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有教:定時定候睡覺 孩子發展更好

筆者之前在本欄〈睡眠不足 大腦「自我吞噬」〉(重溫:https://bit.ly/3K3W3aR)提及,3至5歲的孩子每天應該睡10至13小時,因為睡眠不足對身體發展、自我調控、情緒社交和學習效能都有負面影響。 固定時間睡覺 認知能力較高 另一方面,流行病學家Yvonne Kelly在英國做過全國追蹤研究,團隊從過萬家庭中收集數據:邀請有3歲孩子的家長,為孩子的睡眠習慣填寫問卷,到7歲時再直接測試孩子的閱讀、數學和空間思維能力。結果發現,3歲時於固定時間上牀睡覺的孩子,7歲時在所有認知能力測試中都有較高分數。 換句話說,充分的睡眠分量和固定的睡眠時間同樣重要。 既然固定的睡眠時間對孩子的認知發展有如此長遠的影響,家長又可以怎樣幫助3至5歲的孩子建立睡眠常規呢?臨牀心理學家Edward Christophersen和Susan Mortweet就有以下建議: .避免讓孩子在睡覺時間前30分鐘做激烈活動。家長可以每晚和孩子安排一些固定的睡前活動,如關電視、喝牛奶、刷牙、睡在牀上、聽音樂或講故事,讓孩子知道完成這些固定活動後,便到睡覺時間,要乖乖入睡。 .到了睡覺時間,家長可以說「現在9點半,是時候睡覺啦!爸爸明天早上再見你,你好好休息」,接着關燈。 .有時候,孩子在日間沒有受驚受壓,亦並非肚餓或生病,但仍不想睡覺。這時家長應該盡量避免妥協,否則可能會破壞已經訂立的睡覺常規;但若事出有因,孩子需要多點時間才能入睡,家長亦可以按需要提供一點彈性。例如:「爸爸知道你今日生病,有點不舒服,所以爸爸今晚可以多講一個故事,多陪你15分鐘。現在是9點半,我們今晚會講故事到9點45分,到9點45分就要睡覺了。」 (圖:黃清渝)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http://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2期]

詳細內容

感創航道:幸福,由發問開始

  上周一(3月20日)是國際幸福日,已創立第10年。聯合國希望喚醒民眾,認識到幸福在生活中的重要。當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舉辦了一場網絡國際會議,探討幸福學校(happy schools)在各地的實踐情况。2016年3月,組織在亞太地區訂立了一套《幸福學校框架》,旨在改革教育制度,推動校園把學習連結到快樂與福祉。 在《框架》下,聯合國提出22個幸福學校的條件,包括校園內的友誼、合理及公平的工作量、溫暖及友善的學習環境等。2020年新冠大流行,全球陷入幸福危機,組織進一步在去年提出「幸福學校倡議」,呼籲學校着力透過喜樂與參與的氛圍,培育學生對終身學習的熱愛,切勿把追求學術成績放在首位,犧牲學生福祉。 家長可能擔心,一味講求愉快學習,學生的學業成績會怎樣?《框架》列舉了日本秋田和福井兩縣的教育改革做例子。秋田縣政府推出了一個培育學生策略計劃,重點提升學生的發問能力;福井縣則實施一個5年教育基礎計劃,鼓勵體育活動及戶外遊戲。2015年的全國公開考試成績顯示,秋田和福井的初中生分別在知識應用的評核上名列第1、2位。 自主學習 發掘新知識 學生懂得發問有何重要?《框架》22項幸福學校條件中,其中一項為「學習者的自由、創意及參與」,重點是營造開放的課室氣氛,引導學生發問是方法之一。組織引述教育學者Dan Rothstein與Luz Santana合作的研究指出,當學生懂得發問,他們就更意識到學習屬於自己,從而加深理解能力,並自主連結和發掘新的知識。 近年香港,happy school概念也日益流行。2019年5月,教育大同與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第二小學合作推行的LBD(learning by doing)動手學項目,登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Happy Schools Project "Hall of Happiness",被評為6個優秀開心學校活動之一。以下讓我們分享一個最近見證的幸福故事。 「感.創.做」LBD伙伴學校之一勵志會梁李秀娛紀念小學,本學期一年級常識科以LBD模式教學。LBD其中一項重要元素是「參與」,為了令學生更投入,教師主動邀請他們發言和發問,從而建立提問能力。該校正籌辦一個邀請家長到學校的驚喜派對,主要由教師帶領,但學生也有份設計和組織。在課堂上,老師便邀請學生針對驚喜派對來提問,過程中教師不會阻止,也不會立即回答或批評同學的問題。 結果,一個跟一個小宇宙發揮想像。「可以帶朋友來嗎?」「Party那天可做手工嗎?」「要不要戴口罩?」「派對可否不去/可否去迪士尼?」然後教師把類似的問題歸類,再與學生一同討論,怎樣才是一個驚喜派對(圖)。整個過程,孩子透過問題提出發想,再歸納,從而達至Dan Rothstein所說的深化學習。 (作者提供) 建構幸福校園還有很多學問,尤其在後疫症時代,校園生活曾經中斷,學習情緒飽受困擾,重建談何容易。儘管困難重重,初心仍然單純,正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教育總監Shigeru Aoyagi所說:每個人都值得擁有幸福,不止是學生,還包括校園內外的整個群體。 文:教育大同「感.創.做」團隊 作者簡介:由教育大同和伙伴學校教育工作者輪流執筆,分享learning by doing理念及最新動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致力蒐羅教育新思維,開拓教育選擇,助大家一起反思,共譜教育的大同世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2期]

詳細內容

華德物語:人工智能兩面睇

春日德國,因着植物長出新枝芽的景象,我們的心情也相當不錯。但眼見華德爸的啤酒肚愈來愈大,我決心要從飲食上對他嚴厲一點,第一步驟是杜絕零食!其二,提供多菜、多蛋白質、少澱粉質的正餐。其三,絕對不能再購入新的零食。這個行動出奇地得到兩兄妹的諒解,每次在超市購物時,他們雖然會詢問可否買糖果、薯片、朱古力等,但只要我娓娓道來「爸爸要減肚腩,我們不好在他面前吃零食」,兩兄妹就會打消相關念頭,全力配合全家健康飲食計劃。這將會是我們本年度的重點項目,成效有待年末公布。 家裏沒零食汽水,妹妹便改用酒杯喝水,健康飲食可以是一件很有創意的事。(作者提供) 近月,人工智能的討論非常熱烈,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參與?我就讀的大學在考試期間就向全體師生發通告說明相關學術取態,要求大家不要使用聊天機械人寫學術論文。聊天機械人的能力實在是萬眾矚目,能快速地應對問題,坦白說,我在構思論文方向、做背景資料蒐集時都運用過聊天機械人。過程中,我一度代入教授問問題的用語和語氣,效果也相當不錯,令我能快速地收窄研究題目和找出相關書本、過往學術研究,故聊天機械人對我的工作效率有所提升。 工作崗位被電腦取代 新興職業誕生 不過,聊天機械人的確是種誘惑,就如莎士比亞的名言,「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科技的發展和進步,不會理所當然只帶來便利,也會在其他地方造成影響。在一片熱鬧的討論裏,比較多聽見的是人類對人工智能的恐懼,比如,知識產權是否得到保護呢?未來哪些職業又會被邊緣化呢?無獨有偶,我在本學期剛好修讀了與之相關的研修課「Innovation and start-up in EU」,其實科技或工業發展每每有突破的發展時,人們都會出現恐慌。在1970年代,工業開始引入電腦輔助製造(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許多工作崗位被電腦取代;但另一邊廂,就有不少新興職業誕生。到後來的電子化及網絡技術,簡直把全球化提上日程。千禧年那陣子,美國及法國醫院的醫療團隊用光纖網絡連接兩間醫院,完成了一場遙距的膽管切除手術。但另一方面,個人資料更容易被泄露;網絡欺凌、上癮也只是冰山一角的社會現象。 從這學期的研修裏,我體會到其實科技發展、產品本質上不會自動帶來道德規範,它就是一種工具,視乎使用者如何運用而帶來不同的影響。有見及此,人工智能需要社會監管,觀察其帶來的影響,從而作出回應。在熱鬧的討論中,大家不妨也帶帶風向,看看人工智能在社會增益方面的可能。我在德國看到的例子是,政府提供資源給回收業,讓業界運用Recycleye Robotics人工智能機械臂來作垃圾分類。希望這次分享帶給大家一點新看法。 下回跟大家說說一件沉重的事,3月中在我們所在的州份發生「12歲女童被同齡兒童謀殺」事件,我們正追蹤事態發展,希望下回分解。 文:華德媽 作者簡介:年輕媽媽,在德國經歷了懷孕、生產、坐月、育兒等種種經驗,日常最愛寫下兒女的一切,好讓將來能夠好好回味。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2期]

詳細內容

幸福拼圖:助子女重新適應校園生活

相信「恢復正常生活」是大家在過去3年來最常盼望的,可是對於已習慣網課的學生來說,怎樣才是「正常」的校園生活呢? 因為疫情,學生需面對反覆停課、上半天課等安排,直到去年9月才逐漸回復全日制課堂。相信學生從教育局、學校、網絡或坊間都會接收到很多有關復課安排和需要注意的資訊,可是他們未必能夠即時吸收和消化,家長需要多加留意並提醒子女相關安排。父母亦應依照子女的步伐給予鼓勵,協助他們慢慢跟上學習進度。 對小學生來說,只要家長多點耐性和愛心,在課餘時間給予他們適當的放鬆時間,校園適應問題都能迎刃而解。然而,對於中學生,特別是初中學生來說,他們所面對的適應問題似乎就較為嚴重。 缺乏與人相處機會 現時的中一至中三學生,他們的高小及初中生活深受疫情影響,當中的社交問題亦隨着復課而逐漸浮現。有些學生因過去一段時間缺乏與人相處及溝通的機會,令到表達自我的能力亦下降,加上要面對升中後的陌生環境及社交圈子,未必懂得如何自處;學業方面,缺乏了這幾年的面授課堂體驗和經歷,總會有不熟悉、不適應的情况出現。所以家長應該調節對子女的期望、諒解及為子女提供適當的支援,與子女一同度過這個適應期。 多觀察孩子情緒行為 不論是小學生還是中學生,他們需要重新適應實體課堂、課外活動、技能學習(音樂、藝術……)、補習班等活動,他們的身心狀態能夠應付嗎?其實,現階段的學生都很需要慢慢去適應學習模式的轉變及要求。由於學生未必懂得表達情緒,家長需觀察及注意他們的狀態和行為,多聆聽及關心子女及引導他們慢慢適應校園生活。 希望每個家庭都能在疫情後逐步活出屬於自己的生活節奏和規律,一同努力去追尋自己的目標和夢想! 文:梁麗詩(香港家庭福利會註冊社工) 作者簡介:香港家庭福利會一直致力凝聚家庭,促進家庭的健康與福祉。我們本着以家為本的服務理念,致力協助市民大眾改善生活,營造以家庭福祉為基礎的關愛社會。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2期]

詳細內容

國際親子台:帶有能力的話

楊紫瓊憑藉《奇異女俠玩救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一口氣橫掃荷李活的電影大獎,並成為奧斯卡首名亞裔影后。在領獎時,她慷慨陳辭道:「正在收看頒獎典禮,並與我一樣的小男孩和小女孩,請看,這個獎是一盞希望之燈,代表對未來的盼望與無限可能。這是勇敢做夢,便能夢想成真的證據。」 (For all the little boys and girls who look like me watching tonight, this is a beacon of hope and possibilities. This is proof that... dream big, and dreams do come true.) 她這番感言,打動很多人的內心。讓不少認為自己只不過是個小人物、不能做出一點什麼的人,開始相信,擁有夢想,永不太遲。一句肯定、有力的說話,足以激勵人心,改變人生。 作為父母,我們又有否留意,我們的說話,同樣充滿能力,更有改變孩子的神奇功效。 現在孩子開始全天上學,每天早晨,大家可能也要急忙催促孩子起牀、換衫、食早餐、上學。放學後完成功課,又到晚飯時間,過不了多久,又要上牀睡覺了。回顧一天當中,到底有多少句話,可以跟孩子好好說的呢? 「我愛你」帶神奇功效 不過,真正重要的說話,也許不用太多,只要記得多說以下3句話,孩子將會受用一生。 1. 我愛你 「I love you」是一句帶有神奇功效的話,每一次說完,對孩子產生的正面影響也很顯著。即使說「我愛你」成為生活日常,也多說無妨。只要孩子知道父母每天愛他,帶着微笑地說愛他,望着孩子雙眼去說愛他,即使生氣時也照說愛他。感到被愛的孩子,永遠都不會因苛索求愛而失去自己,傷害自己。 2. 你今日有什麼計劃? 這句話的重點並不是問題,而是每一次問完這問題時,如何回應孩子的想法,以及對他的意見表示讚賞。保持好奇,用心聆聽孩子細說。這個樂意傾聽與親密互訴的時間,能讓我們了解孩子的想法與喜好,也能明白小朋友平日的壓力所在。 所以,千萬別忘了問孩子,你今天有什麼計劃?他們的計劃,遠比我們想得周詳。從小對未來有想法的孩子,未來能飛得高走得遠。 父母是孩子心目中英雄 3. 能夠作為你的父母,真好。 華德福強調,是孩子先來愛我們,揀了誰來當他的父母。孩子在芸芸人海中,選了我們,是我們的福氣,是我們引以為傲的事。那怕有激心的日子,或有生氣的時刻,也無損那份寶貴。 父母是孩子心目中的英雄,當我們告訴孩子,有他作為子女是我們的榮幸,他便明白自己身分尊貴。這份自信與肯定,是陪伴孩子成功的後盾。 讓孩子一生活在愛中,對自己的人生有期盼,為自己的身分而自豪。這樣成長的孩子,自信快樂,勇於做夢。用三句說話,就能成就孩子一生。 文:Hello Bonnie 作者簡介:修讀國際關係,成為兩女之母後變身3職媽媽,在小助教鞭策下,完成兒童與家庭教育碩士,仍繼續在工作、讀書及湊女角色中努力掙扎。網誌:FB.com/hellobonniemami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2期]

詳細內容

增添父能量:延續爸爸的愛

傳承上一代的父愛給下一代的兒子是一個重要的使命。最近接觸的爸爸群體中,大家都在回憶和分享如何在原生家庭中汲取良好的父愛經驗,甚至將這份父愛優化以至傳承,讓兒子體驗這份無可取代的父愛。 如果爸爸們細心思想,不難發現自己是如何被原生家庭的爸爸塑造成今日的自己,相信部分會因現在所擁有的特質感到自豪,雖然難免會有不健全的部分,但這些都可以成為提醒自己,加以優化的特質。筆者希望分享以下3個貼士,幫助爸爸們更好地傳承父愛給下一代的兒子。 爸爸參與度高 孩子更聰明 1. 將父愛的經驗傳承 美國學者John Snarey指出,爸爸有着「親職的傳承parental generativity」這個任務,主要指的是教養下一代的責任,這任務也可以用來說明爸爸角色在兒子生命歷程中的重要和使命。因此,由男人成為爸爸開始,這任務就已經賦予在爸爸身上。事實上,父愛不足有可能令兒子估計自己被忽略或被討厭;父愛充足或是缺乏,甚至會一直影響兒子的成長。因此,讓兒子感受到父愛是一個重要的傳統,需要爸爸的努力去將父愛傳承。 2. 成為不缺席的爸爸 不少上一代的傳統爸爸是家中的「工具」角色,早出晚歸來掙錢養家,缺乏陪伴兒子的時間,但爸爸在兒子的教育和培育過程中扮演着關鍵角色。哈佛大學一項研究顯示,爸爸對育兒的參與程度愈高,兒子就愈聰明,適應力更強。亦有其他研究顯示,爸爸的積極參與對兒子的學業成就、社交技能和情緒發展均具有正面影響。因此,建議爸爸多陪伴兒子一起參加學校的親子活動,教導兒子完成功課,並經常與兒子正面溝通,以便更好地了解兒子的需求和興趣,亦讓兒子在這些父子時間中感受到父愛。 無條件接納 助建自信 3. 父愛只因他是你的兒子 美國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的名譽教授Ronald Rohner在研究發現,如兒子認為爸爸接納自己,會更獨立、自信,情感更完備,有更好的控制情緒,並形成積極正面的價值觀。爸爸可以鼓勵兒子獨立解決問題,適度地給予支持,並讓兒子在安全的環境中嘗試和學習。即使兒子犯錯,爸爸若能表現無條件的接納,兒子將能夠建立自信心和應對挑戰的能力,亦會明白父愛並不會因為他的行為而有所改變。 每個爸爸都確實可以成為比自己爸爸更好的爸爸。父愛的傳承對兒子至關重要,將父愛化為一份祝福和禮物,無條件的送給兒子,是讓這份愛傳承下去的關鍵。爸爸的愛和自身榜樣,將會為兒子的人生定下基石,甚至影響他對下一代的教養。爸爸們,你是否已經準備好,繼續將父愛傳遞下去? 文:黃格平(維護家庭基金社工、兩個兒子的爸爸、積極鑽研父子關係) 作者簡介:由一群撐爸爸角色的父母共同寫作,記錄他們怎樣在孩子生命中,築起爸爸形象。好爸爸中心由維護家庭基金設立,深信每個孩子需要好爸爸;爸爸角色可由夫妻共建。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2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窗邊的小荳荳:小荳荳手腕上的血痕

小荳荳生在小康之家,自小衣食無憂,愛玩的玩具應有盡有,父母都很愛惜她。她的功課也不錯,成績雖未至於名列前茅,但在班中也算是中上;品行不錯,樣子也生得標緻可人。一切就是一個幸福小女孩的圖畫。 好景不常,升上四年級,小荳荳的父母開始有不少爭執,常常為了小事爭吵。慢慢地,開朗的小荳荳臉上常常掛着的陽光笑容消失了,健康的臉蛋開始變得瘦削,功課慢慢也退步了。再過了一段時間,她回校後天天以淚洗臉,叫人心痛!功課差了,還好行為還是一樣的好,對同學友善,是大家都想交的朋友。 家庭狀况把孩子壓垮 一天,同學來報告,看到小荳荳手腕上多了很多傷痕,非常擔心她。我檢查了一下,發現滿滿的20多道,有深的,也有淺的。我的心中一沉,大叫糟糕!家庭狀况把孩子壓垮了。 找了小荳荳來一談,原來昨天晚上,媽媽說有了新男朋友,爸爸收拾行李離家了。任小荳荳哭得呼天搶地,都沒有辦法把爸爸留住。她愛媽媽,也愛爸爸。她一直希望爸媽可以重修舊好,重新給她一個充滿愛的家庭。可惜事與願違,她等不到事情有轉機,反而結局竟是爸爸先行搬走。她不能想像沒有了爸爸的日子,於是就拿起𠝹刀,一刀、兩刀地𠝹下去。年紀還小,她沒有死的勇氣,所以沒有對準脈門𠝹下去。一刀又一刀,她也感覺到痛,但這種痛的感覺,正好抵消了在淌血的心的傷痛。肉體的痛要比內心的痛苦易處理得多。她不懂得怎樣面對家裏的情况,如可以選擇,她想消失於世上。她一直以笑臉對着父母,想着自己乖一點,也許父母就不會爭吵。所以爸爸媽媽一直不知道她有多痛苦和傷心。 不論父母關係如何 對孩子的愛不少一分 也許,我可以幫得上忙吧!我想…… 分別給小荳荳的爸爸和媽媽各自打了一通電話,了解到父母均不知道孩子有自傷的行為,更不知道原來孩子一直因為父母不和感到困擾。二人都沒有留意到孩子成績倒退,食慾變差,身形變得瘦削。在電話提醒過後,二人對自己造成對孩子的影響懊悔不已。過去一段時間,太專注於雙方爭吵,而忽略了孩子。父母答應,不論二人關係如何,對孩子的愛不會少了一分。翌日,再見到小荳荳時,她沒有再哭。我們再次一起聊天,她說,父母均向她道歉,並答應必定一樣愛她。只是爸爸媽媽自己之間的相處方式及關係不再一樣。但好消息是,二人不會再爭吵。而且,小荳荳可以按自己的選擇有時住在媽媽那邊,有時住在爸爸這邊。爸爸媽媽也答應每個月跟她去一次主題公園,就像沒分開的時候一樣。她心裏總算出現了一道曙光。 後來,小荳荳的臉上,漸漸回復了過去的神采。她說,現在這樣,總好過天天看着自己最愛的父母在爭吵。 文:徐區懿華(福建中學附屬學校校長) 作者簡介:童年就像暢銷書《窗邊的小荳荳》作者一樣頑皮,惜終生未遇上啟蒙的小林校長,唯冀盼成為學生的小林校長。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2期]

詳細內容

好去處:邊玩邊睇飛機升降 室內chill住放電

坊間有不少室內遊樂場,一般都設在商場或工廈,有以親子餐廳的形式出現,玩樂空間較小,也有採光度不足的問題。想玩得夠 chill ?位處亞洲國際博覽館(亞博館) 旁甲級商廈 K11 ATELIER 11 SKIES 內、剛開幕的Chill Kids Club,佔地 3.2 萬平方呎,坐擁機場美景,小朋友可一邊玩,一邊透過偌大的玻璃幕牆觀賞飛機起跑與降落,叫人心曠神怡。   Chill Kids Club位於赤鱲角亞博館站旁,由市區出發路程雖遠,但為了讓孩子有不一樣的放電體驗,絕對值得。那裏雖不設餐飲區,但爸媽卻不用擔心餐飲配套,皆因K11 ATELIER 11 SKIES有玻璃幕天橋接通麗豪航天城酒店,除了可在酒店餐廳享用自助餐,還可考慮staycation一晚,那就更加chill,不用得「趕頭趕命」! 賽車場親子大比併 Chill Kids Club除了地方夠大,光線亦十分充裕,有偌大玻璃幕牆,在室內也可以享受陽光照射的溫暖感。這個適合12歲或以下嬰幼兒及兒童玩樂的遊樂場,共設18個主題遊樂設施,包括特色拱形滑梯、大型波波池、沙池及多個攀爬機關。小朋友可一邊游繩攀上拱形滑梯後瀡下去波波池,一邊觀賞飛機起跑與降落;若坐在專為家長而設的觀察區域,向左看過去就是大灣區風景,向右走過去就是專為 2 歲或以下幼兒而設的「小體操專區」。另外,在小型電動賽車的「賽車場」,更有可供成人駕駛的電動車,父母隨時可落場,與子女比試駕駛技術。 巨型充氣滾輪——在巨型充氣滾輪中滾動,肯定充滿挑戰和樂趣。(Fatdio攝) 彈牀區——彈牀區由多個大型彈牀組成,精力無限的小人兒,可以在這個區域內盡情跳躍、翻滾和玩耍。(Fatdio攝) 粉色天地——這區域設極速滑梯、障礙挑戰,更有小朋友至愛的巨型波波池,提供逾1萬個波波。小朋友更可邊玩邊近距離欣賞飛機升空。(Fatdio攝) 小型賽車——在賽車場內,孩子可駕駛小型賽車、作模擬賽車比賽,家長更可落場與子女一較高下,享受親子時光。(Fatdio攝) 幼兒專區——幼兒專區供2歲以下嬰幼兒使用,內有體操墊、平衡木、跳馬、吊環等器械,讓嬰幼兒可在安全的環境下作體操訓練或玩耍。(Fatdio攝) 巨型「沙池」——這個巨型「沙池」,以木粒代替沙粒,孩子玩得開心又乾淨。池內更有不少工具,小朋友可天馬行空,堆砌自己喜歡的東西。(Fatdio攝) ■Chill Kids Club 開放日期:每月各有不同,留意官網最新公布,營業日期至8月31日 營業時間:上午10:00至晚上6:30(每個開放日設3個玩樂時段,每時段2.5小時) 地址:赤鱲角航天城東路6號K11 ATELIER 11 SKIES 2座6樓 售價:成人$60,小童$208或280(時段不同,收費不同)(1歲以下之嬰幼兒免費入場) 預約網站:www.dpedu.com.hk/chillkidsclub 查詢:5695 6681 備註:須提早20分鐘到場做登記手續,以及穿著防滑襪子進場 文︰森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2期]

詳細內容

辣媽CEO:出國讀書好唔好?

因為疫情,小T延遲了2年才回英國讀完最後1年課程。不怕和大家坦白,之所以延遲2年,疫情嚴峻並非唯一考慮因素,自小生性懂事的小T,為顧及家中經濟情况,三番四次提出不如輟學的要求。生仔當然知道仔心肝,小T去了英國讀書之後,整個人變得活潑開朗,還記得他第一次放假回來,和我分享他在英國讀書時的點滴,和教授老師的學術探討,和同學朋友隊友們的相處交流(小T是大學乒乓球隊的骨幹成員),那種興奮雀躍,那陽光燦爛的笑容,在香港讀書時從來未見過。他的心事,我和他家姐大T都完全懂,所以立定決心,無論多艱難,一定要送他回英國完成課程。 人在異鄉 一切都只能靠自己 如果用香港教育制度,用考試成績分數,或以考入名牌學校大學為目標結果去衡量的話,大小T兩個都是失敗者!但正正因為DSE的失敗,造就了他們兩個在韓國和英國大放異彩。兩姊弟在香港時一直被照顧得無微不至,當人在異鄉,一切都只能靠自己的情况下,生病了、受傷了,自己去睇醫生食藥就算。對他們兩個的功課學業成績,我一直採取積極不干預態度,從來沒強迫他們補習考試,一定要攞高分,一定要讀大學。成績好不好,不需向我交代,只需要和他們自己和老師交代就好了。結果憑他們兩個自己的努力,學業成績一直進步,用突飛猛進來形容亦不為過。但令我最感動、最老懷大慰的不是成績,而是他們兩個自立自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孩子們長大了,能夠成為自己人生的主人,不是我的附屬品,是我這個做母親的終極目標。 從孩子興趣性格考慮出路 我送他們兩姊弟出國讀書的決定,是我為他們兩個做得最正確的決定。不過這個決定不是計算出來的,是跟着他們兩個志向和興趣、性格決定出來的。大T去韓國是因為她對韓國語文文化,包括K-pop的興趣,由延世語學堂到成為梨花女子大學畢業生,憑她的個人努力一手促成;選擇送小T去英國讀書,是根據他的興趣性格和想修讀的學科決定。他在英國讀書生活,簡直如魚得水,一點隔膜隔閡都沒有,不知幾樂在其中! 我有好友,因為兒子性格反叛管教不來,香港考不入大學,就把他送到外國讀書,以為兒子就會修心養性,改過自新。逃避解決不了問題,最終還是事與願違,他拿着父母的附屬卡花天酒地,很快和當地黑社會打成一片,情况比在香港時還要差。 一直有讀者朋友問我,應不應該送孩子出國讀書,我無法提供答案,只能分享個人經驗和所見所聞,給大家參考。每個孩子都是獨特,都是獨一無二,不能一概而論。 文:張慧敏 作者簡介:資深獵頭人,企業培訓顧問,家庭CEO,辣筆寸嘴,擅長對付怪獸家長。 (隔周刊出)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2期]

詳細內容

網樂天地:轉回全日制 學生體能超負荷

最近發現球員來訓練網球的時候,體能都大不如前,原來小學轉回全日制後學業壓力愈來愈大,上課時間延長,要兼顧的學術科目增加,令小學生壓力在全日制時間表下「百上加斤」,尤其是一至三年班的初小生,他們年紀尚小亦未必能長時間集中注意力。上課時間長了就有如雙刃刀,有利有弊,全日制令小學生每日的運動時間大幅減少,而正值成長期的他們極需要每天多「跑跳碰」。 每日運動時間大減 有家長反映子女由6點半起身準備上學,留校至4點多才離開,小學生在校超過7小時,還有「形影不離」的功課和補習要應付,可說是比大人上班還要辛苦,身心疲倦不堪,莫講話培養課餘學習興趣,其實能夠準時做完功課和溫妥默書測驗,9時可上牀睡覺已是萬幸。所以我的學員能參與或趕及部分的訓練已是難能可貴,在表現上我已別無奢求,但是眼見他們的體能和狀態每况愈下,亦難免感到心痛。 而就轉全日制的話題上,我也特別問了幾個學員,問他們喜歡全日制嗎?他們的答案卻是感到全日制比較開心,因為有成班同齡同學,比在屋企對住大人有趣得多。或許沒了放學的自由,或許會多了學術上的負擔,但有同學一齊擔當,同伴之間的交往,有悲亦有喜,更是孩子成長一部分。 盼調整時間表 學生可均衡發展 其實上下午班或全日制都各有利弊,最重要是家長和孩子可以調節心態來適應,也許今年只是剛復常的第一個新學期,而正值學期中學校也無法快速作出轉變,希望新學年更多學校正視問題,調整時間表令學生身心均衡發展,在下一個學期可以研討一些新方案,例如現時很多公司都保留一星期一至兩天在家工作,如果可以保留每星期一至兩天半日制也可以考慮。我相信親子溝通和生活平衡,對孩子成長尤其重要,若他們一星期裏面有多一點時間去選擇他們想做的事情,增加多一點親子時間或去做運動,提升體能去應付未來更多的挑戰,也未嘗是一件壞事。在網上很多家長倡議要快樂學習,反對過多功課,希望教師與校方也可以作出正面的反思。 文:謝昫光 作者簡介:專業網球評述員,香港網球總會教練導師,資深網球教練。着重網球員的身心發展,相信透過小型網球比賽訓練,能提升小童的手眼協調、情緒管理及獨立思考能力。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2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