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隨筆:BCA的ABC

基本能力評估(Basic Competency Assessment,BCA)是在2000年,由梁錦松當主席的教育統籌委員會的教育改革建議報告書首次提出。這本在業界稱為「藍天白雲」的報告書,今天看來仍是很有遠見的教育藍圖;例如幼兒教育、9年基礎教育、新高中學制、高等教育、持續教育等的改革建議。 文﹕王山而 別的不談,就基本能力評估方面而言,筆者有幸參與其事,負責設計和建立整個電腦系統的硬件、軟件及平台。基本能力評估包含了兩個系統,一個是「學生評估」(SA),另一個是「系統評估」(或全港性系統評估TSA)。評估的學科為中文、英文和數學。 「學生評估」是利用網上平台,讓老師自發製作評估習作,題目取自評估系統的伺服器,適合小一至中三學生。系統的設計指標參數是可以供4.8萬個學生同時使用,而每科每級都各自有2000條題目,即共5.4萬條題目。這些題目都由考評局的特聘科目專家設計,承包商負責製作成多媒體樣式(包括文字、插圖、動畫和聲音檔)。系統提供套餐式的習作,即老師只需選取一個習作,便可供整班甚至整級學生使用;亦讓老師自建習作,好處是容許老師設計不同程度的習作給不同程度的學生,達至因材施教和拔尖保底的效果。 學生的表現評估,提供很重要的回饋給老師和家長。值得一提的一點是,一個學生的表現並非與另一個學生比較,每人都有一把自己非量化的尺。 小一至中三的系統評估分3個階段(Key Stage),小三是KS1,小六是KS2,中三就是KS3。不同階段的評估,為教育當局提供一些學習成果的重要數據,從而調節課程、深淺等決策。系統評估並不記名,回饋給學校的是各科各範疇整體數據。系統評估亦是一個低風險的評估,意即是不會影響學生升學,學校亦不可向外公布該校的數據。學校所得的數據是用來改善教學,政府會多撥資源協助達標率較低的學校。 KS1的系統評估是從2002年開始,一直都算相安無事。但近三數年有很多聲音要求擱置甚至取消TSA,原因是太多操練引致學生壓力大增。這似乎是本末倒置、捨本逐末的做法和想法。 應把評估看成身體檢查 系統評估則有如身體檢查,看看有什麼毛病,從而提早治療或控制。 考試與評估是有分別的。考試高風險,影響升班或升學(例如DSE是考試);系統評估則有如身體檢查,看看有什麼毛病,從而提早治療或控制。可惜的是學校太看重TSA成績,老師看成是考核他們的教學效能,校長要向校董會匯報。這個「校董會—校長—老師」的層壓,導致不少學校不斷操練學生,令老師和學生都有壓力。近日有些報道指有八成教師都不贊成TSA,原因可能是將「評估為學習」變成「學習為評估」。有些家長亦可能不太知道評估目的,因而反對TSA。 其實有很多國際學校和直資學校都不把TSA看成洪水猛獸,只用平常心看待,亦沒有多買及多做習作。有一間直資學校甚至連什麼時間默書測驗都不會公布。 要應付這種不必要的操練,必須要從幾方面入手。首先家長要明白TSA基本上是學校的「體檢」;家長可以對購買補充練習說不(不買補充練習,但毋須不參與TSA);家教會代表在法團校董會內亦可以發聲反對操練,只視TSA為一個習作,這樣TSA的結果才可以真正反映學與教的效度和可信度。至於抽樣參與,筆者亦覺得可行,但需要有一個很嚴謹的抽樣方案及訂出明確及清晰的指引。另一個可考慮的方法是小四開課後(例如九月中)才舉行KS1的TSA,只要學校不組織或家長不參與暑期的操練補課,學生自然不會感到很大壓力;校本集體力量是很重要的。 SA和TSA的題目很相近,以往TSA的題目會在翌年放上SA。學校大可以設定—些習作給學生在課餘或家中嘗試。 在網上作答一定程度上會增加學生的興趣及減低壓力,家長又不用花費購買補充練習;老師亦不需要手動改卷而是使用網上系統提供的數據來分析結果,從而知道學生的強弱範疇,針對性地改變教學策略;一舉三得。 去年政府將TSA改稱為BCA,而考評局亦將學生評估SA交給教育城管理並改名為STAR,但本質上應大同小異。總括而言,我們不需要高分低能的學生,「評估為學習」是正面的,只要態度正確,方法適當,可以造福莘莘學子。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請通識科減肥瘦身

屈指一算,通識科跟其他新高中科目一樣,已悄悄踏入第九個年頭。這些年來社會對通識科的討論一直不絕於耳,天天在前線與通識共舞的我,對於它的優點缺點感受殊深。 訓練批判思考功不可沒 首先,我仍堅信通識科的存在有它功不可沒的意義,它糾正了填鴨式教育下學生強於背誦弱於分析的毛病。 通識涵蓋六大單元,從個人成長、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全球化、公共衛生以至能源科技與環境,知識面極廣,大大開闊了學生視野。而且通識着眼於當代議題,學生必須懂得解釋今天人類共同面對的問題,正好把學生從書本拉到現實生活中。而通識科最大的爭議點也是最大的優點,就是它的Liberal特性,即沒有既定答案,學生只要言之成理,選正反立場都可以。這對訓練學生多角度思考、批判思考、獨立思考彌足珍貴。這也不是其他科目可以提供的土壤,因此通識繼續成為必修科有它的責任和價值。 兩年半教授六單元 捉襟見肘 然而實踐了近十個年頭,通識科的一些問題卻日益顯露。高中只得兩年半時間,要教授六個單元實在捉襟見肘,尤其是「今日香港」和「現代中國」兩個單元內容非常豐富,前者涉及生活素質、法治及社會政治參與、身分認同三個部分,後者探討改革開放下中國在經濟、社會、政治、外交、綜合國力等議題,接着還有中華文化與現代生活這部分。 通識議題繁多,如不打好知識基礎,討論會流於無的放矢,天馬行空胡謅一番;但要對本港行政立法衝突、雙普選、全球暖化、內地二孩政策等帶來有質素的討論,事前我們要花幾多時間去認識了解它的本質和不同爭議點呢? 蜻蜓點水 淪為膚淺吹水 加上通識不是填鴨灌食,很多很有心思的教學活動,我們在課堂上都很難實踐。 同一議題,運用活潑好玩的教學活動,動輒花上數節課;就是最簡單的分組討論和匯報也很費時,結果在課時限制下往往只能向學生授之文章筆記,再略作提問。例如最近內地的低端人口事件、香港高鐵一地兩檢的爭議,要用心教起碼花上四五節課,何來那麼奢侈? 再說中五級還要應付獨立專題探究(IES),一名教師往往要招呼四五十名學生,逐一指導15分鐘都不得了。整個習作從設題、資料蒐集再到分析橫跨半年時間,跟學生見面多次在所難免,教師有心無時間,結果又落入巧婦難為無米炊的困局。 我明白中學課程畢竟不能教得太深,但深度不足容易淪為膚淺,一知半解,結果大部分學生的答案水分多,真知少,相信不少前線老師都有同感。同時我們也不想通識科眼高手低,教授課程時縱橫各個高質議題,到文憑試考的時候卻自貶身價。不少教師都表達過希望教育局刪減通識部分單元或單元內部分議題,甚或讓學校只選教三四個單元,讓生學得更深入,知識和分析力才有長足的進步。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二)

燈飾是最好的鎂光燈,只要夜幕低垂,街頭表演的好戲就輪流放光。喜歡看即興表演,也喜歡順道想想這些年來自己的演奏。 近年的即興演奏,地點大都在學校合唱團練習室,練歌前後就是我的表演時間。練歌通常在周五的午後,雖沒有夜幕的浪漫,但有着一星期上學即將落幕的輕鬆。有時候,我會早些到練習室,做好熱身,好做一個隨機應變、補闕拾遺的伴奏。不敢說自己彈得繞樑三日,但說「大珠小珠落玉盤」是當之無愧,因為我通常彈奏清脆輕快的莫札特。一些心理學家和從前的老師都說,莫札特的音樂能刺激孩子的腦部發展,除了這原因,更因獨坐琴邊無聊乏味,總希望以莫札特《小星星變奏曲》逗逗路過的孩子、早來報到的合唱團員。 「第一段可以跟着唱,都是你們從小聽大的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簡直是萬試萬靈。每次奏起莫札特「一閃一閃小星星」的曲調,必有共鳴,總會愈來愈多孩子探頭圍觀。當然,普通的「小星星」不能長留觀眾。我通常會順道教些音樂常識:「其實你們平常唱的『小星星』是音樂家莫札特的作品,他是個神童,像你們的年紀就能作曲。聽好呢,還有十二段驚人的變奏……」然後指頭會在琴上起舞。雖然遠不及真正的表演者,更是黔驢技窮,隔周又奏這《小星星變奏曲》,但孩子們真是令人感動的觀眾,總是真誠地拍案叫絕。 我不能彈但總可以唱 「你們真誇張,讓我以為自己真是個演奏家了……」孩子們的掌聲熱切激動,讓我也感動了。從五歲到現在,從演藝到校際賽,從各式宴會到大小街頭,我都沒遇過如此投入的聽眾。能動手的拍手,上身不太方便的也會全神貫注地搖頭晃腦,還會努努嘴地試跟着音樂哼唱。 謝謝這裏的孩子,讓我享受了許多表演者都未必經歷過的注目禮。 「你的手可以在琴上跑步真好!那麼難也做到,真像演奏家!」這裏的孩子手腳都不太便利,所以當一個坐電輪椅的高小女孩這樣說,我心裏猛然明白為何他們的反應會比我過往的觀眾大,而我嘴裏想找點什麼話來說的時候,她說:「老師彈得好好聽,讓我很想唱好歌。我不能彈但總可以唱!」他們也總能找到自己享受和投入的方式吧。 這時,一個初小妹妹也跟隨着說:「老師彈得好好聽,讓我很想唱歌。」我笑說:「好,你要什麼歌?」她水滴晶瑩的大眼睛滾了滾,咬咬指頭怯怯的說:「難的歌老師會不會?」我只希望她能放膽享受音樂,那刻,我決定無論多難的曲目,也一定要為她彈,無論如何,我會:「你先說,難的我都會為你練,必要時你下星期再來,一星期就可練好了。」她猶豫數十秒,空氣也好像緊張了,幸好年紀較大的、和她較熟稔的孩子鼓勵。最後她吸一口氣說:「想唱……」她再猶豫,我也緊張了,我希望我真的能彈。這些年來,我從未試過如此想為一個觀眾彈的,於是我也暗暗向上天祈求。 「想唱有隻雀仔……跌落水」 「想唱有隻雀仔……跌落水」她怯怯的笑容流露出期待。大家哈哈大笑了:「老師那麼厲害怎會不能彈這個……」鬆一口氣後,我彈了我人生最認真的一次《有隻雀仔跌落水》,比從前彈的諸種變奏曲奏鳴曲都要認真,比從前一切場合都要認真。孩子們跟着唱,大聲的唱,我從沒想過這樣的歌也可以唱得孩子那麼歡樂。這就是我近年最深刻、最滿足的一次演出,因為有許多人共鳴。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遇上「溝通霸王」

向華在文憑試取得好成績,順理成章獲老師邀請回母校分享應試心得,怎料他開場即說:「中文科要取好成績很講際遇。」我一時甚為尷尬,講座原是想應屆同學加倍用功呢! 我不怪責向華,每人際遇不同,體會當然有所不同。一心同學應該就是向華所說的際遇欠佳者,他中文科卷四考了個差無可差的第一等,科任老師大感訝異,按照平日的各場練習,一心都表現良好,預計成績可以坐4望5。究其原因,一心說:「其中三個組員搶盡發言,我在自由討論搶不到發言權,唉!」 我對一心的遭遇深表同情,卻愛莫能助。 中文科卷四口語溝通主要考核考生表達、溝通與應對能力。課程指「溝通的目的是交換意見,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拓展題意、豐富內容、深入討論、從而對題旨得出更深層次的理解」。師生皆知,問題在,不一定能得到溝通機會。 「五人小組,只有約十分鐘的自由發言時間,平均每人只有兩分鐘,倘考生都能簡潔扼要地闡釋觀點、回應補充,則每位考生都會獲得充分的發言機會。」考試報告如上說。 口試官懶理 考生爭搶咪 在主考老師不出言維持秩序的情况下,假定每個考生都守規矩,五個人便能像打乒乓球一樣球來球往,互相切磋。 事實可以理想若此嗎?事實是令人疑惑的。當溝通能力要兌換成分數,產生的異化不可不察。 像一心的不幸遭遇亦時有發生。五人小組,不幸遇上三四個「溝通霸王」,他們表現主動,積極發言乃至相持不下的激烈場面便時有所見。「亦有部分考生搶佔發言機會,以致聲音重疊、互不相讓。部分考生發言時間甚長,幾同演講」。即使考試報告,也有類似報告,可見情况愈來愈需要加以關注。 小組討論形式 有檢討空間 「我有爭取發言的,三次疊聲,我三次都爭輸,唉,有三個組員怎都要一直說下去……」一心顯得很無奈。 或有人說:「你有一分鐘首輪發言,那沒人可以干擾。」是的,制度如此,但大家都深知好「分」在後頭,那才可評核溝通與應對。當考生發言的積極性也屬計分範圍,當禮貌式的溝通變成考試,人人就都只想「爭分奪秒」。 「溝通霸王」們主導了整個小組討論,分數一定很高了?當然不是。反之,可能比他們想像中低很多,他們是「(低)分有應得」。問題是,一心根本沒得到發言的機會,主考老師只能客觀地給出一個極低分數,那必然是第一等。 我不認為索性取消卷四是個理想做法,只覺得小組討論這種應考形式或需檢討。我們想同學和諧溝通,但又要評核高低,分數在「死亡之卷」變得如此重要,難怪同學此卷怕的不是自己不夠努力,而是不知會不會遇上「溝通霸王」。 「我只願分數真能反映我個人的表現,而非際遇」,一心說。 「或者,各有難處……」大抵這就是溝通和應對最大的難處。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德不孤 必有鄰:鼓勵同儕共學

中六課程行將完結,畢業試如箭在弦,氣氛一天比一天緊張。有時行經自修室,總見燈火通明,有的埋首苦讀,操練試題;有的徘徊踱步,口中念念有詞,背誦文章;有的走出門外走廊,捧着書本,與幾個同學切磋交流,你問我答;有的觀摩對方筆記,加以比劃;有的權充導師,試圖授業解惑。此情此景,總叫人會心微笑。考試最後關頭,士氣攸關,學子累積多年功力,是否能發揮內在潛力,把握臨門一腳,玉成其事,還看同輩的學習氣氛。如果班上同學較有危機感,深知「時日無多」,少不免在課室掛上倒數計時器,壁報又應會貼滿「搏盡無悔」、「鼓足幹勁」、「人人有學位」等的標語,定下全班目標,鞭策共勵。別小看這些微不足道的鼓勵,它或許已成功燃起班上某些同學內心的那一團火。 文﹕陳得南 切磋交流 助人自助 學問要切磋才會進步,題目要討論才能看到盲點。同學真誠交流,分享學習心得,擇人之長,互相砥礪才可齊頭並進。有人或會以為自己獨門絕學傾囊相授就會讓人佔了便宜,白白吃虧。恰恰相反,這種交流的過程正是助人自助,既幫人指點迷津,亦有益於自己溫習。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我們能把熟知的知識陳述一遍正好可以檢視自己對學問的理解,印證是否已掌握所學,強化學習的信心。交流時,如有同學能提出質疑就更可補足原有的想法,延伸意念,豐富主題。概念的理解如有偏差則可及時修正,迷途知返。在這義助的過程中,自己已在不知不覺間贏得同學的尊重,他日你如有需要,同伴定會義不容辭,伸出援手。同學與同學之間除了有知識的交流,還有友誼的建立,相比起那些自私自利,不願分享筆記,以個人分數為畢生最大成就的人,共同學習多了一份胸襟,一絲溫暖。 凝聚同輩 建立良好學風 我們知道,同輩的影響只會隨孩子的成長而增加,而老師及家長的影響就只會漸次遞減。因此,與其擔心同學的學習表現,不如一起努力,想想如何善加誘導,凝聚同輩的力量,建立共同的目標,發揮協同效應,形成良好的學風。例如多提供機會讓同學於課堂或公開講座分享學習心得,讓同級同學可見賢思齊,讓後學可向其請益,並讓學生懂得欣賞別人的學習成果。此外,從初中起就要建立班內學習小組,鼓勵稟賦不同強項的同學擔任小導師,排解學術疑難,以提升其學習成功感。所謂「德不孤,必有鄰」,有道德的人不會孤單,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我們相信,不論求道的路上還是追求學問的過程,總有機會遇上知音,如能聚合這班有心人,並讓其他同學模仿學習,潛移默化,奠下學習的習慣,就能建立學習的群體,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了。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態度決定高度

今天在校園偶遇去年在我通識班中的他,於是跟他閒聊近况,關心他的學業。他說今年上課不及去年積極,我問他有否擔心考不上大學,他坦言自己鍾愛汽車,夢想開車房,慶幸父母十分支持,不逼他念大學。我聽他娓娓道來自己的志向,思路清晰而堅定,最近還報讀了汽車維修課程,我暗暗替他高興。真的,何必人人都要上大學?只要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努力認真去做,總會出人頭地。這令我想起最近電視重播著名音樂人雷頌德在公開大學的一次講話,看後令我獲益良多。 文﹕何力高 做人最重要做自己喜歡的事 雷頌德在英國念大學時主修土木工程,但他很快便發現自己沒甚天分,也不太熱中這科目。他深知自己最愛的是音樂,那些年他跟C.Y. Kong和莫文蔚是同學,故常一起夾band。他特別喜歡作曲,因友人認識黃霑,便不停寫歌給霑叔品評。他強調做人最重要做自己喜歡的事,由興趣出發才有熱情動力,才會為它夙夜匪懈廢寢忘餐。他參加過音樂創作大賽卻沒有入圍,但不會因一次失敗而否定自己。雷頌德加入樂壇後沒有一夜成名,而是由低做起,為一些卡拉OK伴唱歌編曲,工作看似卑微,報酬也很微薄,但他勉勵自己要盡力做到最好,要編得比原曲更出色,要唱片老闆一聽就問這首歌是誰編的?他鼓勵年輕人要成為The One,即獨一無二,要在人群中嶄露頭角,而非可有可無。盡心盡力做好事情,在別人心中留下良好印象,這是成功的關鍵。 靈活變通 不求人遷就自己 即使成名了,雷頌德的作品同樣受人批評或拒絕,他難免反問:「你懂欣賞嗎?」然而冷靜過後,他會給自己幾天時間去修正改善,不會覺得自己的東西沒有進步空間。他認為做事要靈活變通,不能事事要求人家遷就自己。他曾遇過兩個排舞師助理,一個諸多不滿,說這樣的樂曲排不了,另一個則盡力去想怎樣把舞排好,雷頌德當然選用後者,而那人也不負所望,後來更因表現優異而接到很多工作,成為獨當一面的編舞家。 不怕吃虧 用心就有人賞識 做音樂忙起來日夜顛倒,不知人間何世,只知全力以赴,不能計較。他最討厭別人說:「我走先啦!」工作還未做好,大家還在拼搏,何以你先走?他相信做事不怕吃虧,用心就會有人賞識。雷頌德從前很欣賞一個音響工程師的工作表現,但也很擔心他長此下去只能繼續做這份工作。怎料後來他被某公司老闆挖走,事業更上一層樓。雷頌德強調這世上沒有懷才不遇,只要你夠努力用心,才華一定彰顯。 常言道:「性格決定命運」、「態度決定高度」,道理顯淺,但知易行難。在職場上要突圍而出,絕非靠僥倖。我衷心希望我的學生有天當上車房老闆,闖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作者簡介:曾製作多齣音樂劇,包括《震動心弦》、《逆風》、《奮青樂與路》,其中訓練學生參與音樂劇的過程更被拍攝於本地紀錄片《爭氣》中。現為香港培正中學副校長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中小學生同樣抑鬱

這幾個月,浸信會愛群社會服務處完成了兩項有關學生抑鬱的調查,結果公布,情令人擔心。調查對象是本港中學生和小學生,結果顯示兩個中學生有一個抑鬱,七個小學生有一個呈現抑鬱徵狀。為何中小學生同樣抑鬱?問題成因值得教育決策者、辦學團體、老師、家長、社工、輔導人員、教育心理學家等關注。 有關中學生抑鬱的調查,訪問了15,560名中學生,結果顯示53%受訪者呈現抑鬱焦慮,從而推算出全港約有12,000名中學生的抑鬱傾向已嚴重至需要接受專業輔導及治療。兩個中學生有一個抑鬱,原因何在?壓力源於學業、前途及寂寞感。 最近,該機構又發表了有關小學生抑鬱的調查,訪問了1301名小學生,結果顯示13%受訪者受抑鬱情緒影響,推算出全港約有33,000名小學生的抑鬱徵狀已接近病態,七個小學生有一個有抑鬱徵狀,主要原因包括「功課太多」,「升中選擇及適應」,「學業成績未如理想」等,反映小學生的壓力源頭主要來自學業。 教師父母責無旁貸 香港大學校長馬斐森在新生入學禮上發表講話,也提及若學生遇到困難可向老師求助,他說:「這是勇氣的表現,不是懦弱。」教育工作者站在最前線,經常接觸學生,經培訓後可處理學生的情緒問題。 針對中學生抑鬱的調查,專家建議教師幫助他們學懂與自己相處,提升自我關懷,從而紓緩焦慮徵狀。與此同時,教導學生一些技巧,強化人際關係,能夠減低寂寞感。 另一方面,浸信會愛群社會服務處就小學生有抑鬱情緒的問題,該機構臨心理學家李明琳建議家長多抽時間陪伴子女,多關注及用心觀察子女所需及日常行為。此外,筆者認為,若家長發現學生出現持續精神緊張、睡眠質素差、情緒低落等病徵,情達兩星期或以上,宜尋求精神科專科醫生協助。 愉快教與學 上述的問卷調查反映中學生和小學生抑鬱情普遍,但筆者相信老師的情更嚴重。事實上,身處在這高壓的教育體系中,老師同樣感到焦慮和抑鬱。試問如果學生和老師同樣抑鬱,何來愉快學習?如果「愉快學習」四個字只是學校招徠學生的宣傳口號,真的使人失望和痛心!學校管理層必須創造愉快的工作和學習環境,教師學生共同感受自在與輕鬆,才能產出「愉快學習」。只有愉快教與學,才是應對情緒問題的靈丹妙藥。 (本欄歡迎各位老師、教育界人士投稿至[email protected],一經刊出,薄酬) 文:陳雪芬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一)

聖誕近了,不禁想起去年排練聖誕社際中國鼓比賽的時光。 「吳老師,別裝了,你能夠打中國鼓的。」去年社長瞪大眼睛認真地說。「呃……這個我真不太懂。」社長要找齊人馬參加社際中國鼓比賽確實不容易,加上大家都知道我「通曉音律」,我就自知逃不掉。 所謂「通曉音律」,不過限於彈彈琴唱唱歌罷了,我連中國鼓棍長什麼樣子都不清楚。「吳老師,棍是這樣握的……」資深鼓手循循善誘地示範。看拍子打節奏確是難不到我,倒是擊鼓的姿勢、握棍的方法、敲打的力度……加起上來,有時會令資深鼓手狠狠搖頭。有次我鬆了手,棍子打着打着飛墜地上,更加惹得氣氛無比歡樂,大大小小的同學竊竊忍笑。 能力不一 同樣「能打」 鼓有大的中的小的,可分不同聲部,而編曲的中學同學也刻意分了不同的技巧難度,這樣,即使不通音律也可同樂。小學孩子、沒什麼音樂經驗的職員、手肌力量不同的同學可負責敲打較慢、較沉、較穩的部分,手腳不便擊鼓的同學,也可用口頭或做數拍子的姿勢參與其中。至於負責艱難部分的同學技術還真不錯,我約略算過他們能一秒做出二十來次敲擊。或者在最專業的眼光下不算什麼,但想想他們當中有手肌張力問題的、手骨力不足的……頓時你會覺得他們「很能打」。就這樣,去年11月到聖誕,我的腦子都是「咚隆咚隆咚隆咚咚嚓」。 「咚」、「隆」和「嚓」不過只有幾種聲音,對於不通鼓樂卻要挑戰「艱難段」的我而言,真的很難記下。可是,不記下的話,根本追不上那如飛如箭的速度,極容易打錯。「吳老師,努力吧,你給我們再努力點吧……」覺得此話似曾相識,我竟乖乖的回家取出木筷子,咚咚嚓嚓再嚓嚓咚咚的。「努力點,你給我再努力點……還不夠勤力呢……」小時在演藝學院修鋼琴,每天獨自練好3、4個小時琴技是逃不掉,但鋼琴老師還是覺得我不夠賣力。我確天資一般,而相對每天努力5、6小時的同學,確是很懶。 不過,白天上普通中小學,晚上咬緊牙關練完琴再溫習功課,如此一恍,十幾個年頭,撫心自問,我真的已經盡力了。如今想起來,也無風雨也無晴,無悔,無怨,更無愧。有多少個聖誕長假,我沉浸在自己枯竭的琢磨練習裏,有多少次想玩樂想休息,但是始終沒有……習慣犧牲,習慣竭力令表演完美,習慣未必有為自己熱烈鼓掌的觀眾,習慣比賽最後未必得獎和感到快樂,習慣獨自反省或者被賽後檢討,習慣即使贏了比賽、考完了試,又是下一次的咬緊牙關。 苦練求進步 更要同玩同樂 「咚咚嚓」、「嚓咚隆咚隆」的練着打着,我卻覺得自己沒咬緊牙關,也沒覺苦悶。大概因為我知道,「苦練」不為別的,我只是不想出醜,不想拖累一班很想打得好、很想盡興、很想勝出的孩子。而咬緊牙關的時間,其實只有在表演前半小時,腦子想着不能錯不能錯不能錯,有點緊張。那時,我腦海在複習節奏,哪管得孩子們快樂地把我打扮一番——替我戴聖誕紅頭飾,戴圓圓的卡通眼鏡,最後圈上金色銀色夾雜的一條聖誕圍巾。當然,這個造型讓大家樂極了。大家的「嘲笑」,令我也忙於自嘲,不知不覺把我的緊張消除了。「Yes,到我們玩了!」在台下待久了,大家都期待出場,我也忘了說此話的是誰,但他此話徘徊在我腦海良久。 所謂好的音樂,除了刻苦練習與進步,其實應是同玩同樂。 文:吳皓妍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讓生活成為中文教材

「中文應該怎樣讀?」 這是我最近十年經常遇到的提問:「中文是我們的母語,若只從語文工具的角度去學習,既不能利其器,也浪費了寶貴的中華文化。我認為應從文學語言的領域去提升要求」。 文:蒲葦 「如何?」 把教材生活化。不論老生還是晚生,大抵都談過此點。這次我打算把錢幣翻到另一面,談生活教材化。 文字中取古人智慧 融入生活 中六那年,第一次接觸中國文學科,即能深深感受到語言藝術的博大精深,多少古代先賢,通過文字向我們傳授智慧,細緻地分享歷久不衰的情感經歷。若能把他們的智慧融入生活,境界必能突飛猛進。 文學語言成知心友 中六那年競逐中文學會主席,我清楚記得在計劃書寫上:「倘不幸落選,則『世混濁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馳而不顧』」。那時候的文學課,正研習屈原的《涉江》,我偷了其中兩句,強化自己的不卑不亢。 結果當然是落選,悲壯的。但那時覺得自己很有意境,「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久而久之,文本的世界與我融合無間,文學語言成為了我的知心友。再讀下去,我可用韓愈《進學解》的「命與仇謀,取敗幾時」來補充我落選的心情,甚至可以「冬暖而兒號寒,年豐而妻啼饑」來自嘲自己人到中年,仍然苦窮。 當我讀着範文的時候,不論文言白話,都會思考如何見用於日常生活。有時心領神會,會心微笑;有時宣之於口,自覺優雅。 遇到暗戀的對象,會驚覺「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到不曾深愛,已經夭折,就只好補一句:「道一聲珍重,道一聲珍重,那一聲珍重裏有蜜甜的憂愁,沙揚娜拉!」當然我也不會老是常抄襲,有時會靈活變化,如改為「她揮一揮衣袖,帶走了所有雲彩」。 生活營營役役,早就機械化,要增添趣味,提升中文境界,將之文本化、教材化,竟不期然成變得有趣味。「悠悠乎與灝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 文學意境豐富機械生活 「你這樣豈非徹頭徹尾成了書呆子?」 非也。梁實秋說:「我們要鑽書窟,也要從書窟鑽出來。」文學意境,可以點綴生活,也可以化成語言,恰當地應付文字需要。我得感謝一眾文學大師豐富了我的機械生活,像美學大師朱光潛所說:「藝術價值之偉大,在使個人心中的可欣賞的完美境界浸潤到無數同群者的心裏去,使人類彼此中間超過時空的限制而有心心相印之樂。」這真是句至「美」名言。 王國維說:「此借古人之境界為我之境界者也。然非自有境界,古人亦不為我用。」綜合來說,留心生活的細節,聯結文本所學,或者就能發現不一樣的情趣。倘若得不到別人的同情和理解,實在也無傷大雅。 「傷乎哉?不傷也。」

詳細內容

客座隨筆:棋樂無窮:尊重興趣背後的堅持

一日放學巡樓,發現三五位同學圍攏起來,七嘴八舌,初以為交流學術問題,走近才發現原來同學正在對弈。幾位同學還邀請我友情客串,指點迷津。我見各人雅興甚高,就披掛上陣,順便分享一下我從博弈得來的領受。 文﹕陳得南 「順手炮」、「連環馬」、「咽喉兵」,劍拔弩張的術語就令人緊張萬分。走入棋局,更讓人欲罷不能,特別當你見對手墮入預設圈套,叫聲將軍,生擒對手,快感不言而喻;又或當你陷入敵陣,似大勢已去,忽然靈機一觸,逃出生天,又是另一種享受。棋盤之上,運籌帷幄,如若棋逢敵手連珠妙着,就更是妙不可言了。 我跟同學說,學棋要專心致志,心無旁騖。棋士不發一言,進退攻守收放自如,皆因全神貫注,投入其中。身旁的同學宜靜觀之,默記之,不宜指手畫腳,諸多意見,影響對陣同學的思路。我們常說旁觀者清,正是因為棋士未必能夠審視全局,結果誤墮迷陣而不自知。 下棋的目標很清晰,就是要取將擒帥,但棋力的高下很大程度取決於你是否看得通透,別出心裁的棋路往往思慮周密,不因一時之利而冒險挺進,反是考慮棋子之間互相配合,因勢利導,創造有利自己的棋局。 鍛煉棋品 從中領悟哲理 棋局千變萬化,縱使我們的陣法如何熟練,考慮如何周全,還要懂得臨場應變,切忌抱怨逃避,半途而廢,最怕輕易悔棋又或推棋重來。下棋可以會友,因為大家公平較勁,切磋棋道,是君子之爭。然而,有些人自恃棋力較高,明明已技術擊倒對方,卻偏要殺光對方棋子,只剩下老「帥」才感到滿意,如此做法,既沒有風度亦不尊重對手,實不可取。 我嘮叨多言,並不是因為我期望同學可成為專業的棋手,只希望他們能下棋養性,鍛煉棋品,堅持自己的興趣,當然如能從棋局中領悟出人生的哲理就更是喜出望外了。 下棋樂趣無窮,得益匪淺,不過以上的領受均從自己對興趣的執著而來。記得初學之時一位前輩曾說:「你學下棋有何用?那是公園伯伯消磨時間的玩意,不如多做幾本練習更實在!」那時年紀尚輕,反應不過來,內心納悶了幾天。 興趣非傷天害理 應欣賞堅持 在成人的眼中,對有沒有用有一套標準,簡單來說就是該活動能否提升學業成績,可否兌換成生財工具,有沒有市場價值。小孩學一件事沒有考慮那麼多,原因純粹因為它好玩,有滿足感,持之以恆就培養出興趣來了。我慶幸當日沒有放棄下棋,到今天仍可樂在「棋」中。興趣只要不是傷天害理,均值得大家欣賞,特別是背後那份向着標竿直跑的堅持。因此,如有人能於短時間內復原一個「扭計骰」不是沒有用、能熟記NBA所有球員的名字更不是浪費時間,只是大家暫時不理解它的「無用之用」而已。 (本欄歡迎各位老師、教育界人士投稿至[email protected],一經刊出,薄酬)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