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GPS:怎樣偵測假疫情資訊?

市民和政府在疫情下需要共享正確的資訊,有助解決問題和作出決策。假資訊(如「新冠疫苗導致不育」)則會誘導市民相信不同的「真相」,將相反意見當成風言風語或愚弄大眾的伎倆,形成群眾之間的對立,無法就事實、公共問題或解決方案達成共識,社會就會癱瘓;尤其當假疫情資訊令人抗拒打針、戴口罩等,更會增加感染及死亡風險。了解假資訊的特性和傳播模式,亦有助學生辨別假資訊,增強對社交媒體資訊的批判思考。

99%真消息藏1%假資訊

偵測並應對假資訊甚有難度,即使受過訓練,多數人都無法辨別。假資訊的來源的消息99%都是真的,只混入1%假資訊,而那1%假資訊的內容大致都是真的。社交媒體鼓勵和方便用戶在自己的社交圈內快速搜尋和分享資訊,包括假資訊。有些人會刻意在社交網絡發布假資訊,讓人們傳給身邊的親朋好友,從而增加資訊的可信度、認受度和接觸面。由於假資訊比真實資訊傳播得更快,社交媒體的便利進一步加速假資訊的傳播。

假資訊4大特點

我們挑選了2020年間10則虛假和10則真實的疫情資訊,並分析了4165條與這些資訊有關的信息。我們的研究運用了電腦語言學及高階統計學,透過(一)追隨者、(二)詞彙、(三)情感語氣、(四)代名詞、(五)禮貌程度及(六)確定程度,來分析資訊的真偽,辨別假資訊的準確率達95%。我們的研究發現,假資訊通常有以下4大特性:

1. 假資訊傾向使用艱澀的用語(例如「所謂最新一代mRNA疫苗直接影響病人的遺傳基因」),令讀者難以明白,並因為疑惑而不作為。另外,這些信息較少展現負面情緒,激情和主導感亦較低,鼓勵讀者不作為。

2. 真實和虛假資訊會用不同的代名詞。假資訊的作者常用「你/你的」來增強與讀者的關係,建立信任和遵從;並將重點放在讀者身上,要讀者對信息負更大的責任;相反,真實資訊的作者多用「我」來突出身分,為言論負責。另外,用他/她/他們/她們或其他第三人稱代名詞的信息,多是形容外在、可證實的事件,而非主觀感受,故這通常是真實的資訊。

3. 假信息通常採用非正式用語,語氣較親切,從而爭取讀者信任。

4. 假資訊的作者多會用不確定的字詞(如可能),令人疑惑及難以理解,既減低讀者的行動力,亦可迴避責任。

在資訊氾濫的年代,要正確分辨資訊的真偽一點也不容易。希望以上內容能給予教育工作者一點方向,協助學生在面對海量的資訊時,能保持獨立思考。

(以上內容,作者為香港教育大學數據分析及多元教育講座教授趙明明、奧克拉荷馬大學傳播學院教授金正男、明知大學數碼傳播學系助理教授吳柔沅、成均館大學商學院助理教授朴鐘鉉、奧克拉荷馬大學傳播學院博士生李惠林)

譯者:林思明(香港教育大學評估研究中心行政主任)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

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