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有教:避免孩子受到欺凌(三):幫助孩子面對校園欺凌


(圖:黃清渝)

若孩子出現多項與欺凌相關的情緒變化,家長一定心急如焚。這個時候,家長先要深呼吸冷靜下來,再找一個好機會與孩子耐心討論:

主動詢問:家長可以向孩子描述自己的觀察,並詢問孩子在學校的情况,例如:「我看到你手臂不時有些瘀傷,心裏覺得很擔心。你的安全對媽媽來說十分重要,你可以告訴我你在學校是否遇到什麼事情嗎?」若孩子說「沒事」,或者顯得不想回應,家長可以用肢體語言去安撫孩子(如:握着孩子的手、輕拍孩子的膊頭、擁抱孩子),告訴孩子「媽媽永遠都在這裏,永遠都願意聽願意講」,之後再找別的機會問孩子相類的問題。

積極聆聽:若然孩子願意分享,並開始透露被欺凌的過程,家長可以反映孩子的情緒,並把情緒背後的原因複述出來。這樣做可以令孩子覺得有人明白自己,亦會更願意接受別人的幫忙,例如:

孩子:「小明把我的文具扔到垃圾桶……」

媽媽:「小明無緣無故把你的東西扔進垃圾桶,你一定覺很憤怒?」

孩子:「我覺得很丟臉,我去撿回文具的時候,全班同學都在笑……」

媽媽:「全班同學面前在垃圾桶撿東西,我也會覺得很尷尬。」

肯定孩子:當家長了解孩子的情况,並充分表達同理心後,可以告訴孩子:「謝謝你告訴我遇到的困難。被人欺負絕不代表你做錯了什麼,亦不代表你比其他人弱小。」家長可以引用自己兒時遭遇,或其他名人為例子(如:名導演Steven Spielberg、荷李活演員Tom Cruise、奧運金牌得主Michael Phelps、大企業家Elon Musk都曾經在年幼時受過欺凌),令孩子明白很多人都有相似的經歷。

討論策略:若家長認為孩子可先嘗試自己處理事件,便與孩子討論如何應對在學校面對欺凌者。若有需要,家長可以在家與孩子作角色扮演:

.挺起胸膛、雙手垂直放在身體兩邊。

.不回應對方及繼續向前行,眼神不閃爍,與對方保持短暫而精神的眼神接觸(約3秒)。

.保持平靜而不表現傷心,不乞求對方,也不向對方發怒。

.離開現場並前往自己的朋友、老師處,或其他人多的地方。

若這些處理方法無效,或家長發現情况已經非常嚴重,需要成人直接介入,家長可以主動和校方接觸,與教師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

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的專家執筆,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www.facebook.com/eduhkccfs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5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