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起遊戲:室內遊戲的不同面貌

小朋友的成長,所處之地離不開戶外和室內,當套用了「小朋友在哪裏成長,就應該在哪裏遊戲」的智樂概念,那麼,小朋友除了在戶外玩,也應該在室內玩。回顧我們多年來推動兒童遊戲的軌迹,當然少不了室內遊戲的蹤影。 早在1997年,智樂便於葵涌首創遊戲資源中心,可供小朋友和家長外借玩具和遊戲書籍,即場參與遊樂坊及遊戲工作坊。過程中,我們不斷嘗試變化,更務求理解公眾需要,以策動合適又合宜的室內遊戲服務。 從玩具借還 到創建自由遊戲空間 至2001年,迎來了一個大契機——我們獲委託管理及營運香港中央圖書館的玩具圖書館,一星期7日,提供館內借還玩具服務。長時間開放兼進駐市區的核心,讓我們有更多機會接觸更多受眾。植入了反思思維的智樂人又按捺不住,又在思前想後,如何推陳出新,為小朋友帶來更高質素的室內遊戲呢? 「不如自行創建一個吧!」萌生了這個大膽想法後,我們組建團隊、啟動研究、尋訪選址、外求專家、構思設計、籌集資金、跟進工程……2009年,遊戲萬象館終於隆重登場,並以遊戲盒子、空中繩網、遊戲穿梭城、遊戲發明室、玩具圖書館等好玩點子,令人耳目一新,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家長也讚不絕口,萬象館更成為室內版自由遊戲的示範佳作,吸引不少業界專才前來交流、觀摩和學習。 遊玩書中世界 誘發閱讀興趣 經歷了萬象館的實際運作後,令我們信心滿滿,向玩具圖書館游說。2018年第四季開始,我們以遊戲工作為基礎,作季度的環境設置,並於遊戲時段作適切回應,為小朋友和家長帶來與別不同的室內遊戲新體驗。改版的服務獲得公眾的認同,我們因而於2019年第四季更進一步,率先引入融合閱讀與遊戲的全新概念「閱.玩 愈好玩」。 當我們設置了阿拉丁市集、恐龍時代、綠野仙蹤或福爾摩斯的偵探場景,小朋友便自動自覺坐上飛氈、化身史前巨獸、變作鐵皮人或當上神探,正印證閱讀與遊戲的協同效應,前者建構遊戲的基礎,後者活現書中的見聞,繼而誘發動力和興趣來把閱讀延伸,再續更多遊戲,無限循環因而衍生。 這個符合圖書館主張,又能配合兒童為本的服務模式,深得館方、家長和小朋友的歡心;不過,我們的步伐沒有停下來,更嘗試在另一塊領土推動室內遊戲。 名為「兒童加油站」的項目由中西區民政事務處主辦,我們由2023年5月起擔任專業伙伴,肩負起將中山紀念公園體育館的遊戲室,一星期兩天來個大變身;我們的行動打破兒童遊戲室的既有面貌,為用家創造不少好玩多變的親子時刻。新年祝願,這個為時11個月的先導項目可以持續發展! 文:張詠詩(智樂兒童遊樂協會室內遊戲項目負責人) 作者簡介:智樂兒童遊樂協會成立於1987年,多年來肩負起推動兒童遊戲的使命,期望建立一個尊重、保護、實踐遊戲權利的社會,讓孩子樂享童年。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82期]

詳細內容

看得起遊戲:遊戲也要學

當小朋友長大成人,有時會忘卻某些人類基本需要,例如不論工作還是上學,都總要閒暇和娛樂;當角色身分轉換了,家長有時又會變得過分呵護,要求愛跑愛跳的子女在遊樂場慢慢走,爬得稍高一點又阻止孩子再往上爬,擔心跌倒受傷,殊不知成長之路正需要重重挑戰,好讓小朋友建立個人能力。  智樂的願景是建立一個尊重、保護、實踐兒童遊戲權利的社會,讓小朋友樂享童年;其中必不可少的工作是倡導遊戲的價值,尋求社會各界承諾,在政策、籌劃及供應層面,回應每一個兒童的遊戲需要。  當我們在大人主導的社會推動兒童遊戲,需要讓健忘的大人們重拾遊戲的童心,重塑對遊戲的認知,以至重整一套兒童為本的合宜實踐方案。總括而言,就是要大人們與遊戲連線,重新學習遊戲。  早在1997年,我們已於葵涌首創遊戲資源中心,想改變的首批大人為家長;之後陸陸續續聯繫海外的權威組織,舉辦遊樂場安全檢查課程、遊戲工作課程等;2013年推出「好玩爸媽學堂」;2015年「智樂學院」現雛形;2017年因應教育局的新指引而開展「學前教育遊戲培訓計劃」,培訓對象擴闊至幼兒教育界。同年,名譽會長馬登夫人名下的The Marden Foundation慷慨解囊,捐獻善款購置永久培訓場所,「安妮馬登智樂學院」正式成立,肩負起推行培訓和傳遞知識的任務。  現時,學院觸及的範疇主要環繞校園遊戲、特殊需要兒童的遊戲、社區遊戲、室內遊戲、醫院遊戲、遊樂環境及家長教育,內容牽涉遊戲工作(playwork)、兒童成長、社區參與、遊樂安全、遊樂環境設計等;至於推行模式更多元化,計有講座、工作坊、互訪、座談會、研討會等,有實體版真人授課,也有運用網上電子平台。 課程由概念理論至執行 其中,學院獲權威組織Common Threads授權為本地唯一的培訓單位,另獲National Recreation and Park Association授權於本地合辦課程,個別課程更得到國際認可。為配合本地同工的實際需要,我們也經常引用貼地例子,輔以多元化的實習環節,有助引領學員由概念理論至執行層面,均一脈相承,靈活貫通。  閱讀至此的讀者,或許有點疑惑:「遊戲,不就是玩了嗎?何須煞有介事呢!」  那麼,為何在智樂的遊戲活動中,小朋友玩得特別快活自在、充滿創意?  如何把一個課室變成遊戲天地?  遊戲物資的數量愈多就愈好嗎?  平常人眼中的搗亂行為,如何以兒童角度、遊戲為本的方法應對?  何謂遊戲周期?如何加以善用,以回應兒童的遊戲需要?  怎樣以遊戲配合小朋友的治療需要?  什麼才算利益風險評估?  如果上述的問題能改變你對遊戲的觀感,歡迎你也來,一起學玩! 文:余啟賢〔智樂兒童遊樂協會服務總監(智樂學院及好玩爸媽)〕 作者簡介:智樂兒童遊樂協會成立於1987年,多年來肩負起推動兒童遊戲的使命,期望建立一個尊重、保護、實踐遊戲權利的社會,讓孩子樂享童年。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77期]

詳細內容

看得起遊戲:遊樂設施 玩得安全

我們致力推動兒童遊戲,相信遊戲是孩子生來已有的本能,對他們成長發展帶來諸多好處,而促成兒童平等樂享遊戲的其中一個重要空間便是公共遊樂場。 為提升本地遊樂場的質素,我們多年來不斷以專業知識,配合紮實經驗,親身參與創建多個公共遊樂空間,計有2011年的百子里公園兒童遊樂場、2012年的大本型商場天台花園、2018年的屯門公園兒童遊樂場、2019年「捐山窿公園We Park」的「真渠管遊樂裝置」、2021年的東啟德公園彩虹樂園及2023年的茶果嶺海濱公園(園景平台)。 訂製設施須符歐美標準 於是,本地的小朋友得以在遊樂場玩水、堆沙、跑斜坡、藏山洞、跳彈牀、推氹氹轉、走平衡轉盤、試滾筒滑梯、瀡8米高金屬滑梯、嘗旋轉吊椅、挑戰人力滾輪、爬樹屋、玩迷宮、與動物雕塑交朋友、盪各式各樣的鞦韆、玩鬼馬籃球架、漫遊草地看風車、探索秘密花園、安坐小屋靜靜玩花草…… 好玩刺激、具挑戰及多重感官遊樂設施的引入,令遊樂場不再單一沉悶,看見小朋友玩得樂而忘返,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的家長們,又隱隱約約擔心起來——設施安全嗎? 小朋友群起玩鳥巢形鞦韆,安全嗎?承托得到嗎? 在高高的樹屋繩網吊橋攀爬,安全嗎?有可能跌下來嗎? 金屬滑梯在酷熱的天氣下,安全嗎?燙傷怎麼辦? 請放心,本港的遊樂設施不論入口或訂製都需要符合國際安全標準,以防止危及生命及無法逆轉的嚴重意外,來自美國的主要以ASTM F1487為規範,歐洲的則以EN1176及EN1177為綱領。就不同遊樂設施的製造物料、人體工學、建議年齡、使用人數、安全距離、下墜高度(fall height)、遊樂場地墊衝擊承受力(impact attenuating playground surfacing)等,兩個標準均有詳細列明各項性能要求的安全準則。 除了出廠時的狀態外,遊樂設施及地墊的安裝、日常運作、定期保養至年度檢查等,都要符合國際標準/指引及作業守則的要求,才能確保其安全表現。 至於由誰來確保呢?負責安全檢查的專業人士,對應美國標準的名為Certified Playground Safety Inspector(CPSI),歐盟的則為Register of Play Inspectors International(RPII),兩者均設專業課程,完成嚴格考核,才能考獲牌照以執行相關檢查;智樂自2000年開始舉辦培訓認可遊樂場安全檢查員的證書課程,務求提升本地遊樂空間的安全水平,確保檢測技術與國際標準看齊。 家長是孩子最強守護者 要注意的是,本地未有就遊樂空間的安全檢查及維護制定法例規管,不同的供應者/營運者各有各的一套處理方法,因而有可能發生因地墊日久失修而引致失足絆倒,或損壞的遊樂設施被長期圍封的現象出現。 除了硬件設施,不適當使用或不恰當的成人照顧,也會引致意外發生,例如抱着幼兒玩滑梯有可能令孩子骨折,身有掛繩而陷入纏頸危機,未有留意設施的表面溫度而不幸燙傷等。說到底,家長才是小朋友的最強守護者,選擇合適的時間,考量設施的狀態,時刻留意周遭,就可讓孩子在遊樂空間玩得安心、放心又開心! 文:袁漢昌(智樂兒童遊樂協會遊樂環境顧問) 作者簡介:智樂兒童遊樂協會成立於1987年,多年來肩負起推動兒童遊戲的使命,期望建立一個尊重、保護、實踐遊戲權利的社會,讓孩子樂享童年。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71期]

詳細內容

看得起遊戲:泵房上蓋變身公共遊樂空間

茶果嶺海濱公園近日在新聞媒體、社交平台火紅,除躍升為親子閒暇遊樂的朝聖之地,更獲得觀塘區的街坊連聲讚好!這個公園究竟因何緣由,贏來各方的認同和欣賞呢? 公園是觀塘污水泵房的優化工程項目,渠務署除興建泵房外,更將泵房上蓋打造成園景平台,供市民遊玩休憩,實踐一地多用。這個看似與遊樂場風馬牛不相及的政府部門,因而委託了智樂成為園景平台的遊樂環境顧問,工作計有概念構思及設計策劃、遊樂空間審視、社區/兒童參與、好玩空間設計、共融遊樂設計檢視等。 「好玩自然」為主題 園景平台的主題源自渠務署2019年7月舉行的公眾參與活動,街坊認為互動嬉水區和草坪最為吸引。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提出以「好玩自然」作為設計主題,也正好對應電子屏幕氾濫的大時代,小朋友應該多出外走走,與大自然玩遊戲。 連串工作中,不可不提的是研究區內情况和探討用家需要。我們審視了觀塘區的遊樂空間,涵蓋房屋署、私人物業、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的各個遊樂場,務求理解遊樂設施的整體供應及缺失現狀,作為設計中遊樂體驗種類的基本參考,同時回應區內幼兒的遊樂需要。 「好玩自然」遊樂地景的設計初稿出爐後,我們邀請一群家長表達意見。這批非一般大人是受過培訓和知識洗禮,了解兒童遊戲,願意為孩子實現夢想的家長——「遊樂空間夢想實踐家」提出不少由衷想法和貼心建議,例如幼兒最愛爬行,孩子喜歡出其不意地玩水等。公眾參與環節的對象也延伸至區議員、特殊需要教育工作者、社福組織的社工和治療師、觀塘區居民等。接觸不同持份者有助加強溝通,拓展各方對「好玩自然」的想像。 提供60組遊樂設施 觀塘泵房上蓋建造的園景平台,連同毗鄰的海濱空間,組成的茶果嶺海濱公園已經開放使用;當中1.1公頃的園景平台把自然元素與遊樂空間完美融合,共分為5個遊戲區,各區又細分為小區共15個,提供60組遊樂設施,創造多達200種遊樂體驗,帶領小朋友在城市中接觸自然,與五大自然元素,即陽光、天空、空氣、大地及水,拉近距離玩遊戲。其中更特設針對區內幼兒遊樂需要的幼兒天地。 遊戲區5的親樹平台高8米,備有兩條高低不一的弧形滑梯、不同攀爬裝置等設施。(作者提供) 想試試遊戲區5的親水花園,建議預備由頭至腳的全套玩水裝備。(作者提供) 溫馨提示,在酷熱天氣下,可考慮下午4時後前來,既可避開日間的暴曬時段,享受午後的宜人環境,更可讓孩子相對舒適地跑跳追逐,減低暑熱對遊玩的影響。 文:袁漢昌(智樂兒童遊樂協會遊樂環境總監) 作者簡介:智樂兒童遊樂協會成立於1987年,多年來肩負起推動兒童遊戲的使命,期望建立一個尊重、保護、實踐遊戲權利的社會,讓孩子樂享童年。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5期]

詳細內容

看得起遊戲:同路人再遇相知的力量

智樂是推動兒童遊戲的本地慈善團體,環顧世界各地,也有不少有心組織高舉同一旗幟,而聯繫全球各個同類組織的權威機構是國際遊樂協會(International Play Association,IPA),於1961在北歐成立。迄今機構會員多達60多個;智樂於成立同年,即1987年已經加入。 兒童遊戲世界會議重開 IPA為了聚焦環球議題,展示各業內同工的實踐成果,分享推動兒童遊戲的經驗及加強互動交流,每3年便會舉行世界會議。2020年一屆因疫情而停辦,3年之後,終於今年6月初在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 這個大型活動是遊戲界的盛事,智樂有幸於2008年與香港理工大學合辦第17屆世界會議。而前前後後的多屆會議,我們均派遣員工參與。這次團隊一行8人,浩浩蕩蕩從香港出發,為各自要分享的環節緊張兮兮的同時,也滿懷希望,期待滿載而歸。 結果當然令人興奮,團隊就不同項目去分享表述,包括疫下醫院遊戲的機遇、遊戲在圖書館、創建好玩社區的兒童參與、以遊戲包鼓勵居家遊戲、流動遊樂車的推行等;而和與會者的溝通討論和交流觀點,更令人感動鼓舞。 換個身分當台下參加者,細聽各個焦點主講或小組討論,瀏覽展板展覽,出席工作坊至參與多個分享環節,均屬目不暇給。短短4天的會議,單單分享環節已超過200個,同事們紛紛出現選擇困難症,最希望擁有分身的超能力。 智樂團隊早前遠赴蘇格蘭,參加國際遊樂協會三年一度舉辦的世界會議,為兒童遊戲開拓視野、聯繫友好。(受訪者提供) 眾多主題 回應疫情衝擊 這次的主題環繞遊戲與權利、環境、童年的質量、完善化成長及抗逆力,回應了疫情所帶來的全球化衝擊,也透視了各個組織面對同一難題的景况,無一倖免。會議卻為各同路人製造黃金機會,趁復常實體重聚會面,新知舊雨互相給力支持外,更由550多名與會者群策群力,與大家無私分享多元化的內容、項目的突破空間、執行的可行方向、框架以外的合作模式等,形形色色、林林總總,只要願意開放,總有參考的可能、思考的衝擊和養分的吸收。我們就效果的闡述、倡議的工具、質素的評估、員工的規劃、管理的路向等範疇,會後已有初步點題,更將延續探究,期望有助機構進一步發展。 推動兒童遊戲之路縱使艱難,但從再遇環球同路人的會議中,讓我們深刻體會人心不減,智樂人將一貫抓緊時間,爭取每個前行的機遇,因為,小朋友真的快高又長大,童年稍縱即逝啊! 文:周寶頤(智樂兒童遊樂協會服務總監) 作者簡介:智樂兒童遊樂協會成立於1987年,多年來肩負起推動兒童遊戲的使命,期望建立一個尊重、保護、實踐遊戲權利的社會,讓孩子樂享童年。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9期]

詳細內容

看得起遊戲:遊戲不再特殊,多好!

每一個小朋友都需要遊戲,有特殊教育需要兒童也不例外。對自閉症、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肢體傷殘、智力/視覺/聽力/言語障礙的小朋友,我們認為只需配合他們的不同情况,而提供相應的遊戲安排及設計;遊戲的本質是不變的,特殊需要兒童的遊戲本能也同樣存在。 為推動特殊需要兒童的遊戲,我們早在2011年已於明愛樂進學校試行定時開辦自由遊戲課;其後,更擴展至樂興幼兒中心及樂勤學校。至2016年,我們開始與協康會結成伙伴,為其轄下的特殊幼兒中心推行系統化的自由遊戲教師培訓,並由教師自行運作,讓自由遊戲在特殊幼兒中心植根。至2022年更合力草擬《運作手冊》,並在協康會部分特殊幼兒中心試行。 特殊需要兒童一樣愛玩遊戲 多年實踐下來,我們觀察到特殊需要兒童除了自身狀况與一般小朋友有一點不一樣外,其遊戲行為和表現,其實與一般兒童無異: .遊戲喜好同樣各有不同,有些愛玩車,有些愛砌積木 .同樣喜歡觸感遊戲,愛玩泡泡、玩氣球、玩沙、玩水、玩光線、玩聲音 .同樣熱愛走動、跑跑跳跳 .同樣透過遊戲重現生活,會玩煮飯仔遊戲 .玩得開心時,同樣會手舞足蹈,開懷大笑 那麼,其他特殊需要小朋友又有參與遊戲的機會嗎?有家長認為,應該好好把握其成長黃金期,抓緊時間加以學習和訓練,我們對此予以理解,因為孩子需要大人主導的教育,同時也需要兒童主導的遊戲,成長才算全面,我們主張的是平衡。 助社交溝通 激起內在動機本能 事實上,有份見證特殊需要兒童玩遊戲的教師發現,遊戲的確帶來不少好處,最常見的是社交溝通,有寡言的小朋友在玩烹飪遊戲時展現了從未出現過的對話和交流;有小朋友在遊戲中開發了不同的跳躍方法,代表控制四肢肌肉的能力提升了;有自閉症的將紙條和紙碎當成小雨點,正是有效運用抽象思維,突破想像,遊戲才玩得成!最令教師嘖嘖稱奇的是,遊戲激起內在動機和本能,有小朋友為玩水而扭開水喉,有一直站在外圍觀察的自願走入遊戲區,鮮有表態的竟然主動邀請老師一齊玩…… 為什麼上述幕幕精彩畫面得以出現,因為教師在學習自由遊戲之後,開始理解和明白,願意給予小朋友時間、空間、自由和選擇,願意探索不設目標的效果,願意把遊戲的純粹,讓小朋友盡情發揮。 在本會的一次共融遊戲活動中,大家都玩得興高采烈,根本無從分辨哪一個才是特殊需要,那一個才是一般小朋友。如果社會大氣候也能無分彼此,包容多元,那麼,特殊需要兒童的遊戲便不再特殊,多好! 文:黃佩儀(智樂兒童遊樂協會 遊戲及遊戲工作服務發展總監) 作者簡介:智樂兒童遊樂協會成立於1987年,多年來肩負起推動兒童遊戲的使命,期望建立一個尊重、保護、實踐遊戲權利的社會,讓孩子樂享童年。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3期]

詳細內容

看得起遊戲:一邊閱讀一邊遊戲

遊戲是小朋友的語言,也是小朋友接觸周遭人、事、物的一扇門,小朋友更會把成長中的所見所聞,生活中經歷的點點滴滴,轉化為遊戲,以個人獨有的方式重新呈現和演繹;所以,被呵護養育、細看大人在廚房忙個不停、班房中仰望老師、乘車時盼重遇車長的小朋友,都喜歡玩照顧嬰兒、煮食烹飪、學校教師、巴士司機等遊戲。 書本中漫遊太空 探索歷險 閱讀也是小朋友認識世界的途徑,繪本圖書可帶領小朋友超越現實,馳騁想像。一書在手,可直闖侏羅紀的恐龍時代,橫行浩瀚無垠的宇宙太空,探索變化莫測的奇幻海洋,甚至穿越童話時空,與阿拉丁同行歷險。 既然閱讀與遊戲都是兒童成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如果將兩者結合,豈不一舉兩得、錦上添花? 由智樂管理及營運的香港中央圖書館之玩具圖書館,便以「閱.玩 越好玩」為全新概念,將閱讀與遊戲融合為一,讓小朋友在館內隨意選取各種圖書,自在閱讀;當興之所至,更可在精心設置的好玩主題環境中,任玩不同玩意,投入自由遊戲。 閱讀引領小朋友漫遊無邊無際的遼闊書海,遊戲則讓小朋友親身體驗,以四肢五感和腦袋想像,連結周遭,樂享趣味。閱讀建構遊戲的基礎,遊戲活現書中的見聞,繼而誘發動力和興趣來把閱讀延伸,再續更多遊戲,無限循環因而衍生。由此可見,閱讀與遊戲可創造雙劍合璧,產生更強更大的協同效應。 自2022年4月疫情逐步緩和後,我們便重啟實體模式,在經裝修翻新的全新環境中,與小朋友來一趟「閱.玩 越好玩」的體驗旅程。 玩具圖書館 讓孩子夢成真 全新的室內設計以大自然為調子,約1500呎配合全館和諧木色,一室明亮。館中設有兩棵枝葉茂盛的大樹,以生機勃勃的姿態,向每一名前來的小朋友熱情招手。高度合宜的書架上陳列了各種圖書,讓小朋友隨意選擇;而主題式區域和特設的雙層遊戲屋,則可營造孩子專屬的想像天地,將書中的情節無限延伸,再透過玩遊戲而一一成真!館中另設幼兒角,由環境的軟佈置、自製玩樂小物,至細意挑選觸感元素豐富的圖書及玩具,全方位開發感官體驗,引領小讀者暢遊探索之旅。 玩具圖書館1星期7天開放,為全港8歲或以下的小朋友和家長提供日間每節1小時、晚間45分鐘的免費遊戲時段,公眾假期的黃昏時段更可玩長達90分鐘。此外,每月也定期舉辦2節親子遊戲工作坊,引領家長認識閱讀結合遊戲的全新概念,見證孩子閱讀和遊戲並行的樂趣。 玩具圖書館:bit.ly/3LqRUhM 文:張詠詩(智樂兒童遊樂協會 遊戲在圖書館 項目負責人) 作者簡介:智樂兒童遊樂協會成立於1987年,多年來肩負起推動兒童遊戲的使命,期望建立一個尊重、保護、實踐遊戲權利的社會,讓孩子樂享童年。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7期]

詳細內容

看得起遊戲:研討會探討病童遊戲發展

我們相信,遊戲是小朋友的成長需要,健康時要玩,就算患病不適,遊戲也必不可少!早在1994年,我們已在本地公立醫院開展服務,現時的服務據點包括香港兒童醫院、明愛醫院、瑪嘉烈醫院、威爾斯親王醫院、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及將軍澳醫院。往下細分,進駐的病房有44個,接觸的疾病種類超過22種。 雖然已有20多年資歷,雖然在病房天天駐守,原來仍有不少醫護人員對醫院遊戲認識尚淺,我們因此決定舉行研討會,與業界公開分享我們的工作和理念。於是,一連串的籌備工作開始了。一直捐助支持醫院遊戲的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當然是我們的強力後盾,我們更邀請香港兒童醫院為研討會的合作伙伴;講者方面,環球專業組織Association of Child Life Professionals、英美兒童醫院的同行者紛紛應允參與,少不了的,還有來自本地的10多名醫護拍檔。 醫護專才分享親身體驗 分享的內容敲定後,下一步是聯繫醫護業界的專業組織,除了長久伙伴香港兒科醫學院、香港兒科醫學會、香港兒科護理學院及香港兒科護士學會外,其他12個專業組織和3個病人組織也接連成為研討會的支持機構。我們更進一步與業內的持續進修系統銜接,凡研討會的與會者均可獲相應進修學分。 最終,以混合模式舉行的PLAY for Child Health研討會於2023年2月11日在香港兒童醫院隆重舉行,吸引了700多名醫護人士報名參加,親臨現場參與的業內專才更超過百位。主講的內容包括美國推行的狀况、標準至運作模式,本地的實踐及挑戰;緊接的台上論壇更直入核心,探討本地醫院遊戲持續發展的可行方向。其後的分組環節細分為不同專科,由多名醫生及護士精闢扼要地分別介紹兒童為本的治療重點,以及講述遊戲支援的方法和果效,涵蓋內分泌科、腎科、放射科、麻醉科、骨科、紓緩治療。至於疫症的衝擊和回應方案,當然也在分享之列。 以混合模式舉行的研討會吸引了超過700名醫護人員報名參加,更獲過百名業內專才親臨現場參與。(作者提供) 分組環節呈現的不少成功案例及醫護的親身體驗,均印證醫院遊戲在本地醫護體系的必要,研討會因而特設環節,分析推動發展的多個着力點,並由智樂的醫院遊戲師細數累積20多年的優良實務守則。 研討會獲醫護界的熱烈支持及多番肯定,其中,主禮嘉賓醫務衛生局副局長李夏茵醫生更分享了個人經歷,曾見證小朋友在醫院遊戲環節後,充滿自信和冷靜地面對磁力共振,更用小熊公仔向媽媽講解箇中程序,安撫媽媽毋須擔心。 我們相信小朋友是有能力的,只要大人願意出力幫忙。期望醫院遊戲能早日納入本地的醫護系統,因為,等着我們手拖手支持跨過患病難關,邁出成長之路的還有一個又一個的小朋友,誠如我們的名譽顧問周鎮邦醫生的結語所言和寄望所托。 研討會網址:bit.ly/3Jj5mlP 文:江小萍(智樂兒童遊樂協會醫院遊戲服務總監) 作者簡介:智樂兒童遊樂協會成立於1987年,多年來肩負起推動兒童遊戲的使命,期望建立一個尊重、保護、實踐遊戲權利的社會,讓孩子樂享童年。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1期]

詳細內容

看得起遊戲:「控糖特攻隊」出動

如果有一天突然暈倒送入急症室,病情危重至入住深切治療部…… 如果經診斷後,發現中毒的原因是患上一型糖尿…… 如果被告之從此以後,每天都要監察血糖、注射胰島素、控制飲食…… 如果故事的主人翁是一個5歲的小朋友…… 上述的如果不是假設,而是實實在在發生的事情,影響了正在成長路上的不少兒童。根據資料顯示,15歲以下一型糖尿的發病率由1997年的每10萬人有1.7人,增加至2007年2.5人,至2018年,數字更躍升為4.3人。 一型兒童糖尿又稱為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患者製造胰島素的細胞因自體免疫或病毒等問題遭到破壞,造成先天性胰島素缺乏,因而不能製造足夠身體所需的胰島素來刺激葡萄糖進入細胞,當葡萄糖在血液中積聚並增加濃度,便會形成糖尿病。當血糖過高,便有可能導致酮酸中毒。若得不到適當治療,更有可能引發脂肪肝、心臟病、中風、腎衰竭等。 雖然一型兒童糖尿無法預防或完全根治,但只要控制得宜,也可如常生活。可是,說易行難,如何令年紀輕輕的小朋友全盤接受,繼而日復日地配合? 引領小朋友接受終身任務 有請「控糖特攻隊」出動!這個本地化的支援介入方案由智樂醫院遊戲團隊與香港兒童醫院的內分泌科團隊攜手合作,有心又細心的專職醫護包括專科醫生、兒科醫生、專科護士和營養師。 方案循兒童為本的方向設計,計有: 繪本畫冊——以故事形式,圖文並茂細說發病、就診至檢驗血糖、注射胰島素等各個程序,引領小朋友代入角色,理解自身狀况,接受控糖的終身任務 血糖紀錄小冊——小本子模式,培養1天4次記錄血糖水平的習慣 本地美食遊戲卡——特設內含碳水化合物成分的各種美食遊戲卡,精選食品更符合本地小朋友的喜好,包括魚肉燒賣、壽司、薯條、雞蛋仔等,讓小朋友在遊戲中學懂計算攝取量和閱讀食物標籤,便可在控糖和美食中獲取平衡 磁石餐盤——以磁石餐盤加上各種美食磁石,讓小朋友體驗如何精明選擇三餐,更可配合美食遊戲卡來玩 磁石餐盤(作者提供) 運動強度遊戲卡——以能量圖清晰顯示不同運動的強度,提醒小朋友補充血糖的必要 遊戲卡(作者提供) 醫院遊戲師便曾以「控糖特攻隊」為一名熱愛美食的糖尿女孩排難解憂,因為女孩以為自此便要與美食絕緣,但玩過遊戲後便明白,只要懂得計算攝取量,便可細味珍珠奶茶及炸雞塊,讓生活繼續,即使面對這個一生一世兼24小時嚴密監控的糖尿狀况。 文:江小萍(智樂兒童遊樂協會醫院遊戲服務總監) 作者簡介:智樂兒童遊樂協會成立於1987年,多年來肩負起推動兒童遊戲的使命,期望建立一個尊重、保護、實踐遊戲權利的社會,讓孩子樂享童年。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5期]

詳細內容

看得起遊戲:好玩社區之必要

我們相信孩子在哪裏長大,就應該在哪裏玩遊戲,當孩子天天在社區穿梭來回,如果所在的社區接納兒童遊戲、支持遊戲,甚至能創造遊戲,自可促進小朋友健康成長,因為「好玩社區,孩子成長必需」! 智樂因而一直努力推動,在2012年開始嘗試推展社區遊戲項目,2013年更有歷時3年,於天水圍、黃大仙、秀茂坪及將軍澳推行的「鄰舍遊戲計劃」。 遊戲基地版圖不斷擴張 2017年我們以另一個3年計劃「賽馬會智樂好玩社區同盟」,進駐大埔區、深水埗區、中西區及葵青區;計劃於2020年再獲捐助,第二個3年計劃的目標是擴展據點,把恆常化社區遊戲延伸至更多地區,其中一個必要元素為「由地區伙伴凝聚」。 顧名思義,「賽馬會智樂好玩社區同盟」強調的是結盟和伙伴,發展至今,進駐地區將達12區,計有中西區、東區、灣仔區、離島區、觀塘區、黃大仙區、葵青區、西貢區、荃灣區、九龍城區、南區及屯門區;地區伙伴亦增至14個,包括社會服務機構、社區發展組織、幼稚園、小學等。 在世紀疫症衝擊下,項目被迫暫停了一陣子;待疫情緩和,才陸陸續續重啟,活動的地點亦由地區伙伴的根據地,如社區中心門口空地、活動室、村公所、社會房屋,延伸至商場平台及對出空地;我們更期望可善用不同的公共空間,為社區小街坊創造更多遊戲基地。 在熟悉的社區公共空間,小朋友自在暢玩,家長更感安心。(作者提供) 建立鄰里支援網 項目要成事,當然要有參加者的支持——吸引街坊鄰居。受惠者除了小朋友外,還有攜帶子女前來的家長。兒童愛好遊戲是天生本能,參與社區遊戲更有助全面發展、促進社交溝通。不少家長也指出,項目由熟悉的單位負責,令人安心放心,當小朋友遊戲的同時,也為家長開闢一個難得的喘息空間,與同聲同氣的鄰里更可建立友好支援網絡。 我們經常強調,項目為社區而設,因而必須有社區的參與——共享資源齊讚許。所指的資源包括空間、財力、人力、物力、網絡等。在不同地區的推展可見,除了智樂牽頭,地區伙伴的首肯,還要有義工的出心出力、資助者的資金、空間擁有者借出土地、家長的耳語相傳、小朋友由白天玩到天黑親身演繹對遊戲的喜愛、其他街坊的包容和接納等,項目才得以持續,社區中各個年齡層、不同種族的小朋友才可最終長遠得益。 智樂最新短片:youtu.be/paCLIZc_rOE 文:黃佩儀(智樂兒童遊樂協會遊戲在社區項目總監) 智樂兒童遊樂協會成立於1987年,多年來肩負起推動兒童遊戲的使命,期望建立一個尊重、保護、實踐遊戲權利的社會,讓孩子樂享童年。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29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