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隨筆:禮定尊卑 長幼有序

年終檢會議上,任教中一級的中文老師表示,同學其中一條命題作文的表現並不理想,建議明年替換。該題目名為「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原在提醒同學珍惜長輩的人生閱歷及生活經驗,然而不少老師發現同學選材有困難,此因學生缺乏與長輩相處的經驗。今天普遍同學未有與長輩同住,而且對長輩的印象模糊,無論是爺爺嫲嫲還是公公婆婆,不是分隔異地,就是甚少見面,最多是在大時大節才會碰面寒暄,關係陌生,情感疏離。我們很想學生寫出老人的「一寶」,沒料到他們家中竟沒有「一老」。

上下尊卑觀念不合時宜?

這不禁讓人思考,沒有與長輩相處的孩子會怎樣呢?很大可能就會不懂長幼有序、不辨尊卑之別。有些人可能認為「上下尊卑」的觀念已不合時宜,何必太過在意?不論是外甥還是姪子,姑表還是姨表,總之一律以洋名相稱,一來看似打成一片,關係融洽;二來有些長輩喜歡隱沒輩分,不想認老,故不願聽見「嫂嫂」、「伯伯」等稱呼;三來英語稱呼沒有中文般仔細分類,一聲「auntie」已包羅多人,舉凡嬸嬸、姑母、姨媽,甚至沒有血緣關係的一位女性街坊也可以此稱之,簡單便利。

兩代人如果有默契,知道尊重的界線還好,否則毫不避諱的直呼長輩姓名是出言不遜,不懂尊重。

我們今天沒有上一代那麼多親戚,的確讓某些身分失落了,但這不代表我們可以淡化稱呼,忽略人倫綱常。

自卑而敬人 才能建社會公德

文化概念需要生活場景的配合才有意義。我們今天雖難以再有幾代同堂,但家族聚首吃飯的機會仍然常有,無論是上座或是舉箸的先後仍應有一定的次序,否則就是目無尊長。在家如果沒有培養良好習慣,他日出外用膳仍我行我素,飛象過河,旁若無人,最終只會失禮人前。孩子如在家中已明白尊卑之分,回到校園就會知道尊師重道,懂鞠躬行禮;寫電郵給老師會選擇合適的語氣,得當的下款及應有的啟告語,這是禮貌的自覺;在車上見到長輩站立,會起身讓座;如在平緩路上行走,後輩自應讓長者先行,徐行其後,推而廣之就可傳揚關愛,外施仁義,建立和諧有序的社會了。所謂禮數其實就是要「自卑而敬人」,身為後輩要謙虛自持,以對方為尊,將來才會懂得禮讓他人。孩子在家如不懂稱呼長輩,不分長幼階級,內心自然不會有相應的尊敬,社會公德自亦無從談起。

輩分清晰 易拿揑人際距離

輩分清晰讓人更易拿揑人際間的距離,溝通時就可以做到大方得體,不卑不亢了。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日本,語言中包含敬語部分,目的正是表示說話者之間的社會階級及親疏關係,以表達適當的身分及禮貌。我們是儒家的發源地,卻反而諷刺地少了一份對傳統文化的執著,讓人特別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