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有教:聽歌記緊聽到尾

筆者愛聽歌,不時會受歌曲的旋律或歌詞感動。日前組合MIRROR兩名成員獲邀在日本著名音樂平台The First Take上,演唱經重新編曲的《人類群星閃耀時》,旋律雖然不及原來版本激昂,但在歌手的重新演繹下,仍具振盪人心的穿透力:「困囿時分秒,看人類多麼渺小,沉淪在昨晚與他朝,原為了因還未了」。 聽到熟悉旋律 產生多巴胺感滿足 很多小朋友在幼兒階段已經熱愛唱歌,而歌曲亦有着調節情感的作用。不少家長都曾經試過輕聲唱歌,去安撫幼兒的情緒、幫助孩子入睡等。瑞士蘇黎世大學學者Lutz Jäncke發現,聆聽音樂和歌曲能夠增加血液流動至緣腦(limbic brain)部分,包括杏仁核、海馬迴、下視丘等,屬於處理情緒、記憶的中樞。當我們聽到熟悉的旋律時,腦袋會產生多巴胺(dopamine),讓孩子感到滿足和輕鬆。荷蘭學者de Leeuw的研究進一步發現,當人受到歌曲感動,會更希望與他人連結,待人以善,表達關心,思考人生中哪些才是重要的元素。 青少年期可算是人生中,情感發展最豐富、同時最波動的時期。正因為歌曲對人情緒的正面作用,不少青少年在感到壓力或不愉快時,也會在音樂中尋找安慰。台灣學者蔡振家的團隊,就透過量度實驗參加者在聽歌期間的手指溫度變化,發現如果要在抒情歌得到治癒,就需要將歌曲完整地聽完。實驗發現,聽者在聽歌時手指溫度會下降,顯示聽者的情緒相對緊張起伏;而在副歌旋律在尾段重複出現時,編曲或歌詞一般都有或多或少的改變,手指溫度會回升,腦中負責調降負向情緒的部分,會比歌曲中段時有更多活動,助聽者對歌曲描述的事情有嶄新而較正面的詮釋。 因此,要聽歌,請緊記要耐心地「聽完首歌」,避免讓負面情緒中在歌曲中段不斷反芻,才可以有效地在樂曲行進中,透過再詮釋讓自己回歸平靜。最後,《人類群星閃耀時》也帶我們重新演繹人在世間的意義:「看人類即使渺小,誰在說我愛你那刻,情存萬有,才是美妙。」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http://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0期]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增強抗逆力 學Sammi追夢

  早前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多次獲提名最佳女主角獎都落空的鄭秀文(Sammi),今次終於一嘗心願,達成夢想,奪得影后殊榮。「最佳女主角這個獎對我來說,從來好像遙不可及,但又好像一步之遙。」走上影后寶座的路途並不平坦,而相信很多人可能都有過夢想,但有幾多人能夠走到最後呢?鄭秀文又說:「很想跟天下間有夢想的人說聲,追尋夢想困難重重,請記着這個畫面,夢想是留給不放棄和堅持的人。」 孩子有夢想當然是好事,惟「追尋夢想,困難重重」,過程中必定有很多挫折和逆境。家長如何裝備孩子,面對當中的壓力、負面情緒和失敗,堅持不輕言放棄呢?美國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就建議,家長可以循「二加一減」的方向,增強孩子的抗逆力,保持追逐夢想的「初心」: 二加:增加孩子個人「核心能力」 家長當然希望,孩子隨着成長,能夠理性地決定自己的行為或想做的事,以及有效面對和處理壓力。研究指出,察覺和管理自己的情緒,面對困難時懂得思考解難,忍耐等待不衝動等,都是十分重要的「核心能力」。如果能在早年好好培育這些「核心能力」,可以為孩子的成長打好基礎,更有追夢的資本。 (圖:黃清渝) 二加:增加與孩子的親密互動 人類是群居的生物,即使家長多希望孩子有理性自決的能力,首要重視的還是家長對孩子的關懷培育。經過多年的研究,哈佛學者指出家長與孩子頻繁、親密而「有來有往」的互動,對孩子的「核心能力」發展相當重要,有助裝備他們面對壓力和挑戰。 (圖:黃清渝) 一減:減少不必要的壓力來源 壓力經常帶給人一個負面的印象,為孩子帶來負面的情緒;但正所謂「你有壓力,我都有壓力」,壓力其實避無可避。適當水平的壓力其實有助孩子健康成長,因此如何應對壓力來源和調節壓力的水平,以及預防孩子因過度、不必要的壓力而倒下,家長的調節工夫實在相當重要。 十多年前,鄭秀文在拍罷《長恨歌》後患上抑鬱症,後來接觸了宗教信仰。她在得獎後感謝天主沒有讓自己一路順風,反而學懂謙卑、柔和。原本聲音溫婉的她,忽然語氣高昂起來:「但現在我柔和不了,今晚真是很開心,終於不用默默陪跑,終於可以昂首衝線!」有着「二加一減」配合,逆境就是學習的機會,使孩子在經歷中成長,更能邁向夢想衝線。 (圖:黃清渝)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http://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8期]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加強孩子空間思維能力

孩子的空間思維能力能預測他們在數學及科學科目的成績。空間思維能力強,長大後更大機會於數理及工程界發展,擔任科學家及工程師等職位。究竟空間思維能力是什麼呢? 空間思維能力是指我們對物件的位置、形狀和移動路線的理解。例如:在圖中兩組圖片中,上邊的圖形究竟是下邊哪一個圖形的鏡像呢?你可以運用「視像法」,即是幻想把上邊的圖形浮現在腦海中,在腦海中把圖形轉動,幫助你選取答案。 (作者提供) (答案見文尾) 教導孩子和空間有關詞彙 能答對這類題目的孩子,空間思維能力較強。問題是:家長如何加強孩子的空間思維能力?教育心理學家就有以下建議: 1. 教導孩子和空間有關的詞彙,如:外面、裏面、中間、左邊、右邊、這裏、那裏、前面、後面、包圍、上面、高、矮、長、短、旁邊、角落等。家長教導孩子這些詞彙時,記得運用雙手去比畫,並帶動孩子留意身邊的事物。 2. 利用典型和非典型的例子去教導孩子幾何圖案。例如,三角形由三條直線組成,可以是等邊﹙典型﹚或不等邊﹙非典型﹚。 3. 和孩子一起玩積木和砌圖,一邊玩一邊運用和空間、形狀有關的詞彙,如:「你可以把這塊砌圖放在樹頂的左邊嗎?」、「你可以先分開三角形和長方形的積木嗎?」 4. 引導孩子運用「視像法」去猜測物件的移動路徑。例如,很多幼兒都覺得物件會垂直跌落地面,就算物件跌入螺旋形滑梯,而滑梯出口在較前的位置,幼兒仍然會猜測物件會垂直跌落地面。這時候,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在腦海中想像物件的移動路徑,這樣做可以幫助孩子作出更準確的猜測。 5. 由孩子3歲開始,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看地圖和地區模型,並幫助孩子移動手指或運用「視像法」在地圖上由A地點去到B地點。 ﹙答案:①B / ②B﹚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http://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6期]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幫助孩子放鬆心情

孩子遇到負面情緒,感到難過、害怕、生氣時,很多家長都會不自覺地說:「不要難過」、「不要害怕」、「不要生氣」。家長的用意自然是好,但孩子還沒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就要立即從負面情緒中走出來,談何容易! 所以,家長可以先幫助孩子表達自己,例如說:「媽媽知道你有點失望,是因為天氣不好,學校取消了參觀活動」、「爸爸知道你很害怕,因為你從沒有試過上台演講」、「媽媽知道你生氣了,因為弟弟沒有先問你就拿了你的文具」。 用不同方法表達自己 孩子得到明白和體諒,可能已經會感到舒服一點。不過家長可以進一步幫助孩子放鬆,例如建議孩子做以下事情: .飲水、洗面、洗澡 .做運動,尤其是競賽成分不高的運動,如:慢跑、柔軟體操 .找朋友或老師傾訴 .畫畫、寫信、寫日記,用不同方法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提醒自己「放鬆一點」、「有需要緊張到這個地步嗎?」、「可以做的已經做了」、「對方未必是故意」、「爸爸媽媽會在我身邊」 除了以上方法,家長還可以和孩子練習「一分鐘深呼吸」。 若然孩子不太明白腹部隆起和下降的意思,家長可以請孩子躺在地上,放一個洋娃娃在孩子的肚上,請孩子通過吸氣和呼氣,慢慢讓腹部隆起和下降,「哄」洋娃娃睡覺。這樣可以更幫助孩子更容易體會深呼吸的感覺。 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編寫了一個名為《熊貓芋頭的任務日記》的故事,主角芋頭因為要在大家面前演講而十分緊張!究竟芋頭如何克服挑戰?芋頭媽媽又怎樣幫助芋頭放鬆心情?請看有聲故事書《熊貓芋頭的任務日記》:https://bit.ly/40YJSSo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http://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4期]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定時定候睡覺 孩子發展更好

筆者之前在本欄〈睡眠不足 大腦「自我吞噬」〉(重溫:https://bit.ly/3K3W3aR)提及,3至5歲的孩子每天應該睡10至13小時,因為睡眠不足對身體發展、自我調控、情緒社交和學習效能都有負面影響。 固定時間睡覺 認知能力較高 另一方面,流行病學家Yvonne Kelly在英國做過全國追蹤研究,團隊從過萬家庭中收集數據:邀請有3歲孩子的家長,為孩子的睡眠習慣填寫問卷,到7歲時再直接測試孩子的閱讀、數學和空間思維能力。結果發現,3歲時於固定時間上牀睡覺的孩子,7歲時在所有認知能力測試中都有較高分數。 換句話說,充分的睡眠分量和固定的睡眠時間同樣重要。 既然固定的睡眠時間對孩子的認知發展有如此長遠的影響,家長又可以怎樣幫助3至5歲的孩子建立睡眠常規呢?臨牀心理學家Edward Christophersen和Susan Mortweet就有以下建議: .避免讓孩子在睡覺時間前30分鐘做激烈活動。家長可以每晚和孩子安排一些固定的睡前活動,如關電視、喝牛奶、刷牙、睡在牀上、聽音樂或講故事,讓孩子知道完成這些固定活動後,便到睡覺時間,要乖乖入睡。 .到了睡覺時間,家長可以說「現在9點半,是時候睡覺啦!爸爸明天早上再見你,你好好休息」,接着關燈。 .有時候,孩子在日間沒有受驚受壓,亦並非肚餓或生病,但仍不想睡覺。這時家長應該盡量避免妥協,否則可能會破壞已經訂立的睡覺常規;但若事出有因,孩子需要多點時間才能入睡,家長亦可以按需要提供一點彈性。例如:「爸爸知道你今日生病,有點不舒服,所以爸爸今晚可以多講一個故事,多陪你15分鐘。現在是9點半,我們今晚會講故事到9點45分,到9點45分就要睡覺了。」 (圖:黃清渝)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http://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2期]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自由遊戲是什麼?(二)

上期我們介紹了「工作」、「疑似遊戲的工作」和「指導遊戲」。這期我們繼續介紹「引導遊戲」和「自由遊戲」。 引導遊戲提供大量由孩子作主的空間。家長會提供概括的框架、多樣化的物料和有彈性的環境。孩子可以在框架下探索眼前的物料和身處的環境。孩子甚至可以為框架加插內容,訂立自己的目標。家長在孩子探索時細心觀察,並在適當的時候引導孩子注意力,幫助孩子完成自己訂立的目標。例如:家長把不同顏色、不同粗幼、不同長短的毛毛鐵線放在桌子上,並在桌上放一些圖片,圖片上印有用毛毛鐵線繞成的圖案和動植物。孩子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去創作。家長有時會引導孩子注意桌上的圖片,並幫助孩子發現可以用不同的毛毛鐵線拼出更複雜的東西。家長可特別鼓勵孩子創作自己喜歡的東西,孩子亦可通過這個活動訓練小手肌。由於孩子可以按自己的興趣、想法和志向創作,會顯得分外投入,亦會特別記得自己學到的知識和技巧。 孩子主導 家長「積極不干預」 自由遊戲是完全由孩子主導的活動。孩子決定做不做、做什麼、與誰做、如何做和何時做這些活動。家長打定主意,「積極不干預」孩子的行為。例如:家長把不同顏色、不同粗幼、不同長短、不同種類的素材,包括毛毛鐵線、積木、泥膠、膠片、紙張、樹枝、樹葉、貝殼和石頭等,全都放在桌子上,任由孩子自己選擇,自己創作。孩子可以按喜好製作自己喜歡的東西,但亦可以運用這些素材去做別的事情,例如拋樹枝、用膠片為陽光「染色」、用石頭敲打貝殼等。孩子未必可以通過這個活動訓練小手肌,因為孩子可以決定用桌面上的素材做別的事情,但孩子可以從「自選活動」中,發現拋樹枝的竅門,黃光和綠光加起來會成藍光,不同大小的貝殼會發出不同頻率的聲音。簡單來說,孩子未必能夠學到家長想孩子學到的東西,但孩子可以從自由遊戲中,深刻地學到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和技巧。 自由遊戲是孩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孩子亦可以從其他類型的遊戲甚至是工作中學習和成長。所以,家長需要認清自由遊戲、引導遊戲、指導遊戲、疑似遊戲的工作和工作的分別,讓孩子「遊戲有時、工作有時」,在不同活動中汲取不同的養分! (插圖﹕黃清渝)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http://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0期]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自由遊戲是什麼?(一)

很多家長都知道,孩子可以通過「自由遊戲」學習知識和鍛煉技能。但自由遊戲究竟是什麼呢?自由遊戲和其他活動又有什麼不同?我們將一連兩期在〈家庭有教〉中把自由遊戲和「工作」、「疑似遊戲的工作」、「指導遊戲」和「引導遊戲」等活動比較,從而幫助各位家長明白自由遊戲的獨特之處。 「工作」是完全由家長主導的活動。家長決定做不做、做什麼、與誰做、如何做和何時做這些活動。孩子是否喜歡和願意去參加這些活動並不重要,家長目的就是令孩子順利完成任務。例如:家長要求孩子寫「豆」字5次,並強調筆畫順序和部件分佈要準確。孩子可以通過這個活動訓練小手肌,但孩子未必享受這個活動,亦未必會真正記得「豆」的寫法。 指導遊戲 孩子選擇空間有限 「疑似遊戲的工作」包含類似遊戲的成分,但活動目的依舊是完成家長為孩子設定的工作。很多兒歌、唱遊和舞蹈,就是為幫助孩子朗讀、背誦和操練而設計。家長可能會為活動設計一個有趣的名字,並為活動加入一些感官刺激。家長亦可能會用誇張的語氣和表情,全情投入地去帶動氣氛。例如:家長為孩子準備「小英雄大迷宮」工作紙,孩子要按家長的指示,用鉛筆「幫助小英雄走出迷宮」。和上面提及的工作例子一樣,孩子也可以通過這個活動訓練小手肌,也可能會覺得這個活動「頗有趣」,但孩子心裏有數,知道這並不是真正的遊戲。 「指導遊戲」的活動內容主要由家長決定。家長可能會顧及孩子的興趣和能力,並加入遊戲成分,如故事分享、手偶互動和體能競技等,但孩子可以選擇的空間相對有限,並需要在家長的指導和帶領下完成家長設定的「遊戲」。例如:家長先為孩子講蝴蝶採花蜜的故事,家長再在孩子面前示範如何把毛毛鐵線繞成花朵,之後家長要求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鐵線,按家長的示範繞成同款的花朵。孩子同樣可以通過這個活動練習小手肌的精細動作,但由於選擇空間較小,孩子未必能充分表達自己的興趣和想法。 由此可見,自由遊戲和「工作」、「疑似遊戲的工作」和「指導遊戲」的最大分別,就是孩子能否在活動中表達自己的興趣、想法和志向。我們將在下期繼續介紹「引導遊戲」和「自由遊戲」——兩種以孩子為中心的活動。 (插圖:黃清渝)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http://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8期]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睡眠不足 大腦「自我吞噬」

睡眠不足帶來的難受感覺人人都懂,但原來睡眠不足可以引致大腦「自我吞噬」,真正的「自己食自己」! 腦細胞之間有一種叫「突觸」的連結,就像電話線一樣讓腦細胞能夠互相溝通。大腦另外有一種「星形膠質細胞」,負責修剪不必要的突觸連結,令神經網絡運作得更快捷、更有效。有研究顯示,睡眠不足會令星形膠質細胞變得過分活躍。過分活躍的星形膠質細胞會過分修剪突觸連結,甚至會吞噬正常的腦細胞! 勿讓「星形細胞」太活躍 美國腦神經科學家Michele Bellesi隨機將老鼠分成4組,改變牠們的睡眠習慣,再比較牠們腦內星形膠質細胞的活躍程度。結果顯示: 第一組老鼠:有足夠睡眠,大腦5.7%的星形膠質細胞顯得活躍。 第二組老鼠:在睡眠中定期被喚醒,7.3%的星形膠質細胞顯得活躍。 第三組老鼠:連續8小時不能睡覺,8.4%的星形膠質細胞顯得活躍。 第四組老鼠:連續5天只能睡2、3小時,13.5%的星形膠質細胞顯得活躍。 星形膠質細胞過分活躍帶來的後果,與罹患腦神經退化疾病十分相似。難怪睡眠不足是阿茲海默症(俗稱「老年腦退化症」)的其中一個高危因素。 (圖:黃清渝) 睡眠助銳化記憶 加強創意 美國腦神經科學權威Matthew Walker在Why We Sleep一書就總結說,睡眠不單可以防止腦神經退化疾病,還可以防止心臟病、糖尿病、中風和癌症。除了防止嚴重疾病,睡眠還可以增強免疫系統,減少我們患上傷風感冒等小病的風險。睡眠的好處還包括銳化記憶、加強創意、減少焦慮和保持正向情緒。睡眠甚至可以幫助我們維持健康體重,令我們更加容光煥發,從而令我們更受朋輩歡迎! 究竟我們的孩子每天需要睡多少覺呢?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就建議,新生兒每天睡14至17小時;1至2歲幼兒每天睡11至14小時;3至5歲幼童每天睡10至13小時;6至13歲兒童每天睡9至11小時;14至17歲的青少年每天睡8至10小時。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http://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6期]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孩子覺得父母偏心怎麼辦?

如果家裏有兩個或以上的孩子,孩子總有投訴父母偏心的時候。面對孩子投訴,家長有時會覺得無可奈何、哭笑不得,因為每個孩子都是自己的心頭最愛,實在沒有偏向任何一方。可是,孩子的年紀、性格和能力都不一樣,若然一味用一模一樣的方法去對待他們,實在並不適合,亦對孩子的個別發展有負面影響。 話雖如此,若然孩子不解家長用心,可能會因為得不到一模一樣的待遇,感到難過甚至生氣!筆者的研究就發現,若然孩子覺得「受到刻薄」,行為表現、學業成績和情緒社交能力都會差一點!這些研究發現提醒我們,面對孩子們要盡量做到「公平」。例如:父母為每個孩子都安排一對一的親子時間,都提供參與課外活動的機會,都準備適合的禮物。而如果家長真的因為要配合孩子的年紀、性格和能力,作出不一樣的待遇,就可能需要為孩子多加解釋。 每個人都有不同需要 美國心理學家建議家長,通過對話來讓孩子明白,每個人都有不同需要,家長是按每個孩子而調整,並不代表家長對其中一個孩子「好一點」。不過,有些孩子年紀幼小,單單用語言教導,未必理解家長的用心,體諒家長的善意。所以,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編寫了一個名為《媽媽偏心》的故事,故事主角彬彬不滿媽媽不讓自己爬繩網,卻准許姊姊麗麗單獨嘗試,感到十分沮喪。他不理解媽媽背後的原因:麗麗年紀較大,身手又靈活,自然可以自己爬繩網;彬彬年紀較小,做事有時又欠缺信心,爬繩網時由大人照顧會較為安全。我們希望家長通過共讀來讓孩子明白,「公平」不一定指一模一樣的待遇,亦可以指家長按照孩子的年紀、性格和能力,給予孩子一份獨一無二的愛。 (圖:黃清渝) 《媽媽偏心》故事書連結:http://bit.ly/3H9TpPe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http://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4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家庭有教:處理壓力步驟D——培養好情緒的習慣

筆者一連兩個多月,與讀者分享了一系列與孩子處理壓力的文章,從察覺(awareness)、呼吸減壓(breathing),以至想法調整(cognitive changes,即改變想法,避免跌入思想陷阱)等不同角度,分享家長可以如何面對及回應壓力。除此之外,家長還可以與孩子建立健康的生活日常習慣(daily habits),培養好情緒。 恆常運動 身體釋放「快樂物質」 1. 健康作息時間:6至13歲的兒童每天應睡不少於9小時,而14至18歲的青少年則需要不少於8小時的睡眠;此外,恆常運動會讓身體釋放「快樂物質」,幫助我們減輕壓力和帶來愉悅感。因此家長宜與孩子討論及安排好此兩項「重要事項」,而其他的時間就可以「自由運用」了。 2. 正面社交連結:研究指出,與家人、朋友、同學和老師有良好關係及恆常正面互動的青少年較少負面情緒,如焦慮和抑鬱。正面的社交互動更有助減低壓力,以及為我們帶來幸福感。因此家長別以為孩子常不在家就以為差,反為常「宅」在家才是可怕。 3. 待人友善有禮:研究發現,常幫助別人的人有較多的正面情緒,而且較容易感到滿足。即使面對壓力,他們也較少出現抑鬱、憤怒等負面情緒。此外,當我們的善意得到回應,例如對方的一句道謝或微笑,我們的大腦會釋放催產素(「快樂物質」之一),讓我們覺得開心和幸福。 4. 感恩生活所得: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穿上自己感到舒適的衣物、食到美味的食品、放工放學準時回到舒適的安樂蝸、上班上學上街都順利暢通等,每樣都讓人感到稱心如意,實在值得感恩!感恩能增加我們的正面情緒和減少壓力,同時亦能改善我們的人際關係和提升幸福感! (插圖﹕黃清渝) 讀者想知更多如何擺脫思想陷阱,可觀看由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連同香港心理學會教育心理學部製作,一連4集以學習生活為題材的教育短片及支援小冊子,了解如何有系統地處理壓力:bit.ly/3V8Zh0p 新一個兔年將至,就讓我們和孩子一起,建立正面好習慣,即使面對壓力都能夠如兔子般充滿活力,愉快積極!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http://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插圖﹕黃清渝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2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