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有教:處理壓力步驟C(三) 調整「絕對化」、「個人化」想法

上期跟讀者講解如何處理「災難化」,今回再分享拆解「個人化」和「絕對化」的辦法: 情况一:「唉,今次分組討論那麼不順利,大家這一組人一定怎樣也夾不上……」 情况二:「(籃球場上)今天練習都無辦法每一球都射入,我控球、傳球都一定會出錯,下星期比賽輸定了!」 以上例子,孩子因為一次的不順利、一個範疇的不足,就判定自己「樣樣皆不能」,沒有例外;將一些個別情况「絕對化」,即使是小小的不如意,也會出現極端的結果,沒有例外。但事實上,孩子又有沒有考慮過其他例外的可能呢? 將不如意事歸咎自己 情况三:「唉,為什麼組員都不理會我,走過都不跟我打招呼呢?一定是我做錯了什麼事,他們都在怪責我了。」 情况四:「(籃球賽中)今天大家的表現都沒精打采,一定是因為作為隊長的我,沒有好好地激勵大家的士氣了。」 情况三和四中,孩子將一些個別情况「個人化」,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或觀察,就將責任歸咎於自己身上,總之都是自己不濟。孩子事事「上身」又「上心」,彷彿身邊所有的責任和負面事情,皆源自自己的不足。但事實上孩子又有沒有考慮過其他的環境因素呢? 家長不妨參考以下的辦法去幫助孩子,應對「絕對化」和「個人化」陷阱: 1. 先安撫孩子的情緒,再一起想像,當類似情况出現在其他孩子身上時,他們可能亦會有其他合乎情理的想法:「除了自己的不足,我估阿健會想下,當天大家會不會是因為考試在即,所以心情較緊張」; 2. 當孩子開始明白,當事情發生在別人身上,其他孩子可能有其他相對較理想的發展時,就可以引導孩子思考,問題或負面結果「一單還一單」,事情發展的方向的確可以有不同; 3. 鼓勵孩子只要找不同的方法,下多些努力工夫,有需要時就向家人、教師或朋友請教,就更有能力把握事情的發展,向「自己可以試什麼去改變」的方向想,就不會墮入「絕對化」或「個人化」的死胡同。 讀者想知更多如何擺脫思想陷阱,請觀看由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連同香港心理學會教育心理學部製作,一連4集以學習生活為題材的教育短片及支援小冊子,了解如何有系統地處理壓力:https://bit.ly/3V8Zh0p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 聯席總監) 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http://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0期]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處理壓力步驟C(二)——調整「災難化」想法

上次跟讀者介紹了不同的「思想陷阱」,包括災難化、個人化和絕對化。思想陷阱之所以為「陷阱」,乃因為它們使我們在思考身邊所發生的事情時扭曲失真,容易產生不必要的負面情緒。當孩子出現由「思想陷阱」引起的負面情緒時,除了安撫,也需要調節想法。今回先跟大家拆解「災難化」陷阱: 情况一:「唉,今次小測只有70分,大件事喇,我可不是讀書的材料,一定不能夠升讀好的中學,又升不上大學,我再無將來了……」孩子因為一次的小測表現未達預期,就無限放大至自己的將來,甚至是以後的人生災難; 情况二:「今次慘了,英文堂時不懂得回答老師的問題,老師一定會覺得我很差勁,又好懶惰,老師以後一定會覺得教我都無用,以後我的英文都會十分差了……」孩子因為一次表現欠佳,就無限放大地推測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更認定別人以後都會負面地看自己,以後就再無法「翻身」。 先安撫情緒 引導換位思考 家長不妨參考以下的辦法去幫助孩子,擺脫「災難化」思想: 1. 先安撫孩子的情緒,心情稍為平靜下來才認真處理:「爸爸媽媽見到你很擔心,因為你認為小測很重要,所以你會緊張。爸媽陪住你,一齊慢慢深呼吸。」 2. 當孩子稍為平復,家長可以開始跟孩子想像,當類似情况出現在其他孩子身上時,他們會有什麼反應:「我留意到當明仔認為自己表現欠佳時,他會覺得今次可能未夠努力,下一次會再加把勁,表現就會再好一點。」「明仔今次身體不適,康復後表現就會變好。」 3. 當孩子開始明白,事情發生在其他孩子身上,可能有其他相對較理想的發展時,就可以引導孩子想,究竟「災難」、「失手」有多大的機會延續呢?「似乎今次的表現,有可能只限於今次,不等於日後會再發生。」 4. 再引導孩子想,自己可能有什麼可行的行動去「滅災」,例如與孩子一起調整日常的作息及溫習時間表(對自己)、向老師請教求助等(對別人),不論是對內或對外,均向「自己可以試什麼去改變」的方向想。 (插圖:黃清渝)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http://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28期]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處理壓力步驟C——想法調整

之前提到在察覺和辨識壓力的狀况後,成人和孩子均可以用「腹式呼吸法」,調節自己的心跳和其他身體反應,讓壓力即時紓緩。然而,要長遠而有效地調節對壓力的感覺,就要透過調節想法,讓我們能夠有能力和技巧來面對和調節壓力。 面對壓力事件時,你或孩子曾經有過以下想法嗎? 1.「唉,今次小測只有 70分,大件事啦,我可不是讀書的材料,一定不能夠升讀好的中學,更不用想大學了……」 2.「唉,今次分組討論那麼不順利,大家這一組人一定怎樣也夾不上……」 3.「唉,為什麼組員都不理會我,走過都不跟我打招呼呢?一定是我做錯了什麼事,他們都在怪責我了。」 「災難化」「絕對化」思想陷阱 (作者提供) 以上的想法,某程度上都在怪責自己,例子(1)中孩子似乎將一次的不足,在未有實在證據下,把「外在、一次」的表現「災難化」地變作自己的內在特質。當孩子認為自己不是讀書的「材料」後,就變相認為無論自己努力投入得再多,結果也只會繼續差,久而久之孩子就自然不再想努力了。「災難化」其實是一種「思想陷阱」,將一兩次的負面結果,過度而不恰當地引伸,想成「考得很差」,再變成「自己很差」,以後成世人都差,將一件原來的小事,無限放大成大災難。 其他的「思想陷阱」包括「絕對化」和「個人化」,如例子(2),孩子將一次的情况「絕對化」變成以後的狀况,認為今次分組不順利,以後都絕對沒有辦法和組員夾得上了,孩子就自然會感到無能為力。例子(3)則是「個人化」,將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或觀察,歸咎於個人身上,認為就是自己做得不對、不夠好等,總之一切都是自己的錯。 如果發現孩子,甚至自己墮入以上的「思想陷阱」,我們可以如何處理呢?讀者不妨瀏覽以下網址,觀看由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連同香港心理學會教育心理學部製作,一連4集以學習生活為題材的教育短片及支援小冊子,讓家長及公眾人士認識壓力,並了解如何有效、有系統地處理壓力:bit.ly/3V8Zh0p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http://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26期]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處理壓力步驟B——呼吸減壓

上次提到如何察覺和辨識壓力的狀况後,下一步的焦點在如何引導學童在壓力下平靜自己,其中一個重要而有效的方法,就是恰當地運用「腹式呼吸法」,調節自己的心跳和其他身體反應,好讓自己感到壓力即時紓緩。 「腹式呼吸法」紓緩情緒 當我們面對壓力、感到緊張或焦慮時,我們的呼吸都會變得急促而淺層;而「腹式呼吸法」就是運用我們的腹部收縮,來帶動相對較慢而深的呼吸。因此,腹式呼吸法正正是最簡單、直接的招式,透過調節呼吸節奏,幫助我們放鬆,紓緩緊張的情緒。 由於方法簡單易用,大家都不妨找個安靜而舒適的地方坐下,再按以下步驟嘗試: 1. 安坐後,腳平放在地面,腰背稍為挺直而不失自然,雙手輕放在大腿上或肚上面。可以合上眼睛,或望向正前方的地下 2. 想像有一個氣球在自己的腹部入面,當吸氣時會膨脹升起,呼氣時會向下收縮 3. 接着,慢慢地吸氣,速度緩慢而深,就好像在為腹中的氣球「泵氣」,大約需3秒時間 4. 吸氣後,先忍一忍,將吸入的氣留在腹中,維持約3秒 5. 之後慢慢呼氣,以慢速約3秒左右,將腹中「氣球」的空氣盡情呼出 6. 呼出空氣後,再忍一忍約3秒,先不吸氣,稍作停頓休息 7. 3秒休息後,重複以上步驟3至6,當1組12秒的「腹式呼吸」重複了5次之後,整套為時1分鐘的「腹式呼吸」就完成。如有需要,可以重複上述每組4步12秒的流程 以上「腹式呼吸法」的重點在減慢呼吸的節奏,有助我們感到整個人慢下來,可以平靜心情。除了在焦慮、緊張時應用外,我們平日不時練習,也有助我們保持心境安寧。 讀者如果想跟從指示,一步一步練習腹式呼吸法,不妨瀏覽以下網址,當中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連同香港心理學會教育心理學部,製作一連4集、以學習生活為題材的教育短片及支援小冊子,供家長及公眾人士認識壓力,並了解如何有效、有系統地處理壓力:bit.ly/3V8Zh0p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http://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24期]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處理壓力步驟A:察覺

編按:上期談到處理壓力ABCD的4個要點,今期細談要點A的Awareness:察覺壓力。 雖然壓力人人有,但未必所有人(尤其是孩童)都懂得察覺壓力所帶來的不同徵狀或身體反應。要有效處理或回應壓力,第一步就要培養察覺能力,好讓自己能夠動用自身資源來反應,還有考慮以其他方式來應對或避免。 當生活上出現一些要求、轉變或者挑戰,而我們卻沒有即時的應付辦法,就會感到壓力。例如當學生面對測驗考試,或是要升班適應新學校、認識新朋友,都是一些常見的壓力來源。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內在資源來應對壓力,適量的壓力可為我們帶來動力,但過高的壓力就會影響身心健康。 壓力反應 來自原始生存本能 要察覺壓力,我們大概可以從身體在不同環境下的不同反應入手,例如有些人感到壓力時,會呼吸急促、氣喘、心跳加快、出汗發熱、肌肉繃緊等;另一些人則會感到手腳冰冷、無胃口、食慾不振等,我們都會為意到這些身體反應。 在遠古時候,這些身體反應都有其積極意義。例如當在森林面對獅子時,急促的呼吸和心跳、繃緊的肌肉等,代表着當事人正進入「戰鬥模式」,為身體肌肉提供其所需的養分和氧氣,裝備我們面對可能即將發生的「戰鬥」或逃跑。由此可見,身體反應其實在為我們提供足夠的能量和資源,去面對當下的緊急狀况。 (圖:黃清渝) 來自身體的提醒 至於今時今日,即使我們已經不再生活在原始社會,但這些「原始人反應」仍然某程度上、以某種方式存在我們當中。不妨嘗試將有關反應,演繹為身體對我們的「提醒」,好讓我們集中精神,思考如何應對當下的挑戰。 讀者如果想了解更多有關如何察覺壓力和演繹不同的身體反應,不妨瀏覽以下網址,當中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連同香港心理學會教育心理學部,製作一連4集、以學習生活為題材的教育短片及支援小冊子,供家長及公眾人士認識壓力,並了解有效如何有系統地處理壓力:https://bit.ly/3V8Zh0p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http://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22期]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處理壓力的A、B、C和D

釋一行禪師曾說:「Smile, breathe, and go slowly. 」此生活態度,在追求效率的香港社會,難免會讓人感到格格不入。可是在速度、表現及數量上無止境的競逐,難免就犧牲人的身心健康。 近年香港學童的壓力水平及精神健康狀况備受關注,他們飽受各方面的壓力,包括反覆的疫情、社會的環境氣氛、親戚朋友移民所帶來的分離、學業及課程的要求等。根據美國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Center on the Developing Child)的建議,要促使成長中的學童有更正面的發展成果,照顧者除了為孩子從源頭減少壓力因素,還需要加強孩子的人際關係網絡,以及從A、B、C、D這4方面,強化孩子自身面對壓力的技巧: Awareness: 學童需要有察覺壓力的能力,因為雖然壓力人人有,但未必所有人(尤其是學童)會明白察覺壓力所帶來的不同徵狀或身體反應; Breathing: 明白如何察覺和辨識壓力的徵狀後,學童可以學習以呼吸方法,調節自己的心跳和其他身體反應,好讓自己感到壓力即時紓緩; Cognition changes: 當身體感受得到壓力即時紓緩後,要長遠而有效地調節對壓力的感覺,就要透過調節想法來處理壓力感覺; Daily habits: 一些健康的日常生活行為,可以協助調節壓力到恰到好處的水平。 (圖:黃清渝) 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連同香港心理學會教育心理學部,製作一連4集、以學習生活為題材的教育短片及支援小冊子,供家長及公眾人士認識壓力,並了解如何有效、有系統地處理壓力。讀者不妨瀏覽網址:bit.ly/3V8Zh0p,同時我們亦將會為大家闡述A、B、C和D。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http://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20期]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幫助孩子明白腦細胞運作

美國心理學家Carol Dweck綜合自己和其他學者的研究,發現我們對能力發展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想法:擁有「固定心態」的人,認為能力取決於先天因素(如:基因、智商、家庭背景等),天賦異稟和條件優越的人就會聰明一輩子、成功一輩子。相反,擁有「成長心態」的人,認為能力取決於後天因素(如:練習時數、策略運用),只要多練習多動腦筋,人自然會愈變愈聰明,面對問題亦會顯得游刃有餘。 「成長心態」孩子 願意付出時間和精神 有趣的是,擁有「成長心態」的孩子,比擁有「固定心態」的孩子更用心做功課,更願意嘗試用不同策略去解決問題,所以在學業和生活上有更出眾的成就。為什麼會這樣呢?「固定心態」暗示成功是因為先天恩賜,「成長心態」則意味着成功是因為後天努力。擁有「成長心態」的孩子自然更願意付出時間和精神,面對學業和生活上的種種挑戰﹗ 要幫助孩子建立「成長心態」,第一步就是幫助孩子明白腦細胞的運作。家長可以運用以下的插圖,幫助孩子明白腦細胞連結和能力發展之間的關係: (圖:黃清渝) 1. 大腦有很多腦細胞。 2.腦細胞之間有一些叫做「突觸」的連結。這些連結就像電話線一樣,讓腦細胞可以互相交流溝通。 3.當我們專心做事、努力思考時,腦細胞就會建立更多「突觸」。腦細胞的「突觸」愈多,我們就會變得更加聰明、更加能幹。 4.情况就像我們做運動舉啞鈴,二頭肌就會建立更多肌肉。二頭肌的肌肉愈多,我們就會變得愈強壯、有力。 5. 有些事情我們還未懂得做,是因為我們的腦細胞還未建立相關的連結。 6.只要我們努力嘗試、努力思考、努力練習,腦細胞之間就會慢慢建立連結,我們就會慢慢學曉做這些事情。 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編寫了一個名為《貓咪珍妮與她的足球隊》的故事。故事裏的珍妮,抱着「成長心態」,向着自己的目標一步一步向前進。大家不妨與孩子一起,通過珍妮的經歷進一步了解成長心態:https://youtu.be/oxqzLYWLC3A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http://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8期]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勤有功,戲亦有益

古代經典三字經說:「勤有功,戲無益。」但近代西方研究顯示,遊戲對孩子的情緒、社交、認知甚至身體發展都有正面幫助! 年幼老鼠缺乏遊戲 發展未如理想 腦神經學家在老鼠身上做了一項有趣的實驗。他們把一隻年幼老鼠放在成年老鼠群中飼養,這隻年幼老鼠和成年老鼠有自然的社交接觸,但就沒有機會和其他年幼老鼠玩「打鬧遊戲」。打鬧遊戲是年幼老鼠特有,為沒有惡意的摔打或追逐,類似人類兒童自然而然出現的「伏匿匿」遊戲,甚或是單純的「跑來跑去」。腦神經學家發現,這隻缺乏遊戲機會的年幼老鼠長大後,其腦部前額葉的發展較一般老鼠差。前額葉是負責分析數據、自我調控和社交互動的重要腦部結構,所以這隻老鼠成長後的生活習慣和社交也顯得未如理想。似乎,遊戲對老鼠的腦部發展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 當然,人類並非老鼠,我們不可以把研究老鼠的結果直接套用在人類身上,但很多非實驗的人類研究都顯示,遊戲是兒童發展不可或缺的部分!事實上,很多心理學家都建議大人安排幼兒(0至8歲)多作自由遊戲,而很多教育工作者亦會在幼兒教育場所加入特定的自由遊戲環節。關於孩子的自由遊戲,家長應該注意什麼呢? 時間: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建議孩子每天最少有60分鐘的自由遊戲時間。 人數:孩子可以自己一個玩,亦可以與家長、兄弟姊妹或年紀相若的朋友一起玩。 方法:自由遊戲沒有既定的規範。在安全情况下,家長可以讓孩子做主導,決定自己想玩的情境、角色或規矩等。家長亦可以「學習」孩子遊戲的方法。例如孩子用紅白藍3種顏色砌高塔,家長可以「學習」孩子說:「爸爸也學你用3種顏色建設燈塔!」 成果:家長毋須過分在意遊戲能否達到特定「成果」(如:孩子玩生字卡後能否學到新詞彙)。自己遊戲的重點是讓孩子在無壓力下做自己感到興趣的事,培養孩子探索世界的興趣。這種「興趣」會變成孩子學習的火車頭,長遠讓孩子在成長路上走得更快,走得更遠! (圖:黃清渝) 想知道更多更於自己遊戲的知識?請收看我們中心製作的短片《勤有功,戲無益?》:bit.ly/3BSPTX7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http://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6期]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與孩子親親大自然

  清新的空氣、乾淨的水源和充足的食物是我們生存的必需品。綠油油的植物不但為我們潔淨空氣及調節海洋和氣候的變化,更為我們的身體提供無可取代的養分。但原來大自然與我們的關係,比我們想像中更加奇妙!愈來愈多研究發現,到戶外休息、遊玩和感受大自然的聲音和風景,對男女老幼的身心健康都有好處! 植樹愈多 都市病病發率愈低  按照聯合國的統計,全球55%的人口生活於城市。人口學研究就顯示,市區栽種的植物數目愈多,人口的都市病病發率(如:過胖症、心臟病、糖尿病、過敏症等)就愈低。心理學研究又顯示,每星期花2小時到公園、沙灘和郊外作戶外活動的人士,在身體健康和生活滿足感兩方面,比沒有任何戶外活動、或戶外活動時數少於2小時的人士好。值得留意的是,這2小時的戶外活動可以是較靜態的閒坐或漫步,亦可以是較動態的騎單車或扒龍舟。大家亦可以每星期一次過行山2小時,或選擇每星期慢跑4次,每次30分鐘。所以,家長可以每星期帶孩子到戶外活動2小時,與孩子一起親親大自然。 觀看自然環境圖片 較快平復壓力 更奇妙的是,單單觀看大自然的照片已經可以對我們有正面影響!研究人員邀請兩組參加者,用10分鐘時間觀看建築物或自然環境的照片。兩組參加者之後接受一項為時5分鐘、會即時顯示對錯的壓力記憶測試。測試完畢後,研究人員量度兩組參加者的心跳、呼吸和血壓。結果發現,觀看自然環境相片的參加者能夠較快平復因為壓力而產生的身體反應。所以,家長可以將植物的照片或真正的植物帶入家中,幫助孩子在家調節可能出現的學習壓力。 既然大自然對我們這麼重要,我們當然要好好保護,讓我們的下一代繼續生活於大自然的環抱中!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就編寫了一個名為《熊貓芝麻的網絡頻道》的故事,幫助孩子明白保護大自然的重要。希望各位家長都快點起步,與孩子一起保護我們珍貴的地球。 (插畫﹕黃清渝) ■有聲故事 《熊貓芝麻的網絡頻道》:bit.ly/3QqMfHM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http://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插畫:黃清渝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4期]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發展孩子的同理心

提起孩子的社交發展,不少家長都會立即想起左右逢源的交際手腕和四面八方的知心好友。但愈來愈多學者認為,孩子社交發展的其中一個重要指標,在於他們能否表現出與年紀相配的利他行為(prosocial behavior)。究竟利他行為是什麼? 2歲懂分享 減輕別人負面情緒 利他行為是指孩子為別人的利益着想而衍生的行為。利他行為可以分為3類:幫助別人、安慰別人和分享自己的東西。孩子見到同伴的點心掉在地上,同伴一副不知所措的樣子,於是便主動幫助同伴抹乾淨地板,安慰感到失望的同伴,並把自己的點心與同伴分享——這些都是利他行為的例子。 要孩子自動自覺為別人的利益着想,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加強孩子的同理心,即是讓孩子從別人的角度出發去考慮事情,體會別人的感受。心理學家發現,就算是2歲的幼兒,在看到別人的玩具被搶後都會顯現負面情緒,並更願意與「受害人」分享自己的玩具,證明幼兒能感到和「受害人」相似的情緒,並想通過分享自己的玩具去減少「受害人」的負面情緒。 (插圖:黃清渝) 家長多向子女展示利他行為 要加強孩子的同理心,家長可以由「身教」做起。家長應該重視自己的行為會如何影響身邊的人(如伴侶、孩子、家傭、鄰舍等),並多多向別人展示幫助、安慰和分享等利他行為。家長更可以在孩子面前開口描述自己的猜測和意向,例如「隔壁的哥哥沒有帶鎖匙,我猜他現在一定覺得不知如何是好。我打算叫他到我們家坐一坐,等他的家人回來,讓他好過一點」。 除了以身作則,家長還可以通過故事幫助孩子從別人的角度出發去考慮事情。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編寫了一個名為《尋龜記》的故事,故事裏的海豚斑斑與朋友一起去尋找自己的寵物龜龜,但大海如此遼闊,究竟從何入手好呢?斑斑和朋友又能否從別人的角度出發,猜想別人的想法和感受,解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呢? 有聲書《尋龜記》:youtu.be/DS3xjEyS6jw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http://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2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