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隨筆:丈夫的教仔方式是從哪裏學回來?

有天走在街上,分別遇到兩對父子。兩個父親不約而同在喝斥兒子,兩個孩子都委屈地跟在父親的身後,低頭不語。看着那兩個男孩,不知道當刻他們怎樣看自己的父親。如果我是被罵的男孩,我會心裏問:「爸爸,我不小心掉了10元,或是應買的飯盒沒買到,真的很重要嗎?爸爸,你真的需要為這些事而不停責備我嗎?」

兩個男孩的經歷,讓我想起丈夫曾因年幼的兒子哭喊而發脾氣,嚇得兒子嚎哭不止。事後跟丈夫詳談,他作出深刻的反思,終發現自己處理情緒的方式跟父親一樣。

嚴苛管教令孩子具攻擊性

過去有大量的研究提及原生家庭、原生父母對一個人成長的影響。曾有一份研究結果顯示,父母對子女施以嚴苛的管教模式,子女較容易出現情緒失調,令他們在學校出現攻擊性的行為。研究更指出,父親的嚴厲管教對兒子的影響比女兒更大。

而子女會把負面情緒,轉化成社交行為問題。嚴苛的管教是一種行為,同時是一種具殺傷力的溝通。

男孩受影響更大

孩子會直接模仿爸爸那些嚴苛行為,而那些責罵或責打,實際上是成人憤怒的表達。對孩子來說,伴隨着打罵而出現的憤怒、冷漠、仇恨,比起攻擊行為本身會帶來更大的傷害。

當丈夫面對兒子哭喊而無法讓他平靜時,很容易會出現「極嚴厲」的管教。丈夫回想這是他父親給他的身教:當面對一些不似預期的情况,便會出現負面情緒繼而發脾氣。我想丈夫是把成長時所經驗的恐懼與傷痛一直帶着,直至他面對不似預期的兒子,就照着學習得來的方式來管教兒子,讓兒子經驗恐懼與傷痛。

作為妻子,我無法拿走丈夫過去的負面經歷,只能陪着他一起反省,時而提醒,時而鼓勵,時而互勉。

此外,當自己面對年幼的兒子不似預期時,亦敲響與丈夫的「警鐘」,彼此提醒別讓我們的情緒破壞兒子的成長。

原生父親對一個男人的影響無遠弗屆,他自己未必察覺到,卻影響着自己與子女的互動。我丈夫的父親看似從沒有正式教他怎樣成為一個父親,但實際上,丈夫已發揮自行模仿所得來的「技巧」。寫到這裏,我又想起那兩個男孩,希望他們的爸爸會為他們療傷,使他們長大後不會成為另一個傷害子女的嚴苛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