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途有「理」:紓緩測考季節肩頸痛

相信家長們對肩頸痛都不會陌生,而此情况更日趨年輕化。有研究報告顯示長時間使用智能電話、電腦,常常當「低頭族」,坐姿不正確,都會令頸椎及肌肉承受極大的負荷。處於發育期的青少年,若增高過快又缺乏運動,肌肉可能長期繃緊,容易「寒背」,連帶頭部向前傾,引起頸痛。加上測驗考試高峰期的來臨,學生長時間低頭做功課及溫習,也容易造成肩頸痠麻的症狀。學生族群的肩頸痛,大多是因為缺乏肌肉紓緩及姿勢不良,久而久之,上半身肌肉逐漸繃緊。肩頸痛初期可能只維持短時間,經過睡眠休息後,通常都可以紓緩,但是持續沒有改善坐姿,或是長期低頭不動,肩頸痛症狀強度便有可能增加,甚至造成頭痛,影響睡眠。建議學生適度放鬆肌肉,利用伸展及紓緩運動減輕壓力,不僅能提高讀書效率,更能遠離肌肉痠痛。 每隔30分鐘 休息鬆一鬆 以下幾個簡單的運動能紓緩肩頸痛,建議做功課或溫習時,每隔30分鐘休息時做。 1.上斜方肌拉展(圖1) 坐在椅子上,雙腳放平,右手抓住椅子固定身體,收緊下巴。頭稍微轉向左邊。左手扣住頭,扶着右邊耳朵,往左邊腋下方向輕輕拉,緊記肩膀不要跟着往上縮起。動作維持30秒,重複3次。另一邊再做3次。 2.挺胸提臂(圖2) 身體站直,兩腳與肩同寬,挺胸直腰,雙手放後,手指互扣,手臂伸直,緩緩上提,兩肩順勢向後拉。動作維持30秒,重複3次。盡量避免身體向前傾。 3.前後轉肩(圖3) 兩肩向上提並向前轉,重複10次。然後向後轉10次。 (作者提供) 若孩子有不尋常的疼痛,或做伸展運動後仍有不適,可向醫生或物理治療師查詢。 (感謝物理治療師郭二鳳和區美娟協助修訂本文內容) 文:陳蕙婷(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註冊物理治療師) 作者簡介: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撰寫專欄,內容圍繞小朋友成長與物理治療相關的問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1期]

詳細內容

荒失失在加家:家教會是重要橋樑

相信家長都聽過「家教會」,其角色是「促進家校溝通,建立伙伴關係」,不少家長都有參與過它們舉辦的活動或成為當中的義工。在香港時,因工作繁忙,我和太太都沒有參與過家教會的工作。到了加拿大之後,我太太在機緣巧合之下參加了小兒學校的家教會,當中有不少值得分享的事。 籌組文化節 促進彼此了解 家教會是家長與校方的一道溝通橋樑,而在我太太還未加入家教會之前,我對這個組織的印象就是日劇中能左右學校令不受歡迎學生退學、讓教師們聞風喪膽的組織……當然實際上家教會的權力不會那麼大,這種戲劇效果有誇張成分,實際上它的角色就是協助學校提升與其他家長和學生之間的關係,以及幫助處理一些學校非教學事務。 事緣於大約4個月前,有一名香港朋友,她的兒子與小兒於同一間學校就讀,而她在該校家教會負責財務工作,但由於本身的工作關係,不能兼顧家教會工作,所以引薦了我太太進入家教會代替她。工作上主要是處理家教會的財務事宜及定期向成員報告財政狀况,而每次開會除了有家教會的成員外,校長及負責的教師都會出席。而家教會亦會定期在學校假期舉辦一些活動,好似我太太加入時,便正籌組一個多元文化節,不同成員在不同班房介紹不同國家的文化,同時也會免費提供不同國家菜式和食品,務求令不同國籍的學生了解同學們的文化背景。 是次活動在較早前圓滿結束,而我太太則負責介紹日本文化的環節。活動吸引了不少家長與學生參與,也有不少社區居民到場參觀,雖然人流算不上是「水泄不通」,但也算是「門庭若市」。而在活動結束後,成員們在會議上也作出了反省,例如宣傳有點不足、部分食材準備不夠等,但整體而言校方及家教會成員都滿意今次的活動成果。 多溝通 營造理想學習環境 而在最近一次家教會的會議,其中一個議題是準備下一次的活動,成員提出了不少意見,校長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她指出更早之前曾經舉辦過一次類似小型市集的活動,由於涉及金錢上的交易,不太想在校內舉行。而會議上也有一些成員提議舉辦一些了解社區文化的活動,但由於臨近選舉,容易影響參與者的政治取態,因此也被校長拒絕。 另外,校長亦在是次會議提出,除了舉辦活動及協助學校處理部分非教學事務之外,究竟家教會的角色應該是什麼?其他學校的家教會又會做什麼?相信這個問題除了校長想知道之外,不少家長都想知道,始終作為學校與家長之間的重要橋樑,而之間還有最重要的學生及兒女存在,令到學校的環境更加適合教學和孩子成長,才是最重要。 文:吳一鳴 作者簡介:人到中年一家四口移民加拿大,由繁華的大城市突然走到鄉村城鎮,重新面對一堆新事物,與小朋友一起重新學習新生活。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1期]

詳細內容

幸福拼圖:採購小偵探 超市學理財

各位家長,是時候與小朋友策劃一趟理財體驗,讓小朋友成為採購小偵探,學習如何管理金錢!一起看看以下3部曲,簡單將理財體驗融入小朋友的生活: 1.生活物品分「需要」與「想要」 平日添置生活物品的重任大多由家長負責,若小朋友能參與其中,定能讓他們學習更多。首先,家長可委任小朋友擔任「採購小偵探」,地氈式調查並記錄家中有什麼生活物品需要添置。另外,於家長的指導下,小朋友也可於過程中分辨家中有什麼生活物品是「需要」的,什麼是「想要」的。例如廁紙、垃圾膠袋、牙膏是「需要」的;薯片、糖果、汽水是「想要」的。 2.用網購平台格價 製作預算表 然後,小朋友可於家長的指導下,於不同網上購物平台了解各生活物品的價格,嘗試為每種生活物品找3個不同的購物平台格價,讓小朋友知道比較價格後購物可以節省金錢。家長可利用消費者委員會的網上價格一覽通網站,與小朋友一起格價及制訂預算。 當小朋友與家長製作好購物清單及預算表後,就可以自備環保袋出發購物了!為加深小朋友對錢幣的概念,家長可先將現金放於一個小錢包裏,讓小朋友付款及找贖,藉此分辨各輔幣或鈔票的面值。讓小朋友多接觸實體貨幣,使用現金支付,可減少他們對金錢的疏離感。 3.探討折扣優惠 引導理性思考 在購物的過程中,小朋友看到超級市場的貨品折扣,例如檸檬茶買1包送1包,薯片加1元多1包等,可能會感到困惑,此時家長可引導小朋友,先到消費者委員會網上價格一覽通網站參考價格,然後學習分辨這些貨品折扣是否能真實反映貨品的價格,抑或只是其中一種推銷商品的方式。此外,小朋友可拿着預算表,於付款前檢查是次購物是否有超出預算限額,學習實踐預算。 趁着結帳後小朋友記憶猶新,可讓他們計算預算表與實際消費金額的差額,並詢問小朋友擔任「採購小偵探」期間最難忘的畫面及感受,以鞏固他們所學到的理財知識,讓整個體驗更完整。 當小朋友完成「採購小偵探」理財體驗活動後,家長可給小朋友一個小驚喜!例如準備一張親手繪畫的感謝卡或一份自家製的小點心,感謝小朋友的付出。筆者鼓勵家長與小朋友攜手啟動「採購小偵探」家庭理財體驗,讓小朋友及早建立積極的金錢管理習慣。 文:鄭子聰(香港家庭福利會理財教育中心註冊社工) 作者簡介:香港家庭福利會一直致力凝聚家庭,促進家庭的健康與福祉。我們本着以家為本的服務理念,致力協助市民大眾改善生活,營造以家庭福祉為基礎的關愛社會。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1期]

詳細內容

半職爸爸:中學讀過的一篇奇文

圖書館出現下架潮,悲驚交集。其實書之為物,多讀多想,自有心得,至於心得是對是錯,言人人殊,本來就不必強加消毒和統一口徑。人類和動物演化和持續生存,與其說是因為「萬法歸一」,倒不如說是基因多樣化的結果。 中學讀過一篇奇文,現在回想,真的覺得這篇文章很離奇,當時頗難理解這篇文章,老師也沒有特別花時間去解釋其中怪異之處。 當年年紀小 迷信「忠奸分明」 這篇文章就是來自《左傳》的《晉靈公不君》。文章一開首就說晉靈公如何殘暴,用彈弓射途人,自得其樂;熊掌煮不好,把廚師殺了;大臣趙盾勸諫,晉靈公竟然派殺手暗殺趙盾。 文章接着又花了許多筆墨,講述大臣趙盾如何賢能,刺客行刺,竟被其上朝前的恭謹模樣「感召」,不但沒下殺手,還一頭撞向一棵槐樹,把自己撞死了。又有一次,晉靈公派大批人馬手持武器追殺趙盾,眼看趙盾逃不掉,其中一人竟犧牲自己,倒戈相向,助趙盾成功逃脫,原來這人曾受趙盾「一飯之恩」。 文章寫到這裏,本來好易理解,一個暴君,一個良臣,一邪一正,躍然紙上。可是,文章筆鋒一轉,趙盾的族弟趙穿殺了晉靈公,趙盾本在逃亡,一收到消息,馬上回來,收拾殘局。一回來,一個負責寫史書的大臣董狐,二話不說,斬釘截鐵,在史冊上大書五字「趙盾弒其君」。趙盾不服,說自己沒有做過,不料董狐接着說,你逃亡時沒有越過國境,回來時又沒對殺死晉靈公的人問罪,不是你幹,又是誰幹的。趙盾竟然無法正面回答這個問題。 一句破一萬句 思考方能自由 當年很疑惑最後的這個情節,傾向相信,董狐是一個不問情由的老頑固。可是,現在人到底算是長大了,開始明白當中的春秋筆法。我傾向認同一些學者的說法,趙盾的而且確在幕後參與了其事,這就是為什麼他逃亡只是逃到中途的原因,因為他已「預知」了晉靈公之後的命運。事實上,那時晉靈公(雖然有個「公」字」)不過是個10多歲的少年,而趙盾則是把持朝政多年的最高級官員。果然,晉靈公死後,趙盾獨攬大權,成了事件的最大得益者。文章巧妙之處,是在文章應結束的時候,突然橫加一筆,用「亡不越境,反不討賊」這8個字,推翻了之前苦心經營的趙盾的良臣形象,然後,文章戛然而止。 南宋的文天祥在《正氣歌》說「在晉董狐筆」,說明了1000多年之後,董狐「秉筆直書」的地位一直沒有動搖過。 《晉靈公不君》這篇文章之所以離奇,是我們不明白,古人寫文章,腦筋轉了好幾次。寫得多寫得長的,有時未必是重點。「好人沒事,壞人死了」不是這文章的重點,甚至「好人被冤枉」也不是重點,重點反而是:「好人」,未必沒有陰謀詭計。 常勸孩子多讀書,因為,在讀書的世界,思想馳騁,只有這時候,人才是自由的。 文:張帝莊 作者簡介:資深新聞工作者,曾採訪多個「第三世界」國家,卻認為自己的家更值得探索。既是悠閒的寫字人,又是忙碌的爸爸。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1期]

詳細內容

升學攻略:幼稚園及小學篇

荃灣浸聯小 20分未必無望 問◢ 我先生是荃灣香港浸信會聯會小學(浸聯小)校友,家庭是基督教(但受洗證明或要供小學確認是否可獲宗教分)。翻看資料,浸聯小是荃灣非常熱門的小學,有25分是否未必穩入?手持20分是否無希望?另趙sir對浸聯小教學的評價(學術、德育及興趣培育上)如何。 答◢ 用「世襲超收額」來排位,荃灣香港浸信會聯會小學這幾年都名列三甲,是一間受歡迎的地區名校,如有25分,獲取錄機會極大,20分則看今年報讀人數,目前情况未必無希望。該校稱是活動教學、自主學習,按能力平均分班,培養學生健康生活習慣,亦重視德育及興趣培養。學校有STEM科研室、學生活動中心、多功能平台、肢體發展館等,大部分學生可升上高banding中學! 嘉諾撒恐要25分才穩陣 問◢ 家住鑽石山,來年女兒將會升小一。一直有留意嘉諾撒小學(新蒲崗),但怕自行階段沒有太大機會,到底要有多少分才算「穩陣」?我又不想女兒入讀過分催谷的學校,45校網還有什麼可以選擇? 答◢ 用「世襲超收額」來排位,這兩年嘉諾撒小學(新蒲崗)排名第一,因有宗教背景,恐怕要25分才穩陣。其他學校方面,慈雲山天主教小學及中華基督教會基慈小學測考次數皆為1測2考,前者小一設模擬考試,不計成績;後者小一上學期不設考試,兩校都讓小一學生一步步適應學習節奏才考試,值得考慮。 不想催谷 89校網兩小學推介 問◢ 家住89校網,這區有不少好學校,但聽過一些在校的家長分享,一般好學校也較催谷。自問兒子非催谷型,怕他應付不了壓力。這校網有哪間值得推介的happy school? 答◢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大部分排位高的小學,測考次數大都是0測3考,或0測4考,即是一個學年沒有測驗,但考3或4次試。考試多,自然壓力大些,但考試少,排位相應比較低些。以下介紹兩間小學,學校嘗試減低考試壓力而排位也可接受:第一間為89校網排名第三的保良局雨川小學,這校雖然是0測3考,但小一上學期以評估代替考試,減輕學生壓力;第二間為馬鞍山聖若瑟小學,此校是2測2考,比一般小學少了一次考試,難得之至。 文:趙榮德 作者簡介:前喇沙書院副校長、資深教育工作者 (歡迎查詢幼稚園及升小問題,電郵:[email protected])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1期]

詳細內容

小學雞媽媽:練出強大心臟

女兒出門會考,路上發現忘了帶准考證,幸運是同學的爸爸剛好在旁,答應飛車一轉回家提取。等待期間,娃兒急得像鍋上的螞蟻,媽媽便對她說:「就當成第一份考卷吧,考的是冷靜。淡淡定,有錢剩。」 淡定因為媽媽的甩轆經驗可真不少。 當年走錯試場 靠問路找學校 是上個世紀的中學會考了,那天考的是世界歷史,我像平常那樣早早來到試場,坐在位子上平復心情準備開卷。回想起來,已經遺忘自己是怎樣發現的了,總之坐着坐着,忽然覺得不妥。橫看豎看,這個試場就是不對勁。 突然,我整個人從座位上彈起來——確定了,走錯試場!那年頭的會考,每個科目的考試都可能在一間不同的學校舉行;而我應考的學校,剛好又在新界幾間新建的學校群中,看起來都差不多模樣,一不小心便「走錯隔籬」。如是者,我立即收拾文具,離座向考官報告,再用衝的跑出校門、跑到街上。那是沒有Google Maps的時代,當然也無法用電話定位,只知道試場在不遠處,卻東南西北不知循哪裏開始。還好還有最低科技的「路在口邊」,在街坊們的協力指引下,終於找對地方了。再次在考場坐下時,其他考生已經揮筆成文,而我的心臟卻仍在卜卜亂跳,像要從胸口跳出來似的。 碰釘難免 把餘下發揮到最好 那回的學習成果是:人生難免幾次低B,既然避不過,唯一可做的,就是把餘下的發揮到最好。可能因為我的甩轆經歷比正常人多一點點,心理質素還算不賴,雖然急出一額冷汗,最終成功收拾心情,大步檻過。 至於女兒,也在開卷前順利取得準考證,有驚無險。 事後檢討,有這樣的母女對話: 女兒:日後我可以跟女兒說,從前婆婆去錯試場,媽媽沒帶准考證,是遺傳沒錯…… 媽媽:那麼你的女兒會考會做錯什麼? 女兒:記錯考試日子? 媽媽:(大驚)千萬不要!那會比我們二人更加沒救! 女兒:那麼早點提醒她,不要忘記去考試…… 媽媽:就像睡公主媽媽從小不讓女兒碰紡錘,希望避過魔咒那樣…… 女兒:但睡公主最後還是中了魔咒…… 既然那樣,就只能請女兒把孫女訓練出強大的心臟,用最好的心理質素,應對各種狀况。 文:蘇美智 作者簡介:家有兩隻「小學雞」,心願是在人人愁着臉當爸媽的年代,努力做好相信孩子的樂媽媽。作品包括《外傭——住在家中的陌生人》、《壹家傻蛋》、《我們的同志孩子》、《死在香港——流眼淚》(合著)。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1期]

詳細內容

好去處:室內遊樂場 大人細路齊放電 坐鴨仔船玩MR遊戲

室內兒童遊樂場愈開愈多,想吸引大小朋友,必須具備「人無我有」的特色。最近荃灣 D•PARK 就有一個全新遊樂場開幕,裏面不但有其他遊樂場難得一見的鴨仔船,逗得小朋友十分興奮,還有大人都玩得開心的MR互動遊戲,連大哥哥姊姊甚至爸爸媽媽也嚷着要玩番夠本!   有親子商場之稱的荃灣 D•PARK 又有全新好去處!面積達8000平方呎、設11大主題區的CHILDLIKE童心樂園剛於4月開幕,除了有小朋友最愛的波波池、滑梯、角色扮演等遊樂設施外,還有罕見的水上漂流鴨仔船、結合AR和VR的MR互動體驗專區、彈牀體感遊戲等,場內亦有小型舞台,不定期安排專人前來作各種表演,加上全場共有2層,空間夠大,小朋友可盡情放電之餘,大朋友亦能找到喜歡的玩意,那怕兄弟姊妹年齡相差一段距離,都能玩個痛快。 坐船樂趣——漂流鴨仔船在坊間難得一見,它主要是靠水力推動向前,不用操控,即使年紀較小的小朋友,也可享受坐小船的樂趣。爸媽更可在旁邊的透明幕牆與子女揮手。看,豆丁笑得多開心!(黃志東攝) 穿上救生衣——雖然小船在非常淺水的區域前行,但也有工作人員在場看守,為安全起見,遊玩前要先穿上專為小朋友而設的救生衣。(黃志東攝) 樓高2層——遊樂場樓高2層,讓小朋友有足夠的空間走動。(黃志東攝) 彈牀區——彈牀區附有體感遊戲,可以邊跳邊按屏幕上的指示完成挑戰。適合較大的小朋友體驗。(黃志東攝) 氣球房——氣球房多個氣球會隨着風機噴出的風向流動,小朋友在裏面不停追逐氣球,是放電首選。(黃志東攝) 不同角色體驗區——場內有不同角色體驗區,如消防員、公主等,小朋友可換上相關服裝在區內打卡。(黃志東攝) MR互動體驗——MR互動體驗專區有多種不同遊戲選擇,可單人亦可多人同時較量,適合較年長的孩子或家長參與。(黃志東攝) 陶瓷沙粒——從2樓的旋轉滑涕滑下,可以直達沙池,這裏的沙粒採用的是陶瓷沙,比一般小沙粒大,不怕被風吹入眼。(黃志東攝) 波波池滑梯——這個滑向波波池的滑梯斜度十足,大人想挑戰或會猶豫,但小朋友卻是大無畏,幾乎不用思考便往下滑了。(黃志東攝) ■INFO CHILDLIKE 童心樂園 營業時間:上午11:00至晚上8:30(每節2小時;夜場晚上7:00至8:30,1.5小時) 票價:周一至四$230,周五至日、公眾假期及特別日子$280,夜場$150;門票包1名小童及1名18歲以上成人,6個月至1歲以下半價收費 地址:荃灣D•PARK 1029及1030號舖 查詢:5409 8555   文:顏燕雯 小模特兒:楊天智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1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家教明言:溫習是一種原子習慣

又是臨近考試的季節,家長們又要花費精力來和子女溫習。有家長和我閒聊時曾提到要請假來幫助子女溫習,已分不清是子女學習還是自己再學習了。其實,與其為子女的學習忙得團團轉,不如想想如何為子女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追求成長的道路上,我們時常會從名人的事蹟中獲得靈感。他們是如何在繁重的學業和工作中保持高效率的學習?我試從詹姆斯.克利爾(James Clear)所著《原子習慣》一書,分享如何建立有效的溫習習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有自信和成就感。 獎勵鼓勵孩子溫習 第一法則:令溫習變得具吸引力 要激發學生對溫習的興趣,首先需要讓溫習變得更具吸引力。我們可以通過獎勵孩子的方式來達到這一目的。愛因斯坦在學生時代,曾經為了提高對數學的興趣,將學習數學與品嘗美味的甜點聯繫起來。每當他完成一個數學問題,便獎勵自己品嘗一口甜點,從而讓學習變得更具吸引力。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建立這種激勵的習慣,例如設立一個小獎品,每當孩子完成一次溫習任務後,就有機會獲得。這樣,學生在完成溫習的同時,也能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 第二法則:令溫習變得顯而易見 在建立溫習習慣時,讓習慣顯而易見是非常重要的。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經常把重要文件和待辦事項放在顯眼的地方,以便隨時查看。這個習慣讓他能夠更好地應對繁重的工作,提高效率。我們可以和孩子建立顯而易見的習慣,例如讓孩子在書桌上放置一個溫習計劃表,讓他每天都能看到自己的學習計劃,並在每天完成時間表內容後做簡單記錄,久而久之,孩子會有更規律及視像化的學習習慣。 第三法則:令溫習變得簡單易實行 為了讓學生能夠輕鬆地培養溫習習慣,我們需要設法降低溫習的難度。Yahoo前首席執行官梅耶爾曾表示,她通過把一個大的任務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從而更容易實現目標。這樣的方法讓她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快樂。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將一個大的溫習任務拆分成若干個小任務,讓孩子逐步完成。孩子由地下走上3樓,一定要經過樓梯拾級而上,為孩子建立好小梯級,就是讓孩子持續微小進步的秘方。 問答比賽增樂趣 第四法則:令溫習變得滿意 要讓學生保持良好的溫習習慣,他們需要在完成溫習後感到滿意。我們可以鼓勵學生記錄自己的溫習過程,慢慢看到自己的進步。此外,和孩子定期檢視學習進展,邀請孩子和友伴一起分享學習的成果,或者將學習內容化成遊戲或問答比賽,也可為孩子增加學習的樂趣。 溫習不一定是苦差,將學習任務變成更具體及讓孩子可以透過努力逐步達成的目標,為學生提供一個有趣、易於實行並具有滿意感的溫習環境。只要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習慣,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便能取得更好的成績,迎接未來的挑戰。 文:鄭家明(亞斯理衛理小學校長) 作者簡介:全國十優機械人教練,多年推動創意及STEM教育;近年於任職學校發展繪本及家長工作,希望把創意融入親子教育,讓孩子和家長共繪美麗溫柔的天空。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1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對子女成績作合理預期

身為教育工作者,筆者經常都會聽到家長對其子女前途的憂慮:擔心子女學業成績追不上,將來入不了心儀的名牌大學學科,又或者是畢業後找不到有前景的工作等。 為人父母者有以上的憂慮固然是人之常情。然而,世界變幻莫測,很多事多想無益,筆者認為讓高中或以上的年輕人自己去處理這些問題,始終比較恰當。一方面,14、15歲青少年的心智發展水平跟成年人比較,其實相距已不遠。另一方面,年輕人正處於反叛階段,對外來壓力會比較敏感,家長的關心對於他們來說,很容易會視為干涉。再者,世界在變,未來的工種及所需的相關知識和技能要求仍存在很多未知,在目前一刻仍未有定案。倘以現時的框架去限制年輕人的思維,只會徒勞無功。最重要的是,每個人的人生該怎樣走,始終應該由當事人去決定。父母能夠做的,主要是提醒和支援。 一味谷成績 難發掘專長 對於小學乃至初中學生的家長,又該怎樣為其子女的學業成績作適切的預期呢?筆者希望可以為他們提供一些線索。一般父母對於子女的學業成績寄予厚望,願意投放大量資源培育子女成才。然而,這往往忽視了子女的專長和能力。加上環境決定論流行,很多父母以為只要「肯花多點錢給子女去上上堂、補補習」,學些解題、答題技巧,就可以追回學業成績。對於以上行為,筆者當然不能完全否定。然而,任何附加形式的增補式學習,都只能解決一些在學習上容易或可以處理的困難和障礙,對於發掘和擴闊子女的專長是沒有根本的幫助。更何况擁有同樣想法的父母,又怎可能得你一個?於是最後結果當然是打個和,大家在同一起跑線上重新開始。 學業成績≠將來成就 於此,筆者建議父母不妨先回顧自身家族成員的學業成就概况,包括父母自己讀書時的表現與成就,以及家族內親戚的學業成績。要注意的是,筆者並不是指天資、遺傳或家庭因素等先天條件決定一切,但家長可以以宏觀的角度(包括子女的專長)去審視孩子的成長,然後才對子女的成績作一個合理的預期,避免因勉強子女追求學業成績而影響親子關係。 再者,在學時的學業成績並不等於將來的成就。於現今世代裏,基本語文溝通及科技應用能力,對於孩子的長線發展,實在不能或缺。家長培養子女的抗逆能力和品格,幫助孩子順着個性發展他們個別的志趣與潛能,讓孩子長大後能夠主動為自己創造更好的環境,發展自己的興趣及職業,在複雜多變的世代中,才是關鍵所在。 文:黃偉鴻(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講師)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 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1期]

詳細內容

教育提案:玩物養志——善用電子遊戲提升兒童發展

電子遊戲是小朋友的最愛,家長們的公敵。不過,家長不妨數一數家中究竟有多少個電子屏幕產品,如電視、電腦、手機、平板電腦等,要完全禁絕這些產品又談何容易?家長與其設法杜絕電子遊戲,不如想想怎樣利用電子遊戲幫助小朋友發展,或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遊戲化提升學生學習動機 利用電子遊戲學習確有不少吸引之處。電子遊戲具強烈的視覺和聽覺效果、互動性強,並能給予玩家即時的回饋和反應,這些都是傳統以書本或影像(如教學影片)為本的學習模式難以媲美的地方。配合電子遊戲設計的三大特色:設立清楚「過關」目標、加入競爭元素、完成任務的獎勵,如何將這些元素帶入傳統學習環境,即遊戲化(Gamification),已成為近年國際教育會議的課題。學習遊戲化在中小學,甚至大學都適用,能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 坊間電子遊戲五花八門,例如網上遊戲、手機遊戲程式、電子遊戲產品等。對教育工作者而言,大致把電子遊戲分為「教育遊戲」和「非教育遊戲」兩類。「教育電子遊戲」是指製作遊戲時,設計者以幫助玩家學習某種知識為動機,選擇透過電子遊戲教授某種知識的原因,可能這些知識平日在社會較難作充分討論,例如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曾經和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合作,推出性教育體驗學習遊戲,又或者特定受眾群並不適合透過傳統模式學習,例如協康會為專注力不足或過度活躍症兒童開發的電子遊戲,以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 至於「非教育電子遊戲」,對兒童發展是否就沒有好處?也不盡然。美國佛蒙特大學(University of Vermont)在2019年曾經對超過2000名10至20歲兒童及青少年作有關電子遊戲對學童影響的大型調查,他們透過問卷和安排受訪者接受腦部磁力共振掃描,發現有接觸電子遊戲習慣的兒童及青少年,他們腦部負責解難、執行記憶和專注力的區域,相較沒有接觸電子遊戲的受訪者更活躍。不過,在接觸電子遊戲時間過長(每星期21小時或以上)的受訪者身上,也更容易發現精神緊張等情緒問題。 此外,在青少年間十分流行的賽車或射擊遊戲,可有效地訓練反應和手眼協調,但如果遊戲內容或畫面有暴力成分,家長就需要考慮小朋友的年紀是否適合接觸有關內容。 坊間普遍認為年輕人過分投入網上遊戲,會對他們的社交能力產生負面的影響,但其實網上遊戲也可以是一個讓年輕人與外界接通的窗口。不少網上遊戲要求多名玩家組成一隊以完成一個任務。玩家要邀請其他人與自己組隊,還要學習如何保護隊友、交換情報等,這些都是社交和溝通能力的訓練,當中還需要使用創意去解決問題等。有些年輕人在現實世界可能較為內斂、害羞,但由於電子遊戲具「輸了可以再試」的特質,儼如為他們提供一個「安全網」,激發出他們作出嘗試的勇氣和創意。 電子遊戲對兒童發展的利弊,最關鍵的問題是「什麼人打什麼機」。家長不應於孩子開始玩電子遊戲時便撒手不管,應考慮子女的年紀和適合哪種電子遊戲、認識子女正在玩的電子遊戲內容、制訂遊戲開始前共同協商的守則等,這樣才可令電子遊戲變得好玩又有益。我們稍後繼續談談家長必修的子女「有營打機」心法。 文:關志明(香港大學教育學院講師) 作者簡介: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為本港主要師資培訓機構,致力對本港教育政策與發展作出貢獻。專欄內容由學院學者及導師(包括言語治療師)提供,分析教育問題,破解迷思。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1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