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有教:「可持續發展」地追星

(圖:黃清渝) 我們之前一連3篇談及家人和孩子追星的情况和態度,包括與偶像「模擬溝通」(parasocial interactions)的溫暖感覺,「理性、現實、相對」的追星態度,以及與追星家人連結的辦法,目的是讓大家明白「追星」未必是壞事。今回我們看I.D.E.A.這4點,如何讓成人和孩子都「可持續發展」地追星! Internal:發掘偶像與自身的內在價值 有研究指「粉絲」透過在「模擬溝通」關係中對偶像的欣賞,將偶像的形象投射到自己身上。模仿偶像的行為舉止,能夠令自己增添一份如偶像般的自信與自尊感。相信「粉絲」都會認同「唔可以因為自己發脾氣而輸……大家要堅持,唔好咁容易放棄」(東京奧運劍擊金牌得主張家朗感言)的內在氣魄。 Diversified:接受多元化價值 上回分享過,大家可以透過主動投入家人的視角,去看偶像吸引之處,追星本身可以是一個讓家人之間更連結的媒介。其實每個偶像都有其內在價值可以提煉,人人都有其人生價值。此外,「When life brings the darkest misery,let it be your strongest energy」(摘自歌曲It's OK to be sad),讓我們知道可以選擇和接受困難逆境,更可以將之轉化成自身有用的能量。 Effortful:努力的過去 早前MIRROR舉行演唱會前後,經理人「花姐」分享其中一個片段,就是姜濤早於一年前開始主動設計表演項目,更逼迫她要開始排舞,那份努力真的令人吃驚!難怪花姐在節目中「笨豬跳」前要說:「你哋(MIRROR和ERROR)一定要紅!」(摘自節目《花姐ERROR遊》)。 Aspirational:啟迪將來 追星有助調節心境!尤其在逆境之下,懷着隨遇而安的平靜心境,去適應變幻之餘,仍然緊記姜濤那份「再次變成亞洲第一」的氣魄,去為自己打氣和奮進。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 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的專家執筆,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www.facebook.com/eduhkccfs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60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家庭有教:與「追星」家人連結

(圖:黃清渝) 「家庭有教」專欄的宗旨,是希望透過筆桿與文字,強化家人之間的連結,因此無論讀者是「鏡粉」、「404」還是「聲夢迷」,我們強調在尊重個人好惡與個別差異之上,發展出能夠加強溝通和促進了解的角度。相信沒有家長(或年輕人)會希望因為追不追星、或追不同的星,而將關係拉至對立面,可是在「同溫層」內,少不免各自都會以為自己才是主流,不經不覺造成對立面。 了解家人喜歡偶像原因 因此,我們延續上回提出的「只有愛恆久不枯」切入點,以「愛」出發,再參考根據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榮休教授Robert Cialdini的分析去強化家庭關係。這名專門研究影響力與人際關係的大師,建議我們不妨主動自問:「如果我愛他/她(偶像),會喜歡什麼?」如此自問時,一方面我們自然會投入家人的視覺去看偶像吸引之處,另一方面也讓我們更認真地去思考這個「萬人迷」本身的優點與美德,哪怕原因是「就是純屬愛,不理對或錯」的感覺(摘自《突如其來的心跳感覺》),「飄忽的我自由得不羈」的共鳴(摘自《天生二品》),還是「寧被看成愚勇,不可失信心」的價值(摘自《聖馬力諾之心》)。整個思考過程不單讓我們了解家人、伴侶或孩子喜歡偶像的原因,同時明白其優點、缺點和價值觀等,即使在思考後,我們仍然沒有被對方所吸引,但已經不期然地拉近家人之間的思想距離。 莫混淆「不同」與「不良」 7月底,超過5000名「鏡粉」和「404」聚集屯門某大商場,記者訪問一名60多歲、清晨6時就帶同孫女出席的爺爺:「後生女又唔係去學壞,無乜所謂啦!」專門研究腦部發展與兒童精神病患關係、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兒童與青少年精神醫學部主管Jay Giedd就曾提醒,即使家人或孩子的行為未必符合自己的預期,也不要把「不同」與「不良」混淆,才能夠有開放的胸襟,去促進良好而平衡的行為發展與家庭關係。上回我們提過「理性、現實、相對」的追星態度,接納家人的不同,再進一步在下回分享實踐的 I.D.E.A.。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 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的專家執筆,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www.facebook.com/eduhkccfs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58期]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家長孩子皆追星

(圖︰黃清渝) 上期我們討論孩子追星的問題,文章得到不少讀者的迴響,絕大部分竟然是「家長自身也追星」,實屬始料不及!而近來更有「我老婆嫁左比Mirror導致婚姻破裂關注組」的出現,內容笑中有淚。作為「家庭有教」專欄的筆者,家庭中的大人或孩子,我們都關注,因此在建議家長如何調教孩子之前,先帶大家了解「追星者」的內心。 我們相信大部分家長在追星時都是理性而負責任的,追星行為可以是較表層的外形吸引,亦可能包含較深層次的心理與個性認同。本地學者岳曉東博士,提出以三個角度去分析不同人的「追星態度」: 1. 理性vs.浪漫 7月7日,「教主」生日,熱情「神徒」在尖沙嘴碼頭、巴士車身、郵輪賣廣告,應援活動的確相當浪漫動人。與此同時,偶像本身曾低調現身於碼頭的大型廣告板前拍照留念,以示對粉絲支持的答謝,沒有大事宣傳或廣播,大家在熱情與浪漫中,保持一份理性而不盲目,可謂恰到好處。 2. 現實vs.理想 理性而負責任的粉絲明白「教主」的形象,某程度是經過商品化的包裝才呈現在公眾面前,而現實是,「教主」都是人,有其世俗和平常的一面,例如「教主」面對壓力都會病倒,都會發燒;同時,明白事理的粉絲即使「像病態般這麼喜歡你」(摘自歌曲《不可愛教主》),也知道保護偶像的重要,不會撕破偶像的公眾形象,作出過火的行為。 3. 相對vs.絕對 很難想像在酷熱天氣警告下,有人可以穿長絨大褸、毛衣出沒於香港街頭吧?但「教主」卻做到了!筆者相信大部分粉絲都不會為展示「絕對化」的迷戀而盲目跟從。理性粉絲明白偶像都是平常人,會相對地看待其優劣與好惡,並量力而為,並不會「照辦煮碗」地絕對跟隨。 至於如何與「追星者」家人,不論是成人還是孩子好好相處?下回讓我們分享如何以「只有愛恆久不枯」(摘自歌曲《蒙著嘴說愛你》)的宗旨出發。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的專家執筆,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http://www.facebook.com/eduhkccfs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56期]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孩子愛追星 家長怎回應

你有想過「HK-pop」會突然變成潮流嗎?你又有想過4月30日的銅鑼灣,會突然變成「姜濤灣」嗎? 相信不少家長,眼見孩子因為「追星」而跟蹤偶像出沒、豪爽地向偶像送禮(可以是一塊地皮……)、為偶像賣廣告等,都會感到擔心,或嘗試阻止孩子繼續「瘋狂」;甚至懷疑孩子是否「病態追星」,過度沉迷並影響日常生活。我們理解家長的擔憂,始終孩子在成長階段,家長都希望孩子循規蹈矩,「正正常常」的發展。然而,在孩子這些「新基因、新膚色後浪面前」(摘自MIRROR歌曲Warrior),我們不如先認識一下「追星」背後的心理機制吧! 與明星偶像連結 產生溫暖感覺 其實,早在1950年代,心理學家Horton和 Wohl已經提出有關「追星」的研究。他們發現,電視、電台、報章雜誌(當時未有網絡)上的偶像明星,並不是被動地「被觀賞」,而是當觀眾們因為不同原因被表演者觸動時,就會不期然地與偶像產生一種有如與真實朋友當面交流的正面感覺,那種感覺令人溫暖和回味。心理學家將有關的關係現象稱為「擬社會關係」(parasocial relationships),而有關交流的過程則稱為「模擬溝通」(parasocial interaction)。理智上,我們雖然知道自己根本與偶像明星毫無關係,但感情上,我們會覺得自己與明星偶像是認識而連結的。根據進化心理學理論,產生這種社交連結溫暖的感覺,是因為人類自古進化而來,大多需要社交連結才能生存(例如:較能夠合作覓食、互相保護),一般社會中的多數人類行為均是集體性的,即使到了現代社會,有關的社交連結機制仍然沒有改變。 將偶像的氣魄 栽種在孩子心中 既然「社交連結」機制能夠在人類進化過程中留在基因中,一代一代傳下來,我們也當理解成為忠實「姜糖」、「神徒」、「鏡粉」的朋友並不一定「瘋狂」。家長宜做的當然不是禁制,而是如何好好去將偶像「再次變成亞洲第一」(摘自Chill Club推介榜年度推介20/21的姜濤致謝辭)的氣魄,栽種在自己孩子的心中,成為孩子的成長動力。至於如何去「調教」孩子?下次再談。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 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的專家執筆,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www.facebook.com/eduhkccfs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54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家庭有教:幫助孩子吃出精神健康

(圖︰黃清渝) 有學者綜合41項研究,發現健康飲食可以改善情緒。以蔬菜、生果、豆類和橄欖油為主食,而且少吃紅肉及加工食物的「地中海飲食者」,患抑鬱症的機率較其他類型的飲食者低三成三!箇中原因,是地中海飲食含較高纖維素、維他命、礦物質和抗氧化多酚,能夠保持精神健康。 高脂高糖食物 有礙身心健康 學者又發現,少吃高脂及高糖食物的人,患抑鬱症的機率低兩成四。原來高脂及高糖食物可以引致慢性發炎。發炎是人體自我防禦機制,急性發炎可召喚免疫細胞對抗外來入侵,但慢性發炎可能會令身體免疫系統失常,攻擊正常細胞,除了增加患癌風險,亦會阻礙負責情緒調節的神經傳遞物質,影響心理健康。 所以,大人小朋友都應讓多吃蔬菜、生果和豆類,少吃高脂及高糖的食物。家長可以從以下幾方面着手,幫助孩子吃出健康:(圖) 1. 以身作則: 孩子會模仿家長的飲食習慣。家長吃得健康,孩子都會吃得健康。 2. 讓孩子多嘗試: 家長可以多提供不同顏色、不同口味、不同質感的健康食物,令孩子對不同的健康食物產生好感。 3. 不輕易放棄: 若孩子不喜歡某種食物,家長可以嘗試用不同方式讓孩子品嘗那種食物。例如:孩子不喜歡吃紅蘿蔔,家長就可以讓孩子喝混有紅蘿蔔的果汁。孩子可能需要試15至20次,才會接受新食物。家長讓孩子嘗試新食物時,應該特別營造一種放鬆的氣氛。如果孩子願意嘗試,家長可以給予即時讚賞;如果孩子不願意,家長亦可以坦然接受,毋須責罵或「賄賂」孩子(如:「如果你吃紅蘿蔔就讓你吃雪糕!」)。 4. 設定限制,提供解釋: 完全禁止孩子吃某種食物可能會適得其反,反而令孩子更加喜歡那種食物。對於高脂高糖的食物,家長可以與孩子討論應該吃多少:「吃得太多糖會咳嗽,爸爸不希望你咳得辛苦,我們每天只吃一粒好嗎?」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 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的專家執筆,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www.facebook.com/eduhkccfs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52期]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避免孩子受到欺凌(三):幫助孩子面對校園欺凌

(圖:黃清渝) 若孩子出現多項與欺凌相關的情緒變化,家長一定心急如焚。這個時候,家長先要深呼吸冷靜下來,再找一個好機會與孩子耐心討論: 主動詢問:家長可以向孩子描述自己的觀察,並詢問孩子在學校的情况,例如:「我看到你手臂不時有些瘀傷,心裏覺得很擔心。你的安全對媽媽來說十分重要,你可以告訴我你在學校是否遇到什麼事情嗎?」若孩子說「沒事」,或者顯得不想回應,家長可以用肢體語言去安撫孩子(如:握着孩子的手、輕拍孩子的膊頭、擁抱孩子),告訴孩子「媽媽永遠都在這裏,永遠都願意聽願意講」,之後再找別的機會問孩子相類的問題。 積極聆聽:若然孩子願意分享,並開始透露被欺凌的過程,家長可以反映孩子的情緒,並把情緒背後的原因複述出來。這樣做可以令孩子覺得有人明白自己,亦會更願意接受別人的幫忙,例如: 孩子:「小明把我的文具扔到垃圾桶……」 媽媽:「小明無緣無故把你的東西扔進垃圾桶,你一定覺很憤怒?」 孩子:「我覺得很丟臉,我去撿回文具的時候,全班同學都在笑……」 媽媽:「全班同學面前在垃圾桶撿東西,我也會覺得很尷尬。」 肯定孩子:當家長了解孩子的情况,並充分表達同理心後,可以告訴孩子:「謝謝你告訴我遇到的困難。被人欺負絕不代表你做錯了什麼,亦不代表你比其他人弱小。」家長可以引用自己兒時遭遇,或其他名人為例子(如:名導演Steven Spielberg、荷李活演員Tom Cruise、奧運金牌得主Michael Phelps、大企業家Elon Musk都曾經在年幼時受過欺凌),令孩子明白很多人都有相似的經歷。 討論策略:若家長認為孩子可先嘗試自己處理事件,便與孩子討論如何應對在學校面對欺凌者。若有需要,家長可以在家與孩子作角色扮演: .挺起胸膛、雙手垂直放在身體兩邊。 .不回應對方及繼續向前行,眼神不閃爍,與對方保持短暫而精神的眼神接觸(約3秒)。 .保持平靜而不表現傷心,不乞求對方,也不向對方發怒。 .離開現場並前往自己的朋友、老師處,或其他人多的地方。 若這些處理方法無效,或家長發現情况已經非常嚴重,需要成人直接介入,家長可以主動和校方接觸,與教師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 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的專家執筆,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www.facebook.com/eduhkccfs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50期]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避免孩子受到欺凌﹙二﹚ 留心欺凌對孩子的行為影響

孩子在學校受欺凌,未必會立即向家長求助。美國司法專案辦公室的一項調查就發現,在學校遭受欺凌的受害者,只有三成六會向教師或其他成人求助。為什麼大多受害者會對自己的不公平待遇三緘其口呢?原因可能是: 調查:僅三成六受害者向成人求助 .害怕成人會覺得自己「軟弱」、「無用」、「不能解決自己的問題」 .害怕欺凌者知道後會報復 .對人際關係失去信心,覺得沒有人可以幫助到自己 欺凌可以牽涉很多人,包括欺凌者﹙發動欺凌並帶領其他同學起哄的人﹚、協助者﹙跟隨欺凌者一起欺凌受害者的人﹚、附和者﹙沒有直接參與其中,但在一旁看熱鬧的人﹚和局外人﹙「事不關己、己不勞心」的人﹚。受害者可能覺得整個課室環境都充滿壓迫,不知應該「控訴」哪個同學。所以,家長要不時留意孩子會否出現以下的行為變化,若有懷疑時要考慮進一步行動。 .身上或面上出現難以解釋的瘀傷或抓痕 .衣服、文具或物件無故損壞或丟失 .無故需要額外金錢,或八達通經常要入錢 .突然不願上學,或放學後無故遲遲不回家 .飲食習慣有變(如:沒胃口,或經常嚷着肚餓) .睡眠習慣有變(如:易發噩夢、突然尿牀) .突然變得依賴大人,迴避與朋輩相處 .開始不愛外出,變得孤僻怕生 .突然欺負弟妹或家中寵物 .突然容易頭痛或肚痛 .突然容易害怕或緊張 .情緒低落,做什麼事情都欠缺動力 ◆家長可以留意孩子會否有以下12項行為變化: (圖:黃清渝)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 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的專家執筆,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www.facebook.com/eduhkccfs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48期]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避免孩子受到欺凌﹙一﹚:認識欺凌定義

(圖:黃清渝)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曾於72個地區,收集54萬名學生的數據,了解學生的朋輩社交情况。在香港的結果發現,受訪的5000名學生中,有32%表示在過去1個月內多次受到朋輩欺凌,嚴重程度屬全球之冠。 要避免孩子受欺凌,家長首先要懂得欺凌的定義。心理學家將之分為身體、言語和關係欺凌三大類: 身體欺凌:受害者的身體遭到刻意傷害,他們的衣服、文具或物件遭到惡意毁壞 言語欺凌:受害者遭到言語攻擊,或被人用十分難聽的花名取笑 關係欺凌:受害者遭到惡意中傷,令他們在朋輩間的聲譽受損。受害者受到愈來愈多朋輩排擠,漸漸變得形單影隻 隨着資訊科技發展,受害者可能於網上論壇、社交媒體或手機應用程式中受到朋輩甚至不認識的人言語或關係欺凌,形成「網絡欺凌」。由於欺凌者較容易於網上隱藏身分,網絡欺凌可能比面對面的言語或關係欺凌來得更常見、更尖銳! 欺凌和嬉鬧有何分別? 身體和言語欺凌,與嬉鬧遊戲和無傷大雅的取笑有點相似。要分辨孩子是否真的受到欺凌,家長需要進一步留意以下情况: 孩子是否感到歡樂?孩子在嬉鬧和取笑過程中會開心活潑,嘻嘻哈哈;但欺凌不會令孩子產生任何正面的感覺,他們只想逃離現場,甚至減少和人的接觸。 孩子是否感到傷害?嬉鬧遊戲和無傷大雅的取笑,程度溫和,沒有傷害別人的意圖;但欺凌含有惡意,往往會令孩子傷心難過、面紅耳熱、鬱鬱不歡,甚至瘀傷流血。 孩子是否一味被動?孩子參與嬉鬧遊戲和互相取笑時「互有攻守」,時而被追打被取笑,時而追打別人取笑別人;但受欺凌的孩子只是單方面被戲弄或打擊,沒有回擊之力。 事情是否重複發生?欺凌並不是單一的偶發事件。被欺凌的孩子會在一段時間中重複被追打和被取笑。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 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的專家執筆,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www.facebook.com/eduhkccfs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46期]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形、音、義 幫助孩子學中文

想支持孩子學習語文,家長可以幫助孩子了解中文字在形狀、讀音和意義上的特點。 「形」:孩子可以拆字重組,將結構較為複雜的中文字,分拆成兩個或以上、結構較簡單的中文字(部件)。例如,「朋=月+月」、「咖=口+力+口」、「蝴=虫+古+月」、「聽=耳+王+十+四+一+心」等。孩子在學習時,可以通過「部件口訣」來記住結構較為複雜的字(如:「月巴」、「虫古月」、「耳王十四一心」等),又可以在腦海中建構一幅有趣搞笑的圖畫(如:將「朋」字想像成兩個彎月做好朋友、將「咖」字想像成一個大力士一手攬住一大包咖啡豆等、將「點」字想像成一個人用黑色石子去占卜等﹚。 拆開難字 變有趣圖畫 「音」:因為有部分中文字是「形聲字」,孩子可以通過字的「聲旁」去記住讀音相同或相似的字(如:「張、帳、漲」;「聆、領、玲」等﹚。孩子更可以將讀音相同或相似的字編成有意思的詞語(如:「長度、帳目、一張紙、水漲船高」、「命令、聆聽、領導、玲瓏、伶俐」等)。不過孩子又要留心,有些字雖然讀音一樣,但寫法就大不相同(如:「張、將、章」、「聆、寧、零」)。通過讀音去組合中文字,讓孩子可以同時運用視覺和聽覺學習語文。 「義」:此外,孩子更可以通過「形聲字」的「形旁」去推測中文字的意思。例如:「晴」的「日」字旁表示與太陽、日照有關,「睛」的「目」字旁表示與眼睛、視覺有關,「情」的豎心邊表示與內心、心情有關。孩子亦可以用類似的方法去推測中文詞語的意思,例如:「主人房」是主人住的房、「客房」是客人住的房;「海運」表示海路運輸、「空運」表示航空運輸、「陸運」表示陸路運輸等。 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多留意中文字在「形、音、義」上的特性,為中文學習打造穩健的基礎。 (作者提供)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 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的專家執筆,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www.facebook.com/eduhkccfs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42期]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親子遊戲學數學

很多家長都想孩子學好數學,於是幫他們報不同的補習班,又或者買更多數學補充練習。但其實家長和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例如購買用品、計劃活動、製作點心、分享食物時,都有機會學習和應用數學。有研究更發現,家長可通過遊戲加強孩子的數學能力。以下幾個遊戲就能幫助孩子愉快地學習數學: 抽牌我最大 抽牌我最大(作者提供) 家長預先從普通撲克牌中取走10、J、Q、K的牌。之後,每名玩家輪流抽取2張牌,然後順序揭開每1張牌。第1張卡牌代表十位數字,第2張代表個位數字,玩家要各自讀出自己的兩位數字﹙如:「四十四」、「五十二」﹚數字較大的玩家可獲得自己和對方的牌,累積最多牌的玩家為勝。家長可以按孩子的能力提高難度,抽取3甚至4張牌,好讓孩子熟悉3位數字或4位數字。 目標在望 目標在望(作者提供) 家長和孩子隨便選4個小於10的組成數字(如:2、3、5、7),和一個小於25的目標數字(如:20)。家長和孩子一起討論,究竟哪些算式可以把組成數字運算成目標數字。例如:(2×5)+3+7=20、(3×5)+(7 - 2)=20等。 點格棋 點格棋(作者提供) 在紙上預先畫一排排可以畫成正方形的黑點,玩家輪流以直線或橫線連結任何兩點。如玩家畫線圍起一個正方形時,該正方形就由該玩家「佔領」,「佔領」正方形的玩家可繼續畫線,直至不能形成正方形為止。當雙方玩家都無法再畫線時,遊戲便結束,並以「佔領」最多正方形的玩家為勝。在孩子熟悉遊戲規則後,家長可以提升難度,例如在每4點中間寫上不同數字,玩家在「佔領」正方形後便可得到框裏的分數,以總分數最高的玩家為勝。 想了解更多,家長不妨觀看我們中心準備的短片(youtu.be/AjV9kdW4GYc)。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 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 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的專家執筆,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www.facebook.com/eduhkccfs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40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