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有Say:教育的真正意義

最近,在面書讀到一句話「教育的真義:使一個人更像一個人」,立即吸引了我的目光和關注!究竟,今天教育的對象是誰?在成年人所面對的場景與決定當中,我們是否見到孩子們成長的真象呢? 每一天,我看着孩子們穿著這一套沿用多年的校服上學,習慣令我沒有多留意他們是否穿得舒適…… 還記得兩年前,因着一個活動,我首次穿上了培道的校服,一套用「的確涼」造的校服。但是,當自己穿上之後,才發現原來這「的確涼」其實並不涼。因着活動需要,我穿了它整整一天。當天,給我很深的體會:每一天,我看着孩子們穿著這一套沿用多年的校服上學,習慣令我沒有多留意他們是否穿得舒適。直到自己有機會親身感受,才明白原來每天穿著它上學、活動,其實並不容易。就因為這一次的體驗,我萌生了一個念頭,希望為孩子們尋找一套喜歡的校服。 新挑戰︰劇遊課學中文 我們不難找到可以為孩子而更新、改變的事情…… 習慣令我們失去了感覺。穿校服如此,學習也不都是如此?或許,只要我們用心一點,嘗試觸摸一下每天學習的經歷,我想我們不難找到可以為孩子而更新、改變的事情。就像今年暑假,我們嘗試為孩子們以「暑期任務」代替暑期作業一樣。 今年九月,我們又有另一個嘗試,在小四中文科加入「劇遊課」。「劇遊」全名稱為「劇場遊戲」,是以戲劇遊戲作媒介,讓學生自己去發掘、體驗並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增設劇遊課目的有三:其一、以遊戲入課,我們期望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更能改變從老師到學生的單向學習模式。藉着同學們積極投入的參與,課堂會更有趣味,發生更多變化;其二、以遊戲形式來學語文,把中文科的抽象知識更具體地讓學生體驗,並讓他們在情景建設中實踐活用,同學們就更易掌握,學習語文有另一體驗;其三、遊戲沒有演出的壓力,着重於遊戲的過程,不經意間提升學生表達的自信,亦為他們提供自由地探索創作的可能性。戲劇沒有必然的答案,這種讓學生自由展現自我的空間,正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所需要的。 師生互動改變 投入、熱情、認真、合作、關懷……孩子們生命中比知識更重要的元素。 雖然,課堂還未正式開始,但是,透過與同學們的接觸,特別是今年暑假期間,為了準備今年十二月舉行的校慶大型演出,我們實在見到同學們透過「劇遊」的正面改變。而這改變的關鍵,並不止在「劇遊」的形式,更重要是老師與孩子之間的互動。課室彷彿就是老師與同學們的共同舞台,在這舞台上,老師在看着孩子,其實,孩子也在看老師。老師的一舉手,一投足,都在呈現着一個非正規的課程——投入、熱情、認真、合作、關懷……孩子們生命中比知識更重要的元素。當然,我更相信這奇妙的互動過程,並非「劇遊」老師獨享。 九月新學年,我深盼同學們在校園生活當中,獲取更多能夠承載你一生的素質,叫你體驗教育的真義——使一個人更像一個人。更祝福每一位老師,在教學的舞台上大放異彩,你的「演出」能夠吸引孩子投入生命。亦叫孩子與你的互動,彼此體驗教育的真正意義。 文:陳敏儀(香港培道小學校長) ■下期預告:劉筱玲(保良局蔡繼有學校總校長)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05期]

詳細內容

教育有Say﹕師生也升呢

學年結束的時候,學校會為小六同學舉行畢業典禮,又會為小一至小五的同學舉行結業禮。畢業典禮和結業禮的程序,其實大致相同。我看結業禮就是畢業典禮綵排,換言之,在小學的階段,每位同學最少會經驗五次畢業禮綵排。在每一次綵排的過程當中,無論你能否站上台領獎,我盼望每一位參與者都藉此機會,數算一下過去一年自己的「成就」,讓這成功經驗陪伴自己去享受暑假之外,更成為你人生當中持續成長的一股力量。 我所指的成就,並不限於學業成績。若是這樣,我們的人生就顯得過於狹隘。為使同學能夠較具體地建立數算成就的向度,今年的結業禮上,我們特別邀請了兩位生力軍——譚sir和鄭sir,分享他們在首年教學的感與想: 獲取友誼 譚sir:「我和鄭sir是加入學校工作之後才認識。」 鄭sir:「你記得我們一起在鑽石山的經歷嗎?一天放學之後,我們一同走到荷里活廣場。經過一間餐廳,見到一個只需要20元的下午茶,有一隻雞腿和紅豆沙。」 譚sir:「當時,我們只是望了對方一眼,笑一笑,就一同走進去,享受了一個美味的下午茶。」 學校除了是一個獲取知識的地方,也是一個獲取友誼、經驗自己、經驗與人共處的地方。 學校除了是一個獲取知識的地方,也是一個獲取友誼、經驗自己、經驗與人共處的地方。在經驗的過程中,我們或許會跟兩位老師一樣,尋找到喜好相同的好朋友,並且,從中對自己有更多的認識。就在老師分享之後,我個別WhatsApp了兩位老師,感謝他們的分享。隨後,譚老師回覆我:「鄭sir補咗好多位,我太緊張了!」同學們,在過去一年,你建立了怎樣的友誼?有沒有跟朋友產生了像譚sir和鄭sir之間,只要望一望、笑一笑的默契呢?在大家共同成長的互動當中,有沒有發現在自己的限制當中,朋友給你的支援與支持呢? 突破自我 鄭sir:「譚sir,在教學的過程中,你曾遇上什麼困難?」 譚sir:「對我而言,最難就是記名。我用了三星期才記下老師們的姓名,再配對好他們的樣貌。大家可以想像,要記我任教的學生姓名,再配好他們的樣貌,對我會有多困難,特別是每星期只上一堂的班別。各位同學,如果你發現譚sir仍會錯叫你的名字,請你體諒!」 只要你願意,你總會見到你的付出,讓你可以向前邁進一步,那管這一步有多大。 成長路上,我們難免會遇上自己未能得心應手的事情。要應付這困難,我們需要花上不少的心力和時間,就像譚sir用上三星期記下全體老師的姓名一樣。然而,只要你願意,你總會見到你的付出,讓你可以向前邁進一步,那管這一步有多大。 互勉成長 鄭sir:「我曾經跟同學分享,你看功課有多困難,但是,你做一份,老師就要批改全班的功課。你抄寫一次詞語,即使共抄寫了六十個詞語,老師一次批改全班的功課,就超過一千五百多個。所以,無論你覺得幾辛苦,老師都會跟你一同努力。」 譚sir:「十分同意。雖然,我只是教數學,不用批改詞語,但是,每天陪伴着我的,就是成千上萬的數字。每次見到同學草率的數字,那些令人難辨的0、6、9……都會令人眼花撩亂。」 鄭sir:「雖然,教學的工作並不容易,但是,只要有同學的支持,事情就可以不一樣。」 譚sir:「十分同意!記得有一次,遇到一位同學,他跟我說:『譚sir,辛苦你了!』我就得到鼓勵!」 老師也是普通人,他們也會疲倦,跟大家一樣,需要支持和鼓勵 老師也是普通人,他們也會疲倦,跟大家一樣,需要支持和鼓勵。在過去一年,你為老師的成長注入了幾多的動力呢? 如果,你發現今年的「成就」仍有更多進步的空間,盼望大家珍惜暑假的日子,為未來一年儲備。希望大家在下學年的綵排當中,獲取更優異的「成績表」。 文:陳敏儀(香港培道小學校長) ■下期預告﹕劉筱玲(保良局蔡繼有學校總校長)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01期]

詳細內容

教育有say:讓這暑假不一樣

(陳敏儀提供) 親愛的暑假先生: 你好!每年六月,我們大部分同學都期待着你的出現!因着你,我們可以與平日沉重的功課和測考暫別,星期六、日亦不用趕着回家溫習。生活的節奏就隨着你的蒞臨,變得輕鬆一點。這一份輕鬆不但令我切身地感受得到,爸爸媽媽同樣感受到,從他們不用催趕溫習、做功課的面容,我確實感受得到。 有的就好像我一樣,拿着作業總是提不起勁。特別想到開學的時候,老師收到暑期作業的反應,就更無動力...... 但是,或許因着時代的改變,成年人將你變得跟以往不同了!學校為我們預備暑期作業,不是一本而是幾本。爸爸媽媽會在暑假開始之前,就為我們添購新學年的課本和練習,好讓補習老師把握暑假時間,替我們「預習」,在新學年開始之前作好準備。結果,較未雨綢繆的同學就會在考試後全速剷除一本又一本的暑期作業,希望在暑假的時候,有較多的空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有的就好像我一樣,拿着作業總是提不起勁。特別想到開學的時候,老師收到暑期作業的反應,就更無動力。雖然,每年暑假完結前的幾天,總需要為這「無動力」的決定負責,總需要馬不停蹄地「完成」作業。但是,或許這已經成為習慣,就是走不出當中的宿命。 暑假三項任務 今年,在考試最後的一天,我都是懷着既興奮,又已經沒有太大期望的心情,等候暑期作業的出現。誰料,就在準備放學的一刻,老師只派了一本只有四頁的小冊子:2017-2018年度暑期任務指引。當中只委派了三項任務給我們,要我們在暑假期間自行安排時間完成。包括: ‧每星期最少有三天運動,每次不少於30分鐘 ‧每星期最少有三天閱讀,每次不少於30分鐘 ‧在暑假期間,參觀一個展覽 珍惜暑假 感受生活 完成任務以後,我們都需要完成一個簡單的紀錄。起初,當我收到這指引的時候,還擔心爸媽收到這信息時候的反應,或者,他們仍然會為我預備一本又一本的補充練習,又或者為我預備更多來年的課程。然而,他們的反應卻正面得令我喜出望外。昨天,爸爸媽媽已經帶我到圖書館讓我選擇有興趣的圖書,其餘做運動的時間就由我自行安排。為使爸媽都可以跟我一同動起來,我就安排了星期六、日的親子運動時間,想到我們可以一起打羽毛球、踏單車、到郊野公園呼吸一口新鮮的空氣……就更期待你的到來!噢,差點忘記還需要參觀展覽!讓我先上網搜尋資料,再跟爸媽商量,一同安排行程。 雖然我還未開展履行任務,但是,我希望在此感謝成就這不一樣暑假的每一位!感謝老師和爸媽的信任,我會好好珍惜暑假的日子,休息之餘,更多體驗生活,感受生活,成就這我們共創的暑假! 很期待你出現的 小學雞上 文:陳敏儀(香港培道小學校長) ■下期預告:劉筱玲(保良局蔡繼有學校總校長)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197期]

詳細內容

教育有Say:讓孩子可以乘着自由翱翔

今年是學校130周年校慶,就在4月29日,我們舉辦了130周年校慶的晚宴。為使與會者更投入是次活動,我們設了「最亮麗宴會服獎」——從全體教職員工當中,以一人一票的形式,選出當日穿得最亮麗的「男神」和「女神」。當晚,每位同工都悉心打扮,為晚宴增添了不少的色彩。 選最亮麗男神與女神 晚宴開始,司儀老師在台上公布一個電話號碼,讓與會者將心目中的「男神」和「女神」透過WhatsApp進行投票。同工們有的忙於跟進當晚的流程,有的就忙於跟學生和家長拍照留念,大家都無暇留意投票的情况。反之,家長、同學和嘉賓們卻顯得比我們更為緊張,一直關注着選情,並且為自己支持的候選人拉票。 「校長,對不起!我沒有將我的一票投給你!」 當大家都投入其中的時候,作為宴會的主人家之一的校長,自然地在場內四出游走,與各位來賓打招呼之外,更要感謝大家的蒞臨。就在這時候,有一名小三同學走到我身邊,對我說:「校長,對不起!我沒有將我的一票投給你,我投了甄老師吖!」我當時心裏面感到很興奮,因為這孩子能夠將「真實」坦然地與我分享。 就好像今次的晚宴,我們嘗試透過成年人的角度,加設了一個特別的獎項。 從成人角度來看,130周年校慶的確十分重要,所謂人生可以有幾多個十年呢!但是,對孩子而言,這一個數字可以完全沒有意義,就只是一個平平無奇的數字。誰可以為這平凡的數字,注入特別的意義,成為大家身在其中的獨特故事呢?我想,每一個成人可以,而每一個孩子都可以。就好像今次的晚宴,我們嘗試透過成年人的角度,加設了一個特別的獎項。我們當然期望每一位來賓都踴躍參與,更期望自己在衣飾上所花的工夫,得到其他人的欣賞,甚至能夠勇奪殊榮。然而,往往孩子跟我們所關心的,實際上存在着明顯的差異。 找意義價值 建構彼此故事 如果,你正憂心孩子的成績不似預期,嘗試停一停,想一想 在我們的差異之間,究竟,我們有沒有為孩子「釋放」空間,讓他們能夠在安全的環境下享受表達自己、欣賞自己的自由呢?在過去二十多年的教學生活當中,我曾經聽過不少學生說過這一句話:「不要讓爸媽知道」,這說話背後蘊含無數大大小小父母與孩子相處的傷痛故事。我們與孩子之間的通道往往就像這些故事閉塞於無形之中,值得嗎?各位與孩子共同成長的家長們,或許當你讀到這一篇分享,正正就是孩子完成了考試,收到成績的日子。如果,你正憂心孩子的成績不似預期,嘗試停一停,想一想,從今次的經驗中為孩子找到意義和價值,盡力與孩子建構彼此間美好的故事,好叫孩子能夠從你的接納中,在面對困難、挫折和與你不同的事上,仍然有自由的空間,與你共行。

詳細內容

教育有Say:「培」.跑,因為您變得很美

,也烙印了一個又一個來自不同人和事交織而成的故事。有趣的是,即使我們都曾經生活在同一校舍,但是不同年代,就有屬於不同年代的故事。二十多年前,當時我剛入職,手冊就有四個行為指標(守時、整潔、勤學、守規)。同學做得好,老師就會用紅筆加上剔號,反之,就會用黑筆顯示,以通知家長多加注意。雖然,隨着時代的改變,這四個「無敵指標」已經消失於手冊。 但是到今天,資歷較深的校友聚首之時,仍然會談論「聞剔色變」的當年情。 教師寫歌慶130周年 今天,即使黑剔不再,但是這裏的「烙印效應」仍然持續地發生。特別因着資訊科技的發達,當中所產生的漣漪與互動的範圍,亦隨之而擴展出去。 剛才我提到,今年是學校130周年校慶,兩位老師就用了一些學校獨特的校本故事,寫了《「培」‧跑130》這一首歌。歌詞不但道出了一個又一個連繫着我們的故事,更陳明了學校的願景與關注。 當同學聽到這一首歌,他們的反應實在遠超我們的預期。我們鼓勵家長跟孩子一同唱,並且將唱歌片段上載到個人的社交平台,將「為夢去奔」的信念觸摸身邊親友的心弦。這信息一出,家長和同學一呼百應,在網絡上出現了多個《「培」‧跑130》的演繹。有獨唱版、公園眾唱版、古典音樂版……心裏面的雀躍,實在難以言喻! 彼此成長的共同片段 學校本來就是一處讓我們與孩子共同成長的地方。有着孩子的同行,即使只是一首「土炮」,難登十大勁歌金曲的創作,也可以來一個華麗轉身,突顯其中的不平凡。學校每天都編織着一些看似平凡又重複,卻又蘊藏着深層而別具價值的小事。學校如此,家庭也是如此。珍惜每天共享一件又一件的小事,偶爾在小事上加一些點綴,為我們彼此的成長中,添加共同回味的片段。 《「培」‧跑130》 曲詞:鄭子諾老師、李健雯老師 1. 望着培道半空 吹起溫暖風 小小身軀之中 藏着滿滿的愛與夢 敵在前未放鬆 考試獸必倒 縱有挑戰每步 仍然信我可創我路 2. 聚集培道眾星 Heoy鬥志強勁 每秒充滿熱情 尋覓我每一個使命 願望從未看輕 敢創建新穎 創我新旅程 毋用分數去鑑定 副歌:盡力獻心 一千季 召集友好 百萬圍 齊齊用愛勉勵 誠實更美麗 見證恩典多珍貴 為夢去奔 三千米 讓夢再奔 十年別放低 堅貞德操有齊 懷着勇與毅 要向施恩的一位 敬禮 文:陳敏儀(香港培道小學校長)

詳細內容

教育有Say:校長在小食部

從幼稚園升小學,最叫人興奮的可說是「小食部」。或許是因為那些琳琅滿目的美味零食,也可能是因為這是首次沒有成人監控的自由購物機會,無論什麼原因,小食部對孩子總存着一份特別的魅力。 學校流傳了一個傳統,就是同學們要到小三才可以到小食部買食物。 小二生大建議 破小食部傳統 我校都有一個小食部,同樣是孩子們深愛的學校景點之一。但是,學校流傳了一個傳統,就是同學們要到小三才可以到小食部買食物。換言之,到小食部這個小學生必然的活動,無論你有多期待,還是要等待三年級來臨的一天。這傳統的緣由已無從知悉,但是,就在無人多問、多深究的情况下,一直實施多年,直至今年初。 今年農曆新年假期之前,曾經有一段日子天氣持續寒冷。同學們每天穿著厚厚的大衣,仍抵禦不了寒冷天氣的入侵。特別是一早乘校車回校的同學,每天六時多就要出門,到校車站等校車,七時多就回到學校。這些日子最叫人難受。就在這些日子的一個早上,有一個小二年級的女同學,走到我身邊,問:「校長,其實二年級都可以到小食部買食物嗎?」「在這寒冷的天氣下,每天為要趕乘校車,我只能夠吃很小量的早餐,就跑到校車站。回校之後,返到課室,又冷又餓。即使我有帶食物回校,都只有冷冰冰的小吃。如果,我可以跟其他學兄、學姐一樣,到小食部買一包溫暖的朱古力奶,吃一口剛出爐的三文治,真好!」 一個小朋友的大建議,就打破了學校幾十年的傳統,二年級開始,同學就可以到小食部買食物了。 獨自購物 課室外的一課 就是這樣,一個小朋友的大建議,就打破了學校幾十年的傳統,二年級開始,同學就可以到小食部買食物了。小二同學收到這個消息,當然很是雀躍,大家都在討論小食部的美食。另一方面,小食部的人流就立即大增了。負責小食部的華姐,一下子也應付不了。剛才曾經提過,當時的天氣很寒冷,為使同學可以盡快返課室食早餐,我就充當了「小食部姨姨」的工作,加速消化小食部的人流。 當時的天氣很寒冷,為使同學可以盡快返課室食早餐,我就充當了「小食部姨姨」的工作,加速消化小食部的人流。(陳敏儀提供圖片) 在沒有爸媽在旁的情况下,同學經驗了不一樣的購物經歷,既有趣,又刺激。 在小食部「工作」的日子裏,除了學會了小食部的運作之外,更讓我見到孩子們不會在課室見到的一面。有的同學走到小食部就是為了「花錢」,有的卻盡顯精打細算,有的為了買一個心愛的「熱狗」,就衝破自己害羞的性格,盡力用說話表達自己所需……在沒有爸媽在旁的情况下,同學經驗了不一樣的購物經歷,既有趣,又刺激。 這突破傳統的政策已經實施接近兩個月,到今天仍然有同學會問:「校長,為什麼小二就可以到小食部買食物呢?」誰可以想像,突破學校多年傳統的,竟然是一個小二年級的小妮子。誰又可以想到,這一個突破,竟然為不少同學增添了不少人生經驗。誰可以想像到,校長都要走到小食部幫手,竟源於一個又一個小朋友對小食部的渴望。這小小的身軀,實在存放了無限的可能。

詳細內容

教育有Say:原來世界上仍有不一樣的家長

每天也會聽收音機,早上駕車返學會聽,回家的路上會聽,睡覺之前也會聽。能夠深印腦海的廣播,這是其中一個,已經不太記得是哪一個年頭,依稀記得是黃昏一個有關更生人士的節目。 節目中,有一名年輕的更生人士小玲(化名)跟她的母親,分享了一段彼此關係改變的經歷。小玲回憶十多歲的時候,跟很多暴風少年一樣,與父母的關係十分惡劣。媽媽的聲音就好像魔咒一樣,每次一聽到,小玲的神經就會被觸動,聽不下每一個字,情緒就已經爆發了!媽媽見小玲的反應,不甘示弱。兩人的關係愈來愈糟,小玲決定一走了之。最後,小玲誤入歧途,還淪為階下囚。 女兒入獄 反變溝通契機 因着小玲被囚,文字就成為小玲和媽媽溝通的主要渠道。「文字」延緩媽媽的急性,幫助媽媽盡訴心中情,「文字」讓小玲看見自己在媽媽的眼中是如何的寶貴。 雖然監獄將她們分隔了,然而,她們的距離卻很久沒有如此接近。 留下一句祝福孩子的話 最近,讀到阿濃的《美言一百》,再次喚起我腦海中有關小玲的經歷,觸動我思考今天不少家長與孩子所面對的溝通困境。我們有口卻未能全然地表達自己的關心,有耳卻聽不到別人真摯的問候。想到這裏,我忽發奇想,透過facebook邀請家長留下一句祝福孩子一生的話,希望看看家長的想法之餘,更盼望集大家的思考,成為我們彼此的提醒。 爸媽是孩子最大的庇蔭 沒有一句直接提到「讀書」、「功課」 結果,一日內就有75個留言,其中沒有一句直接提到「讀書」、「功課」,強有「學習」味道的都只是「學習態度是最重要」。大多都是告訴孩子,無論遇上何事,爸爸、媽媽這個家都是他最大的庇蔭。亦有家長希望提醒孩子待人之道,盼望孩子學會與人相處的道理,尊重他人,彼此友愛。有家長希望堅固孩子的心,勇敢面對挑戰。即使遇上挫折亦不用放棄,只要珍惜生命,汲取經驗,日後一樣再次翱翔。 我們的社會不是仍在高呼要贏在起跑線嗎?我衷心感謝每一位曾經留言的家長,因着你們一句又一句的話,讓我看見孩子的未來。他們的眼裏看得見自己的價值,同時欣賞到別人的獨特。他們知道明日必然會有挑戰,但是,他們從你們身上獲取到無比的勇氣和毅力,叫他們從困難中,更認識自己與別人的可貴,讓他們呈現那份「打不死」的精神,幫助他們看見風雲仍能笑傲。全因為他們從小就與那一份因愛而生的信任同行,他們的生命就更見堅強。 感恩,因為世界上仍有不一樣的家長,我們就有不一樣的將來。

詳細內容

教育有Say:下學期開學禮分享——校長也遇到過好老師

網上圖片 各位親愛的同學: 今天是下學期開學的日子。剛過去的一星期,大家努力儲備能量,攻打「考試怪獸」,今天起,大家會陸續收到自己的考試成績。其實,校長兒時也如大家一樣,每次考試之後,都會期待老師派卷,同時,也為會收到考卷而擔心,特別是數學科。 曾怕數學 兩周代課尋回自信 代課老師令我開始喜歡數學課,令我每天都期待數學課 兒時的我特別怕數學,怎樣也無法了解老師教授的方法。即使到小六年級,每次見到乘數,我都會用連加的方法計算答案。隨着年月過去,我漸漸對「派卷」失去了知覺。有時候,即使考獲及格,我會用「好運」將這次的成績歸因。後來,我更一度認為自己本來就是一個先天數學不濟的孩子,數學科不及格就只可以「認命」。 就在這人生的「絕境」之中,我遇到了一絲曙光——小五時候的數學科代課老師。當年,原本教我數學的老師,因為要去澳門交流兩星期,所以,學校就為我們安排了一位年輕的代課老師。在他代課的兩星期,我獲取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感。首先,我明白到他的授課內容,而且,我能夠做到他安排的堂課和家課。他令我開始喜歡數學課,令我每天都期待數學課。可惜,快樂的時間總是流走得特別快!兩星期好快就過去,我又重回了現實的黑暗當中,繼續靠「好運」過我學習數學的日子。 升中遇良師 注入明白與可能 事雖如此,這兩星期留在我心低裏面的餘光,為我日後的學習和成長留下十分重要的基礎。到我升中之後,我遇到了第二位為我生命帶來正面影響的老師。他是我中一的班主任Miss Au,也是我的數學老師。從他的教學當中,我能夠重拾「明白」的滋味,同時,他為我注入可能的信念。就由這一年開始,我不但喜歡做數,更愛給自己挑戰。即使老師要我們做練習中單數的題目,我不但要盡快完成,我更有一股氣力要在限時中多完成雙數的題目。回家之後,我更愛挑戰有打「*」的挑戰題。每遇上困難,我就會提早回校,向Miss Au請教。因為Miss Au,我的數學奠下了良好的基礎。雖然,我只有幸被她教了一年,但是,這一種愛面對數學挑戰的能量,幫助了我處理中二及中三的學習,讓我在中三的時候,獲學校頒發了全級數學成績優異獎。 在此,我盼望有更多的「代課老師」和「Miss Au」出現,為孩子的成長留下曙光和力量。同時,我更盼望透過校長成長的故事,可以勉勵各位同學,不要因為今天的成績而對自己失望,在你的生命中,仍有好多可以轉變的機會。不要放棄!

詳細內容

教育有Say:閱讀版「冰桶挑戰」

聖誕節假期之前,我與一位老師閒聊間談到提升學生閱讀的需要。我想這是不少成年人曾經思考、探討的問題,原因是我們從不同的研究,不難確定閱讀既能提升孩子的語文能力,更有助建立思維,擴張思考範疇;親子閱讀更能夠促進我們與孩子的溝通,增加彼此之間的話題,擴展對談的深度。然而,即使閱讀有這麼多好處,有時候,總聽到家長為鼓勵孩子閱讀而苦無對策。 要回應這個狀况,不少學者已經做過不同分析,我也不在此再着墨。我倒想多從學校可接觸的層面,想一想仍可運用的空間,希望找出另一條出路。就是如此,香港培道小學就嘗試透過校長facebook,開展了「5天家長愛閱讀挑戰」活動。 連續5天讀書15分鐘 「5天家長愛閱讀挑戰」形式,是仿效早前「冰桶挑戰」。參加家長(不論是否培道家長)會連續5天最少用15分鐘閱讀,讀物必須是紙本,可以是書籍、報紙、雜誌……沒有特別的要求。參加者需要每天將自己閱讀的相片上載個人facebook,5天後可以邀請另外兩個facebook朋友接力。 為使家長清晰地了解活動的要求,我帶頭參與這個活動。親身經驗中,我覺得完成5天閱讀15分鐘的要求不太困難。但是,考慮到家長每天都要處理家務、上班、照顧孩子;尤其活動在聖誕節假期開始,家長要安排小朋友的假期活動,這一切都有可能影響到家長的參與和投入。不過,既然活動已經開始,儘管如何也一試。 家長閱讀 孩子也自覺閱讀 怎料,家長的回應令人喜出望外!不但堅持按要求完成挑戰,更為活動增值: 1. 在每天的貼文加入閱讀分享,介紹自己讀到的好書,或撮錄當日讀書心得,讓其他「讀者」亦有所得着。有的更會推動其他對相關課題感興趣的家長一同閱讀,並透過facebook的平台彼此分享閱讀心得。 2. 家長在選相上載的時候,偶爾會見到他們的孩子也一同閱讀。家長亦分享到,當他們閱讀的時候,孩子也自覺地選自己喜歡的書一同閱讀。 撰寫此文的時候,活動開始了不足10天。我相信活動繼續進行,從大家的參與和分享中會有更多、更有意思的發現,或者留待日後與大家分享。在此,我衷心感謝每一位曾經參與、將來參與,甚至將來再次參與「5天家長愛閱讀挑戰」的家長和朋友。您們的投入為今次活動增添了不少的意義和色彩。透過大家用心參與,我們共同成長之餘,也帶動了孩子成長。盼望有更多家長和朋友參與,繼續發揮家長的無限可能。

詳細內容

教育有Say﹕誰奪走了我們的親子關係

親愛的謙謙: 你好!記得上星期上午班放學的時候,你跟其他幼兒班的小朋友,如常在禮堂排隊,等候校車姨姨帶大家上校車。你突然叫我:「校長,我帶你去台灣呀!」隨後,你更提醒我要預備行李,到時就帶我上飛機。雖然,我還未清楚你最後是否真的會去台灣,但是,知道你想帶我去旅行,我真的十分高興。多謝你! 謙謙,校長常常見到媽媽帶着你和弟弟到校,令校長想起自己小時候的日子。我的媽媽在酒樓工作,每晚酒席完結之後,她就要清洗碗碟,到12點之後才回到家。為要見她一面,小時候的校長總會與「眼瞓姐姐」對抗,希望等媽媽回來與她談天,或是為她唱一首在學校學到的歌。即使只是短短15至30分鐘,心就滿足了,就可以好好休息。 對比今天的社會,我想仍然有爸爸媽媽像我媽媽一樣,承擔着家庭的經濟,每天用上大部分的時間努力工作,能夠與孩子見面的時間不多。 然而,亦有爸爸媽媽即使有能力騰空共聚,還是會因着種種的關注,寧願用上金錢把與孩子共聚的時間拱手讓人。 我曾經從電視上看到一則報道,談到一個媽媽與孩子每星期的生活。星期一至五,早上忙於催趕小朋友起牀返學;小朋友放學後,就需要用計時器催趕他做功課、溫習、練樂器,直至上牀一刻才可休息。周末和周日,即使媽媽能夠與孩子一起,卻因為孩子要到不同的地方上興趣班,媽媽亦只可擔當司機的角色,帶孩子上興趣班,媽媽就在旁邊等候。 看到這一段報道,我想如果有一天我們與孩子的角色換轉,孩子長大了,我們年老了,孩子拿着計時器,催促我們快點吃飯,卻沒有時間多問候我們;又會催促我們練太極,卻未能靜下與我們分享他的生活逸事;周末的時候,他會駕車送我們去拉二胡、學八段錦……為要我們有好的體魄;當我們上課的時候,他們就坐在旁邊,專注在手機的世界裏。究竟,我們又會有怎樣的感受?這一個狀態,還可以說得上親子嗎? 上星期,校長到天水圍參加長跑比賽,當日除了校長參加的10公里比賽之外,還有一項1公里的親子比賽。見到很多家長帶着孩子一起跑步,見到他們一家人投入而充滿喜悅的笑容,聽到家長為孩子或是孩子為家長的打氣聲、歡呼聲,心裏實在感到雀躍。 謙謙,感恩在今天的社會當中,那報道所示的景况並非百分百家庭的狀態。仍然有家長樂於與孩子一同跑,而非只將孩子交予田徑教練;仍然有家長為着孩子,用上無比的意志放下手機,珍惜與孩子們下一盤棋、跑一跑步、踏一踏單車、談談天說說地;仍然有家長不甘於讓「忙碌」、讓「功課」奪走了當下每一刻珍貴的親子時刻。 謙謙,再次多謝你的邀請。聖誕節將至,祝福你的家庭和普天下的家庭,在這充滿愛的節日當中,共享家庭的歡樂,共享彼此共聚的時光。 Mandy校長 文:陳敏儀(香港培道小學校長)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