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有教:自由遊戲是什麼?(一)

很多家長都知道,孩子可以通過「自由遊戲」學習知識和鍛煉技能。但自由遊戲究竟是什麼呢?自由遊戲和其他活動又有什麼不同?我們將一連兩期在〈家庭有教〉中把自由遊戲和「工作」、「疑似遊戲的工作」、「指導遊戲」和「引導遊戲」等活動比較,從而幫助各位家長明白自由遊戲的獨特之處。 「工作」是完全由家長主導的活動。家長決定做不做、做什麼、與誰做、如何做和何時做這些活動。孩子是否喜歡和願意去參加這些活動並不重要,家長目的就是令孩子順利完成任務。例如:家長要求孩子寫「豆」字5次,並強調筆畫順序和部件分佈要準確。孩子可以通過這個活動訓練小手肌,但孩子未必享受這個活動,亦未必會真正記得「豆」的寫法。 指導遊戲 孩子選擇空間有限 「疑似遊戲的工作」包含類似遊戲的成分,但活動目的依舊是完成家長為孩子設定的工作。很多兒歌、唱遊和舞蹈,就是為幫助孩子朗讀、背誦和操練而設計。家長可能會為活動設計一個有趣的名字,並為活動加入一些感官刺激。家長亦可能會用誇張的語氣和表情,全情投入地去帶動氣氛。例如:家長為孩子準備「小英雄大迷宮」工作紙,孩子要按家長的指示,用鉛筆「幫助小英雄走出迷宮」。和上面提及的工作例子一樣,孩子也可以通過這個活動訓練小手肌,也可能會覺得這個活動「頗有趣」,但孩子心裏有數,知道這並不是真正的遊戲。 「指導遊戲」的活動內容主要由家長決定。家長可能會顧及孩子的興趣和能力,並加入遊戲成分,如故事分享、手偶互動和體能競技等,但孩子可以選擇的空間相對有限,並需要在家長的指導和帶領下完成家長設定的「遊戲」。例如:家長先為孩子講蝴蝶採花蜜的故事,家長再在孩子面前示範如何把毛毛鐵線繞成花朵,之後家長要求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鐵線,按家長的示範繞成同款的花朵。孩子同樣可以通過這個活動練習小手肌的精細動作,但由於選擇空間較小,孩子未必能充分表達自己的興趣和想法。 由此可見,自由遊戲和「工作」、「疑似遊戲的工作」和「指導遊戲」的最大分別,就是孩子能否在活動中表達自己的興趣、想法和志向。我們將在下期繼續介紹「引導遊戲」和「自由遊戲」——兩種以孩子為中心的活動。 (插圖:黃清渝)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http://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8期]

詳細內容

感創航道:以孩子為中心的「太空戰機」

港產電影《給十九歲的我》因未獲片中部分學生同意,甫公映即宣布落畫,並引發紀錄片道德的討論。造成風波的其中一個根源,就是孩子的聲音未獲重視。其實在教育倫理上,大量研究文獻均提倡,教學應從學生角度出發;為人師表,不妨以孩子為中心設想,以防止類似不幸事件再度發生。 早在19世紀,美國哲學家約翰.杜威(John Dewey)已提出,傳統教育讓兒童學習到的多為「旁觀者的知識」,造成了知識狹窄化。在20世紀初,杜威提出進步教育,強調以孩子為中心,注重孩子的興趣和自由,尤其是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導權,他們學習到的為「經驗者的知識」。 以孩子為中心的理念,香港教育局也有提出。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指引》,教育局以促進學會學習及全人發展為宗旨,推出一整套靈活開放的課程架構,推動學校教育的「範式轉移」—— 由以課本為主導、以教師為中心,轉向多向互動和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 教師引導思考 孩子自行研發 今年1月,「感.創.做」伙伴學校——天主教博智小學舉行了為期3天的專題研習課(Wonder Week),在成果展示日裏,讓一眾爸媽見證孩子設計的小作品。小一和小二分別以「愛家小法寶」和「玩具專家」為主題,設計出向家人表達愛的小玩意,以及有益身心的玩具。製成品天馬行空,有廁紙筒砌成的蜂巢,有紙巾盒配合磁石和膠樽製成的「太空戰機」(圖)。這些小發明都是學生之間合作構思出來,沒有教師提供的樣辦可抄襲。這些「自行研發」的背後,就是教師本着以孩子為中心的原則施教的成果。 (作者提供) 以孩子為中心,就是從他們的特性及需要出發。孩子喜歡自由、玩、觀察、探索、體驗、自我表達,上面說的「太空戰機」,是在教師帶領下,透過小組協作而成。教師把設計玩具的任務交給孩子,然後引導他們思考:玩具送給誰?目的是什麼?過程中,孩子學會分享製作玩具的小技巧、找出當中的困難和解決方法。 為了讓讀者了解更多以孩子為中心的教育原則,我們可參考英國教育學者Nicholas Bremner歸納的學習者為本教育(Learner-centered Education)十大法則。一,主動參與;二,互動;三,現實生活技巧;四,更高層次技巧;五,切合學生需要;六,分享權利;七,學習自主;八,元認知;九,進展評估;十,以全人為本。 綜合而言,以學生為本的課堂,應該提供機會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生之間以至師生之間存在互動;課堂的設計應該建基於學生當時已有的知識與技能,並且切合學生需要。所謂「元認知」,就是容許學生為自己的學習負責,學生不止學習知識內容,亦從學習中發展終身受益的「學會學習」技巧(learning to learn)。而「分享權利」就是容許學生作決定,「唯一正確答案」不再存在,學生和教師的意見同樣重要。 教育大同致力推動的LBD教學法,就是以學生為本精神的實踐。舉例說,在小二常識科「日日運動身體好」單元下,教師會問學生:「你覺得做運動後的身體狀况如何?」「你想和家人一起做什麼運動?」設定這些問題是容許學生發揮創意及連結真實經驗,容許不同答案。有學生可能會答:玩滑板、做瑜伽、打高爾夫球,教師也會尊重他們的想法,因為運動形式是次要,最重要的,還是希望學生與家人一起做運動,增進感情,培養良好習慣。 文:教育大同「感.創.做」團隊 作者簡介:由教育大同和伙伴學校教育工作者輪流執筆,分享learning by doing理念及最新動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致力蒐羅教育新思維,開拓教育選擇,助大家一起反思,共譜教育的大同世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8期]

詳細內容

升學攻略:幼稚園及小學篇

又一村學校值得考慮 問◢ 請問又一村學校和聖公會聖三一堂曾肇添幼稚園,兩者應如何選擇?我主要希望小朋友打好英文基礎,並在統一派位中入到較好的小學,但不想給他外補。 答◢ 兩校皆參加教育局之「幼稚園教育計劃」,參考教育局評核報告,本人給予的評級同為A。有朋友的女兒曾在又一村學校就讀,每天返家都模仿外籍英文教師,問媽媽:「What's the weather today?」令她對該校英文教師的印象非常好。至於升小前景,官津派位只與「關係」與「分數」有關,至於直資及私立小學,曾肇添去年有5%畢業生升上直私小學,又一村則有16%,入到的小學名氣也較高。報讀直私小學需要面試,無形中顯示幼稚園的實力,又一村值得考慮。 選校莫盲信傳言 問◢ 小女現讀激活幼稚園K2上午班,剛獲學之園幼稚園下午英普班的插班取錄,但家住洪水橋,考慮到接送和學費,有一定掙扎。想請教如果想考直資小學如保良局陳守仁小學、聖瑪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學、聖方濟各英文小學、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學等,是否必然要轉讀學之園呢?留在激活,在免費學券加上外補其他課外活動,有無能力考到以上小學?還是運用名幼的聲望和能力更容易獲取錄? 答◢ 參考教育局評核報告,我給激活幼稚園之排名為A,此校用沉浸式教學,令學生掌握廣東話和英語。坊間傳言甚多,有說某小學只收某幼園考生,因面試成績一流;我亦聽過該小學收了某幼園學生後,到小三成績不進反退,學校因而不敢只收該幼園考生。所以不要理會「要讀某些小學,必先讀某些幼稚園」這些傳說,應揀一間適合你女兒的幼稚園,不如讀原來一間,再找「外援」搞好英文吧! 一鳥在手再叩門 心大心細兩頭空 問◢ 家住沙田91校網,小女現就讀啟思幼稚園K2,開始選小學。本人和先生分別是聖公會青衣主恩小學和保良局世德小學舊生,以青衣來講是頂級學校,如果選擇世德,自行收生階段有世襲生優勢,然而上學路程遙遠,小女辛苦之餘也要煩惱接送問題;但如果選擇91校網,小女只得15分,要選原區頂級學校是有點兒難度,網查培基小學、兩所呂明才等都有很多學額留給世襲生,而且91校網多人爭,就算適齡兒童減少,也有不少區外人搬入。不知應該選青衣還是91校網好? 答◢ 我的意見是「一鳥在手,勝百鳥在林」,先選青衣,再叩門沙田心儀小學,因有一所頂級學校在手,叩另一所頂級小學是「yes/yes」心理,容易成功。如果你先在沙田91校網用15分選校,多半選不到心儀小學,之後再去青衣母校叩門,心理是「no/no」,容易失敗,因沒有頂級學校在手。前者可能一舉兩得,後者可能兩手空空,你選哪個? 文:趙榮德 作者簡介:前喇沙書院副校長、資深教育工作者(歡迎查詢幼稚園及升小問題,電郵:[email protected])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8期]

詳細內容

解鎖孩子心:如何引導孩子說出感受?

今天樂兒被邀請到一個男同學的家玩。離開之後,樂兒抱怨說:「今日不好玩,我以後都不想去同學的家了!」 媽媽心裏很不解,樂兒之前還很期待,為何現在好像不是太高興?樂兒嘟起嘴說:「那些男孩子只是在跑來跑去,好煩呀!我真是很想罵他們!」 媽媽心想:「究竟什麼事讓樂兒這樣生氣呢?」 我們可以如何協助孩子表達感受? 1. 先不判斷孩子的行為,試着同理孩子的感受 媽媽想起沒多久前,樂兒去過另一個女同學的家,那次她們玩角色扮演、看電影和砌拼圖……在樂兒的角度裏,她期待今日的聚會也是同樣的活動。媽媽問樂兒:「上次在欣欣的家玩拼圖和看電影,你覺得很享受,但今日玩的東西與上次很不同,是嗎?」樂兒細聲地回答:「是的,跑來跑去有什麼好玩的……」這時,樂兒沒有再不斷說負面的話,從生氣的樣子變成悶悶不樂的…… 深層感受被聽見 2. 給孩子不同的情緒詞語來表達自己 媽媽問樂兒:「今日沒有你所期待的活動,你會不會覺得很沉悶?還是生氣?還是很失望?」樂兒抬起頭來說:「有點生氣……」媽媽說:「除了生氣,有沒有失望呢?因為都沒有玩到想玩的遊戲……」樂兒的深層感受浮上來,原本繃緊的身體放鬆下來,她原本不意識自己失望的感受,所以只以埋怨的方式發泄。 主動提出意見 聆聽別人想法 3. 協助孩子從不同的角度看事情,主動想出解決的辦法 媽媽欣賞樂兒說:「雖然你不太有興趣玩他們的遊戲,不過我欣賞你有參與。每個人的喜好的確是會不同的。或者下次我們請他們來我們家玩,我們再試試請他們玩不同的遊戲!」樂兒笑着說:「好呀!每個人都可以提議想玩的遊戲,然後再一起玩!」媽媽摸摸樂兒的頭說:「沒錯,我們要主動提出意見,又要聆聽別人的想法。」當孩子的深層情緒被聽見,意識較深的情緒,才能啟動理性腦袋,聆聽別人的教導,將之成為一個正面的成長經歷。 文:陳志耀 作者簡介:EDIT Workshop學習及個人成長教育中心創辦人及課程總監,從事生命教育工作接近20年,經常受學校和機構邀請,分享教養心得和孩子同行經驗,是一位資深青少年及家庭教育工作者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8期]

詳細內容

幸福拼圖:守護家庭幸福

「我以為我道歉,你會唔理我。」在面談室中,阿仔一邊說,手一邊顫抖。 「聽到你同我講你嘅內心說話,媽咪好開心!我以為我會就咁冇咗個仔……」 這名中學生和媽媽打破了3年來的冷戰僵局,終於在今年第一次認真相處溝通,他們彼此相擁,媽媽不禁流淚。這對母子過往累積了不少心結,進入了長達3年的冷戰期。在疫情期間,他們沒有因為相處時間變多令雙方關係變好;相反,「家」成為了他們的「困獸鬥」戰場,關係日益緊張。 這次面談經驗不禁令筆者聯想到香港家庭福利會在2022年做的「香港家庭幸福指數」調查,是次研究結果顯示香港家庭的幸福水平下跌,當中極有可能是受疫情影響。 現在疫情開始放緩,生活逐漸復常,學生、家長和教師們不妨參考以下建議,一起在不斷轉變的環境下守護家庭幸福。 子女向父母表達想法 首先,子女不妨適時與父母分享自己的想法,例如最近遇到的困難、接下來讀書的計劃及需要父母什麼幫助等。每人畢竟是獨立個體,父母不知道子女想什麼是正常的,孩子可以嘗試多向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讓他們有更多機會了解! 家長向子女分享工作近况 作為家長,除了聆聽子女的分享外,也可嘗試轉換角色,與他們適當地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近况,例如自己的興趣,甚至最近生活上、工作上遇到的困難。當然,家長可能覺得子女未必完全理解,但這樣也是一個讓子女了解大人世界的機會,更重要的是讓大家能互相分享互相支持,加強家庭幸福中「家庭團結」的一環。 教師推介社區資源助學生 雖然教師不是學生家庭的成員,但教師是學生與家長之間重要的溝通橋樑,讓家長知道子女在學校的情况和想法。另一方面,教師可根據專業知識和對學生的了解,推介一些有用的社區資源協助學生,讓有需要的學生有更多渠道獲得協助,家庭幸福中「社會資源」的部分得以提升。 文:陳中鳴(香港家庭福利會註冊社工) 作者簡介:香港家庭福利會一直致力凝聚家庭,促進家庭的健康與福祉。我們本着以家為本的服務理念,致力協助市民大眾改善生活,營造以家庭福祉為基礎的關愛社會。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8期]

詳細內容

國際親子台:找不同

根據Theory of Mind(心智理論),孩子在4歲後逐漸開始懂得站在別人的角度看事物。因此我們經常強調,兩三歲的孩子不跟別的小朋友分享,不是自私,而是時候未到。到孩子開始長大了,醒覺別人的感受及眼光後,另一挑戰又來了,尤其在青春期前後,他們又再有身分認同的關口了。近日看了兩本書,不約而同講有關成長中的身分認同,想跟各位家長分享。 「綠鼻子」抹殺獨一無二的自己 (網上圖片) 《綠鼻子》(If Only I Had a Green Nose)的故事就是社會的縮影,在鎮上有權力的人在吹捧,把鼻子漆上綠色是最漂亮、最流行的,於是鎮上所有木偶都排着隊去改變自己的鼻子顏色。已把鼻子改成綠色的木偶,就會在街上昂首闊步,讓別的木偶好生羨慕,也會看不起還沒有綠鼻子的木偶。 雖然木匠一再強調,他做的每個小木偶也是獨一無二,但他們卻偏偏想成為一模一樣的木偶,生怕遲了就會成為異類。這像不像我們的社會?努力把每個人的獨特之處改掉,把人的棱角磨平,然後把大家都變得一模一樣。社會告訴我們成功只有一條路可以走,要求孩子品學兼優,同時十八般武藝俱全。但其實,不是所有人也擅於學術及讀書;也不是所有孩子都只會乖乖點頭的。會經常挑戰權威的孩子,就等於有問題嗎?會愛畫畫多於文字,就是錯的嗎? 我原來是蝙蝠 不是鳥兒 (網上圖片) Stellaluna(中譯名﹕《星月》)是Janell Cannon在1990年代出版的童書,小蝙蝠名叫Stellaluna,有天晚上遭到貓頭鷹的襲擊,與蝙蝠媽媽失散了,輾轉掉到鳥巢,被雀鳥領養。於是牠每天努力學習鳥類應有的行為,例如日間活動,晚上睡覺;並盡力戒除屬於蝙蝠的習性,例如倒吊在樹枝。不過,這樣的Stellaluna並不快樂,因為這不是真正的牠。 小蝙蝠的故事也許經常出現在我們的身旁,我們以為是孩子出問題,要把他的「習慣」好好「改掉」,卻不知道是我們看錯了真正的他,其實不是鳥兒,而是蝙蝠。他本來是以圖像思考的人,我卻罵他為什麼在書上亂畫公仔,不專心上課。她本來是個內向孩子,我卻怪她沒有合群,不跟大伙兒一起玩。 這兩個故事,一方面想對孩子說,請永不要忘記本來的模樣,就已是最美好的自己。同時也對父母說,社會的「綠鼻子」遮蔽大家欣賞孩子的目光,令我們差點忘記了,孩子本來就已經擁有來自父母最合適、最好看的鼻子。同時,雀鳥與蝙蝠也一樣會高飛,請耐心讓孩子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 文:Hello Bonnie 作者簡介:修讀國際關係,成為兩女之母後變身3職媽媽,在小助教鞭策下,完成兒童與家庭教育碩士,仍繼續在工作、讀書及湊女角色中努力掙扎。網誌:FB.com/hellobonniemami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8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家教明言:最好的我們 最好的相遇

剛過去的1月,我校師生家長一起經歷了美好的60周年校慶典禮,感恩當天不同持份者及來賓共聚一堂,上千人的會場熱鬧溫馨。一個甲子的光陰,記載了每一代亞小的孩子成長和不同年代的人事變化,就如翻開亞小的歷史寶庫,有塵封了的帳目簿,1960年代汽水3毫一支,還有好多相片,那時的潮流,今天可能又再時髦,原來世界有好多事情情懷不衰,最不變的一定是亞小自家品牌的人情味,當「登六」的亞小校友遇上還是小學生的同學,大家都是亞小人,相逢的喜悅不言而喻。 (作者提供) 笑談珍貴回憶成長趣事 在亞小的60周年感恩崇拜暨學生匯演中,我們有機會回望上帝在過去的恩情,實在難得。其中一個環節「亞小當年情」,每個10年的校友代表在台上笑談當年在學校的珍貴回憶、自己的成長趣事、和老師同學的當年情……回憶和緬懷正好見證了學生的成長變化,也留下了美好的印記,教育的寶貴,不正是期盼着一代又一代的茁壯成長嗎? (作者提供) 學生在匯演中一展所長 典禮的最大目的,是希望同學在匯演中一展所長,每個學生,透過和亞小英熊一同排練的話劇、不同校隊的演出、全校一起跳唱60周年主題曲及舞蹈,我們一起看到孩子的投入和才能,這也是我們深信的價值,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有發掘潛能的機會。 幼苗展翅高飛實在有賴護孩子的每一位對亞小付出了很多很多的愛,是因為最好的每一位對亞小恩情的堆疊,亞小的教學團隊及支援團隊的各位同工,當天各自都在不同的崗位中盡力付出,大家美好的身影一定常在同學的心中!當天有不同的家長義工及扮演亞小英熊的家長,因為家校同心,孩子可以展翅翱翔。60年的光陰恍如昨天,歡聚過後我們又展開新一頁的教育旅程,人生在不同的時間遊逛,有一天,我們會在最美好的地方相遇,因為家校同心,因為每位最好的同工一起努力,我們感受到每個相遇都是美好。 (作者提供)  文:鄭家明(亞斯理衛理小學校長) 作者簡介:全國十優機械人教練,多年推動創意及STEM教育;近年於任職學校發展繪本及家長工作,希望把創意融入親子教育,讓孩子和家長共繪美麗溫柔的天空。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8期]

詳細內容

辣媽CEO:給28歲大T的信

生日年年有,但28號剛好又是28歲,一生人只有一次。雖然每一年我一定會為你慶祝生日,但對上一次為你搞生日party我已經記不起是哪一年了。年紀大記性差,我決定回一回帶想一想! 從放手讓你追夢 到肩並肩創業 我們家一向重視儀式感,你是我們家的第一個第三代,萬千寵愛在一身,滿月當然有擺滿月酒,之後每年都會搞生日party,高峰期是你的幼稚園階段,10磅超巨型Hello Kitty蛋糕年年不同,當然還有你層出不窮的公主造型。我終於想起來了,升讀小學之後就已經沒再搞party了,只有我和你的幾個同學在家中舉行小型聚餐。中小學階段的朋友就只有寥寥幾個,即使你不講,我都感受得到這個階段你過得並不開心。直至誤打誤撞到了韓國讀書之後,你好像脫胎換骨似的,不知不覺間成熟,變成了一個開朗少女,還結識了一班不同國籍但志趣相投的朋友。見證你的蛻變,我有說不出的欣慰!當日果斷決斷地放手,讓你跟着興趣走到韓國讀書追夢,是做得最好最對的決定! 你大學未畢業,我就和你攜手創業。過程中摩擦爭拗不斷。講愛情,相愛很易相處難。講親情,相愛相處一樣難。我很想為你好,但偏偏我的為你好成為了你的壓力源頭。很想你吸收我的經驗,很想你聽我講,真的未曾想過原來對你來講,是壓抑你不能發揮自己的枷鎖。欲速不達,成長需要時間,需要經歷,我不斷反省,不斷學習,不斷努力,只希望我的心事有一天你會懂! 每年一篇紀錄 他日從頭細讀 每年你們兩姊弟的生日,我都會寫一篇文章做紀錄,即使我他日腦退化,都可以從頭每一篇細讀,重新認識你們一次,再愛你們一遍!生命有限,愛無限! 能夠和你肩並肩一起創業,無論如何都是幸福事。磕磕碰碰跌跌撞撞,加深了我們彼此的理解諒解和包容,有機會攜手共同創造我們一家的未來,點止福氣咁簡單?你一定要感恩,一定要記得一路以來對你寵愛有加,關心你、痛惜你、扶持你的所有uncle auntie,是你不知幾多生修來的福氣! 久違了的生日party,就在28號為28歲的你開!為了令你這個一生人只得一次的日子,過得更難忘更有意義,我決定錦上添花雙喜臨門,2月28號亦是我們餐廳Telicious第一日開門soft opening! 我說過只想要你快樂,但你的快樂並不是我能夠賦予的,媽媽祝你生日,日日都能追隨創造你自己想要的快樂,此志不渝!Happy Birthday! 文:張慧敏 作者簡介:資深獵頭人,企業培訓顧問,家庭CEO,辣筆寸嘴,擅長對付怪獸家長。 (隔周刊出)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8期]

詳細內容

澳洲生活夢想飛:一卡借70本書

無論你是否學生,墨爾本的圖書館必定值得走訪一趟。如果是遊客或愛書之人就更一定要去墨爾本市中心的維多利亞州立圖書館(State Library of Victoria)。此乃世界十大著名圖書館之一,建於1854年,結合古典氣息和現代化建築。 維多利亞州立圖書館位於Melbourne Central車站對面,交通方便,外圍時常有街頭藝人表演和展翅飛舞的鴿群,非常值得「打卡」。館內從古至今藏書達250萬本,每年到訪者更超過150萬人。圖書館附近就是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因此平日有許多大學生到訪找資料、閱讀、做報告。一樓不定期會有展覽,最震撼的是樓高34米全天窗的八角形閱讀室,保證歎為觀止。 至於住在郊區的香港人,許多也像我們一樣喜歡帶小朋友去附近的公共圖書館,就像便利店總有一間在附近。我們住的是Whitehorse Manningham區,便已有位於Blackburn、Bullen、Doncaster、Box Hill、Nunawading、The Pines、Vermont South和Warrandyte 8個圖書館,基本上5至10分鐘車程已到。 主題圖書 由館長挑選 澳洲墨爾本非常鼓勵閱讀,最驚訝的是一張圖書證可借70本書。只需攜帶駕駛執照或身分證明、地址證明,就可以即時申請圖書證。為鼓勵閱讀,當地還有一個計劃是「學前閱讀千書1000 Books Before School 」。圖書館內跟香港一樣,有許多影音產品可借用。我見每間圖書館也有中文圖書架,只是數量不算多,提供繁體和簡體的中文書籍。有時更會在兒童圖書區的桌上見到一小疊用繩綁好的主題圖書,每疊是相同主題的內容,由館長挑選,方便家長借閱。 (作者提供) 另一個令我感驚訝的是小朋友和年輕人過期還書是不罰款的。但當然家長也要教導孩子在限期內(3星期)準時還書。 我的老六悅悅超喜歡整個借書的過程。一個超大的電子屏幕,只要把書放上便自動處理好借書,她覺得好好玩;還可選擇把已借的書單列印或透過電郵收取紀錄。如果你真的忘記還書,還會收到電郵的溫馨提示。 墨爾本圖書館活動多,是小朋友的好去處。老六悅悅喜歡在不多人的上午時間參與館內的電腦學習。還有適合不同年齡的活動,逢星期一至五均有免費的「學前故事時間Preschool story time」,適合3至5歲小朋友參加。由導師說故事,有些還帶着小朋友唱歌跳舞,最後一定是派材料,給小朋友做小手工。還有普通話和希臘文故事時間、初生嬰兒卡拉OK、幼兒活動、牀前故事班,0至5歲的小朋友天天有節目,不用登記,可以按時免費參加。此外,還有許多適合小學生的興趣班,如LEGO Club、陶泥班、節日裝飾班、電子coding班,澳洲的本土迴力鏢(boomerang)室外活動也可以參加。成人班有英語班、寫作班、讀書會、桌遊班、電腦班、製作電子相簿和編織班等,真的非常豐富,我也打算在小朋友上學時段給自己報一些興趣班,增添一些生命色彩。 文:六個小孩的媽媽 作者簡介:剛移居澳洲墨爾本,育有4女、2男,共6名孩子。最喜歡玩煮飯仔和運動,經常帶着六小福上山下海。 http://www.facebook.com/fivekidsmama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8期]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教兒教女好艱難

論年紀,王師奶當然並非少艾,看見眼前的B仔C女牛高馬大,心戚戚然知道自己已是「資深中年」。自問唔係點識教仔教女,只係自己規行矩步,做個「辦」給他們看。老媽有句口頭禪:「簷前滴水,第一滴水滴在邊度,第二滴就滴在邊度,日子有功,會在同一位置滴出一個凹入的小孔。」做女時唔明佢講乜,做了母親就開始明白。 抹車婆婆告發孫兒 用心良苦 自己雖然唔係好識教仔女,但生性好奇,好留心別人點教仔女。有幾個例子王師奶終身不忘: 1. 多年前每天清早都有一個70多歲的婆婆,吃力地推着一部木頭車上廣播道的斜路,車上有一個盛滿水的水桶,替廣播道停車場的車主洗車。照計以她的年紀及經濟狀况可以領綜援,用不着這麼辛苦勞動,她就是硬骨頭,要自食其力。我們在欣賞這個婆婆志氣的同時,也要欣賞讓婆婆清潔的車主,明知婆婆清洗的效果一定不如年輕力壯的小伙子,裏面也隱藏慈悲之念。後來有記者訪問老婆婆,原來她與17歲的孫子相依為命,可惜孫子不知長進,甚至誤入歧途,學人搵快錢,代人賣白粉給街邊道友。這個祖母除了以身作則告訴孫子要循正途找生活,還釜底抽薪向警方舉報孫子的不法行為,希望孫子受法律制裁後改過自新。用心良苦呀! 2. 第二件難忘的例子發生在韓國。王師奶記得一個7歲小童在文具店偷了一本記事簿,給媽媽發現,媽媽除了解釋這是犯罪行為外,還要他到警局自首,要取得警局原諒信才會原諒他。這小童真的到警局自首,一五一十向警察講述經過,並答應認真改過。韓國警局真的給他寫了原諒信,接受他真誠的悔改。拿着警局的原諒信回家,媽媽原諒了他。各位家長,你們會這樣安排嗎?香港警方會這樣溫情配合嗎? 「醉駕之嘛,請個律師乜都搞掂」 3. 這是王師奶耳聞目睹的事,珍珠無咁真。有一天送當時念四年級的C女上跳舞課,不想往返舟車勞頓,就到附近法庭聽審,消磨2、3個小時。開庭時才知是一宗交通案件,被告是一個21歲年輕人,穿著時髦,陪同聽審是一對衣服亮麗的中年男女,看樣子應是父母。看清楚,原來是出名的富商,還有律師陪同。21歲被告犯的是超速、不接受「吹波仔」,還出言侮辱警察,最終統統無罪。一家三口連同律師走出法庭,興高采烈。媽媽說:「區區小事,醉駕之嘛,我都話無事啦,請個律師,乜都搞掂。」其時司機駕着一輛保時捷停在年輕人面前,那剛被判無罪的21歲年輕人,一個箭步跳上駕駛座,踏盡油門,揚長而去。父親在汽車的噴射聲中高喊:「酒可以飲,唔好太多。」這是另一種教仔方式。 教兒教女各師各法,意猶未盡,下期再續。 文:王師奶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email protected] (隔周刊出)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8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