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養救未來:捍衛哭的自由

每逢聽到人家的小孩很喜歡上學,我都不禁嘆道:「為何我的孩子不是這樣呢?」 確實有些小朋友很喜歡上學,但我家兩個小孩都是敏感型,官感和情緒都較濃烈,學校對他們來說實在是一個戰場。 兒子不喜歡上學,實在也有他的根據和因由。他曾跟我分享上幼稚園時,種種不舒服的情境,包括很多「強迫活動」,而沒有說「不」或選擇的空間,例如:被迫吃他覺得很難吃的茶點,被迫做填色活動並且要塗滿框框而不可出界,被迫做手工及唱歌,被迫跟不喜歡的同學同組玩耍等;甚至如廁也沒有選擇,男孩子必須要站立小便,但又往往弄濕褲子。 老師的安撫 孩子視作責罵 當中令我最憂心的一項——「不可以哭」。兒子天性敏感,每天上學已經那麼不容易,哭,本是很正常的情緒反應;然而,師長們覺得理所當然的安慰,對待有情緒的孩子時表現的態度和表達,往往會不經意在孩子心中留下無法覺察的傷痕。 有次,兒子放學後說:「今天我在學校哭,被老師責罵了……」我心中感到不解,老師不都是很溫柔的嗎,於是問:「老師是很兇的罵,還是很溫柔的呢?」兒子答:「很溫柔的罵……」我再問,兒子答:「老師說:『不要哭啦……』」原來,「不要哭啦……」這句看似安撫的說話,對兒子來說已經是一個否定,讓他覺得哭是一件錯事,更覺得自己被罵了。 找一個角落 讓兒子慢慢哭 就這件事我寫了一封信給學校解釋兒子的情况,並送了一本《善養小童成大同》給學校,又打電話跟老師和駐校社工傾談。老師了解後說願意配合,會找一個角落讓兒子慢慢哭。 「我跟老師說了,你現在可以在學校哭了!」兒子聽到後立即雙眼發光,睜大眼睛的問:「我現在可以在學校哭了?」我答:「對啊!」兒子再問:「我現在可以在學校哭了?!」我答:「對啊!」看見兒子興奮的反應,我也有點觸動,原來「哭」這個自由,是一直這麼被牢牢的打壓着。兒子之前不肯上學,原來正是在捍衛自己哭的自由! 後來,我再問兒子在學校的情况,他說,老師現在不會說「不要哭」,但會說「不用哭」,或「哭也見不到媽媽」。我不禁嘆息,這些表達,其實也在否定孩子的情感需要啊!而且,「哭也見不到媽媽」令兒子錯誤解讀為「哭就不讓你見媽媽」,有威脅的意味……難怪兒子後來仍是不願上學! 重新接納自己軟弱時刻 在我修讀輔導學後,明白到哭是一個很重要、也很有效釋放情緒的渠道;但同時,我接觸到不少不懂得哭的成人,就算感到多痛苦多傷心,都流不出一滴淚,因為從小就被灌輸「哭是不好」或「哭也沒用」的信念。而他們療癒的其中一步,就是重新接納自己軟弱的時刻,讓自己哭。 但願我們的社會,愈來愈重視情緒的需要,認知情感的價值與力量,不論是成人、孩子,人人都能享有哭的自由! 文:周芷欣 作者簡介:佛系媽媽,佛法輔導碩士,育有一子一女。原本家庭事業兩得意,產後卻陷入抑鬱。後來接觸到《善養小童成大同》一書,從中看見自己抑鬱背後的童年創傷,深受感動,最後憑藉佛學和內在小孩走出陰霾,放棄原有工作,致力推廣善養和療癒。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0期]

詳細內容

感創航道:以孩子為中心的「太空戰機」

港產電影《給十九歲的我》因未獲片中部分學生同意,甫公映即宣布落畫,並引發紀錄片道德的討論。造成風波的其中一個根源,就是孩子的聲音未獲重視。其實在教育倫理上,大量研究文獻均提倡,教學應從學生角度出發;為人師表,不妨以孩子為中心設想,以防止類似不幸事件再度發生。 早在19世紀,美國哲學家約翰.杜威(John Dewey)已提出,傳統教育讓兒童學習到的多為「旁觀者的知識」,造成了知識狹窄化。在20世紀初,杜威提出進步教育,強調以孩子為中心,注重孩子的興趣和自由,尤其是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導權,他們學習到的為「經驗者的知識」。 以孩子為中心的理念,香港教育局也有提出。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指引》,教育局以促進學會學習及全人發展為宗旨,推出一整套靈活開放的課程架構,推動學校教育的「範式轉移」—— 由以課本為主導、以教師為中心,轉向多向互動和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 教師引導思考 孩子自行研發 今年1月,「感.創.做」伙伴學校——天主教博智小學舉行了為期3天的專題研習課(Wonder Week),在成果展示日裏,讓一眾爸媽見證孩子設計的小作品。小一和小二分別以「愛家小法寶」和「玩具專家」為主題,設計出向家人表達愛的小玩意,以及有益身心的玩具。製成品天馬行空,有廁紙筒砌成的蜂巢,有紙巾盒配合磁石和膠樽製成的「太空戰機」(圖)。這些小發明都是學生之間合作構思出來,沒有教師提供的樣辦可抄襲。這些「自行研發」的背後,就是教師本着以孩子為中心的原則施教的成果。 (作者提供) 以孩子為中心,就是從他們的特性及需要出發。孩子喜歡自由、玩、觀察、探索、體驗、自我表達,上面說的「太空戰機」,是在教師帶領下,透過小組協作而成。教師把設計玩具的任務交給孩子,然後引導他們思考:玩具送給誰?目的是什麼?過程中,孩子學會分享製作玩具的小技巧、找出當中的困難和解決方法。 為了讓讀者了解更多以孩子為中心的教育原則,我們可參考英國教育學者Nicholas Bremner歸納的學習者為本教育(Learner-centered Education)十大法則。一,主動參與;二,互動;三,現實生活技巧;四,更高層次技巧;五,切合學生需要;六,分享權利;七,學習自主;八,元認知;九,進展評估;十,以全人為本。 綜合而言,以學生為本的課堂,應該提供機會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生之間以至師生之間存在互動;課堂的設計應該建基於學生當時已有的知識與技能,並且切合學生需要。所謂「元認知」,就是容許學生為自己的學習負責,學生不止學習知識內容,亦從學習中發展終身受益的「學會學習」技巧(learning to learn)。而「分享權利」就是容許學生作決定,「唯一正確答案」不再存在,學生和教師的意見同樣重要。 教育大同致力推動的LBD教學法,就是以學生為本精神的實踐。舉例說,在小二常識科「日日運動身體好」單元下,教師會問學生:「你覺得做運動後的身體狀况如何?」「你想和家人一起做什麼運動?」設定這些問題是容許學生發揮創意及連結真實經驗,容許不同答案。有學生可能會答:玩滑板、做瑜伽、打高爾夫球,教師也會尊重他們的想法,因為運動形式是次要,最重要的,還是希望學生與家人一起做運動,增進感情,培養良好習慣。 文:教育大同「感.創.做」團隊 作者簡介:由教育大同和伙伴學校教育工作者輪流執筆,分享learning by doing理念及最新動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致力蒐羅教育新思維,開拓教育選擇,助大家一起反思,共譜教育的大同世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8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父母的道德創傷

近年,我在工作中接觸到不少有情緒困擾的家長,當中讓我格外感觸良多的一個現象,稱之為「道德創傷」。「道德創傷」一詞大約出現於20年前,原指當人做了僭越自己道德標準的行為後,情感上傷害到內在的道德良知,所引發的嚴重羞恥或罪咎感。這個概念最初被應用到倖存的軍人身上,近年也有人提出從事某些行業的人,例如醫護人員、新聞工作者等較大可能出現「道德創傷」。 那麼,我從家長身上體會的「道德創傷」又是怎麼樣的呢?或許,你我都曾有過類近經驗。 舉例說,媽媽阿芝定期參與一個網上的家長聚會,一直熱心關懷其他家長。一次,當另一名家長提起一個只出現了一次的成員時,阿芝沒有一絲印象,她內在即時出現了一把嚴苛的指摘聲音,並罵自己「無良心」。她突然自慚形穢,覺得自己很可恥,愧對他人。多年來,阿芝這個內在「無良心」的批判聲音,不單讓她時常陷於自責之中,也讓她在所有人際關係中不斷退縮,並影響和女兒的關係。 有一次,阿芝因一名身在外國的朋友的嬰孩夭折了,接連好幾天她都為了自己不能親身去幫忙而十分自責,情緒低落。當她10歲的女兒提出,希望阿芝陪她玩耍的時候,阿芝便大發雷霆,罵女兒「無良心」!在阿芝的潛意識中,她認為女兒即使不認識那個朋友和她的嬰兒,但也應要懂得為她們悲傷,並停止玩樂,這才算得上是「有良心」。可是,年幼的女兒並不明白,為何要為不認識的人哀傷,反倒因阿芝突如其來的怪責而哭了一場。這個孩子此時尚未發展出同理陌生人的能力,而阿芝對她的道德要求,卻為她的情感帶來創傷。 兒子喜歡奶奶 妒忌變自責 又例如,另一名媽媽菲燕,她的奶奶會在她兼職上班時幫忙照顧她的兒子,她因兒子好像喜歡奶奶多於自己,內心開始感覺酸溜溜,醋意慢慢變成了自責。她覺得,明明奶奶好心輔助自己,又很愛惜孫兒,她反而去妒忌奶奶,實在是一大過錯。就這樣,她有好幾天都陷於妒忌與內疚的糾結情緒之中,心情低落,無法好好陪伴兒子。後來,我跟她說:「妒忌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必須特質,由於幼兒要依附媽媽才有最大機會好好生存,就像海豚寶寶要黏緊媽媽6年才分離一般,妒忌可以驅使媽媽自然渴望要更親近和滋養孩子,那是對小生命的安全和成長都最有利的。所以,你可以完完全全地接納自己妒忌奶奶的情緒和感受。」菲燕一聽到這番話,便哭了出來,她困在妒忌與內疚的漩渦裏,那些掙扎多時的痛苦,忽然消解了。 其實,不少家長都擁有不同程度的「道德創傷」,有些內在批判聲音很強烈,讓他們教養孩子時不自覺陷入四面楚歌,有時既憤怒又自責,有時既羞恥又焦慮;我看見他們感覺束手無策,又不知如何自處,為他們感到很難過。 我想為這些家長作出建議:當苦惱情緒出現時,嘗試細心聆聽批判聲音在說什麼,記錄下來並向可信任的人說出,然後持續跟那些聲音磋商,找尋一個能夠自我接納的新定位。例如像菲燕那樣,可以重複對指摘的聲音說:「妒忌不一定是可恥和可惡的,我這樣妒忌奶奶是大自然賦予我的特質,背後有美好的原因。」 我衷心希望活在大小「道德創傷」夾縫裏的家長們,都有機會在內心開創一片更自由自在、輕鬆愉快的新天地。 文:周凱旋(教育大同聯合創辦人,生命教練)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6期]

詳細內容

感創航道:製作大花貓學反思

小二生巧玲和同學一起製作大花貓,完成後與鄰班分享成果,但這個課節未完。老師問同學,有沒有自覺做得不好的地方?巧玲給自己一個很低的評分,她解釋,覺得自己掛住玩,沒有留心聽同學介紹作品,怕同學不開心。老師對她表示讚賞,因為她懂得反思。 教育局2014年發出的《基礎教育課程指引》指出,專題研習已成為學生必然經歷的學習過程。學生不單藉此增進知識、提升學習能力,他們的探索好奇心、學習的內在動機,以至學習態度亦有所增益。《指引》說明,專題研習是一種有效的學與教策略,能夠推動學生自主學習和反思。 專題研習 讓孩子自主學習 今年1月,屯門的仁德天主教小學舉行了為期一周的Wonder Week,一整周的上午都做專題研習。Wonder Week是LBD(learning by doing)教學計劃的重要一環,為師生提供一個深化和總結學習的機會;LBD是一種體驗式學習模式,不用課本,讓孩子自主學習。仁德小學在教育大同協作下,已是第4年實踐LBD教學。 其中,二年級學生以「健康的我」為主題,創作展覽品,分享各種令家人身心健康之道。學生經過投票和討論,自行分組,合作設計和製作展品。巧玲一組利用紙皮箱和膠樽等創作了一隻大花貓,講解飼養寵物如何有益身心。 作品完成後,教師安排各班學生互相參觀對方的成果,然後返回課室檢討表現。教師先叫學生給自己評分,巧玲把手放在膝頭,表示「做得不好」。為什麼?巧玲說自己掛住玩,沒有留心聽同學分享;在同學參觀自己作品時又掛住玩,沒有招呼嘉賓。她說下次會聆聽同學講解,記得招呼嘉賓。 教育局指,專題研習透過多樣化活動,幫助學生建構知識、發展共通能力及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態度,把知識、能力、價值觀與態度結合起來,同時培養品德。共通能力包括協作、溝通、創造、明辨思考、解決問題和自我管理能力等。巧玲透過與同學協作,既增進了健康知識和共通能力,亦培育了互相友愛的關係和尊重別人的價值觀。 培養學生資訊管理能力 專題研習重點之一,是培養學生的資訊管理能力,要從不同途徑或形式獲取、組織及演示資料,從而培養運算能力、運用資訊科技能力和研習能力。筆者觀課時發現,學生想出的保持健康方法,有些從課堂學習得來,有些則從家人言行得知。例如其中一組「可愛動物組」,有學生在紀錄冊上寫着,養寵物是保持健康的方法,原因是「我媽媽和爸爸想養魚」;另一組以運動為主題,則設計了一台跑步機,理念從何而來?原來是學生的家人會帶他們去健身室。在製作展品過程中,教師問學生有沒有需要利用平板電腦上網搜尋資料,其中一組設計「五星級的家」,就自發透過短片分享網站尋找用紙皮箱改造小屋的方法。 今年是新一階段「感.創.做」全方位價值承傳計劃的開始,LBD不僅貫徹專題研習的精神,而且注入真實(authenticity)、探究(inquiry)、表達和選擇(voice and choice)、參與(engagement)4個元素。仁德學生的表現正好展現了課堂的真實,讓學生探索生活中的真實問題,讓學習產生有意義的影響。 文:教育大同「感.創.做」團隊 作者簡介:由教育大同和伙伴學校教育工作者輪流執筆,分享Learning by doing 理念及最新動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致力蒐羅教育新思維,開拓教育選擇,助大家一起反思,共譜教育的大同世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4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與孩子共同學習 一起成長

「媽媽,你可以接受我喜歡的事嗎?」一天早上,女兒問我。她今年10歲,前青春期的孩子開始期望獨立自主。 我和女兒的性格很不一樣,她是表達型,我是不想表達型;她好動好熱鬧,而我更愛獨處和寧靜。從小她就是帶着陽光而來的小孩,陪着她長大,我很羨慕她擁有無拘無束的生命力。我成長於一個傳統威權家庭,重男輕女——「女孩子讀多少書也沒用。」從小不是沒有感受與反抗,小時候卻被標籤為「任性」,最後還是學習把情緒壓抑下來,以為必須學會努力,以為必須學會循規蹈矩。 女兒的來臨,我希望可以有一種方法停止我過去承受的難過。一代與一代之間的教養猶如「傳染」,上一代如何生存,自然會用這方式教養下一代,無關乎對錯,可能他們只懂這方式。而我想改變。 「為你好」的焦慮不安 一直以來,女兒對學習都很積極,吃、睡、玩都按她需要隨其自然。在她快升小一時,我覺得必須將自律模式固定下來,開始要求她按刻板規律的方式溫習,批判的話常掛在口邊:「你可以唔好郁來郁去?」、「你可以坐定定?」、「你仲係話極唔聽?咁曳!」。隨年齡增長,女兒的不順從讓我感到很挫敗和氣餒,日復日的親子衝突令我們的關係很受傷。在無數的情緒波動下,我選擇去學習。我開始意識到生氣和憤怒的情緒底層,更多來自小時候被指摘時的恐懼、無助,以及對教養上不知所措的擔心和焦慮。 「我信息」——從需要出發 有幸接觸到「我信息」,一種着重表達我的感受與想法的溝通方式:由「指摘別人」到「我的感受表達」轉化;由「你信息」轉化成「我信息」。由此,為我開展了一個新世界。我能夠從自己需要出發,不帶指控,卻又真誠地表達:「媽媽(我)希望你(女兒)能夠安靜下來。」我漸漸明白,情緒背後,我所需要的是對「秩序」的掌握,也許是因為心底裏害怕出錯,從小沒有感受過自己的需要能夠被接納…… 偶爾讀到女兒的一篇隨筆,我才明白,她渴望她的意願能夠被尊重,想法能夠被接納。例如我曾為了她書桌混亂多次念她,女兒會回應說﹕「媽媽,你好煩!」其實,她答應會把書桌收拾好,只是需要時間,而更可能不是我們期望的時間。有一天我發現她做到了,對她說:「我看見你把書桌面執拾好,感到很安慰,我很喜歡整潔。」 以「我信息」表達自己,女兒比我學得更快。有一天我跟她開玩笑說:「你像女孩子嗎?你看來就是粗魯。」她認真地回應說:「媽媽,你這樣說,我感到很委屈,我需要你認同和支持我。」她竟然比我還懂「我信息」。女兒的自我表達和不盲目順從,讓我不斷反思教養上重複犯下的錯誤。我們總是以擁抱來化解衝突所帶來的傷害,每一次她都比我勇敢,總是用手輕拍我:「沒事了。」 善養最讓我感動的是,尊重孩子情緒的自我表達,接納孩子成長發展的需要與步伐。作為一個媽媽,從陪伴女兒成長,到重新面對自我的成長,女兒成了我的人生導師。父母與孩子需要共同成長,孩子多少歲,就是多少歲孩子的父母。父母不是一個角色,而是一種關係。 上一代的鬱結苦在心頭,威權很多時只是掩飾心靈的創傷,背後更多的是恐懼、委屈、無助或無奈,學習表達情緒是帶來轉化的開端。 教養看似是一個家庭的事,也是一代傳一代的事。我還在努力,但這次我是樂意的。 文:沙貝(素養培育及家庭教養推動者)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2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善養救未來:楊采妮的媽媽課

提起楊采妮,相信很多人會想起她當歌手時的青春玉女形象,其實她也是熱中於家長教育的好學媽媽。在我們推動善養這5年來,Charlie不僅支持我們出版《善養小童成大同》, 最近更與我們的善養團隊一起共學。 「每次當兒子問可否買玩具時,我就莫名惱火,第一個感覺就是『又要?』,我會直接解讀成『貪心』。但那次共學之後,我反思到這跟我自己小時候的成長很有關係。」Charlie分享,兒時常常受父母提醒,不可接受別人的東西,就算是親友,硬給時也要想方法拒絕。「這本是好事,特別是我做母親後,更明白我父母嚴謹的教導;但同時,這不單影響了今天我對孩子要求的看法,也發現了作為一個成年人,我不善於說出心裏真正想要的事,因為覺得這是『好貪心』。」 「又要」買玩具「好貪心」? 「其實,能夠把心裏覺得想要的事坦白說出來,無論最後對方同意與否,坦誠地表達內心想法,沒有感到遺憾及不公平,可是相當重要的一件事。孩子能夠天真坦誠地開口問我們,而非壓抑着真正的想法,不就是我所希望的嗎?」 那天晚上的共學經驗,談到了兒時有哪些需要未被滿足,整個討論、探索、默想的過程,深深觸動了Charlie。當她意識到因着兒時的經驗,產生了某種主觀「觀念」,當下便立即調整自己與孩子的互動方式。「孩子說想要玩具車,這次我說『你們已經有很多車了,等媽媽考慮一下』,結果孩子反而說,『媽媽,it's OK,我只是想說我很喜歡』。」當孩子表達自己需要的時候,Charlie不再即時產生怪責的情緒,容讓他們發言,希望多了解孩子的想法,藉此建立良好的溝通關係。「跟着你們的課程,我每天也在修正對待孩子的方式,連我對待自己的方式都改變了。」 家有兩個孩子,總有爭執之時,Charlie也跟很多家長一樣,會有大爆發,然後又感愧疚的時候。在丈夫支持下,她嘗試與孩子「單對單」約會。「啟發我的其實是我老公,他一直堅持無論怎樣都要有夫婦兩人的時間,所以我們每年都會有兩次無孩小旅行。最初我說『怎可以放下孩子呢』?老公就說『等我來跟他們說』,我見他們3個『男人』坐在一起談得好好的,最後發現孩子原來都OK時,我就開始試試帶一個孩子出街, 着另一個在家等候,發現效果奇佳!回家時,兩兄弟親愛得像多年沒見一般,分享各自見聞。對我來說,原來帶一個孩子外出,比帶兩個容易得多呢!」 Charlie一直熱心公益活動,多年前與圈中好友成立小黃花慈善基金,扶助有需要的孩子。但現在,她覺得家長是更需要支援的一群。「Parenting永遠學不完,有時別人有用的方法,在自己身上用不着。始終各人的實際情况不一樣,但可參考,互相支持。我認為先管理自己的情緒及排除偏見最重要,跟一些open mind、不隨便批判的人共學,的確讓我感受到,原來用善養的概念帶孩子,比想像中更輕鬆和諧!」 文:教育大同團隊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28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也談親子間的感恩

正向心理學研究指出,感恩有助提升幸福感,為身心健康以至人際關係帶來益處。作為父母,當然希望將感恩這份珍貴的禮物帶給孩子,為他們培養一顆懂得感恩的心。 「感恩」是感激別人對自己的恩德,關鍵在於「感」——先要感受到別人的恩惠╱恩寵。感受有很多種,開心╱不快,平和/生氣,放鬆/緊張,勇敢/害怕,以至感恩。生而為人,我們是眾多感受的總和,若要孩子懂得感恩,先要讓他們懂得感受自己。善養,從關顧各種感受開始。 孩子年幼時,我是全職母親,希望讓孩子從頻繁的親子互動與接觸中感受到至親的關愛。我重視他們的感受與需要的同時,也期望他們慢慢懂得表達自己感受。記得孩子牙牙學語時,生氣、發脾氣後,總會主動走過來要媽媽抱抱,其實也是想在脆弱的時刻,得到至親的接納和愛護。可惜我們作為爸媽,有時只顧聚焦在發脾氣的行為,甚至把孩子推開、訓斥,否定了稚子當刻的需要,讓孩子自己也以為,有情緒並不好,會被責罰。 孩子會生氣,媽媽也會生氣;我還有其他不同情緒以至個人需要,且隨着孩子成長,親子間的想法愈見不同。凡此種種,我都盡力以簡單、直接的傾談去化解。在孩子還小時,我會盡量用他們聽懂的言辭或方式讓他們明白。 「媽媽剛才生氣的樣子令你很害怕,是不是?把你嚇倒了,很對不起。媽媽是因為XXXXX才這樣生氣……」 「媽媽現在很難過,你現在自己先去玩,媽媽想在房內一個人靜靜地坐一會,待會再來找你,好嗎?」 我認為:媽媽毋須做出完美人設,免徒添壓力。相反,因着有血有肉的表達,讓孩子感覺到媽媽的真情實感及彼此間的連結。記得有次兩個孩子因煩惱而私下聊天,以為在旁的我睡着了聽不到,長女對么兒說:「如果媽媽知道就好了,她會跟我們去談談。」從中讓我知道,這種什麼都可以傾傾的做法,他們很受落。 當我能夠以身作則,坦誠及真實地表達個人情緒及需要,也讓孩子從觀察中學習怎樣面對自己的情緒及需要,並在此基礎上發展出同理心。很多看似細微、平常的相處,往往在日後的某時某刻,透過某事顯露出來。例如,長女剛升上跨區的中學,有時會留校食午飯,我加了一點零用錢。某天她說想在放學後買杯珍奶,我正打算掏錢,她卻謝絕了:「媽,最近你在我身上用了很多錢,我用零用錢去買好了。」當下我為她的懂事而欣慰。 善養,需要親子間的真誠溝通,關顧孩子的所有感受和想法。當孩子感到充分的愛護與接納,自會懂得感受自己並同理他人,由衷表達感恩之情。多年來,在親子間着重感受表達的薰陶下,我的孩子若感到自己真的做錯了,會主動跟我和老公道歉;又或眼見父母辛勞,他們也會主動說聲「多謝」。我想這些,都是善養帶給我們家庭的善果子吧! 本年度感恩告示行動已截止報名,可以直接捐款支持教育大同,繼續推動善養文化:https://bit.ly/3hQTs8o 文:李慧敏(兩孩之母、善養教育支持者)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24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別說「不要哭」「不要怕」

人人都有情緒。有些人將情緒分好壞,例如開心是好,憤怒是壞。彷彿好情緒令事情變好,壞情緒就令事情變差。實際上,情緒不分好壞,只是我們回應不同處境的方式,每個表達出來的情緒都有其作用。「善養」要點之一,是接納孩子有表達情緒的需要,父母需要同理孩子的情緒,同時也接納自己的情緒需要。 大女兒3歲時,一次帶她上學途中,我們出乎意料地經歷了一趟深深接納情緒的旅程。那天,明明沒特別事情發生,女兒在港鐵月台上忽然失控大哭。我問她發生什麼事,她也說不出,只是歇斯底里地哭鬧,甚至躺在地上嚎哭。眼看快要遲到,心裏着急,用盡方法安撫都無效。月台上承受着旁人目光,連月台助理也前來關心,作為爸爸,頃刻也感到有點憤怒與無助。 我曾想過強行帶走她、責罵她等,但心知解決不到問題。當下,我毅然抱起女兒,坐在月台上的椅子上,溫柔而堅定地說:「我看見你很不開心,不停地哭,但爸爸問你原因你說不出來,爸爸也不知道如何幫你。我現在也着急了,也有些不開心,我要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接下來的5分鐘,我會做些呼吸練習,你可以繼續哭、繼續叫,待爸爸的情緒平復過來,我們再一同處理。」 接着,我專注自己的呼吸,連結自己的內心,一直覺察着自己有什麼念頭走出來,不時向女兒解說,我現在正在呼氣、吸氣。就在這個歷程中,我了解到自己憤怒的來源不止是無助,還有介懷別人的目光、擔憂遲到,也對女兒說不出原因的哭叫感到生氣等。在覺察呼吸的過程中,我獲得內心的平靜,清楚自己的思緒,漸漸能接受自己的憤怒、無助及擔憂。我沒再探究女兒哭鬧的原因,只是等待她情緒平復。在這短短幾分鐘,我們沒有對話、對望,我緊抱着她,讓她知道我與她同在,確保她安全,接納她這一刻就是有情緒。最後我的平靜感染到她,她自然地停止哭泣,並表示準備好上學。我抱着她靠在我的肩上,便一起回校了。 覺察情緒爆發 比尋因更優先 這趟旅程,讓我更深體會善養的原則及理念,當情緒爆發時,首要並非追尋原因,而是覺察自己及孩子的情緒,接納這些情緒出現,問題定必會有所緩和。 日常生活中,父母常常否定孩子情緒,例如小孩跌倒後哭着等待父母幫忙,有父母說「無事、唔痛」 ,或帶有性別定型地回應「男孩子應該要勇敢,不需要哭」等;孩子之間發生衝突後,憤怒或無助地找父母求助,有父母會回應「小事,不用哭」。 「你可以的,不要放棄!」 幫不到孩子 筆者是一名歷奇教練,在帶領小朋友玩攀石或高空繩網時,常見有小朋友因為恐懼或缺乏安全感,在半空中向父母表示「好驚!唔想玩」,很多父母都會回應說「勇敢一點,繼續!」、「你可以的,不要放棄!」 父母可能認為,否定了情緒便解決了問題。然而,當孩子說痛,以「無事、不痛」回應後,孩子的痛真的會消失嗎?當父母以「不用怕、要勇敢」來回應孩子的懼怕,孩子實際上接收的信息是:「我不應該驚,我不夠勇敢」。下次,父母可以試說「跌倒真的很痛呢,告知我哪裏痛?」、「和朋友爭執,一定不好受吧?」、「這麼高,爸媽也會感到很害怕啊」。當父母能接納孩子的情緒,孩子感到受認同、肯定、關心,便更有力量去克服當下困難。 文:Stephen Ma,一名社工爸爸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9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自閉孩子的真我,你能完全接納嗎?

從前,我是一名「港媽」。因為童年創傷長期建立了「虛假自我」來存活,內心充滿恐懼,以討好母親及別人為生活技能,長期忽視自己的感受,靠別人的情緒來育定自我的價值。11年前,女兒確診自閉症後,便離職成為全職媽媽。 女兒現在13歲,她在2歲及6歲時分別被確診為自閉症及輕中度智障,一直未能適應特殊學校密集式訓練及治療的模式,經常以哭泣表達自己。初時,我內心認定了女兒是「病人」,一直以「糾正」的心態去對待她,把她的情緒表達及不合作視為自閉症病徵。女兒在升讀特殊學校小一前的暑假,更完全拒絕所有引導訓練。 接觸大自然 減焦慮不安 出乎意料的是,當我願意捨棄訓練的日程,給女兒選擇的空間與自由,從來不會主動提筆的女兒,卻開始自發且喜悅地在衣櫃門上繪畫圖案!我才發現,原來她與我一樣,渴望愛,需要被接納,需要關心與支持、諒解與包容——真實地活出自己。 女兒升小學後還是不太適應。某天放學,她緊張地問我取某物件,我回答沒帶後,她卻失控地向馬路方向奔跑,走進餐廳幾乎把別人的麵倒了,更差點獨自衝入升降機!當時離遠跟着跑的我,一邊大聲叫她的名字及一邊喊「停」,女兒幸好尚有一絲理智,終於在行人天橋升降機門前停下……當天晚上她半夜醒來,又像上學前突然狂叫狂哭,抒發許久才能平復心情。 當時,一名醫生提議我帶女兒多接觸大自然,於是我寫信給學校建議方案。我們開始隨資深教練行山、划艇,參與不同的共學團體等,1星期只回學校2至3天上言語、感統治療及其他課堂。此後,她明顯快樂多了,更自發主動,焦慮不安減少,晚上哭鬧也慢慢消失。因此,我們一直維持這種學習模式,她整體表達及學習動機均有提升,回校的日數也按她的需要逐步減少。 在女兒二至五年級這3年內,我重新認識她。縱使她被評為有各項嚴重學習障礙,真實的她卻能夠與自己身體及心靈非常連結。每時每刻,她都能按自己當時的身心狀態與需要去行動。為了給她充足的情緒支援,和自主空間去探索與創作,在醫生推薦信的支持下,我便向校方及教育局缺課組申報,在家學習。 破天荒眼神交流 充滿愛意 在家自主生活後,日常的飲食作息及學習我都交給她自己安排。女兒能夠以行動要求表達她的需要,按自己的長處,透過視頻自學語言及其他知識。4個月後的某天,11年來從未與人有過超過1分鐘眼神交流的她,突然充滿情感地輕撫我臉,與我對望起來,像是對我訴說:「媽媽終於完全接受了我,以愛去滋養我!多謝你的愛!」至此之後,她一直維持與我持續的眼神接觸及交流,令我驚喜不已。 1年後,她的語言及情緒表達改善了很多,開始以發問去學習,例如請我協助翻譯、用繪畫去解釋她的發問、即時運用發問去修正及確認等。另外,她也分別以中英文完成了首個自己創作的簡單故事,同時開始自製影片、手作等。她所做的,沒有任何訓練及計劃,完全是出於靈感及熱愛所驅使。 我,因為愛女兒,而選擇實踐「善養」——輔助教養模式,卻因而徹底轉化了自己的生命,不但療癒了自身的創傷,更讓我和女兒與生俱來的特質展現還原,親身體現「每個生命皆獨特」的本質,活出生命原色彩的美麗! 文:黃可欣(育有一名自閉症女兒。以「善養」培育愛女,同時療癒自己)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5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別讓責任心成為親子關係的羈絆

隨着小兒踏入4歲,我隱約感受到我們的關係起了變化,在陪伴玩樂外,我不自覺添了一份期望——培養孩子責任心和認真。 但這期望慢慢成為了日常紛爭的導火線。「你剛才不是答應收拾好玩具嗎?」、「媽媽已等你很久,你收拾好了嗎?」、「媽媽已到達極限,請你立即收拾!要是不想收拾,乾脆丟了它們!」小兒由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開始被刺激到力竭聲嘶抗議。我呢?儘管知道自己說着會後悔的話,但當下控制不來。 彼此的情緒升級,語氣強硬,各不相讓,玩具最後還是攤在地上。 將心比心 偶然不煮飯非不負責任 這種場面似曾相識嗎?年紀小的可能是玩具,小學生可能是功課。兩者原因不同,但都離不開父母內心的獨白:「他根本沒有責任心!他開始大了,要是不教好就會愈大愈嚴重。」這些具判斷的獨白都讓我們愈來愈怒火中燒。 我細問自己這份怒氣從何而來?原來在「輔助模式教養法」是可以解釋的。 首先,作為爸媽的我們不要怪責自己。罵語背後,本是帶着一份希望孩子幸福的心意,希望培養他自發和責任心的品格,好讓他得到欣賞、認可。只是我們總被當下怒氣所掩蓋,沒能把愛的心意傳遞。 我們從小到大都習慣在權威式教育下長大,在「我說一你不可二」、「大人永遠是對」的概念下,習慣只有對或錯,沒有中間可以游走的空間。套用在早前說的例子,只要孩子沒有如我們期望般收拾玩具或完成作業,那就必定是不負責任不認真,其他理由都是藉口。 在此讓我分享一名媽媽朋友跟我打趣說的話:「你每天都要煮飯,難道你沒有一天想偷懶叫外賣?叫外賣你就是一個不認真不負責任的媽媽?如果你老公這樣說你會有什麼感受?他會不會因為你今晚叫了外賣就認定你被寵壞,一生都不煮飯?」看到這裏,大概你也跟我當時一樣會心一笑。 這個比喻教會我們,把一次事件放大來判斷是讓人感到多麼不公平。看來沒有做好責任的背後可以有很多原因,可能是疲累、沒有興趣、想撒嬌得到關注、感到氣餒、學習平衡的階段等。如果我們用判斷的眼光,單純地用「不負責任」、「不認真」去看待孩子,我們將會錯過很多孩子想分享的心事,也讓孩子失去了試驗不同方法而不被羞辱的安全環境,但這些不才是培養親子關係及孩子探究能力的最寶貴的事嗎? 放下挑錯處的放大鏡 觀察孩子需要 想想叫外賣的例子,你會希望另一半怎樣跟你說呢?對方的話怎樣才能讓你感到安全,更有動力照顧家庭?是「你今天是不是很累?讓我去買外賣,你休息完我再陪你傾傾」,還是 「又叫外賣這樣懶,要是不想煮飯,乾脆丟掉廚具吧」?相信你我心中也有相同答案。 在「輔助模式教養法」下,我們相信「連結孩子」,保持親密感才是最持久的教養工具。我們珍惜每次衝突的機會,嘗試從中審視自己既定的價值觀,到底是在滋養親子關係,還是在耗損這段緣分?我們便能慢慢放下找錯處的放大鏡,培養多角度觀察自己和孩子需要的觸覺。當然,我們會有做不到的時候,請像我們理解孩子一樣,用同樣包容的心接納自己——因身心狀態限制而未能給予孩子更合適回應。 孩子和父母的成長都是一輩子的,只要能保持親密和愛,一次學不會的事,也總能陪伴對方一起學會。 文:陳祖恩(一孩之母,善養親職輔導員,非暴力溝通及正念教養支持者) 作者簡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推動家長及教師透過反思教育的意義,從尊重孩子的不同需要出發,革新在家、在校、在社區的教育/教養模式。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1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