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GPS:動手動腳:非遺教育的傳承

非物質文化遺產(簡稱非遺)近年成為中小學的重要教育課題,不單是課外活動,甚至連日常課堂都加入不少非遺元素。到底什麼是非遺?它有什麼意義?我們怎樣向年紀較小的學生解釋非遺呢?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各個國家、民族和地區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非物質文化產品。香港首份非遺清單的類別包括「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表演藝術」、「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和「傳統手工藝」,合共480項,當中有20個項目成為「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小學生「試玩」西貢客家舞麒麟 非遺是世代相傳的文化,在各個社群與環境、歷史的互動中,不斷地被傳承與再創造。於是,這些文化遺產逐漸成為各人的集體記憶,並持續地建立了認同感。 因此,非遺教育能補足學生對中國歷史、文化不同方面的認知,也能提高學生對國民身分的認同感,這正是價值觀教育其中一個首要項目。 事實上,非遺教育也可以「很好玩」,因為非遺項目通常都與我們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關係,甚至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學生應該對它們有着一份熟悉的感覺,甚至有更大的動機去「試玩」。 目前的非遺教育也強調學生的體驗與實踐,而不是單純的演示。在這個親身實踐與體驗中,教師會教授非遺的歷史、文化內涵、技藝等方面背景知識。而學生在實際操作中,除了理解和掌握非遺知識,也會感受到非遺的價值和意義。 在疫情前,筆者曾經推行一個名為「麒麟小學堂」的非遺推廣計劃。計劃核心是「西貢坑口客家舞麒麟」,屬於「第四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之一。筆者選擇在西貢坑口馬游塘村的村公所中開課。事實上,馬游塘村麒麟隊不單是西貢坑口鄉事委員會的骨幹成員,也是「麒麟舞」的重要推廣者。 先提升興趣 認識區內重要文化遺產 這個「麒麟小學堂」的學員對象是西貢區內的小學生,目的是讓他們對這項區內重要的文化遺產有一個初步認知,提高學習興趣,繼而在日後繼續深入探究。於是,筆者設計了4個課堂,先是簡單講述麒麟舞的歷史、器具與重點動作,然後挑選出幾個麒麟套的動作,讓學生拿起特製的小麒麟來體驗。雖然只是短短4課,但學生也做得似模似樣,其中一隊高小學生更在之後的西貢民政事務處活動中演出。 其後,筆者跟參與的學生聊過,他們都表示「很好玩」,而且大概明白非遺對昔日區內的客家族群很重要,認為很以此自豪。礙於經費,筆者只能有限地舉辦體驗活動,但從這短短4課中,已能看到這種「動手又動腳」的非遺教育活動可貴之處。 文:葉德平(香港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高級講師)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7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提升孩子幸福感

隨着疫情緩和以至防疫措施解除,本學年的學習活動相繼回復正常,學生的笑聲及笑臉再次出現於學校的不同角落。父母及教師為了讓他們能追回錯過了的學習時光,都急於為他們安排滿滿的學習活動。孩子在短時間內要追趕課程進度,但沒有太多機會學習一些技能(如社交技巧、溝通技巧等),或會感到不知所措。 尋找個人價值提升幸福感 宏恩基督教學院及晉峰青年商會於2022年發布的「香港學童情緒健康問卷調查」指出,逾一成多學童感到抑鬱及焦慮,而這些症狀往往與自我形象、情緒管理及做事的主動度有關,這反映孩子的壓力源自於他們的日常生活,影響着精神健康,導致抗逆力不足。正向心理學之父馬丁.沙利文博士提出以PERMA model來建立豐盛人生,從尋找個人的價值來提升幸福感。P-E-R-M-A分別是指正向情緒(positive emotion)、參與(engagement)、關係(relationship)、意義(meaning)和成就感(accomplishments)5個幸福元素。筆者認為,協助孩子尋找「參與」(engagement)及「關係及連繫(relationship / connectedness)為提升個人幸福感的關鍵。 讓孩子參與 建構緊密連繫 在成年人的世界中,有參與的機會是讓我們感到滿足的其中一個要素,孩子亦然。當孩子有機會參與的時候,他們會感受到被接納成為群體的一員,從中找到在群體中的關係及連繫。所以,家長在作出與孩子有關的決定時,可以邀請他們一起參與討論,即使微小如每月訂飯盒的選擇、參與哪一項課後活動,甚至是購買他們的電子學習工具,他們都能享受到做決定的樂趣,也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雖然孩子的經驗不及成年人多,亦未必能即時想到一些具體意見,但這些機會都有助建立他們願意參與、主動及尊重地表達意見的習慣。若想提升孩子的主動度,與他們溝通的方式就十分重要。 家長擔心孩子作出錯誤選擇是人之常情,我們都不希望他們走了一條迂迴曲折又沒有結果的道路,所以很多家長在孩子尚未表達意見之先就為他們作出決定,循例地聽聽他們的分享,然後加上自己的意見,希望他們跟隨。然而,溝通是雙向的,聆聽他們的感受,並展現一個接納的態度,能讓他們感到這是一個參與的機會及權利,從而建立雙方正面的關係,並建構緊密及可靠的連繫。如果孩子從小缺乏參與及表達的機會,成長中就缺少了「參與」及「關係及連繫」兩個關鍵元素,較難實踐PERMA model中其餘3個的幸福元素——正面情緒、意義及成就感,達至一個精彩、豐盛的人生。 因此,鼓勵孩子多表達自己,在彼此分享之時多欣賞、少批評,也可以主動分享,與他們打開話題,讓他們信任我們的同時亦感受到被信任,建立一個與別人互相尊重的正面關係,找到自己的價值,從而提升個人的幸福感。 文:林浩瑋(香港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講師)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 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5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學習——提升能力與培養興趣

學習有兩方面,一是提升能力,二是培養興趣。我們很着重提升能力,卻往往忽略培養興趣。何以見得?請嘗試在下面填充題的橫線上加入適當的詞語。 「明天掛八號風球,學生___上課。」 依筆者的經驗,大部分人的答案是「不用」、「毋須」。這是否意味着我們只是為了需要,才迫不得已去上課?如沒需要,則可免則免?那麼,有什麼更正面的答案?也許是「不可以」。「真可惜,八號風球,學生不可以上課,大家都很想到學校去。」可見,我們日常言談間,潛移默化,傳遞了什麼信息給學生?給予他們對上課的是什麼評價?上課是出於無奈,還是一件值得嚮往、期盼的事情? 「你打機真勤奮」 另一個例子,筆者很喜歡看書,會隨身攜帶書本,在有空時拿出來看。遇到朋友,他們就會說:「你真勤奮!」、「很努力!」筆者通常這樣回覆:「我不是勤奮,我真的很愛看書。就如一個人喜歡打遊戲機,夜以繼日地打,你不會說『你打機真勤奮』吧!」 「勤奮」假定了是為了其他原因去閱讀,而不是閱讀本身帶來的樂趣。為何閱讀不可以是休閒的消遣?更甚者,有一次筆者在看書,服務員走過來搭訕,問:「考試嗎?」 有家長問,學生反覆看同一本圖書,該怎麼辦?的確,家長要引導學生認識不同類型的圖書,拓寬視野。然而,當學生反覆閱讀時,是否正表示他們對圖書感到興趣,陶醉其中?如是,我們應該鼓勵,支持他們建立閱讀習慣,還是干預?如果閱讀是任務,學生由第一頁看到最後一頁,任務達成。但是,如果閱讀是享受,為何學生不可一看再看,細細品嘗書中的一字一句? 假如煲韓劇要寫報告…… 我們常常要求學生做閱讀報告,評估學生能否找出書中內容要點,以提升他們閱讀理解能力。然而,就培養興趣而言,做閱讀報告是否合適?假如讀者愛看韓劇,興致盎然。但是筆者要求讀者,每看一齣韓劇後,都寫一篇閱讀報告(目的是評估讀者對劇情重點的理解),讀者對韓劇的興致會怎樣改變?會否繼續追看?或許,讀者會與朋友分享最近有什麼韓劇好看。但是,我們讀完一本好書,會否很興奮找家人朋友分享?「聊書」有否成為我們生活習慣中的一部分? 就提升能力,我們會要求學生寫出一篇文章,看他能否做到。可是,對於培養興趣,我們主要看學生會否自發寫文章。如果學生喜歡寫作,樂於用文字表達,自然想把生活感受寫出來,是自願去做的。最後的例子,筆者常問學生:「你有沒有看書?」學生通常回覆:「無時間。」筆者追問:「如果明天突然放假,你會做什麼?」學生會答「逛街」、「買東西」、「睡覺」等,為何就沒有「看書」? 文:林浩昌(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3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對子女成績作合理預期

身為教育工作者,筆者經常都會聽到家長對其子女前途的憂慮:擔心子女學業成績追不上,將來入不了心儀的名牌大學學科,又或者是畢業後找不到有前景的工作等。 為人父母者有以上的憂慮固然是人之常情。然而,世界變幻莫測,很多事多想無益,筆者認為讓高中或以上的年輕人自己去處理這些問題,始終比較恰當。一方面,14、15歲青少年的心智發展水平跟成年人比較,其實相距已不遠。另一方面,年輕人正處於反叛階段,對外來壓力會比較敏感,家長的關心對於他們來說,很容易會視為干涉。再者,世界在變,未來的工種及所需的相關知識和技能要求仍存在很多未知,在目前一刻仍未有定案。倘以現時的框架去限制年輕人的思維,只會徒勞無功。最重要的是,每個人的人生該怎樣走,始終應該由當事人去決定。父母能夠做的,主要是提醒和支援。 一味谷成績 難發掘專長 對於小學乃至初中學生的家長,又該怎樣為其子女的學業成績作適切的預期呢?筆者希望可以為他們提供一些線索。一般父母對於子女的學業成績寄予厚望,願意投放大量資源培育子女成才。然而,這往往忽視了子女的專長和能力。加上環境決定論流行,很多父母以為只要「肯花多點錢給子女去上上堂、補補習」,學些解題、答題技巧,就可以追回學業成績。對於以上行為,筆者當然不能完全否定。然而,任何附加形式的增補式學習,都只能解決一些在學習上容易或可以處理的困難和障礙,對於發掘和擴闊子女的專長是沒有根本的幫助。更何况擁有同樣想法的父母,又怎可能得你一個?於是最後結果當然是打個和,大家在同一起跑線上重新開始。 學業成績≠將來成就 於此,筆者建議父母不妨先回顧自身家族成員的學業成就概况,包括父母自己讀書時的表現與成就,以及家族內親戚的學業成績。要注意的是,筆者並不是指天資、遺傳或家庭因素等先天條件決定一切,但家長可以以宏觀的角度(包括子女的專長)去審視孩子的成長,然後才對子女的成績作一個合理的預期,避免因勉強子女追求學業成績而影響親子關係。 再者,在學時的學業成績並不等於將來的成就。於現今世代裏,基本語文溝通及科技應用能力,對於孩子的長線發展,實在不能或缺。家長培養子女的抗逆能力和品格,幫助孩子順着個性發展他們個別的志趣與潛能,讓孩子長大後能夠主動為自己創造更好的環境,發展自己的興趣及職業,在複雜多變的世代中,才是關鍵所在。 文:黃偉鴻(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講師)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 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1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拜神、戒口、印巴籍、包容

我們日常談及非華語人士時,經常用到下面幾個詞語。可是,這些詞語所表達的隱含意義是否準確,其實很值得商榷。 禮拜≠拜神 筆者有一次見到一對印度裔姊弟,姊姊穿上傳統民族服飾。筆者上前跟弟弟說:「嘩,你家姐今日著得好靚喎,參加婚禮?」弟弟說:「唔係呀,去灣仔,拜神!」另一個例子,來自非華語幼稚園教育。有社區活動實踐手冊寫着,參觀清真寺時,要注意「不可拍攝正在拜神的人」。可見「拜神」一詞十分常用,教師甚至會教導非華語學生這樣稱呼他們的禮拜。「拜神」的字面意思是祭拜神明,與英文「worship god」也許類同。然而,中文的「拜神」是否適用於任何宗教?讀者可以想想,自己會否問基督徒朋友:「你每個星期日都去拜神?」如果覺得這樣說會冒犯,我們教非華語學生中文時就不應該用「拜神」,用「禮拜」會更為恰當。 不吃豬肉非戒口 全日班的教師,要照顧非華語學生吃午飯,有時分發食物時會說:「Ali要戒口,唔食豬肉。」伊斯蘭教徒確實不吃非清真食物,即不吃不符合伊斯蘭教規的食品。然而,中文「戒口」的涵義,其實通常是指由於生病,所以不可吃某些食物。伊斯蘭教徒不吃豬肉,原因當然不是生病,而是依據《古蘭經》,豬肉是「不潔」的。那麼,不吃不乾淨的食物又是否「戒口」?如果筆者不吃老鼠肉,覺得很不衛生,筆者又是否在「戒口」? 「印巴籍」欠準確 筆者問教師,他們班上的非華語學生是什麼種族?一個常見的回覆是「印巴籍」。「印巴籍」這說法有兩個問題。第一、現在的印度與巴基斯坦是兩個獨立國家,不同國家的人民,我們大抵不會混為一談,就像不會把英國人與法國人合稱是「英法籍」;第二、究竟是「印度籍」,還是「印度裔」?國籍與族裔概念不一樣。前者是屬於哪一個國家;後者是什麼宗族、後代子孫。同一個人,國籍與族裔可以不同,例如:美國籍華裔。因此,我們看到一個非華語學生,只可能推斷他是印度裔,而不是印度籍,因為不大可能一眼看出他的國籍和所持護照。 「包容」隱含負面意思 「尊重與包容」,是常常聽到推廣多元社會的宣傳口號。包容不同觀點,的確沒有問題。但是,「包容」的隱含意義是什麼?是否他人有某些不好的東西,我們只是寬容、容忍他,而不是出自內心,接納他本來的樣子?試想,假如筆者跟太太說:「我會包容你。」這反映筆者眼中的太太是一個怎樣的人?這樣說是否適當?如否,我們設立課程目標時,就不應該只要求學生包容、體諒非華語人士,而是期望學生欣賞、主動學習多元文化。 文:林浩昌(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 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9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疫下小學教師 電子評估實踐調查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為減低擴散風險,全港各小學多次暫停面授課堂,傳統「面對面」教學模式受到強烈衝擊,傳統評估方式也隨之改變。在此特殊情境下,電子評估作為傳統面對面評估方式的有力補充,第一次被大規模運用於課堂教學,教師也在此實踐中積累了寶貴的電子評估經驗。筆者的研究團隊早前透過「公共政策研究資助計劃」,做了一項關於在新常態下教師的電子評估實踐現狀調查的研究,希望為小學教師的電子評估運用提供借鑑。 有別於傳統評估,電子評核會有系統地運用不同的軟件或平台。筆者找來12所小學的48名教師,藉着個人深度訪談,發現教師會使用多樣電子評估方式和平台來評估學生,例如用Edpuzzle、Google Forms、Quizizz和Nearpod等平台佈置課前與課後練習,幫助學生預習或鞏固課堂所學;部分教師用Google Forms和Microsoft Forms設計試題,總結評估學生的學習進度;為了提升學生課堂參與度,教師亦會使用Kahoot!、Nearpod、Wordwall等較有趣味的平台,設計含有遊戲元素的練習或測驗。 進展型測驗取代總結型考試 對於不同學科、不同年級的學生,教師所運用的電子多元評估活動亦有不同。例如錄音錄影類評估方式,多用於英語和中文學科;其他評估活動如線上小組討論、同伴評估及課題研習等,多運用於高年級課堂。除了以上兩種電子評估方式外,教師還通過網上留言、社交媒體、語音、視像等多種途徑,為學生提供電子回饋。 另外,教師在線上教學多數會廣泛運用進展型評估測驗或練習。考慮到學校和家長對考試公平的擔憂,還有學生設備網路問題等因素,因此相比起總結型的考試測驗,教師們更傾向使用進展型測驗或練習,尤其是包含遊戲元素的內容,以激發學生熱情、積極地學習。 教師較少安排團體協作任務 然而,我們亦發現教師對使用電子的多元評估活動和回饋反響平平。由於受到一系列外部條件的限制,如無法現場指導學生,課堂時間縮短,以及學生不積極參與,教師們較少在其線上課堂中安排多元評估活動,尤其是一些團體協作任務,包括小組討論、同伴評估及專題研習等。另外,教師也表明還未向學生提供電子回饋做好充分準備。 在疫情時代,電子學習評估得到重新構建。政策制訂者、研究者和教師應重新思考小學課堂上電子評估的目的和過程,如開發以學習為導向的電子評估系統,在教學中嵌入電子多元評估活動策略,和幫助教師掌握電子回饋策略, 從而關注、維持和深化「新常態」下的學習。 文:詹穎(香港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助理教授)、曾燁(香港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研究助理)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 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7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反思「文化回應教學」

始嘗試實踐「文化回應教學」,參照非華語學生的文化特徵、生活經驗、視角來施教,期盼更有效地教導他們。可是,由於對非華語文化缺乏深厚了解,教學往往只及形式層面。如何適當解讀「文化回應教學」,值得教師省思。 有教師以為,教學中要回應的「文化」是中華文化,要旨是讓非華語學生學好中文。無疑非華語學生就讀主流學校,與華語學生沒有分別,必須學習中文與中華文化,這是課程內容的要求。然而,文化回應教學所指的是教學方式,即為提升學生學習所用的方法,主旨是教師參照非華語學生的文化、習俗,設計適合他們的教學活動。課程內容與教學方法並不相同,教師不要混淆。 避免「觀光課程」 教師從專業發展課程中,學到幾種用非華語語言打招呼的方式,就在每天教案中,加上「以學生的母語,與他們打招呼」作文化回應。然而,這可能只是對非華語文化的片面理解。例如,印度人說印地語,打招呼是「Namaste」。但是印度還有很多語言,香港有不少印度的旁遮普人,母語是旁遮普語,打招呼說「Sat Sri Akaal」。當教師跟旁遮普學生說「Namaste」,情况就像筆者(母語是粵語)身在外地,白人用普通話跟我說「你好嗎」一樣。怎樣打招呼是文化的表面,文化還有更深層意義,涉及生活習慣、思維方式、社會期望等。多元文化的學習,不應流於飲食、服飾、節慶等「觀光課程」。 消除種族定型與偏見 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是消除種族定型與偏見。然而,曾經有教師為非華語學生設計了下面「文化回應教學」活動。 爸爸是______。(司機、售貨員、美容師、速遞員、收銀員、建築工人、廚師、保安員、教師) 活動中的職業選項值得斟酌。也許教師認為,這些選項是非華語家長通常從事的工作,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然而,這樣卻可能造成種族定型的問題。非華語學生長大後,不一定是建築工人、保安員,也可以是醫生、律師、全職爸爸。教育的目的,是給予學生未來美好的憧憬、公平社會的想像?還是延續社會既有的種族定型? 體現在學校日常之中 華語與非華語學生確實有需要互相學習對方的文化。但是,文化回應教學並不限於文化交流,也可應用於日常各式各樣的教學活動。例如,教師在寫字練習中加上英文解釋,讓非華語學生明白字義,不再盲目抄寫;又如教師說《三隻小豬》故事時,要考慮學生的伊斯蘭教背景等。教師以往設計的教學活動,可能只顧及華語學生的需要,當課堂多了非華語學生,就必須重新檢視活動是否仍然適合。 文:林浩昌 (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5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疫下上網課 影響幼兒社交情緒

幼稚園學生正處於社交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需要透過建立人際關係來訓練其溝通和表達能力,以及培養同理心。校園是提供以上體驗和訓練的理想環境。然而,在過去3年,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幼兒無法像往常一樣參加學校的集體活動,亦沒有機會與其他孩子交往溝通,這對他們的社交情緒能力發展造成怎樣的影響呢? 較學業成績影響更大 筆者團隊做了一項研究,比較兩組幼兒在K2時學業表現和社交能力的差異。其中一組幼兒(來自10所幼稚園的125名幼兒)在K1一年經歷疫情居家網上授課,另外一組幼兒(來自8所幼稚園的109名幼兒)則在K1一年經歷正常的校園內面對面授課。初步研究表明,在K2時,網上授課組的幼兒社交情緒能力(情緒理解、同理心)相比面對面授課組的幼兒遜色。同時,研究亦發現兩組幼兒在K2時學業成績(中文、英文、數學)並沒有明顯差異。這項研究表明,雖然網上課堂能有效保證幼兒學業成績,但社交情緒能力卻依然受到一定影響。 隨着學校復課,幼兒回校面對教師和同學,儘管很多幼兒會感到興奮,但是很多幼兒在重新投入校園時會感到緊張。一方面,由於他們在長時間的隔離期間,沒有機會與其他孩子交往,缺乏空間和機會與同伴交流情緒與感受,幼兒比以前更難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情緒。另一方面,在學校復課後,因為一些同伴可能已經離開了學校甚至離開了香港,幼兒需要建立新的社交關係,因此他們會感到社交焦慮。再者,疫情期間,幼兒每日與家人相處,學生之前與同伴的互動方式,以及在學校中的社交規則和禮節感到陌生,這同樣會導致他們產生一些社交上的障礙,增加幼兒返校的心理負擔。 家校活動培養同理心 雖然目前已經恢復正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我們的研究結果仍有助於提示家長和教師對幼兒的社交適應給予充分的重視。家長有必要幫助孩子建立一些社交活動,例如與學校其他家庭聯繫,組織小型聚會或與其他孩子安排一些互動活動。同時,大量研究表明共同閱讀可以有效提高幼兒的同理心和情緒理解能力,家長可以透過與孩子一起閱讀故事書,討論故事中不同角色的情緒來提高孩子的情緒理解和表達能力。學校教師亦可以通過一些同伴協助類的活動和遊戲,例如角色扮演、戲劇表演和班級合作項目等,讓幼兒在遊戲中學習與他人合作和情緒表達的技能。 文:高曉姿(幼兒教育學系研究助理教授)、李敬廉教授(幼兒教育學系系主任)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3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非華語學生學中文

非華語與華語學生的家庭背景迥然不同,然而我們的主流學校,過往只有華語學生就讀,無論課程與教學都依據華語學生的需要而設計。當中有什麼做法不適用於非華語學生?教師教非華語與華語學生,應該有什麼分別? 學會「大」「家」 不明「大家」 當華語學生入讀幼稚園時,一般已能掌握口語,聆聽理解的問題不大;非華語學生則由於家中沒有人說粵語,他們可能完全聽不明白,缺乏口語能力。可是,學校的教學內容卻以讀寫為主,較少涉及口語學習,因為過往華語學生早以掌握。但事實上,口語能力是學生學習讀寫的基礎,非華語學生入讀主流學校,沒有口語練習,問題就會在學習讀寫的過程中浮現出來。 舉個例子,非華語學生在學校學會了「大」字,這個字念daai6,「big」的意思;再學會了「家」字,gaa1,「family」。問題是,如果我們問他們:詞語「大家」是什麼意思?他們就可能會回答「big family」、「很大的家庭」!華語學生則不同,看到「大家」兩字,念出daai6 gaa1,因為掌握了口語,就知道是「all people」的意思。可見,非華語學生缺乏先備知識,導致課堂學習上遇到困難。 非華語學生的另一個分別是,家中沒有協助他們學習中文的成人,使得他們難以從功課中受益。例如:教師教寫「口」字,或許在課堂上以手指在空中示範書寫,學生練習後,在家就按照寫字簿來抄寫。華語學生的家長或者祖父母等或會說:「我們今天寫個『口』字。第一畫從上面寫到下面,這就是一畫。我們寫『口』字,不可一筆畫個四方形,必須分成三畫書寫。」 練寫生字 變無意義畫畫 非華語學生又怎樣呢?由於寫字簿上只有字形,沒有英文解釋「mouth」,家長或學生可能根本不知道,在寫的「口」字是什麼意思。再者,寫字簿也沒有粵語拼音「hau2」,「口」字大概怎樣發音也茫無頭緒。筆畫方面,純粹從字形中難以看出應分成3畫,而且筆畫方向是從左到右,還是從右到左,看來好像都可以。結果,寫字變成無意義的畫畫。正因如此,有教非華語學生經驗的教師,就會在寫字簿上標示解釋與拼音,並提供電子錄音教材。 由此可見,非華語與華語學生的教法截然不同,並非如一些教師以為,把內容教慢、教少一些,或者把低班教材給高班學生用就可以。就算長遠而言,我們一視同仁,為非華語與華語學生訂立相同的語文學習目標,但是由於學習需要不同,教師也應該因材施教。即使有多年教華語學生經驗的教師,也必須反思教非華語學生方法的不同。 文:林浩昌(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 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1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家長可以為子女做些什麼?

期望子女能夠青出於藍,比自己擁有較好(或至少不比自己差)的社經地位與成就,是人之常情。但以現時香港(甚至整個世界)的情况來說,卻是難乎其難。大量的統計數字均指出,高速向上流動的社會發展階段已成過去。跨代社會流動呈現呆滯,甚至出現下滑的現象。學歷通脹、知識折舊等問題愈來愈嚴峻。父母希望子女力爭上游,或做個舊時代所謂的「精英」的心願愈來愈難實現。然而,成功有千百種定義,衡量標準不一定是金錢、專業或社會地位。大家只要看闊一些,換一換看事物的框架和角度,就會有另一個看法。 機器取代不了創作力和溝通力 正如很多文章均指出,社會的變遷速度異乎想像。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發表的報告,自動化將對各行各業帶來影響,重複的工作內容將會被自動化淘汰。現時部分令人羡慕的專業,例如會計師或財務分析師,有可能於短期內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不過,危機及變化出現的同時也帶來新機遇。在數碼化的社會,可以預見很多未來工種在目前一刻還未出現。况且,新時代人類的價值觀及思考模式,跟上一代人的想法也有很大的距離。屆時,社會是否仍然用舊世界的標準去界定一個人的地位,根本沒有人能說得準。所以,筆者建議為人父母者,與其花精神擔心這些,倒不如把力氣花在培養子女的「社會通用基本技能」,尤其是機器取代不了的工作能力,例如是創作力、溝通力等,讓他們於未來工作生涯中能夠站穩腳。然而,除了以上這些,為人父母還可以為子女做些什麼呢? 從小培育子女視野與世界觀 「成功靠父幹」是不無道理的。我們細心觀察,不難發現很多「成功人士」背後都有一段段「父母在背後默默耕耘」的故事。這不單是投放資源栽培子女,還有父母的身教言傳,向子女「真人示範」各樣行為。值得留意的是,父母的眼界和視野,才是最玄虛和微妙的關鍵。筆者相信子女在完全成長之前,或多或少是「透過父母的眼睛看世界的」。換句話說,就是「你的眼界和世界視野有幾闊、有幾精準,你的子女未來的眼界和世界視野,就有多闊和多精準」!目光長遠的父母給予的「眼界教育」,並不是單靠物質就能比擬的,從小培育子女的視野與世界觀,與子女長大後透過個人經歷所學懂的,並不能同日而語。 作為教育工作者,筆者無意在此貶低持守「舊世界模式及價值」的家長。但隨着「元宇宙」所代表的新世界模式與價值的來臨,與其執著要求子女達到一些舊有的成功標準,不如打開胸襟多看看世界的變化,成為子女進入新時代的「領航員」。 文:黃偉鴻(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講師)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 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9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