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導航:建立有效溝通:深入孩子內心

猶記得有父母與我分享和孩子溝通的片段,在過程中他不斷表示自己付出了很多努力,但孩子從不體諒其苦心。其實,我們在溝通的時候是否真的表達自己心中所想呢?抑或只是一個情緒的表達? 相信父母對以下的說話都不會陌生:「快啲溫書啦,唔好成日打機。」表面上看似一句無傷大雅的說話,孩子接收到的信息卻有可能是「父母不會體諒他日常讀書的艱辛」。然而,父母說這句話的時候,並不是想責怪孩子花費時間打機,實質是出於對孩子健康的關心,擔心孩子因使用手機時間過長,形成沉溺的習慣,最後損害身心健康。 遺憾在對話的過程中,父母並未能真實傳達對孩子的關心,而子女亦未能表達出內心的真實需要——父母的體諒,結果形成雙方情緒輸出、對罵的後果。假若我們真的想建立一個溝通平台,說話前要「停一停,想一想」,思考一下我們想表達的核心信息是什麼。皆因孩子在青少年階段比較敏感,甚或是未能思考及體會到父母所表達的背後意思。 溝通從不是一個容易的過程,要開展一場有意義的對話,我們需要更多的理解、同理心和耐性。 聆聽孩子想法 以同理心表達關心支持 理解的第一步,由學習聆聽開始。當孩子與我們溝通時,我們不僅僅要聽他們說話,更是傾聽他們的內心世界。這意味着我們需要給予他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急於打斷及評論。我們可以試着說︰「見到你好似心情唔係太好,不如分享畀我聽吓?」而不要說︰「小小事都唔開心,問你又唔講,𠵱家想點!」 其次,我們在溝通時,要學習以同理心去表達對孩子的關心和支持,意即我們需要設身處地,站在他們的角度去看其正面對的處境。這樣,孩子會更願意跟我們分享當中的困惑、挑戰和夢想。而對於孩子面對的難題,其實他們也大概有了自己的解決方法,我們只需肯定他們所付出的努力,並欣賞他們的不斷嘗試,便能讓孩子們更有力量去面對挑戰。家長可以試着說︰「我欣賞你願意付出好多努力同心機去嘗試。」不要說︰「好小事咋嘛,係應該要做得好㗎!」 當我們在溝通中使用責怪的態度,有可能與孩子情緒牴觸,而導致關係變差。我們可以學習耐心引導孩子思考而避免指摘,使用積極和尊重的語言,表達我們的觀點和期望,鼓勵他們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可以試着說︰「不如我哋一齊諗吓可以點樣迎接呢個挑戰。」不要說︰「成日掛住打機,打到個人都有問題,小小事都處理唔好。」 家長孩子建立共同目標 互相理解 最後,我們可以建立共同的目標。溝通並非單向,而是一個雙方共同參與的過程。家長和孩子一起訂立目標,共同努力實現,這樣可以令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支持和合作,同時透過共同經歷去理解大家的觀點和需求。 有效的溝通是建立親子關係的關鍵,縱然需要時間和練習,卻可以令家長更深入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透過真誠的傾聽、關心和支持,與子女建立更深層次的連結。讓我們停下腳步,思考自己真正想要表達的核心信息,創造一個溝通和諧的環境,讓我們與孩子一同成長,建立美好的關係。 文:黃朗翹(香港家庭福利會註冊社工) 作者簡介:香港家庭福利會乃本港主要提供家庭服務的非牟利福利機構,致力推動和諧家庭關係,服務範圍包括綜合家庭服務丶兒童照顧服務丶綜合靑少年服務,長者及社區支援服務等。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10期]

詳細內容

童繪遊樂場:各自各精彩

踏入7月,學生期待已久的「暑假」終於到來,早前在課堂上已開始討論在暑假期間的節目安排,有外遊,有遊學團,也有回鄉小住探親……各適其適,受到他們的歡欣開懷氣氛所感染,自己的心情亦輕鬆起來,也有感現在的孩子實在非常幸福,但當中也有學生正為暑假的節目安排顯得有點悶悶不樂,原來「精讀補習班」將會是他們暑假的唯一節目,盼望多時的暑假將被繁忙的課堂補習完全佔據。 乘着暑假的到來,專欄主題也順應調整一下,暫且放下嚴肅的呈分試主題,和大家看看不同畫作,也談談對這些畫作的觀感和建議。 (1)金魚:黃同學採用油粉彩和水性顏料,在素材互不兼容的情况下卻產生了協調效果,從上向下的角度展現了金魚的可愛形態,有趣的是當中兩條金魚都向上望,恰好製造了與讀者互動交流的效果。 (2)錦鯉:呂同學同樣採用從上以下的角度作為構圖,畫作運用了水彩冷暖色彩,靜態的留白水影與動態的魚兒暢泳配合得宜,荷葉的點綴令畫作層次更為分明。畫工明顯比圖1成熟,可以看到初中與小學生的分別,但就各自各精彩! (3)鴨鴨:呂同學的另一幅塑膠彩作品,與之前兩幅作品在構圖上剛好相反,角度由低而上,仰視的構圖看到了事物不常見的趣味角度,色彩雖然沒有很鮮明的對比,但有一份置身水中的寧靜感覺,令人看得舒服,彷彿時間也在這刻停留下來。(作者提供) 繪畫Q & A Q:暑假期間在繪畫方面應如何規劃?近日收到不少相關查詢,歸納回答如下: A1:透過暑假讓孩子學習繪畫當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希望家長以培養孩子繪畫興趣為大方向,不要將學校對待視藝的要求放在一起,讓他們享受繪畫樂趣才符合假期活動的「本意」。 外遊用畫筆記下難忘事 A2:暑假外遊期間將繪畫加在孩子行程上當然可以,但應以孩子出於自發最理想,一支鉛筆加一本A5小畫簿就足夠,鼓勵孩子用繪畫形式將旅途中遇到的特別東西和事情記錄下來,作為旅程的回憶,特別的主題可待回港時重新詳細繪畫,既可練習繪畫技巧,也可將旅途的歡娛氣氛延續。 A3:家長希望孩子能夠在暑假提升視藝能力,以應付開學後的呈分試,我一直強調繪畫沒有速成,但熟能生巧,多練習一定會改進。繪畫是理性與感性結合的表現,不要讓孩子在壓力下操練繪畫。培養了興趣雖然在繪畫能力上未必事半功倍,但相信會帶來更理想的結果。 文︰Mr Liu(Art Playground Academy Of Arts營運及創作總監/德國Faber-Castell繪畫藝術證書課程總監) 作者簡介:從事廣告創作及藝術設計教育多年,曾為多個著名品牌打造宣傳企劃。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10期]

詳細內容

國際親子台:孩子是哲學家

「什麼是人生?」這個是一個哲學問題,同時也是小朋友比大人回答得更好的問題。近年看過不少報道,談及在法國三四歲的孩子已經上哲學工作坊。我們看來匪夷所思,但在孩子眼中,這跟其他課沒有分別。 把哲學實行在生活中,就是鼓勵「問問題」以及尋找答案。愛發問本來就是小朋友的強項,只是平日生活忙碌,令我們忘了多鼓勵孩子發問,取而代之的是,匆匆附上答案,然後把孩子沒完沒了的問題結束掉。 年初在台灣書展,遇上了一本來自比利時的法語繪本La vie, c'est quoi?(它本來的內容就是一首歌),譯出來就是《什麼是人生?》。書中把一個又一個小朋友的問題,轉化成如詩一樣的答案。舉例來說,當小女孩問爸爸:「什麼是讚美?」爸爸回答她:「這是一種看不見的親吻。」 La vie, c'est quoi?(網上圖片) 作者:Aldebert 繪者:Maud Roegiers 出版社:Alice Éditions 那「什麼是長大」?他告訴女兒「是製造一次又一次的第一次」。「美好時光」又是什麼?「是你的手在我的手裏」。每一個答案都簡短而有韻味,重要的是,這些答案都帶有想像空間,有圖像與意境,讓孩子可以把答案在自己的生活中演繹。 妹妹的第一次,跟小花的第一次,經歷都不一樣吧?但她們每踏出新一步時,都是如此興奮、新鮮又戰戰兢兢。每個孩子的成長歷程都各有不同,但對生命與未來卻同樣期盼。 幸福是「生活中沒有恐懼」 為什麼孩子都是、都可以成為哲學家?正是因為他們對人生的理解,來自直覺與用心感受,而不是來自課堂所教的標準答案。當我跟孩子看完那本書,我問女兒:「你認為什麼是幸福?」小女兒想也不想就回答:「是爸爸、媽媽與家。」大女兒稍為想了一下說:「需要的東西都有,生活中沒有恐懼。」 我被她們的答案震撼了,原來這是真的,只要我們樂意讓孩子思考,鼓勵他們發問,給時間孩子慢慢回答、思考,再回答,他們總能用最簡單直接的方式,教回我們人生智慧。下星期的香港書展,有另一本也是談人生的繪本《好久不見,你好嗎?》,書中有我們所熟悉的風景、建築及歷史地標,有消逝的荔園與啟德機場,還有我們身邊的電車、雪糕車與海洋公園,配上主角由嬰兒出生到成長的不同的階段,跟大家一同思考「生命值得追尋的,究竟是什麼」? 但願我們都有空間與機會,聆聽每個小小哲學家的獨特見解與人生答案。 文:Hello Bonnie 作者簡介:修讀國際關係,成為兩女之母後變身3職媽媽,在小助教鞭策下,完成兒童與家庭教育碩士,仍繼續在工作、讀書及湊女角色中努力掙扎。網誌:FB.com/hellobonniemami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10期]

詳細內容

解鎖孩子心:孩子情緒像「跳掣」

冬冬是一個活潑好動的孩子,有時讓父母很生氣,有時又會哄得父母十分高興。 最近,冬冬做功課愈來愈不專心,經常拖延,當媽媽催促他,冬冬就會發脾氣,對媽媽說:「我唔鍾意你!」、「我唔想留喺屋企!」而且冬冬總是有很多藉口,兩母子經常在這個問題上角力。 冬冬也常常因為小事而發脾氣,明明前一秒是「晴天」,下一次就忽然「行雷閃電」,情緒像「跳掣」一樣。當媽媽指出冬冬的問題,糾正他的行為時,冬冬的情緒更激烈,很多時候都是不愉快收場。 用言語「攻擊」父母 掩飾不快 為何孩子的情緒像「跳掣」一樣?當孩子遇到壓力時,下意識會啟動應對機制,他們常用的方式是指摘、發脾氣、哭鬧、轉移話題焦點、裝聽不見等。 冬冬的表達能力較強,所以他通常會用言語「攻擊」父母,藉此來掩蓋自己的不快,例如被批評做功課慢。通常父母聽到冬冬的言語攻擊,都會更嚴厲地指摘他,而當冬冬被情緒主導時,他就什麼道理都聽不進去了。因此,父母常常在這位置與冬冬糾纏,不但沒完沒了,而且冬冬只會變本加厲地發脾氣。 那麼,在孩子「跳掣」前,會否有迹可尋? 例如冬冬的情况,當做不完功課,別人催促他時,他的樣子會開始嚴肅,有時會「反白眼」,這通常是冬冬有壓力的表現。如果這刻媽媽辨識到這些情緒的信號,嘗試「先心情,後事情」,問冬冬:「我感覺你心情不太好,你做功課有沒有困難?」冬冬的情緒會沒有那麼容易爆發。 協助孩子辨識情緒 可作不一樣回應 父母協助孩子辨識這些情緒的信號很重要,這不但有助孩子意識自己的狀態和情緒,更可以讓孩子落入情緒風暴之前,幫助他意識自己是有選擇的機會,可以作出不一樣的回應。 對未成熟的孩子來說,「追求快樂,逃避痛苦」是他們原始保護自己的機制。明明知道自己做錯,也會用不同的說話和行為去逃避,把責任轉移給父母或環境。透過辨識孩子的應對機制,幫助孩子逐步面對的自己的情緒,繼而學習為自己的情緒和行為負責。 歡迎瀏覽暑期課程資訊:editworkshop.com/summer_course_2024 文:陳志耀 作者簡介:EDIT Workshop學習及個人成長教育中心創辦人及課程總監,從事生命教育工作接近20年,經常受學校和機構邀請,分享教養心得和孩子同行經驗,是一位資深青少年及家庭教育工作者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09期]

詳細內容

教女無方:追究原因還是解決問題?

這星期病了,立即去看醫生,醫生問過徵狀,開了些藥,吃了兩天,卻沒有好轉,再試另一種藥,休息過後,總算慢慢好過來了。這生病康復的過程誰也經歷過,關鍵不是因為找出哪天着涼,還是被某人傳染,而是如何對症下藥。 小病是福,我們大多不會去追究原因。但人生遇上大小不幸事,我們總會先問為何。懷着蘇菲初期,曾因出血入院,當日嚇得慌張的我不斷問為什麼,是我站立得太長時間?是我步行姿勢不當?我吃錯了什麼?一名已有3個孩子的同事很有權威地說:「不要問為什麼,放鬆自己,現在立即去醫院。」最後當然順利生下蘇菲,至於當時為何出血,記得醫生說過:「不知道,醫學界仍有許多未解答到的問題,盡力處理好,無事便好了。」 不對症下藥 孩子易諉過他人 許多事情都不易找到原因,又或者原因太複雜,怎能一言以蔽之。為什麼成績退步了?為什麼沒朋友?為什麼比賽輸了?孩子如何面對一連串「為什麼」的問題?為了保護自己,也許會找各種藉口,歸咎其他人或環境問題,教師教法不好,班上的同學都不好,評判的評審有問題等。有時,我們也喜歡聽這些原因,因為那終究不是孩子的問題,心裏好過多了。但細想,是否換了教師、換了班、換了評判,結果會不同?不知道。只知道若不是對症下藥,久而久之,孩子可能容易養成以此類藉口繞過問題,避過責任,父母也許不自覺花心力解決周遭問題,以代替面對孩子或自己的問題。 養成思考解決問題習慣 不輕易歸咎於他人或環境之過,也不要孩子承擔過於他所能擔當的,評估孩子的狀况,以解決問題取向來與孩子溝通,詢問「該怎麼做呢?」、「可以做什麼來改善情况?」將焦點放在孩子本身所能採取的行動上,讓孩子養成思考解決問題的習慣,而非將問題外判。這做法說來輕鬆,但實踐起來有難度,因為我們都不想接受問題的出現,所以我們都要為問題找個「合我們想法」的原因,心理上才能接受到。不如我們接受孩子成長總會遇到問題,重要的是如何去解決,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嘗試、願意去解決問題。 與其找一個無細菌環境生活,不如增強抵抗力,病了便對症下藥,對於許多未知原因的問題,盡力處理就好,人生還是要在磨練中成長。 文:蘇菲媽 作者簡介:中學副校長,女兒蘇菲中學畢業後負笈英國牛津大學。深切體會培育子女的迷惘,有意栽花花未必發,也非無心插柳柳能成蔭。如今借位分享蘇菲成長路,希望同思貼地教育。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09期]

詳細內容

教大GPS:共享屏幕時間 新親子互動方式

隨着資訊科技的迅速發展,兒童使用數碼產品已成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然而,過度使用數碼設備有可能影響兒童的視力、專注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所以,如何平衡兒童使用數碼設備的益處和風險,都是許多家長關心的議題。本文將探討如何透過「共享屏幕時間」,讓兒童健康地使用數碼產品。 過度限制使用數碼設備 適得其反 很多家長都會制訂使用屏幕的規則或開啟「兒童模式」等方法來管理兒童使用數碼設備。適度的限制可以保護孩子免受網絡風險,但筆者的研究發現,過度限制有礙孩子提升數碼素養,特別在這個資訊發達的年代,效果適得其反。 其實,除了控制屏幕的使用時間,家長亦可定期定量地與子女一起使用數碼設備,如玩遊戲或觀看影片等,這些「共享屏幕時間」是絕佳的溝通和教育機會,家長可以與子女一起討論如何應對數碼風險,例如處理網絡安全問題和不適當的內容等。根據美國學者Shayl Griffith團隊的研究,父母多積極參與子女的數碼活動,並在使用時多作開放式的對話,有助子女作出正向行為,提升數碼素養。 另外,筆者的研究亦發現,家長只要在共享屏幕時間選擇合適的電子遊戲,對子女的溝通能力和親子關係有正面的影響。透過道慈佛社楊日霖紀念學校的協助,筆者的團隊早陣子在該校開展了一項親子數碼遊戲的先導研究,探討共玩電子遊戲如何促進有多元學習需要的孩子和家長的親子關係。研究發現子女的表現往往超出家長的預期。例如,一名有多元學習需要的男孩起初並不願意參與遊戲,但在觀察母親操作遊戲後,逐步提出自己的遊戲建議,並在遊戲中嘗試與同伴溝通。 另一名發展遲緩且專注力較弱的女孩在遊戲初時未能控制車輛方向,她的母親積極調適對女兒的期望並給予正面鼓勵,最終能取得較前名次。母親還發現女兒在遊戲車設計上展現了良好的美感,可見遊戲作為溝通和情感交流具有重要作用。 選擇合適遊戲 學習面對勝敗 要注意的是,選擇合適的遊戲是親子共玩成功的關鍵。家長可根據子女的年齡、興趣和能力選擇適合的數碼遊戲。多人競賽遊戲(如《瑪利歐賽車》)可讓參與者自由決定比賽模式、場地及車輛設計,不僅提高了孩子的參與度,還能通過調適遊戲難度和輔助模式,讓不同年齡層的孩子更快地掌握遊戲技巧。另外,孩子在比賽時亦能學習面對勝敗,家長的鼓勵有助子女處理負面情緒,對他們的情緒發展相當重要。 共享屏幕時間有助於促進親子的溝通和合作,加深彼此的情感連結。選擇合適的遊戲、親子有效互動及減少家長主導都能有效提升親子活動的效果和質量。家長不妨在周末抽空與孩子共享屏幕時間,享受美好的親子時光。 (鳴謝:道慈佛社楊日霖紀念學校、鄭校長、李副校長及蕭老師) 文:陶思思(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何曉晴(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助理) 崔煒韜(香港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客席講師) 作者簡介:由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的學者輪流執筆,分享對教育研究、政策和議題的所見所感。www.facebook.com/FEHD.EdUHK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09期]

詳細內容

自在講媽:魅力沙灘

步入初夏,踏入雨季的香港可以持續下雨一至兩星期,為免錯失活動時機,我們常備「走佬袋」,見天色不錯就立刻衝去沙灘! 雖然每一次活動內容,不外乎踏浪、堆沙、發現神奇小生物,每一次大仔都會暈車浪嘔吐,每一次細仔都會皮膚痕癢,但「去沙灘」這三個字的號召力,足以吸引他們「自動波」換衣服穿鞋,催促大人加快腳步。 媽媽忙打傘 爸爸如企鵝看管財物 其實我不會游泳,年輕時候喜歡沙灘日光浴,但現在湊着兩隻馬騮去沙灘實在疲累。老實說,青春不再的老公和我,更加喜歡躲在樹蔭下納涼。不過看着他們沙灘來回跑虛耗精力,觀察其他家庭眾生相,仍然有趣。 昨天看到很多媽媽,準備好防曬措施,追着小朋友打傘、餵水;爸爸們有時像皇帝企鵝叉腰站着(大概因為太熱),監察個人財物、小朋友的玩具;有時又像海豹把追浪幼兒撿回岸上,來來回回疲於奔命。廣東話有一句俗語「有自唔在,攞苦嚟辛」,足夠形容沙灘上的父母,大家相視苦笑又惺惺相惜,互相照顧沙灘上橫衝直撞的孩子,育兒路上好像有點安慰。 太陽大派「免費良藥」 親親大自然為小朋友帶來很多元化的社交經驗、體能發展,好處不在此贅。反之想提醒父母們,大自然也給予我們力量:混合海水與太陽油的空氣,一望無際的大海,小朋友的嬉笑聲,用正念覺察忽然憶起生育孩子的血汗,感恩他們開心成長,感恩有伴侶支持,感恩自己仍然健康活着。 照顧孩子壓力大 鼓起勇氣求助 照顧小朋友不容易,近年多了人關心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社會意識提高但衍生更多家長求助,表達擔憂小朋友有自傷傾向。有些家長可能多疑多慮,神經質監察小朋友情緒,他們的壓力及疲累確實值得支援。假如因為照顧子女而感到情緒困擾,父母並不需要因此感到羞愧,反而要鼓起勇氣求助。坊間有很多家長靜觀減壓小組,也有正向心理學支持的「教仔課程」、同路人心聲等,不妨向人傾吐心聲。 在沙灘「光合作用」的過程中,我們好像也得到太陽能叉電,精神爽利。太陽有助刺激腦袋製造抗抑鬱的血清素,讓人變得快樂而又不會上癮,絕對是免費良藥。趁暑假,父母也曬太陽,放鬆一會為自己打氣。 文:彭梓雅 作者簡介:註冊社工,認證MBTI分析師。現職大學助理講師(臨牀督導),關注兒童及青少年身心靈健康。二子之母,積極實踐正念家庭生活。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09期]

詳細內容

善養救未來:怕孩子上學遲到的背後

細佬讀K2時,每天早上都由我帶他上學。然而,孩子上學總是拖拉,加上他每天都嚷着「不想上學」,使我每天都進入緊急狀態,經常大叫大吼地罵細佬,所以,很多時候細佬都是哭着上學的。我開始覺察到自己在面對這些「快趕不及了」的情况時,格外暴躁,就算把細佬罵哭了,仍是停不下來;有時候,在路上仍一直罵,即使我腦內意識到這樣不好,卻停不下來。 回想起細佬在讀K1時,我也是每天帶着他趕上學,但那時的我卻沒有這麼暴怒。我又回想起家姐在K2時,我帶她上學也幾乎是每天狂罵她的。 到底K2有什麼特別呢? 我想起Robin Grille在教內在小孩療癒的時候說,孩子很容易觸發我們的身體記憶(內隱記憶),孩子多少歲,就會觸發我們多少歲時的記憶,所以養育孩子簡直就是在把自己的童年重活一遍。 讀K2時的孩子是4歲,我4歲時發生過什麼呢? 我對7歲前的記憶都很模糊,只記得幾件事,而其中一件,就是4歲時發生的。 那一天,媽媽來幼稚園接我放學,路過樓下公園時,我嚷着要玩一會兒搖搖馬。還記得那是一隻塘鵝形的搖搖馬,白色的身軀,黃色的大嘴巴,我特別喜歡。玩了一會後,我們便回家去,打開家門後,妹妹走過來,媽媽問妹妹爸爸在哪兒,然後妹妹指了指露台(舊式公屋有露台)。我赫然看見爸爸吊了在露台的晾衣杆上,媽媽被嚇得大驚,馬上把爸爸解下來,驚叫着:「你別嚇我啊!」那是我最後一次見到爸爸,也是我對爸爸的僅餘兩個記憶中的其中一個。 後來,在一次原生家庭工作坊內,我向輔導員談起這件事,我說:「如果我當時不是要玩搖搖馬,可能他便有救了。」輔導員說:「你並沒有錯啊。」我一聽到這句話,馬上哭得很厲害。這麼多年,從沒有人怪過我,雖然理智上我知道不是我的錯,但我心底裏一直覺得是自己令爸爸來不及被救的。 重新經歷喪父之痛 療癒內在創傷 幼稚園、4歲、「來不及」的感覺。難怪兩姊弟K2趕上學時會這麼觸發到我。 在我的心靈導師阿賢協助下,我開展了內在小孩療癒的旅程。 一直以來,爸爸對我來說都是一個陌生人,我不記得任何跟他互動的片段,也從來沒有為他的離去而傷心。但在這次梳理的過程中,有很多情緒都出現了,包括自責、憤恨、惋惜、不甘、無力、悲傷。 最令我驚訝的是,我發現原來我不想他死去。一個我幾乎毫無記憶的人,原來——我不想失去他。過程中我哭得很厲害,重新經歷遲來了30多年的喪父之痛。 之後,當我再帶細佬上學時,情緒變得平穩多了,沒有再為遲到而暴怒或吼叫,在心內我會跟自己說:「沒事,遲到是死不了的。」 原來,一些從來沒有出現過的情緒,也可能藏着一個很大的創傷。透過這次教養衝突,孩子讓我發現了這個被遺忘的創傷,讓我有機會療癒、成長和轉化。在我對爸爸的真實感覺呈現出來後,當我再面對同一樣的處境時,心境已經大有不同了。 內在小孩療癒對我幫助很大,讓我愈來愈了解自己。當我們愈梳理好自己的創傷,就愈會發現教養及人際關係自然地變得更和諧、親密和自在了! 文:周芷欣 作者簡介:佛系媽媽芷欣,佛法輔導碩士,育有一子一女。原本家庭事業兩得意,產後卻陷入抑鬱。後來接觸到《善養小童成大同》一書,從中看見自己抑鬱背後的童年創傷,深受感動,最後憑藉佛學和內在小孩走出陰霾,放棄原有工作,致力推廣善養和療癒。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09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閱讀的幸福:生命走到終結的故事

最近有一些經歷,又讓我想起在學校開展生死教育的往事。當年我設計的校本教材都儲存在學校的伺服器內,當我在課堂上開啟教材時,學生會被一個名為「死亡」的資料夾所吸引,很渴望知道裏面有些什麼。其實這文件夾就是存放了我設計的一個生死教育單元,但原來孩子都對這些未知的事感到興趣,於是我跟他們分享了一個生命走到終結的故事。 《一片葉子落下來》是李奧‧巴斯卡力的第一個短篇故事。故事透過一片葉子弗雷迪由發芽至枯萎落下的過程,隱喻人的一生。葉子弗雷迪與他的一眾好朋友生長在同一棵樹上,他們雖然外貌相似,但沒有兩片葉子是一模一樣的。弗雷迪從好友丹尼爾口中得知自己活着的目的:我們活着,就是要讓別人過得快樂……我們活着,就是為了做這些好事情。這段獨白同樣也是人類生存的應有態度。 一片葉子 由嫩綠到枯萎 整本圖畫書作者運用了水彩及攝影手法,將虛構故事,真實世界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在閱讀過程中,讀者可以從看到樹葉弗雷迪隨着時間的流逝,由一片嫩綠、厚實的葉子,慢慢變成一片紅中帶金又帶藍的葉子,聯想到人也會隨着年歲長大而老去的事實。 弗雷迪和丹尼爾的對話,為小讀者坦白、平實地闡述了什麼是死亡: 「我們全都會死嗎?」弗雷迪問道。 「是的。」丹尼爾回答說:「萬物都會死。不管是大是小,是強是弱。我們先完成我們的任務。我們經歷日曬月照、風吹雨打。我們學會跳舞、歡笑。最後我們死去。」 「我不想死!」弗雷迪斬釘截鐵地說:「你也要死嗎?」 「是的。」丹尼爾回答說:「到時候我就得死。」 「到什麼時候呢?」弗雷迪問道。 「誰也說不準。」丹尼爾回答說。 這段簡單的對話清楚地向小讀者表示了,死亡是誰也不能避免的,而且死亡是可以隨時發生的,誰也不會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死。 樹幹光禿禿 也是生命起點 弗雷迪也跟我們一樣,對不知道的死亡會產生害怕,在睿智的丹尼爾回答中,我們得到了安慰,不再害怕死亡。 故事的結尾,弗雷迪落到一堆雪中。在這裏,他甚至覺得比原先還要舒服。作者用最正面、樂觀的手法,將死亡真實的展現在讀者眼前。而最後的一幅相片,作者用一棵光禿禿的樹幹,配上「The Beginning」的字眼,向讀者透露了生命是會透過不斷的傳承來延續下去。 在教學中,學生領略到死亡本來就是生命的一部分,生命的意義必須透過死亡才能展現。因此,生死教育需要啟發孩子把握有限生命,用充實的生活去彰顯生命存在的意義。希望大家有機會在圖畫書中發掘有關死亡問題的元素,幫助孩子在閱讀圖畫書的同時,加深對死亡的了解,從而感悟生命的意義。 文:何彥輝 作者簡介:現為港澳信義會小學校長,20多年來,倘佯在故事的懷抱中的教育工作者。一直用心推動兒童文學在學校的發展,相信文學的力量能在孩子的成長中留下真、善、美的痕迹。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09期]

詳細內容

家庭有教:發掘培育孩子獨特才能(上)

暑假將至,不少家長馬不停蹄地為孩子安排不同暑期活動,有些家長可能會為孩子的學業能力「補弱」或預習,另一些則希望讓孩子接觸到不同類型的活動,目標均在發展孩子的不同興趣和能力。既然父母在發掘和培育孩子能力扮演關鍵角色,家長不妨抱持以下3個信念: 信念一:內在潛力 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能力和興趣,這些優勢和熱情構成孩子才能的基礎。家長的任務就是為孩子能力「解鎖」,通過創造一個支持探索和成長的環境,幫助他們發揮最大內在潛能。任汝理博士(Dr Joseph Renzulli)提出的「資優三環」概念,指出當考慮孩子的潛力時,宜考慮能力、創造力和投入感三方面,即「中等以上的一般或特殊能力、高度創造力及高度的熱忱投入」。現代教育觀點強調「因材施教」,從這個角度去理解,孩子的「資優能力」亦可以在不同的範疇展現,家長和教育工作者宜去了解孩子的興趣和投入感,並提供探索空間和培育機會,孩子都可以是某個範疇的「人才」(talent)。 信念二:性格強項 性格強項是孩子在思想、情感和行為中表現出的積極特質優勢,這些優勢反映他們的潛能。性格強項有6大類美德,包括認知(創造力、好奇心、判斷力、喜愛學習和洞察力)、情緒(勇敢、堅毅、誠實和熱情)、社交(愛和被愛的能力、仁愛和社交智慧)、公民(公平、領導能力和團隊合作)、調節(寬恕、謙遜、謹慎和自律)和心靈(對美麗和卓越的欣賞、感恩、希望、幽默感和靈修)等。 每種性格強項都是寶藏!家長用心觀察,以了解孩子的強項,例如一名堅韌的孩子,可能在需要長期努力的活動中表現出色,如音樂、運動或學術。通過關注這些積極特質,我們可以引導孩子走向感到滿足、樂意努力投入發揮的領域。 信念三:成功期望 教育心理學中的「期望價值理論」(expectancy-value theory)提出,孩子對進一步發展、發揮自己潛能的動機,取決於孩子對某任務勝任與否的期望值(expectancy),以及此任務對孩子帶來個人的價值(value)有多大。這兩個元素,構成學習動機潛能的算式:「期望×價值 = 動機」。因此家長要對孩子有合理的「成功期望」,孩子才會對自己有合理的「成功動機」,積極投入參與。 雖然孩子「天生我材必有用」,但除了信念,還需要實踐。進一步實踐的辦法,下回分享。 (圖:黃清渝)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 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作者簡介: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www.facebook.com/eduhkccfs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08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