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隨筆:媽媽,讓我來

同一句說話,出自不同年齡孩子的口,聽在媽媽的耳裏,肯定有不同的感受。筆者最深刻的一次,是我們一家旅行後回港,正在機場等候行李的時候,篋子在行李帶上出現,我的12歲孩子說:「媽媽,讓我來。」我當下心頭一暖,嘴巴雖然只簡單說了句「好」兼掛了一個微笑,但內心卻像打翻了的五味架一樣,有着苦盡甘來,修成正果的感覺。不過,一刻的美麗消逝後,日子還是如常地過,事事繼續讓媽媽來。 如果同一句「媽媽,讓我來」,是從一個4、5歲的小孩口中不斷說出來,又會是如何光景呢? 遇不合作孩子 隨時手忙腳亂 或許是配合智慧城市的發展,更可能是為了減省人手,最近很多超級市場重新裝修後,都裝有讓客人自助付款的掃描設施。筆者不止一次,在自助付款機前,聽到年幼小孩子說「媽媽,讓我來」。有的媽媽甘之如飴,與孩子合作,在貨品包裝袋上找出編碼位置,逐件慢慢「嘟」。孩子肯讓媽媽參與一點還好,只是稍稍多花一點時間而已;但若遇到不願合作的孩子,不肯讓媽媽幫忙,堅持要自己一手包辦的話,則隨時手忙腳亂的搞上大半天也弄不好,有時還會同一件貨品「嘟」多過一次,又要取消再重新開始,既浪費時間,還要忍受其他正在排隊顧客的不友善目光。 面對這些情况,再好脾氣的媽媽通常都會忍不住要「火山爆發」。 心情好的那天,尚可盡量「揸頸就命」,忍到回家才算;但若然遇上壞心情,便禁不住當眾打駡,孩子就當然大哭,結果尷尬收場。媽媽回到家中,有時還要收拾殘局,跟孩子或解釋、或安慰、甚至道歉。午夜夢迴卻又怪責自己亂發脾氣,不懂當媽,甚至不被諒解,遭丈夫恥笑或薄責兩句,那又會成為夫妻另一個矛盾的源頭。 創作暗號 孩子跟爸媽合作 治本之道,當然是為孩子設下更有效的規範,但這方案需時。至於治標,筆者提議爸媽跟孩子找個合適的時機,告訴孩子有些時候,他需要乖乖跟成人合作。大家可以天馬行空地創作一個暗號(這本身已經是一個十分有趣味的親子遊戲),只要爸媽一講出此暗號,孩子便要停止忸怩,聽話合作。 但要記住,這是大家協商的結果,孩子遵守承諾是應該的,切忌額外獎賞。說聲「多謝你遵守承諾」便已足夠。 「尊重」孩子的爸媽可能會問,那孩子可否要求對等?即是說他又設定一個暗號,說了之後爸媽便要聽他的話?聰明的讀者,你認為呢?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親子教育——無限之戰

每個孩子心中總會有一個超級英雄,可能是超人、蝙蝠俠、鐵甲奇俠、美國隊長、蜘蛛俠等等。早前流行一套英雄電影,內容講述超級英雄們如何團結對抗宇宙大魔王。大魔王之所以如此厲害,是因為他擁有一隻力量強勁的手套,手套上每粒寶石有着獨特及驚人的力量。 用6粒「寶石」 提升教導效果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家長們都擁有這力量強大的手套。以下,就讓我以大魔王的手套比喻一下大家如何運用「手套」的「寶石」,改變不同的情况來教好孩子。 靈魂之石(Soul Stone) 這石令人聯想起家長與孩子的關係,正如英文soulmate——靈魂伴侶,就是用來形容親近的關係。當親子關係愈親密,孩子就愈重視彼此的關係及聽從你的意見。不同的文獻亦指出,教導孩子的首要條件是彼此建立良好關係。因此,不妨從改善親子關係來促進你對孩子的教導。 時間之石(Time Stone) 在電影《奇異博士》中,改變時間是一股很強大的力量,現實亦是如此。比如家長可以調節孩子溫習或學習時間的長短,使之變成密集但時間較短的溫習模式,中間給予更多小休,這樣可令小朋友更集中。家長亦需要明白,有些孩子是需要更多的時間,例如學習時間、思考時間或是反應時間。很多人對學習有誤解,認為「慢」就是不懂,其實有很多孩子都能解明白,只是需要多點時間回應。 此外,時機(Timing)亦是重要的元素,例如,在某些事情上,我們要為孩子作出及時的提示;在孩子想放棄前讓他嘗到成功的滋味,又或是給他更頻密的鼓勵。 空間之石(Space Stone) 另一樣可改變的,就是環境或是處境。例如,我們常說孩子專注力不足,那麼就要減少會分散他們注意力的東西,好像噪音、佈滿玩具的房間、光舞影動或人來人往的環境、太過色彩繽紛的東西等等。我們亦可以改變情景,令孩子有足夠的練習機會。例如,我們要孩子學習耐性,就要給予等待的機會;我們要孩子學習服從,就要給予守規的機會。所以,我們可以改變環境或情景來配合學習的需要。 心靈之石(Mind Stone) 在教導時,家長是否有效操控孩子的「心靈」,即是他們的注意/專注力(Attention)呢?我們應該先確保孩子有足夠的專注力,再留意他們的精神狀態,才開始教導。家長可嘗試先引起孩子的興趣,例如解釋所學的東西跟他們自身有何關係。我們也要想方法確保孩子留心,包括令內容及學習方法變得吸引。 現實之石(Reality Stone) 究竟孩子「現實」的能力去到哪裏呢?家長可調節對孩子的期望,從而令孩子更容易完成任務。讓孩子嘗嘗成功的滋味,他們才會更有動力自我進步。重點是:我們不是降低期望,而是要監察孩子的進度,不斷調節他能達到的期望。 力量之石(Power Stone) 電影中這寶石能增強各種能力,這好比能增強教導果效的要素。包括:引起孩子興趣的技巧、與孩子溝通的技巧、你對孩子的了解、你的威嚴、令孩子服從的技巧等。我們要不斷提升教導的能力和技巧,令教導更有效、更深刻。 當我們在教導上感到惆悵時,不妨想想這手套,運用這6粒寶石,改變以上條件,提高教導效果及效益。 我相信,在孩子的眼裏,爸爸、媽媽就是他們心目中的超級英雄!教導孩子從來都是「無限之戰」,正如我的偶像蜘蛛俠的座右銘「能力愈大,責任愈大」(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我們也要提醒自己是「有能力」的,要背負教育的重任。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媽媽的「保護」或窒礙子女成長

  兒子一歲半,自出生後,甚少與我分離,仍在襁褓時,曾試過與爸爸獨處一兩次,每次都嚎哭不止,爸爸都感到很無奈。為了避免兒子感到不安,我都盡量留在他身邊。數天前因事必須外出數小時,丈夫要再次與兒子獨處,臨行時看到丈夫抱着淚眼汪汪的兒子,難免憂心他們共對的時光。 我走到車站後忍不住傳短訊問丈夫的情况,他回覆我一句︰「非常好!」我心裏雖浮起一絲懷疑,但就跟自己說︰「那就好了」。 在回家的路上,繼續收到丈夫的短訊,我又追問起父子獨處的情况,丈夫表示跟兒子玩得很盡興,玩了一些我平時不會和他玩的遊戲。我心裏充滿疑問,猜想︰「到底和兒子玩了什麼危險的遊戲呢?」 兩父子在家玩「冒險」遊戲 原來丈夫把我用來保護兒子的地墊架起,讓兒子「溜滑梯」,由他在上面爬,跌跌撞撞。乍聽之下真的呆了,丈夫果然在跟兒子玩我一定不會玩的冒險遊戲。 回家後問兒子跟爸爸在家玩「滑梯」開心嗎?兒子笑着看着爸爸點頭,看來他們過了一個愉快的下午。那天晚上,兒子特別愛跟爸爸一起,晚飯後仍要爸爸跟他看書、玩玩具,而且爸爸替他穿睡衣時,也沒有平常的哭鬧。 到底遊戲的力量有多大? 父親給予讚賞有助孩子成長 近年不少研究指出,父親和子女玩耍,會令子女在認知、社交和情緒發展上有正面的影響,如更懂得控制情緒、能與更多人建立友誼等。而父親與子女玩耍時的反應和態度,其實有着關鍵性的影響。挪威一份研究指出,父親與嬰幼兒時期的子女遊戲時給予正面的反應,如:觀察到子女對該遊戲或玩具感到興趣,然後主動與子女開始遊戲,在過程中給予讚賞,鼓勵和笑臉,能減少子女在兩歲時出現破壞性的行為。反之,若父親在遊玩的過程中出現主導及控制的情况,不等待子女的反應,又或阻止子女玩新的玩具,甚至對子女說「並不是這樣玩」,質疑他們玩遊戲的方法,都會令子女對遊戲失去興趣或抗拒,亦令子女的社交能力下降。 這幾天,聆聽着兒子在跟爸爸玩耍時的開懷歡笑聲,是平日和我獨處時較少聽到的,相信他很享受爸爸為他預備的創新玩意。 這令我不禁反思,自從當媽媽後很容易自動開啟「保護兒子機制」模式,總是害怕兒子受傷,最容易說出口的就是「小心呀」、「唔好咁樣」等。看來這些提醒雖然可以減少兒子受傷的風險,但同時亦令兒子感到與媽媽相處時總是比較索然無味。兒子的笑聲提醒我:與其擔心父子獨處時會出狀况,倒不如安心讓他們以自己的方式相處。 有時候媽媽眼中的保護,其實或許成為子女成長的阻礙。還好我們家裏有一個愛玩的反斗爸爸,不理會媽媽過多的規範,享受跟兒子一起探險,樂於為兒子製造獨特又美好的回憶。 維護家庭基金好爸爸中心網誌作者文麗兒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父親缺席更好嗎?

早前機構同工在網上分享了一個研究,是關於「嚴父」比「缺父」更影響青年人的犯事率。研究一出,迴響很大,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正面的,會明瞭「嚴父」跟「缺父」同樣對子女不好,所以要做好父親的角色;負面的,會認為寧願是「缺父」,總好過有「嚴父」,因為「嚴父」更讓孩子感到絕望。 嚴父缺父非孩子樂見 分享這個研究,不是要比較「嚴父」及「缺父」哪一樣較好,因為缺席父親跟沒有做好父親角色者,對孩子同樣帶來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確實,我也經歷過小時候父親常在外地不在身邊的日子,加上他又是一個「嚴父」,因此,父女關係日漸疏離。我曾經羨慕同學跟她們的父親有很親密的關係,但當自己父親在家時,卻又感到不自在。 長大成人後,我會覺得沒有父親的生活是可以的,但其實,父親對自己的影響早已根深柢固。縱然跟父親的對話不多,但卻十分在意他的說話,無論是正面的、負面的,都會記在心中,是壓力,也是動力。 誠然,如果父親是「嚴父」,親子關係會弄得很差,甚至造成身心傷害,作他子女的,可能寧願沒有父親反而更好。但事實是,我們每一個都需要父親,只是我們需要的,是一位好父親,一位能堅守自己角色,願意與孩子建立關係的好父親。 「嚴父」及「缺父」,同樣不是孩子樂見的。當我們這一代已為人父/母的子女,回望自己童年與父親的關係,便是一個很好的提醒。想當年,你想要一個怎麼樣的父親,今天就請你做好心目中的典範吧!特別是為人父的,你想自己成為孩子眼中的「嚴父」,抑或是他們尊崇的「英雄」呢?而作太太的,你又如何支持及協助丈夫成為子女心中的好爸爸呢? 建立寶貴親子情 或許我們這一代,在過去甚至現在,都未與父親建立起良好的關係,但不要讓這種關係成為我們與下一代建立關係的絆腳石,反倒要成為我們的動力,藉着自己過去的經歷,更能體會到父親角色的影響力,建立寶貴的親子情誼。 作者簡介:維護家庭基金好爸爸中心父職教育主任 文﹕李敏華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42期]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為自閉症患者照顧者打氣(下)

上回談及自閉症令患者難以表達自己的情感與希望,造成溝通障礙,因此照顧者與患者相處時,更必須細心觀察、耐心了解和靈活變通。以下分享一些相處方法: 自閉症患者特點和需要 1. 接納尊重 包容體諒 接納自閉症患者的特點和需要,肯定他們在適應和學習上的付出。例如,患者在嘈雜環境中容易不安,有時甚至會叫嚷。其實他們當時可能正在努力幫助自己適應環境,嘗試藉發出聲音去掩蓋外界的噪音。從這角度去想,你便較能諒解他們的行為。 2. 細心觀察 明察秋毫 照顧者若能像偵探「福爾摩斯」一般,抱着好奇心、細心和耐心,留意環境(事與人,包括自己)與患者的互動和對他們的影響,就較容易適時地調節環境對他們造成的刺激,並更有效地協助他們適應。 3. 輔助溝通 其利斷金 善用自閉症人士視覺理解的強項,藉易明的圖片、實物或動作示範,輔助他們明白你表達的意思或即將發生的事情。另外,平日可多製造機會(如遞一杯水給他們時教他們表達「唔該」),鼓勵對方用能力所及的方式(如手勢、聲音、圖片或簡單話語)表達自己,讓他們逐漸習慣與人溝通和體驗溝通的好處,提高他們與人溝通的信心。 4. 流程清晰 穩定安心 參考對方意願,擬訂雙方協議好的清晰流程(包括日常活動、外出的過程等),能給他們生活寄託和方向,讓他們比較安心和滿足。 5. 靈活回應 雙方開心 在環境調節、日常照顧、訓練和教育方面,照顧者可以多用創意去回應自閉症患者的需要和特點。 舉例,有自閉症患者外出時總堅持執拾地上的垃圾掉到垃圾桶內,照顧者只好每次都緊緊拖着他,在街上跟他角力和追逐。後來照顧者發現對方喜歡人家跟他唱歌說笑,便靈機一觸,外出時拖着他邊走邊唱歌說笑,結果他在街上走得暢順多了。 網上畫冊 結集照顧者經驗 照顧自閉症患者是長期和具挑戰的事,照顧者往往承受沉重的壓力,因此更應善待自己,敞開心扉,有需要時接納他人的支持和共勉,才能走得更遠。社會福利署臨牀心理服務科中央心理輔助服務(成人服務)的臨牀心理學家,訪問了多名成年自閉症患者的家長,將他們的照顧經驗結集成故事畫冊《雨中陽光》,並將電子版上載至社署網頁www.swd.gov.hk,希望故事中的經驗及智慧,能為其他照顧者帶來力量和啟發。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為自閉症患者照顧者打氣(上)

認識自閉症——將心比心 想像你身處一個陌生的環境,人生路不熟,言語不通,四周還傳來擾人的噪音和難聞的氣味,就連身上的衣物都讓你感覺粗糙不堪,真是苦不堪言,叫人心煩氣躁。 假如好不容易給你找着一個令人自在和由你掌控的角落,相信你會不願離開。此時如果有人任意搞亂你這「安全島」,將你拉回紛亂的現實環境,你難免會怒火中燒,甚至會感到恐懼、想要逃跑、想大叫…… 感官異常 易失安全感 以上情况就是受自閉症影響人士(不論是小孩、青少年或成人)的寫照。由於他們的感官運作異常,某些常人可以接受的感覺卻足以令他們非常難受,在不安和驚恐下,他們的本能壓力反應(搏鬥、逃跑或嚇呆)會啟動。加上表達困難令他們有口難言,以致往往難以適應生活上的轉變。 受自閉症影響的人士一般比較固執,這可能是因為他們對於某些感官刺激有強烈興趣,也可能是他們藉着一些熟悉的行為、喜好或習慣來阻擋外來太多的刺激,或減少外在環境的不確定性,為自己製造多點安全感,以安撫個人情緒。如此說來,不難想像為何他們遇上別人打擾時會那麼生氣和反抗。 在不安之下,生活若是缺乏興趣和寄託,腦袋會更容易胡思亂想,甚至令焦慮與恐懼變本加厲。 照顧者助調節 加強溝通 自閉症令患者極難表達自己的情感與希望,因此照顧者對自閉症人士的支援方向(藉照顧者和環境安排)對增加他們的安全感很重要,亦有助調節他們受到的感官刺激,以及強化與他們的溝通。下一篇,讓我們談談與受自閉症影響人士的相處方法。(待續)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經歷患難的提醒

最近,家人接二連三患病,都需要住院接受長期治療。適逢兒子測驗,卻無暇陪伴他溫習,因為我要照顧留院的家人,相比之下,家人更需要我的陪伴,倘若沒有了健康甚至生命,追求學業上的成績,已變得沒有意義。 為分數 放棄親子關係 不久前有新聞報道內地一名媽媽因為兒子數學沒有考到95分,把他丟在路上自己開車走,最後孩子被帶到警署,接他的仍然不是媽媽。那名媽媽選擇了分數,放棄了與孩子的關係。 確實,我也會為了兒子的不勤力而動怒。我從不介意他的步伐比人慢,但我不能接受他「不在意」的態度。分數,只是數字,對於兒子,及格分數60分也是遙遠的。 所以如果我選擇了分數,我也可能像那個媽媽一樣,氣得不再理智,傷害了孩子,也傷害了自己。 夫妻同心 表達關懷 回到醫院的病房,看見小至手抱嬰兒也被插滿了喉管,小女嬰的哭聲聽得連旁人也覺心痛,更何况是她的媽媽。每次走進病房,總是提醒着我,健康不是必然,生命亦然。而我,也曾假想自己的孩子遭遇病患時我會如何面對,但我不敢細想,因為肯定是難以接受的痛。 這段日子,我和丈夫也有很大的反思,便是要好好珍惜與孩子的相處及關係。在病房中,我們體會到父母與孩子的心理需要,亦深深相信,無論患病的是孩子還是父母,他們更需要彼此的連結及陪伴。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提醒,便是在遭遇患難時,夫妻一定要同心。或許是一方要留院照顧病兒,又或許是其中一方患病要留院不能回家相聚,但無論是什麼景况,彼此間的連繫都不能停止,哪怕只是一通電話、短訊,又或是一封信、一張便利貼,都要把你的需要及愛表達出來,讓彼此都能感受到對方的關懷及支持,這樣才有力量繼續走下去。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為爸爸平反

雖然不時聽到很多媽媽都對自己丈夫有微言,未能做好爸爸的角色,替自己分擔育兒的責任及壓力。不過我慶幸身邊已成為爸爸的家人、朋友們,當然包括自己的丈夫,都是好爸爸。 作為太太,又是媽媽,確實在某些事上會較容易表達「媽媽心聲」之類的感受,因而忽略了對爸爸的讚賞。近期在網上平台多了爸爸們分享育兒心得,感動的是,這些爸爸不忘肯定太太付出,更為媽媽們出頭,提醒為人丈夫的要多體諒太太辛勞;同時也提醒作為太太的,多肯定丈夫付出亦非常重要。丈夫為太太發聲,除了給太太很有力的肯定及支持外,亦因為是男士所寫的育兒心得,更能讓其他丈夫們接受及反思。這種思想上的轉變及願意公開表達,很讓人安慰,也傳遞着正面的家庭價值:夫妻需要同心、互愛互諒。 雖然傳統觀念開始轉變,不過媽媽「專責」育兒的角色仍然根深柢固,致使外界仍會對「全職爸爸」有所保留,又或當爸爸獨自帶孩子時,依然會有人質疑爸爸能否應付得來。當自己的第2個孩子出世後,我深深體會無論是父或母,都需要時間學習,就像我的丈夫因着經驗、信心,由從前不敢獨自照顧兒子,到現在同時照顧大兒子及小女兒仍能應付自如。 從中就知道,只要相信自己做得到,也藉着經驗建立信心,爸爸一樣可以在育兒路上做得好。 有學習空間 爸爸育兒一樣得 父母在育兒上都有各自的角色及專長,不用比較,更不應比較誰做得好。育兒不是媽媽的「專利」,爸媽要互相配合才能產生最好的育兒效果。我相信建立信心,是爸爸育兒的第一步。建立信心,需要太太及身邊家人及朋友的鼓勵,同時也要爸爸們確信自己是個好爸爸,一定可以做得更好,因為不論父或母,都需要時間學習、累積經驗。 夫妻需同心同行 我見證了很多身邊認識的好好爸爸,他們都很享受爸爸這個角色,也把角色做得很好。 而這些好好爸爸的共同點,都是與太太有良好親密的夫妻關係,願意承擔,明白育兒路上需要同心同行。縱使爸爸們偶爾或會感到挫敗,如同媽媽們有時都會覺得自己是一個「失敗媽媽」,但人無完美,父母亦然。當父母的,在孩子成長的每個階段都會遇到不同的挑戰,每一個階段,都是父母重新學習之時,只要父母彼此支持、鼓勵、諒解、愛護,挑戰都能一一克服。 但願更多好爸爸能分享自己的育兒故事,讓太太們能肯定丈夫是個好爸爸,也讓丈夫們有信心做好爸爸的角色。爸爸們,請相信自己——「我是好爸爸」!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那一代的父親 這一代的孩子

我的孩子生於數碼電子化時代,大兒子剛升小學,但他在幼稚園時已經會用電腦學習;而我首次接觸電腦,大概是高小還是初中,爸爸買了一台「大牛龜」電腦回來工作。那時我用電腦的唯一目的,只是玩「踩地雷」遊戲,完全跟課堂學習無關。 從以上簡單的描述,足夠讓大家知道,父親、我、孩子所生的年代都大不同。這些不同,亦是導致兩代親子關係總是帶着矛盾、衝突的原因,不單父親跟我、我跟孩子都同樣經歷着這些矛盾。 我出世的年代,老一輩仍然重男輕女,夫妻多是男主外、女主內,大部分的媽媽都是主婦,養家的責任只落在爸爸身上。那年頭的父親,一概都是嚴父,「慈父」好像只會在電視劇中出現。對於女兒身的我,其實很渴望擁有一個慈愛的爸爸,那種慈愛是爸爸對女兒特有的,像公主般被呵護。 從小至大,我都沒有聽過親職教育。直到自己進修家庭輔導及為人母親時,才認識、體會到什麼是親職教育、父母角色。 希望有一個「老死」爸爸 最近因工作關係,有機會聆聽到一班大專生對爸爸的看法。青年人不約而同地說,希望有一個「老死」爸爸,意即像「死黨」、很要好的朋友,可以無所不談。原以為這一代的青年人比起我那個年代,跟爸爸的關係會親近一些,可是,這班年輕人口中的爸爸,仍然是嚴肅、有權威,不能親近的。 父親跟孩子永遠相隔一代,作兒子的,總是要等到自己當上父親後,才會明白身為人父的一些矛盾與挑戰。但當兒子的身分轉變成父親時,他對下一代的期望及要求又會有不同。 隨着社會變遷,資訊交流發達,親職教育的重要逐漸被認識,更多人開始關注爸爸的角色。想成為一位好爸爸,除了要在知識層面上裝備自己,還需要不斷反思及學習,常常檢視自己有否受上一代的教育所影響。 原生家庭的教育有值得傳承的地方,但也有過時、需要改善的地方,新一代的爸爸需要分析、過濾。 學習表達對孩子的愛 另外,要做好爸爸,更需要與太太建立家庭價值,確立育兒方針,還要在家裏建立愛與尊重。愛護你的太太,尊重她,這樣孩子就會感到安全、溫暖。有愛的地方,才能健康快樂成長。 寄望新一代的爸爸拋開不合時宜的觀念,放下嚴肅的形象,學習表達對孩子的愛,以身教教導孩子。爸爸,不一定要成為孩子的「老死」,卻要成為孩子心目中既尊崇又親近的爸爸,這樣孩子就會找到方向,因為你是他的模範、他的明燈,照亮着他。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小一爸爸,你去了哪裏?

我們常聽「小一媽媽」,卻甚少聽到「小一爸爸」。孩子升小一,對爸爸好像沒有多大影響,反之,在網上平台分享的,都以媽媽居多。確實大多數家庭的爸爸都要工作,負責照顧孩子的責任也就落在媽媽身上。不過,其實在這個年代,很多媽媽都同樣有工作,但不知何故,檢查孩子功課及處理學校瑣碎事務的責任,仍然是要媽媽一力承擔。 陪孩子讀書不可能任務? 自己成為小一媽媽之後,多了跟其他媽媽交流,大家也提及丈夫偶爾亦有幫孩子溫習教功課的,只是不能維持得久,他們很短時間已經會向太太呼救,然後就放棄這「不可能任務」。是任務真的太「不可能」,還是丈夫們覺得有太太這條後路可退,所以選擇放棄呢? 兒子升上小一這三個月以來,我口裏心裏都不知說過想過多少次要放棄,但最後還是繼續陪兒子溫習做功課。那怕他是記了又忘,我還是陪他忘了再記,默書的生字一次比一次多,溫習的壓力就一次比一次大。爸爸們退了,媽媽們仍有路可退嗎? 傳統觀念輕看爸爸影響力 因工作關係,我看過很多關於父親對子女影響的研究。不少研究都指出,父親對子女的影響往往比母親來得更大,例如父親可以緩和子女的行為問題、父親的教導能夠減輕子女的社交焦慮等等。但很多父親都被傳統觀念所影響,認為在育兒方面媽媽才是「專家」,面對育兒挑戰時都會假定自己「不可能」應付得到,然後把任務交給媽媽,反而輕看了自己爸爸角色的影響力。 其實對於媽媽們,又何嘗不是挑戰?同樣面對一個又一個的「不可能」任務,只因沒有退路,只好跨過一個又一個的挑戰。媽媽跟爸爸一樣,沒有一開始就成為育兒專家,也是經歷過學習、失敗、挑戰而慢慢摸索如何做得更好。小一媽媽的能耐也是如此煉成,同樣,爸爸們,你們也可以! 爸爸們,不要小看自己的影響力,父及母的角色都對子女帶來不同的影響,與太太一同學習,彼此配合,與升小的孩子一同適應新階段、學習新事物吧!孩子需要你的陪伴,太太也需要你的支持。 作者簡介:維護家庭基金好爸爸中心父職教育主任 文﹕李敏華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21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