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GPS:學音樂黃金期

「音樂」天賦是幼兒最早出現的其中一種能力。妊娠的第3個月,新生兒便能對外界音樂的刺激產生反應,有些媽媽甚至感受到胎兒在肚子裏跟外界的音樂互動(如踢肚皮)。音樂學習為兒童各方面的發展帶來益處,大量研究證明音樂能促進學齡前兒童語言、聽力、記憶力、創造力、行動力、專注力、數理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發展。對此,家長們會關心:小朋友應何時開始學習音樂?音樂啟蒙真的有黃金關鍵期嗎?首先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什麼是關鍵期。 關鍵期是什麼? 關鍵期可以理解為個體發展過程中,環境影響能起最大作用的時期。即使是相同的經歷,孩子特定的能力在關鍵期內能得到更顯著的發展。例如在音樂教育方面,絕對音感能力就需在關鍵期內訓練才能習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者David Hunter Hubel及Torsten Nils Wiesel的研究,已確定了關鍵期的理論。 學習音樂有關鍵期嗎? 由2個月大開始,幼兒的聽覺系統已經開始發展,能夠分辨協和/不協和和弦。加拿大教授Laurel J. Trainor及Sandra Trehub在1992年的早期研究就指出,5歲前的幼兒對音高的辨別能力比成人更高。同樣地,學者Antoine J. Shahin、Larry E. Roberts及Laurel J. Trainor在2004年一項研究中,通過觀察腦電圖,發現對比成年人來說,4至9歲小朋友的腦部聽覺皮質對音樂的反應幅度更大。 如何在家訓練音感? 研究指出,由於腦部結構的差異,幼兒對音感的分辨能力與成人不同,5歲前是「練耳」關鍵期的最佳年齡。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如果家長抓住關鍵期,為兒童提供相應的音感訓練,包括讓他們更多的感受音色、音調和節奏等,會更有助於孩子日後的音樂發展和樂器學習。 很多父母雖然不會演奏樂器,但他們重視孩子的早期教育,同時也熱愛音樂。其實家長有能力為孩子營造良好的音樂啟蒙環境,在家中可以陪同孩子聆聽不同類型的音樂,培養孩子的音樂感。歌曲類型宜多元化,可選擇不同速度、調性或感覺的兒歌、古典或流行歌曲。除了聆聽外,家長可多與孩子在家哼唱旋律簡單的兒歌,輔助孩子跟隨音樂拍拍子,又或者是一些音樂律動活動,例如跟隨節拍擺動身體。如果想讓幼兒接觸樂器,簡單的敲擊樂器,例如沙槌、搖鼓或木片琴,都是不錯的選擇。其實簡單的音樂活動已經幫助激發小朋友的音樂興趣和音樂感知力。 文:江肇衡 (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25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網上學習平台 基層學生的得着

早前筆者與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合作,透過研究資助局和香港教育大學的支持,以及省善真堂慈善基金和宏才拓展有限公司的贊助,建立了一個網上學習平台,供義務導師及學生免費使用,這項計劃不單幫助基層學生和啟發準教師的教育專業,筆者亦藉此做了一項研究,以了解這個網上學習平台對學生和導師在學與教方面的影響。 提供免費學習資源 研究顯示,這個網上學習平台很受基層學生歡迎,超過九成受訪基層學生表示喜歡使用這個學習平台,以及覺得教學影片能吸引他們自學。學生使用平台的目的,通常是為了解決功課困難,以及於測驗考試前用來協助溫習;學生亦會在日常完成家課後,看影片來溫習或預習。研究亦發現,對於一些學習資源相對匱乏的基層家庭,平台是重要的校外學習資源。有小學家長表示未有學習平台之前,自己不懂如何找合適的學習教材給子女,以致子女日常完成家課就用平板去「打機睇片」;有了這個平台後,家長可以經常鼓勵子女去學習,亦會陪子女一同看學習影片,一邊看,一邊講解。 考試為本心態未變 而中學生選擇學習的科目及內容,則很大程度仍受考試為本的觀念影響。為應付測驗考試,中學生會主動使用平台溫習相關考試範圍,亦表示希望影片內容能更針對考試技巧。對於利用平台學習的科目選擇,亦深受考試因素影響,例如有學生選擇觀看數學科影片,是因為他認為語文科目需要用較長的時間來沉浸,觀看數學科影片則對提升成績的成效更快。另一方面,亦有學生選擇學習英文,是因為他們相信可以用短時間來追上數學科成績,因此要優先學習英文。 同時,我們發現對於基礎較弱的學生,利用平台的教材從基礎學起,對成績會有很大幫助,相對日校及補習學校,平台更能滿足學習速度較慢的學生的需要。有受訪中六學生表示,自己的數學程度原本只有「U」的水平,利用平台學習數月後,分數進步很大,認為自己已達Level 2水平。 這項計劃的第一期已順利完成,且得到令人滿意的成果。而在省善真堂慈善基金、宏才拓展有限公司及紅磡三約街坊福利會的捐助下,筆者將會與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開展第二期的計劃,希望稍後有機會在這裏繼續向大家分享。 文:容煒灝(香港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副教授)、李家軒(香港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高級研究助理)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 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23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從戲劇治療看心理健康

戲劇透過劇本故事敘述,揭示人性的美醜善惡,帶領我們探討何謂真實。當戲劇應用於藝術表演範疇以外如教育、治療的實踐上,即成為獨立發展的領域。戲劇教育工作者或戲劇治療師在實踐中,會運用到相似的戲劇元素,例如角色、故事等。但正因兩者實踐目標各異,在構思、編排,以至戲劇可發揮的力量亦有所不同。有別於戲劇教育的知性發展目標,戲劇治療着重如何提升參加者的心理健康。 戲劇與生活中的「角色」 諺語有道:「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人物角色是戲劇的基本元素。由美國紐約大學戲劇學系創始學者Robert Landy教授提出的「角色理論」(Role Theory),指出「自我」由無數角色所組成,就像一個獨一無二的「角色庫」。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穿梭於不同的角色之中,角色的排序和比重都會因應生活範疇而有所不同。假設一個角色庫裏有女兒、母親、打工仔、開心果等角色:「母親」和「女兒」會於家庭中出現;而「開心果」則作為性格特徵,遍及生活各個場域;當工作量上升,其角色庫中的「打工仔」所佔據的比重可能愈來愈大。 面對生活中「角色」變化 隨着生活環境改變,對飾演某些角色的期望也可能會有所增減,有時甚至產生衝突,互相拉扯,造成角色庫失衡的情况。比如說原本「開心果」為自己及他人帶來快樂,是維持心理健康的內在資源。當工作量大到內在資源難以負荷,就有機會形成心理壓力,壓倒「開心果」,新的角色「苦瓜乾」緊隨壓力而來。此時「苦瓜乾」不斷抱怨,令人感到辛苦、厭煩、委屈。若然無視壓力,甚至認為有負面情緒的「苦瓜乾」是在搞破壞,排斥它並硬拖疲累不堪的「開心果」出來,逼自己開心,愈逼迫自己,「開心果」就愈無力,「苦瓜乾」則因為希望被聽見而抱怨得更大聲,令角色庫陷入混亂失衡。戲劇治療讓參加者重新聆聽各個角色的聲音,嘗試理解內心各種掙扎,更寬容地對待自己,繼而尋找方法使這些角色得以共存。 提升學生心理健康 在迎向人生各種挑戰之際,學生可藉着參與戲劇治療,從不同角色的實踐中,建立均衡而豐富的角色庫,讓學生更全面地認識自己,擁有更多生活的選擇。當面對突如其來的事情發生時,學生可以運用不同範疇的角色去疏導情緒,填補內心缺失,重新振作。相反,如果一直緊抱着某個角色,將會有所局限,遇到生活上的轉變時,或會因為角色提供的應對方式有限而無所適從。戲劇治療活動有助學生自如地在角色之間穿梭,增強自主權和韌性,從而活得更安然自在。 文:李思揚(戲劇治療師、獲香港卓越獎學金於美國紐約大學修畢戲劇治療碩士課程)、姜培芝(香港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助理教授)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21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請給情緒空間

一個月前,兒子卓軒就讀中學的護士打電話告訴我,卓軒在學校踢球的時候被另一名同學撞傷了左肩,建議我盡快帶他去醫院。這番通話,讓我情緒洶湧,不知所措。情緒是我們對內在或外在環境轉變而產生的心理狀態、思想、感覺及行為等自然反應。 情緒的90秒歷程 一種情緒從升起到消失,需要經歷多長時間? 哈佛大學腦科學家Jill Bolte Taylor認為,當一個人對周遭的人、事、物產生情緒反應,身體的化學過程需要90秒;此後,所有延續的情緒都是個人選擇留在情緒回路額外的產物。Taylor提出覺察情緒三部曲:覺察情緒的升起、為情緒命名、允許情緒走完90秒自然歷程而不加以控制或改變。 當天,我用Taylor的方法承接當天的情緒。接電話的時候,我感受到以下情緒: 1. 擔心,擔憂卓軒傷勢嚴重,為他帶來痛苦 2. 自責,因為下午的工作,沒法及時帶卓軒去醫院 3. 無助,因為先生不在香港,我是唯一可以帶卓軒去醫院的人 4. 感恩,因為護士幫卓軒安排坐的士回家,工人姐姐在家接應 深呼吸 帶回當下 同時,我也感到胃部有些疼痛、肩膀沉重、全身乏力。於是,我讓自己挨着椅背坐下來,給這些情緒和身體反應一些空間,留意這些情緒升起、切換、轉變……在這個過程中,擔憂和自責的情緒時不時再次出現,伴隨着一些想法,包括是否可以將工作改期,盡快帶卓軒去醫院?帶他去哪一個醫院,才能及時地看到醫生?如果他需要住院,如何和學校請假……每當覺察到這些想法跑出來,我就透過深呼吸,把自己帶回當下,再次專注於當下的工作……避免過度思考,直到這些情緒逐漸消退。 升起.停留.轉變.消失 情緒的及時調整,讓我沒有陷入擔憂和忙亂,而是平靜地完成下午的課。趕到醫院之後,仍有足夠的能量陪伴和支持他完成檢查和診治。幸虧他沒有骨折,現在已基本康復。 雖然我的情緒沒能在90秒消退,但按照Taylor的方法,為情緒提供空間,允許情緒自然升起、停留、轉變和消失,而不試圖推開、壓抑、擴大或控制情緒,情緒會自然來,自然去。 文:章月鳳(香港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助理教授(教學))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 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9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尊重差異:性教育教材

  教育局的《學校性教育指引》指出,性是美好人生的基礎,性教育工作者要提供正確的資訊,尊重學生的成長步伐,避免用恐嚇或羞辱的教育手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國際性教育綱要》呼籲性教育工作者要尊重性傾向性別多元及弱勢社群學生的性發展。這與香港政府推動共融的原則不謀而合,我理解為性教育應該尊重差異,不應因學生的性傾向及性別不同,令他們無法接受正確而針對成長需要的性教育。 童書擴展對談空間 我在大學任教「性:擁抱多元」、「性教育」、「支援多元需要的家庭」等學科。授課時我會引用尊重差異的童書,例如女同志家庭的孩子(Mommy, Mama and Me)、性別多元孩子(The Boy in the Dress)、跨性別,以及多元家庭組合的童書等。我的學生包括教師、社工及輔導人員,他們均表示這些童書對他們如何向孩子解釋多元和尊重差異的概念,是非常有趣和有效的。 在輔導工作中,有些媽媽在離婚後與女友同居、組織家庭,如何向孩子解釋家庭的轉變,這些書是很好的故事,令孩子的情緒紓緩及接納家庭改變。也有已婚跨性別女性決定出櫃,要向孩子解釋什麼是跨性別與家庭的轉變,這也是一些很好的工具。 在研究訪談中,當同志、跨性別及性別多元的學生面對社會偏見及小眾壓力,而又想探索人生路上的選擇時,這些有趣又充滿愛與接納的童書可以帶動研究訪談的安全氣氛,擴展深入對談的空間。 我也任教政府及非政府部門舉辦的在職教師、社工專業培訓。除了教育孩子成長所需的知識,包括身體成長、性別及性傾向知識,培訓課程也提倡性教育不要排斥小眾學生。參與者常常提出,尊重差異包括接納孩子有不同的性傾向和性別認同。以上的童書在培訓課中是難得的例子,看到尊重差異的價值觀、性別及性傾向的知識,並採取包容的態度和有趣的手法。 在家長研究中,家庭的組合和孩子的成長存在多元和差異。例如有家庭是由同志及跨性別者組成。有家長的伴侶是跨性別人士, 也有家人是同志孩子。家長和孩子均面對很多適應和改變。這些書對於研究人員的幫助很大,提供了設計訪問題目和家庭生活教育素材的靈感。 性教育培養獨立思維 然而,公立圖書館因為某團體的投訴而把有關性傾向及跨性別議題的童書下架。在推動性教育上,只是教導學生如生理身體構造等技術性資料是不足夠的。政府的性教育指引強調「自我接納」,用「正確觀點審視」及「減少曲解」,但在推行上困難重重。圖書館童書下架令我們思考性教育是否只應局限於了解自己的身體發展。另外,社會又是否有足夠及多元的資源,讓我們從多角度了解性教育?社會各界別又能否真正尊重差異、共同實踐共融教育? 文:郭勤(香港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副教授) 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7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錫克伊斯蘭分不清

香港的非華語人士來自不同種族,各自有不同的文化。如果教師對非華語學生認識不足,就難以做到尊重他們,更遑論欣賞多元文化。例如有些包頭巾的非華語男士,他們的祖先或來自印度的旁遮普,信奉錫克教,說旁遮普語(Punjabi);另一些來自巴基斯坦的伊斯蘭教徒,不吃豬肉,只吃清真(Halal)食物,說烏爾都語(Urdu)。兩個種族的宗教、習俗、語言皆不相同,我們應該參照他們的文化,與他們相處。 幼園亂安排清真食物 曾經有幼稚園教師,表示其學校尊重多元文化,舉例說出他們照顧一名錫克教幼兒的方式:「由於幼兒的宗教,學校容許他包頭巾回校,也不要求他上宗教課,因為學校是基督教的。生日會的時候,為了讓他可與其他幼兒一起慶祝,更特別準備了清真食物給他。」可是,吃清真食物是伊斯蘭教徒,不是錫克教徒! 類似混淆種族的情况,也曾在大專院校的教師培訓活動中發生。參加活動的是一班主流華裔教師。導師為了讓教師懂得採用文化回應教學,教他們說幾句簡單的烏爾都語,以表示教師對非華語學生母語的尊重,例如:打招呼的「As-salamu alaykum」、感謝的「Shukriya」等。導師更請來幾名非華語大學生當助教,協助教師練習烏爾都語。活動完畢,大學生與教師私下聊天,說出他們有幾個原來是說旁遮普語,並非烏爾都語。如果讀者是華人,可以想像一下自己在加拿大,因為亞洲人的樣貌,裝作日本人,教一班白人教師說日本語:「Arigatou gozaimasu」! 讀者若多了解非華語人士的歷史,就更會發現上面的情况並不理想。錫克教在15世紀末發源自旁遮普。當時伊斯蘭征服印度,開始建立起蒙兀兒帝國。錫克教徒一直受伊斯蘭教徒迫害,衝突頻生。錫克教徒尊崇的祖師由於拒絕改信伊斯蘭教,有的被處罰,有的被殺害。儘管這是過去的歷史,現今的錫克教徒由於種種原因,有些會拒絕進食清真食物。因此,假如讀者是上面提及錫克教幼兒的父母,幼稚園給兒子清真食物,讀者會有什麼感受? 認識往往流於片面 香港自開埠以來,就有非華語人士居住。但是由於分開生活,華語人士與非華語人士很少接觸,互不相識。近年,教育局加強對非華語學生的關注,教師亦會尊重多元文化,惟因缺乏生活接觸,對非華語人士的認識往往流於片面。不過,筆者相信只要教師抱持開放態度,多與非華語人士來往,不難發現他們的文化並不神秘,實在多采多姿,不僅可供欣賞,也值得我們學習,從而豐富自己的生活和人生。例如,如果讀者想減壓、鍛煉身體,除了參加健康舞班外,學習來自旁遮普的巴恩格拉(Bhangra)民間舞蹈,也是不錯的選擇。 文:林浩昌(「非華語幼兒的中國語文教學專業發展課程」課程主任及兒童教育及發展科學研究中心成員)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5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怎樣偵測假疫情資訊?

市民和政府在疫情下需要共享正確的資訊,有助解決問題和作出決策。假資訊(如「新冠疫苗導致不育」)則會誘導市民相信不同的「真相」,將相反意見當成風言風語或愚弄大眾的伎倆,形成群眾之間的對立,無法就事實、公共問題或解決方案達成共識,社會就會癱瘓;尤其當假疫情資訊令人抗拒打針、戴口罩等,更會增加感染及死亡風險。了解假資訊的特性和傳播模式,亦有助學生辨別假資訊,增強對社交媒體資訊的批判思考。 99%真消息藏1%假資訊 偵測並應對假資訊甚有難度,即使受過訓練,多數人都無法辨別。假資訊的來源的消息99%都是真的,只混入1%假資訊,而那1%假資訊的內容大致都是真的。社交媒體鼓勵和方便用戶在自己的社交圈內快速搜尋和分享資訊,包括假資訊。有些人會刻意在社交網絡發布假資訊,讓人們傳給身邊的親朋好友,從而增加資訊的可信度、認受度和接觸面。由於假資訊比真實資訊傳播得更快,社交媒體的便利進一步加速假資訊的傳播。 假資訊4大特點 我們挑選了2020年間10則虛假和10則真實的疫情資訊,並分析了4165條與這些資訊有關的信息。我們的研究運用了電腦語言學及高階統計學,透過(一)追隨者、(二)詞彙、(三)情感語氣、(四)代名詞、(五)禮貌程度及(六)確定程度,來分析資訊的真偽,辨別假資訊的準確率達95%。我們的研究發現,假資訊通常有以下4大特性: 1. 假資訊傾向使用艱澀的用語(例如「所謂最新一代mRNA疫苗直接影響病人的遺傳基因」),令讀者難以明白,並因為疑惑而不作為。另外,這些信息較少展現負面情緒,激情和主導感亦較低,鼓勵讀者不作為。 2. 真實和虛假資訊會用不同的代名詞。假資訊的作者常用「你/你的」來增強與讀者的關係,建立信任和遵從;並將重點放在讀者身上,要讀者對信息負更大的責任;相反,真實資訊的作者多用「我」來突出身分,為言論負責。另外,用他/她/他們/她們或其他第三人稱代名詞的信息,多是形容外在、可證實的事件,而非主觀感受,故這通常是真實的資訊。 3. 假信息通常採用非正式用語,語氣較親切,從而爭取讀者信任。 4. 假資訊的作者多會用不確定的字詞(如可能),令人疑惑及難以理解,既減低讀者的行動力,亦可迴避責任。 在資訊氾濫的年代,要正確分辨資訊的真偽一點也不容易。希望以上內容能給予教育工作者一點方向,協助學生在面對海量的資訊時,能保持獨立思考。 (以上內容,作者為香港教育大學數據分析及多元教育講座教授趙明明、奧克拉荷馬大學傳播學院教授金正男、明知大學數碼傳播學系助理教授吳柔沅、成均館大學商學院助理教授朴鐘鉉、奧克拉荷馬大學傳播學院博士生李惠林) 譯者:林思明(香港教育大學評估研究中心行政主任)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 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3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疫情期間促進升小銜接

升小銜接是兒童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歷程。不少研究發現,升小銜接的經驗會影響幼兒往後的學業成績、社交情緒發展,甚至成年期的成就等。然而,不少學童在升小的過程中,會遇到常規及自我管理、情緒社交,以及與學習相關的適應問題。過去兩年,新冠疫情反覆,加劇了這些挑戰和壓力,使小一學童在升小過程中遇到更大的困難。在疫情期間,我們透過家長問卷調查了解升讀小一學童的情况,643名家長的回應顯示,認為自己的子女尚未充分準備升讀小一,尤其是在學習技巧、自我管理,以及情緒管理技巧等方面仍需加強。他們也關注如何在疫情期間促進升小銜接,協助學童盡快適應小一生活。 培養自我管理、社交情緒「軟技巧」 從入學準備的全面發展觀點(holistic perspective of school readiness)來看,過渡期的適應不是突然發生的,學童在升小銜接中所需的技能是可以通過培養來提升,家庭和學校是輔助學童適應小學的重要助力。過渡期的適應不能操之過急,必須認真了解個別學童的成長特徵和需要,調整教導方法,切忌揠苗助長。家長往往着重測考成績,忽略了隱藏於背後的學習動機和興趣。事實上,常規與自我管理、認知能力發展(例如執行能力)、社交情緒,以及學習能力等方面的「軟技巧」,是升小銜接的關鍵能力,這亦是可以通過持續培養來提高的。然而,這些軟技巧對於小一學生來說,可能會比較抽象。如家長和學校能夠掌握有關知識和配備輔助工具,可以協助新生順利適應小一生活。 免費派教育資源套 設網上工作坊 有見及此,我們的團隊在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下,於2021/22學年推出為期兩年的「教大賽馬會升小銜接計劃」。我們設計並製作3套實證為本的教育資源套,向全港近500間小學的小一新生免費派發,這3個資源套分別協助提升小一學童的常規、執行功能與學習能力,以及社交情緒技巧,當中包括了故事書、親子遊戲、規劃時間及提升自我調節能力的用品等。另外,我們還透過家長教育公開講座、工作坊,以及為學校提供諮詢服務,向家長和教師講解有關升小銜接的知識和技巧,提升親子關係,促進家校合作,並協助學校推動適應小一相關的支援。第五波疫情期間,我們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額外撥款,將計劃服務對象擴展至小二學生,向他們派發一個綜合的教育資源套。另外,我們還開設了330節「升級小學生」成長小組網上工作坊,向逾千名學童教導有關執行控制、靜觀、學習技巧等方面的能力。透過以上計劃,我們期望能夠幫助本地學童適應小學生活,享受學習的樂趣,健康成長。 如欲了解這項計劃或參加家長教育公開講座,可掃描(圖一)的二維碼。 (圖一) 文:劉怡虹(「教大賽馬會升小銜接計劃」總監)、黎建斌及陳寶蓮(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 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1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聽孩子說故事

跟教師談到評估,自然提到學校派發成績表的安排。教師被邀請做角色扮演,他們分別扮演學生、教師和家長。這樣的角色扮演,千篇一律,只有同感,沒有驚喜。現今的教師雖已懂得強調學生的正面表現,可是,家長的重點,往往只注意孩子的名次不夠高,哪些科目不及格,分數為何不夠高;教師雖花盡唇舌,仍逃不過家長有意無意的責難,教師也只有不斷,亦不自覺地作出防衛,最後問題也只會轉到學生身上,因為他是最沒有能力反抗的一方。這樣的安排,可以改變學生日後的學習動機和態度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雖然如此,學校仍繼續採用這種方式派發成績表,只因大部人都覺得這只是行政需要,家長有權知道學生的表現;可是,學生的學習擁有感卻被完全忽視,成績表本應屬於學生,他們卻無發言權,難怪一般學生都不願意出席這樣的安排。 把學習擁有權歸還學生 西方國家,或一些本地的國際學校早已不行這一套了,他們會讓學生成為這個安排下的主角,因為成績表是他們的,好與壞不是其他人的責任,而是他們自己的份內事,不諉過於人;相反,也可自信地告訴別人,他們經努力後而獲得的成果,這種安排稱為student-led conference,顧名思義,就是由學生作主持,改變過往由教師或家長作主導的做法,把學習擁有權歸還給學生,這也可以用自我決定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來說明這個安排為何能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因為在這安排下,學生都能體驗到勝任(competence)、歸屬(relatedness)和自主(autonomy)這三個元素。 鼓勵孩子分享學習點滴 由於這安排在中國文化的地方不常見,故還未有確實的中文名稱,我們姑且就叫它做「學生成果分享」,教師和家長的角色,就是聽孩子說故事—— 一個屬於他自己的學習故事。必定有人疑惑,我的學生,我的孩子可以做到嗎?事實上,幼稚園的學生都可做到,當然這個改變不會立刻出現,成功因素離不開文化的建立,學校和家長是否相信孩子有能力學習,是否可以自主學習;與此同時,教導學生編織他們自己的故事也是必須的,有學校為每個學生放置一個小盒子在課室,鼓勵他們從學期開始,把他們認為一些有進步和有成就的東西,那怕是一份功課、一幅畫、教師給的一句讚賞,統統透過照片,放在小盒子內,教師邀請學生輪流在班主任課把他們的收藏展示,並且分享他們的感受,然後教師和學生以鼓勵及建議作回饋。這樣的安排,讓學生更有信心面對「學生成果分享」的挑戰。作為家長,除了建議或支持學校能作出這樣的改變外,更可多用相類似的方法,鼓勵孩子在家分享他們在學習上的點滴成就,細水長流,不多時日,我們必定能看到孩子對學習態度的改進。 文:鍾耀斌(心理學系高級講師)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 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9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讓孩子學會感恩的竅門

培養感恩的心態及表達感恩的習慣,是正向心理學中的重要一環。一些心理學研究顯示,感恩能夠提高幸福感,讓人思想更加積極正面,以助減壓、調節情緒,為身心健康帶來益處。 由日常生活開始:感謝天氣晴朗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使用一些簡單而有效的方法,讓孩子學會感恩,例如鼓勵孩子在睡前,用3分鐘記下當天3件讓人感恩的事情,作為感恩日記(gratitude journaling),這些事情通常都是別人為自己而做的好事,例如「今天上課忘了帶鉛筆,鄰座的小琪借了一支筆給我」。感恩有時也在日常的「開心事」可見,例如「感謝天氣晴朗,讓我可以欣賞漂亮的風景」。 在困境中學習感恩更重要 要幫助孩子建立一種持久的感恩心態(grateful mindset),除了讓孩子習慣在「好日子」時感恩,家長更要培養孩子在困境、挫敗中能夠感恩的能力,因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對他們影響最深的時刻,往往都不是成功的經驗,而是一些挫敗或者難關。在孩子得到教師的稱讚時、在他們收到生日禮物時表達感恩,並不困難;在孩子氣餒、受挫時,家長亦可參考以下的3個步驟,去引導孩子利用感恩的心態面對逆境。 1. 認可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感到受傷、焦慮或者憤怒,他們往往未能即時接受父母的指導或者意見——他們期望的,是父母的重視及聆聽。這個時候,家長只需好好聆聽孩子的聲音,並嘗試設身處地在孩子的角度看看事情。 2. 等待孩子的情緒緩和過來: 每個孩子調節情緒所需的時間都不一樣,有些孩子可以自己順利平復心情,而有些孩子則需要更多的誘導去調節負面的情緒。待孩子的情緒平復後,他們才會預備好反思事情,這個過程可能需要一兩天或者更長的時間。 3. 教導孩子為困境中所得而感恩: 與孩子傾談,引導他們改變對事情的想法,即使在挫敗中亦能有所獲。家長可以運用以下技巧:(1)與孩子分享一個具挑戰的處境,以及你在該處境中學懂的事情;(2)讓孩子指出當下令他們感恩的事情,即使他們仍然感到挫敗或感到壓力;(3)嘗試令孩子想想他們在該困境中學到的教訓,「在這件事情中,會不會有些東西是對將來有幫助的呢?」 幫助孩子面對日常生活中不同的處境,令他們在挫敗中亦能改變想法,從而建立寬容、感恩的心態,這將對他們的心理健康和成長有莫大助益。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溫麗妍博士(香港教育大學心理學系高級講師)--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07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