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隨筆:BCA的ABC

基本能力評估(Basic Competency Assessment,BCA)是在2000年,由梁錦松當主席的教育統籌委員會的教育改革建議報告書首次提出。這本在業界稱為「藍天白雲」的報告書,今天看來仍是很有遠見的教育藍圖;例如幼兒教育、9年基礎教育、新高中學制、高等教育、持續教育等的改革建議。

文﹕王山而

別的不談,就基本能力評估方面而言,筆者有幸參與其事,負責設計和建立整個電腦系統的硬件、軟件及平台。基本能力評估包含了兩個系統,一個是「學生評估」(SA),另一個是「系統評估」(或全港性系統評估TSA)。評估的學科為中文、英文和數學。

「學生評估」是利用網上平台,讓老師自發製作評估習作,題目取自評估系統的伺服器,適合小一至中三學生。系統的設計指標參數是可以供4.8萬個學生同時使用,而每科每級都各自有2000條題目,即共5.4萬條題目。這些題目都由考評局的特聘科目專家設計,承包商負責製作成多媒體樣式(包括文字、插圖、動畫和聲音檔)。系統提供套餐式的習作,即老師只需選取一個習作,便可供整班甚至整級學生使用;亦讓老師自建習作,好處是容許老師設計不同程度的習作給不同程度的學生,達至因材施教和拔尖保底的效果。

學生的表現評估,提供很重要的回饋給老師和家長。值得一提的一點是,一個學生的表現並非與另一個學生比較,每人都有一把自己非量化的尺。

小一至中三的系統評估分3個階段(Key Stage),小三是KS1,小六是KS2,中三就是KS3。不同階段的評估,為教育當局提供一些學習成果的重要數據,從而調節課程、深淺等決策。系統評估並不記名,回饋給學校的是各科各範疇整體數據。系統評估亦是一個低風險的評估,意即是不會影響學生升學,學校亦不可向外公布該校的數據。學校所得的數據是用來改善教學,政府會多撥資源協助達標率較低的學校。

KS1的系統評估是從2002年開始,一直都算相安無事。但近三數年有很多聲音要求擱置甚至取消TSA,原因是太多操練引致學生壓力大增。這似乎是本末倒置、捨本逐末的做法和想法。

應把評估看成身體檢查

系統評估則有如身體檢查,看看有什麼毛病,從而提早治療或控制。

考試與評估是有分別的。考試高風險,影響升班或升學(例如DSE是考試);系統評估則有如身體檢查,看看有什麼毛病,從而提早治療或控制。可惜的是學校太看重TSA成績,老師看成是考核他們的教學效能,校長要向校董會匯報。這個「校董會—校長—老師」的層壓,導致不少學校不斷操練學生,令老師和學生都有壓力。近日有些報道指有八成教師都不贊成TSA,原因可能是將「評估為學習」變成「學習為評估」。有些家長亦可能不太知道評估目的,因而反對TSA。

其實有很多國際學校和直資學校都不把TSA看成洪水猛獸,只用平常心看待,亦沒有多買及多做習作。有一間直資學校甚至連什麼時間默書測驗都不會公布。

要應付這種不必要的操練,必須要從幾方面入手。首先家長要明白TSA基本上是學校的「體檢」;家長可以對購買補充練習說不(不買補充練習,但毋須不參與TSA);家教會代表在法團校董會內亦可以發聲反對操練,只視TSA為一個習作,這樣TSA的結果才可以真正反映學與教的效度和可信度。至於抽樣參與,筆者亦覺得可行,但需要有一個很嚴謹的抽樣方案及訂出明確及清晰的指引。另一個可考慮的方法是小四開課後(例如九月中)才舉行KS1的TSA,只要學校不組織或家長不參與暑期的操練補課,學生自然不會感到很大壓力;校本集體力量是很重要的。

SA和TSA的題目很相近,以往TSA的題目會在翌年放上SA。學校大可以設定—些習作給學生在課餘或家中嘗試。

在網上作答一定程度上會增加學生的興趣及減低壓力,家長又不用花費購買補充練習;老師亦不需要手動改卷而是使用網上系統提供的數據來分析結果,從而知道學生的強弱範疇,針對性地改變教學策略;一舉三得。

去年政府將TSA改稱為BCA,而考評局亦將學生評估SA交給教育城管理並改名為STAR,但本質上應大同小異。總括而言,我們不需要高分低能的學生,「評估為學習」是正面的,只要態度正確,方法適當,可以造福莘莘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