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失失在加家:一場相隔6年的重聚

在9月開學之際,由於我和兒子、女兒都要辦美國簽證,所以我們一家去了Vancouver一個星期。在這個短短旅程之中,原本沒有計劃什麼特別行程,但到了Vancouver兩天之後,我太太的一個facebook朋友突然找她出來敘舊,而這個朋友就是我女兒在香港讀幼稚園時同學的媽媽,故為女兒帶來了一場相隔6年的重聚。 「細B」女兒與「大B」朋友 其實當太太跟我提起這個幼稚園女同學的名字時,我對這名小女孩是有一點點印象的,因為我女兒當年進入幼稚園時,屬於「細B」,所以自理能力比同年級的小朋友差一點,而這個幼稚園同學則屬於「大B」,很多時她都會幫忙照顧我女兒,也漸漸成為了女兒的好朋友,當年聽到女兒講述學校經歷時也會提及她的名字。不過,當年兩家人大多在一班家長聚會時才會見一兩次面,主要是通過幼稚園WhatsApp群組及facebook聯絡,女兒離開幼稚園後大家也一直沒有再見過面。 幼稚園同學一家到了加拿大大約一年多,對方父母剛好看到我太太放上facebook有關Vancouver的飲食帖,便想為這兩名小女孩來個重聚,讓她們重溫一下當年幼稚園的故事。不過,她們上幼稚園時距今已有六七個年頭,我們跟女兒提起這名同學的名字,她也沒有太多印象,反而今次的相聚,成了兩家父母互訴女兒在加拿大學習的不同之處。 Vancouver生活 少用英語 在席上,幼稚園同學的媽媽提及女兒在當地的學習最大難題是英語,還為女兒安排英文補習班,但移居Winnipeg的我們,卻沒有聽說過小朋友有英語上的問題。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她們居住的地方,是華人聚居之地,所以無論是學校同學或是日常接觸上,都較少用到英語。但在Winnipeg,無論是同學或是日常生活都主要使用英語,英語使用頻率相對較高,在學習英語上也相對容易。 當然英語的進度較好,並不代表有什麼優勢,就像在席上幼稚園同學一家笑指,就算在加拿大住上數年甚至10年,去旅行的目的地應該都不會選去Winnipeg。問我在當地有什麼值得遊覽的景點,我一時也想不到。而升學方面,大部分加拿大名列前茅的大學學府都位於Vancouver、Toronto等的大城市,在升學上明顯是這類知名大城市更具優勢。而且由於升學上的競爭較大,在Vancouver及Toronto的中小學學習環境相對Winnipeg嚴謹,這亦是不少身在Winnipeg的港人在搬省時其中一個重要考慮因素。 在現階段,我們一家還未有搬省的準備,但日後會不會隨着兒女的長大,考慮移居到另一省,實在是很難說得準! 文:吳一鳴 作者簡介:人到中年一家四口移民加拿大,由繁華的大城市突然走到鄉村城鎮,重新面對一堆新事物,與小朋友一起重新學習新生活。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9期]

詳細內容

感創航道:態度決定你是誰

近年大家常談及學童的「素養」,這包含知識、技能和態度,身為父母的你,覺得什麼是最重要呢?早前,與教師共同備課時,談及以往教什麼是「孝順」,會透過故事講解或情境分享,教導學生如何做個孝順小孩,但他們能否做到呢?明白到為何要孝順父母嗎?態度的形成與個人欲望有密切關係,所以「知道」怎樣做和真正「做到」是兩回事,而教與學也未能直接反映出來。 核心培育價值及態度 「學習」最早可追溯至《論語》所言:「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而「學」是獲得及鑽研知識,「習」是鞏固知識、技能的行為。「學」、「習」就是「知行合一」,「知而不行是為不知」,態度也需要通過行動才能印證的學習成果。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激發他們好奇心及自發,加上時代轉變,講求創意及明辨思考等能力的發展,所以技能及態度甚為重要,這並不是要否定知識的價值,《禮記.大學》提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德行品性一直都十分重要,這正是我們提及的態度,但態度不是與生俱來,需要在生活層面接觸不同人和事而逐漸形成。學校是培育孩子修養態度的搖籃,教師提供多元學習經歷,透過示範、引導、勸說等而令學生學習和鞏固課題上的態度、技能和知識。 「感.創.做」全方位價值傳承計劃中,以培育價值及態度為核心,強調ASK,即以態度(attitude)及技能(skill)為首要,最後才是知識(knowledge)。就如小一「我的家是個寶」,以核心問題「如何深入地認識家人,並讓家人知道我愛他們?」開始,藉繪本認識不同家庭的特色。因現在大多是獨生子女,故只要求他們說出自己家庭樹的結構,不是要死記親戚關係圖,重點是尊重各人家庭背景的不同,欣賞家人獨特之處,認識自己的責任,再以行動回饋家人的關愛,態度勝於一切。 建立健康生活習慣 二年級「健康的我」以「如何保持健康的身體」為切入點,學生先了解健康和飲食、運動、心靈方面都是有關的,然後透過小任務鍛煉不同技能,提供相關情境,例如以模擬消化系統這實驗,訓練明辨思考能力,了解大便怎樣來,辨識並記錄消化系統內的器官和功用,最後運用所學,以「全家幸福小冊子」作結,向家人推介健康活動,這正是小一「獨特的我」和「我的家是個寶」的延續,培養關愛自己及家人的身體,積極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愛不是只用嘴巴說說,而是以行動表現出來。LBD最重視的是背後的態度,所以要先想小孩需要學習什麼態度?過程中具備哪些能力?該用什麼知識及生活經驗去建立呢? 父母一直重視孩子學了什麼知識,是時候改變心態,想想哪方面發展更重要?態度及技能不易評估,態度更涉及情感,更抽象,在LBD課程下,能透過進展及總結評估而結集的「學習歷程檔案」,見證孩子的成長,但技能和態度要慢慢培養,羅馬也不是一天建成,態度取決一切,和孩子一起擁抱學習吧! 小二學生分組做消化系統實驗。(LBD伙伴學校——仁德天主教小學,受訪者提供) 文:盧麗娟(學校同行者) 作者簡介:由教育大同和伙伴學校教育工作者輪流執筆,分享Learning by doing 理念及最新動態。教育大同是由家長發起的慈善機構,致力蒐羅教育新思維,開拓教育選擇,助大家一起反思,共譜教育的大同世界!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9期]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麵糰愛溫柔

「我在一個很溫暖,又充滿水聲的地方,住了很長的時間,我常聽到兩個人在溫柔地傾談,他們好像在談論我…… 有一天,在高聲疾呼之下,有一個叫『媽媽』的人,很用力地把我從水裏生出來,我還見到有一個傻傻地站在一邊的人,他叫『爸爸』,我被他們稱為『麵糰』,那時我開始與他們一起生活。 夫婦和諧 讓孩子有安全感 我見到媽媽、爸爸,他們都是濛濛的,我慢慢才看清楚他們的樣子,他們有時笑笑口,有時又皺眉頭,有時會彼此大聲地談話,更有時會溫柔細聲地說話,我也看見他們會抱抱。 我漸漸地長大,也學媽媽爸爸一樣笑笑口,愛抱抱,也很溫柔;漸漸地,有其他人出現,他們是婆婆、公公、舅父……也見到另一些跟我好像的麵糰。我也是溫柔地、笑笑口地、友善地看着他們。」 在「麵糰」(以上故事的初生嬰孩) 的心路中,我們看到,夫婦在平穩、和平、安定的關係中,孩子會有安全感去探索周圍,結識朋友,認識世界,這是很圓滿的。 但事實上,孩子出生後,夫婦間充滿不同情緒,喜樂擔憂交纏,加上現在多是雙職父母,交織的情緒再加上忙碌的工作,要有安穩、安定的環境並保持溫柔並不容易。這時夫婦間要特別關心自己及關注對方的情緒。當彼此關心,聆聽自己的脈搏及對方的心跳,和諧及穩定的情緒便會重現。 返工湊仔取平衡 控制情緒 在我的輔導個案或朋友經歷中,在最初有麵糰的日子,夫婦彼此的情緒多數被忽略,二人的心思都投放在麵糰身上,如上文所說,再加上忙碌的工作,實在很難保持溫柔,所以初為人父母,在湊仔、工作及情緒上,都要取得適當的節奏及平衡,在這樣的夫婦關係下,小小的麵糰亦會感受到並學習去溫柔、平和地長大,父母的關係就是這樣不期然地影響着小麵糰。 父母總會給予孩子「最好」的。「最好」除了是物質、愛護外,還有是關係上的好,締造溫柔的關係,讓孩子感受、體會及學習。 文:梁雪君(Suki Leung) 作者簡介:資深兒童及家長工作者、婚姻及家庭治療師、「活意社」(聘請自閉症/SEN人士的社企)共同創辦人;育有兩名子女,回想養育孩子的日子要兼顧工作、家庭,殊不容易。希望跟大家分享教養與婚姻的點滴及體會。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9期]

詳細內容

超人DadDad:SEN童家長共勉之

為人父母從來也不容易,所謂「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由孩子出生開始,父母就擔心孩子吃得不夠飽;天氣轉冷,會擔心孩子穿得不夠多;孩子長大,會擔心他的生理、心理發展是否正常;孩子讀書,會擔心他的成績不夠好,擔心他的品行欠佳,擔心他結識壞朋友,擔心他找不到理想的工作……這都是父母對孩子愛的表現。 多給予耐性 主動關心聆聽 很多父母,每天也要為子女奔波勞碌,倘若要照顧有特殊學習需要(SEN)的學童,更是不容易。以我家中為例,我和太太雖然都是社工,但要照顧有ADHD傾向的女兒,以及同樣活潑好動的兒子,並不是想像中那麼容易,每天也會覺得是一個挑戰。他們間中更會出現一些情緒及行為問題,家中每天也好像打仗一樣混亂,孩子每天都在家中爬高爬低,到處跑,不能坐定下來。有時候,我們會與孩子爆發衝突,相信育有SEN學童的家長會明白,這些時候會覺得心很累,壓力大及很無助。 或者很多時候,作為家長的我們,真的要做到悉心照顧孩子,愛我們的孩子,就必須要給予多些耐性、精力,去陪伴及鼓勵孩子,定期主動去關心他們的需要及聽他們傾訴,彼此分享生活日常的經歷,與他們同行,令他們的情緒得到紓緩。相信我們都要比別人花多一至兩倍的時間,去照顧及陪伴孩子成長。平日我們需要上班,在假日的時候,便需要抽多一些時間,與孩子去公園玩,或者參加課外活動,增加多些親子溝通的機會。 忙裏偷閒 夫妻互相扶持 各位同路人家長,我們最重要的是,好好照顧自己,懂得忙裏偷閒,抽一些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例如做運動、畫畫、聽歌等,去放鬆心情,紓緩照顧壓力。另外,夫妻二人,亦需要在照顧孩子的工作上好好分工,互相體諒及扶持,共同分擔照顧責任。 其次,我們也可以自我增值,多些參加坊間不同專業或家長分享的育兒工作坊或者講座,從而學習照顧SEN學童的技巧。若有一些非牟利機構、團體或家長組織舉辦的家長互助小組,大家亦不妨參加,讓自己能夠尋找一班同路人,明白在照顧孩子的路途上並不孤單。 文:陳顯庭(Rio Chan) 作者簡介:註冊社工、註冊教師,育有兩名兒女,女兒有ADHD傾向。過往於NGO工作十多年,大部分時間服務SEN兒童及其家庭,是一名努力追尋夢想的爸爸及繪本作家,曾出版兩本繪本著作——《走進森林的刺寶寶》及《我是閃電蛙》。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9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親子探索社區 利身心發展

近年來,小朋友運動的機會愈來愈少,筆者認為主要有三個原因。首先,疫情期間的社交限制及停課,令孩童外出的機會不多。另外,孩童沉迷網絡電子世界,不惜犧牲外出活動的時間。第三,不時出現的極端天氣令家長對戶外活動卻步。然而,坐着、困着,對小朋友身心發展,畢竟是弊大於利。 家長學導賞技巧 安排路線 筆者間中會帶領本地社區導賞,建議家長可因應自己家庭的情况,一家大小或邀約多一兩個家庭,共同於周末、周日設計一些幾小時內可完成的社區探索活動,刺激孩童的身心發展之餘,又能增進知識。 家長可先嘗試自行(或全家一起)參加一些本地遊,以累積經驗及掌握一些基本資料與導賞技巧。例如參加水務署主辦的「滴滴遊蹤深導行」或 「前深水埗配水庫」等免費導賞團,都是很好的選擇。之後,家長可以進而參加現時各區舉辦的「導賞員訓練班」,學習導賞知識和技巧。取得經驗及掌握路線設計的技巧後,就能在不同天氣下安排適宜的戶外和室內遊路線。 正式出發前,家長宜先與小朋友商量,決定地點及主題。設計路線時,可鼓勵小朋友自行上網搜尋資料,或由家長就小朋友的學習需要決定行程,最好把行程時間限制在3小時內,而重要景點則不超過7至8個。考慮行程時,建議同時安排返家時的交通,避免駕車,讓小朋友體驗生活。 配合學習或興趣制訂主題後,家長可以準備一系列問題,甚至是親子分享,總結探索成果。以家居所在的社區作首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途中可特別留意地名、街名、社區設施安排及相關的地區發展故事與種種傳說,亦可順道品嘗特色美食與購買手信。 尋孫中山足迹 看油尖旺演變 家長可能會問哪些社區適合親子探索?筆者有3個推介。第一,中上環區可展開中山先生足迹、金融地標或醫療之旅。第二,可閒逛油尖旺區,了解新舊社區的交接和演變,亦可走進平時路過卻不曾踏進的地方,在舊式街道攤檔流連與購物,或趁機與部分檔主聊天。最後,可以在深水埗區發掘南亞少數族裔的足迹,同時可遊歷玩具街及新亞書院舊址認識昔日香港,更可在幾代老店內歇息及閒聊。 現時在網上尋找社區相關資料及故事都很方便。只要家長事前做好篩選和整理,訂定行程時不要加插太多目標、具彈性,就可以設計一次或多次具知識趣味於一爐的親子活動。再進一步,更可以讓小朋友給長輩或其他小朋友策劃導賞團,令小朋友搖身一變成為「社區大使」,又可訓練他們領導及說話技巧,一舉多得! 文:黃偉鴻(香港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講師)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 http://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9期]

詳細內容

讀書時節:月亮落在書架上

望月,是一種回望,往時間的逆方向看。人都想停在美好的時光,想念過去的自己,思念別人的身影。 時值中秋,想知多一點前人和月光的事兒,於是到書局找一本和月亮有關的書。有一本特別顯眼。書身方正厚重,硬皮封面上是一幀藍藍的月照,書名跟設計一樣簡潔,就是《MOON月亮》。書的內容也簡單直接,一頁圖片,一段文字,從古代神話談起,說說女性與月亮早結的緣分,提及中國的嫦娥和希臘的黛安娜,很快又轉到不同年代印有月光的印刷品,像電影海報或明信片,然後就是各種分析月亮結構的影像,有黑白、全彩和紅外線的。神話、歷史、文化娛樂、經濟產業、物理化學……不同角度看同一顆月光,在教學現場,《MOON月亮》是一本跨學科的圖書,像它長長的副題所述:「藝術、科學、文化,從精彩故事與超過170幅珍貴影像認識人類唯一登陸的外星球」。月亮是跨學科的媒體,是浪漫的寄託和科學實踐的試煉場。千古以來,月亮共載了人類的理性與感性。 《MOON月亮》(作者提供) 作者:亞莉珊德拉.羅斯柯,羅伯特.馬西 譯者:林潔盈 出版社:積木文化 天上恆久 人間一瞬 其實家中早有一本與月有關的書,很喜歡的,卻常被我遺忘,那是《月の名字》。這是一部日本人談月的書,封面、行文、照片都溢滿詩意。柔和的照片,輕盈的筆調,呈現了不同月份的月,不同形態的月,還有日本人為月亮起的許多名字,譬如八月十五日是賞滿月日子,所以那時候的月是「月中月」,又像冬至的月接近天頂,那月就被喚作「月天心」。除了名字,書中也記述神話傳說、生活傳統,以及現代日本人對月的構想。而我也喜歡作者把一些關於月的散文和詩句攙在其中。千里之外,日本的月早就落在我的書架上,卻只有中秋才被我想起。 《月の名字》(作者提供) 作者:高橋順子 譯者:嚴可婷 出版社:楓書坊 或許月亮容易被遺忘。想起幾米的繪本《月亮忘記了》,故事說到月亮流落人間的故事,記敘人們失去月亮的事,月亮遇上小男孩的事,小男孩不被師長理解的事,月亮自身迷失的事……小小的繪本,書寫了許多孤單迷失的片段。這部作品是要慰藉孤單的人們,着我們不要忘記人們之間的連繫,書中曾經提醒:「看不見的,是不是等於不存在?」 恆久是天上,一瞬的是人間。千古以來,千里之外,儘管星河轉換,月亮依然陪伴好多世代的人們。月亮有離開我們的一日嗎?記得《MOON月亮》提及到天文學家的計算,月亮每天也在遠離地球,總有一天月亮會與地球永久別離。那個時候,也會是地球的終結。 佳節那麼喧鬧,獨自面對工作又使人落寞。工作如潮,壓力掩蓋思緒之際,想起口袋裏一張紙條,學生寫了這樣的幾句:「縱然萬物終會消逝,但天空仍是天空。對於最近有壓力,至少秋月很淡,很美。」 文:程志森(資深學校圖書館主任) 作者簡介:手捧一本書,是幸福的。兩位學校圖書館主任——程志森和倫雅文,想分享閱讀的快樂,聊大小朋友的書,聊讀書的邊邊角角……打開一本書的那一刻,就是讀書的好時節。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9期]

詳細內容

同理心學堂:在社交媒體中長大的Z世代

隨着科技的快速發展,社交媒體已經成為了現代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千禧後出生的「Z世代」,他們從小的生活就與互聯網及社交媒體密不可分。Z世代與以往的世代相比,擁有以下特點: 首先,於社交媒體世代中成長的一代對於科技運用非常熟練。他們從小就接觸各種電子產品,熟悉使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電腦等設備。他們擅於使用各種社交媒體平台,如facebook、Instagram、Twitter等,能夠輕鬆地透過這些平台來與他人溝通,分享生活,探索及了解世界。 思想開放 主動分享見聞 其次,Z世代沉浸於社交媒體的環境中長大,他們不再甘於被動地接收及瀏覽資訊,而是樂於主動在社交媒體發布資訊,如作即時分享和反饋,他們經常在社交媒體上分享個人生活點滴,不論是照片、短片還是文字。他們喜歡與朋友、家人甚至陌生人分享自己的當刻心情和所見所聞。同時,他們也在意如何獲得他人即時的反饋和評價,這種即時互動成為了他們生活中重要的一環。 第三,Z世代的思想比長輩更為開放,觸及更多元的資訊,他們能從社交媒體接觸到來自不同國家及地區、不同文化的網友,這不單擴大了Z世代的視野和思維,更促進包容和尊重不同的觀點和價值觀,並且更加願意與不同背景人士接觸和交流。社交媒體為Z世代提供了一個平台,可以與不同背景的人士交流和互動,這對於他們的成長和發展是非常有益的。 父母跳出框框 尊重網絡文化 最後,Z世代參與社交媒體時注重個人形象建立,他們期盼在社交媒體上展示自己的生活和才華之餘,更希望能夠獲得更多的關注和認同。他們通過精心編輯的照片和影片展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並且努力維護個人形象。這種注重形象的特點,也反映出他們對於自我表達和自我價值的重視。 Z世代自主及自我觀念明確及清晰,他們的嶄新思維成為父母或師長的一大挑戰。面對Z世代,父母可嘗試跳出教導的角色,以開放態度去感受社交媒體及網絡世界的文化與科技,不僅能夠藉此了解子女的看法,更可以進化成為與孩子一起思考及尊重新世代網絡文化的「Z世代父母」。 總結起來,在社交媒體中長大的一代具有熟練的科技技能,重視即時分享和反饋,開放多元以及注重個人形象等特點。他們經歷了一個與以往世代不同的成長環境,這種環境對於他們的成長和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隨着科技不斷進步,新生代的生活與社交媒體持續地走向「O2O」(online to offline)模式,使虛擬與現實生活更為緊扣! 文:温振鵬(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主任幹事) 作者簡介: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重視個人身心發展,以及健康的親子和家庭關係。青年會致力提倡品德教育、文化承傳、康樂體育等發展,彰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服務精神。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9期]

詳細內容

A苗園圃:蛻變原因

9月開學以來,升中三的小明給爸媽絡繹不絕的驚喜。「媽,我該選修什麼科?」;「要如何裝備,才能考進大學?」;「將來我做什麼工作好?」;「其實工作是怎樣找的?」;「我在學校想找個學會擔任職務,入哪一個學會比較好?」;「如果想健康,飲食該注意什麼?」;「想少長暗瘡,希望皮膚好,我該怎做?」……以上的一連串,都是小明在學期初熱切與我討論的問題。 「走出去」見識 兩年的憤世嫉俗、沉溺網絡,小明是如何由暴風一族蛻變成向着標竿進發的少年呢?回想升中深刻片段,他在適應期遇上網課,在需要歸屬感時碰見人際問題。結果,課外活動他一概拒絕,終日躲在房間上網。過去半年,我兩次製造機會讓他「走出去」。農曆年假期,因我證件問題,他第一次隻身到內地探望親人。疫情真的把人困傻,臨別在關口,他輕聲一句:「媽,你走吧!」便蹦蹦跳向前走,像一個為奔向自由世界而喝彩的小子。我促請在內地工作的小明舅父趁機分享其成長點滴,啟發小子積極面對自己,不抗拒英語學習;又拜託舅母鼓勵他找個私人補習老師,追上學習進度,肯定他的能力。回港那晚,我們閒談:「聽舅母說你想找『私補』?要媽媽幫手嗎?」我輕鬆地說。「好的。」他竟然爽快答應了! 找到一名大學生哥哥為小明「私補」,溝通後訂下兩大目標,包括以同行方式起動他做功課,並給予有效考試溫習方法。小明的學習動機不但增加,末期考表現亦有進步。「私補」哥哥不時分享大學生活,小明的思維不知不覺也就拉闊了。他由拒絕參加任何暑期活動,到願意,再期待去英國遊學,造就了第二次的「走出去」。 「媽,我出過去見識,以後會更懂打算。」這是小明從英返港回家路上說的一句話,當時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耳朵!經歷了三星期全英語環境學習,倫敦的四處遊歷,大學多姿多采的活動,學校宿舍及寄宿家庭生活……小明認同了自己有學好英語的能力,我也喜見他社交動機的提升,「宅男」漸漸消失了。 亦師亦友的同行 如果說「走出去」是種子蛻變的泥土,那麼亦師亦友的同行便是它的水分。小明自5月開始每個周末都參與教會康體部的羽毛球班,他認識到滿有愛心的教練,又與年紀比他大的幾個哥哥因打球而熟絡了,他們都是小明在疫情後,重新提起勁做運動的伯樂。出發英國前,小明積極正視已忽略多時的體重問題(可能因為他意識到交流團有不少結識女孩的機會吧)。於是,我介紹一名做營養顧問的朋友給他認識,營養叔叔跟他說有關營養健康飲食的每一句話,他都記住了,無論在英國遊學時,或回港開學後,他都有遵行。知道不懂得踢足球的小明有意參加學校足球隊選拔,爸爸特地買了足球和球鞋,帶他到球場練習控球和射門,一星期父子同行兩三天。 不少家長朋友問我小明蛻變的原因,根據以上實况推斷,主要原因應該是「走出去」見識和亦師亦友的同行。不過,近來我發現教師的引領更為重要:「媽,阿sir說,我是時候找尋人生目標!要多做社區服務,要擔任學會職務……」於是,就出現了那一大堆熱切討論的問題…… 文:莊兒 作者簡介:白天與少年為伍,同哭同笑同青春,一起並肩闖蕩;夜裏夾在ASD大兒和ADHD小兒之間,生命中途掏空自己,重新學習「溝通」。為扶苗兒成長,園圃中默默耕耘,力尋妙方實踐。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9期]

詳細內容

6A爸媽:父母青春期——學習關愛與管教

孩子的青春時期,充滿各樣挑戰。與此同時,這也是父母的青春期,我們把握好機會成長了嗎?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高速成長。我們對應這個時期的孩子,既不能打也不能罵,但偏偏過往的溝通方法在青春期開始不管用,父母如何應對這個時候的問題少年呢? 有沒有想過,父母也應該利用這段「父母的青春期」,在教養路上快速成長? 給孩子「面子」 互相尊重 青春期的孩子,討厭長篇大論,從他們跟父母對答就可知一二。家長經常投訴孩子回答父母提問,通常都是「單字」或「詞語」為主,有些時候更只有「象聲詞」,僅僅以聲音作答。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又應該如何建立有效溝通呢? 首先,父母要放棄命令式對談,也放下孩子乖乖聽從指令的期望。青春期的孩子期望父母比以往更信任自己,如果我們期望與他們的期望背道而馳,親子關係也只會漸行漸遠。 青春期的孩子仍然經常會犯錯,我們可以由責備的口脗變成朋友間的交流。以提醒代替指摘,以建議代替指令,盡量給予孩子空間,也給予孩子「面子」,孩子便會相對地給予你尊重。 其次,父母穩定的情緒也是孩子覺得被尊重的重要指標之一。穩定的情緒能給予孩子安全感,給他們一個信號,就是父母能夠跟自己好好對話。將心比心,孩子也會給你足夠的「面子」,大家「好來好去」。 確立界線 自律換自由 我們都同意,愛與管教需要平衡。足夠的關愛固然重要,與此同時孩子亦需要透過自律,遵守界線。青春期的孩子,十分看重自由,但要令他們明白,享有自由,建基於孩子的自律表現。 我們透過接納,跟孩子訂立界線;與此同時,孩子亦相對地學習如何以自律換取自由。在社會環境裏,作為公民享有一定的自由同時亦要尊重法律。我們的孩子也應該在這樣的環境成長,我們給予一定的自由,那些自由並不是無條件給予,而是因為孩子在界線上自律。把這個社會縮影,帶進孩子的生活裏。 所以,當孩子行為出現偏差的時候,父母毋須為此破口大罵,破壞關係。反而應該不慍不火地搬出界線,讓青少年自行承擔後果。當然最後要完全寬恕,過程中亦需要接納孩子是會(再)犯錯的。 這樣互相尊重的機制裏,孩子便可以學習以自律換取自由。 青春期的孩子好像一顆不穩定的核元素,隨時隨地,也會因為不同因素產生化學反應,忍不住爆炸。這個時候,父母的考驗跟孩子一樣,在父母的青春期裏,也嘗試學習如何尊重孩子,使教養充滿關愛,而不是不停地在關係上扣分。好好跟孩子溝通,安然度過大家的青春期吧。 文:Vinic爸爸 作者簡介:3個孩子的父親(大女兒C、龍鳳孖寶A&B),為了不白白浪費了奇妙的恩典而成為香港有品運動6A品格教育講師,希望把心理學說融入6A教養,把正向教育理念分享給父母,特別是爸爸。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9期]

詳細內容

好去處:Halloween大玩Trick-or-Treat 扮鬼扮馬 與迪士尼惡人行catwalk

萬聖節是一個讓大小朋友可以盡情扮鬼扮馬、名正言順搗蛋的節日,想提早感受Halloween氣氛的話,可參加香港迪士尼樂園的「Disney Halloween Time」,樂園內的惡人會陪大家玩足整個10月,「驚」喜滿分!   無論你選擇穿上南瓜裝、女巫裝或骷髏裝,還是如小仙子般拿着魔法棒進入樂園,都有機會踏上Halloween的舞台成為catwalk主角!今年時尚女魔頭庫伊拉邀來她的迪士尼惡人朋友舉辦全新「惡人大宅舞會」,場內除了有多個以《白雪公主》的邪惡皇后、《愛麗絲夢遊仙境》的紅心皇后、《大力士》的凱帝斯、《小魚仙》的烏蘇拉、《睡公主》的黑魔后與《101斑點狗》的庫伊拉為主題的大型裝飾,地上更有一道透過投影而成的時尚天橋,庫伊拉的隨從們將會教大家擺出各樣醒目甫士,只要有自信,誰都可以變成catwalk模特兒在天橋上獨領風騷!而這裏亦會突然變身成為一個舞台,造型出眾的大小賓客除有機會被欽點上台再行catwalk外,庫伊拉更會壓軸出場演繹原創歌曲Shine,把氣氛推至最高峰。 壓軸登場--庫伊拉壓軸登場,演繹原創歌曲Shine,儼如一個小型演唱會。(黃志東攝) 惡人大宅舞會--「惡人大宅舞會」邀請大家盡情扮靚開party!(黃志東攝) 萬聖史迪仔--一眾迪士尼朋友當然已換上萬聖節裝束與大家見面,而今年古靈精怪的史迪仔與女朋友安琪更是首次穿上萌萌的萬聖節裝束舉辦粉絲見面會,看看誰最搞鬼!(黃志東攝) 面部彩繪--想扮靚靚被庫伊拉選中欽點上台,小朋友可以在園內即場來個面部彩繪。(黃志東攝) 與阿Jack近距離互動 欣賞歌舞後,又是時候投入Trick-or-Treat活動啦!小朋友記得到不同角落尋找流動趣玩站,這次我們便在明日世界找到蜘蛛俠造型的南瓜頭,與演藝人員玩遊戲後索取美味糖果!玩到肚仔餓時,又可以到冒險世界的河景餐廳吃一道有得玩有得食的阿Jack怪誕大餐,其3或4道菜晚餐除了有多款特色食品,更首次加入互動娛樂元素,「村民」將會現身教大家調製獨特配方的魔藥特飲及「迷魂湯」,更會邀請大家起來一同跳舞,而阿Jack、莎莉及Oogie Boogie更會出現與大家近距離互動,是一個難得的用餐體驗呢! 「驚」喜大餐--阿Jack怪誕大餐除了有表演,也有互動環節,讓大家食得「驚」喜。(價錢:成人$398起,小童$278起;另加一)(黃志東攝) 糖果袋--小朋友在Halloween詭趣花園設計屬於自己的糖果袋,並於園區內大玩Trick-or-Treat。(黃志東攝) ■INFO Disney Halloween Time 日期:即日至10月31日 網站:www.hongkongdisneyland.com ■搶閘走入魔雪奇緣世界 大小朋友都非常期待的《魔雪奇緣》主題園區將於11月20日正式開幕!裏面除了有多個具代表的《魔雪奇緣》電影場景如阿德爾城堡、阿德爾港及友誼噴泉等,大家更可以乘坐木船參觀愛莎的冰雪皇宮,以及坐上雪橇過山車登上山頂,飽覽瀑布、冰川等景色。現更可於Klook購買「向阿德爾出發——魔雪奇緣世界全體驗1日門票」,提早進入主題區跟安娜和愛莎見面! (馮凱鍵攝) 預訂日期:即日至11月18日 使用日期:11月17、18或19日 預訂網站:shorturl.at/aqEX2 文︰顏燕雯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9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