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開學:新學年新目標 睇子女特質訂製 最忌有始無終 孩子習慣「爛尾」

還有約兩星期便展開新學年,爸媽和孩子,你們準備好了嗎?或許不少家長都喜歡給子女訂立新目標,期望小朋友來年的學習有一番新景象。但專家提醒,假如訂下目標後沒有周詳的執行方案,那往往只會「爛尾」收場;而不斷累積「爛尾」經歷,更會對孩子的成長構成負面影響。因此,如何替小朋友訂立目標,箇中大有學問,家長必須從長計議!   「成就型」未必需要設目標 從事生命教育工作逾20年、經常應邀到學校主持講座的EDIT Workshop創辦人陳志耀(Tommy)先釐清,並非每個小朋友都需要在新學年訂立新目標,「要視乎孩子的學習特質,若是『成就型』,本身已經有很強的自我推動力,家長就用不着再給什麼目標,意義不大;反之,屬於『關係推動型』者,自我推動力不算最強,這類孩子的動力源自跟他們有感情聯繫的人,由家長給他們訂下目標便較適合」。 陳志耀(受訪者提供) 當家長認為有確切需要給子女訂目標後,下一步就要細心思量,有沒有周詳的方案,讓這個目標在未來一個學年達成。Tommy說︰「假若新學年興致勃勃訂了目標,最終卻虎頭蛇尾,大家在毋須付任何代價下,翌年又重新訂一次,這樣其實只是在建構孩子的負面經歷。當不斷循環這種『有始無終』的經驗,長遠就會變成他們的行為模式,是要不得的。」但他強調,並不贊成懲處未能實踐目標的孩子,因此唯一方法是勢在必行,必須達標! 落實執行——莘莘學子在新學年訂立新目標,或會帶來新景象,但必須落實執行。(設計圖片,real444@iStockphoto) 如能力較弱 量化執行細節 Tommy說,鑑於每個小朋友的特性不同,家長有需要個別「度身訂做」落實大計。概括而言,對於動力和能力都不算太弱的孩子,可提出大方向的指導;相反表現相對遜色的孩子,便需要把執行細節量化。以提升中文能力為例,「對於成績中游的孩子,可能在開學初期便商量好,今年要多看哪類型的書本、哪個作者的作品,之後家長就毋須每天指指點點,待半年或一年後檢視就可以;但若然要幫助那些缺乏動力的小朋友,就可能要限定他們每天閱讀數篇文章,或每天必須持續看半小時中文書等。不過,這個光譜亦很闊,也視乎孩子的特性,量化可短至逐天計算,亦可以一個星期、一個月去計算」。 按部就班——針對能力較弱的小朋友,可由訂立小目標開始,按部就班。(CreativaImages@iStockphoto) 他又特別提到,針對能力較弱的孩子必須按部就班,讓他們先由小目標開始,而在過程中,家長的陪伴也十分重要。「寧願起步時,只是簡單的小目標,當孩子實踐到,便會帶來成功感,之後持續完成,就會有滿足感。而隨着把握感、方向感、目標感等也累積足夠,家長便可以把目標上調,所以需要有節奏地慢慢加速,不能操之過急。此外,家長更要從旁協助,指導他們去完成哪些任務,避免子女因為應付不到而產生挫敗感。」 帶來滿足感——當孩子能落實自己的計劃,會帶來成功感和滿足感。(szeyuen@iStockphoto) 特殊情况可微調目標 堅持完成 談到開學後,孩子總有機會面對很多突如其來的狀况,例如某天功課量特別多,或者要參加比賽訓練等,令生活變得忙亂,Tommy建議此時寧可稍稍調節每天擬定的小目標、小任務,也不要輕言放棄。「舉例,原本說好每天要閱讀半小時英文書,那天可縮減至15分鐘、10分鐘;但仍要堅持,因為要形成軌迹,最終才能變為習慣。」 重返校園:加插學習環節 今日開始重啟上學引擎 悠長的暑假踏近尾聲,孩子又是時候收拾心情,準備上學了。臨牀心理學家張展圖(Felix)建議,家長由現在開始,可每天安排子女於固定時間,做些跟學習有關的活動,目的是令孩子感受到暑假即將結束,同時有助他們重新掌握學習的節奏,「即是要重啟他們的學習引擎!因為已經是8月中旬,假如仍任由小朋友每天什麼都不做,只管玩的話,而轉眼又突然要上學,屆時需要做很多功課,反差太大,他們會較難適應」。但Felix強調,不一定要強迫子女做紙本練習,可以採用不同的方式,包括看教學影片、閱讀,甚至用遊戲形式去學習,只要每天的日程都有學習元素在內,已經足夠。 張展圖(受訪者提供) 分享「過來人」經歷助增強信心 此外,部分孩子或會對新學年的「未知」感到擔心。Felix建議家長主動跟子女傾談,助他們解開心結,「有些小朋友可能會憂慮升班後,要跟好朋友分到不同的班別,或者會轉換一班不熟悉的老師。家長可引導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做足心理預備」。然而,他提醒家長不要馬上否定子女的擔憂,取而代之,可用同理心去回應,「先同理孩子的感受,『是啊!這樣真的會令人有些擔心』,之後才慢慢跟他們分析其他可能。例如說,縱使新學年未能和好朋友同班,但不代表不能見面,大家在同一校園,仍然有機會一起玩,况且新學年也有機會認識新朋友;而轉換新老師,或許也會相處愉快,上課同樣開心」。他補充,家長還可以用「過來人」身分,跟子女分享兒時經歷,「當小朋友知道,原來爸媽也試過面對這些困難,但最終都解決得到,對他們來說,信心會增強一些」。 良好溝通——開學前,家長可多抽空與子女傾談,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態。(Tomwang112@iStockphoto) 陪視察校園 選購書包文具 至於一班由幼稚園升上小學的準小一生,面對的轉變更多,忐忑感可能更大。Felix稱,家長有需要在開學前做多些準備工夫,幫小朋友順利過渡。雖然現時學校普遍在8月尾或9月初舉辦小一適應周,但Felix認為如情况許可,父母最好在適應周前,陪同子女親身到學校外圍視察,「讓他們知道,未來幾年都會在這裏讀書。有爸爸媽媽陪同一起去看,效果很不同,孩子的安全感會大些」。家長亦可充分利用學校網頁,預告一下各個學科、校園設施、課外活動等資料,使孩子更具體知道,小學和幼稚園校園生活的分別。 接觸新環境——新學年,孩子或要接觸許多新老師、新同學,都會構成壓力。(monkeybusinessimages@iStockphoto) 由於幼童一般較信服父母的權威,Felix指出,這時家長的身教尤其重要,「可以多分享自己當年入讀小學的經歷,那時遇到的憂慮是如何解決。這些經驗之談,都是孩子的強心針」。 Felix還教路,家長可透過陪伴子女選購喜歡的書包、文具,增添他們對上學的期待和愉悅感,「小朋友一般都揀選印有自己喜歡的卡通人物或圖案款式,容讓他們自由選擇,一來可逗他們開心,二來這種父母陪同選購的感覺,會投射到這些物品上,當他們看見這些文具,會產生『父母陪伴』的安心感覺,對紓緩緊張情緒很有幫助」。 文具良伴——帶着自己喜歡的文具上學,可令小朋友更雀躍、更醒神。(資料圖片)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2期]

詳細內容

解鎖孩子心:給孩子消化情緒的空間

星期六下午,妮妮一如以往來到中心上課,但有所不同的是,她沒有朝氣勃勃地跟我們打招呼,而是心事重重,一言不發。從她散發的情緒中,感到她正在被烏雲覆蓋着。 當妮妮坐下時,我問她:「你還好嗎?」她只是把頭垂下,低聲地「嗯」了一聲。看到她迴避我關心的眼神,同時不自覺地將身體蜷縮起來,這些小動作都反映她想保護和隱藏自己。 我暫時忽略妮妮的狀態,給她一些時間和空間,跟別的孩子互動一下。我請孩子回顧上一節課有關溝通的內容,並請他們分享有什麼「有效溝通的方法」。 後來,幾個學生回答問題後,我觀察到妮妮也開始放鬆了,並投入課堂的互動。我面帶笑容地鼓勵她:「妮妮,你都想試試嗎?」於是,妮妮回答了幾句,我讚賞她說:「謝謝你的回應,你說得不錯!」 這時,妮妮恢復與我們的眼神交流,我感受到這是一個合適的時機關心她。我語帶平靜地問:「你今日好像有些事情思考中,你想跟我們分享嗎?我們也想聽聽喔。」 樂團落選感失望 妮妮告訴我們,她為了準備學校樂團的選拔,練習了很久,剛才知道自己落選,感到很失望。把這事情說了出來後,她感覺舒服多了。 落選這事讓妮妮受了一點衝擊,她心裏也有很多不同的情緒和意念產生。當孩子遇到這些狀况,有時他們都會覺得很混亂或不知所措,有些孩子的情感甚至會像「凍結」了似的,並未意識到自己的狀態。 留意孩子非語言信息 這時候,我們就需要留意孩子一些非語言信息,給他們有消化和沉澱的空間。如果我們忽略了這些信號,急不及待地問:「發生什麼事?快點告訴我吧!」或者以「淡化事情」的模式,試圖讓孩子減低負面情緒,例如:「落選好小事,別不開心了。下次再努力點不就好了嗎?」 這樣,孩子會有種「被審問」或否定的感覺,有可能觸發孩子的防禦機制,牽動更大的情緒。 所以,跟孩子溝通,不但要多聆聽,還要多觀察,用心感受他們的狀態和氣氛,有時需要分辨時機,先延遲判斷和說教。當感受到氣氛不再如此僵硬、充滿張力或停滯時,我們與孩子就可以有較輕鬆、自然的對話,陪伴他們走過生命成長中的四季。 文:陳志耀 作者簡介:EDIT Workshop學習及個人成長教育中心創辦人及課程總監,從事生命教育工作接近20年,經常受學校和機構邀請,分享教養心得和孩子同行經驗,是一位資深青少年及家庭教育工作者。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2期]

詳細內容

解鎖孩子心:溝通之門如何重啟?

一次家長見面,俊宏的爸爸顯得憂心忡忡,他說:「我每日感到最大壓力的事就是叫他出房門食飯……」 爸爸回憶上年7月俊宏接過DSE的成績單後,他成績未如理想,需要在原校重讀。往後,俊宏總是留在自己的房間裏,只有吃飯時才會出來。 每當爸爸想跟俊宏傾談時,他都說:「我不想談。」 家裏的氣氛變得緊張,爸爸總是要大嗓門地叫俊宏出來吃飯,有時俊宏不回應,爸爸就忍不住責罵他。 時間一天一天過去,俊宏像是封閉了自己,父親不明白,是自己對兒子做錯了什麼?為何兒子突然變了另一個人似的? DSE未如理想 自覺是失敗者 後來,俊宏來到我中心,在與一班同路人的互動下,他的心慢慢被軟化。俊宏形容自己是一個「loser」(失敗者),因為他身邊的同學都是尖子,他覺得自己毫無用處,然而他過去沒有放棄,一直有溫習和去補習,但當接到成績單後,他判斷自己的努力是徒然的,早知一早放棄更好。 他知道爸爸為他感到着急,經常問他:「你需要多些補習嗎?」、「你覺得要如何改善成績?」、「你今日有沒有溫習?」……俊宏很害怕面對爸爸,總是躲在房間裏逃避父母的追問,他覺得自己成為了他們的問題和負累。 與他爸爸傾談之下,原來他的焦急背後還有一份愧疚,他懊悔過去很少開口關心兒子,希望能與兒子有重啟溝通的機會。 勿焦急解決問題 表達關心點到即止 我請爸爸試着調整焦點,試着放下「解決問題」的焦點,先向兒子給予各種的建議和方法,也試着「點到即止」地表達關心,讓俊宏多了空間去消化和整頓思緒,使家庭氣氛緩和。 俊宏對爸爸的心情多了一份理解,感受到爸爸是「關心他」,不是「分析他的問題」。俊宏也明白自己的責任,試着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只想着「父母永遠不會明白自己」。 這看似是家庭的風暴,但歸根是始於對彼此的着緊和愛,當溝通重啟,一方多聆聽,一方多表達,定能讓彼此的心更貼近。 歡迎瀏覽暑期課程資訊:editworkshop.com/summer_course_2023 文:陳志耀 作者簡介:EDIT Workshop學習及個人成長教育中心創辦人及課程總監,從事生命教育工作接近20年,經常受學校和機構邀請,分享教養心得和孩子同行經驗,是一位資深青少年及家庭教育工作者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7期]

詳細內容

解鎖孩子心:孩子哪句真,哪句假?

小維的媽媽疑惑地說:「我與囝囝溝通時,他常常『一時一樣』,例如昨天我問他要不要找老師補習中文,他即時說好,轉頭又說自己說錯了,不想補了……我不知道他哪句是真,哪句是假……」 我想起一次小維在課堂分享:「我不喜歡中文科。」 「為什麼你不喜歡中文科呀?」我好奇地問。 「因為我總是寫錯字,我覺得自己無記性……」小維有點失落地說。 「但我每次讓你選擇用中文或英文寫字,你都會選擇中文呢!」我讚賞小維說。 「因為我想練習多些……」小維解釋道。 「我很欣賞你想進步!那你有沒有跟媽媽說過呢?」 「有……但我都未講完,媽媽就說:『你不可以怕寫字,要從錯誤中學習……』」 習慣說大人想聽的答案 原來,小維總是害怕自己說錯話,所以他習慣說一些大人想聽的答案,而不是自己的真正想法,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應對機制。那麼,如何打破孩子這個機制,重新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呢? 1. 「開放交流」比「是否選擇」好 面對是與否的選擇,例如:「你想不想去?」、「你喜歡這個活動嗎?」小維都會不假思索地選擇合乎父母期望的答案。我提議媽媽,如果想了解小維的真正想法,可以試試這樣問:「你覺得這個活動如何?」、「不如你講多少少,我想聽你說……」讓小維嘗試表達多些,才要求他作出選擇。 2. 「給予思考空間」比「冗長道理」好 這代孩子有一個特性,他們希望自己有機會去理解事情,而不是全部被道理灌輸。所以,避免太快中斷孩子的說話,讓他有空間沉澱和消化。我們可以試試這樣問:「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我先聽你說,我再分享我的看法……」 鼓勵孩子說出經歷 3. 聽到孩子的內在需求 事情往往會引發感受,而感受反映着我們正在經歷些什麼和內在的需要。就像小維不喜歡中文的背後,是感到很挫敗,但同時渴望有進步。如果身邊的人對他表達鼓勵,定能給他有一股向好的動力呢!引導孩子將事情背後的經歷說出來,可以讓我們了解彼此更多呢! 歡迎瀏覽暑期課程資訊: editworkshop.com/summer_course_2023 文:陳志耀 作者簡介:EDIT Workshop學習及個人成長教育中心創辦人及課程總監,從事生命教育工作接近20年,經常受學校和機構邀請,分享教養心得和孩子同行經驗,是一位資深青少年及家庭教育工作者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5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解鎖孩子心:自我保護的「小霸王」

小揚在學校對同學的態度不太友好,很容易與別人衝突。於是,爸爸提議召開家庭會議,一起分析小揚的情况,討論他在與人相處上要改進的地方。後來,爸媽卻發現小揚變得愈來愈敏感,每次想關心他或者找他傾談,小揚就會找出各樣藉口逃避,只會回應「沒有啊」、「不知道」……感覺他愈來愈收藏自己的感受。 「外在的我」與「內在的我」 在一次「自我認識」的課堂上,小揚畫了兩幅自畫像,一幅是「外在的我」:一副得戚的面孔,下面寫着:「你們個個都不及我!」、「哼!你們以為自己很厲害嗎?」;另一幅是「內在的我」:一副流淚的面孔,下面寫着:「我很累、很孤單……其實我不想再鬥下去……」 小揚小時候曾經被同學欺負,常常取笑他,所以他對交朋友失去信心,總是以「攻擊」的方法來自我保護。其實他是一個情感豐富的人,心裏非常渴望找到交心的朋友。當爸媽想幫助小揚時,理性的分析讓他覺得自己是一個問題,令家人很失望和擔心。我們鼓勵爸媽讓小揚有更多的表達空間,當中可以運用一些溝通的法則: 害怕被人拒絕 缺乏安全感 1. 了解表層情緒背後的深層感受: 孩子有時會透過講述事情來表達自己的心情,或是將表層情緒發泄,像小揚雖然會說一些口不擇言的話,或看起來總是很生氣,但其實他深層的感受是害怕被人拒絕,對關係缺乏安全感。與他溝通時,不要急於對他的說話和行為下判斷,他需要別人給他多些空間,引導他去意識和表達。 2. 讓孩子感受自己也重要: 有時我們對孩子訓話、講道理,出發點都是為他們好,但孩子心裏並不是這樣理解。他們會覺得自己有問題,需要被解決,而自己的心情和需要不被重視。這樣的狀態,他們會更不願意與父母對話。我們可以試着跟孩子說:「我們很關心和重視你,希望了解你多點。我想聽聽你有什麼看法/感受?」,而不是說:「你再這樣做,就沒有人想理睬你!」、「你的行為這麼差,怎會有人願意跟你做朋友,換我也不想呢!」 一個表達情緒的出口 3. 多向孩子表達同理心: 傾談時,可多用「我看到你……」、「我聽到你……」、「我感受到你……」來同理孩子的心情,例如:「我聽到你說你很生氣……」、「我感受到你很失望,其實你也很想找到一個了解你的朋友。」當父母多了聆聽,小揚的情緒有了一個表達的出口,與人相處時也減少用激烈的情緒來發泄。 歡迎瀏覽暑期課程資訊: https://editworkshop.com/summer_course_2023/ 文:陳志耀 作者簡介:EDIT Workshop學習及個人成長教育中心創辦人及課程總監,從事生命教育工作接近20年,經常受學校和機構邀請,分享教養心得和孩子同行經驗,是一位資深青少年及家庭教育工作者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0期]

詳細內容

解鎖孩子心:怎建立孩子做功課的責任感?

媽媽對諾仔做功課的情况感到束手無策,不但經常拖延,態度也不認真。例如不看清楚題目,因而常常做錯,或說自己不懂做。媽媽嘗試幫他訂立時間表,說明如果不能在限時裏完成功課,就刪減玩樂時間。然而諾仔仍是無法完成,還囂張地說:「不玩就不玩!我都不想玩!」氣得媽媽火冒三丈。如何讓諾仔對學習更上心? 滿足情感需求 孩子態度可望改善 1. 先觀察拖延背後的動機 首先,家長要觀察孩子是不懂做,還是正在爭取關注。媽媽教諾仔做功課時發現到,只要加以少許解釋,他就懂得做,其實不是能力的問題,而是希望媽媽陪伴。所以媽媽設定一些特別時間(special time),這些時間沒有特定目的,不是為了學習;當諾仔做完功課,就可以單純與媽媽一齊玩樂或者落公園。當諾仔對媽媽的情感需求得到滿足,態度就有了一些改善。但如果發現有些題目孩子真的不懂,此時就應該先溫習,把概念弄清楚,才讓孩子完成功課。 「我怕別人笑我蠢」 2. 建立主動發問的習慣 我們要鼓勵孩子發問,並且要問得具體,不要只說「我不懂」,請他說說哪一題不懂,或者哪些字詞不明白。如果孩子不看題目,就請孩子將題目讀出來,觀察一下他是認字還是理解上出現困難。其實,諾仔不願意發問,背後是害怕別人的否定,他說:「我怕別人笑我蠢。」所以,當他願意嘗試發問,媽媽就給他即時的讚賞,讓諾仔主動的行為得到肯定,讓他有發問的勇氣,打破他「不懂做就是無用」的觀念。 3. 讓孩子辨別自己的責任和承擔後果 有時諾仔仍然不願做功課,此時父母就該「放手」,讓孩子清楚自己要承擔的後果。媽媽溫柔而堅定地告訴諾仔:「媽媽已經協助了你,包括教導和解釋題目,我的責任已經完成;剩下的思考、寫答案、發問都是你的責任,我相信你有能力做到。」 透過一步步引導,當諾仔面對不懂做的功課,他的拖延行為減少了,多了主動發問,也珍惜完成功課後可以到公園玩的時光。 文:陳志耀 作者簡介:EDIT Workshop學習及個人成長教育中心創辦人及課程總監,從事生命教育工作接近20年,經常受學校和機構邀請,分享教養心得和孩子同行經驗,是一位資深青少年及家庭教育工作者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5期]

詳細內容

解鎖孩子心:為何孩子常說「不知道」?

問孩子意見時,他們常說「不知道」,父母可以怎樣了解他們的想法? 一次媽媽帶女兒晴晴到圖書館。晴晴站在書架前苦惱地說:「我不知道應該看什麼書……媽媽你幫我選吧!」可是媽媽選了幾本後,晴晴卻說:「我不喜歡看這些……」 怕被拒絕 感到不被聆聽 媽媽每次問晴晴意見時,她總是說:「我不知道……」但媽媽代為決定後,晴晴卻說沒有興趣或不喜歡,媽媽感到無奈,心想:「難道她長大後,也要我幫她作決定嗎?」也許,這時父母可以先了解一下孩子的感受和想法: 1. 害怕被拒絕:晴晴說出想法後,別人可能不同意,並說:「不可以!」晴晴感到自己被拒絕,所以會說「不知道」來逃避被拒絕的感覺。 當父母想否定孩子的決定前,可先同理孩子說:「我聽到你說……你的意思是……」讓孩子感到被聽見;然後嘗試解釋給孩子聽不可行的原因,再開放數個可行的選項給孩子選擇。 2. 感到不被聆聽:每當別人說服晴晴改變決定時,晴晴心裏疑惑:「為何別人已經決定了,還要問我呢?」她希望別人也會聆聽自己的想法。 父母可先檢視自己是否有一個牢固的想法,傾向希望孩子同意?可預先作思想演練,如果孩子不同意,我們也能否耐心聽聽孩子的想法? 3. 不想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晴晴曾經作出承諾,例如用心學習鋼琴,但後來卻不想學了,爸媽覺得女兒必須堅持自己的決定,不容許晴晴半途而廢。自此,晴晴不敢再答應父母其他事情,害怕自己做得不好,讓父母失望。 當孩子遇上困難,父母可以先關心孩子面對的狀况。如果我們只是說:「你決定就不能改變了!」會讓孩子感到無助。 防禦機制下 寧留在安舒區 4. 尋求安逸:孩子解決困難的經驗不足,在「追求快樂,逃避痛苦」的防禦機制下,他們選擇留在安舒區,讓自己有種安逸的感覺。 家長面對類似情况,例如孩子想上一個興趣班,之前可先讓孩子看有關的書籍、表演和視察學習環境等,讓孩子增加熟悉感;同時與孩子討論可能遇上的困難,讓孩子預先思考解決的方法,學習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孩子表面上的「不知道」,反映他們內在一種不確定、不安的感受,但他們不懂如何表達。父母更多的聆聽和溝通,可以幫助孩子梳理感受,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 文:陳志耀 作者簡介:EDIT Workshop學習及個人成長教育中心創辦人及課程總監,從事生命教育工作接近20年,經常受學校和機構邀請,分享教養心得和孩子同行經驗,是一位資深青少年及家庭教育工作者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1期]

詳細內容

解鎖孩子心:如何引導孩子說出感受?

今天樂兒被邀請到一個男同學的家玩。離開之後,樂兒抱怨說:「今日不好玩,我以後都不想去同學的家了!」 媽媽心裏很不解,樂兒之前還很期待,為何現在好像不是太高興?樂兒嘟起嘴說:「那些男孩子只是在跑來跑去,好煩呀!我真是很想罵他們!」 媽媽心想:「究竟什麼事讓樂兒這樣生氣呢?」 我們可以如何協助孩子表達感受? 1. 先不判斷孩子的行為,試着同理孩子的感受 媽媽想起沒多久前,樂兒去過另一個女同學的家,那次她們玩角色扮演、看電影和砌拼圖……在樂兒的角度裏,她期待今日的聚會也是同樣的活動。媽媽問樂兒:「上次在欣欣的家玩拼圖和看電影,你覺得很享受,但今日玩的東西與上次很不同,是嗎?」樂兒細聲地回答:「是的,跑來跑去有什麼好玩的……」這時,樂兒沒有再不斷說負面的話,從生氣的樣子變成悶悶不樂的…… 深層感受被聽見 2. 給孩子不同的情緒詞語來表達自己 媽媽問樂兒:「今日沒有你所期待的活動,你會不會覺得很沉悶?還是生氣?還是很失望?」樂兒抬起頭來說:「有點生氣……」媽媽說:「除了生氣,有沒有失望呢?因為都沒有玩到想玩的遊戲……」樂兒的深層感受浮上來,原本繃緊的身體放鬆下來,她原本不意識自己失望的感受,所以只以埋怨的方式發泄。 主動提出意見 聆聽別人想法 3. 協助孩子從不同的角度看事情,主動想出解決的辦法 媽媽欣賞樂兒說:「雖然你不太有興趣玩他們的遊戲,不過我欣賞你有參與。每個人的喜好的確是會不同的。或者下次我們請他們來我們家玩,我們再試試請他們玩不同的遊戲!」樂兒笑着說:「好呀!每個人都可以提議想玩的遊戲,然後再一起玩!」媽媽摸摸樂兒的頭說:「沒錯,我們要主動提出意見,又要聆聽別人的想法。」當孩子的深層情緒被聽見,意識較深的情緒,才能啟動理性腦袋,聆聽別人的教導,將之成為一個正面的成長經歷。 文:陳志耀 作者簡介:EDIT Workshop學習及個人成長教育中心創辦人及課程總監,從事生命教育工作接近20年,經常受學校和機構邀請,分享教養心得和孩子同行經驗,是一位資深青少年及家庭教育工作者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8期]

詳細內容

解鎖孩子心:孩子沉迷網絡,怎麼辦?——協助孩子連結現實世界

媽媽發現阿詩(化名)花很多時間拍攝視頻來發布到社交平台,少了時間溫習,之後甚至完全不做功課,擔心她因沉迷網絡而荒廢學業。媽媽試過責備和禁止女兒上網,但換來女兒更大的反抗,愈來愈隱藏自己,父母更難了解到她的想法。我們該如何與孩子溝通,才能與孩子拉近距離,並減低網絡對孩子的吸引力呢?父母可以從3個教養方向入手: 沉迷背後 反映深層需要 1. 同理孩子處境,關心孩子興趣: 媽媽關心女兒說:「我看到你在拍片,聽到你播着喜歡的歌曲,覺得你好享受這個興趣,我也想知道多些你做的事情呢!」女兒慢慢地感受到媽媽不是判斷她的行為,而是真心希望了解她,所以開始願意與媽媽分享。後來媽媽知道阿詩是在模仿偶像的舞蹈,然後剪輯短片到社交平台。朋友對她的「讚好」讓她感到被欣賞和認同。在孩子沉迷網絡的背後,往往反映着孩子內心的深層需要,如價值感、成就感和歸屬感等。 現場表演獲滿足感 不再躲房間 2. 引導孩子經歷實體活動帶來的滿足: 媽媽覺得阿詩對舞蹈有興趣,提議她說:「我看見你很認真地練習,縱使很難的舞步也繼續堅持。我感受到你對跳舞有一份熱情,你想學習跳舞嗎?」於是阿詩參加了舞蹈課程,體驗到在真實的人前表演的滿足感,漸漸不再躲在房間裏,還在客廳給爸媽表演跳舞,也愈來愈少花時間在社交平台上。當孩子建立與人真實的互動,體會到現實世界而來的滿足,網絡的吸引力自然會降低。 從沒信心 到經歷成功感 3. 鼓勵孩子重視過程,累積正面歷史: 當阿詩面對壓力時,都會不期然拿起手機,漫無目的地看片,避免面對內心的不安。媽媽試着鼓勵她說:「雖然今次跳舞比賽是很困難,但無論結果如何,都是一次美好的經歷。」透過協助孩子表達感受,讓孩子回想自己從「沒有信心」到經歷「成功感」的歷程,這就成為孩子學習的正面歷史。孩子亦能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愛,不是出於自己的表現,而是重視他們本身,他們是值得被愛的。 文:陳志耀 作者簡介:EDIT Workshop學習及個人成長教育中心創辦人及課程總監,從事生命教育工作接近20年,經常受學校和機構邀請,分享教養心得和孩子同行經驗,是一位資深青少年及家庭教育工作者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0期]

詳細內容

解鎖孩子心:正向鼓勵 改善拖延行為

小朋友做功課時藉口多多,走來走去又不專心,怎麼辦? 每天與樂樂(化名)做功課,對媽媽來說都彷彿是一個情緒考驗。「樂樂做功課不專心,坐不定,會說很多藉口離開座位,我請他每完成一份功課才可以走開,他就說要去洗手間……每次做功課可以來回洗手間四五次,真讓我失去耐心,情緒也不好……」 明白孩子內心需求 面對孩子的拖延行為,如果只處理表徵,會有一種沒完沒了的感覺。因為孩子會「見招拆招」,想出千奇百趣的拖延原因。其實,行為反映孩子的內在狀態,要幫助孩子改善拖延做功課的情况,我們要回歸根本,先明白孩子內心的經歷和需求。 父母可以從以下3個方向開始: 1. 觀察孩子重複的行為 父母可以觀察孩子在什麼情况下,會啟動拖延的應對機制呢?樂樂出現拖延做功課的情况,是因為他在學習上缺乏信心,尤其是較弱的中文科,一看到中文字,內心就產生一種「我不會做得好」的感覺,因此就出現拖延做功課的行為。 放下「分析問題」思維 2. 回應孩子的心情 面對孩子的負面行為,父母先暫時放下「分析問題」的思維模式,亦不宜馬上「拆穿」孩子,例如:「你根本不是有需要去洗手間,你只是不想做功課,是嗎?」這樣的回應會引起孩子的羞愧感,讓孩子更難有空間去意識自己的狀况。我們要先讓孩子感到被接納,例如:「你還可以嗎?你是否遇到難題?如果你有不懂不要緊,我很願意教你的。」 讓孩子經歷面對困難,我們可以尋找方法解決,但並不代表他是沒有價值的。 3. 陪伴孩子面對成長的挑戰 樂樂對中文很抗拒,媽媽會陪他一起做,教他如何拆字記憶。當樂樂進步了,媽媽希望樂樂自己做功課時,他就會說:「媽媽你不幫我,我一定不會做。」這時候媽媽應正向鼓勵孩子,給予孩子信心,帶着堅定而溫柔的語氣告訴孩子:「我看見你已經進步很多,我相信你能夠做到的!」 讓孩子勇敢面對成長的挑戰,陪伴他們經歷一次又一次的小成功。 文:陳志耀 作者簡介:EDIT Workshop學習及個人成長教育中心創辦人及課程總監,從事生命教育工作接近20年,經常受學校和機構邀請,分享教養心得和孩子同行經驗,是一位資深青少年及家庭教育工作者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24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