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隨筆:駕馭情緒 讓父子更親近

最近家中偶爾出現兩頭獅子互相吼叫的情况,小獅子不知怎的,在爸爸想與他互動時會大吼「唔要爸爸」、「唔畀」,並且推開爸爸,有時大獅子忍不住會吼回去,然後兩頭獅子都帶着壞情緒繼續做自己的事。曾有兩次我認為丈夫的反應太激動而制止了他,丈夫對此感到不滿,認為我偏袒兒子。但在我眼中,成人的自控能力應該較高,當然是先制止丈夫繼續發怒會較有效平息局面。可是,在丈夫眼中,卻覺得我處理不公,只是「話」他卻不「話」兒子。 兒子盼爸爸陪伴 得不到滿足「吼叫」 就在處理父子二人的「爭執」後,那夜我跟兒子單獨談了一陣子。兒子表示不喜歡爸爸罵他,也不喜歡爸媽忽略他,要他獨自玩玩具。隔天,我在兒子面前告訴丈夫兒子的感受,然後再細心觀察兒子跟丈夫那天的相處。我發現,每每丈夫與兒子玩耍,大家相處甚歡,但當丈夫自顧自地做事,往後兒子便較易拒絕他。我把觀察的結論告訴丈夫︰「兒子太想跟你在一起卻得不到滿足,又不喜歡爸爸拒絕他。」那天以後,丈夫稍微調整了處理事情的優先次序,先陪伴兒子,玩夠了再做自己的事;兒子對丈夫亦未有之前的吼叫。看來兒子需要的,正是爸爸的陪伴,只是無法好好的表達出來。 了解孩子需要 刻意控制情緒 了解孩子因什麼事導致他有這樣的情緒反應,是家長一門重要的功課。有研究指出,父親一般對情緒有較少的意識,而且較不認為需要情緒指導(emotion coaching)。有趣的是,父親對於情緒指導的取態,就其自身行為、子女的行為,會較母親所作的回應,影響來得更直接。有些證據指出,父親面對子女的情緒時有較多的懲罰性回應( punitive responses) 及較少支持性的回應(supportive reactions)。 事實上,父親怎樣回應子女的情緒、他在家中如何表達,都受他對情緒指導抱持的態度所影響。而這個態度,又可反過來藉父親的個人情緒反應、子女待人接物的社交態度,而推估得到。 自從丈夫記得兒子是因為渴求他的陪伴,但得不到滿足所以惡言相向後,我感到丈夫會在情緒出現時,刻意提醒自己要好好控制。如此,既不會忽略兒子的真實感受和需要,同時也能成為兒子學習如何表達情緒和需要的榜樣。 參考資料: Baker, J. K., Fenning, R. M., & Crnic, K. A. (2010). Emotion Socialization by Mothers and Fathers: Coherence among Behaviors and Associations with Parent Attitudes and Childrens Social Competence. Social Development, 20(2), 412–430. doi: 10.1111/j.1467-9507.2010.00585.x 文:文麗兒 作者簡介:維護家庭基金好爸爸中心網誌作者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3期]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愛的表達 父母大不同

最近得悉身邊一名男性朋友患上產後抑鬱症,相信對於他和太太來說,這是一個艱難的時刻。近年有很多研究顯示,男士亦會出現產前或產後抑鬱的情况。研究指出,如太太有產後抑鬱的情况,丈夫亦有較大可能出現產後抑鬱。若夫婦都同樣有這個情况,對照顧自己及新生嬰兒都會感到吃力,需要很大的支援。 很多人直覺以為,太太或丈夫的產後抑鬱必然是由照顧新生嬰兒的焦慮與壓力而起,然而,有研究指出,其實配偶未能給予適當的支援(impaired spousal support)及對關係的滿足感減少(reduced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都會間接引致太太或丈夫出現產後抑鬱的狀况。對丈夫來說,在太太產後與她保持美好的關係,對維持他的精神健康有重要的功用。 回想兒子初生的時候,我變得很容易緊張,而且很挑剔,還好那陣子媽媽每天都會到來幫忙照顧我和兒子,也承受了我很多的壞情緒。丈夫那時已間中跟我說笑,稱如果覺得自己有抑鬱徵狀,要告訴他,我還反嘲他,應是他要多留意。我一直以為自己坐月還是坐得好好的,直到有天晚上丈夫要上班,只有我獨自照顧3個多月大的兒子,面對這個不停哭泣的小嬰孩,我突然感到很無助,只能抱着他一起哭,然後白天偶爾望着睡了的兒子又會無故地哭泣。那時我才意識到自己的情緒已到了臨界點。還好那時有媽媽幫忙,丈夫下班後不用分心處理家務,能用更多時間幫忙照顧兒子。雖偶然會「撞板」,但丈夫有時會以他的「笑話」應對,最後大家也一笑置之。 媽媽保護子女 勿忽略另一半 在兒子初生的那段日子,對我來說,丈夫的幫忙當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讓我能在照顧兒子的方式上稍微放下某些堅持而找到一點彈性,這樣使我更能夠接納丈夫在照顧方式上的不同。有時候他的灰諧和惹笑能使我們繃緊的情緒放鬆。看到他為兒子掃風時因太累而睡着,便會體諒他的付出。我想每對新手父母在寶寶初生的階段或多或少都會經歷身心疲累、情緒波動、意見不同,甚至吵架冷戰的時候,然而身為太太,要記得丈夫與自己一樣都很愛惜子女。 作為媽媽很多時會不自覺出現保護子女的「自動防禦機制」,以為自己的決定才是對寶寶最好,卻容易忽略了與自己一起養育仔女的丈夫。我打從心底肯定丈夫與自己一樣有着愛惜兒子的心,只是實踐愛惜的方法會有不同,沒有必要要求丈夫完全按照自己的一套方法。過多的要求反而會令丈夫感到極大的壓力,又會令夫婦關係受到磨損。既然知道丈夫會以他的方式盡力愛護兒子,便放手讓丈夫履行爸爸的責任。 參考資料: Don, B. P., & Mickelson, K. D. (2012). Paternal postpartum depression: The role of maternal postpartum depression, spousal support, and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Couple and Family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1(4), 323-334. Goodman, J. H. (2004). Paternal postpartum depression, its relationship to maternal postpartum depression, and implications for family health.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45(1), 26–35. doi: 10.1046/j.1365-2648.2003.02857.x 文:文麗兒 作者簡介:維護家庭基金好爸爸中心網誌作者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0期]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兒子性教育 爸爸是最佳人選

兒子快兩歲了,我和丈夫正預備教導兒子上廁所。過程中我發現這是一個很好的時機教導兒子男女的概念。自兒子站得穩後,大部分時間都跟我一起洗澡,現在他在洗澡時會指着不同的身體部位問:「呢個咩名?」我都會耐心告訴他,如鎖骨、大腿、乳房、陰莖等,並告訴他不同部位的功用。兒子學得很快,同時知道媽媽跟他有某些身體部位是不同的。爸爸因較少機會與兒子洗澡,故很少會直接教導兒子有關身體的知識。 我和丈夫雖然沒有討論過哪個階段要教導兒子什麼的性教育內容,以及如何分工,可是我們都認同父母親自處理家庭性教育的重要。 有研究指有數個因素會影響父親對兒子的性教育,包括:兒子的成長階段、父親的性價值觀、父親的學歷、父親與自己父親的溝通、對結果的預期、與兒子的溝通、父子的接觸等。 態度開明 用正確器官名稱 記得有次兒子指着自己的陰莖問丈夫「咩名」時,丈夫當下呆了,後來我告訴兒子那是陰莖,爸爸便接着解釋男性才有這身體部位,所以男生要站着小便。我想對於丈夫來說,要面對兒子突如其來的「性」問題,可能尚未適應如何啟齒,然而當我們愈是抱着平淡、開明的態度,愈能夠坦言。我堅持要求丈夫在教導兒子時要用正確的名稱,那是一個認識自己身體,並建立尊重及欣賞自己身體的一個過程。 有一次兒子得知爸爸要上洗手間,便跟着過去,丈夫亦首次願意讓兒子跟他進洗手間,那是一個讓兒子建立對「男性」認知的過程;同時讓兒子分辨媽媽與自己及爸爸的不同(兒子知道媽媽是坐着上洗手間)。 我認為丈夫願意讓兒子跟他一起如廁很重要,讓兒子更具體明白男生是「怎樣的一回事」,而這角色是我無法代替的。這個學習如廁的過程,除了讓兒子學習肌肉的控制外,更是一個學習性別的重要時機。 媽媽適時傳球給爸爸 這個暑假,我們帶着兒子去游泳,在家庭更衣室整理後,我都會把兒子交給丈夫抱着他穿過男更衣室到泳池,這是一個讓兒子認知自己是男性的過程。 作為太太,在適當的時候把這個球傳給丈夫,讓他能輕鬆教導兒子有關性的知識,當兒子成長的過程中有疑問,便能安心向爸爸討教。 參考:Sally T. Lehr, Alice S. Demi, Colleen DiIorio & Jeffrey Facteau (2005) Predictors of father-son communication about sexuality, The Journal of Sex Research, 42:2, 119-129, DOI: 10.1080/00224490509552265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提防自己語言暴力

有天聽到隔鄰的爸爸對着他正在牙牙學語的女兒重複地說:「你曳,爸爸打你。」不論那位爸爸最終有沒有真的打他的小女兒,但這樣的回應,已對孩子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有研究指出,父母即使只是對子女作出言語暴力(verbal aggression/ abuse),亦會對子女的自尊及成績帶來負面影響。父母的言語暴力會對子女造成嚴重的心理創傷(psychologically harmful / psychological maltreatment)。 言語暴力並不是單指直接責罵,有研究指出,有些父母對子女的回應同樣會造成心理創傷,是絕不能接受(never acceptable)的。包括:拒絕或抽離、言語上的貶低、完美主義、對子女負面的預測(如:你永遠不會有任何意義)、負面的比較(如:為何你不能像你的兄/姊/他人)、視子女為代罪羔羊、羞辱、咒罵、威脅、令子女內疚(如:我已為你安排好所有,為何你要這樣做?)等。 言語暴力最大傷害 孩子否定自我價值 我想,言語暴力對孩子最大的傷害是令孩子否定自我價值,並且懷疑父母對自己的愛。 我與丈夫在教導兒子的方式當然有不一致,然而我們都會盡力避免以上所提到的回應方式。回想在照顧兒子的過程中,我和丈夫都有試過出現情緒到達瓶頸位而責罵或拒絕兒子,事後我都會立刻向兒子道歉,亦提醒丈夫要向兒子道歉,讓兒子知道爸爸媽媽仍然很愛他,同時為兒子立榜樣。 我一直希望以較正面的態度管教兒子,所以我和丈夫與兒子相處時,會彼此在言語和行動上互相提醒,實踐多欣賞、多肯定、多讓兒子嘗試、盡量避免使用「不」的句子。更重要的是,面對兒子做了我們認為不恰當的事情時,都盡量柔聲教導。這對我來說比較困難,所以我都要經常提醒自己,同時請丈夫提醒我。 當遇着其他人拿兒子跟別人比較,或以不友善的態度對待兒子,或命令兒子,甚至打兒子(即使是開玩笑的態度),我都會向丈夫「反映」,讓他在適當的處境下挺身保護兒子,使兒子知道並信任爸爸對他的愛,是他有力的保護。 參考: Solomon, C., & Serres, F. (1999). Effects of parental verbal aggression on children’s self-esteem and school marks. Child Abuse & Neglect, 23(4), 339–351. doi: 10.1016/s0145-2134(99)00006-x Tomison, A. M., & Tucci, J. (1997, September 2). Emotional abuse: The hidden form of maltreatment. Retrieved from https://aifs.gov.au/cfca/publications/emotional-abuse-hidden-form-maltreatment#ver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送給丈夫的禮物——讓兒子肯定爸爸的角色

最近和丈夫翻看他昔日在原生家庭的舊照片,聽他回想他與父親的相處點滴。懷舊一番之後,我們有一個小總結︰男孩從父親身上獲得肯定及讚賞是非常重要的,這有助男生建立自尊感。好像我丈夫,當他成為爸爸之後,要面對新的挑戰,他能否駕馭今天新手父親的角色,跟他的自尊感有密切關係。 父子關係影響男性自尊感 有研究指出,父子幼年的關係會直接影響一個男性的自尊感(self-esteem)的發展,亦影響他將來為父的自信。若父親在子女心目中,能夠給予情感的連繫、溫暖、照顧、培育,他便能成為子女提升動機的源頭,子女會更多的展現能得到父親肯定、接納的行為,有較高的自尊感。相反,若父親具攻擊性,則會令子女選擇保持距離及尋找緩衝,自尊感亦較低。除此以外,若父親能夠明白及理解子女內心的感受,並表現出感同身受,可令子女得到安慰及感到放心。子女亦會透過與父親被愛的互動經驗而學習如何尊重他人,以及與他人相處。而父子的關係則會影響兒子成長後與他人,以及他的子女的關係。 聽着丈夫回憶幼年時與父親的關係,隱約讓我明白多點今時今日他與兒子互動的情况。作為太太,我無法參與建構他昔日的自尊感,但我提醒我自己,今天仍可多讚賞他,使他對自己有信心;體諒他的軟弱,同時溫婉地提示丈夫在哪些地方可作點省思。當他願意時,我便陪着他一步一步慢慢的跨過一些生命的缺口。  鼓勵丈夫稱讚兒子 歡笑成強心針 這一年來,丈夫很努力地嘗試實踐父親的角色,或許偶有「撞板」,有可改善的時候,例如遇着被兒子拒絕時會感氣餒、因兒子「不合作」而有情緒,這些種種「不理想的」父子互動經驗,甚至曾讓他懷疑兒子不愛他,不需要他。為了提升丈夫做爸爸的自信心,我會告訴他,兒子日常在家會經常提起爸爸,每天定時便提醒媽媽要去接爸爸放工,而且很想念爸爸,很想爸爸陪他玩。與此同時,我亦鼓勵丈夫稱讚兒子,讓兒子的歡笑成為他最好的強心針。我相信丈夫的自信與兒子的自尊感會隨着日子的過去,一天一天的累積起來。 參考: Dick, G. L., & Bronson, D. (2005). Adult Men’s Self-Esteem: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Father. Families in Society: Th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Social Services, 86(4), 580–588. doi: 10.1606/1044-3894.3464 文:文麗兒 作者簡介:維護家庭基金好爸爸中心網誌作者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64期]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別讓手機取代你的陪伴

和丈夫、兒子外出用膳,剛好附近一枱坐了和我們家很像的組合——一對年輕夫婦和他們的女兒,那小女孩看起來比我兒子大一點點。那名媽媽一邊為女兒預備飯餸,一邊把手機安放在女兒面前,然後吩咐女兒要自己吃飯。但那小女孩眼睛一直盯着電話裏的影片,並沒有回應,結果,那媽媽一邊餵女兒一邊自己吃飯。至於那名爸爸,坐在妻女的對面,眼睛和女兒一樣,一直盯着電話,努力地覆短訊,完全沒有理會同枱的人。我留意着這家人的相處,看着這3個應該親密卻是疏離的人,覺得他們有點「可憐」。 孩子喜歡父母專心陪伴 回想起兒子出生首數個月,有次丈夫說要跟友人打機而婉拒協助照顧兒子。我待他完成遊戲後隨即表示,我真的很需要他的幫忙,但因得不到回應而感到失望。當下丈夫道歉後,我們談論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原來丈夫因為要照顧新生兒子而感到疲累且有壓力,於是,與朋友打機便成為他休息放鬆的時間。作為太太,我體諒丈夫的壓力,明白他真的需要鬆一鬆。 其實,我沒有禁止他打機,只是單單表達我需要他的幫助。因為我知道,若只是向他發脾氣或禁止他打機,既無法體諒他的難處,更影響我們的關係。傾談過後,自此丈夫每逢打機前,都會先問問我能否有這個空間,面對他帶着尊重的請求,我會毫不猶豫地答允。 近年有不少關於手機影響關係的研究,其中一個研究指出,愈倚賴手機的人愈容易出現關係不穩定;而愈認為伴侶倚賴手機的人愈少在關係中得到滿足。 我相信這個研究結果除了應用在戀人或夫妻關係上,更能應用在親子關係中。有時兒子看到爸爸在用手機,會走過來媽媽身邊要媽媽陪他。 以歡笑回應爸爸的愛 隨着兒子漸長,我開始多了與丈夫分享、多點提示他如何與兒子相處。兒子喜歡我們專心陪他,不喜歡我們使用手機;又提醒丈夫,兒子看到我們做什麼便會模仿。漸漸丈夫在兒子面前使用手機的時間愈來愈少,陪伴兒子玩耍的時間也愈來愈多 。 孩子的情感很直接,爸爸給他時間陪伴他、一起做他喜歡的事,他便會用歡笑和「黐身」回應爸爸的愛。相反,爸爸以物質代替自己陪伴子女,子女亦只會與陪伴自己的物品建立關係。感恩我與丈夫早在兒子出生前便已有共識,絕不會以電子奶嘴餵養他。在照顧兒子成長的過程中,其實亦讓我們反思更多如何單純地去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文麗兒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爸爸湊仔不放心?媽媽分離焦慮作怪

相信很多父母對分離焦慮這個詞語並不陌生。孩子一般在大約4至7個月開始建立「物體恆存」(object permanence)的概念,當人或物件不在他們的視線範圍就等於離開了,他們會對此感到難過,有些會一直哭泣直至想見到的人或物件重現在身邊。大約8個月至1歲,他們對與父母分離的感覺會更強烈,會哭喊、往父母身上爬、拒絕其他人的關注等。嬰幼兒在正常發展的情况下,大約到2至3歲便會過渡這個階段。 除了我兒子會有分離焦慮,原來我作為媽媽都會出現這個情况。有次丈夫主動提出要單獨帶歲半的兒子參與一個歷時大約5至6小時的聚會,我下意識地覺得要拒絕這個要求,於是即時提出很多理由,表示擔心丈夫應付不了。丈夫則認為作為全職媽媽的我,已經無間斷地貼身照顧兒子,應該要試着讓兒子獨立,同時讓自己稍微休息一下。面對丈夫的分析我仍舊不置可否,堅持要跟丈夫一同參與聚會。 丈夫問我到底有什麼考慮,不肯讓他獨自帶兒子。的確我對丈夫照顧兒子的信心不是很足夠,但當再認真深思時,卻發現可能是因為自己離不開兒子。 子女給他人照顧 感到內疚 媽媽面對與子女分離時會感到焦慮,特別在子女出生的首年,她們會擔心子女的安全、飲食、睡眠情况等等;外出時會十分想念子女,無法專注於要處理的事情或約會上;把子女交給他人照顧時會感到內疚;甚至覺得失去了部分的自己;感到情緒低落、憤怒,或出現災難性的想法。很多時新手媽媽都會經驗或多或少的分離焦慮,但不一定意識到自己正經歷這個階段。若只得自己獨自面對,嚴重的話會影響自己的情緒或身體健康。 在面對分離焦慮時有一點很重要,別否認自己正處於這個狀態,接受自己的情緒,明白焦慮源於與子女有緊密的連繫,與子女分開的確會帶來一定程度的不適。讓自己意識並接受不同的照顧者會有不同的方法,而嬰幼兒的適應能力會讓自己感到驚訝。讓嬰幼兒有機會接觸不同的照顧者,有助他們建立對群體和世界的安全認知。 暫時「放下」子女 平衡生活 與丈夫分享自己的處境,讓對方明白自己的難處和感受。試着為自己的時間表加入「子女」以外的活動,暫時「放下」子女,讓自己的生活得到平衡,對自己和子女都有好處。 當向自己承認了離開兒子時會感到憂慮,擔心他沒有被照顧好,並接受丈夫可能無法如自己一樣好好照顧兒子,我反而對丈夫的提議有點如釋重負的感覺,決心讓他做一天全職爸爸的角色。一天早上我告訴兒子,爸爸將會獨自帶他參與聚會,兒子最初的反應是不要,當我再重複告訴他時,他開始表示要跟誰「玩波波」,直到他主動提起。 我發現自己的擔憂再減少了一點了,並愈來愈進步。或許,作為媽媽的我和你,是時候要學習讓自己一個人外出走走,並順道為丈夫提供寶貴的實踐機會,學習怎去做一個好爸爸。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丈夫的教仔方式是從哪裏學回來?

有天走在街上,分別遇到兩對父子。兩個父親不約而同在喝斥兒子,兩個孩子都委屈地跟在父親的身後,低頭不語。看着那兩個男孩,不知道當刻他們怎樣看自己的父親。如果我是被罵的男孩,我會心裏問:「爸爸,我不小心掉了10元,或是應買的飯盒沒買到,真的很重要嗎?爸爸,你真的需要為這些事而不停責備我嗎?」 兩個男孩的經歷,讓我想起丈夫曾因年幼的兒子哭喊而發脾氣,嚇得兒子嚎哭不止。事後跟丈夫詳談,他作出深刻的反思,終發現自己處理情緒的方式跟父親一樣。 嚴苛管教令孩子具攻擊性 過去有大量的研究提及原生家庭、原生父母對一個人成長的影響。曾有一份研究結果顯示,父母對子女施以嚴苛的管教模式,子女較容易出現情緒失調,令他們在學校出現攻擊性的行為。研究更指出,父親的嚴厲管教對兒子的影響比女兒更大。 而子女會把負面情緒,轉化成社交行為問題。嚴苛的管教是一種行為,同時是一種具殺傷力的溝通。 男孩受影響更大 孩子會直接模仿爸爸那些嚴苛行為,而那些責罵或責打,實際上是成人憤怒的表達。對孩子來說,伴隨着打罵而出現的憤怒、冷漠、仇恨,比起攻擊行為本身會帶來更大的傷害。 當丈夫面對兒子哭喊而無法讓他平靜時,很容易會出現「極嚴厲」的管教。丈夫回想這是他父親給他的身教:當面對一些不似預期的情况,便會出現負面情緒繼而發脾氣。我想丈夫是把成長時所經驗的恐懼與傷痛一直帶着,直至他面對不似預期的兒子,就照着學習得來的方式來管教兒子,讓兒子經驗恐懼與傷痛。 作為妻子,我無法拿走丈夫過去的負面經歷,只能陪着他一起反省,時而提醒,時而鼓勵,時而互勉。 此外,當自己面對年幼的兒子不似預期時,亦敲響與丈夫的「警鐘」,彼此提醒別讓我們的情緒破壞兒子的成長。 原生父親對一個男人的影響無遠弗屆,他自己未必察覺到,卻影響着自己與子女的互動。我丈夫的父親看似從沒有正式教他怎樣成為一個父親,但實際上,丈夫已發揮自行模仿所得來的「技巧」。寫到這裏,我又想起那兩個男孩,希望他們的爸爸會為他們療傷,使他們長大後不會成為另一個傷害子女的嚴苛父親。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媽媽的「保護」或窒礙子女成長

  兒子一歲半,自出生後,甚少與我分離,仍在襁褓時,曾試過與爸爸獨處一兩次,每次都嚎哭不止,爸爸都感到很無奈。為了避免兒子感到不安,我都盡量留在他身邊。數天前因事必須外出數小時,丈夫要再次與兒子獨處,臨行時看到丈夫抱着淚眼汪汪的兒子,難免憂心他們共對的時光。 我走到車站後忍不住傳短訊問丈夫的情况,他回覆我一句︰「非常好!」我心裏雖浮起一絲懷疑,但就跟自己說︰「那就好了」。 在回家的路上,繼續收到丈夫的短訊,我又追問起父子獨處的情况,丈夫表示跟兒子玩得很盡興,玩了一些我平時不會和他玩的遊戲。我心裏充滿疑問,猜想︰「到底和兒子玩了什麼危險的遊戲呢?」 兩父子在家玩「冒險」遊戲 原來丈夫把我用來保護兒子的地墊架起,讓兒子「溜滑梯」,由他在上面爬,跌跌撞撞。乍聽之下真的呆了,丈夫果然在跟兒子玩我一定不會玩的冒險遊戲。 回家後問兒子跟爸爸在家玩「滑梯」開心嗎?兒子笑着看着爸爸點頭,看來他們過了一個愉快的下午。那天晚上,兒子特別愛跟爸爸一起,晚飯後仍要爸爸跟他看書、玩玩具,而且爸爸替他穿睡衣時,也沒有平常的哭鬧。 到底遊戲的力量有多大? 父親給予讚賞有助孩子成長 近年不少研究指出,父親和子女玩耍,會令子女在認知、社交和情緒發展上有正面的影響,如更懂得控制情緒、能與更多人建立友誼等。而父親與子女玩耍時的反應和態度,其實有着關鍵性的影響。挪威一份研究指出,父親與嬰幼兒時期的子女遊戲時給予正面的反應,如:觀察到子女對該遊戲或玩具感到興趣,然後主動與子女開始遊戲,在過程中給予讚賞,鼓勵和笑臉,能減少子女在兩歲時出現破壞性的行為。反之,若父親在遊玩的過程中出現主導及控制的情况,不等待子女的反應,又或阻止子女玩新的玩具,甚至對子女說「並不是這樣玩」,質疑他們玩遊戲的方法,都會令子女對遊戲失去興趣或抗拒,亦令子女的社交能力下降。 這幾天,聆聽着兒子在跟爸爸玩耍時的開懷歡笑聲,是平日和我獨處時較少聽到的,相信他很享受爸爸為他預備的創新玩意。 這令我不禁反思,自從當媽媽後很容易自動開啟「保護兒子機制」模式,總是害怕兒子受傷,最容易說出口的就是「小心呀」、「唔好咁樣」等。看來這些提醒雖然可以減少兒子受傷的風險,但同時亦令兒子感到與媽媽相處時總是比較索然無味。兒子的笑聲提醒我:與其擔心父子獨處時會出狀况,倒不如安心讓他們以自己的方式相處。 有時候媽媽眼中的保護,其實或許成為子女成長的阻礙。還好我們家裏有一個愛玩的反斗爸爸,不理會媽媽過多的規範,享受跟兒子一起探險,樂於為兒子製造獨特又美好的回憶。 維護家庭基金好爸爸中心網誌作者文麗兒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