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苗園圃:到外地才叫旅行嗎?

弟弟小強聽完同學A分享與家人到澳門水上樂園主題酒店度假,再聽到同學B一家到日本旅行後,本來滿足於留港活動的他,思想上突然來了個大轉變。「媽媽,為何暑假我就留在香港?怎麼去外地旅行就沒我的份?我要好像同學A那樣,也要去澳門的水上樂園啊!媽媽你快安排……」小強以控訴的口脗,連珠炮發地說出心裏要求。 今年暑假我家有特別安排,先是幫助哥哥小明疫後「脫宅」,幾經辛苦順利說服他參加英國遊學團;爸爸也有衝出亞洲之心,待小明遊學完畢,計劃兩父子歐遊。而我因為工作關係留港,就為小強安排一些溫習課及暑期籃球班,並計劃兩母子一起做些新鮮事。 走進百年藍屋 登上老漁船「鴨靈號」 小強11歲了,我覺得是時候加深他對自己居住城市的認識,於是我報名到灣仔參加藍屋建築群的導賞團。藍屋是一座有100多歲的唐樓,現已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導賞中小強了解到香港開埠時期一般貧苦大眾生活的艱難景况:多個家庭同處一室、一家四五口生活於狹小板間牀上,還不時飽受被木蝨咬的苦……他同時認識保育和活化建築物的意義,知道藍屋有獨特的「留屋留人」活化形式。參觀過後,我相信他會更懂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滑手機」看短片現在不止是成年人的專利,隨着擁有手機的年齡下降,孩子被短片佔據的時間也增多。一天晚上我刻意找套「有營養」的電視劇來觀賞,最後我們達成共識,一起追看《李小龍傳奇》。向來不懂功夫意義,對一代名人李小龍也缺乏認識,看這套電視劇,小強不僅欣賞起中國功夫來,還學習了李小龍做事認真、尋求突破的堅毅精神。我們更找了他當年在荷李活發展電影事業時的訪問片段來看,小強異常專心地聆聽他的英語對答,李小龍影響力當真歷久不衰,想不到小強想提升英語水平的心志也被他帶動起來呢!我們也登上了本港年紀最大的一艘傳統漁船──即近70歲的「鴨靈號」,參與維港晚間遊,來一趟香港海岸線的文化體驗遊。我們帶着旅客的輕鬆心情,一起欣賞璀璨夜景,細心觀看完整版「幻彩詠香江」。小強要我在閃爍燈飾前,拍下他船上擺出眺望遠方的酷神態;享受涼涼的海風,飲用船上派發的冰冷飲品時,他不禁說了聲:「很爽!」 學旋轉畫驚喜又開心 從小「郁身郁勢」沒法停下來,近年喜歡創作漫畫和小說的小強,每逢周末會上恒常畫班,這個暑假我就帶他去嘗試旋轉畫工作坊。來到另一活化空間──中環街市的一間畫室,我們先跟畫師學習幾招:彩色阻隔、雨滴和圓環等……兩母子隨即開始藝術創作,小強最愛唧出不同顏料,更愛腳踏控制旋轉中的畫布。我們不時有錯漏,例如忘記用工具把顏料撥開;亦不斷有驚喜場面,一會兒我們轉出一朵艷麗的花兒,一不留神小強又多手,不正確地用手指抹去畫上污點,他後來將之演繹為一條全新的銀河系,補救尚算成功。最後創作出一幅皆大歡喜的作品,他邊跳「開心舞」邊說要再來做旋轉畫! 到外地才叫旅行嗎?我覺得不一定。我們的城市有很多美麗地方,家長可以去發掘,有很多新鮮事等家長帶孩子去參與。在香港,我們也可以好好地當個旅客! 文:莊兒 作者簡介:白天與少年為伍,同哭同笑同青春,一起並肩闖蕩;夜裏夾在ASD大兒和ADHD小兒之間,生命中途掏空自己,重新學習「溝通」。為扶苗兒成長,園圃中默默耕耘,力尋妙方實踐。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5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A苗園圃:小五生談戀愛事件(下)

上回說到小強在好「有型」表白的數個月後無奈被分手,更被指控為「渣男」。他內心充滿嬲怒,又有委屈心情,我惆悵了一陣子該怎麼辦…… 為兒子分析女孩心理 直覺認為,我首要任務是讓小強多了解更多女孩行為表現背後可能的原因和想法,繼而引導他探討適切的對應方法,這樣做應該有助小伙子成長。他訴說收到被分手字條後,在智能手機通訊程式上的溝通過程——「我留言解釋自己跟另一女同學傾偈實屬閒聊,反問她認識我多年,難道還不了解我與任何人都可以傾偈的個性嗎?她竟然把我『block』機,於是我又立刻將她從手機上刪除……」小強氣冲冲地描述,說到在校內被女孩視作透明人,表達了另一種說不出的失落。「媽媽相信女孩一連串的反應,分別是由呷醋和不知所措引致。」我嘗試用最溫柔又肯定的聲音說話,讓他冷靜下來。「任何女孩看見男朋友與異性相處愉快,都會自不然呷起醋來,何况你們傾得那麼暢快,相信她看在眼裏一定很不是味兒了。至於為何她早前突然冷待你,有可能因為呈分試臨近,或受到家人壓力,要她先專注於學習?你說過她媽媽也知道你們的事,不是嗎?又或者因為同學們經常找你倆拍拖一事來開玩笑,她最終抵受不住同儕壓力?」就是這樣,我們一起代入女孩角色,我漸見小強的同理心增加,多了的那份體諒,有助他把負能量釋放出來。 學習男孩應有風度 失落的心情要處理,被當作透明人的事實,小強也需要學習面對。報復式的電話刪除行動,我解釋是無風度的表現,雖然莫名其妙地被傷害,但在未摸清事情之先,要提點自己不被情緒牽着走。「媽媽鼓勵你,稍後不妨找個適當時機,向她說聲對不起,當日你在電話留言語氣比較重,只因心急想她不要誤解……這不但表現你作為男孩的風度,你也要學會『凡事留有一線,日後才好相見』的道理。」他表示想挽回大家感情,只是未有勇氣。「不要緊,找到機會才說,勇氣都需要時間累積,媽媽支持你!」 「媽媽,我昨晚發了個噩夢……」說時小強滲透雙眼的淚水差點就擠了出來。被分手後日子,他不時表達傷感,在手機通訊程式「關於自己」一欄他寫上「我在世界的邊緣等着你,直到死……」的句子;他不時聽到同學說女孩對他不曾認真過,也有多嘴的說:「她只是玩弄你感情!」我心知不妙,謠言滿天飛,小強的小小心靈一再受到磨練。「你與她一起的日子,你感受到的是真心真意的相處,大家都很愉快,這點是事實吧?」他點點頭應是。「有這份肯定就夠了,相處的是你倆,別人怎知得那麼多?不用理會謠言。」 「小天使」助解心結 幾個月又過去了,女孩繼續刻意迴避小強,每當從遠處看見他,她不是繞路走就是行得快。小強好希望跟她說聲:大家不如做回朋友吧!但因着她的逃避,也因她總有幾個閨密在旁的緣故,他一直沒有機會說出心底話。而他那個噩夢,就是一幕幕傷心片段的重演……好感激一個剛巧坐在他旁邊的小天使,就在五年級結業禮那天,活動綵排中他倆談起這件事來。對方看見他落寞眼神忍不住說:「女孩初時是認真,後來卻『玩玩吓』,是她變了心。你要振作起來,不需再為她傷心!」這個小天使,就是女孩身邊的閨密。小強豁達開朗了!我也學會接受孩子的「求戀期」,繼續謙卑學習,做好陪伴和支援角色。 文:莊兒 作者簡介:白天與少年為伍,同哭同笑同青春,一起並肩闖蕩;夜裏夾在ASD大兒和ADHD小兒之間,生命中途掏空自己,重新學習「溝通」。為扶苗兒成長,園圃中默默耕耘,力尋妙方實踐。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0期]

詳細內容

A苗園圃:小五生談戀愛事件(上)

今年2月14日情人節的晚上,小強看見爸爸送我一束鮮花;在濃情蜜意氣氛推動下,他突然說出埋藏心底已3個多月的小秘密。 好「有型」的表白 「媽媽,在去年的11月,我向一個很喜歡的女同學好『有型』地表白了!」聽到小強的分享我有點驚訝,因為他平時總在說女同學如何地無理取鬧,表示自己怎樣有兄弟情便已足夠,豈料少男原來已情竇初開。追問之下,知道他們曾是同班同學,放學時大家乘搭同一公共小巴,偶爾更會坐在一起,車程中談天說地。「她比我遲一個站才下車,有一次我趁離開車廂前,輕聲在她耳邊說:『喂!我好喜歡你啊!』然後就很瀟灑地下車。」這次好「有型」的表白在數日後換來一張回應字條,女同學明確表示,可以成為小強的女朋友。 媽媽勸阻還是鼓勵 小秘密公開以後,小強隨即分享最新遇上的難題。「她上個月生日我忘記送禮物;今天情人節又因媽媽你沒給我『出糧』,所以無法送她朱古力……不知是否因上述原因而生氣,我覺得她近來不太理睬我。」我應否乘機勸阻他不要太早談戀愛呢?正值反叛期的開端,阻止真的有效用嗎?會否弄巧反拙,令他不再願意分享心事?權衡過後,深信是天父給予衝動兒成長的一個機會,我決定陪伴小強走這段感情路,從中協助他了解兩性異同,學習關係的建立與維持。 「對於特別日子,女孩子一般比較敏感。這樽是我剛巧新買你最喜愛的蜜糖,如果你捨得,明天可以送她作生日禮物補償。明早媽媽送你上學時順道一起到便利店買朱古力好嗎?遲送好過沒送。」小強雙眼發光,輕輕點頭應好,我也為他的捨得而感恩,因為自他步入兒童期以來,都不怎麼願意分享自己所愛的食品。 晚餐時我問小強:「她喜歡你送的蜜糖和朱古力嗎?」他回應:「她表現雀躍,非常開心啊! 」雖然當刻我對自己所作的對不對仍存疑,但見他同埋心大有進步,也為其主動維繫關係的成熟表現而感欣慰。 猜疑心下無奈被分手 成為男女朋友後校內相處狀况是怎樣的?小強描述他們在小息會一起分享零食,站在走廊邊看風景邊閒聊,論及天南與地北等。這幅繽紛美麗的圖畫,沒多久顏料便沒法再填上了。一日小強下課後氣冲冲,用激動又帶有怨屈的聲音說:「媽媽,她近來又再次不理會我了,我有直接問她因由,但得不到答案。今天我透過她的閨密收到一張字條,看後真的好嬲!她竟然說我是『渣男』!」 閨密進一步解說,女朋友最近在小息時看見他與其他女孩談天,於是認定他為「渣男」……「她認識我多年,難道不知道我是什麼人嗎?我最愛就是找人閒聊了,她不理睬我,我才去找別人聊天呀!根本沒其他意思!」我明白他氣憤在於被誤會,也意會到女孩的反應是呷醋表現。正處於所謂「小學雞」的階段,兩小伙子仍未有能力作適切的溝通。我該怎樣做才好?要說些什麼話才能安撫小強背後那強烈的又可能十分複雜的情緒?篇幅關係,下回繼續。 文:莊兒 作者簡介:白天與少年為伍,同哭同笑同青春,一起並肩闖蕩;夜裏夾在ASD大兒和ADHD小兒之間,生命中途掏空自己,重新學習「溝通」。為扶苗兒成長,園圃中默默耕耘,力尋妙方實踐。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6期]

詳細內容

A苗園圃:聽聽年輕人心聲

工作中包括教導學生有效溝通方法和基礎演說技巧,在設計評核方案時,膽粗粗找機構合作,辦公開比賽,疫情中讓大專生與一眾中學生以演講短片形式來比併。感恩反應不俗,不少中學教師踴躍帶領學生參與,已連續舉辦第四屆,每年有過百名參賽者。學生透過比賽講出對父母的感受、想法,以及對家庭的憧憬,當中有不少內容值得我們關注。 用短片作品謝親恩 歷屆演講主題都離不開家庭,皆因合辦單位是本港致力推動家庭價值機構之一,尤其重視及支援父親角色。父母要腦袋風暴中的仔女平日好聲好氣回應自己?想青春期的孩子懂得反思,適時說聲「對不起」或「我愛你」?有點天方夜譚嗎?比賽卻讓我看見年輕人的可能! 第一屆冠軍大專生阿健以作品《「媽媽」,父親節快樂!》取勝。在單親家庭長大的他,短片中訴說爸爸如何父兼母職。由不理解為何爸爸總是板着臉,到因參賽有機會整理自己對他多年來的情感而明瞭其難處,令阿健主動踏出一步,跟爸爸說感恩話。大專生阿德在第二屆比賽奪冠,他在作品《夏蟲不可以語於冰》中輕鬆幽默地刻劃自己與沉默寡言爸爸的一些生活片段,不愛說話就隨時隨地以寫便條紙來表達,阿德初時覺得爸爸的溝通模式使他困擾,長大後多加思考,便學會從欣賞角度去看爸爸那份執著情意。 冠軍女孩在第三屆誕生,當時就讀中五的阿詩在短片《童稚之年,報以莞爾》中,演繹自己作為女兒角色的蛻變。自認小時候不知足滿口是埋怨,疫情禁足期間,阿詩才發覺平日父母甚少展露笑容,反思物質豐富但缺乏親情的童年又有何意義?於是她決定以行動和笑容來回報親恩。就讀中四的阿睿以《當我成為父母,我會教導子女珍惜的重要性》成為今年榜首。他表示從事高風險行業的父母在疫情首當其衝,感染新冠肺炎,康復後日常生活仍有所掣肘,不再像以往般時常帶他外出遊玩,令他現在格外珍惜與家人相處的一分一秒,認為自己有責任要教曉下一代珍惜。 當年輕人靜下來,花點時間整理思緒,他們會明白父母心,也能學會感恩。作為父母,何不嘗試為青春期孩子製造多一點靜下來的空間? 盼父母多陪伴少謾罵 參賽者不單向自己父母說心聲,有些更藉機會向天下父母作勸諫。先有成長過程期盼父母陪伴更多的聲音,後有年輕人心底裏渴望聽見從父母嘴裏說出的話。在他們心目中,原來覺得家長的時間分配完全不行,親子時間都被工作搶光了;而父母口中對他們的質疑和謾罵,普遍也蓋過了認同和鼓勵。今年有一道題為《父母曾說過又影響我最深的一句話》,我聽到年輕人講述不少父母摧毁他們自信的說話,也有晦氣及極端的言詞,統統都可令他們無地自容,或無所適從。 早前遇見一對特地由天水圍來到位於觀塘頒獎禮場地的夫婦,目的是為競逐「最佳現場演繹大獎」的女兒打氣。5名參賽者各有特色,有學生比喻爸爸是灌溉孩子成長的園丁,說得頭頭是道;有的出動樂器、歌聲或道具,繪聲繪影盡顯溫情。最終,那對捧場夫婦的女兒,憑藉爸媽一句鼓勵說話「你不是做不到,只是未做到」的故事勝出。那刻,我感受到陪伴和肯定對年輕人正面影響的重量。 文:莊兒 作者簡介:白天與少年為伍,同哭同笑同青春,一起並肩闖蕩;夜裏夾在ASD大兒和ADHD小兒之間,生命中途掏空自己,重新學習「溝通」。為扶苗兒成長,園圃中默默耕耘,力尋妙方實踐。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2期]

詳細內容

A苗園圃:外遊必備

疫後,復活節假期首次與家人外遊,感受良多。在一個年輕人的提點下,我記起及重新掌握外遊必備的一件重要事。 5日4夜台北遊,家人朝夕相對,怎可能沒火花?沒多久,夫妻間就來了一場「價值」之戰。所謂「民以食為天」,我丈夫是這句話的忠實愛戴者,認為「食」是旅行最重要環節,其餘的都是其次;我就認為旅行重點是遊歷,體驗當地文化,能參與DIY活動更好,例如是製作特色小食﹙我看見朋友在台灣製作麵線﹚和工藝品﹙我到上海交流時,參與過傳統折扇工作坊﹚,再來與當地人交流﹙另一次我到北京探訪居住四合院的家庭,閒談間了解他們的生活常態﹚,親子間都能留下深刻回憶。旅行間「價值」之戰存在已久,只是被3年的疫情冲淡了痕迹。 旅行間「價值」之戰 三餐以外,一晚來到台灣遊必去的夜市。由街頭開始——蠔仔煎、炸雞排、冰凍果汁、冰糖葫蘆、燒肉串,丈夫還想吃排骨湯卻被我勸止……一輪狂風掃落葉後,走到夜市中央時,他看見「台灣牛肉麵」嚷着要吃,當我心想:「還能吃得下一碗麵嗎?」小兒就要求買剛才見到的香蕉煎餅,但是他才吃了雪糕,手上也正拿着香蕉奶昔啊……那一刻,我「黑面」了!覺得丈夫「食」的表現正影響孩子,吃得肚滿腸肥事小,搞壞了腸胃、灌輸錯誤飲食甚至旅遊價值觀事大。離開夜市前,丈夫再買下幾個牛肉胡椒餅。 一日到平溪體驗天燈文化。火車站旁天燈店多得令人眼花撩亂,好不容易選定了,又到大兒不肯合作。他認真地說:「為什麼要放天燈?既浪費金錢,又不環保,多無聊!我不放。」我明白大兒有A仔特性又正值青春期的心態,認為毋須勉強他,但這回到丈夫不高興了,不滿大兒不合作,破壞一家人活動。我唯有做好「和事老」角色,讓大兒那刻做自己喜歡的事,勸丈夫與正興高采烈地畫天燈的小兒投入當中。 旅程中,不乏到大書店「打書釘」活動。小兒選定心水書,便一屁股坐下來,天生好動的他因動作較大,不小心觸碰到坐在同一張長椅上的女士,換來不屑眼神和嫌棄聲音。當該名女士走了,小兒即時申訴說:「她那張嘴臉算什麼?書店內長椅是留給看書人坐的,她只不過在看手機,霸佔位置已不對,還說人家……」於是,我花了一番唇舌教小兒理解別人的反應,也鼓勵他嘗試自我檢討。如果眼裏只看見別人的不是,結果是不斷的埋怨,關係的變差,心情的陰沉。 「同理心」是外遊必備重要事 出發前約好與移居台北的舊生一聚。一天晚餐後,他再主動介紹我們好餐廳,叫我和丈夫放心把孩子交給他照顧,找一晚拍拖享受二人晚餐去。起初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最後還是老實不客氣地接受了。在台北市踩單車、鬥電玩、夾公仔、食大餐、逛西門町等……兩兒樂而忘返。夜深時,舊生留言讓我知道跟兩兒談過什麼,其中他說到:「你工作一整日,回到家還要對功課,天天如是,累死了!弟弟開電視好大聲,哥哥又會與他吵架,你需要靜,卻一屋嘈吵聲,我聽到都怕!」那刻我的淚水竟不自覺從眼角流出。舊生的一句話,盡顯他的同理心,而「同理心」就是外遊必備的一件重要事! 文:莊兒 作者簡介:白天與少年為伍,同哭同笑同青春,一起並肩闖蕩;夜裏夾在ASD大兒和ADHD小兒之間,生命中途掏空自己,重新學習「溝通」。為扶苗兒成長,園圃中默默耕耘,力尋妙方實踐。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7期]

詳細內容

A苗園圃:倒轉說話

小明學校親子旅行日,我當上家長義工,負責協助歷奇活動。那日我不斷聽到一些家長說:「不要緊張呀!」又聽到另一些家長重複說:「你不要這樣,這樣行不通,應該要那樣……」我心想:在歷奇繩索上,雙腳正在震顫的孩子,聽了家長的說話,真的會不緊張嗎?他們又會喜歡家長當場指點嗎? 「不要……」的反效果 或許以下一些情景大家會有共鳴。孩子放學回家看電視,讀漫畫,玩玩具……但遲遲未做功課。媽媽下班回家見狀氣壞了,大聲呼喝:「怎麼都在做無聊事?功課已經做好嗎?不要浪費時間!」結果?孩子滿不是味兒,喃喃自語道:「怎麼媽媽都不懂他?上足一天課是多麼的累人?難道就不可以多一點放鬆時間嗎?幹嗎語氣還這麽重……」漸漸地,孩子對做功課的厭惡感增加;當他們年紀愈大,說話間對抗變多,親子關係也轉差。有兄弟的家庭中,晚餐時間有可能出現搶吃情况。看見自己喜愛的餸菜,弟弟以摩打手夾到自己碗裏,生怕被哥哥搶去。哥哥也不客氣,施展他的筷子功。二人愈夾愈多,爭着做「自私精」;能全吃掉的還好,他們卻要做「大嘥鬼」,媽媽大聲喝:「你們不要浪費食物!也不要自私,食物都搶盡,爸媽吃什麼了?」結果?我有我繼續講,在下一次晚餐,他們有他們繼續搶吃。 想改變孩子想法或行為,看來家長靠說「不要……」未必有效。「孩子,你要善用時間;正經事先做好,享樂放後面。」我會刻意叫自己把說話倒轉,意思即是直接說出我希望他們做到的,而不是叫他們不要做什麼。與其說「不要浪費食物」,改為「我們一起來珍惜食物」不是更好嗎?再多練習一下:想叫孩子不要吃太多零食和糖果?倒轉來說吧:「請多吃新鮮和健康的食物!」希望孩子不要跑太快,不要跑太遠?可以用肯定的口脗說「慢慢行」或「要注意安全」。 配合其他招數 事半功倍 曾讀過《正向關係──99句教子好句》一書,倒轉說話正是由讀畢那書開始養成的習慣,當中尚有幾個招數我沿用至今。孩子睡前不肯洗澡又不想刷牙?不妨溫柔地說:「你想先洗澡,還是先刷牙?」兩項都是家長想他們做的事,在設有選擇的情况下,孩子會順從不少,這招數我有佳績向家長保證。孩子遲遲不肯執拾玩具或功課?家長不要一味只叫孩子做,或者一味責罵,在他們養成執拾好東西的習慣前,先給孩子動力:「來,媽媽陪你一起執拾!」孩子長大成了手機低頭族?我用誇張法問他們:「要把頸都跌到地上嗎?」很神奇的,他們會立即把頸伸直,並挺一挺自己的腰及胸!如果說「不要長時間低頭……」,換來的應該是臭脾氣回應:「得喇!」或「你好煩呀!」 倒轉說話,其實就是實踐正向教育方法之一。我曾看見一間學校花園槽邊貼上「把廢物放入垃圾桶」的告示,而不是「不要亂拋垃圾」,這正是倒轉說話的完美示範。歷奇場上那句「不要緊張」,家長現在知道要怎樣倒轉說吧?對了,就是「鎮定些!你可以的!」尤其與步入青春期子女溝通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就夠了。 文:莊兒 作者簡介:白天與少年為伍,同哭同笑同青春,一起並肩闖蕩;夜裏夾在ASD大兒和ADHD小兒之間,生命中途掏空自己,重新學習「溝通」。為扶苗兒成長,園圃中默默耕耘,力尋妙方實踐。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3期]

詳細內容

A苗園圃:傾心事和講故事

傾心事,是我和小強睡前的習慣。每晚我主動分享當日生活中或工作上的苦與樂;他則訴說在學校遇見的人和事。這晚他有個關於壓力的心事,於是我向他講了個故事。 「為什麼世上要有考試」 「媽媽,我覺得現在的人生階段很難過,為什麼世界上要有考試?呈分試給我很大的壓力,我不想考試……」正常反應會向小強說一番大道理,什麼考試是給予我們機會去認真溫習,從應對試題施展所學,過程中腦筋要翻騰又急轉彎,絕對是鞏固知識的最佳方法……可是,我沒有這樣說,當我還思考怎安撫他「難過人生」感受時,他接着說:「考好呈分試為的是上好中學,上好中學是為了升大學,讀大學為的是找份好工作。人生奮鬥是為了安穩生活,但富貴人自出生以來就不用奮鬥,不需要捱苦;貧窮人卻要拚命地幹,非常艱苦……媽媽,到底這世上富貴和貧窮的起源是怎樣的?」 我即時想起C叔叔的成長經歷,決定向小強講述他的故事。「C叔叔小時候家境貧困,住在舊區公共屋邨,一家大小全靠他爸爸做銀行保安員的一份薪水養活。C叔叔的年代要入大學不是易事,第一次失落了;但他未因挫敗跌倒,反而再接再厲,全力以赴,在第二次給他考上心儀的香港大學!踏入社會以後,從低做起,盡心盡力服務所屬公司,獲上司賞識,不久便獲擔重要角色。C叔叔曾工作過的公司可厲害呢,上天下地的服務都有……」聽着聽着,小強開始明白出身寒微的人,並非如他想像般無止境賣命打拼辛苦地活着,他們也有機會活出安穩與希望。 富貴不等於毋須努力 小強認為做富貴的人好,他們不用為將來生活憂心,所以不需要寒窗苦讀,於是我接着說:「新聞也看過不少,一些出生富貴家庭的人,從小飯來張口便可,珍惜二字難學懂,揮霍習性較易養成。長輩會有離世一天,豐厚家產也有耗盡日子,如果孩子從小沒努力過,知識與技能都欠奉,那他們的下場可慘了!」他理解到富貴未必是祝福,富貴不等於毋須努力。 我繼續向他說C叔叔的故事——憑着毅力和努力,他積極走出困境。在他經濟條件轉佳,照顧家人穩妥的情况下,他開始展現愛心,向弱勢社群輸送溫暖和希望。多年來他捐助內地山區孩子上學讀書,當中不少奮發圖強,最終圓夢考上大學的感人例子,C叔叔就是港版「長腿叔叔」。農曆新年期間,他會在街上四處游走,尋找清潔工友身影,為了向他們派發利市,感激這班為香港清潔衛生走在最前線的人。捐血可以救人,C叔叔至今捐血次數已達61次…… 我喜愛用講故事形式來溝通,由孩子自己領略箇中道理。故事講完了,感覺小強壓力的心事好像沒那麼沉重,因為他問:「C叔叔很厲害啊,聽說他已退休,可以請他幫我補習嗎?」 文:莊兒 作者簡介:白天與少年為伍,同哭同笑同青春,一起並肩闖蕩;夜裏夾在ASD大兒和ADHD小兒之間,生命中途掏空自己,重新學習「溝通」。為扶苗兒成長,園圃中默默耕耘,力尋妙方實踐。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9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A苗園圃:兩個找到動力的故事

農曆新年前與幾個大學生談天,發現「突然失去人生動力」是他們最害怕發生的事。動力真的很重要——讀書要有動力,運動要有動力,社交也要有動力!到底中學階段的少年人要怎樣做才能找到動力? 認真做事多發問 最近為大兒子小明中學的家長教師會活動訪問兩名去年的畢業生。師兄A外表斯文,言談間雖有些害羞,卻讓我聽到一個由怕醜仔變成科學人的故事。為建立男校生自強不息的態度,學校每星期有一兩天要他們早上7時回到校晨跑。不是每個男生都懂得學校的美意,有的邊跑邊抱怨,有的設法想逃避,師兄A卻是愈跑愈起勁的一個。初時跑得不算快,他慶幸有老師和隊友鼓勵,加入了長跑隊,繼續鍛煉;日子有功,他發覺自己的引擎撻着了,後來還代表學校參加學界和教區比賽。「晨跑和長跑的經歷啟發了我,做任何事都要認真對待,因為你不知道你所做的事情何時打動你,並且改變你之後幾年甚至是將來人生的歷程!」 師兄A說老師是學生的伯樂,給予學生很多機會,協助他們發掘個人潛能。「學生人數比老師多,平時你必須多向老師發問,他們才容易記住你。當有合適的機會,老師便會來找你。」他憶述初中時每逢學習遇到難題都會發問,尤其在科學課堂上。就讀中三那年,任教科學的老師想起他對學科的熱誠,於是找他協助學校資訊日在實驗室的活動;升上中四,他更獲老師推薦參加一項公開科學比賽,造就了一段他形容為最難忘的中學生涯經歷。今天,師兄A已成為本地著名大學科學學系的本科生,裝上更強動力的引擎,進發科學領域去。 做好功課盡情玩 師兄B十分健談,田徑場上屢創佳績,有百米飛人之稱,是小明一度尊崇的社長。「初中時我參與短跑班,後來又加入排球隊和手球隊,那段時間每天下課後的訓練是我最期待的事。於是我很用心機做好功課,盡量避免做漏作業或因功課質素欠佳而被罰留堂,令自己的訓練時間不受影響。」升到中學,今天的功課未必明天交,如沒有記下每份功課的限期,後果不是低估了所需時間,就是逾期忘記遞交。運動訓練在師兄B心目中是好玩的事,他知道要盡興地玩,辦法就是先把功課做好,「玩」反倒成為他學習的推動力。當他在短跑項目嶄露頭角,更同步希望自己的學業成績有所進步! 參與多個項目,有運動又有音樂,再當上隊長,成為社長,師兄B承認自己高中時投放較多時間在課外活動上,忽略了學業,即使後來發力追趕,最終未能考上心儀大學的體育系。問他可有後悔?他肯定地回答:「我無悔當初!以往有按着興趣去嘗試不同活動,當中發現原來自己很愛幫助別人,因而發掘到體育以外適合自己的進修選擇。」擔任短跑隊隊長及社長的那些年,師兄B帶領師弟訓練,需要根據每個人的特性去激發他們潛能,過程中體驗到「說時易做時難」的道理,但每次目睹師弟在心態上或體能上有進步,他都會倍感欣慰。現在,他是護理學院的本科生,志願成為醫護天使,將來照顧病人的身心需要。他表示愈來愈掌握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最近更考取「傑出表現」的成績來呢! 認真對待每件事、多發問、要盡興地「玩」、多嘗試願參與,不要讓自己後悔……感激兩名大男生毫不吝嗇地分享他們找到動力的故事! 文:莊兒 作者簡介:白天與少年為伍,同哭同笑同青春,一起並肩闖蕩;夜裏夾在ASD大兒和ADHD小兒之間,生命中途掏空自己,重新學習「溝通」。為扶苗兒成長,園圃中默默耕耘,力尋妙方實踐。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5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A苗園圃:愛情陷阱

六年級的小明暗戀班上女同學,被我發現了。根據情報,那女孩擁有「大小姐」脾性;再看蛛絲馬迹,小明應該不是她喜歡的類型。當時見小明情緒不穩定,不懂也不敢多問,只管分散他的注意力……我知道,A仔的戀愛路比較崎嶇,亦容易跌入愛情陷阱。 自編自導自演愛情劇 近年有幸擔任青少年小組導師,邊做邊學與自己工作教育機構以外的青少年同行。小組裏一名有A仔特徵的青少年(簡稱為A少)跌進了愛情陷阱。這是一宗持續數年的單戀事件,大概在A少就讀中五時開始,喜歡上小組內一個女孩,直至升上大專。女孩對他從來沒有那個意思……為什麼?我相信是因為:A少一講自己喜歡的話題,不管別人有沒有興趣,都會滔滔不絕;碰到想做的事,那管別人同不同意,他也勢如破竹;當他關注的事不被認同,作戰機關會自動開啟,可以不眠不休……凡此種種——因為同理心欠奉,思維缺彈性等而引致的行為和表現,都促使他面對心儀異性時不自覺的墮進愛情陷阱去。一直以來,A少覺得自己為愛情付出許多卻未有回報,甚至認定女孩害他得「創傷後遺症」。自編自導自演一齣愛情劇,如此這般歷時4年。女孩感覺無奈又無辜,每當2人碰面,場面總是尷尬的。 引發同理思考男女問題 作為導師,當然想盡點綿力,解開他們心結。於是我向女孩打探有關A少以往的表達,掌握更多資料後,便在心口掛上「勇」字,找A少吃飯傾談。「中六時,我心儀的男同學在球賽中受重傷要入院做手術。我去醫院探望,送上人生第一次買的花,噓寒問暖……他出院不久以後,我們正式拍起拖來……後來因要忙着應付公開考試,大家共識專心溫習不見面。可是,試後仍遲遲未見他音信,於是我主動找他,換來這句『在人生低谷時有你在身邊安慰和鼓勵我很幸運,但當我再想清楚,發覺自己並不真的喜歡你』。如果你是當時的我,會有什麼感受?」在餐廳一坐下,我便分享自己一段悲痛戀愛經歷,邀請他以同理心講出感受。 A少猶豫片刻後回應:「有被欺騙感覺,很難受,既傷心又好嬲!」「你說的全對!我可以選擇繼續做受害者角色,一直憎恨他,但我卻沒這樣做。我在想年少時談戀愛,大家懂個什麼?女的哪懂男?男的就更不懂女!既然他肯坦誠溝通,所以我選擇放過自己,原諒了他。日後我們還有維持朋友關係呢!」 我看得出A少即時豁然開朗,似乎明白到自己有選擇權。眼見情况理想,我膽粗粗越級挑戰:「我倆曾戀愛過,我最後是個被傷害的人……那麼你呢?你視女孩為傷害你的人,但實際上她並沒向你做過什麼,你認為對她公平嗎?」從他的表情,我感到他真正明白自己當了個糊塗「大導演」! 現在A少和女孩在小組活動中沒有以往般尷尬,他更積極問我日後有什麼地方需要改進呢!想不到自己的陳年戀愛史也有用得着的一天,感恩!其實每個人都有機會跌入愛情陷阱,不過A仔的情緒比較容易崩潰,猶如世界末日,實在令人擔心。這次與A少傾談過程叫我有盼望,只要同行者在良好關係基礎上,找對時間和溝通方法,男女感情這相對複雜的人際事,小明長大後也定能聽得懂意見的。 文:莊兒 作者簡介:白天與少年為伍,同哭同笑同青春,一起並肩闖蕩;夜裏夾在ASD大兒和ADHD小兒之間,生命中途掏空自己,重新學習「溝通」。為扶苗兒成長,園圃中默默耕耘,力尋妙方實踐。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0期]

詳細內容

A苗園圃:聯想接龍

最近發現一種讓家長很頭痛的情况。為什麼一向成績不俗的子女,在作文寫感受時,就只會寫「我十分高興」或「我很傷心」就完事呢?升學面試時被問及涉及內省或需要點創意的題目時,為什麼子女腦袋就會一片空白?今次介紹一個不花一分錢就能與子女玩的遊戲,過程有助他們發展聯想力,促進情感表達與創意發揮。 小強很喜愛「聯想接龍」,睡前總嚷着玩。初時由我出題,玩了一兩次後到他搶着出題。聯想即是由一種事物或概念,想起另一種事物或概念。以下是我記錄其中一次的過程。小強開題「追星」,我說「韓國男團」,他反射式地回應「明星」。我試圖帶他衝破「相關聯想」的思路,於是說「月亮」。明星和月亮都有亮麗出眾的特性,概念上有相似地方,屬於「相似聯想」。接着他說「卡門線」,噢,這下難倒我了!於是我問他:「點解?」(當玩家不明白對方聯想出來事物或概念的意思時,可要求解釋)他表示卡門線是天空的界線,後來我上網查閱,知道這是國際航空聯合會為外太空與地球大氣層的分界線所定下的稱號,真令我驚訝,這小子怎麼知道這個? 生活經驗滿載情感 再接下去,我說「銀河」,他應「星系」。我不放過任何可從「相關聯想」跳去「相似聯想」的機會,應道「系統」,他答得也妙:「大腦。」然後是一大堆器官、醫護職位、病人和醫療物資……直至到他說「骨折」,我想到「折扣」(同樣有「折」字),跟着是一堆商場店舖。當提到「餐廳」時小強說了「龍蝦」,他想起跟家人到酒樓食飯時,看見在大魚缸內游來游去的石斑和龍蝦,那代表他開始聯繫到自己的生活經驗來,即進入了「相思聯想」思路。那時我腦海浮現出龍蝦鬚,所以調皮地應「鬍鬚」,使他想到日常生活中出現身邊的一些人物…… 大家明白玩法了,篇幅所限,就省略一些過程,重點分享多幾個令我深刻讚歎的聯想。當說到「意外」,我反應「車禍」,他就說「孤兒」,當刻我很感動,因為知道小強有豐富情感,會從一件事件聯想到所牽涉的時地人。後來我們走進大海世界,我提到「鯨魚」,他竟然回答「馬」,我大惑不解,原來他運用了常識科知識:「鯨魚和馬都是哺乳類動物,你應該知道吧?」雖然內心有點震撼,我繼續應「賽馬會」,他自然地想起「錢」,我就說「愛心」,這下子到他問我點解了,便解釋:「因為有錢我們便可以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激活腦袋創作靈感 我們就是這樣,很多晚互相的聯想震盪一番,什麼相關的、什麼相似的,以及因生活經驗而相思的都有。試問習慣聯想的孩子作文時腦袋怎會空白?又試想懂得回答別人問「點解」的孩子怎會沒感受?在此要感謝陳葒校長在10年前為中小學生寫的一本書籍《靈感如泉作文秘笈》,我與小強玩「聯想接龍」的靈感就由此而來。及後,小強提議玩聯想接龍的英文版,我發現過程除可發展聯想力,還有效增進孩子對英文詞彙的認識呢! 還想介紹另一遊戲——「想像遊戲」,同樣不花一分一毫,就可發展孩子的想像力,絕對是孩子創意和創新的孵化劑,下次有機會再說。 文:莊兒 作者簡介:白天與少年為伍,同哭同笑同青春,一起並肩闖蕩;夜裏夾在ASD大兒和ADHD小兒之間,生命中途掏空自己,重新學習「溝通」。為扶苗兒成長,園圃中默默耕耘,力尋妙方實踐。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26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