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隨筆:攜手助學 實踐真正「學無紙境」

全港中小學受疫情影響,由農曆假期停課至今已有兩個月,當中「停課不停學」一詞成為熱話。要實踐停課而不停學,許多學校開始推行網上學習,透過網上平台教學及派發習作,部分課堂更可以讓學生與教師互動,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

每間學校推行電子學習的程度有所不同,當中不少學校及家庭因缺乏所需要的電子器材,未能讓學生享有電子學習的機會。根據2018年香港貧窮情况數據顯示,香港兒童貧窮人口為17萬人,貧窮率達16.8%。而2018/19學年全港學生總人數為69萬人,當中領取全額及半額書簿津貼的學生人數超過20萬,另外加上綜援個案,即大約每3個學生便有1個學生正領取政府資助。

為支援基層學生實踐電子學習,關愛基金在2018/19學年推出資助清貧中小學生購買流動電腦裝置的項目。項目資助對象為領取綜援、全額或半額書簿津貼的基層家庭。惟部分低收入家庭,例如家長為自僱人士或俗稱做散工,因未符合申請資格而未能受惠,仍存在服務縫隙。

科技資源匱乏 阻基層學童學習

早前本會與過百名小學校長及教職員了解現時基層學生面對電子學習的情况。絕大部分教師認同有需要資助基層學生購買流動電腦裝置,因為缺乏流動電腦裝置會令學生的學習進度落後,未能準時完成網上功課,失去學習機會。學生需要到公共圖書館借用電腦完成習作,又或等待家長下班回家借用其手機,此等情况屢見不鮮。對於校方來說,缺乏這些電子器材亦會局限學校的教學模式、阻礙多元化學習,並降低課堂趣味。

綜合我們學童服務的經驗,以及與學校的交流,電子學習已經成為現今普及的教學模式,流動電腦裝置有助學生自主學習,從而獲得最新的學習資訊,亦可以增加他們的學習動機。

為回應基層學生需要,我們最近與宏利香港推出了結合環保及教育意義的「學無紙境」助學計劃,該公司會根據強積金用戶轉用電子結單人數而捐贈最多400部平板電腦予基層學生,為他們帶來更理想的電子學習機會。計劃期間愈多成員登記支持,便有愈多學生受惠。

電子學習固然為大趨勢,而疫情帶來的停課同時突顯了貧困家庭學童的需要。科技資源匱乏阻礙基層學童有效學習,問題不容忽視。除了學校、教師及學生的努力,我們期望可以與社會各界,包括熱心企業合作,動員各自的專長及資源,為有需要的學童帶來更多學習機會。

文:劉錦楨

作者簡介:聖雅各福群會高級經理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