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筆陣.閱讀的幸福:減廢救地球

記得有一次帶學生到訪大澳,我們在市中心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藝術品。藝術家用一個魚網盛滿從大澳收集回來的各種各樣廢棄塑料瓶,然後再塑造成一條大魚的形狀。這件藝術品給孩子們帶來了不少衝擊,他們剛在這美麗的香港水鄉遊歷,感受人與自然共處的美妙,但沒想到在這美好的背後,也面臨着人類對自然的破壞,以及各種海洋垃圾帶來的威脅。

塑膠廢物釀生態災難

環保議題一直是學校的重點課程之一。除了在正規課堂上灌輸環保知識給學生,體驗活動也是培養孩子環保意識不可或缺的一環。在疫情期間,減少使用塑膠器具的議題特別引起大眾的關注。幾年前,我們學校與一個環保團體合作舉辦了一個名為「走塑嘉年華」的親子活動。每個家庭都承擔一個特別的外賣任務,他們需要自備容器到餐廳購買餐點,避免使用即棄餐盒。這個做法其實相當簡單,毋須高科技,也毋須接受STEAM培訓,只要我們願意去做,就能實現。

韓國童書《塑膠島》從一隻海鳥的角度出發,講述了塑膠廢物對自然生態的影響。作者李明愛在故事開始時,將這隻海鳥所居住的島嶼呈現在讀者眼前。這座小島佈滿了密密麻麻的樓房,人口極度稠密,製造的垃圾數量令人驚訝。馬路上的每輛車都載滿了塑膠瓶、輪胎等廢物;每個人手中都拿着五顏六色的塑料袋或塑膠用品,這些物件最終變成漂浮在海洋中的垃圾,被魚類和海鳥誤食,造成生態災難。故事中有一刻讓人感到希望,因為人們試着清理這些垃圾,但這個希望很快破滅了。就像現實一樣,島上很快又被更多種類、更多數量的海洋垃圾淹沒。主角海鳥仍然頂着一個塑料罐子,被膠帶纏住,無奈地繼續生活在這個塑膠島上。當我們翻到書本後面,原本海上的小島,每一個都被塑料垃圾覆蓋住。這個結局看似毫無出路,是因為如果只有一小撮人關注環保工作,而大多數人仍然大量生產塑膠用品,隨意丟棄海洋垃圾,地球的未來很難走向美好。

親子筆陣.閱讀的幸福:減廢救地球
《塑膠島》作者:李明愛。(網上圖片)
出版社:字畝文化。

由自己出發 形成環保力量

故事的結尾無疑讓人感到灰心,不過我們可以選擇從中獲取力量和啟示,然後轉化為行動力,鼓勵每個人成為環保的推動者。無論是小到每天減少一次塑膠使用,還是大到參與社區清潔活動,我們的每一個行動都有價值。而這些積極的行動,將形成一個更大的力量,進一步推動更多人加入環保行列。最重要的是,我們要相信孩子有力量去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讓他們參與在當中,藉着自己小小的努力,小小的改變,為地球的未來帶來希望。

合上書本,讓我們一起行動,令這個故事不再只是一個警示,而是成為我們遵從的指南,為我們的孩子留下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文:何彥輝

作者簡介:現為港澳信義會小學校長,20多年來,倘佯在故事的懷抱中的教育工作者。一直用心推動兒童文學在學校的發展,相信文學的力量能在孩子的成長中留下真、善、美的痕迹。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8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