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時節:留在難過時取暖

「程sir,我想找一本書,可以幫手嗎?」收到同事的手機信息:「但我只記得書中的其中一句。」 「我一無所獲,我滿載而歸。」 接着對話框中出現了這一句。 「一無所獲 滿載而歸」 句子滿有意思,既是無獲,又是滿載。在句子中尋味之際,腦海閃過幾部作品,印象最深的,是《魯賓遜漂流記》的名句:「一無所有,但我仍活着。」這句話常提醒我,人們都在意自己失去什麼,想要什麼,卻不常專注自己擁有的人和事。《魯賓遜漂流記》的主角最初在荒島上求存,後來建立了自己的天地,故事激勵了不少讀者;如今又引我思考,活着本身是否一種滿載而歸?我開始想讀一讀同事在尋找的作品原文。後來我在網絡找到一首詩,句子有點相似。在曹韻《偷詩歌的人》中有這麼一段:「一生/在時間裏我一無所獲/在失望中我滿載而歸/我沉甸甸的一生/裝滿了空蕩。」彷佛世上的作家都在思考人生的得與失,不少作品都有相近的字句。 翻讀名句 撫慰孤獨 「每年都會有一刻想重看,但每次都找不到。當初這句子令我好感動,這句子真的念念不忘。」 那名老師再傳信息給我,當下我想起在學校的辦公桌上,長期擺放的一本語錄《孤獨,一個人的狂歡》。工作會有艱難時刻,在人群中也常感孤獨,這本書正好摘錄孤獨有關的名句,好讓我在困境中隨手翻頁,尋找共鳴與慰藉,特別是那些我放上書籤的頁面,句子如「所有偉大與珍貴的事物都是寂寞的」、「在這些天堂的情境裏,孤獨是我心靈珍貴的慰藉品」,還有書中的序所寫,「(孤獨)進化成某種力量,從中得到體悟的前提是:寂寞、痛苦都必須足夠深刻」。 《孤獨,一個人的狂歡》(作者提供) 作者:尼采、卡夫卡、吳爾芙等 繪者:黃意雯 出版社:八旗文化 書籍可安撫人心。開學一個月,師生還在適應。面對壓力,要減壓;扛住難過的心情,需要強大的心智。人生總有艱難時候,有些書籍,有些句子,常備案頭,常在心中,艱難的日子來了,就把備用的字句作取暖之用。 開學之初,同事發信息給我時,不知道她是否正要取暖?她是幸福的,因為她從書中找到能扶持自己的句子。後來她告訴我,當初問我的那句子,原句是「他一無所得?他滿載而歸」,出自王蒙的小說《蝴蝶》。 文:程志森(資深學校圖書館主任) 作者簡介:手捧一本書,是幸福的。兩位學校圖書館主任——程志森和倫雅文,想分享閱讀的快樂,聊大小朋友的書,聊讀書的邊邊角角……打開一本書的那一刻,就是讀書的好時節。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21期]

詳細內容

讀書時節:書中尋慰藉 會好起來的

「關於未來,有什麼想要達成的願望或理想?」編寫「畢業紀念冊」的學生問我。我閉目片刻,然後說:「我想好好活下去。」 畫畫成避風港 人生變幻實在太多,熬是熬得過,但難免要受一些苦楚。近年會偶爾擔心年輕人不能承受面對挫敗的痛苦。為此,上星期跟學生分享一本書《會好起來的,就算不是現在》,這是一本畫給成年人的繪本,也適合年輕人看。作者亞歷珊卓拉自言是不能接受改變的人,可惜生活屢遭變化,一段時間內經歷了失婚、失業、媽媽離逝,作者感到「有一塊巨石直接落在我的胸口,壓得我無法呼吸」。終於,畫畫成了她的避風港,並創作了《會好起來的,就算不是現在》,用繪畫和簡單的字句攙扶自己,細訴渡過痛苦時刻的心路歷程。 《會好起來的,就算不是現在》(作者提供) 作者:亞歷珊卓拉.歐拉諾(Alessandra Olanow) 譯者:林師祺 出版社:大田 由封面開始,書中每頁都是作者疲憊不堪的自畫像,以及頹唐的情景。翻看書中的心境,不期然想到自己生活裏的困倦,幾頁過後就有共鳴;圖畫旁的字句,是作者溫柔的自言自語,也是對讀者的安慰。人生有太多不可控因素,曾經的憧憬,終被現實掩蓋。想起蕭紅《永久的憧憬和追求》中寫到小時候爺爺對她說:「快快長吧!長大就好了。」當然蕭紅接着就寫到:「『長大』是『長大』了, 而沒有『好』。」 就像《會好起來的,就算不是現在》裏疲憊的身影,並沒有隨着全書的終結而變得開心和活潑,不過原本彎了腰或躺着的作者,終是直了身子站起來,並向下一條長長的道路進發。這本書說的是實在的生活,而非童話;從那些已經過去的殘酷,反讓讀者找到慰藉,擁抱走出谷底的期盼。 「情緒來了,不要擋」 人在低谷、客觀的逆境中,一定有許多複雜的情緒。若太過壓抑,內心的負擔就更大;控制不好情緒,境况將會更糟。亞歷珊卓拉在《會好起來的,就算不是現在》特別提醒讀者:「情緒來了,不要擋。情緒走了,別強留。」我們需要明白逆境會過去,亦需要懂得承受情緒的冲刷。記得《點解學校無教過情緒科》的序這樣寫到:「未必每一顆心靈都『遍體鱗傷』,但這些記憶深處的『回憶』,也總曾在某一個瞬間令我們在生活變得卻步或膽怯。」年輕人也好,成年人也好,學習面對困局與情緒波動都是必修課。 回答「畢業紀念冊」編輯學生的提問,我最後是這樣說:「繼續對當下有想像,有愛有失望,有想念,懂感恩,會擁有,會失去,能睡覺,能吃飽。」誠如亞歷珊卓拉說:「做人實難。」或許人生還要面對嚴苛的事情,不過在那個時候,我會重新拿起《會好起來的,就算不是現在》翻一下,翻個一兩頁就能找到慰藉。 文:程志森(資深學校圖書館主任) 作者簡介:手捧一本書,是幸福的。兩位學校圖書館主任——程志森和倫雅文,想分享閱讀的快樂,聊大小朋友的書,聊讀書的邊邊角角……打開一本書的那一刻,就是讀書的好時節。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04期]

詳細內容

讀書時節:欲說還休 文字寄意

總有些事不知從何說起,如何開口,像那中六的最後一堂文學課,儘管想囑咐的有千言萬語,卻始終欲說還休。或許選一本書,送一篇文章,比開口說一番話更好;畢竟意在言外,文字能夠留下,學生可在日後細味。 琹涵散文作告別禮物 那中六的最後一課,我選了琹涵的散文作告別禮物。我常放琹涵的書在案頭,在疲憊時、困擾時、傷心時……需要慰藉的時候,都會捧着琹涵的書,翻幾翻,選一篇散文細讀,讀文章裏引述的古典文學雋語。琹涵著作甚豐,《詩情快意:對飲唐詩,發現生活真趣》、《好詩:從先秦到明清,回到初相遇的一刻》、《慢讀王維》等,作品幾乎在每一間書局都能找到,而她的書名起得簡單,封面簡樸,就像她的行文那樣,平易近人。 我第一本讀的琹涵作品是《慢讀宋詞》。這本書與她大部分的作品一樣,每一篇都寫人生諸事,像〈四季有花香〉寫作者致電一個許久不見的好友,一通電話就回顧了一個人的一生;〈兩個女人〉談到一個朋友的大媽與二媽,抒發了兩個女人為同一男人苦纏的感嘆;〈臨別的禮物〉是琹涵大學畢業的回憶,回溯年輕的自己以什麼物件託付怎樣的祝願。這些文章裏,琹涵攙進古典文學的原文與語譯。常記書中〈夢的追尋〉,記述漂泊經年的舊相識,從識於微時寫到後來各人經歷,感慨青春易逝;文章末段引述晏幾道《御街行》,其中「街南綠樹春饒絮,雪滿遊春路」,彷佛提醒人們,勿忘曾經的美好時光。琹涵總會借一首古典詩詞為文章點睛,為情感找到出口。 琹涵的文字與古典文學相呼,訴說了塵世諸事,溫潤了讀者的心。所以說,要給中六生說點什麼,不如借琹涵的文字寄意。最後的文學課,我就與學生分享了琹涵《好詞》中的〈人生,總是在路途上〉。文章談及成長改變了人生風景;文中引用蘇軾的《蝶戀花.春景》,當中一句「牆裏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裏佳人笑」,也是我盼學生明白的寄意:人生的場景與心境將不停轉換。 年輕人迷惘,一下子說太多道理,實在難以消化。或許讓他們慢慢讀文字會更好。記得2月時候,到一所中學的周會談寫作談文學,在活動尾聲,我也送了琹涵的文章給學生。記得當下學生眼神流露喜悅和感動。我覺得,學生渴望被循循善誘,送一點文字,也是可以的。 《好詞》(作者提供) 作者:琹涵 出版社:日出 輕盈筆觸 觀照人生百態 身邊不乏追卓越的人,總想展示個人素養;我自愧不如,其實也樂於不如。談古典文學,我「不夠大氣」,沒推薦權威著述或大師註釋本。我記得《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中寫到:「功課好的孩子會被期許維持好成績,大部分心思都被用來鞏固他所達到的位置,很可能那也是他唯一的成就感來源(以及壓力來源)。」或許我畏難了,也怕學術嚇怕了孩子;我不夠出色。不過我有足夠的溫柔。育人的工作,需要多一點溫柔。琹涵作品,其實是很好的文學導讀和人生導讀。台灣師大國文學系潘麗珠教授便這樣形容琹涵的文章:「透過輕盈的筆,把所觀照的人生世相、人情百態,溫婉而有味的跟讀者款款訴說。」 文:程志森(資深學校圖書館主任) 作者簡介:手捧一本書,是幸福的。兩位學校圖書館主任——程志森和倫雅文,想分享閱讀的快樂,聊大小朋友的書,聊讀書的邊邊角角……打開一本書的那一刻,就是讀書的好時節。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95期]

詳細內容

讀書時節:看一套好漫畫

最近一名台灣家長發現,孩子的老師在班房放了一套《龍珠》,讓學生自由取閱,那名家長覺得孩子不應該看這種漫畫,因為無法建立學習習慣。這家長的說法,在網上群組引起討論:孩子該讀漫畫嗎? 漫畫常予人一種「庸俗」、「速食」的印象。不過每本書內容不同,「庸俗」、「速食」的純文字書也不罕見。如果探討孩子應否讀漫畫,就涉及「該閱讀什麼書」這個問題;解答這問題,又要思考「為何閱讀」。閱讀,能提升語文能力,包括閱讀策略、語感和行文用字等,同時可獲取知識、慰藉心靈和提升精神價值,以及為了漸被電子產品取代的消閒娛樂用處。 記得小時候,媽媽買了蔡志忠的《漫畫禪說》和《漫畫唐詩》放在家裏,而我總在無聊時翻開,一看再看。這些漫畫深入淺出解說中國哲學與文學,不知不覺成了我粗疏學養的底子;長大後成為語文教師,我也建議學生看蔡志忠的《漫畫論語》、《漫畫莊子》,因為漫畫滲透了原文和語譯,不失為溫習DSE中國語文科考試的好素材。除了蔡志忠作品,不少漫畫也具豐富知識,譬如說《交響情人夢》,就讓我認識拉威爾、德布西和拉赫曼尼諾夫的作品,還有欣賞鋼琴演奏的細節。 漫畫哲學經典套書(作者提供) 作者:蔡志忠 出版社:大塊文化 原典較難入門 漫畫可充導讀 讀原典固然好,但程度不夠,時間不足,原典或會打擊興趣,令人卻步;漫畫倒是好入門,是接觸原典前的導讀。記得年前在校內辦一個《史記》活動,推介了鄭問的漫畫。鄭問以中國水墨畫,配上電影分鏡形式,把不少中國歷史故事繪成漫畫,如《東周英雄傳》和《始皇》等作品皆享負盛名。當年念中三的我,在學校圖書館看過鄭問的《刺客列傳》,被當中「士為知己者死」的精神感動,促使我借了一本白話文《史記》讀一遍;長大後念中文系了,又念念不忘在大學圖書館把《史記》原典讀完。說起來,漫畫對我在文史方面的啟蒙不限於此,橫山光輝的《三國志》也是我對原典的導讀。今天我校圖書館也有一套橫山光輝的《項羽與劉邦》,據悉不少學校圖書館也放了橫山光輝的《赤壁》在架上。要說流行一點的《金田一少年事件簿》,最終也引領我讀橫溝正史的《金田一》系列及各冷硬派偵探小說。 《男兒當入樽》熱血 《龍珠GT》感人 除了知識,漫畫亦可提升一個人的精神價值。《男兒當入樽》教會我要對理想鍥而不捨,《消防員的故事》和《海猿》令我明白犧牲與付出的意義。而文首提及的《龍珠》系列,其中《龍珠GT》作為悟空與孫女冒險的故事,兩代人的交流也是感人肺腑。或許有人嫌棄《龍珠》打打殺殺,不過金庸小說也不乏類近情節,中文科一篇課文《大鐵椎傳》大戰響馬賊情節亦有過之而無不及吧? 讀原典,讀「正經書」好。為考試多讀文字,當然沒錯,可是生活不應只為考試。我們總不會痛罵一個放假休息的人不事生產吧?心靈滿足與消閒休息都很重要。 話說回來,只讀漫畫,固然不行,這涉及「閱偏食」,是一個擇日再談的課題了。 文:程志森 作者簡介:手捧一本書,是幸福的。兩位學校圖書館主任——程志森和倫雅文,想分享閱讀的快樂,聊大小朋友的書,聊讀書的邊邊角角……打開一本書的那一刻,就是讀書的好時節。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87期]

詳細內容

讀書時節:人愈來愈像機器?

「人工智慧愈來愈像人,人,卻愈來愈像機器。」 最近在網上讀到上面的這句話。我想,AI愈來愈像人,因為它的應對愈趨自然。人呢?愈來愈像機器,是因為生活滿滿「操作感」,還是人的情感、思想與倫理都淡薄了? 「禮」的背後有一種「情」 記得有一名朋友告訴我,她任職的學校有一個師生諮議會,是一個師生交流意見的平台。近年學生在會議中的態度,總是向學校要求和質詢。她舉一個例子,她的學校關心學生,所以在每一層都設一部提供冷、暖、熱水的先進電子飲水器。她認為學校為學生好,學生該會領情,怎料在議會中,學生投訴熱水太熱,冷水太冷。我想起曾瑞明在他的著作《家長應該學會的20堂倫理課》(下稱《家長》)中也提及相似的情况:「記得有一位學生問學校為什麼只送金莎給他們,而不送GODIVA(高級巧克力品牌)。」曾瑞明在書中說,「禮」的背後有一種「情」,而他卻慨嘆「現在的風氣是重物多於重禮」。施恩莫望報,是應該的,只是曾瑞明就送巧克力一事的說法,也令人唏噓:「不稀罕『禮』或許是風骨,但不稀罕『情』,也可稱『無情』吧。」 《家長應該學會的20堂倫理課》(作者提供) 作者:曾瑞明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香港) 灌輸世界觀具人文關懷 我們都盼望下一代關心自己,同時關注身邊的人和事。譬如說世上戰亂一直持續,而最近以哈衝突仍是水深火熱,中東地區可謂生靈塗炭。為此,最近便聯同幾名教師,在校內辦了相關書展和討論會,讓師生一起探討時事。當日學生的提問,都圍繞着涉事地區的對錯、立場甚或陰謀論;我與其他的出席教師,都努力引導學生,把目光投放在戰亂人民的慘况。辦此活動,教師希望灌輸學生的,是人文關懷。《家長》中就有個章節指出,我們希望學生有世界觀,但這些世界觀不能缺乏關懷。曾瑞明在書中寫到,面對「全球正義與普世價值」的課題,儘管無能為力,亦不等於漠視不理。好比各位語文教師,教授《戰城南》或杜甫一些關懷國家的詩歌時,除了考試知識,都盼望培養學生關懷家國天下的一份情懷。孟子論人禽之辨時,人之為人,其中就因為有惻隱之心。 《家長應該學會的20堂倫理課》是曾瑞明寫給家長的讀物,各章節不長,深入淺出,為家長梳理出值得重視的人情世故,讓家長日常與子女聊天時,有具體憑據與子女討論處世之道。其實曾瑞明的其他作品都適合青少年。記得年前教育局於暑假前,贈予全港中小學生圖書一本,教師可在教育局提供的書單中選書,而我就從書單中選出曾瑞明的《年青生活哲思20則》送給當屆中六畢業生。 敝校有個傳統——每年都挑一本書送給畢業生,當中蘊含對他們的期望與祝褔,讓書本盛載年輕人該恪守的人生態度。 文:程志森(資深學校圖書館主任) 作者簡介:手捧一本書,是幸福的。兩位學校圖書館主任——程志森和倫雅文,想分享閱讀的快樂,聊大小朋友的書,聊讀書的邊邊角角……打開一本書的那一刻,就是讀書的好時節。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78期]

詳細內容

讀書時節:月亮落在書架上

望月,是一種回望,往時間的逆方向看。人都想停在美好的時光,想念過去的自己,思念別人的身影。 時值中秋,想知多一點前人和月光的事兒,於是到書局找一本和月亮有關的書。有一本特別顯眼。書身方正厚重,硬皮封面上是一幀藍藍的月照,書名跟設計一樣簡潔,就是《MOON月亮》。書的內容也簡單直接,一頁圖片,一段文字,從古代神話談起,說說女性與月亮早結的緣分,提及中國的嫦娥和希臘的黛安娜,很快又轉到不同年代印有月光的印刷品,像電影海報或明信片,然後就是各種分析月亮結構的影像,有黑白、全彩和紅外線的。神話、歷史、文化娛樂、經濟產業、物理化學……不同角度看同一顆月光,在教學現場,《MOON月亮》是一本跨學科的圖書,像它長長的副題所述:「藝術、科學、文化,從精彩故事與超過170幅珍貴影像認識人類唯一登陸的外星球」。月亮是跨學科的媒體,是浪漫的寄託和科學實踐的試煉場。千古以來,月亮共載了人類的理性與感性。 《MOON月亮》(作者提供) 作者:亞莉珊德拉.羅斯柯,羅伯特.馬西 譯者:林潔盈 出版社:積木文化 天上恆久 人間一瞬 其實家中早有一本與月有關的書,很喜歡的,卻常被我遺忘,那是《月の名字》。這是一部日本人談月的書,封面、行文、照片都溢滿詩意。柔和的照片,輕盈的筆調,呈現了不同月份的月,不同形態的月,還有日本人為月亮起的許多名字,譬如八月十五日是賞滿月日子,所以那時候的月是「月中月」,又像冬至的月接近天頂,那月就被喚作「月天心」。除了名字,書中也記述神話傳說、生活傳統,以及現代日本人對月的構想。而我也喜歡作者把一些關於月的散文和詩句攙在其中。千里之外,日本的月早就落在我的書架上,卻只有中秋才被我想起。 《月の名字》(作者提供) 作者:高橋順子 譯者:嚴可婷 出版社:楓書坊 或許月亮容易被遺忘。想起幾米的繪本《月亮忘記了》,故事說到月亮流落人間的故事,記敘人們失去月亮的事,月亮遇上小男孩的事,小男孩不被師長理解的事,月亮自身迷失的事……小小的繪本,書寫了許多孤單迷失的片段。這部作品是要慰藉孤單的人們,着我們不要忘記人們之間的連繫,書中曾經提醒:「看不見的,是不是等於不存在?」 恆久是天上,一瞬的是人間。千古以來,千里之外,儘管星河轉換,月亮依然陪伴好多世代的人們。月亮有離開我們的一日嗎?記得《MOON月亮》提及到天文學家的計算,月亮每天也在遠離地球,總有一天月亮會與地球永久別離。那個時候,也會是地球的終結。 佳節那麼喧鬧,獨自面對工作又使人落寞。工作如潮,壓力掩蓋思緒之際,想起口袋裏一張紙條,學生寫了這樣的幾句:「縱然萬物終會消逝,但天空仍是天空。對於最近有壓力,至少秋月很淡,很美。」 文:程志森(資深學校圖書館主任) 作者簡介:手捧一本書,是幸福的。兩位學校圖書館主任——程志森和倫雅文,想分享閱讀的快樂,聊大小朋友的書,聊讀書的邊邊角角……打開一本書的那一刻,就是讀書的好時節。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9期]

詳細內容

讀書時節:那個廣末涼子

最近想的比較多,是關於雲的事。好多日子風雨橫斜,而放晴時天空分外乾淨,藍天的色調很溫柔,雲的輪廓多變,層次很分明。忽然珍惜藍天白雲的日子,都因為這一年太忙,幾乎忘了風的清爽,雨的氣味,陽光的明亮。現在終於記得抬頭,記得看遠方那一抹的浮雲。 忙了,也就忘了;忘了,都因為忙。心亡,是個因,也是個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寫道,「如果生命的每一秒鐘都得重複無數次」……我想起最近在讀廣末涼子的散文,她寫過這句話:讓人忘卻疲勞的幸福時刻。看來,稍微打破一下規則的感覺還不錯嘛。 《廣末的思考地圖——幸福的樣子》(網上圖片) 作者:廣末涼子 譯者:李喬智 出版社:尖端 出版日期:2023年5月8日 生命轉折點改變想法 大概只有偶爾讓生活失序,才能打破循環。 我實在需要更多看雲的時候,希望忘卻的是疲勞,而不是生活的感覺。然而心境大都依賴經歷轉換,「心不由己」。有一天感受到自己變了,心裏一問「發生過什麼事」,就明白自己又經歷了些什麼。記得廣末涼子的另一篇散文裏提到,心理學家榮格認為人長大了,就有「生命的轉折點」,想法就會改變;廣末文中也說,20歲時的她只認為「讓孩子多以苦難磨練」,是煩人的大人想出的說法;她年歲再長,終是明白、認同。 過去進出不同的美術館,最不會看,不想看的,是風景畫。光線、構圖、技法、取材……心裏納悶這些作品沒共鳴,沒價值觀的衝擊,沒靈魂的叩問。昨日看了捷克畫家Frantisek Kavan的風景畫A Cloudy Sky,竟感受到畫家與風景之間,是一種內在、私密的情感。或許,我已經歷了些轉折點。 我看雲的時候,那片雲不會叩問我的靈魂吧?如今愛上夏天的雲,是我的思想已轉換,還是重拾了初心? 生活的質感,似乎就是心境的質感。廣末涼子在一篇散文中引用哲學家帕斯卡的話,「轉換心情,就會感到幸福」。如果不想等待榮格「生命的轉折點」,就可以像廣末那樣,做一些具儀式感的事,譬如好好準備一頓很滿意的晚飯,譬如鋪好剛洗過的牀單,然後好好躺一下。 轉換心情 就會感到幸福 喜歡廣末涼子的筆調。翻譯流失了多少?至少讀來並不是矯情的文藝腔,而是隨性的,彷佛自說自話。 關於她的散文集,銷售的賣點是每篇都引用哲學思想;我喜歡的,卻是字裏行間的生活感。時而討論親子相處,時而記錄中學時的友情,這些隨筆,沒有動人情節,只有生活的省思,還有借用一些哲人絮言,勉勵她自己及她的讀者,鼓勵大家好好生活下去。讀她的文章,就像跟一個人聊天,聆聽對方說說成長的難處,或者為人母親的憂與累。 閱讀,有時追求輕巧的生活感;讀來有幸福的味道。廣末涼子的《廣末的思考地圖》,是一個演員,一個母親,一個女性的散文,它還有個副題——幸福的樣子,是對她和所有人的祝福。書中有一篇的收結如此:時間不會再回來的。讓珍貴的每個當下不斷串繫起來。 文:程志森(資深學校圖書館主任) 作者簡介:手捧一本書,是幸福的。兩位學校圖書館主任——程志森和倫雅文,想分享閱讀的快樂,聊大小朋友的書,聊讀書的邊邊角角……打開一本書的那一刻,就是讀書的好時節。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1期]

詳細內容

讀書時節:沙田河畔有櫻花

3月向晚,與友人走在沙田河畔,那時候小艇在夕陽中划過,岸上的櫻花盛放。不知誰種了櫻花?它的存在引人注目,引人拍照。友人問道,不知此櫻與日本的是否同種。無疑,櫻花讓人想起日本,此際正好是日本櫻花的花期。 各花命運不盡相同 日本人愛櫻,會賞櫻。賞櫻時會駐足,在樹下野餐,在早上賞,在午時賞,也在晚上賞,在綻放之際,在飄落之時。日本人愛櫻在枝頭上盛放,愛櫻如雨落下,愛地上零落的孤瓣。千姿百態,日本人寫在俳句與和歌之中,也拍攝在各式的影像中。蜷川實花是日本以色彩濃艷見稱的攝影師,她的影集《櫻》,卻洗去了華麗脂粉,一頁一頁都是清雅細緻的櫻花。 《櫻》 作者:蜷川實花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 香港人也尋花,在某處幾株櫻花,某處幾片紅葉之間,人如潮水,人流中抬了頭,舉了鏡頭,記錄比風景多細節的人物肖像。恰若《西湖七月半》,眾人擠着來,湧着去,尋歡作樂,不過如此。花期未盡,人潮已退卻。 同樣是花,命運不盡相同。有時會驚訝街邊路上,火紅的木棉,亮了行人道的黃花風鈴木,還有野菊各種,開在學校外,在屋邨裏,在商場之間。3月花海處處,但人始終走過,偶爾抬頭,沒有駐足。雖幸有攝影愛好者幾個,用長長的鏡頭拍下黃花。不過,這些花凋零時候,也就無人問津。 花要開得合時,也要開在合適的人前。日本人與櫻花,在世上遇上合適的彼此。櫻花那麼美,生命那麼短,日本人在一周的綻放與凋零之間,看到花,也看到人間的無常與短暫。江戶時代良寬和尚有詩:「飄零的櫻花,殘留在樹枝上的櫻花,也終歸是飄零的櫻花。」或許這也是蜷川實花出版《櫻》的原因,用這本書紀念2011年3月東日本大地震的人與物。蜷川實花的鏡頭,日本人的目光,在書頁上表達對逝者的珍愛與疼惜。 山櫻如美人 紅顏易消歇 櫻花易逝,惹人憐惜。中國詩人鄧溥雅也有句:「山櫻如美人,紅顏易消歇。」為免太過傷感,我會靜靜觀賞一間咖啡店外的一棵榕樹。樹算不上年長,也不年輕,枝幹有點傾斜,垂了幾條氣根,掙扎地呼吸,但還能活些時日。能夠活着,是一種福分。 再說回櫻花,雖說日本與櫻花結緣甚深,中國與櫻更是緣分早種。據日本學者所撰的《櫻大鑑》,日本的櫻花應在唐代由中國傳入;若說中國對櫻花較早的描述,則想起南朝沈約的詩《早發定山》:「野棠開未落,山櫻發欲然。」櫻花雖易落,卻從中國到了日本,從古代到今天,到了今天的沙田河畔,還有桌上一本影集《櫻》的頁與頁之間。 文:程志森(資深學校圖書館主任) 作者簡介:手捧一本書,是幸福的。兩位學校圖書館主任——程志森和倫雅文,想分享閱讀的快樂,聊大小朋友的書,聊讀書的邊邊角角……打開一本書的那一刻,就是讀書的好時節。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3期]

詳細內容

讀書時節:見家長

「爸爸,不如你先看看阿女。」我轉向坐在家長身邊,看着哭成淚人的學生說:「她盡力了,也進步很多。」 「社會是殘酷的。」家長回應:「總之要再進步!現在不夠!」 家長日,面見家長和學生,同時也派發成績表。當天在我面前哭的學生很多,卻無一個是因為我的責難,而是家長說了些話,刺痛了學生所致。讓學生當場落淚的論調幾乎一樣——成績不夠好,子女沒努力。事有湊巧,桌上一份資料告訴我,這些學生都有進步,我也觀察到他們的付出不少。 家長覺得需要,還是孩子想要? 我想起《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也是我希望家長會讀的書,特別是提出「確認感受的重要」一部分。書中提到,不少家長會叮囑孩子寒天添衣,但少有問孩子覺得是冷是熱。孩子的感受,總在生活的小節中被忽略。家長當然擔心孩子生病,但孩子的想法,也往往無人關顧。哪來時間溝通?快點出門不就好?對的,快和方便,就省掉了溝通。溝通不應只在大是大非之間,因為一段關係,可能在一點一滴的細節中流走。 見家長時,家長常投訴子女沉迷手機,彷佛學生是我的子女,彷佛要我設法處理手機問題。可是家長總遺忘,手機是「拉力」,是哪兒的「拉力」不足了?或是從前的「拉力」成了今日「推力」?《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談到青少年沉迷手機,說到成因可能是家長投放給子女的溝通時間不足。小時候孩子會主動親近家長聊天,家長習慣孩子主動;孩子大了,變得被動,家長似乎沒覺察到變化,沒有轉換角色主動陪伴,或投放心思,手機便慢慢乘虛而入。書中為此提出良策,就是「溫情轟炸」,投以具「質素的時間」,以關愛與溝通重新提升親子的熱度。 《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作者提供) 作者:菲莉帕•派瑞 譯者:洪慧芳 出版社:木馬文化 老師可不可以…… 「老師你可不可以幫我跟他說別玩手機。」正正坐在孩子旁的媽媽如是說。我看到家長的忙與累,成年人的生活滿枷鎖,讓人疲憊。若為師者能幫忙,何樂而不為?然而習慣和價值建立,學校教育之外,家教也重要。可是目前不流行學習家庭教育,家長日多是家長訴苦,少聆聽教師建議。無計可施的家長,總想「按鍵式」要求,要求學校、教師、子女一下子改變現况。 上一代吃得苦,哪需要顧感受? 家教校教雙管齊下,方能相得益彰。不曾學習過如何當家長的,往往只能以個人經驗作憑據,可是每個孩子都獨特,社會不停變化,自身成長的經驗可能不管用,甚或造成惡果。《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的作者菲莉帕•派瑞是心理治療師,他在首章就指出,家長對待子女,往往基於自身成長的經歷。不論好壞,可能會轉移給子女。如此,我想起家長常說類似的話:「以前哪有人關心?怎麼被說幾句就哭?」 回到文章最初,那個家長說,社會是殘酷的。我當下回應是:「爸爸,社會殘酷,學校會談成績,那作為爸爸、家人,你角色給了女兒什麼?」 在此分享家長日當晚,其中一名學生給我的信息:「阿sir,見家長時哭了,因為我覺得佢除咗英文,就睇唔到我其他,好委屈。我都明我英文差,但係我希望佢起碼唔好一來就數落我,我已經盡力了。」 文:程志森(資深學校圖書館主任) 作者簡介:手捧一本書,是幸福的。兩位學校圖書館主任——程志森和倫雅文,想分享閱讀的快樂,聊大小朋友的書,聊讀書的邊邊角角……打開一本書的那一刻,就是讀書的好時節。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9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