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育兒記:日本長假求診記
最近台灣藝人徐熙媛(大S)因流感在日本逝世的消息震驚兩岸三地,不少親戚朋友都問我有關東京流感、是否應該取消行程等的問題。每個人的行程、喜好不同,真的很難一概而論,我也很難給意見,但對於醫院及急症室,我最近就有一些經歷可以分享,或許能為大家提供一些參考。 弟弟染腸胃炎往急症室 弟弟一向有食物敏感,也是屬於比較容易嘔吐的類型。去年12月31日,他不幸染上腸胃炎,一天嘔了十多次。當時正值日本的年末年始假期,類似我們的農曆新年假,許多地方的商店都關閉,診所休息時間更長,通常會從12月29日開始,一直到1月4或5日才重新開業。通常這段期間生病的人只好勉強忍過去,但看到弟弟喝一滴水也嘔吐,臉色蒼白,我們實在擔心他會脫水,於是決定帶他去急症室。 由於弟弟健康狀况不穩定,我們每次搬家時,總會選擇離醫院不超過10分鐘車程的地方居住。這樣即使有突發情况,我們也能迅速就醫。於是在出發往急症室之前,我們特意查閱了附近醫院的網站,了解新年期間急症室的服務流程。這家醫院特別設有兒童急症室,我們在出發前先打電話給兒童急症室的護士,告知對方弟弟的病情,並詢問是否需要急診。當值的護士詳細詢問了弟弟的病歷及當前的狀况,建議我們隨時可以來急症室。不過,她特別叮囑我們不要從正門進入,而是要到側門按門鈴。 電話問診判斷病情輕重 於是,我們按照護士的指示來到急症室,進入後,我們發現等候區大約有5名兒童,有些正在發高燒,有些則有骨折或是頭破血流的情况,哭聲不斷。救護人員不斷抬着擔架進進出出,登記處的電話聲此起彼落,給人一種極其忙碌的氛圍。我們也逐漸理解為何護士要求我們從側門而入,原來他們會通過電話問診來判斷情况是否緊急。如果病情較為緊急,他們會先幫病人登記資料,並讓他們進來就診;如果病情相對輕微,護士則會建議病人翌日再到開診的診所就診。 我們大概等了20分鐘,醫生為弟弟檢查後,確認是腸胃炎並打了止嘔針。醫生解釋說,等針劑的效果發揮後,我們可以讓弟弟喝一些電解質飲品來補充流失的水分。醫生還告訴我們,由於年末年始期間很多藥房都休業,所以我們可以直接在醫院領藥。大概過了2個小時,我們便順利帶着弟弟回家了。 大家萬一要在日本求醫,建議可以先看看附近醫院/診所的急診流程、電話問診服務等,如不懂日文,可請酒店前台職員幫忙,因為有日文對應,真的事半功倍,減少不必要的焦慮。 此外,可以的話,盡量避免在日本新年或黃金周(4月底至5月初)等時期赴日,因為正值公眾假期,醫療資源更加緊張。希望大家出遊愉快,健健康康! 文:椰菜媽 作者簡介:最愛DIY玩具,與肯尼亞爸爸生了兩個椰菜B,移居日本生活,盼與兒子一起經歷快樂童年。www.facebook.com/cabbagepatchkidsinjapan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41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