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學堂:夫妻共建「管教聯盟」

當家庭迎接子女到來時,是一件美好的事情。然而,隨着子女漸漸長大,生活瑣事往往成為夫妻間爭吵的導火線。管教子女時出現分歧,夫妻該如何尋求共識,成為最佳管教伙伴? 根據研究顯示,婚姻的滿意度通常呈現U形走勢。有了子女後,夫妻的滿意度會從高峰下滑,直到子女長大後才回升。心理專家指出,許多夫妻有了子女後,常因管教觀念不同而爭執,而分歧主因在於雙方的原生家庭和成長經驗有差異,引致管教觀念不同,其實這種現象非常普遍。 父母爭執 孩子或變自卑退縮 夫妻因管教分歧而引起的衝突,往往影響子女成長。子女無法理解父母間矛盾的管教規則,甚至感到困惑。更嚴重的是,若子女將父母爭執原因誤以為自己的不是,可能導致性格自卑、退縮。 那麼,夫妻該如何處理因管教子女而引起的衝突呢? 1. 態度一致,相互扶持 夫妻雙方應共同思考育兒的目標,如希望孩子成為獨立自主、有責任感、善良正直的人。當目標一致時,就能更容易找到共同點。在管教時,父母應協調並保持一致,給孩子明確的規範。同時,夫妻應先就大方向達成共識,建立「管教聯盟」,視彼此為合作伙伴,互相尊重,避免各自為政。一方作決定或承諾時,另一方應給予支持,防止孩子利用父母的分歧來逃避責任。 2. 理解差異,尊重彼此 管教方式可能因個人性格和成長背景而有不同,夫妻之間要用愛心互相包容,用同理心理解對方角度,而非故步自封或互相指摘。當意見不合時,應以理性、平和的態度,坦誠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並聆聽對方的想法,保持開放溝通和互相尊重,共同克服管教上的挑戰,也能讓夫妻關係更加親密。 3.協商妥協,建立雙贏 建議建立定期的家庭會議,為家人提供溝通平台。若夫妻無法達成共識,可讓子女參與討論,避免一對一僵持。通過家庭會議,夫妻及時了解彼此及子女的需求,做出適當調整,達成雙贏解決方案。 4.分工合作,共同承擔 夫妻可協商彼此有適當的分工,各司其職。但分工並非孤立割裂,在需要時仍可請求另一半協助,當一方感到疲憊或壓力過大時,另一方應給予支持和鼓勵。夫妻雙方也要安排時間共同參與孩子的成長過程。 5.求助專業,緩解衝突 最後,當夫妻雙方無法解決育兒衝突時,可以尋求專業人士幫助,如家庭服務專業社工、輔導員等,以獲得正確的指引及協調技巧。一起學習如何更好地表達和理解對方,找到平衡點,管教上的壓力及摩擦才能得到緩解。 管教孩子是夫妻共同成長的漫長旅程,需要夫妻通力合作。只要大家本着對另一半及對孩子的愛,共同為子女努力,將分歧化為契機,一定能攜手越過各種挑戰,培養出身心健康、品格優秀的好孩子。 文:李慧琪(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石硤尾會所助理主任幹事) 作者簡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18期]

詳細內容

同理心學堂:新社交App塑造的Z世代

社交媒體快速變化,霎那間,昨天那個潮流或已不再入流。例如Threads已取代昔日各種平台,成為現今青少年最熱門使用的社交媒體之一。Z世代與社交媒體一起長大,自然更習慣運用社交媒體及接受新的平台。每一代的社交媒體雖然各有其特性及影響力,但同樣都對青少年成長發展(特別是自我形象建立)帶來各種影響。 拓寬交友圈 增强自我認同感 新一代社交媒體,為青少年提供了自我表達和社交互動平台。他們可以分享個人想法、興趣愛好、生活軼事等,兼獲得同伴的關注和互動。這不但有助青少年建立自信,增强自我認同感,亦能拓寬交友圈,尋找及認識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互動交流,從而獲得同伴的理解和支持,甚或推動個人追求理想及建立美好社區。 然而,社交媒體使用者大多愛在網上展示各式各樣的生活內容,這可能令青少年將自己與他人比較,產生自卑、挫折等不利健康的自我形象建立。加上社交媒體上難免會存在虛假信息和美化效果,也可能影響青少年對現實生活的認知,扭曲他們對自我的認知和定位。 過於追求關注度 自我焦慮 若他們過度關注外表和形象,過於追求在社交媒體上獲得的關注度和好評,或可能導致自我焦慮,不斷調整自己的言行和外表以迎合他人的期待,難以建立真實而積極的自我形象。 網絡欺凌 引致情緒困擾 另一方面,新一代在社交媒體上的表達,有時在有意無意中演變成網絡欺凌,當中對被欺凌者所帶來的創傷,將嚴重打擊青少年的自尊心和自信,甚或引致情緒困擾。 面對日新月異的社交媒體,作為陪伴青少年的賦能者/成年人,首先要保持開放的心態認識各種社交媒體,了解這些平台的特點和流行趨勢,甚或嘗試使用。繼而教育青少年以多角度看待社交媒體,讓他們明白當中存在的美化和虛假現象,不要盲目地將社交媒體上的內容作為判斷自我價值的標準。同時也鼓勵他們多認識自己,關注自己的內在品格及強項,培養健康積極的自我意識。 我們也要加強培養青少年的社交技能,讓他們明白如何在社交媒體上適當表達自己,與他人建立良好互動,避免過度的比較。此外,鼓勵青少年多參與實際的社交活動,保持現實生活中的人際互動及真實的人際連結,培養良好的人際溝通及交往能力,這將有效建立正確的自我形象及社交網絡,對他們往後成長階段面對的不同挑戰帶來正面幫助。 文:巫佩雯(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主任幹事) 作者簡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12期]

詳細內容

同理心學堂:孩子自立,父母哭對空巢?

為人父母,花了十數年的光陰養育孩子,陪伴他們成長,見證他們長大成人,實在令人欣慰,但也可以教人失落。看着子女長大的身影漸漸遠走,百般滋味在心頭。進入了「空巢期」的人生階段,父母需要消化各種情緒,適應生活的轉變和迎接人生的新里程。 適應角色與責任轉變 根據「家庭生活周期」的理論,一個家庭會依次經歷5個階段:個人獨立、結婚、生兒育女、子女長大成人、退休和步入晚年(Medalie,1979)。所謂「空巢期」就是在第4個階段、「子女長大成人」期間發生的事。在這個時間,父母會感到失落、哀傷和孤獨。隨着子女長大,一直所建立的親密感與互相依存的關係漸漸消逝,父母難免會感到哀傷和難過。若然父母一直擔任全職照顧者,一直把自己所有情感、精神和人生的意義都寄託在子女之上,當子女長大,不再如昔日般依賴父母,父母不止需要適應角色與責任的轉變,更有可能感到人生意義的落空,一下子失去了生活的方向感。 「空巢期」的出現,其實就是人生展開下半場的序幕。父母可以考慮嘗試以下方法,幫助自己適應生活和心理方面的轉變。 1. 聆聽和抒發內心感受 面對子女長大的事實,大部分父母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感受。每一種感受,都是自然、正常,不存在對錯。父母可以學習聆聽自己內心的感受,接納和陪伴自己的情緒,向值得信任的親友傾訴。此外,父母也可以整理和回顧子女成長的相片,從緬懷過去與回憶珍貴片段的過程中,讓自己消化內心的感受,並把美好的回憶成為生活下去的力量。 多做有益身心運動 2. 建立平衡和規律的生活 步入中年時期,身體狀態會漸漸變化,更需要留意自己的身心健康。隨着子女長大,父母會有更多的空間和時間。這時候,父母可以善用餘暇,多做有益身心的運動,讓自己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 3. 重尋人生的意義 子女長大後,父母雖然少了角色和責任,但也有機會重新為生命的意義作出定義。在這段時期,父母可以重拾年輕時嚮往過的興趣,實現年少時曾經有過的理想。旅遊、閱讀和進修等活動,往往能夠幫助我們擴闊世界,促進我們對生命的反思。對宗教信仰的探索,也幫助我們開啟對靈性的追尋,使我們內心感到更加滿足和充實。 接納生命有苦有樂 誠然,人生有得也有失。養育孩子會令我們感到快樂,同時也可以帶來失落和悲哀。接納生命有苦有樂,是我們一生學習的功課。家長如能好好為每個人生階段做好心理準備,與他人和自己好好相處,建立平衡的生活方式,自然便可以從失落的感覺,過渡到喜樂和甘甜的時候。 文:葉思雅(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輔導組主管) 作者簡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07期]

詳細內容

同理心學堂:孩子投訴父母偏心,怎麽辦?

相信育有多於一名孩子的父母總會遇過孩子認為父母偏心、不公平的情况,即使父母怎樣努力地公平對待每個孩子,如購買一樣的衣物、玩具或食物等,但總會有孩子投訴:「為什麼哥哥的茶點比較多?」、「為什麼弟弟的蛋糕切得比較大?」、「為什麼媽媽總是照顧妹妹多一點?」、「為什麼爸爸媽媽總是稱讚姊姊比較多?」若父母每天都要處理這些投訴與衝突,容易感到疲於奔命。各位家長在收到這些投訴時,可先想一想孩子在投訴背後,表達着什麼信息? 投訴背後是孩子的需要 孩子投訴時,其情緒及說話或許正在向父母表達自己的需要。例如當姊姊提出:「為什麼妹妹可以玩玩具,不公平!」表面上姊姊是表達玩玩具的要求,但背後她或許看到媽媽陪伴妹妹玩玩具的情景,渴望得到媽媽的陪伴,同時為自己沒有得到同樣的陪伴感到傷心或不安,以憤怒方式表達情緒。因此,家長收到投訴時,可先從情緒感受了解孩子背後的信息,如問:「看到妹妹正在玩玩具,你感覺怎麽樣?」如果孩子未能表達感受,父母可以描述孩子的表情以協助他說出感受,如說:「我看到你的眉頭皺起,嘴巴也扁起來了,是覺得傷心嗎?」從孩子的情緒着手,再了解他背後的需要,如問:「有什麼令你感到傷心難過?」逐步釐清孩子的需要。 安排特別時間 單獨相處 每個子女也是特別的,年齡不同,喜好和個性亦不同,父母其實難以做到完全公平。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其獨特的重視及愛,有助孩子減少與兄弟姊妹比較或投訴。父母可嘗試每日安排或製造「特別時間」給每個孩子,例如運用接送放學、洗澡、外出購物等日常的機會,單獨與一個孩子相處,並命名該時間為「_ _的特別時間」或「_ _的特別約會」,讓孩子了解到這是他獨有的,讓他感受父母專一的陪伴和愛。 最重要的是讓孩子看見愛、感受愛。雖然問題未必會迎刃而解,投訴或會持續發生,但鼓勵各位家長花更多耐性了解孩子背後的心聲,並持續給予孩子獨一無二的陪伴。 文:李藹琳(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助理主任幹事)、雷欣慧(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助理主任幹事) 作者簡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02期]

詳細內容

同理心學堂:營造正面家庭氣氛

相信家長都希望培育孩子養成各種正面特質,例如有自信、愛自己、會感恩。然而孩子的性格能力塑造,不止受家庭管教方式影響,家庭氣氛更是環環緊扣。 父母的價值觀會影響小朋友。充滿愛和包容的家庭,會塑造出正面樂觀和高抗逆力的孩子;而快樂輕鬆的管教氛圍,更可讓孩子無壓力地成長,有自信地願意接受挑戰,積極面對順逆境。這個理想的成長過程,聽起來簡單,可是孩子很容易受父母的行為或態度潛移默化的影響,變得膽小、易怒等。我們需要時刻提醒自己,學習和練習如何維持良好家庭氛圍。想營造正面家庭氣氛,可以參考3個小秘訣: 1.與時並進的成長模式 隨社會進步,昔日的教養模式已不合時宜。嚴厲、多限制、單向的管教讓孩子變得敏感、膽怯、低自信。家長應保持開放的態度持續學習,例如積極參與學校或社福機構的家長支援活動,從中認識不同的正向教養技巧。 2.肯定孩子行為 我們都了解多鼓勵孩子,有助他們在不同階段都保持進步;多給予肯定亦同樣重要。孩子的自我認同和能力感,讓他們能夠樂觀面對各階段的挑戰。例如幼兒時學爬行,小學時學自理,中學時面對朋輩相處,大學升學就業。家長多一點讚賞小朋友和表達正面的感受,例如「你今日好叻喎,自己執好書包。媽媽好開心,你做得好好啊」,能有效提升孩子的自信與自我價值。 3.維持積極生活態度 各位家長讀者們,請想一想,你自己的說話方式、行為性格,會否跟你的父母很相似?這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我們都不自覺地感染和學習了父母的行為性格。父母以開放式的態度溝通,孩子便會學習尊重和勇敢;父母經常爭吵打罵,孩子便會以暴力的方式回應困難和表達情緒。樂觀寬容地面對逆境,或是消極悲觀地面對生活,都是孩子從父母的處事手法中學習解決問題的方式。 緊記,要讓孩子具體而明顯地感受到爸爸媽媽的愛和關懷,便能協助孩子建立正向的人格質素。 文:李燕芳(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助理主任幹事) 作者簡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97期]

詳細內容

同理心學堂:子女不願上學,怎麼辦?

假如子女跟你說:「爸爸/媽媽,我不想上學了!」你會認為是什麼原因呢? A. 學習上面對困難,追不上進度 B. 社交上出現問題,或許有被欺凌情况 C. 抗逆力低,遇到問題便逃避 D. 子女懶散,缺乏學習動機 筆者擔任學校社工多年,以上都是我曾經遇過的真實例子。記得有一名中學生曾因被同學「改花名」而情緒低落,同時勾起小學時被同學批評成績差的回憶,令他不想上學。面對子女哭泣逃避,家長亦無計可施,擔心「逼得太緊」會有反效果,於是尋求學校社工協助。 也有不少家長向筆者投訴「子女只顧打機,不願上學」。記得當時缺課的學生向筆者哭訴,自己無法應對學業的要求,覺得無助及挫敗,只能從打機「升呢」得到自我認同,但家長卻忽視或誤解他「希望獲得肯定」的需要。 子女願表達=向父母求助 筆者在文章開始時刻意詢問大家對子女的想法,是為了讓大家明白作為父母往往很容易作出批判,而忽略了子女逃避上學的原因有可能「以上皆是」或「以上皆非」。子女不願意上學的原因很多,子女願意表達,就代表他們正發放求助信息,希望父母了解及尋求協助,也正是家長幫助子女的黃金時間。 家長希望協助子女解決問題,但無從入手,以下是筆者的一些建議: 1. 細心聆聽:先耐心聆聽子女的感受,盡量設身處地理解子女的難處與掙扎,並給予積極的支持和鼓勵。通過與子女溝通,家長可更掌握問題根源,共商解決方法。 2. 家校合作:與教師及專業人士討論子女不願上學的情况,了解是否與校內任何人士、事物或環境相關。筆者曾與缺課學生的班主任合作,介紹不同校內活動予學生,令他們從中提升自信心及成就感,增進學習動力和對學校的參與度。 3. 建立規律的日常生活:規律的作息時間,包括充足睡眠、均衡飲食和適量運動,有助確保子女的身心健康,不至因沒有精神而拒絕上學。筆者建議家長與子女共同制訂清晰合理的時間表,限制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亦可使用計時器作輔助工具。 4. 建立目標和獎勵機制:與子女一起制訂具體又合乎現實的學習目標,並且給予適當的讚美和鼓勵,讓子女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 5. 尋求專業協助:如果子女持續不願上學,家長需要耐心地關注子女的情緒和需要,並初步評估缺課問題所產生的負面影響。筆者有學生曾經有失眠及焦慮問題,每天早上即使穿上校服,亦因情緒困擾而未能回到學校。若子女遇類似情况,家長可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或輔導服務,如精神科醫生、臨牀心理學家等,作更深入的評估,協助子女走出困局。 重溝通勿批評 傳達關愛鼓勵 最後,也是筆者認為最重要的一點——家長的態度。筆者明白家長或會因子女不上學而產生氣憤、沮喪、無奈、擔憂等情緒,但請記着不要負面地認為子女不努力、不用功、不爭氣。子女可能也是身不由己,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未夠成熟,以致認為逃避是唯一可取的方法。家長要心平氣和,避免批判,建立開放和支持的溝通環境,讓子女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和鼓勵。只要子女的情緒被明白、被梳理,家長自然可以引導子女分析及思考讓他們愉快上學的方案。 文:陳惠玲(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學校社工) 作者簡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92期]

詳細內容

同理心學堂:孩子經常說謊,怎麼辦?

曾有美國臨牀心理學家指出,說謊是一項需要非常繁複的心智及認知能力的事情,例如在心裏盤算與規劃說謊的內容、後果和父母的反應等,小孩子說謊代表他們有一定的發展程度與聰明,只是這種才智需要得到大人恰當的引導,運用到好的地方。因此當孩子說謊時,重點不是如何懲治他們,而是如何理解他們。 害怕犯錯被懲罰 大多時候,孩子說謊是源於害怕、無助、壓力,或擔心受到懲罰,對於預期以外或者未知的結果感到恐懼,因而選擇說謊來逃避這份巨大的壓迫感。這其實與家長的管教方式有關,若父母習慣用責備、處罰的方式鞭策孩子,長久下來會令孩子留下陰影,畏懼因說實話而受到嚴厲的責罰,也害怕因犯錯而被人看扁或批評,因此不由自主地說謊以避免落得不愉快的下場。 過分稱讚或鼓勵不夠 另一方面,若家長過分稱讚孩子,這種讚賞會在孩子的心裏膨脹,認為這樣做父母便會肯定自己;當事情做得不夠好時,就會靠說謊來獲得認同。舉個簡單例子:每次默書,孩子都取得90分以上並獲得高度讚賞,某次默書孩子忘記溫習,但期望可再次透過高分數換取父母的稱讚,於是他選擇作弊。當然,鼓勵不夠也可能造成孩子對被稱讚的極度渴望,所以孩子可能為了讓父母高興或者得到關注,而編造沒有發生過的事。 面對孩子經常說謊,我們做以下「EPS三部曲」,讓孩子改掉這個壞習慣: 1. Empathy(同理心)——理解孩子說謊動機 作為家長,知道子女說謊一定會生氣,但首先深呼吸,冷靜下來。當務之急不是要責難,而是先探索根本原因,嘗試代入孩子的角色,感受孩子的動機。家長可以用說話安撫孩子,同時讓孩子知道父母的感受,例如:「我知道你並不是故意說謊,你一定很辛苦,但媽媽也覺得很難過,你能說出來讓我們一起解決嗎?」透過這樣的方法,引導孩子理解和解釋真相,一同反思和學習,鼓勵他們以誠實和負責任的方式面對自己的行為。 2. Punishment(罰則)——適當的賞罰制度 訂立賞罰分明的制度有助讓孩子理解謊言帶來的後果。當孩子做得好,當然可以獲得獎勵,例如每次誠實作答可以有一個貼紙,當儲滿20個貼紙,可換取心愛的玩具。相反,孩子說謊時,即使他們最終承認謊話,都要有所懲罰。這個懲罰可以涉及到孩子想要的一樣東西,例如想看的動畫片,或是他不喜歡做的家務、運動等,明確讓孩子明白說謊是會有後果。請緊記,懲罰不是體罰,更不是冷暴力,重點在於鼓勵孩子以誠實和負責任的方式面對自己的行為。 3. Support(支持)——給予孩子支持和鼓勵 家長想要與孩子建立信任和尊重的關係,可嘗試多用「5種愛的語言」(貼心的禮物、專屬的時刻、為對方服務、肯定與讚美、身體的接觸),讓孩子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愛、支持和理解。家長也要確保自己言行一致,多反思日常行為,給孩子做個好榜樣。 總結而言,成人應透過積極的引導、良好的溝通和支持,幫助孩子建立誠實和正直的價值觀。 文:李曉嵐(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助理主任幹事) 作者簡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87期]

詳細內容

同理心學堂:孩子社交焦慮 家長如何協助?

還記得某年準備出席由朋友舉辦的聖誕派對,我與太太雀躍地為女兒妝扮及選擇禮物,但女兒的反應沒有像我們般雀躍,反而顯得有點不安。我放下手裏東西坐在女兒身旁,問她是否身體不適,還是有什麼不開心?她搖搖頭說沒有,只是擔心不懂得向爸爸的朋友打招呼,亦不知道怎樣回答他們的問題,更怕說錯話會被取笑。 聖誕派對感不安 怕說錯話被取笑 對於當時只得6歲的小孩來說,這些都是不容易處理的問題。小孩子面對不同的社交場合,確實需要充足準備。父母在身旁給予正面的支持及鼓勵,避免尷尬場面使孩子感到壓力,可以避免子女日後對社交產生焦慮,更有信心地應對不同的社交場景。 有社交焦慮的孩子處於一個新環境,會出現過分的害羞、想法負面、焦慮不安、不敢與他人對視及哭鬧不語的情况,更會影響日常生活、人際關係及身心健康。社交焦慮原因有很多,在成長的過程中,若曾經遭受虐待、經常被嘲笑、被孤立及家庭環境常有變動等,都會導致兒童缺乏安全感,感到不安和焦慮,影響他們的社交技巧及信心。 社會充斥各方面的比較,亦為兒童添加不少壓力。學業成績、生活上奢侈品牌及外貌等的比較,都會增加他們對社交場合的焦慮感,孩子們可能擔心被拒絕、孤立或批評。再者,過度使用社交媒體和網絡亦可能導致更大程度的社交焦慮。在虛擬世界中缺乏面對面的交流,較少需要與他人建立關係、溝通及表達個人觀點,孩子在社交技能不足下,會使他們在社交場合中感到困擾及焦慮。先天遺傳都是社交焦慮的成因,而孩子如果有傾向負面思想、缺乏自信、自我要求過高、過度在意他人評價等特點,更容易出現社交焦慮。 別把「怕醜」和社交焦慮混為一談 家長別把「怕醜」和社交焦慮混為一談,兩者最大的差別在於「怕醜」的人在跟人交談時,對自己並不會有負面的想法和評價。如果家長常指摘子女「怕醜」或「無禮貌」不願意與別人交談,會加添子女的社交壓力。家長可以嘗試先肯定及安撫子女焦慮的感受,再慢慢講解或綵排不同社交場合的應對方法。 建立孩子自信心 發展個人技能 要避免孩子社交焦慮,首先從建立孩子自信心開始。就着孩子的興趣發展他們的個人技能,例如是踢足球、畫畫及唱歌等,讓孩子肯定自我的能力。家長從旁加以讚賞及鼓勵,有助孩子建立自信心;第二是演練不同的社交場景,家長可以實際示範如何向人打招呼,孩子練習多次,鼓勵他們踏出第一步;第三是增加子女與同齡小朋友的互動,除了學校之外,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到附近的兒童及青少年中心、公園等玩耍,觀察孩子如何和其他小朋友互動,並鼓勵孩子多分享各種正面的行為。最後是鼓勵孩子參與團隊活動,例如制服團隊、足球隊、小義工訓練等,使孩子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學習與人相處,提升個人的社交能力。 如果家長擔心孩子有社交焦慮,建議向專業人士求助,作進一步的評估,由專業人士提供有效的幫助和建議,幫助孩子克服社交焦慮並提高社交技巧。 文:李國文(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助理主任幹事) 作者簡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79期]

詳細內容

同理心學堂:親友移民 如何安撫孩子情緒?

香港近年移民數字各有各估算,新聞標題由個人報稅表數字銳減至中小學生離港流失數字上升等,均顯示移民人口的龐大。再貼身一點,相信大家身旁總有若干親朋好友已經移民或計劃短時間內移民吧,筆者會形容這些親友已達至便利店宣傳一般「總有一個在附近」。 面對一起生活的親人和一齊成長的好友離別,箇中離愁別緒、不捨之情,即使成人也需要時間梳理及釋懷,更何况是成長中的孩子?他們面對身邊玩伴、日夕相對的同學離別,腦內出現連串的問號或心中因親友移民而衍生的移民之痛(migratory grief)更是不容忽視。 筆者嘗試透過5個「P」去分享如何協助孩子面對因親友或同學移民而衍生的情緒困擾,讓我們與孩子一同學習這個不容易的生命課題,一同經歷這個艱難的時刻。 讓孩子參與送別過程 ˙為孩子做好心理準備(Preparation) 或許家長從不同的途徑早已知道與孩子關係要好的親人,或校內與孩子要好的同學玩伴有具體移民計劃,應預先為孩子作好心理準備,告知孩子對方將會離港,更要具體預視將會發生的情况,例如:「未能如平日般相見」、「可能要好耐先可以一齊玩一次」等,讓小朋友有所預備,減少突如其來要面對失去的衝擊。 ˙讓孩子參與道別的過程(Participation) 與孩子一同預備一份禮物送別要移民的親朋好友。透過預備過程,簡單地與孩子傾談親友要去的地方。可於網上做一些資料蒐集,例如:「那個地方常常下雨,他一定很掛念香港的陽光吧!」讓孩子認知親友於新的地方適應,亦不是容易的過程,學習從別人的角度思考他們的需要;另外,送別的過程亦盡量讓孩子參與,以表示對親友或玩伴的珍惜。 定時視像通話 維繫友誼 ˙建立新的聯絡方式(Propose a way to keep in touch) 與離別的親朋好友建立新的聯絡方式,例如使用網上通訊軟件定時視像通話,於社交媒體彼此關注,讓大家能藉此了解彼此的生活,維繫友誼。 ˙陪同在側(Present) 面對離別,孩子常會出現未能接受、失望、憤怒、悲傷等情緒,作為親人、家長可以陪伴在側,聆聽他們的感受和想法;惟需要留意,避免淡化其情緒及批評。試回想一下,我們的至親好友離別時,也豈不是依依不捨、紅着眼睛送別嗎?一想到此處,我相信各位經近年的不斷「練習」,要做到與孩子共情也不會太難吧! ˙展望將來(Planning for new life) 親朋好友的離開,難免會造成生活上一定的衝擊,父母除多加陪伴外,亦可為孩子計劃一下,透過參與不同校內及校外的活動,讓他們多認識新朋友,為孩子重新建立、鞏固及加強社交圈子,重建其支援網絡。 最後,筆者必須強調世上沒有一條簡單的方程式去處理移民之痛,容讓成人及孩子有空間為各自的「失去」好好地悲傷一下。如我們發現孩子的情况有異常,情緒起伏頻繁或太大,筆者建議盡快找專業人士協助。 文:湯庸逵(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主任幹事) 作者簡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74期]

詳細內容

同理心學堂:在社交媒體中長大的Z世代

隨着科技的快速發展,社交媒體已經成為了現代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千禧後出生的「Z世代」,他們從小的生活就與互聯網及社交媒體密不可分。Z世代與以往的世代相比,擁有以下特點: 首先,於社交媒體世代中成長的一代對於科技運用非常熟練。他們從小就接觸各種電子產品,熟悉使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電腦等設備。他們擅於使用各種社交媒體平台,如facebook、Instagram、Twitter等,能夠輕鬆地透過這些平台來與他人溝通,分享生活,探索及了解世界。 思想開放 主動分享見聞 其次,Z世代沉浸於社交媒體的環境中長大,他們不再甘於被動地接收及瀏覽資訊,而是樂於主動在社交媒體發布資訊,如作即時分享和反饋,他們經常在社交媒體上分享個人生活點滴,不論是照片、短片還是文字。他們喜歡與朋友、家人甚至陌生人分享自己的當刻心情和所見所聞。同時,他們也在意如何獲得他人即時的反饋和評價,這種即時互動成為了他們生活中重要的一環。 第三,Z世代的思想比長輩更為開放,觸及更多元的資訊,他們能從社交媒體接觸到來自不同國家及地區、不同文化的網友,這不單擴大了Z世代的視野和思維,更促進包容和尊重不同的觀點和價值觀,並且更加願意與不同背景人士接觸和交流。社交媒體為Z世代提供了一個平台,可以與不同背景的人士交流和互動,這對於他們的成長和發展是非常有益的。 父母跳出框框 尊重網絡文化 最後,Z世代參與社交媒體時注重個人形象建立,他們期盼在社交媒體上展示自己的生活和才華之餘,更希望能夠獲得更多的關注和認同。他們通過精心編輯的照片和影片展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並且努力維護個人形象。這種注重形象的特點,也反映出他們對於自我表達和自我價值的重視。 Z世代自主及自我觀念明確及清晰,他們的嶄新思維成為父母或師長的一大挑戰。面對Z世代,父母可嘗試跳出教導的角色,以開放態度去感受社交媒體及網絡世界的文化與科技,不僅能夠藉此了解子女的看法,更可以進化成為與孩子一起思考及尊重新世代網絡文化的「Z世代父母」。 總結起來,在社交媒體中長大的一代具有熟練的科技技能,重視即時分享和反饋,開放多元以及注重個人形象等特點。他們經歷了一個與以往世代不同的成長環境,這種環境對於他們的成長和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隨着科技不斷進步,新生代的生活與社交媒體持續地走向「O2O」(online to offline)模式,使虛擬與現實生活更為緊扣! 文:温振鵬(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主任幹事) 作者簡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9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