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自聊:輕鬆吞服藥物妙招
作為家長,孩子生病最難捱,除了晝夜不分地照顧外,同時要面對一個棘手的問題——孩子難以或拒絕吞服藥物。這不僅令一眾爸媽頭痛,更對孩子的健康造成影響。作為專門處理兒童吞嚥的言語治療師,有時醫生亦會轉介我們處理小朋友食藥的問題,其實,透過一些簡單的方法,我們可以幫助孩子順利服藥。 記得有一個個案是這樣的:之晴(化名)6歲,被診斷患有呼吸道疾病。醫生處方口服藥物,但之晴總是抗拒食藥,說藥丸太大粒,難以吞下,平時的之晴連打針都乖乖配合,但每次食藥卻大吵大鬧。媽媽為此煩惱不已,擔心之晴的病情加重,氣促的情况加劇。 我花了點時間了解之晴拒絕食藥的原因,原來她除了覺得藥丸太大粒外,更害怕食藥時「濁親」,她說自己不止一次被這款藥丸「濁親」,氣促的情况更令她感覺難以吞服藥丸,吞嚥的時候覺得呼吸不暢順,而且當藥丸因為吞不下而卡在喉嚨的時候,藥丸的苦味在喉嚨附近久久不散,所以拒絕服藥。 其實之晴的投訴相當合理,因為在吞嚥過程中,的確有一段很短的時間(少於一秒)呼吸會停止,讓咽喉肌肉把食物推進食道,但很多研究指出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可能會在以上提及的「呼吸-吞嚥協調」(breathing-swallowing coordination)過程出亂子,令藥丸或者水「落錯格」,引起「濁親」或是吞嚥後呼吸不暢順的情况。 藥丸磨成粉 混入布甸服用 有時,小朋友拒絕食藥的原因就像之晴一樣,由於之前未試過這些情况,感到害怕之餘,亦因為表達能力的關係,未必能好好說出箇中原因,往往需要治療師結合專業知識和輔導技巧,才能抽絲剝繭,找出真正原因。當然,了解原因後,就要嘗試不同的解決方法,我們首先與藥劑師商量,將藥丸磨成粉末,然後再混入之晴喜歡的布甸中服用。由於布甸較稠,有助吞嚥的協調,加上香甜的布甸掩蓋了藥丸的苦味,亦減低了之晴的心理陰影。所以用了這方法後,之晴的情緒再沒有因食藥而爆發,而當氣促的情况改善後,之晴的「呼吸-吞嚥協調」能力回復正常,更能直接吞服藥丸,大家都頓時鬆了一口氣。 各位爸媽,雖然之晴的例子很令人鼓舞,但要留意這一定不是「one size fits all」的答案,因為每個孩子的病歷、所需要的藥物,以及吞嚥能力都不一樣,所以緊記在參考以下吞服藥物貼士之前,要諮詢你的家庭醫生或藥劑師: 1. 更改藥物形式:在藥劑師的指導下,可以將藥丸磨成粉末,混入孩子喜歡的食物或飲料中服用,或裝進無味的膠囊。但切記一定要諮詢專業人士,因為並非所有藥物都適合這樣處理。 2. 改變服藥方式:可以嘗試將藥物與濃稠的液體食物(如水果蓉)一起服用,或在服藥前後使用感官載體(如冰凍的飲料)來掩蓋藥物的味道。 3. 培養自信和技能:家長可以透過示範、獎勵等方式,讓孩子對服藥有信心和掌控感。此外,其實食藥亦有漸進式訓練以及不同的服藥姿勢,有需要的孩子可找專門的治療師作相關的訓練。 4. 尋求專業協助:如果孩子仍然抗拒服藥,不妨請教醫生、專門處理兒童吞嚥的言語治療師或藥劑師,他們可以提供專業的建議和指導。 最後,要記住雖然孩子患病的確對家長造成很大壓力,但切忌自亂陣腳,胡亂嘗試;而嘗試不同方法之前一定要諮詢醫護人員啊!否則,即使孩子吞到藥物,但藥效大減,便得不償失。 文:Konnie姑娘(言語治療師、家庭輔導及家庭教育文學碩士)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14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