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有教:幫助孩子明白腦細胞運作

美國心理學家Carol Dweck綜合自己和其他學者的研究,發現我們對能力發展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想法:擁有「固定心態」的人,認為能力取決於先天因素(如:基因、智商、家庭背景等),天賦異稟和條件優越的人就會聰明一輩子、成功一輩子。相反,擁有「成長心態」的人,認為能力取決於後天因素(如:練習時數、策略運用),只要多練習多動腦筋,人自然會愈變愈聰明,面對問題亦會顯得游刃有餘。

「成長心態」孩子 願意付出時間和精神

有趣的是,擁有「成長心態」的孩子,比擁有「固定心態」的孩子更用心做功課,更願意嘗試用不同策略去解決問題,所以在學業和生活上有更出眾的成就。為什麼會這樣呢?「固定心態」暗示成功是因為先天恩賜,「成長心態」則意味着成功是因為後天努力。擁有「成長心態」的孩子自然更願意付出時間和精神,面對學業和生活上的種種挑戰﹗

要幫助孩子建立「成長心態」,第一步就是幫助孩子明白腦細胞的運作。家長可以運用以下的插圖,幫助孩子明白腦細胞連結和能力發展之間的關係:

家庭有教:幫助孩子明白腦細胞運作
(圖:黃清渝)

1. 大腦有很多腦細胞。

2.腦細胞之間有一些叫做「突觸」的連結。這些連結就像電話線一樣,讓腦細胞可以互相交流溝通。

3.當我們專心做事、努力思考時,腦細胞就會建立更多「突觸」。腦細胞的「突觸」愈多,我們就會變得更加聰明、更加能幹。

4.情况就像我們做運動舉啞鈴,二頭肌就會建立更多肌肉。二頭肌的肌肉愈多,我們就會變得愈強壯、有力。

5. 有些事情我們還未懂得做,是因為我們的腦細胞還未建立相關的連結。

6.只要我們努力嘗試、努力思考、努力練習,腦細胞之間就會慢慢建立連結,我們就會慢慢學曉做這些事情。

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編寫了一個名為《貓咪珍妮與她的足球隊》的故事。故事裏的珍妮,抱着「成長心態」,向着自己的目標一步一步向前進。大家不妨與孩子一起,通過珍妮的經歷進一步了解成長心態:https://youtu.be/oxqzLYWLC3A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http://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