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有教:處理壓力步驟A:察覺

編按:上期談到處理壓力ABCD的4個要點,今期細談要點A的Awareness:察覺壓力。

雖然壓力人人有,但未必所有人(尤其是孩童)都懂得察覺壓力所帶來的不同徵狀或身體反應。要有效處理或回應壓力,第一步就要培養察覺能力,好讓自己能夠動用自身資源來反應,還有考慮以其他方式來應對或避免。

當生活上出現一些要求、轉變或者挑戰,而我們卻沒有即時的應付辦法,就會感到壓力。例如當學生面對測驗考試,或是要升班適應新學校、認識新朋友,都是一些常見的壓力來源。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內在資源來應對壓力,適量的壓力可為我們帶來動力,但過高的壓力就會影響身心健康。

壓力反應 來自原始生存本能

要察覺壓力,我們大概可以從身體在不同環境下的不同反應入手,例如有些人感到壓力時,會呼吸急促、氣喘、心跳加快、出汗發熱、肌肉繃緊等;另一些人則會感到手腳冰冷、無胃口、食慾不振等,我們都會為意到這些身體反應。

在遠古時候,這些身體反應都有其積極意義。例如當在森林面對獅子時,急促的呼吸和心跳、繃緊的肌肉等,代表着當事人正進入「戰鬥模式」,為身體肌肉提供其所需的養分和氧氣,裝備我們面對可能即將發生的「戰鬥」或逃跑。由此可見,身體反應其實在為我們提供足夠的能量和資源,去面對當下的緊急狀况。

家庭有教:處理壓力步驟A:察覺
(圖:黃清渝)

來自身體的提醒

至於今時今日,即使我們已經不再生活在原始社會,但這些「原始人反應」仍然某程度上、以某種方式存在我們當中。不妨嘗試將有關反應,演繹為身體對我們的「提醒」,好讓我們集中精神,思考如何應對當下的挑戰。

讀者如果想了解更多有關如何察覺壓力和演繹不同的身體反應,不妨瀏覽以下網址,當中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連同香港心理學會教育心理學部,製作一連4集、以學習生活為題材的教育短片及支援小冊子,供家長及公眾人士認識壓力,並了解有效如何有系統地處理壓力:https://bit.ly/3V8Zh0p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http://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