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提案:如何協助年幼子女在家學英語?

筆者以往任教幼稚園時,曾遇到一些孩子看見英語教師便掉頭走,並需經歷數月才敢接觸英語教師。究其原因,這些孩子往往欠缺身處英語環境的經驗,因此懼怕以第二語言與人溝通。

愈來愈多研究證明,家庭語文環境是預測早期語言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指出家庭語文環境對幼兒的英語詞彙、音韻覺識、認識字詞及閱讀能力密切相關。孩子從出生起便嘗試與家長互動,學習與人溝通,因此在家學習語言是自然不過的事。而幼兒待在家裏的時間比在校時間長,家長擔當年幼子女學習英語的啟蒙者最是適合不過。幼兒階段是各方面發展的黃金期,順應第二語言的發展規律,應先建立幼兒基本的聽、說能力,然後逐步發展他們的讀、寫能力,為孩子打好學習英語的基礎。

善用資源 營造英語環境

對於大部分香港家庭來說,中文是第一語言,而英語是第二語言。部分家長或會擔心自己沒有相應的英語能力,只可依賴學校教師傳授英語知識,但這並不代表他們要放棄在家教導子女英語。由於家長與幼兒朝夕相處關係密切,最了解其生活習慣、性格、喜好及語言能力,所以他們在教導幼兒語言的角色難以被他人取代。

豐富的語文環境對於學習第二語言非常重要。若家長可在能力範圍內多增加子女接觸英語的機會,可能只是簡單的字母、詞彙或片語,也有助提升子女的英語能力。家長可利用已有的(例如公眾圖書館的圖書、生活環境中的英語標示和廣播)或容易獲取的資源(例如英文兒歌、故事、英語視頻以及手機的應用程式等)與子女作一些富趣味的英語聽、說活動及遊戲,為他們營造多元且豐富的英語環境。

和諧親子關係 助學習語言

和諧的親子關係是培養良好語言發展及興趣的重要條件。家長應按孩子喜好打開話題,因勢利導,鼓勵他們多說英語。家長亦可嘗試閒話家常,談談孩子易於理解或感興趣的話題,積極回應子女的說話。另一方面也可就地取材,例如利用日用品包裝上的英語說明,教子女認物識字。實物的觸感為學習提供實在及具體的印象,並可加深孩子的記憶, 讓他們愉快地發展語言潛能。

在作英語活動時,家長的陪伴及與子女的互動亦非常重要。在培養孩子閱讀英語刊物的習慣時,若孩子喜歡動物,家長可揀選有關動物園的英文書作親子共讀。這樣孩子既能從中吸收新資訊,又能增加詞彙量。兒歌歡快的音樂節奏能為歌者帶來好心情,親子同唱家傳戶曉的英語兒歌,孩子享受音韻的樂趣之餘,亦能練習英語發音和語調,對英語聽力和口語能力的發展甚有裨益。家長亦可陪同子女觀看益智的英語兒童節目,過程中加插對字句的釋義和討論。當家長把學英語變成愉快有趣的活動,孩子學習英語的熱情便有增無減。

家校合作 給予個人化指導

家校互通孩子的學習進度,按他們的英語表現共同制訂學習目標並給予個人化指導,是最為理想的做法。學校可為家長舉辦幼兒英語發展的培訓工作坊,提供英語學習的資源和素材,為幼兒和家庭組織有英語元素的社交或課外活動。學校亦可統籌建立家長社群,為家庭提供一個分享教導子女英語心得,交換學習資源的平台。家長只要用得其法,便能為子女建立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基本能力,為日後的英語發展奠定基礎。

文:劉姬莉(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為本港主要師資培訓機構,致力對本港教育政策與發展作出貢獻。專欄內容由學院學者及導師(包括言語治療師)提供,分析教育問題,破解迷思。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