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GPS:學音樂黃金期
「音樂」天賦是幼兒最早出現的其中一種能力。妊娠的第3個月,新生兒便能對外界音樂的刺激產生反應,有些媽媽甚至感受到胎兒在肚子裏跟外界的音樂互動(如踢肚皮)。音樂學習為兒童各方面的發展帶來益處,大量研究證明音樂能促進學齡前兒童語言、聽力、記憶力、創造力、行動力、專注力、數理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發展。對此,家長們會關心:小朋友應何時開始學習音樂?音樂啟蒙真的有黃金關鍵期嗎?首先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什麼是關鍵期。 關鍵期是什麼? 關鍵期可以理解為個體發展過程中,環境影響能起最大作用的時期。即使是相同的經歷,孩子特定的能力在關鍵期內能得到更顯著的發展。例如在音樂教育方面,絕對音感能力就需在關鍵期內訓練才能習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者David Hunter Hubel及Torsten Nils Wiesel的研究,已確定了關鍵期的理論。 學習音樂有關鍵期嗎? 由2個月大開始,幼兒的聽覺系統已經開始發展,能夠分辨協和/不協和和弦。加拿大教授Laurel J. Trainor及Sandra Trehub在1992年的早期研究就指出,5歲前的幼兒對音高的辨別能力比成人更高。同樣地,學者Antoine J. Shahin、Larry E. Roberts及Laurel J. Trainor在2004年一項研究中,通過觀察腦電圖,發現對比成年人來說,4至9歲小朋友的腦部聽覺皮質對音樂的反應幅度更大。 如何在家訓練音感? 研究指出,由於腦部結構的差異,幼兒對音感的分辨能力與成人不同,5歲前是「練耳」關鍵期的最佳年齡。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如果家長抓住關鍵期,為兒童提供相應的音感訓練,包括讓他們更多的感受音色、音調和節奏等,會更有助於孩子日後的音樂發展和樂器學習。 很多父母雖然不會演奏樂器,但他們重視孩子的早期教育,同時也熱愛音樂。其實家長有能力為孩子營造良好的音樂啟蒙環境,在家中可以陪同孩子聆聽不同類型的音樂,培養孩子的音樂感。歌曲類型宜多元化,可選擇不同速度、調性或感覺的兒歌、古典或流行歌曲。除了聆聽外,家長可多與孩子在家哼唱旋律簡單的兒歌,輔助孩子跟隨音樂拍拍子,又或者是一些音樂律動活動,例如跟隨節拍擺動身體。如果想讓幼兒接觸樂器,簡單的敲擊樂器,例如沙槌、搖鼓或木片琴,都是不錯的選擇。其實簡單的音樂活動已經幫助激發小朋友的音樂興趣和音樂感知力。 文:江肇衡 (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25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