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講媽:情志養生

每次看中醫只要有雞蛋仔隨行,笑聲都會炸開整個醫館,他帶來的笑聲真是有病醫病、無病強身。雞蛋仔好喜歡年輕貌美的女中醫和她的助手姐姐,她們容許孩子撒嬌、由他自由活動,攀爬沙發或是掀起布簾捉迷藏,每次雞蛋仔都樂不思蜀,醫師姐姐經常大笑,未見過喜歡往醫館跑的孩子! 我也喜歡這位西化的女醫師,她有問有答,解釋深奧的中醫原理。有一次討論產後修身,肥胖原來有虛實之分,我產後陽氣不足所以很難瘦下來,她提醒我有太陽時出外輕鬆走走,不要刻意逼自己運動,保持心境平靜就自然會修身。雖然我半信半疑,但心裡受落,排解了一點產後鬱悶,似乎抱著肚腩也不太難過。 中醫重視養心,認為人有喜、怒、哀、樂、悲、恐、驚七種情志,過度的壓抑或過度放大都會影響健康 朋友圈中我算比較接受中西醫會診,初發小病傾向尋求中醫協助。此門學科的信任源於大學接觸身心靈精神健康,當年一位教授是註冊社工兼中醫師,他研究把中醫學說融入輔導專業當中,曾經處理很多患有腸易激綜合症及飲食失調的學童個案,是他啟發我,由身理反映評估情緒問題。 中醫重視養心,認為人有喜、怒、哀、樂、悲、恐、驚七種情志,過度的壓抑或過度放大都會影響健康。所謂的過份喜樂是指太激動、太興?的情緒狀態,會影響心臟,令精神不能集中、失眠多夢,俗語說「玩創個心」就是這個情況。另外,憤怒會令血壓上升,長遠累及消化功能,過多思慮也傷脾胃,所以「臭脾氣」的人通常很瘦,是塊長肉的「忟薑」。悲傷情緒最影響肺臟,整日歎息、胸悶氣短,大家也試過訴說傷心事會透不過氣,淚目無語。當我們經常感到恐懼、害怕,會損害腎臟,因此會有「嚇到賴尿」、失禁的行為。 情志養生不單強調身體上的健康,也會留意有什麼壓抑阻塞的壓力情緒 情緒刺激會影響身心,有些人對情緒不敏感,甚至認為情緒病等同發瘋;他們不會表達情緒困擾但就經常「頭暈身興」,天天新款的病徵,懷疑自己這樣、那樣,疑病症其實就是一種心理病。 剛才提及的教授,分享過一個經典個案,一名升中學生突然不能走路,無論怎樣檢查也找不出半身癱瘓原因,雖然雙腿仍然有痛覺,但卻確確實實的不能站起來。最後家人把年輕人送到大學接受針灸及輔導,一段日子後,他終於透露了開學日遭人欺凌的恐怖回憶。那孩子受驚後,腦海不停重播威脅的回憶,突然動彈不得,當然也不能上學了。印象中他接受了一年中醫治療、輔導及物理治療學習走路,最後轉校重讀中一。 情志養生不單強調身體上的健康,也會留意有什麼壓抑阻塞的壓力情緒。孩子未必會表達,但身體很誠實,不會隱瞞內心的難過,靠家長多加留意,身體投訴可能暗示心理的不安。

詳細內容

自在講媽:二十歲當媽

在人多擠迫的車廂內,感覺什麼在摸我的屁股!哼!老娘的香臀也敢踫!正想回頭捉拿色鬼,發現磨蹭著我屁股的是一個小頭….. 這傢伙坐在BB車,揉揉眼望了我一下,又不客氣地靠著我大腿打瞌睡了。小人兒和雞蛋仔差不多大,他媽媽和鄰座的外籍人士認真交談,內容涉及隱私,不過全車廂內會說英文的乘客,都能聽到她們的對話。最震撼的幾句是,小孩沒有爸爸,一直靠獨力撫養,受盡白眼但也沒有後悔,因為BB支撐起她的生命,讓她更積極生活。 有點驚訝但不好意思搭訕,還是僵立著低頭滑手機,裝著不懂英語,讓BB靠著我睡一會好了。看著這位二十出頭的年輕媽媽,有些心痛,不過她堅強的笑容就是不要別人同情,我這些路人甲沒有歧視就算是支持了。 從前我未當媽媽也有份指手劃腳評頭品足,但現在回想起來覺得慚愧,其實這些女孩,願意認真學做一個媽媽,勇敢承擔後果,值得我們給予尊重。 我媽二十多歲結婚生小孩,沒有人質疑她年輕沒有學歷,不懂帶孩子。但今時今日年輕女子當上母親(加上沒有丈夫),總會被人嫌棄,扣上各式各樣的負面帽子:被情騙弄大肚子、有眼無珠前途盡毁、「腦囟未生埋」遺禍人間、申請綜援浪費納稅人金錢、打尖領公屋……但退一步想,她一個人照顧小朋友,托兒時間去上班、買餸煮飯全年無休,努力面前不招惹別人,都算是個稱職母親,有什麼丟人現眼呢? 以前在懲教署工作,接受監管的女孩久不久就有一個未婚懷孕。她們都未夠二十歲,有時候真的不知道誰是經手人,又有時候知道誰是爸爸 ﹣﹣那些「執到喊三聲」的渾蛋,我們這些監管人員便會鵝頸橋神婆上身,連聲咒罵,寧願BB無老竇也比有這種老竇好,替女孩及腹中塊肉憂心。她們可能選擇與男朋友快速註冊或者終止懷孕、有被逐出家門要安排宿舍,也有父母「收留」在家待產但附帶條件老死不可再與BB生父往來……無論是什麼結局,對年輕媽媽來說都是不歸路。從前我未當媽媽也有份指手劃腳評頭品足,但現在回想起來覺得慚愧,其實這些女孩,願意認真學做一個媽媽,勇敢承擔後果,值得我們給予尊重。 但也請不要妄下判斷,一竹竿打一船人,認定後生女當媽便是社會負累……多一些空間和關懷,少一些批判的聲音,這些女孩也可以是個好媽媽。 無容置疑,年輕媽媽需要額外社會資源,而且未必能發奮圖強從危機之中成長,更可能引發很多道德問題、跨代社會問題,但也請不要妄下判斷,一竹竿打一船人,認定後生女當媽便是社會負累。可能物極必反,以前受監管的女孩,人生本來就已經爛透了,小生命的到臨反而是契機,讓她們有了生存的希望,有改過的動力。她們目不識丁但會苦讀育嬰資訊,從前睡到日上三竿,但為了孩子可以準時上班多賺一塊錢。 在香港當媽媽本來就不輕鬆,年輕單親媽媽更加會被人標籤。或許我們給予多一些空間和關懷,少一些批判的聲音,這些女孩也可以是個好媽媽。

詳細內容

自在講媽:學前媽媽的困擾

這個星期忙到頭昏腦脹,除了因為學季之始,實習安排仍未上軌道之外,最令我透不過氣來的還是雞蛋仔PN班申請事宜。 提供全日制PN班的學校很吃香 究竟兩歲孩子是否需要上學前班,一直是城中熱議,有雙職父母真的需要托兒,所以能提供全日制PN班的學校很吃香,區內就有兩間幼兒園要求孩子領出世紙時遞交申請表排隊。要上班的父母會覺得,孩子上學總比留在家數手指好,始終長輩或家傭不熟悉幼兒心智發展,很難有系統地訓練子女,交託老師當然比較專業、比較靠譜。 即使我全職照顧雞蛋仔,也希望他上半天學前班,因為他是獨子沒有太多機會讓他和幼童相處,怕雞蛋仔會被寵成一個小霸王,所以還是得上學去觀察其他同學、訓練社交技巧。 事實上對孩子心理發展很重要,有質素的陪伴又的確減低焦慮感,影響孩子將來的自信心。 選擇不報讀PN班亦有相當的理據,最基本是擔心健康,始終幼兒只有兩歲,免疫系統還在發展,萬一病倒,大人細路也很難熬。也有朋友認為唸書日子來日方長,犯不着那麼早就送進學校,寧願他多留在家享受一段傭懶時光。讓幼兒多與照顧者為伴,建立健康的倚賴關係,事實上對孩子心理發展很重要,有質素的陪伴又的確減低焦慮感,影響孩子將來的自信心。 當然還有經濟考慮,學前班不是所有家庭能負擔,政府及社福機構資助的學額實在非常極之稀少,主流辦學團體都是自負盈虧,家長要繳付學費之外,還有各式各樣的雜費、車費,還有可能需要額外延伸托管時間的學費,全部都是錢。 現在我正經驗申請階段,發現多一個令人卻步的原因,就是申請過程帶來無比的壓力。因為未來可能會搬家,現在我要多報幾間作後備,亦因此選擇親身交報名表,希望跑一趟學校了解該區環境,與接待的職員說兩句,感受一下學校的氣氛。 所以過去一個月真的疲於奔命,要資料搜集又要實地考察,報名又要跑deadline,弄到精神緊張。糟糕的是大多數交表經驗都是燙臉貼着冷屁股,可能學校收到太多申請,接待的教職員都變成冷面機械人,問多兩句是否一定有面試?大概什麼時候開始?答案都是:媽媽,請你自己留意通知信。 除了面試通知書,有一所學校附寄了考卷一份!較早前填寫報名表已經像查家宅一樣,現在還要詳盡回答…… 好吧,收到通知信又開始煩惱,不是學校撞期而是我和丈夫都要工作要進修,夾不到時間一起出席面試,還有無數個學校「鼓勵」參加的開放日、簡介會,絞盡腦汁也未必可以圓滿行程。好戲(氣,生氣的氣)還在後頭,除了面試通知書,有一所學校附寄了考卷一份!較早前填寫報名表已經像查家宅一樣,現在還要詳盡回答,交代我的家庭理念及闡述該理念如何提升學童語文水評,並將會如何配合該校教育方針。看了兩遍問卷,真是眼前一黑、昏厥過去。 生完孩子後腦細胞已經死了一半,應付不了這麼多繁鎖的程序。但縱使心裏不願意,回頭還是要努力作答,因為擔心今年沒有報讀PN,會影響明年能否報讀心儀的K1。其實雞蛋仔是八月底出世的假大B,仍不太會走路,面試對他來說只是遊戲,學校是在遴選家長吧!唉…..事實還是不用説出來罷了!

詳細內容

自在講媽:山竹給父母上的課

面對有史以來最強颱風襲港,經過山竹蹂躪,大家都感慨良多。究竟自然災害給一眾港爸港媽上了什麼的課? 我們這一代父母都算嬌生慣養了,不太會求生維生。 香港是一塊福地,沒經驗什麼災難事故,面對山竹時發現求生本領都已經生鏽。怎樣急救、怎樣避風、怎樣準備走佬袋,都缺乏認知。超級市場很多人搶購凍肉,但停電了沒有煮食爐沒有雪櫃,也不懂鑽木取火。風災後家裏有不同規模的破損,習慣打電話叫管理處維修,噢,不好意思,全港塌樹道路阻塞,請忍耐等待。我們這一代父母都算嬌生慣養了,不太會求生維生,如何教導孩子應變脫險? 大量的塑膠垃圾,將會直接間接讓孩子們面對更多的超級颶風 超級颶風的形成與海水暖化有莫大關係,世界氣候反常都是我們環境保護不足。但是口說環保,手在淘寶,算算購物背後浪費了多少紙盒及塑膠包裝。過度消費與氣候問題息息相關,不信你就檢查一下,山竹捲起的垃圾及水浸遺留下來的,除了樹葉還有什麼?大量的塑膠垃圾,將會直接間接讓孩子們面對更多的超級颶風,他們會埋怨上一代沒有盡力保護環境嗎? 如何教導孩子鄰舍守望,關心社區 十號風球搖搖欲墜就想起遠親不如近鄰,水浸眼眉提醒你撤離的是鄰居、見到飛樹枝飛鐵皮提醒你遠離窗戶的是鄰居、停水停電斷糧接濟你的是鄰居,就連子女停學但自己復工,暫託子女的都是鄰居。父母們要思考一下,如何教導孩子鄰舍守望,關心社區。難道香港人真的要繼續疏離,繼續各家自掃門前葉? 風災時一家人平安在一起不是必然,要教導孩子感謝所有謹守崗位的前線人員 山竹過後,感恩全家人畜平安,翌日拉開窗簾,真的倒抽一口涼氣,青蔥的小樹林沒有了樹冠,變成東歪西倒的木樁。很感恩風災時一家人平安在一起,但這不是必然,要教導孩子感謝所有謹守崗位的前線人員,不論是醫生消防員,還是在搶修電纜的工人,都是用生命保護其他人的生命。做父母的不要太善忘,有機會認識看更伯伯、清潔阿姨,起碼要孩子知道他們的名字,禮貌地說聲早晨,因為這班工友默默地協助這個城市回復秩序,為我們家的平安付出。 山竹揭示了許多社會問題,放大了很多人性弱點,但同時也讓我看到守望相助的美好。這個風災是一個生命教育的契機,爸爸媽媽值得花時間整理一下這個風暴吹起了什麼「value shock」,動搖了什麼價值觀,之後再替孩子心靈善後。

詳細內容

自在講媽:扎根母語

洗白白時突然想起,幼小時的兒歌洗白白,當然是我的母語廣東話版。教育局楊局長早前惹的風波,最近再有解話表明個人支持母語廣東話,但因應全世界較少地方用廣東話學中文,所以仍需研究將來香港人會否因此失去優勢,但不代表政府有既定立場,特別支持普教中。 可能我太理所當然地認為,用廣東話學習中文是常態,我未經歷過普教中,不能比較,但我又不覺得用母語學中文較「蝕底」,例如要背押韻的唐詩,轉用普通話就應該不能熟讀了。當然,我也同意自己的普通話水評很普通,沒有系統地學習,只是靠唱周杰倫的歌惡補,勉強夠混飯吃。 小朋友到了這個月齡未見突出的語文能力,還是建議他念本地N班打好根基比較穩妥 用什麼語言去學中文已經影響雞蛋仔,由選校面試至放榜,報N班都要家長考慮是選擇國際兩文三語班,還是本地粵英教學。問過多位校長和老師,其中一位校長反問我,主觀覺得雞蛋仔的語言表達如何?還有家庭慣用什麼語言溝通? 據我觀察,雞蛋仔會發出多個單音,懂兩個手勢比劃肚餓及喝水,但與其他playgroup的小朋友相比,他未算使用說話表達需要,著他叫爸爸媽媽也不是百發百中。至於家人,廣東話始終是「膽」,父母及四大長老都是本地人,不會無緣無故說外語;而膽「拖」的是英文,始終會與外傭用英語溝通,而我的兒子熱愛火車系卡通。想真點,暫時真的很少應用普通話的機會。 校長坦白告訴我,小朋友到了這個月齡未見突出的語文能力,還是建議他念本地N班打好根基比較穩妥。雖然香港強調兩文三語,亦明白家長擔心輸在起跑線,但連母語都未能講得好,夾硬引入第三種語言只會帶來反效果,莫說打好語文根基,就連學習動機也會賠掉。 母語如母乳一般珍貴 那麼本地課程還是有少量的普通話教學吧?校長笑咪咪地擰頭,「選擇國際班就只用普通話學中文,選擇本地班就用粵語學中文,如果不貫徹執行,違反當初觀察孩子的需要,貪心或擔心地多學一種語言,最後弄得中英文也沒水準,而且也讓家長孩子添了無謂的衝突。」 這校長提醒我,學習語文要考慮孩子語言天份及生活應用,每個小朋友、每個家庭都不儘相同。其實還原基本步,語言就是為了溝通傳遞訊息,拉近彼此的關係。既然要學習如何與人溝通,怎能否定母語的重要性,我覺得母語如母乳一般珍貴呢!

詳細內容

自在講媽:失寵爸爸

宮鬥戲不是老公那杯茶,不過他知道什麼是「打入冷宮」。事關雞蛋仔出世之後,他久不久就會像深宮怨婦,埋怨從前可以和老婆逛街去旅行,現在莫說老婆,就連四大長老、家傭姐姐都不太理睬他,所有焦點話題都在孩子身上。失寵的他會變得計較:為什麼購物有九成時間是買嬰兒用品、客廳八成地方都劃成雞蛋仔的遊樂埸、他七成的俸祿都在養家,但只有一成的時間是關心他的死活…… 常言道,媽媽的第一個孩子是丈夫,也不無道理。聽到他的投訴,真是哭笑不得。孕婦與胎兒血脈相連,有十個月時間作身心準備,但大部分男士都是瓜熟蒂落,捧着啼哭嬰孩時才意識到。咦,似乎我還未準備好當爸爸? 丈夫地位「明升暗降」 生了孩子,丈夫理論上升級了,太太特別看重丈夫的表現;畢竟他是照顧新生兒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合作夥伴。但這人事變動,在丈夫眼中可能是「明升暗降」,有苦自己知。回想起雞蛋仔剛出生的數月,產後情緒波動,老公也無數次被我罵到體無完膚,懷疑自己的存在價值,每一個動作都是錯,就算我不孤立他,他也會產後抑鬱希望逃避一切。 男士會鬧情緒,這是正常的!遺憾是社會角色定形,大部分男士都不習慣流露感覺。一般男士都缺乏情緒支援,傾訴對象只有妻子,但新手媽媽正正是泥菩薩過江,爸爸再艱難也只可以選擇把委屈難過吞下去。 有一些男士會和朋友傾訴,不過兄弟之間又未必會牽涉情緒字眼,承認壓力很大已經算表達了一些感覺,更多是那一種「在心中」的沈默不語。 也有選擇做運動的爸爸,知道安多酚可以令人開心,可惜新手爸爸甚少抽到時間運動,就算可以,一回到家或許就要面對妻子的冷嘲熱諷,扣上私的罪名。 當我們大義懍然地批評,做爸爸無論怎樣壓力大也不應該傷害孩子,但這個社會又提供什麼配套,協助年輕的家長? 上個月一宗新聞,由於不善情緒管理加上身邊沒有支援,新手爸爸情緒失控,掌摑女嬰致植物人,事件對整個家庭是不幸,對社會來說也是警告。當我們大義懍然地批評,做爸爸無論怎樣壓力大也不應該傷害孩子,但這個社會又提供什麼配套,協助年輕的家長?單單是爭取侍產假,已經要搖尾乞憐,動輒與經濟效益掛鉤,沒有想過讓新手父母多點空間適應,其實是一項社會投資、長遠鼓勵生育讓人口年輕活力化。 奉勸新手爸爸們,要有心理認知面對的挑戰不比參加三項鐵人賽少,要正視自己的情緒需要。除了埋怨冷宮孤寂之外,也要積極反思自己需要什麼協助,疏理好情緒時,你或許會發現冷宮沒有鎖門,隨時也可走出去透氣,不用鑽牛角尖。大家踫到剛剛成為新手爸爸的同事下屬時,除了恭喜外還要體貼一點,關心一下他的身心狀況,因為嬉皮笑臉下可能藏着一顆玻璃心呀!

詳細內容

自在講媽:離虎得樂

家傭困惑地望著我:「他要面試?他一歲為什麼要面試?」 趁開學特賣買了一堆兒童書和一幅會發聲的地圖,計劃每天跟牙牙學語的雞蛋仔說故事。家傭也覺得有趣,邀請她隨意翻閱時,順帶告訴她平日可以陪雞蛋仔閱讀。她擔心雞蛋仔會用書本磨牙,我覺得沒吞下去就成,多接觸書本反而避免不久參與面試時,吃掉學校的書本。家傭困惑地望著我:「他要面試?他一歲為什麼要面試?」 她一直好奇為什麼有僱主期望菲傭可以補習英語,她認為孩子上學就自然會英語。 想了想,簡略地告訴她香港就學情況,介紹了N班面試之類;她說在菲律賓的孩子,適齡入學由政府安排,大部份家長都不會為學位奔走,當然富有的孩子可以選擇唸私學,但也沒有幼稚園面試云云。來港之後,她一直好奇為什麼有僱主期望菲傭可以補習英語,她認為孩子上學就自然會英語。她又不明白學校有老師有功課,為什麼放學後仍要補習。間中聽到學童輕生的新聞,她會心疼那些父母。在她心目中,菲國小孩最大的威脅只是毒品,所以她努力儲蓄,計劃當兒子踏入青春期時就辭職回鄉,陪伴兒子加緊管教。至於升學,她樂觀認為菲律賓就業情況一般,念書跟賺錢沒有直接關係,只求孩子健康、不要誤入歧途,開開心心上學就足夠了。 家傭難以置信,除了香港還有什麼地方都有類似的壓力?她側側頭:「都是有中國人的地方嗎?」 聽罷有點心虛,此地無銀地辨解:「國情不一樣,不是我過份緊張,而是買圖書時,身邊已經有孕婦付款,售貨員認為雞蛋仔太遲起步,人家胎教已學拼音遊戲!」家傭難以置信,除了香港還有什麼地方都有類似的壓力?我再想了想,台灣、新加坡、聽說上海的壓力也不少。「那麼,」她側側頭:「都是有中國人的地方嗎?」嗯……又一個無言而對。 這一番對話讓我輾轉反側了幾晚,反思「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華人傳統。雖說行行出狀元,但在香港傾家蕩產去栽培孩子念書的虎爸媽仍佔大多數。當初在書攤玩了半天發聲地圖,實在不好意思佔人家便宜,便買了回家,順便購入特價的圖書。這純粹貪平宜的動機,很快被售貨員加油添醋,動搖起來,變成懶惰媽媽輸在起跑線,要盡快將勤補拙變成大老虎,加緊訓練幼兒。 可以期望他出類拔萃,但不可以忘記他有自由意志。 老實說,兒子對地圖只有過一分鐘的好奇,讓我有點失望。不過冷靜地分析,他才一歲根本沒有足夠認知能力,怎可以強迫孩子理解呢?曾經道聽途說,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硏究過,理想的家長會積極參與孩子的教育,並設定合理水平較高的期望作為向上的推動力,但尊重小朋友最終的自主權。我可以大力參與雞蛋仔的教育,可以期望他出類拔萃,但不可以忘記他有自由意志。 當我繼續專注研究那幅地圖時,雞蛋仔竟然安靜地靠著我,閱讀心愛的小火車數字書。那一刻感受到雞蛋仔的呼吸和體溫,親子時光時多麼美好!施主,回頭是岸,離虎得樂!  

詳細內容

自在講媽:勿讓兒童淪為箭靶

一齣新手爸媽電視劇,題材寫實引起大家的共鳴,包括老公都有收看。每次聽到女主角呼喝:「死去乜乜乜啦!」老公就會偷瞄我一眼,嘴角上揚,我也不甘示弱橫他一眼,他便會拍掌:「沒什麼似,就這嘴臉最像女主角!」我牙癢癢地踹他一腳,雞蛋仔見狀會咔咔地笑。我看過池川明的《媽媽,我記得你》,胎內記憶透露小朋友在天堂一早已經觀察及選定父母,我不知道屬真屬假,但如果真有其事,雞蛋仔應該喜歡我們的幽默感和自省能力,還有就是不會視他為出氣袋。 這些衝擊揭示、突顯或激活了夫婦關係中,可能一直存在的矛盾,在新生命的降臨時「避無可避」要正視及處理這堆問題,稍一不慎,負面情緒爆炸就會殃及下一代。 在家庭中,子女必然會承受夫妻之間的張力。極端的就是父母虐兒發洩的悲劇,而尋常家庭裏也會不經意把婚姻壓力投射在孩子身上,令他們成為箭靶。試想想,老夫老妻尚且會吵架,更何況新手父母——面對太多不確定因素、挑戰體能極限、應對長輩的期望;待孩子適齡入學,學業、家庭經濟和社會期望亦會加重婚姻考驗,一切都衝擊着婚姻基石。這些衝擊揭示、突顯或激活了夫婦關係中,可能一直存在的矛盾,在新生命的降臨時「避無可避」要正視及處理這堆問題,稍一不慎,負面情緒爆炸就會殃及下一代。 夫妻恩愛時,稚子淘氣是生活的小確幸,但夫妻關係緊張、出現嫌隙時,天真活潑竟然可以成為批評對方沒有盡父/母之職、沒有用心管教的證據。其實小朋友未必「難湊」,在輔導室心平氣和討論時,便會發現衝突始於拍拖已存在的盲點,孩子只是踏中地雷,讓父母硬着頭皮「掃雷」,接受輔導。 夫婦經常因爲新生命才明白,雙方倫理道德價值觀的嚴重落差…… 好像電視劇中的夫妻,因為小朋友報 playgroup ,引發大家對金錢和教育價值觀的衝突;現實生活中,我和老公也會因假期應否帶BB逛街這種芝麻小事,而發現彼此對私人空間的需求存在很大分歧。夫婦經常因爲新生命才明白,雙方倫理道德價值觀的嚴重落差,例如怎樣才算孝順父母?怎樣才能體面安排家庭聚餐?怎樣生活作息才算獨立於原生家庭? 面對這些衝擊,如果夫婦欠缺深刻討論和反思,很容易過分簡化問題,把「責任」歸咎於孩子的出現。最常聽到是:「待孩子長大一點就okay 」,假設將來可以騰空休息,做會自己,問題便會解決。但事實上,隨着孩子長大,管教的挑戰只會更多,十之八九的父母並未排解深層矛盾,孩子只會繼續「躺着也出血」,成了二人角力的活靶。例如明明是不滿配偶的行為,卻會習慣呼喝小孩去引人注意,或者借題發揮,放大小孩的缺點曲線批評配偶。 孩子站在中間,刀來劍往,怎能獨善其身?就算雞蛋仔不會說話,也能夠判斷爸爸媽媽之間針鋒相對是否玩票性質,更可況年長的孩子,他們要吞下父母的情緒,怪可憐的。生兒育女本來就是人生學習課題,要警惕自己,檢視夫婦的衝突根源,以免令兒童無辜替上一代受罪。

詳細內容

自在講媽:開學日家長焦慮發作

九月是香港傳統的開學季,我求神拜佛希望雞蛋仔不要在九月一日出世,免得頭廿年要在開學日慶祝生日,不能請假全家一起去旅行。 等一會就可能已經錯過了七八十個訊息,最可憐是這些群組可能由班主任成立,根本不可以「退谷」…… 社工朋友都知道,開學與放榜都是高危時期,學生老師家長也十分緊張。面對年紀較小的學生,家長的壓力環繞在暑期作業、校服整齊、校巴家傭交接,年紀比較大的學生,可能是升學、轉校、留班或重讀,背後的家長同樣需要認識一群新的教師及其他家長,單單是加入電話群組,就已經很頭痛。有媽媽曾告訴我,每天都要金睛火眼地留意群組,等一會就可能已經錯過了七八十個訊息,最可憐是這些群組可能由班主任成立,根本不可以「退谷」。這個全職媽媽精神壓力很大,丈夫每天分析股市走勢,而她自嘲生活也是「大起大落」,很害怕兩個小朋友開學。 提醒一下家長,在忙碌的日程當中,除了支援小朋友的情緒健康,也得照顧自己的需要,整理個人情緒。留意身體反應,可能因為開學你已經有焦慮的跡象(參考醫管局網站): 心跳加速/心悸 出汗/手汗 身體顫抖/牙震 呼吸困難 窒息感覺 胸口痛/胸口不適 反胃/肚痛/胃部不適/腹瀉/尿急 眼花/頭暈/站不穩/腳軟 發冷/發熱的感覺/臉紅/臉青 感覺麻木/麻刺 小朋友不能輕易表達情緒,他們需要協助和學習,而第一個情緒老師便是父母…… 香港教育大學早年有一項問卷調查,發現家長焦慮水平越高,子女也越容易在學習、社交、自律三方面出現行為問題。記住你的焦慮情緒會蔓延家人,焦慮反應可能是鏡子反應、是你的情緒投射,互相影響之下成為惡性循環。小朋友不能輕易表達情緒,他們需要協助和學習,而第一個情緒老師便是父母,爸爸媽媽們要先照顧好自己,才可以身教示範有效的情緒管理。 現今香港家長面對多樣競爭,加上資訊科技發達,大家更容易互相比較子女的發展;成為人母後,我也變得神經質,更能體會家長為何沒辦法放鬆心情。當我緊張時會做呼吸練習,會刻意按著肚皮,深吸氣時,想像空氣充滿肚子甚至可以把手彈開,呼氣時,就想像把焦慮的酸臭味也吐出來。一個深呼吸不夠,就做三回,當意識停留在自己的肚腩鬆鬆的時候,well,你已經成功暫時放下焦慮了!情緒管理和體重管理一樣,需要持之以恆、需要決心,而且每個人的「體質」不一,需要多一點自我反思,設計小技巧幫助打破親子之間的焦慮循環。

詳細內容

自在講媽:最甜蜜的痛

在撰寫「第一次」的時候,就決定留八月最後一期專欄予雞蛋仔,記下他出生的過程並祝福他周歲生日快樂。 十號風球那天已過了預產期一個星期,暗自祈禱不要選風雨飄搖時生孩子。隔天產檢發現胎盤開始鈣化而且開了一指,醫生認真跟我討論,雖然我很期待自然分娩,但如果週末還沒有動靜,下星期一還是剖腹分娩比較安全。 星期六晚老公陪我吃潮州菜,散步回家時開始灑雨,三號強風信號了。問老公雞蛋仔是不是討厭我才遲遲不出來,他說:「或者他很愛你、怕你痛,所以在猶豫如何出生呢!」 不夠半小時陣痛就突然加劇,我由嬉皮笑臉變成面容扭曲,全身冒冷汗。 半夜感到輕微腹痛,直到凌晨兩點才發現「穿水見紅」,我非常興奮,是期待已久的十級陣痛!但同時又很苦惱,風雨交加怎樣可以買到快餐店薯餅吃呢?老公如坐針氈,來回檢查「走佬袋」、看風暴消息,絮絮念着要立刻入院。抵不住他的嘮叨,我們在風雨中起行,四點到達時才開了兩指,但不夠半小時陣痛就突然加劇,我由嬉皮笑臉變成面容扭曲,全身冒冷汗。 老公在一旁數呼吸令我覺得厭煩,但沒有力氣叫他閉嘴。陣痛來臨時,真的像扭毛巾,產婦當然就是被扭的毛巾。我意識清醒,腦海急速運算着,為什麼隔廿十分鐘的陣痛,突然變成兩分鐘一次?傳説第一胎會痛上兩天,那麼每兩分鐘痛就夾着一分鐘劇痛,一個小時有六十分鐘,距離生之前還有多少次? 我永遠都會記得,推入手術室前那個四目交投,我們兩個都很害怕…… 本來護士問我要不要「笑氣」,怎知胎兒心跳突然下降不足一百,立即換來氧氣罩並提醒我冷靜深呼吸。心裏暗忖大事不妙,到第二次胎心下降時,便決定緊急分娩。老公不可以進入手術室陪產,我永遠都會記得,推入手術室前那個四目交投,我們兩個都很害怕。 主診醫生在八號風球下趕路,特許我半身麻醉以免醫生問話回應不來,怎料他進入手術室就立即開始剖腹。為了緩和氣氛,還跟我說笑保證不會因颱風加診金,也不會報復BB而打他屁股。我都沒聽入耳,望着手術燈感覺一切都很不真實。 有一半醫護人員抱他往另一角落檢查,擔心雞蛋仔缺氧。 當醫生抱着濕漉漉的雞蛋仔出現在我眼前時,他只有微弱的哭聲,有一半醫護人員抱他往另一角落檢查,擔心他缺氧;過了幾分鐘終於聽到他聲嘶力竭地大哭,所有人才真的鬆一口氣。老公事後形容,醫生進手術室不久,就換了一團紫紅色的生物出來,護士着他確認這是他的兒子。但還未回過神來,雞蛋仔就被送上育嬰室,丟下他可憐兮兮的呆坐在走廊,手術室門後的老婆生死未卜、恐懼地等了一個多小時。(其時,我和醫護人員閒聊着八號風球有沒有超時補水、醫院餐廳有什麼好吃……) 隔天醫生告訴我雞蛋仔一切安好,相信產程急或是臍帶被壓而導致胎心下跌,剖腹時也發現他的頭已經落到盤腔低位;鑑於他「逾期居留」、蠻勁衝閘,醫生猜想他長大後是個留前鬥後、功課衝deadline的孩子! 就這樣一年了,慶祝孩子生日比自己生日更幸福!雞蛋仔,你要健康快樂,媽媽可以肯定地多謝你,帶給我生命中最甜蜜的痛。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