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盡教育:昔日狀元何處去?

由於今年DSE的狀元數目減少,學界和家長擔心是不是香港學生成績下降。王師奶已解釋考生人數少,狀元人數減少是正常的事,不必杞人憂天。「狀元」這些美名,今時今日相信是香港獨有 (內地也不常用)。中狀元自然係叻仔叻女,唔止讀書叻,仲識埋考試的竅門。小婦人講過N次,考試係一門大學問,單憑讀書「叻」中唔到狀元嘅,如何捉改卷老師心水也是重要的一環,「幸喜文章中試官」這句話就說明一切。狀元是封建時代發掘人才的方法,全國統一舉行,每屆只有一個狀元,唔係阿豬阿狗都可以參加,要先行具備秀才資格,進一步是舉人、進士,最後在殿試中獨佔鰲頭呢位就是狀元,狀元得一個咋,唔似得DSE年年都有十個八個狀元。 香港特首高官 會考狀元有幾多? 香港的狀元考試不用層層淘汰,凡中六學生都可以參加,每年4萬多考生,要脫穎而出也非易事。做了DSE狀元,大學任你入,讀邊科任你話,甚至有獎學金。王師奶常常有一個疑問,多年來中學會考、DSE咁多狀元去咗邊?呢班叻仔叻女理論上會繼續叻下去,揚名聲,顯父母。即使無諾貝爾獎咁威,理論上在自己從事的行業應赫赫有名,但佢哋好似銷聲匿迹,無影無蹤。遠的不說,香港5屆特首,無一個係狀元出身;就算其餘的司長、局長高官,都無一個曾是花街紅粉女爭看的綠衣郎,反而掹車邊的就有三兩個。美國、日本、韓國、英國、加拿大的頭頭,都不是讀書成績最頂瓜瓜的一哥。 狀元只是入大學剎那煙花 王師奶出一條香港人好有興趣的題目,「昔日狀元何處去?」請報章電視台的記者哥哥姐姐去發掘真相。不必去得太遠,就先從特首開始,跟着是政府高官,行政會議16名非官守議員,立法會90名尊貴議員,看看有沒有狀元出身。有人會話王師奶八卦,搵傳媒朋友做埋啲無聊事,如果你咁諗就真係小覷了小婦人的鴻鵠大志。家長們千辛萬苦想栽培一個天縱之才的狀元回饋社會,原來效果並非如此,統治社會的權威階層與狀元無關,間接證明家長的路線錯,嘥錢嘥心機,社會人士吹捧的狀元,只是入大學途徑一剎那耀眼的煙花。王師奶想扭轉社會浮誇的教育路線呀! 如此說來,我們要改變教育思維,要將教育的目標定得更高更遠,在指引尋找知識之外,更要提升個人的品格和情操:大目標是回饋社會,貢獻國家;小目標是培養學生的毅力、勇敢、進取、寬容、謙遜與同理心。家長們,學校的領導們,這比催谷多三幾個狀元有意義得多。 文:王師奶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email protected] (隔周刊出)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4期]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考狀元靠運氣?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王師奶常以牛頭角一匹婦自豪,一不信命,二不信運,三不信風水,積德無非是因果,努力讀書才是重點。讀小學時,國語課本有一課說孫中山先生破除迷信,教人信科學。小婦人對這課書印象深刻,所以從來不信星卜命相之說,但社會仍有不少人不問蒼生問鬼神。 考試和運氣有關? DSE放榜,4人考獲7科5**成為狀元,相比去年的11人,人數少了很多,一般家長,甚至學界有點驚訝,擔心香港學生成績驟降。在家長相驚伯有之際,考評局秘書長魏向東爆出金句:「個別同學差少少運氣,拎不到狀元。」魏秘書長原來相信考試和運氣有關?除非他存心安慰一般家長,否則可能有導人迷信之嫌,考試難道真是一命二運三風水?如果以逆向思維去想,去年11個狀元靠的不是讀書叻,靠的只是運氣好,所以拎到狀元?王師奶相信魏秘書長唔係咁諗,但他即使表示高分考生不比去年少,並舉例考獲最佳6科共40至42分的考生有107人,較去年多5人,惟事實是今年只有4個狀元。 魏向東有另一金句:「不相信高材生均已離港。」DSE考生人數逐年減少是事實,狀元數目跟着少亦正常不過,毋須在比率上較差而耿耿於懷。魏秘書長說「不相信高材生均已離港」,邏輯上無錯,高材生不會「均」已離港,如果「均」離港了,則本年一個狀元都無,更遑論榜眼、探花,所以「不相信高材生均已離港」是講多了。王師奶的絮絮不休就此打住,探討狀元的其他點滴。 狀元讀書叻 也精於考試 狀元們除了讀書叻外仲要考試叻。考試是一門大學問,市面一些補習明星並非教書有妙方,而是他們有系統地,集中人力物力去捕捉試題,將考試範圍縮窄,把原來要在大海漂浮改在游泳池游泳,既安全又舒適。如果兩個一樣咁叻的學生,一個精於考試技巧,一個只是平實地考試,這是狀元和榜眼的分別。王師奶讀中學時,知道有些學校好務實,好低調,目標只想送學生入大學,不想學生分心,好高騖遠,所以只准他們報考8科。這些學校永遠不會出狀元,但他們入大學的百分率比那些出狀元的學校還要好。DSE只是入大學的途徑,入到大學後以至出去社會已是另一回事。教育界和家長們,毋須太着眼於狀元多少,這是一剎那耀眼的煙火。我們應該更着重子弟和學子們應有的人生態度:沉實、堅毅、合群、謙遜、積極、不屈不撓和赤子之心。 文:王師奶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email protected] (隔周刊出)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2期]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教師叫學生花名

教育局推出《教師專業價值觀和操守》學校培訓資源套,詳列4宗案例,供教師討論及反思。有教師跟學生以花名「鵪鶉」稱呼某同學,局方反對,認為教師作出不良示範。未寫下去之前,先為「花名」定義。花名可稱之為綽號,如《水滸傳》梁山泊108個好漢,人人都有一個花名,如黑旋風李逵、豹子頭林冲、浪裏白條張順……慢慢地演變,花名跟該人外貌、性格有關,帶嘲笑或挖苦味道:如肥胖的女士叫肥妹/婆、矮小的男士叫三寸丁、滿面麻子的如果姓陳就叫他豆皮陳。學校培訓資源套的舉例「鵪鶉」,給人印象是寡言、怕事。總而言之,今時今日,花名含義負面多過正面。 課室禮儀 不可輕越 言歸正傳,教師可唔可以叫學生花名?王師奶老派,教師有教師的尊嚴,怎可叫學生的花名!今日的花名多有嘲笑含義,難道教師可叫學生做「大食懶」或「逢人愛」乎?同樣道理,學生亦唔應該改教師花名如什麼「四眼龜」、「馬屁王」之類。學生只在同學間笑談,禁不了,但教師決不能上課時叫學生花名,輕則失身分,重則失師德,教育局禁得對。英國一些學校教師上課時更稱呼學生Master or Miss。 據報有一不具名校長認為要視乎花名有否侮辱而定,若學生同意,叫乳名無傷大雅,可拉近關係,增加親切感。王師奶想問呢位校長,點解你要不具名,係唔係你自己都覺得不太站得住腳才如此遮遮掩掩?教師和學生的親切感和拉近關係靠叫無傷大雅的乳名?不妨想像一下,上課時教師親切地叫「B仔你朗誦第一段」、「蝦女妳讀第二段」,一大堆乳名如狗仔、豬仔、蘇蝦、大頭仔、哨牙妹湧現,夠親切未?夠卡通未?世界講平等,是否容許學生可在課堂叫教師花名?課室有課室禮儀,不可輕越。 粗口留言 誤人子弟 培訓資源套另一案例是教師在網上以粗口留言,呼籲抵制立場不同的食肆,局方認為不雅用語,誹謗侮辱他人言論,削弱社會對教師的期望和信心。平心而論,一般人士的措詞用語,近年確在趨向通俗。一些知名人士,包括學者將粗鄙視為豪邁,甚至以不文言語為榮,傷風敗俗,將社會風氣推向下流。教師應以潔淨語言為己任,以身作則,帶領學子談吐斯文,不單不口出粗言,連市井之語亦不應用。若像案例所言以粗口留言於網上,根本是失德,誤人子弟。至於應否革除教師行列,小婦人不敢置喙。 最後一提,立法會議員(教育界)朱國強批評教育資源套只採用反面例子,列舉教師不當行為,他認為應分享正面例子,教導教師怎樣加強與學生溝通,增加親和力。這是打官腔的廢話,唔講好過講。與學生溝通及親和力是技巧,是教育大學的責任,教師們從教育少林寺滿師下山,理論上十八般武藝俱全,教育局無教導責任。教育局憑什麼教他們?話可以講得堂而皇之,但要有邏輯,更不要自己打自己的臉。 文:王師奶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email protected] (隔周刊出)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0期]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一位令人佩服的家長

王師奶常以「牛頭角一匹婦」自豪,上周收到天水圍一家長電郵,她有一個讀小六的兒子,向小婦人討教選校問題,並講述她選校理念。王師奶看完之後,肅然起敬,原來高人無處不在,小婦人真要收斂收斂了。這是一個視野寬宏、審時度勢、知己知彼、不亢不卑的家長,有一個這樣明事理、不強求的家長,孩子有福了。小婦人和她反覆討論後,折服之餘,將該家長部分見解和一些「矇查查」、「盲頭烏蠅」式的家長分享,讓他們看到一盞選校明燈。 靠人事入名校 勉強無幸福 該家長住天水圍,兒子就讀區內一教會學校,學校管理嚴格,兒子被編入「精英班」。她知道兒子是「精英班」中的「中上級精英」,所以她對兒子存希望於不太厚望之中。該小學和元朗區一所家長心目中的band 1中學有聯繫關係,每年約有40至50個小六畢業生升讀該中學。該家長說當然希望兒子也能入讀,但如果入唔到,亦處之泰然,退而求其次,不強求。如果兒子程度未達水準,出盡八寶,「叩門」叩到頭破血流,最後真的入到心儀中學了,隨着而來的是悲劇。 悲劇兩字有點煽情,但王師奶確實見過不少勉強靠人事掹車邊入名校的學生,讀到「滿江紅」,信心盡失。俗語說「無咁大個頭,唔好戴咁大頂帽」,真係貼地之言,不論讀書、做人、做事,勉強無幸福。不強求是明智之舉,可是一般家長不作如是想,以為入到程度高的學校,自己的仔女就會跟着成績好。他們潛意識有「群着好人成君子」的想法,既然近朱者赤,同學都是叻仔叻女,自己個仔會有樣學樣,都會跟住叻。有無呢啲例子?有,百中無一,失敗的例子多的是。 隨遇而安 有尊嚴地叩門 王師奶問這個家長,如果派入麻麻哋的中學又如何?她答得很理性:「如果派入麻麻哋的中學,證明你個仔程度係麻麻哋啦,咁我會欣然接受;好似婚姻,竹門對竹門,木門對木門,門當戶對,才是好婚姻。家住公屋,嫁入豪門,不給公婆懷疑你貪財,也給妯娌白眼喇。」小婦人再問:「咁妳會唔會去叩門?」她稍一猶豫答:「會,會有尊嚴地叩門,絕不死纏爛打,苦苦哀求。如果學校接受我的兒子入讀,證明我的兒子符合他們的要求,可以尊嚴地入讀。尊嚴地叩門,尊嚴地入讀,何愧之有!倘若被拒門外,咁就唔係門當戶對啦。」 王師奶佩服之餘,繼續聽她的高論:「人生一世,論長不算長,論短也不算太短。12歲的孩子,前面的路很遠,做家長的不知自己是否永遠留在香港,孩子也不確定會否到外地學習,不用想得太多。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是至理名言,但『今天的碗今天洗,不要預洗明天和後天的碗』也未嘗無理。」 文:王師奶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email protected] (隔周刊出)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8期]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點解要用內地學童救香港?

王師奶真係唔明啲議員個腦諗乜,照計他們應該係精英,可是意見有時真係得啖笑。你可以話王師奶「㒼塞」,夏蟲不可語冰,唔識欣賞。小婦人唔明點解議員們提出用「外援」救香港殺校潮,保住香港教育名牌。王師奶批評人從不轉彎抹角,好多時指名道姓,你唔出聲,小婦人就當自己言之成理。 學生不是招之即來的路人甲乙 議員鄧飛話內地學童來港填補空缺,仲話也要向東南亞學生招手,不要因殺校潮而影響香港教育品牌。小婦人尊重任何人意見,何况鄧議員來自教育界,自己又是一校之長,應是內行人,何以竟「高見」若此?外地和內地學生,他們有自己的一把秤,權衡輕重,不是招之即來的路人甲乙。 最近翻閱5月30日《明報》刊登,有一名劉健宇先生(檢定教員,香港青年聯會會董)亦談及要統籌內地學童入學,緩減香港殺校潮。王師奶向來尊重誨人不倦的教師,雖然未知青年聯會是什麼組織,但既是會董,當然也是青年俊彥。小婦人尊重劉老師的意見,也誠懇地寫出作為一個市民,一個家長的觀點。劉老師說香港「搶人才」號召下,截至今年2月,已收到2萬份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申請,獲批的8797申請中,有超過8300名來自內地(約95%),這些高端人才定會帶同子女來港。劉老師認為香港不單對內地人才有吸引力,香港完善的教育制度及中學文憑試課程特點,對內地家長亦有魅力。 高端人才唔係「盲毛」 劉健宇先生慈悲滿懷,認為不少內地家長不熟悉香港制度,往往未能為子女做好最佳教育選擇,提議教育局統籌內地學童入校。執筆至此,王師奶好奇問:「劉老師,呢班係高端人才,唔係盲毛,佢哋早早就了解你口中所說的『完善的教育制度』和『中學文憑試的特點』,使唔使由教育局統籌入學呀?」仲要教他們去「叩門」?至於劉老師提及的賄賂問題,那只是個別事件而已,不足為患,不要小題大做。最後要問問蔡若蓮局長,教育局會否為內地來港學童推行類似本港小一分配學位及中學學位分配方法?教育局真有這些「餘力」? 最後,王師奶要向劉檢定教員進一言:有慈悲心的同時要有周全的計劃,憑一偏之見或一隅之得,不足以成大事。小婦人敬拋一磚如上。 文:王師奶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email protected] (隔周刊出)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6期]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教育不需要救世主

好多人唔記得王永平曾是教統局長,香港教育揸fit人。王師奶偶然機會看過王先生一篇〈漫談教育改革〉文章,情詞並茂,正好給多年來教育改革作一個註腳。印象最深刻的一句是「沒有人是教育的『 救世主』」。 不要干擾「園丁」工作 王先生文章中心重點是:教育是一塊園地,關心教育的人要做好一個園丁,或是協助園丁工作,不要做干擾園丁工作的人。他最後以《論語.子罕篇》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與有關人士共勉。毋意是不憑空揣測事物;毋必是不要太主觀;毋固是不要太固執己見;毋我是不要太自我。王先生寫這篇文章時大約教改開始了5年左右,他似乎有點先知,預知教改的結局。我們有太多教育的「救世主」,這正是教育領導層常犯的錯誤。由1992年黄星華任教育署長算起,教育掌舵人繼續的有林煥光、余黎青萍、羅范椒芬、張建宗、李國章、孫明揚、吳克儉、楊潤雄和蔡若蓮,這頻繁的更替令香港教育沒有穩定的方向。董建華的問責制一出,局長的性格左右了發展方向,決策官員當自己是教育的「救世主」,不斷干擾園丁工作。當一個人以「救世主」自許,他或她一定自以為有「獨得之見」,也許阻止園丁鋤地、灌溉,視行之已久而有效的方式落伍,不知不覺墮入「意、必、固、我」的陷阱。 教改多年,政策翻天覆地,新猷不斷,哪一件帶來進步?母語教學本來是好事,以母語教授可縮短學習時間,將慳出來的時間增強英語訓練,相輔相成,並不排斥英語,可是教育的「救世主」曲解母語教學原意,妄憑一己之意憑空揣測。又依學校的教學語言强分為中、英文學校,揚英抑中,唉!看看家長選校的優次就知成效,講多無謂,但教育當局仍說母語教學成效顯著。 直資學校想得美好 講多一單「直資學校」,直資計劃原意是美好的,資助學校受制於政府的資助金額,不能進一步發展,於是鼓勵一些傳統名校變「直資學校」,讓這些傳統名校錦上添花,在一碗靚叉燒飯加多隻鹹蛋,好事一樁。可惜初期因教師薪酬由資助的安全線變成私校制度的不穩固,反應十分冷淡,為求成事,當局將條件放寬又放寬,才開始有學校參加。有些直資學校達到教育當局的初心,辦得有聲有色,可惜屈指可數。最令小婦人為資助學校憤憤不平的是教學語言的自由選擇,直資學校不用遵守資助學校的嚴格限制,中又得,英又得,唔知會唔會連俄文都得。至於《校本條例》驅使學校與辦學團體之疏離,更是敗筆中的敗筆。要數還有很多,都是自以為是教育的「救世主」心態下的產品。 讓我們協助園丁施肥、灌溉,不去干擾他們工作;願高官們不要以「救世主」自居,讓香港教育健康成長。 文:王師奶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email protected] (隔周刊出)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2期]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合併 零派位 殺校

明愛胡振中中學與東涌華德中書院合併,因屬同一辦學團體,一切好商量;倘辦學團體不同,可能大纜都扯唔埋。開辦了69年的聖嘉祿學校收生未達教育局規定最低人數16人,一度不獲開一年級。報章說學校獲「派0班」。「派0班」這詞有啲怪怪哋,你話佢錯又唔錯得晒,講得草根些,即係食白果、捧蛋。好聽些是西化,難聽些是不知所謂。 有人話教育局無人情味,有人替聖嘉祿這歷史悠久學校惋惜,有人更話教育局暗藏殺機。先是「派0班」,再是鼓勵合併,最後是手起刀落,殺校、殺校、殺校。太平宰相容易做,蔡若蓮這差事不好當,遇到啲得把聲的百彈齋主,明明是粉絲,充生晒扮魚翅,一時話你無人情味,一時話要向東南亞招生。好彩蔡局長尚算硬淨,唔聽啲嘩鬼亂噏。有人話,佢哋係議員嚟噃,議員又點啫,有啲議員肚裏無乜料㗎。 教師有職業恐懼感 遠適異國 屋漏更遭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移民潮起,走了十幾萬人,當中有不少學生、教師;疫情起,內地封關,跨境學生來不得,雪上加霜。王師奶天真,以為學生教師一齊少,天生天養,彼此會自然調節。以課室師生比例計,教師走得更多,所以有好多學校開學後無教師上課。王師奶撑蔡局長,面對四方風雨,雖云見招拆招,但招招都係辣嘢,人哋帶埋仔女去移民,唔通唔放人,要仔唔要乸?教師移民是人身自由,鬼叫有人話要在課室裝錄像機,睇實啲阿sir同miss有無弦外之音;學生講粗口,又話係阿sir教,仲話要罰埋學校。小婦人最反對接納匿名投訴,如果教師在課堂內言行失當,誤導學生,投訴是應該的,但要堂堂正正,不可鬼鬼鼠鼠。教師們有職業恐懼感,棄薪高糧準而遠適異國,也是不得已和無可奈何的事。 供過於求 殺校難避免 有人話蔡局長暗藏殺機,派0班、合併、殺校,三部曲,王師奶認為是砌局長生豬肉,她為什麼要這樣做?教育局已將開班底線降至16人,即使以小班教學的標準而言已屬最盡。學校招不夠生是大環境造成,可能學校身處老區,出生率又低,任學校如何努力,教師如何盡責,也無法回天。歷史愈長久的學校愈危險,聖嘉祿是一例(走筆至此,聖嘉祿重出生天,在校網宣布獲教育局批准24/25年度開小一)。僧少寺門多,一間學校幾十個課室,如果只得一百幾十學生,一來浪費資源,二來亦違群體切磋原則。人壽有時而盡,一間學校或一間機構都會有「完成歷史任務」的一天。鼓勵合併是方法之一,雖然不同辦學團體的學校合併不易成事,但不失為正確方向。 最後講到殺校,殺殺聲無人想聽到,裏面牽涉職業、生活、家庭,小婦人是心軟的人,自然不想見殺校措施。1950年代開始,大陸難民洶湧來港,香港政府不斷興建學校收容來港孩子,又因改全日制不斷增加設備完善校舍,中、小學校舍近千。時移世易,出生率低,孩子們移民外國,殺校似是無可避免的事。也許有人會說王師奶冷血、薄情,支持殺校,但小婦人一向尊重教師,尊重辦學的有心人。殺校看似無情,但也可能是將香港教育重回正軌的一個轉折點。 殺的方法有好多種,忽然記得一首英文歌,歌名是Killing me softly with his song。 文:王師奶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email protected] (隔周刊出)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0期]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明愛學校的「原罪」

報載南區的明愛胡振中中學將於2024/25學年,與東涌的明愛華德中書院合併成資助中學,並遷往華德中書院現址。遷校初期提供穿梭巴士,方便學生從南區到東涌上學。明愛教育服務部表示,合併是因本地教育環境出現「結構性變化」,考慮各區資源運用而決定。胡振中中學校長強調,合併與收生不足絕對無關。 職業先修課程曾是收生王牌 明愛辦學經驗豐富,辦學能力絕對不會比其他辦學團體差,但部分學校招生未符理想。能力不比人差,何以又收不到學生?王師奶又何以竟說明愛有「原罪」?「原罪」兩字有點聳人聽聞,且聽小婦人細說端詳:明愛現有9所中學,8所是資助,1所是直資。自教改後,已沒有了維持多年的職業先修課程如汽車維修、印刷、造鞋等多元化職業訓練,代之而起的是「應用學習」(applied learning)課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亦所謂「獅子山精神」年代,香港百廢待舉,年輕人最需要是一技傍身。學得一技,除了解決生活外,如果頭腦靈活,工作勤奮,分分鐘可能有創業機會。如何一面修讀中學課程,一面又可學得一技?明愛的職業先修學校就提供這種服務,滿足當時某一階層的年輕人需求,其時明愛職業先修學校一位難求。相比於今日,整體收生困難,要合併、要縮班,甚至可能有殺校之災;論滄桑,無一個辦學團體能像明愛那樣感慨了。 王師奶說的「原罪」,就是五六十年代這些職業課程。即使教改後不再教汽車維修、印刷、造鞋,但只要提起明愛,部分家長心中先入為主的印象,一定認為它和職業先修有關。說它是「原罪」真是污衊了它,曲解了它,也褻瀆了它。如果要王師奶為它找一個漂亮而體面的下台口號,那一定是「已完成歷史使命」。唉!「已完成歷史使命」是門面話,說得準確些、草根些,即係話「呢個時代唔需要你了」。 作為一個家長,你點去為兒女揀學校?唔使去問啲選校明燈,你一定首選全英語授課學校,退而求其次揀一些中英合體(form 1班開3英1中或2英2中)的,無可奈何才入中文中學,再再再無可奈何才入職業先修學校,你話嘞,明愛學校如何招生? 「獅子山精神」out了 今時今日家長都想個仔入大學,唔係在中學就要佢一技傍身,學修車、學印刷、學整冷氣、學做廚師。本文題目〈明愛學校的「原罪」〉,這「原罪」並非話明愛學校辦得唔好,校長教師唔盡責,而係時移世易,父母為兒女定的目標已非當年。整體社會獅子山精神out了,一技傍身的思想out了。換言之,是時代變了,是時代拋棄了明愛。「獅子山精神」時代一位難求的學校,因為「舊包袱」變了今日收生不足的「原罪」。嗚呼哀哉,諗落真係喊得一句句! 胡振中中學校長歐海健不斷強調,合併原因不是收生不足。王師奶當然相信歐校長所言,但南區是老區,生源不會太多,加上中學林立,部分家長選校的優先次序十分明顯,收生不足是早晚可預見的事,明愛教育服務部的決定並非無理。王師奶好奇,當年明愛當局怎會辦一所只開高中班級的華德中書院,而且仲係直資;沒有初中生源的銜接,沒有優異入大學的往績吸引,憑什麼?今次棄直資,從頭做起,不失為務實之舉。但願亡羊補牢,尚未太晚。 文:王師奶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email protected] (隔周刊出)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8期]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王師奶性別歧視?

收到一封有趣的讀者電郵,說小婦人歧視回歸後所有男性教育領導人。相信該讀者一定是看過本年1月31日本欄的〈教育龍頭逐個評〉才有此感。王師奶一向尊重讀者意見,睇得起王師奶的草根文字,不以鄙俗為嫌,說得誇張些,你們是小婦人的衣食父母。王師奶早就說過,評價總帶主觀,也强調過心如日月,我手寫我心。 對教育阿頭有彈無讚? 該讀者姐姐說我對張建宗、李國章、孫明揚、吳克儉、楊潤雄無句好評。上述各人均位高權重,不是署長就是局長,小婦人不敢高攀,亦高攀不起,既無一面之緣,筆下自無偏袒之私。等王師奶透啖氣然後心平氣和一一道來: 先講張建宗,王師奶讚他是力求穩定的政務官,人又低調,讀者姐姐,這都是讚美之詞呀。可惜他「官」不逢時,被委任為署長時有一個「事事親力親為的頂頭上司」,唔通同上司駁火爭功咩?張建宗唔係呢類人,否則唔會後來做到政務司長喇! 再講李國章,王師奶話佢以太學祭酒之尊,與一眾庸碌局長做董建華布景板,內心替佢唔抵。替佢唔抵即係間接讚佢,話佢非庸碌之輩;又能和秘書長羅范椒芬融洽合作,證明「沙皇」都可以親民。至於通識教育和直資學校的一錘定音,王師奶無話佢啱或唔啱,只係側側膊話得失難作定論。小婦人無彈過佢,使唔使上綱上線到性別歧視呀! 輪到被尊稱「孫公」的孫明揚了。王師奶雖然引用過別人稱他「老油條」這別號,「老油條」的含義是隔夜油炸鬼,無厘火氣。「老油條」不一定是貶義,拿揑得當也可是褒詞。小婦人讚他善於調和,不慍不火,任內一片和諧,風平浪靜。這是讚而不是彈,是深度讚呀! 似旅遊局長多過似教育局長 讀者姐姐誤會王師奶性別歧視,可能由吳克儉而起。不諱言,吳克儉是被批評最多的教育局長。王師奶最初同情他,他根本是教育門外漢,沒有像政務官受過通才訓練,本錢只是短時間參加過教育學院(教育大學前身)校董會和考試局,對教育根本連邊都沾不上,更遑論深入了解。忽然有人將教育黃袍加在他身上,輕飄飄地上任,口輕輕地開壞個頭,以後就頭頭碰着黑。頻頻到世界各地考察,議會中人說他似旅遊局長多過似教育局長。小婦人多番勸他寫考察心得和教育界共享,但他不聽婦人言,一篇都未寫過,仲繼續狂言每月讀書數十本。唉!係乜嘢料就講乜嘢話,所以錦心繡口難得。不能全怪吳克儉,怪就要怪埋嗰個伯樂。讀者姐姐,畀你一個星期,舉得出他曾為香港教育做過一件擺得上枱的例子?王師奶認為這與性別無關。 最後講楊潤雄,小婦人讚佢謹慎,不高調,算是中庸。以王師奶筆下審查標準來說,已是很不錯的褒獎。諸葛亮被後人最高讚美的一句話是「諸葛一生唯謹慎」,謹慎唔係咁易㗎!王師奶曾批評過楊潤雄過於謹慎,難免有急驚風遇着慢郎中的遺憾。人無完人,金無足赤,與性別歧視無關。 文:王師奶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email protected] (隔周刊出)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6期]

詳細內容

論盡教育︰ChatGPT可以禁得住嗎?

ChatGPT當然可以禁,但禁得住嗎?它現在是起步階段,以後發展成什麼樣子不敢想像,也不可想像。王師奶是AI盲,揸住部iPhone只識用最基本的電話、WhatsApp、email、影相,加其他濕濕碎的天氣報告、計算機等,小婦人對ChatGPT不過是人云亦云。生性好奇八卦,人玩跟住玩,王師奶童心大作,寫了一封英文情信給良人王先生,請ChatGPT修改。它二話不說,又改錯字,又改文法,似模似樣寫成一封流暢的情信。小婦人要求它寫得更肉麻些、親昵些,它不消5秒就改寫好,看到小婦人也有點面紅。簡單如此,小婦人已覺得匪夷所思,如果學生寫讀書報告,畢業後寫求職信,真係粉絲都可以變魚翅。 世界學界給ChatGPT呢隻AI怪獸搞到一頭煙,資料蒐集、整合、文本延伸能力確實令人震撼。最受衝擊的是大學,因為它可以根據用戶的要求來整合資料,並自動延伸成為文章、計劃,寫作程度與真人撰寫相似,甚或過之。有教授試以ChatGPT寫一篇有關「學習風格」文章後,直指文章達到研究生水平。 如此這般,AI亦可成為作弊工具。據說紐約已禁止公立學校電腦和網絡登入ChatGPT,巴黎政治學院亦禁用。世界大學以十萬計,每所的主事人取態不同,絕對無法劃一准許或禁止使用。遠的不說,說說本港幾間大學的取態: 港大禁止學生在課程作業、考試或課堂上使用ChatGPT等任何AI工具,若違反此臨時規定,可能日後面臨抄襲指控。 追逐科技潮流 確保學術誠信 中大規定學生未經授權或不當使用AI工具,包括ChatGPT,可能會被開除;但留下一條尾巴,認為教師和學生應積極擁抱人工智能技術,學生應獨立完成作業和考試,而非借助其他工具。中大認為ChatGPT是雙刃劍,應視為研究工具,而非作弊工具。 科大也表態,教職員可靈活地根據課程內容,規限學生如何使用人工智能。長遠來說應接受「生成式人工智能」,但同時強調學術誠信的重要。 教大建議教學人員視AI為重要的教學伙伴,學生可以在課堂使用,但必須在提交課業中交代清楚。校方表示不會禁用ChatGPT,認為應引導學生認識和善用新科技,提升競爭力。教大亦要求教學人員根據專業判斷,確保學生的功課符合大學對學術誠信的要求。 小婦人是AI的門外「婦」,不敢妄言上述院校立場對錯。它們關心的是如何保證能夠準確地評核學生,作為學術機構,關心是應該的。但科技洪流如何抵擋?創新科技及工業局長孫東在《星期六問責》提到ChatGPT,表示政府要在重要領域投放力量,追上世界潮流發展。他又說,任何人都擋不住新技術,應該持「擁抱態度」。前財政司長曾俊華出席FOMO Asia高峰會,被問及港大禁用ChatGPT的看法,他認為是錯誤決定,學校應幫助學生學習使用這些工具,然而香港的大學仍用19世紀的教學方法去教育21世紀學生。曾俊華沒有學校行政人員的包袱,他說的只是對新科技的態度。 王師奶當睇連續劇,好有興趣知道ChatGPT的發展,最後只想說:「火山爆發是擋不住的」。 文:王師奶 作者簡介: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email protected] (隔周刊出)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4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