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苗園圃:媽媽分演角色(上)

作為一名雙職媽媽,日常生活到底需要分演多少個角色?回想起來,打從孩子出生那天,角色日漸增多,而且變化多端,並不容易揣摩與掌握。

嬰兒期做好「奶媽」

從原生家庭的女兒身分,搖身一變做了別人的妻子和媳婦,到生孩子成為媽媽,可能只是兩三年間發生的事。至於正式生產以後,坐月子要好好照顧自己身體,作「均衡飲食執行者」是必然的。這時候,有兩大角色要稱職,就是「嬰兒護理員」和「奶媽」。初生嬰兒所帶來翻天覆地的日子,相信沒父母會忘記。才換新尿布怎麼轉個身又濕了?剛餵奶吃飽了為何又哭呢?停下來想稍作休息,怎料孩子醒來又需要關注了!乾是嬰兒哭泣的原因,護理員已要花不少心機去搞明白。如果是堅持母乳餵哺的媽媽,「奶媽」角色並不會因為上班而停止。在我生孩子那年代,公司哪有哺乳室的設備?自己買齊工具,包括奶泵、儲奶樽及儲奶袋,每隔3小時,便入廁格「辦事」,為大兒子持續了30天,有經驗以後,為小兒子能堅持到100天。

兒童期媽媽角色多樣

孩子上學了,媽媽又擔當起什麼角色?想孩子快高長大,身體健康是基本,先要做好「家庭營養師」身分;身心日漸成長的孩子與人互動過程中總有情緒起伏,此時媽媽要擔任「情緒輔導員」,用溫柔聲音安撫孩子不安,用肯定言詞教導他們處理方法。如有意拒絕過早使用電子奶嘴,便要從小培養孩子閱讀樂趣,「圖書館理員」的工作就很重要,媽媽要揀選合適又能挑起他們興趣的圖書。起初必須兼任「故事媽媽」角色,全情投入為孩子講故事;當他們升讀高小以後便可見成果,因為他們會自己拿起故事書來讀得津津有味。

媽媽下班以後,不單是「功課核對員」或「學習監察者」,同樣重要的是「遊戲陪玩員」身分。必須提醒自己回家後便放下工作,陪孩子玩玩具或桌遊,周末再找些新鮮事一起做,親子關係就是由這些點滴建立起來。每年的暑假最叫雙職媽媽頭痛,總要化身做「項目策劃經理」,為孩子安排有益身心活動充實每一天,當中如果能夠包括一趟家庭旅行更好,不用計較遠近。有請工人姐姐的家庭,媽媽再有個「指揮官」角色,由起居飲食、孩子接送,到引導工人姐姐在照顧孩子方面如何配合家庭教育等,都需提供指令。整個過程必須有耐性,懷着循循善誘的心態。

在多於一個孩子家庭中,媽媽再要考取「消防員」證書,在家可以隨時有效撲熄兄弟姊妹間火焰,防止火災的釀成。而當有個性兒子遇上急性子爸爸,媽媽就要學習聆聽他們各自的觀點與需要,作出適當協調,成為家事的專業「調解員」。育有衝動兒及或星兒的媽媽,務必努力實踐家校合作,以令孩子得到應有的愛心和支援。在背後也要為孩子與不同單位做好溝通,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公關經理」。

青春期媽媽變陪跑員

在職場上,成年人往往是從輔助崗位晉升至管理階層。當孩子到了青春期,媽媽扮演的角色卻剛好要來個相反。我感覺現正擔任兩個兒子的「秘書」和「陪跑員」。當這個兩個角色有什工作?還有其他崗位嗎?下回再說。

文:莊兒

作者簡介:白天與少年為伍,同哭同笑同青春,一起並肩闖蕩;夜裏夾在ASD大兒和ADHD小兒之間,生命中途掏空自己,重新學習「溝通」。為扶苗兒成長,園圃中默默耕耘,力尋妙方實踐。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7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