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提案:如何協助年幼子女在家學英語?

筆者以往任教幼稚園時,曾遇到一些孩子看見英語教師便掉頭走,並需經歷數月才敢接觸英語教師。究其原因,這些孩子往往欠缺身處英語環境的經驗,因此懼怕以第二語言與人溝通。 愈來愈多研究證明,家庭語文環境是預測早期語言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指出家庭語文環境對幼兒的英語詞彙、音韻覺識、認識字詞及閱讀能力密切相關。孩子從出生起便嘗試與家長互動,學習與人溝通,因此在家學習語言是自然不過的事。而幼兒待在家裏的時間比在校時間長,家長擔當年幼子女學習英語的啟蒙者最是適合不過。幼兒階段是各方面發展的黃金期,順應第二語言的發展規律,應先建立幼兒基本的聽、說能力,然後逐步發展他們的讀、寫能力,為孩子打好學習英語的基礎。 善用資源 營造英語環境 對於大部分香港家庭來說,中文是第一語言,而英語是第二語言。部分家長或會擔心自己沒有相應的英語能力,只可依賴學校教師傳授英語知識,但這並不代表他們要放棄在家教導子女英語。由於家長與幼兒朝夕相處關係密切,最了解其生活習慣、性格、喜好及語言能力,所以他們在教導幼兒語言的角色難以被他人取代。 豐富的語文環境對於學習第二語言非常重要。若家長可在能力範圍內多增加子女接觸英語的機會,可能只是簡單的字母、詞彙或片語,也有助提升子女的英語能力。家長可利用已有的(例如公眾圖書館的圖書、生活環境中的英語標示和廣播)或容易獲取的資源(例如英文兒歌、故事、英語視頻以及手機的應用程式等)與子女作一些富趣味的英語聽、說活動及遊戲,為他們營造多元且豐富的英語環境。 和諧親子關係 助學習語言 和諧的親子關係是培養良好語言發展及興趣的重要條件。家長應按孩子喜好打開話題,因勢利導,鼓勵他們多說英語。家長亦可嘗試閒話家常,談談孩子易於理解或感興趣的話題,積極回應子女的說話。另一方面也可就地取材,例如利用日用品包裝上的英語說明,教子女認物識字。實物的觸感為學習提供實在及具體的印象,並可加深孩子的記憶, 讓他們愉快地發展語言潛能。 在作英語活動時,家長的陪伴及與子女的互動亦非常重要。在培養孩子閱讀英語刊物的習慣時,若孩子喜歡動物,家長可揀選有關動物園的英文書作親子共讀。這樣孩子既能從中吸收新資訊,又能增加詞彙量。兒歌歡快的音樂節奏能為歌者帶來好心情,親子同唱家傳戶曉的英語兒歌,孩子享受音韻的樂趣之餘,亦能練習英語發音和語調,對英語聽力和口語能力的發展甚有裨益。家長亦可陪同子女觀看益智的英語兒童節目,過程中加插對字句的釋義和討論。當家長把學英語變成愉快有趣的活動,孩子學習英語的熱情便有增無減。 家校合作 給予個人化指導 家校互通孩子的學習進度,按他們的英語表現共同制訂學習目標並給予個人化指導,是最為理想的做法。學校可為家長舉辦幼兒英語發展的培訓工作坊,提供英語學習的資源和素材,為幼兒和家庭組織有英語元素的社交或課外活動。學校亦可統籌建立家長社群,為家庭提供一個分享教導子女英語心得,交換學習資源的平台。家長只要用得其法,便能為子女建立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基本能力,為日後的英語發展奠定基礎。 文:劉姬莉(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為本港主要師資培訓機構,致力對本港教育政策與發展作出貢獻。專欄內容由學院學者及導師(包括言語治療師)提供,分析教育問題,破解迷思。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2期]

詳細內容

教育提案:家長必修——「有營打機」心法

對於子女玩電子遊戲,不少家長的反應兩極:一種是驚弓之鳥,完全拒諸門外;另一個極端是放任政策,實行電子產品「放題」。作為教育工作者和父親,我相信電子遊戲對兒童發展有利有弊,而家長的處理手法往往是關鍵:你是否了解子女電子遊戲的內容,以及其他要注意的地方?在子女接觸電子遊戲前,家長有沒有先裝備好自己? 玩多久 玩什麼 哪裏玩 不少家長都面對「開機容易關機難」的煩惱——子女投入電子遊戲世界後,或者可以換來片刻安寧,但關機一刻,如果處理不善,隨時觸發另一場親子角力。要解決此問題,必須注意玩電子遊戲的時間限制。家長讓子女開機前,宜先跟他們約法三章,討論在什麼情况才可以玩電子遊戲、每次可以玩多久,先訂立一個大家都同意的協議,然後才開始遊戲。 至於兒童每天有多少電子屏幕時間才算合理,不同國家有不同指引。美國兒科學會建議,不應讓小於18個月的幼兒接觸電子屏幕(親友視像通訊除外);18至24個月,可按情况逐步引入電子產品;2歲至5歲,亦應限制在每天1小時以下。而世界衛生組織則不建議2歲以下幼童接觸電子屏幕,2歲至5歲的屏幕時限則為每天1小時。 除了「玩多久」之外,「玩什麼」和「哪裏玩」都是家長應該注意的地方。「玩什麼」指電子遊戲內容,是否適合子女的年紀。例如賽車或射擊類遊戲,雖然能夠訓練玩家的反應和手眼協調,但如果遊戲畫面或內容有暴力或其他不良成分,家長就需要考慮自己的子女是否適合接觸。對於年紀較輕、3歲至5歲的小朋友,家長可以為他們選擇教育類型的電子遊戲,這些遊戲的設計者以幫助玩家學習某種知識為目標,如認字、識數等,其遊戲規則和信息都相對簡單,配合學前階段小朋友的心智發展。 至於「哪裏玩」,則是家長較容易忽略的問題,尤其在居住環境擠迫的香港。英國首席醫療官在2019年公布的指引建議,兒童及青少年睡房內不應出現電子產品,以免影響他們的作息時間。將電子產品限制在客廳使用的另一個好處是,家長更容易知道子女接觸電子遊戲的內容,在需要時候給予建議或其他支援。 與子女探討解難方法 除了做好「把關者」,在子女的電玩世界,家長其實還有另一個更積極的角色。昔日一家人茶餘飯後,通常是靠一部電視製造共同話題、增進感情。在今時今日「碎片化」娛樂當道,一人一機各有各看的年代,電子遊戲可以是重建親子關係的一條繩索。透過參與子女的電子遊戲,父母可以從中發掘科學、歷史話題,或與子女探討解難、創意思維、面對失敗的方法;父母和子女亦可以交換角色,改由子女擔任父母的導師,分享遊戲技巧,對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和正面的成長態度都有好處。 電子遊戲有其益處,但這個世界當然不是只有打機。父母同時要為子女安排其他活動,保持作息平衡。在家庭活動時,父母亦應該以身作則,暫時放下手機,全心投入那一個遊戲,或者那一頓晚餐之中,向子女示範「開機容易,關機亦不難」,這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文:關志明(香港大學教育學院講師) 作者簡介: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為本港主要師資培訓機構,致力對本港教育政策與發展作出貢獻。專欄內容由學院學者及導師(包括言語治療師)提供,分析教育問題,破解迷思。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8期]

詳細內容

教育提案:把握黃金期 提升幼童執行功能

雖然教師在學校裏不會具體地教授「執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但這種高層次認知能力對兒童發展非常重要。不少研究顯示,兒童執行功能的高低,對日後學習成就、經濟狀况甚至身心健康,都具重要影響。 我們每天生活接觸大量資訊,要篩選哪些資訊有用,並同時處理多項信息和規劃,這時大腦便發揮其「執行功能」,才能完成目標。「執行功能」包括3個主要元素:「抑制控制」(inhibitory control)——抑制不相關的資訊和情緒,令人專注在任務上;「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短期內暫存和處理資訊的能力;「認知靈活性」(cognitive flexibility)——根據不同情景而改變應對的方法。 這些相對高階的思維能力,雖然會由孩童時期一直發展至成人階段,但其實它早於嬰幼兒時期萌芽。相信大家都看過1歲嬰兒玩「躲貓貓」(peekaboo)遊戲。嬰兒要玩這遊戲,便需記住誰人藏起了臉孔,並等待對方再次露面後作出反應,這其實已展示嬰兒的小腦袋開始執行「工作記憶」。幼兒由3歲至5歲,更是「執行功能」突飛猛進的黃金時期。 近二十年來,「執行功能」成為教育心理學界的熱門研究課題,不少學者發現這種技能是早期認知和社交發展的基礎,並有「預知未來」的能力。2017年美國一項追蹤研究顯示,5歲時「執行功能」較高的小朋友,他們在小學五年級的閱讀和數學表現亦會較佳。另一個大型研究更橫跨40多年,追蹤幼兒到成人發展,發現自制力較高的幼童,長大後身體狀况和經濟條件也相較理想。 透過遊戲可提升幼童執行功能。(作者提供) 近年學界熱中於對「執行功能」作研究的原因,是因為它的可塑度,即「可以訓練」。我們可以透過遊戲提升幼童的「執行功能」。遊戲的種類五花八門,教師和家長可以從幾個大原則設計遊戲: 逆轉遊戲規則 抑制慣性反應 1. 相反行動: 某些資訊會令腦部作出慣性反應。例如,我們習慣看見紅燈會停步,聽到快速節奏會加快動作。當教師或家長逆轉遊戲規則,如說「現在我們看見綠燈就停下來,紅燈才可以走」,大腦便需要記住指示並要在新規則下抑制慣性反應才能完成動作,這就是遊戲的訓練目標。成人可以挑戰小朋友,看看他們能否聽到指令說「舉高手」時要「摸地下」,或聽到「摸地下」時「舉高手」。注意轉換遊戲規則時要循序漸進,由幼童熟悉的規則開始,建立他們的信心。 2. 先聽後做: 簡單的填色遊戲,也可以訓練小朋友的工作記憶。先把填色紙蓋住,請小朋友留心聆聽成人的指令,如「將大三角形填紅色、小圓形填藍色」。小朋友的大腦便需要同時處理視覺和聽覺資訊,增強工作記憶。 3. 閱讀故事: 閱讀是兒童發展的基礎,對提升「執行功能」同樣關鍵。對學前幼童,家長可選擇情節或句子結構重複的故事,有助發展他們的專注力。同時,父母也可鼓勵子女自行講故事,或加入小道具讓他們作角色扮演,這對提升小朋友的記憶和應對能力都有幫助。 這些小遊戲需要的道具不多,準備時間短,規則簡單。當家長和子女乘搭交通工具、在餐廳輪候座位或留在家中時,這些遊戲都可大派用場,既能促進親子關係,亦比父母和子女各自專注手機來得更有教育意義。 文:陳穎欣(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為本港主要師資培訓機構,致力對本港教育政策與發展作出貢獻。專欄內容由學院學者及導師(包括言語治療師)提供,分析教育問題,破解迷思。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5期]

詳細內容

教育提案:玩物養志——善用電子遊戲提升兒童發展

電子遊戲是小朋友的最愛,家長們的公敵。不過,家長不妨數一數家中究竟有多少個電子屏幕產品,如電視、電腦、手機、平板電腦等,要完全禁絕這些產品又談何容易?家長與其設法杜絕電子遊戲,不如想想怎樣利用電子遊戲幫助小朋友發展,或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遊戲化提升學生學習動機 利用電子遊戲學習確有不少吸引之處。電子遊戲具強烈的視覺和聽覺效果、互動性強,並能給予玩家即時的回饋和反應,這些都是傳統以書本或影像(如教學影片)為本的學習模式難以媲美的地方。配合電子遊戲設計的三大特色:設立清楚「過關」目標、加入競爭元素、完成任務的獎勵,如何將這些元素帶入傳統學習環境,即遊戲化(Gamification),已成為近年國際教育會議的課題。學習遊戲化在中小學,甚至大學都適用,能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 坊間電子遊戲五花八門,例如網上遊戲、手機遊戲程式、電子遊戲產品等。對教育工作者而言,大致把電子遊戲分為「教育遊戲」和「非教育遊戲」兩類。「教育電子遊戲」是指製作遊戲時,設計者以幫助玩家學習某種知識為動機,選擇透過電子遊戲教授某種知識的原因,可能這些知識平日在社會較難作充分討論,例如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曾經和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合作,推出性教育體驗學習遊戲,又或者特定受眾群並不適合透過傳統模式學習,例如協康會為專注力不足或過度活躍症兒童開發的電子遊戲,以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 至於「非教育電子遊戲」,對兒童發展是否就沒有好處?也不盡然。美國佛蒙特大學(University of Vermont)在2019年曾經對超過2000名10至20歲兒童及青少年作有關電子遊戲對學童影響的大型調查,他們透過問卷和安排受訪者接受腦部磁力共振掃描,發現有接觸電子遊戲習慣的兒童及青少年,他們腦部負責解難、執行記憶和專注力的區域,相較沒有接觸電子遊戲的受訪者更活躍。不過,在接觸電子遊戲時間過長(每星期21小時或以上)的受訪者身上,也更容易發現精神緊張等情緒問題。 此外,在青少年間十分流行的賽車或射擊遊戲,可有效地訓練反應和手眼協調,但如果遊戲內容或畫面有暴力成分,家長就需要考慮小朋友的年紀是否適合接觸有關內容。 坊間普遍認為年輕人過分投入網上遊戲,會對他們的社交能力產生負面的影響,但其實網上遊戲也可以是一個讓年輕人與外界接通的窗口。不少網上遊戲要求多名玩家組成一隊以完成一個任務。玩家要邀請其他人與自己組隊,還要學習如何保護隊友、交換情報等,這些都是社交和溝通能力的訓練,當中還需要使用創意去解決問題等。有些年輕人在現實世界可能較為內斂、害羞,但由於電子遊戲具「輸了可以再試」的特質,儼如為他們提供一個「安全網」,激發出他們作出嘗試的勇氣和創意。 電子遊戲對兒童發展的利弊,最關鍵的問題是「什麼人打什麼機」。家長不應於孩子開始玩電子遊戲時便撒手不管,應考慮子女的年紀和適合哪種電子遊戲、認識子女正在玩的電子遊戲內容、制訂遊戲開始前共同協商的守則等,這樣才可令電子遊戲變得好玩又有益。我們稍後繼續談談家長必修的子女「有營打機」心法。 文:關志明(香港大學教育學院講師) 作者簡介: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為本港主要師資培訓機構,致力對本港教育政策與發展作出貢獻。專欄內容由學院學者及導師(包括言語治療師)提供,分析教育問題,破解迷思。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1期]

詳細內容

教育提案:在家培育科學探究精神

學習STEAM教育中的科學探究精神,不用局限於學校的實驗室,家長平日在家也可常常與子女玩科學遊戲。子女在挑戰有趣任務時動手又動腦,樂在其中,還可把抽象的科學理論結合生活,理解兩者相關和用途。 啟發子女輕鬆做實驗 科學學習過程涉及不少技能,包括計劃、測量、觀察、分析數據、設計實驗、驗證等。隨着近年STEAM教育更受重視,更多資源和免費教材面世,家長只需在網上下載教材套,觀看僅數分鐘的教學影片,準備簡單材料,跟着指示做實驗,便可和子女同玩有趣的科學遊戲。以港大教育學院的準教師早前製作「在家科學小實驗」系列為例,利用家中廚房常見食材和用品為道具,如食油、雞蛋、梘液、小紙盒等,讓小學生在家長的陪伴下做安全的實驗。10多個效果形象化的實驗包括「如何混合水和油」、「光線會轉彎」、「自製彩虹」等,介紹乳化作用、光線折射、摩擦力、重心等科學概念,讓孩子易於觀察和理解箇中的科學原理。教學影片簡潔易懂,讓學生容易明白和吸收知識。 孩子在家做實驗時,家長的角色既是啟發者,又是陪伴者,甚至是子女的好助手。家長宜鼓勵子女多嘗試,與他們一起克服困難。然而,家長務必留意子女安全,例如在使用利器如剪刀時加倍小心。 深入觀察 討論科學原理 在家做實驗時,家長可指導孩子如何觀察,讓孩子不止滿足於觀察實驗結果,而是教育孩子如何運用5種感官,感受物料的氣味和觸感等,或將物料處於特定條件之下探究,例如把雞蛋放在燈光下觀察雞蛋的內部亮度變化。家長亦可在實驗中加入競技元素,讓孩子更投入,例如「釣冰大作戰」,可讓孩子認識水的3種形態,所需材料為棉線、鹽、冰塊、筷子和碟。玩法簡單: 第一回合 .先將數粒冰塊放在碟內 .將棉線綁在一支筷子上,製成魚竿 .與家人鬥快利用魚竿釣起冰塊 第二回合 .孩子與家人先在冰上灑鹽,然後如上一回合般比賽 遊戲過後的思考、分析和總結才是重點。家長可請孩子用文字或圖畫表達釣冰塊的要訣,然後在討論中誘導孩子注意兩個現象:1.鹽在水中溶解;2.鹽水重新凝固,把棉線「黏」在冰塊上。這些現象背後的科學原理是什麼?原來冰塊表面有一層薄薄的水,當我們灑上鹽,鹽便溶解在水中。鹽溶解的時候會吸收熱量,使鹽水溫度下降。當鹽水冷卻至新的凝固點時,便重新凝固,使棉線黏着冰塊。 相較學生於學校在教師的指導下做實驗,孩子在家可以因應自己的時間表和進度探索知識,按個人喜好選擇感興趣的實驗題目和類型,營造屬於自己的創意空間。家長與子女在家一起做實驗不單是親子活動,亦有助他們理解子女在學校研習科學和實驗的過程。即使家長未曾受過科學訓練或不懂解答孩子的問題,也不必急於上網找答案。家長可先與孩子討論,鼓勵他們運用已有知識來觀察和探究,提出合乎邏輯和實證支持的推論,然後一同查證正確答案。在家做實驗的過程中,如果子女專注用心且勇於嘗試,家長記得要給予讚賞。家長會發現,原來子女懂得活用創意解決問題,每天都在成長進步。 「在家科學小實驗」系列:bit.ly/3AcrHx0 文:梁健儀(香港大學教育學院院校夥伴計劃總監) 作者簡介: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為本港主要師資培訓機構,致力對本港教育政策與發展作出貢獻。專欄內容由學院學者及導師(包括言語治療師)提供,分析教育問題,破解迷思。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6期]

詳細內容

教育提案:善用社交故事教導自閉童

由於自閉症兒童難以理解別人的想法和感受,不懂解讀別人的情緒,因此有時他們會做出不符合社交禮儀的行為,繼而影響其交友及學習。自閉症兒童在詮釋環境狀况常有困難,當身處不熟悉的社交環境中,他們會因環境變化而產生焦慮,從而出現高聲大叫或大笑等行為。 為協助自閉症兒童面對他們眼中紛亂的世界,並誘導他們作出符合社交期望的行為,在上世紀90年代初,擁有多年教育自閉症兒童經驗的美國教師Carol Grey提出社交故事(social story)概念。社交故事起初專為自閉症患者應對各種社交情景而編寫,在過去20多年,世界各地的特殊教育工作者將其發揚光大,加入本地和新科技元素。時至今日,社交故事已廣泛用作訓練自閉症人士。 說明期許 誘導行為轉變 社交故事是由文字和圖畫組成的小故事,以日常社交情景為題,以第一人稱「我」為視角,故事圍繞「我」推進和發展。故事情節讓讀者了解別人對故事主人翁的期許,並說明切合故事情景的社交表現,使讀者從新角度認識現實中的社交場景,潛移默化,繼而轉變自己的行為。 社交故事主要由4個部分組成,包括問句形式的標題、引子(說明主題,如:參觀海洋公園)、情景資料(如:人物、預期情景、合乎預期的社交表現)及結語(總結人物在社交情景應有的社交表現)。編寫社交故事有別於撰寫一般兒童讀物,當中採用的技巧包括: 1.使用簡潔明確的陳述句和說明句,例如:我在車站等車。 2.句子描述正面行為,語氣肯定,例如:在車站等候時感到煩悶,我們可以戴耳機聽歌。 3.明示第一身及第三身的想法,例如:如果在等車時專注聽歌,保持安靜,自己和別人也會感到舒服。 4.使用情緒和感受的詞彙,例如:等候巴士時間較長,我可能會感到沉悶。 不乏中文素材 多媒體動畫 香港的志願團體和教育機構努力耕耘多年,製作了不少適合本地自閉症兒童閱讀的中文社交故事。近年更有機構將社交故事製作成互動多媒體動畫,輔以旁白和字幕,生動豐富地呈現故事。香港耀能協會開發的「社交故事一按通」手機應用程式,內附100個社交故事,內容涵蓋學校、家庭、照顧自己、外出、人際關係等,主題包括「看醫生」、「聽到打雷聲可以怎樣做?」、「生氣時,我可以怎樣做?」等。家長可以按生活實際需要搜尋合適的情景,隨時隨地與子女共讀。協康會曾在新冠疫情期間推出《同SEN抗疫社交故事系列》,幫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盡早了解及適應新冠病毒檢測流程,增強他們配合抗疫措施的意願,這亦是社交故事有效發揮教育功能的例子。 當家長與子女共讀社交故事時,可多運用情緒和感受詞彙,並使用印有多款面部表情的圖片,解釋不同人即使身在同一處境,也會有不同的行為和感受。家長要特別注意勿以對錯判斷自閉症孩子的行為,而應集中指出該行為是否適用於特定情景。家長亦可與孩子重溫社交故事,反覆提醒他們應有的社交表現,耐心地引導孩子改變行為模式,並持之以恆,相信能令孩子的社交表現有所進步。 文:田采釉(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溝通、發展與資訊科學學部助理講師) 作者簡介: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為本港主要師資培訓機構,致力對本港教育政策與發展作出貢獻。專欄內容由學院學者及導師(包括言語治療師)提供,分析教育問題,破解迷思。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1期]

詳細內容

教育提案:誰能成為孩子的學習榜樣?

模仿是人類的天性,剛出生的嬰孩便懂得模仿成人以學習新技能和探索世界。在成長路上,我們不期然會受到別人影響,只是影響層面不盡相同。不少兒童及青少年會模仿偶像的舉止打扮,這是一種身分認同和價值觀的表達方式。常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長和教師少不免會關注孩子的模仿對象。有人認為擁有近乎完美的履歷和貢獻的歷史偉人和社會菁英,才可成為青少年的榜樣。但從筆者與港大教育學院學生在本地中學觀察所見,青少年身邊的平凡人、朋輩,甚至不易被主流社會接納的特殊學校學生,都可在不同層面成為值得仿效的好榜樣。 借鏡朋輩 形成良性循環 不少中學舉辦由高年級學生指導學弟學妹的學科補習班,這種朋輩輔導不應單單被視為傳授知識的途徑,低年級學生耳濡目染,觀察學長學姊的舉止才能,也希望與他們看齊。這種朋輩關係衍生的情感連結和安全感,令學生享受愉快的校園生活,提升學習意欲和成績表現。如要榜樣教育發揮更大效能,榜樣和學習者需要經常接觸,無論在學校抑或是在課餘時間也經常見面,成效益加顯著。 筆者曾於群育學校長期觀課,學校裏有些學生或許有情緒及行為問題,他們可能在社會上得不到成功感,以致自我形象低落。有人認為這些青少年未能融入社會,忽略了他們同樣需要榜樣。當有好榜樣可供仿效,他們會有機會去改進,更可以進一步成為朋輩主動借鏡的對象。例如有學生減少發脾氣,情緒控制有改善,朋輩目睹轉變也會隨之反省,覺得「我都要好似佢咁」。當學生發現自己成為了別人的榜樣,成就感會令他們重拾自信,肯定自我價值,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學習榜樣對於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尤其重要,例如有自閉症、過度活躍症的學生,不能長時間安坐課室上課,導師應與他們一起做習作,讓學生近距離觀察導師的做事方式,自己動手實踐來獲取知識及經驗。群育學校的學生在校留宿,院舍導師負責督導和照顧學生的作息,好的榜樣會無形中對學生帶來重要影響,幫助學生發展潛能及提高社交能力,建立及維持健康的人際關係。 父母師長要言行一致 由於父母和師長均對孩子產生重要和深遠的影響,因此他們「言行一致」及「表裏如一」,對教導兒童判別是非的能力十分重要。教師和家長每天跟孩子長時間相處,很容易成為模仿對象。為人師表者,更應留意自己上課時說話的語氣和態度;家長與子女的日常接觸最密切,孩子更容易耳濡目染下受影響。如家長希望孩子談吐有禮,但自己把粗言穢語掛在嘴邊;或家長要求孩子不要沉迷玩電子遊戲,自己卻常常盯着手提電話等,都會帶來負面影響。家長未能以身作則,怎能期望孩子改掉壞習慣?家長更應多注意自己是否言行一致,以免子女對自己言行標準不一而感到困惑。 如果成年人能成為孩子的好榜樣,便能讓孩子情感上找到依附,有助其建立穩妥的人際關係,長遠能讓孩子於面對失敗時亦能勇於面對,重新出發,敢為自己掌舵,創造一頁又一頁新的人生。 文:胡嘉如(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教師教育及學習領導學部講師) 作者簡介: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為本港主要師資培訓機構,致力對本港教育政策與發展作出貢獻。專欄內容由學院學者及導師(包括言語治療師)提供,分析教育問題,破解迷思。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7期]

詳細內容

教育提案:創意只能在學校培養嗎?

創造力就像肌肉,訓練得愈多便會愈強壯。學校是輔助年輕人發掘才能和培養其創造力的主要地方,但培育創意並不局限於課堂,教師也可透過網絡傳授學生實用技巧,引導學生探索新方向,激發他們的創意思維。當轉換教學場景,教學方法與學習體驗都會有新突破,對教與學雙方均饒富意義。 網上工作坊 與學生玩互動遊戲 創意思維教育在人工智能時代更為重要,它可幫助年輕人拓展能力,擔任無法被機器輕易取代的工作。港大教育學院曾在疫情期間舉辦頗受好評的「激發•在家創意•網上工作坊」,教導未能回校上課的中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創意的方法。工作坊旨在讓參加者了解創意的重要和創意的四大元素(流暢度、原創度、靈活度、說明解釋),以及科學、科技、社會和環境(STSE)之間的相互關係等。 港大教育學院的準教師主持該網上工作坊,並親自設計教材。準教師跟來自9間中小學的學生玩互動遊戲,如邀請學生向鏡頭展示數件家中的物品,並發揮創造力,將它們組合成全新的創意家品。家長也可跟子女在家多玩這類遊戲,如同每天做運動一樣,讓子女養成活用創意的好習慣。準教師也跟學生多維度地討論話題,以食物為例,既可從美學角度探索食物擺盤方法,利用食物的顏色形狀創造卡通人物,呈現較佳的賣相;也可從科學角度細談製作分子料理的原理和步驟;更可運用多門知識宏觀探討全球糧食危機。主持經常邀請學生分享意見,以提問評估學生的學習進度,發掘答案有趣之處,並於小組討論跟進。 培養好奇心 理解STSE相互關係 學院希望透過工作坊讓學生拓闊視野和包容度,訓練他們從多角度觀察事物,擁抱多元世界觀。起初有些學生害怕說出「錯誤」答案,準教師便讓他們明白答案無分對錯,言之成理即可,思考時跳出框框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發現。 主持鼓勵參加學生集思廣益,應用所學,從嶄新角度探究急切的全球社會問題,這種教學方式正切合現時教育局對科學教育課程的要求。教師在教授科學知識之餘,亦應着重培養學生對世界的好奇心,理解STSE的相互關係。學生於工作坊討論「如何協助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預測和應對糧食危機?」時,提出以下答案,可見其創意、知識闊度和思考深度: .研發「雨雲」或引導河水灌溉沙漠或旱地,開拓更多耕地 .研究食物循環再生機器,將已過期的食物重新分解及整合為另一種食物,將被丟棄的東西變成有用的物品 .發明超級維他命,人類吃後便不會飢餓 由此可見,透過提問和集思廣益可激發學生綜合運用科學及人文知識,增強他們適應轉變和面對挑戰的心態與技能。 工作坊讓準教師學懂跨過障礙,為將來的教學生涯作好準備;參加者亦學會活用創意及跨學科知識應對不確定的未來。只要學生獲得適切指導,就能逐步經歷「想像—意念—創新」的創意思維建立過程,學懂不怕判斷和不受限地想像,然後創造和形成意念,最終順利產生獨特創新的思維。誠然,此過程並不止於學校出現,而是隨時隨地、在家或網上都能實踐。互聯網為創意教育帶來無限可能,只要敢於創新,勇於嘗試,處處都是理想的創意教學場景。 文:梁健儀(香港大學教育學院院校夥伴計劃總監) 作者簡介: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為本港主要師資培訓機構,致力對本港教育政策與發展作出貢獻。專欄內容由學院學者及導師(包括言語治療師)提供,分析教育問題,破解迷思。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3期]

詳細內容

教育提案:如何協助自閉兒與人溝通?

很多人誤以為自閉症兒童是「獨家村」,只活在自己的世界。其實他們也有意欲與外界交流,有些會主動挽着成年人的手,以拿取自己想要的物件,亦會和家長一起唱歌,也希望與別人分享自己的愛好。只要按自閉症兒童的特質和能力,以合宜的方法幫助他們表達自己,便可改善溝通能力。 睇戲學解讀語意情緒 自閉症患者時常未能讀取別人說話中的重要信息,不明真正含意,不善理解別人的情緒變化,聽不懂含有比喻、雙關語、幽默、諷刺和語意曲折的句子。家長可跟子女同看電影及劇集,當出現反諷、嘲笑、比喻的話語時,教導子女留意別人的說話內容及語氣。例如角色對遲到者說:「你真係好早喎!」其實是諷刺對方不守時及表達不滿。這時家長宜直接指出說話者的真正想法,並請子女觀察說話內容、語氣及情境是否協調。 家長也可用各種社交場合為例,如小息時間、家庭聚會等,按孩子與親友朋輩的熟稔程度,耐心說明如何應對不同人,如應否與對方開玩笑等,讓他們明白在不同社交場合應有的態度和禮儀。 漸進式提問 引導分享己見 家長宜鼓勵子女表達自己想法,讓別人領會他們的意圖。家長可利用漸進式提問,引導子女以較豐富的詞彙及完整句式表達所想。例如: 孩子:我唔要! 家長:你唔要咩吖? 孩子:唔要鞋! 家長:點解唔要? 孩子:腳,呢度。 家長:哦,因為你腳趾痛,所以著唔到鞋。你試下講成句完整說話畀我聽吖。 孩子:我腳趾痛,唔要著鞋。 過程中孩子有機會練習及修正詞彙,家長也能培養聆聽技巧。漸進式提問的重點是多用開放式問題,例如問子女要什麼和想做什麼。只要在日常生活多練習,孩子自然會有所進步。 接龍遊戲鼓勵延續對話 「高功能自閉症患者」是指在智商測驗中,分數在臨界及平均範圍以上的自閉症人士。他們的語言能力和智商與一般人無異,部分患者有時會滔滔不絕談論自己愛好的話題,無意間忽略了對方感受。如家長希望改善子女自說自話或偏離話題的情况,可嘗試玩「接龍遊戲」,讓子女習慣承接別人提出的話題。遊戲規則是延續上一名玩家的話題,家長選定主題後,請子女說出相關事物,輪流增加字詞或更改上一個答案的部分字詞,以延續故事。例如以動物園為主題: 媽媽: 睇老虎 孩子: 飼養員餵老虎 爸爸: 隔住玻璃睇老虎 孩子: 隔住大水池玻璃睇魔鬼魚 未懂口語 先用手勢眼神溝通 至於尚未掌握口語的自閉症兒童,家長宜教導他們以簡單手勢表達需求。如小朋友想取得某物件,便要攤開手掌索取,而不是從別人手中搶去物件。家長亦可引導子女運用眼神與人互動,例如將子女想要的物件移到自己面前,並注視該物件,讓子女學會留意別人的目光,運用眼神溝通。 當家長協助自閉症子女改善表達和社交溝通能力時,不應要求他們達到一般小朋友的水平,而是以提高他們的溝通能力為目標,幫助他們準確地傳情達意,與他人順利交流,建立良好社交關係,令他們日後更易融入社會。 文:田采釉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溝通、發展與資訊科學學部助理講師) 作者簡介: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為本港主要師資培訓機構,致力對本港教育政策與發展作出貢獻。專欄內容由學院學者及導師(包括言語治療師)提供,分析教育問題,破解迷思。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28期]

詳細內容

教育提案:自閉症兒童不願與人溝通?

「自閉症譜系障礙」是先天的發展障礙,近年醫學界把自閉症、亞氏保加症、待分類的廣泛性發展障礙和兒童期崩解症等,一併納入「自閉症譜系障礙」光譜內。隨着近年更多早期評估工具面世,過去10年香港確診有自閉症的學生人數呈現上升趨勢。 臨牀觀察 記錄兒童行為表現 「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光譜頗闊,患者在社交、認知、情緒、行為方面的困難和發展亦有所不同。對家長而言,較難得知子女在某些方面發展落後的原因。若要分辨兒童是否屬自閉症患者,需兒童精神科醫生或臨牀心理學家評定才能作準。言語治療師則可使用專業問卷,評核兒童在3大範疇的表現,包括:社交互動、溝通、重複及刻板的行為模式,並可根據臨牀觀察,記錄兒童在手勢、語言、社交、溝通、遊戲、模仿、目光注視等行為表現,提供報告給醫生或臨牀心理學家,作為評估溝通能力的參考。 自閉症兒童一般都有溝通困難。在非語言溝通方面,他們可能難以與人有恰當的眼神交流。在言語表達及理解方面,他們常常不能理解和運用情緒形容詞,如「傷心」、「失望」等,或不善於推理、解釋因果關係等較複雜的語言邏輯思維,語氣有時也顯得刻板或古怪。在社交互動方面,他們未能代入別人的角度思考,理解別人的感受,導致表現得與當時的社交情景格格不入,難與別人建立長久關係。 「想法解讀」練習 理解他人情緒 自閉症患者天生「想法解讀」能力不足,較難理解他人言語與行為的意圖,難於預計後果,亦不易建立同理心,導致明顯的交友及學習障礙。針對上述弱點,家長宜耐心教導自閉症孩子觀察和理解別人的「臉色」。家長可準備多幅簡單臉部表情的圖畫或圖片,介紹各種情緒狀態的臉部表情特徵,如開心時面露笑容、憤怒皺眉、哀傷流淚等,訓練子女透過觀察,學習理解別人情緒。例如家長可指着臉部表情圖畫的特徵,向子女發問:「這個是什麼表情呢?是開心還是不開心?」家長待子女回答後加以解釋,協助他們學懂留意別人的表情,推斷別人的想法,從而作出合乎情理的反應。家長還可介紹導致不同情緒的情境,邀請子女模擬各款表情,加深印象。家長也可在日常對話或親子閱讀時間中,向子女灌輸別人的想法、動機及情緒等資訊,以提高子女對這些資訊的敏感度。 如能提高自閉症子女的溝通能力,長遠而言可促進他們於學習、交友、身心健康、個人成長等多方面的發展。家長除了為子女安排參與學科和興趣班外,也應重點規劃子女專注學習溝通能力的時間,例如每天或每星期都安排時間專注親子互動,利用不同的教具,為子女提供高質素及密集的語言環境,並持之以恆。家長亦可善用志願團體如協康會、香港耀能協會製作的免費實體和網上教材以教導子女,幫助他們的社交語言發展。 文:田采釉(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溝通、發展與資訊科學學部助理講師) 作者簡介: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為本港主要師資培訓機構,致力對本港教育政策與發展作出貢獻。專欄內容由學院學者及導師(包括言語治療師)提供,分析教育問題,破解迷思。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22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