教育大同facebook專頁。 文:魏豪震JOHNNY(教育大同課程發展助理) 作者簡介:由教育大同和伙伴學校教育工作者輪流執筆,分享learning by doing理念及最新動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致力蒐羅教育新思維,開拓教育選擇,助大家一起反思,共譜教育的大同世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35期]

詳細內容

感創航道:同理心的種子

擁有同理心是促進理解和尊重的重要基石。同理心讓我們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與他人建立社會聯繫;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促進幫助別人的行為。例如偉大的歷史人物德蘭修女就是其中一個例子,她能夠站在別人的角度,去同感別人的痛苦,明白生病及貧苦之家內在的感受,貢獻自己去幫助別人。 「感•創•做」全方位價值傳承計劃,透過探索、體驗和反思,培養學生成為具備同理心的公民。我們希望學生透過認識自己,肯定自己的價值和獨特,繼而推己及人,尊重不同人的多元化和價值。學生除了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價值、態度和社會技能。他們學會用心傾聽、理解、尊重每一個人。當學生能夠將這份理解延伸到他人身上時,他們所表現出的同理心,將會在未來的社會中發揮很大的正面影響力。 以下,我們一起看看如何在日常生活細微的地方發掘看見自己和他人,建立同理心和尊重別人的可能。 了解名字背後獨特意義 「感•創•做」其中一個課題讓學生透過訪問父母關於自己名字的意義,理解家人為自己取名的故事和想法,這是一種聯繫自己與家人的方式,每個名字背後的故事都是獨一無二。 名字,對每一個人而言,都是獨特而重要的象徵。它不僅是一串音節,更是文化、家庭和個人故事的承載體。當學生訪問家人,詢問自己名字的由來時,他們不僅知道名字背後的意義,還能夠感受到家人對這自己的情感、寄望和祝福。這不但是一個簡單的學習過程,更是促進親子之間對話與理解的機會。 當學生能夠向其他人分享自己名字的意思時,是在表達一種喜悅和自己的獨特之處。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恰如每一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和學習方式。當我們站在別人的角度傾聽名字的故事,同時感受他人的喜悅和獨特之處,是同理心的培養過程;同理心促使我們專注地聆聽彼此的分享,表現出對別人的尊重。 數字多面睇 陰天變晴天 想從小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家也是一個重要的培育基地。為了讓家長能夠理解「感•創•做」的理念,以至在家實踐具同理心的親子關係,我近日就在參加了計劃的其中一所小學辦了一次家長工作坊。工作坊的其中一個體驗活動是讓家長寫出心中的一個數字,附以繪圖,然後傳遞給其他家長,讓他們逐一為數字加上不同的圖畫裝飾,最後成了一幅不一樣的「新作品」(見圖)。 (作者提供) 在這個活動中,家長學會了尊重每個數字對他人所代表的獨特處。的確,家長所寫的每一個數字背後,都藏着一段故事,一份情感,一種期待——有一名家長寫了一個「2」字,她說:因為我的女兒喜歡。 透過分享自己的故事,在場的家長不僅能夠感受到自我身分的確認,更能理解他人的背景與文化,增強彼此連結,例如:我為什麼會選這個數字?為什麼我的數字從小鴨變成了天鵝?為什麼我的數字從陰天變成了晴天?原來,只要每一個人加上神奇的一筆,就可以出現意想不到的變化。過程中,我們不需要去批評,只是以開放的心去探索。 這種對數字的探索,讓家長在體驗中感受到同理心的重要,學會站在他人的立場思考,理解他人的感受。 創造同理心家庭環境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也可以從自身開始,創造具同理心的家庭環境。當孩子在學校遇到挫折時,家長可以不帶批判地聆聽孩子對事件的體驗和感受,讓孩子感受到被同理、同感。 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教育不僅是傳授知識,更是培養情感和價值觀的過程。我們希望他們可以擁有空間和機會,在具同理心的成長環境中得到滋養,發展正面的價值觀和與人建立健康的情感連結,創造善良美好的將來。 文:張小玲(「感•創•做」全方位價值承傳計劃學校同行者) 作者簡介:由教育大同和伙伴學校教育工作者輪流執筆,分享learning by doing理念及最新動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致力蒐羅教育新思維,開拓教育選擇,助大家一起反思,共譜教育的大同世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30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自家教育 生活就是課程

我跟孩子做自家教育已經18年了,我們主要採用的方式是從生活中學習和建構人生,沒有使用特定課程,依據每個當下的興致和需求去選擇要做或學什麼。 最近我製作了一本繪本,作為女兒18歲生辰的禮物,我將她兒時一段真實的生活經歷寫出來,並邀請了一名也曾經多年在家自學,非常有創意的23歲女生負責插畫。 那段經歷是這樣的:我們一家人第一次乘搭往愉景灣的渡輪,在船上見到一大疊救生衣,以及每個座位背部放着的求生指引單張。那時女兒8歲,第一次遇到這些東西,我很想讓她知道救生衣的用途和在這艘船上緊急求生的知識;同時我也想到,日本的小朋友從小就學習遇上災禍時如何自救,為什麼我一生人都未有機會學習過呢?在危急慌亂時,我們才第一次試用求生工具,這不是很荒謬嗎? 於是,我問女兒想不想看看救生衣,她表示有興趣,我就預備拿起一件,給她好好介紹。不久,有名職員前來了解我們在幹什麼,我坦白告訴他,想讓女兒試穿救生衣,把握這個機會學習如何使用。這職員很友善地請我們稍等,說要先問准上司,他很快就回來說歡迎我們試穿,只需記得使用後放回原位,和不要將口哨放入嘴裏。 我們就很高興地慢慢認識那件救生衣,我記得我們要分清楚前後,將帶扣扣好之後再感覺一下是否穩妥貼身,女兒試過扮吹口哨,然後將救生衣脫下又重新穿上,直至覺得滿足為止。之後,我們又很仔細地閱讀那求生指引單張上的資料,女兒問了很多問題,我們幾乎用了整個航程的時間去學習緊急求生是什麼一回事。 從救生衣開始 學習緊急求生 這段經歷對我來說是很深刻的,如果我不是一個做自家教育的媽媽,也許不會想到,也不會提出去接觸船上的救生衣。我從小到大都不知不覺習慣了眼看手勿動,哪會有這些念頭呢?而且當職員走來向我查問時,我內心有點戰兢,暗暗預期他會阻止甚至責怪我們,所以他那極友善和快速的回應為我帶來一個大驚喜啊!另一方面,那職員的正面支持也讓女兒感覺到她的好奇和快樂學習是受歡迎和受支持的,我相信這有助女兒增強自我價值,以及對別人建立信任。 18年做自家教育的光景,為我們一家帶來很多深刻、快樂滿足和有意義的回憶,我們很多知識和人生課題都是透過日常生活而學習到的,過程來得輕鬆自然又刻骨銘心,而且涉及的範疇既廣泛又有深度。 這種無特定課程、隨生活和身心需要的學習形式,我由始至終都十分喜歡和享受。有些人擔心我們沒有特定課程,可能會缺少了什麼,但是經歷了這麼多年,我的結論是,我們的成長經歷很豐富,學習過的知識和技能跟傳統教育有不同,但沒有覺得不足,孩子的自發性、熱情、創意和解難能力明顯地高,而且我們在過程中有很多空間感受和消化自己的情緒,深入了解自己。 讓孩子在生活中學習,是我人生感到最滿足的事情之一,我為此感到很幸福!我在此衷心感謝女兒和丈夫、插畫師Nancy,以及9年前善待我們的愉景灣航運服務的職員! 教育大同按:讀者可到亞瑪遜和Lulu網站搜尋上述繪本:Maddie's Ferry Ride。 文:周凱旋(教育大同聯合創辦人、生命教練、家長教練)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27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一天,我在學校跟同事開會,突然聽到對面班房砰砰嘭嘭的,我忙跑過去看個究竟,赫然發現課室枱椅東歪西倒,房間內六七個學生全都盯着站在黑板前那個體型細小的男生——他將書枱高舉頭上,像是快要將枱拋向同學那樣。我不是教師出身,未見過類似情景,第一個反應就是跑過去抱着男生,叫他快把桌子放下,孩子身子繃得緊緊,帶着憤怒顫抖着,完全未有想放下的意圖,我只管繼續抱住他,不斷輕聲叫他放下來。1分鐘?2分鐘?我也不知過了多久,孩子身體軟化了一點,我才鬆了口氣,幫他把桌子放下。我想他這樣憤怒一定是有什麼事發生了,我帶他出去了解及冷靜一下,由於原來負責課後活動的導師沒有出現,我就着孩子自己玩桌上遊戲,等我回來再說。 我帶男生走到走廊盡頭一個安靜的空間坐下,問他剛才發生什麼事情,他沒說太多,但我卻看到一個臉有悔意的孩子,幾分鐘的過程,我找不到事情原委,也沒有告誡他什麼,只表示看到他的憤怒,說我見他那樣做,害怕他或其他同學會受傷。我見他平靜多了,就問:「你想入去跟同學道歉嗎?」他搖頭,我再問:「那你想我代你向同學道歉嗎?」出乎意料,他立即輕輕點頭。 我們回到課室,男生站在我旁,我向同學們說:「××同學好想為剛才發生的事向大家道歉,希望大家能夠接受他。」然後說了些帶點教訓式,大家要支持大家的話,我就回去開會了。約15分鐘後,我過去看看狀况,竟發現男生跟其他同學一起玩桌遊,還有說有笑,剛才的「六國大封相」好像完全沒有發生過一樣。 我又記得另一場景,一個有自閉症,說話不靈光的小二男生,在視藝堂上突然很憤怒,我帶他到對面班房冷靜一下,一路上他的拳頭握得青筋也現了,為何孩子可以這般憤怒?沒有任何輔導專業訓練的我,只是與他一起坐着,我給他紙和筆,叫他將感受畫下來,怎樣畫都可以,然後他使勁地畫了很多個圈,再亂畫一通,約3分鐘吧,我什麼也沒說,只觀察着,但見他的怒氣在臉上消退,並停止了畫線。我帶他回課室時,他已能笑着再融入課堂。 這些是好幾年前的事了,但在特殊學生多的學校中相信屢見不鮮。我作為教育大同的負責人,當年走入學校引入「感.創.做」LBD項目時,懷着的就是善養的信念——用最大同感心幫助孩子成長。課堂上出現狀况觸發孩子的情緒,教師要兼顧其他學生的學習,未必有空間去處理。人手支援確是學校的重要課題,但能否帶着同感心對待孩子,讓他們能與人相處,調節自己情緒重返學習,又是另一個重要課題。 做一個有同感心的人 回想我們推廣善養的工作,由翻譯Robin Grille 的Parenting for a Peaceful World 成《善養小童成大同》開始,直至最近與他合製專門給家長的善養網上課程,我自己是百分百受惠者,邊做邊學實踐同感心,不帶批判地聆聽,同時也惠及身邊的人。雖不是萬試萬靈,亦沒可能次次做到,但每當做到時,不論在家在校在工作,效果都是絕佳的。Robin在網課中這樣說:We don't need to be an expert, just need to be an empath.(我們不用做專家,只須做個有同感心的人。)事實上,任何人,我和你,只要經常練習,都可成為下一代的同感心農夫。 我們一直以來的工作——與家長教師同行,尊重孩子不同需要,為他們選擇最適切的教育,其基礎都離不開同感心。趁着教育大同10周年,我們本月起會推出全新節目《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從回憶不被同感的童年經歷開始,與嘉賓一起探索今天可如何以同感心成就孩子成長,敬請留意我們的面書專頁! 文:張惠侶(教育大同聯合創辦人及總幹事)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22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同感心屏障

一天晚上當我和丈夫在傾談時,6歲的細佬不斷過來打斷我和丈夫的對話。我感到十分煩躁,於是對家人宣布:「我現在很煩亂,因為有很多人同時在跟我說話!」全家馬上鴉雀無聲,我則入房冷靜一下。但這時細佬又過來,戰戰兢兢地叫我陪他刷牙。我情緒還未平復,等了一會我才板着臉說:「去刷牙吧。」怎料一進到洗手間,細佬便大哭起來。 我內心即時有把聲音說:「怎麼了?我已經辛苦忍耐不發火!他還哭什麼?!」我問細佬:「你為什麼要哭?」細佬回答:「我不想說。嗚嗚……」我內心一把聲音說:「他現在很難過,需要安撫。」但另一把聲音卻說:「他不想說?他竟敢拒絕溝通!我就要他好看!」 最終,我內心的「同感心屏障」就像新世紀福音戰士的A.T. Field般全開,確保我的同感心一滴都不會流出去!我不再忍耐,完全不理後果地罵:「我剛剛都還沒罵你,你哭什麼?哭啦!你儘管哭吧!媽媽很壞,是不是? 」我還扮他哭來嘲諷他:「嗚嗚嗚,很可憐啊,為何我會有個這麼差勁的媽媽?」 這時神隊友爸爸出場了,他抱走細佬安撫,讓我有空間沉澱。 好,讓我們來數一數到底有多少「同感心屏障」出現了。同感心屏障,是一些會讓對方感到不被理解的說話和行為,往往流露在我們習以為常的即時反應之中,不知不覺間滲透在我們與人的互動之中。 我一開始入房冷靜,是「忽略」;然後我叫細佬去刷牙是「分散注意」;我問細佬為何要哭是「判斷」和「縮小問題」,因為我認為他未至於要哭;之後的大罵是「責怪」;最後扮他哭是「嘲諷」。 而同時,我也有對於自己的同感心屏障,我怪責自己沉不住氣,傷害了細佬。我用靜觀陪伴自己的憤怒,過了一會,內心一把聲音說:「如果你能看見我的創傷,便會明白我為何會這樣做。」我傷害細佬的行為被同感了,我流着淚,想起我小時候哭時,大人就是會如此責罵、羞辱和冷待我,所以當細佬哭或不願回答時,我便會被觸發。而當我能心痛我的童年時,我也心痛細佬剛剛的遭遇,於是自然地想要安撫細佬了。 之前因為有同感心屏障,所以我沒留意到細佬的真正需要。原來細佬是有點不舒服,所以想我快點哄他入睡。我跟細佬道歉,解釋剛剛媽媽被觸發了,細佬沒做錯事,媽媽很愛他,問他剛剛是否很害怕,再安撫他入睡。 「你現在需要一些空間嗎?」 還有其他類型的同感心屏障嗎?有的!其中一個很常見的屏障是「正向化」。 例如在孩子遇挫折難過時,說:「不要緊!下次再努力!」或在孩子憂心時說:「不用擔心,還有很多方法的!」、「一切都是最美的安排!」等。如果這些鼓勵的說話是想要改變孩子的感受,讓他們馬上變得積極或釋懷,便有可能會讓他們感到自己的感受不被明白,或讓他們覺得自己的感受是不應該或不需要的,繼而壓抑自己的情緒。我們可以先陪伴孩子的情緒,例如說:「我感到你很難過,我在這兒陪着你好嗎?」然後耐心陪伴和聆聽;又或者說:「你現在需要一些空間嗎?請告訴我可以如何支持你。」當情緒流過後,孩子通常會自然振作起來。 也請緊記,同感心屏障並不代表我們做錯了或不夠好,那只代表我們以前也曾被這樣對待。這時候,我們又可以抱抱我們的內在小孩了。 文:周芷欣 作者簡介:佛系媽媽芷欣,佛法輔導碩士,育有一子一女。原本家庭事業兩得意,產後卻陷入抑鬱。後來接觸到《善養小童成大同》一書,從中看見自己抑鬱背後的的童年創傷,深受感動,最後憑借佛學和內在小孩走出陰霾,放棄原有工作,致力推廣善養和療癒。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18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高敏女兒上學的難關

自從女兒上了小學,就問題天天都多。 她是高敏感兒童,需要確保新環境安全才會安心。同時,她對於他人的情感及語氣表達非常敏銳,對於自己是否被接納的感受尤其在意。雖然她只懂以「惡」一字來形容令她不舒服的相處,但經我一段時間的觀察,才發現她口中的「惡」,是指對方處事缺乏彈性、態度不尊重、沒有商量餘地,簡單來說就是性格比較操控和不理別人感受。反之,有些老師即使表現生氣的樣子,但只要願意聆聽學生,女兒就不會害怕,甚至很喜歡這些老師。 我也是高敏一族,很明白女兒在校的困難;同時也因為我高敏,加上過往在校的創傷經歷,使我一方面很想替女兒爭取更符合善養精神的方式,從而協調女兒在學校的生活,一方面自己內心也有很多恐懼和掙扎。 我自小就是一個典型乖學生,一直循規蹈矩,做夢也不曾想過向學校爭取我的需要。因此要為女兒爭取,經常未打先輸,內在聲音總是向我潑冷水:「學校不會允許」、「老師會覺得你是麻煩家長」、「就你這麼多要求」、「不要做突出的事」。 主動爭取 捍衛孩子需要 幸好,我一直讓自己接觸各種自我療癒的資源,願意陪伴自己,身邊又有一班善養媽媽支持,每次女兒需要幫忙,而我又感到掙扎時,我就聆聽這些聲音,讓我更清晰自己和女兒的需要,更堅定自己想要的教育,才有力量去和學校溝通。 對於女兒剛入學時面對的分離困難,學校慣常做法都是不讓媽媽陪伴,讓學生自行進入學校。但我很清楚女兒需要我陪伴,直至她在校內遇到一個讓她感到安全的人。於是,我主動向學校反映,慶幸學校社工同意讓我在場陪伴,等到女兒和社工建立了關係後,我才漸漸退場。後來面對功課問題,經溝通後學校也同意調適。 怎料,再來是老師罵人。女兒一開始不是被罵的那個學生,仍能堅持上學,後來她也被罵了,就害怕到不肯再上學。於是,我開始替她請假,再和學校商量怎樣幫助她和老師重建關係。然而,在請假這件事上,我感到很有壓力,總覺得自己在做不應該的事。 有一次和學校社工談起這事,我終於說出自己的感覺。原來我一直有一個委屈的部分,在替女兒努力爭取的期間,我覺得周圍的人都不明白我的選擇,明明可以自由選擇的事,卻總要跟旁人交代和解釋,有種身不由己的感覺。我坦誠表達後,社工的回覆讓我驚訝又感動:「媽媽,我們都想孩子快樂,你有什麼想法儘管說出來,只要為孩子好,我們會盡量幫忙的。」 社工的話讓我很感動,回想一直以來學校都很開放聆聽和配合,然而我內心的不安和不信任,仍然讓我無法坦誠提出自己的想法。社工這番話讓我明白我有選擇,當我無懼說出自己的需要和求助,我就能看到更多可能。 之後,女兒雖然不願入課室,但在社工陪伴下仍願意進入學校。於是我再向社工表達意見,請學校安排一間房間給我,讓上課的女兒有需要時可以隨時找到我。這是我一直想問但不敢提出,本來覺得這要求一定會被拒絕,怎料社工一口答應,還問我為什麼不早點說呢。 作為家長,其實我有權選擇任何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如果連我都不敢表明和捍衛孩子的需要,又靠誰來為孩子爭取呢?事實上,願意尊重孩子、給予選擇空間的學校仍是有的。當愈多家長選擇這些學校,學校又願意提出更多元化的方法幫助學生,教育孩子的路上才有愈多選擇出現。 文:鄭希婷(善養學習者)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14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怕孩子上學遲到的背後

細佬讀K2時,每天早上都由我帶他上學。然而,孩子上學總是拖拉,加上他每天都嚷着「不想上學」,使我每天都進入緊急狀態,經常大叫大吼地罵細佬,所以,很多時候細佬都是哭着上學的。我開始覺察到自己在面對這些「快趕不及了」的情况時,格外暴躁,就算把細佬罵哭了,仍是停不下來;有時候,在路上仍一直罵,即使我腦內意識到這樣不好,卻停不下來。 回想起細佬在讀K1時,我也是每天帶着他趕上學,但那時的我卻沒有這麼暴怒。我又回想起家姐在K2時,我帶她上學也幾乎是每天狂罵她的。 到底K2有什麼特別呢? 我想起Robin Grille在教內在小孩療癒的時候說,孩子很容易觸發我們的身體記憶(內隱記憶),孩子多少歲,就會觸發我們多少歲時的記憶,所以養育孩子簡直就是在把自己的童年重活一遍。 讀K2時的孩子是4歲,我4歲時發生過什麼呢? 我對7歲前的記憶都很模糊,只記得幾件事,而其中一件,就是4歲時發生的。 那一天,媽媽來幼稚園接我放學,路過樓下公園時,我嚷着要玩一會兒搖搖馬。還記得那是一隻塘鵝形的搖搖馬,白色的身軀,黃色的大嘴巴,我特別喜歡。玩了一會後,我們便回家去,打開家門後,妹妹走過來,媽媽問妹妹爸爸在哪兒,然後妹妹指了指露台(舊式公屋有露台)。我赫然看見爸爸吊了在露台的晾衣杆上,媽媽被嚇得大驚,馬上把爸爸解下來,驚叫着:「你別嚇我啊!」那是我最後一次見到爸爸,也是我對爸爸的僅餘兩個記憶中的其中一個。 後來,在一次原生家庭工作坊內,我向輔導員談起這件事,我說:「如果我當時不是要玩搖搖馬,可能他便有救了。」輔導員說:「你並沒有錯啊。」我一聽到這句話,馬上哭得很厲害。這麼多年,從沒有人怪過我,雖然理智上我知道不是我的錯,但我心底裏一直覺得是自己令爸爸來不及被救的。 重新經歷喪父之痛 療癒內在創傷 幼稚園、4歲、「來不及」的感覺。難怪兩姊弟K2趕上學時會這麼觸發到我。 在我的心靈導師阿賢協助下,我開展了內在小孩療癒的旅程。 一直以來,爸爸對我來說都是一個陌生人,我不記得任何跟他互動的片段,也從來沒有為他的離去而傷心。但在這次梳理的過程中,有很多情緒都出現了,包括自責、憤恨、惋惜、不甘、無力、悲傷。 最令我驚訝的是,我發現原來我不想他死去。一個我幾乎毫無記憶的人,原來——我不想失去他。過程中我哭得很厲害,重新經歷遲來了30多年的喪父之痛。 之後,當我再帶細佬上學時,情緒變得平穩多了,沒有再為遲到而暴怒或吼叫,在心內我會跟自己說:「沒事,遲到是死不了的。」 原來,一些從來沒有出現過的情緒,也可能藏着一個很大的創傷。透過這次教養衝突,孩子讓我發現了這個被遺忘的創傷,讓我有機會療癒、成長和轉化。在我對爸爸的真實感覺呈現出來後,當我再面對同一樣的處境時,心境已經大有不同了。 內在小孩療癒對我幫助很大,讓我愈來愈了解自己。當我們愈梳理好自己的創傷,就愈會發現教養及人際關係自然地變得更和諧、親密和自在了! 文:周芷欣 作者簡介:佛系媽媽芷欣,佛法輔導碩士,育有一子一女。原本家庭事業兩得意,產後卻陷入抑鬱。後來接觸到《善養小童成大同》一書,從中看見自己抑鬱背後的童年創傷,深受感動,最後憑藉佛學和內在小孩走出陰霾,放棄原有工作,致力推廣善養和療癒。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09期]

詳細內容

感創航道:教育就是栽種的藝術

去年在偶然的機遇下,發現吃剩的日本蜜瓜種子發芽,靈機一觸,上網找一些家居種植蜜瓜的資料,試試在花槽播種,買有機泥土和肥料栽種。在恆常的修剪和護理下,想不到幾個月後竟然長出比蘋果還大的自家種植蜜瓜果子(見下圖),這種「自食其果」的喜悅實在難以言喻。 (作者提供) 今年想再接再厲,以為自己有過一次成功經驗就變成種植達人了,懷着興奮的心情,由培植幼苗開始都是似模似樣的,怎知今次的植物就是沒法長大,不久更出現爛葉,最後全軍覆沒,失敗收場。 「為何上次成功,今次失敗?」、「我今年所做的與去年都一樣,為何結果不一樣?」、「是否種子的品種出現了問題?」我正在埋怨着之際,太太說了一句:「不是每一次栽種都會有收成的。」 我帶着智者的忠告,將埋怨化成反思,檢視自己有什麼步驟出了錯,期待下次再出發。 企圖倒模 教學失效起點 忽然靈光一閃,這豈不也是每一個推動經驗學習法(Learning by Doing,LBD)教師的寫照嗎?每年大家都懷着興奮的心情,在課室播下LBD的種子,為學生設計不同學習體驗,悉心的栽種,以循循善誘作肥料,以每天的愛心作陽光和水分,讓學生能活潑地學習,結出成長的果子。看着學生的照片和學習紀錄冊的回饋,也是難以言喻的。 但當教師累積了一定經驗後,很容易以為只要我跟着以往做法,就能得到相同結果,這也是一個教學失效的起點。因為我們忘記了每一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忘記了我們是栽種的園丁,不是倒模的工人;我們栽種的是花園,不是確保產出穩定的工廠。在繁忙的教學工作中,教師很容易對自己身分出現迷失,緊記自己是園丁的身分是反思的第一步。 反思的第二步就是從園丁種植中找到對教學的啟示﹕ 1. 教師的預備工夫就是好的土壤 正式種植前,園丁要先做除草、鬆土等工作;這好比教學上的備課,如何建立友善的課堂氛圍?什麼做法可以更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有哪些工具可以便利學生回應?如何加強學生與教師互動,一起建構學習?怎樣的分組可以協助學生之間的討論。此謂課堂的土壤。 2. 四元素就是均衡的養分 園丁要明白不同植物對養分的不同要求,適時和適量地加注;這好比LBD課程的四元素,要均衡和恆常地在課堂中實踐。課堂的學習活動是否與生活相關(authenticity)? 學生是否有足夠的機會表達和選擇(voice and choice),實踐自主學習?課堂活動的探究(inquiry)是否足夠?課堂設計在幫助學生投入(engagement)方面有多大的效能? 教師藉着檢視和實踐四元素,回應學生的需要,讓不同需要的學生可以各取所需,一同成長。此謂教學的養分。 3. 教學的溫度就是無價的陽光 無論園丁多努力,令植物成長最重要的卻是來自免費的陽光;園丁是不能控制陽光的,但教師的教學熱誠卻可以發揮太陽的功能,潛移默化地給予學生成長的能量;雖然LBD將很大的學習權交還給學生,但教師教學的情感在激活學生的學習態度上尤其重要。此謂教學的溫度。 教師要緊記自己是「栽花人」,有責任清除任何阻礙成長的雜質,並加入所有成長需要的養分,以無比的教學熱誠加持,才能讓學生茁壯成長,合起來學生們可以成為不爭妍鬥麗,卻互相輝映的一個美麗花園。 文:杜一選(教育大同學校同行者) 作者簡介:由教育大同和伙伴學校教育工作者輪流執筆,分享Learning by Doing 理念及最新動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致力蒐羅教育新思維,開拓教育選擇,助大家一起反思,共譜教育的大同世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08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自閉 心不閉

電話裏傳來國傑(化名) 的聲音,他從美國打電話來,告訴我他讀碩士的近况。這個孩子終於長大了。還記得他讀中學時讓媽媽和我多擔心。 國傑小時候便被診斷患有「高功能自閉症」和「過度活躍症」。那些年,他做事衝動,不懂人情世故,從中一開始便常常惹禍。例如當老師們英文發音不準,或是說錯什麼,他會從座位上大叫矯正錯處,讓老師尷尬不已——很多高功能自閉症學生非常講求準確,當聽到不準確或錯誤的說法會很不舒服,所以會選擇矯正別人。 他也由於不懂得社交的潛規則,經常受同學排擠。多年來他一直渴望交朋友,也一直努力。我們大約每兩星期見面一次,我知道他要從基本的溝通技巧學起——交談時要保持什麼距離?用手拍別人的時候,可以拍在什麼地方?用多大力度?我相信他現在還記得當年我傳授的「一指神功」和「二指神功」。 從示範到角色扮演,我希望讓他設身處地明白別人的感受。和別人交談,如何變得像打乒乓球那樣有來有往。我也不記得坐在辦公室裏陪伴他經歷了多少次操練,也聆聽了他多少次失望和沮喪的經歷。午飯時看見他總是一個人在偌大的校園裏茫茫然踱步,我心裏有說不出的難受。 慢慢地,經過無數挫敗、無數嘗試,他開始和低年級同學熟絡起來,終於、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朋友。午飯的時候他不再孤單一個,假日的時候更會邀請同學到他家裏打機。 「我見到我的同類!」 有一天,他走進我的房間跟我說:「Miss Chan,我見到我的同類!」 「你怎麼知道?」「他像從前的我,常常長篇大論,只顧發表自己的意見,又不懂得如何開展對話,同學都不喜歡他。 Miss Chan你可不可以見他,幫幫他?」 「他是你的同班同學?」「他是低年級的同學,不認識我,我只是在午飯時間常常在飯堂見到他。我知道他好像沒有人幫忙。」 聽到他這樣說,我心裏非常感動,他真的長大了。他來找我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一個不相識的同學。他明白有相同症狀的同學在社交上的盲點,他明白這個低年級同學的處境和感受。 他接着說:「我不敢幫他說話,你也知道這些年我好不容易才交到一些朋友,我怕幫他會受牽連,我不敢冒這個風險,所以只好找你。」 我明白,我怎會不明白!這麼多年,因為他和別人的「不一樣」,吃了很多的苦。於是我二話不說就隨便編個藉口見那個同學,如他所說,像他一樣,是個患有「高功能自閉症」的學生,是一個沒有接受過任何診斷和治療的學生。 在往後的日子,當國傑在校園裏發現同類,他依然會來找我,竟也讓我多了一份給更多人明白「高功能自閉症」孩子的使命感。我由衷感謝他的信任。 當我們用心聆聽孩子的說話,他們會覺得受重視和接納,相信自己有價值。當孩子對自己有了信心,便不會輕言放棄,有勇氣面對挑戰,迎向世界。同時,他也從我們身上學懂如何帶着同感心去覺察他人的感受,以行動關顧他人的需要。 「讓世界變得更美好」難嗎?不難 ——由我們接納和我們不一樣的孩子開始。 文:陳嘉詠(教育大同董事,註冊臨牀心理學家,特別關注童年經歷情感創傷人士及高功能自閉症患者。)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05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