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筆陣.蒲公英教室:勇敢跳出舒適圈 追尋夢想

相信各位讀者在小時候一定寫過一篇名為《我的志願》的作文,大家還記得自己童年的夢想嗎?是教師?醫生?還是太空人?這些夢想有的貼近現實,有的卻天馬行空,但真正實現童年夢想的人寥寥無幾。能否成功實現夢想往往受不同因素影響,其中一個關鍵正是我們是否能勇於跳出舒適圈。 離開舒適圈後往往要面對重重逆境,這時需要學會相信自己,勇於接受挑戰。筆者在經歷會考失敗後,也曾感到挫敗,成為教師彷彿是一個遙遠的夢。為了達成夢想,筆者走過一段崎嶇不平的路,花上逾十年進修,從合約教師逐步成為正式教師、主任及校長。在繁忙的工作中兼顧讀書,為着這個目標,硬着頭皮去應對各樣挑戰,那段時間確實苦不堪言。古今中外,不少成功人士在成功路上亦曾經歷重重困難,例如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儘管他因為患病而下肢癱瘓,但卻能努力克服自身障礙,面對美國經濟不景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他亦能好好帶領美國,成為美國史上唯一連任超過兩屆的總統。唯有相信自己,努力跨過難關,才可步向成功。 堅持初衷 不輕言放棄 此外,在面對困難時亦要懂得堅持。筆者曾是校內體育教師,帶領學校手球隊。記得手球隊初成立時,隊員人數眾多。也許是因為訓練過於頻繁及辛苦,不少隊員陸續退出,只有一些學生依舊保持熱愛手球的初心和興趣,砥礪前行,繼續堅持訓練,最終更成功勇奪全港手球比賽冠軍。古語有云:「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實現夢想需要付出大量時間和精力,途中定必困難重重,若輕言放棄,夢想便觸手不及。唯有堅持初衷,遇到挫折也不放棄,努力地向着標竿直跑,才能走到終點。 肯定子女努力 不過分保護 當子女想追逐夢想時,家長也許會感到擔心,擔心他們在成長路上受傷,寧願為他們安排一切,希望他們走在一條康莊大道上。然而,過分保護小孩,讓他們無法經歷風浪,卻會使他們不能真正成長。作為父母,我們在孩提時也同樣有個夢。我們應學會尊重子女的想法,放手讓他們探索自己的喜好,讓他們多作嘗試,尋求自己的夢想。過程中,若他們跌倒,讓他們學會自己爬起來;若他們遇到困難,多加鼓勵及多肯定他們的努力;若他們受到挫折,多傾聽他們的需要及多作安慰,讓他們知道自己在追夢的路上並不孤單。 「停泊在港口的船是最安全的,但那不是造船的目的。」父母永遠都是孩子的避風港,也是他們最強的後盾,但亦要適時放手,鼓勵子女追尋自己的夢想,給予支持,讓他們鼓起勇氣離開港口,揚帆起航,探索世界。 文:黃偉立(通德學校校長) 作者簡介:自小古靈精怪,好動多言,現為一校之長,化名「蒲公英」,希望分享不一樣的教育方式,將愛的種子散播開去。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07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蒲公英教室:運動與學習相得益彰

運動有益身心,而提升學生運動量亦成為近期教育界的焦點。也許是因為看到疫情後學童身體狀况大不如前,加上學生沉迷手機遊戲和電玩,運動時間過少,教育局愈加重視學童的體能及精神健康,例如檢視小學呈分試機制,討論會否加入體育科分數,亦於今年向學校撥款15萬元,推動校內體育發展,並推動MVPA60策略,提倡學生在一星期平均每天累積最少60分鐘中等至劇烈強度的體能活動。雖然學生課業繁重,但平衡學習與運動時間,鼓勵他們多做運動,對提升學習表現確有顯著效果。 1.提高記憶力 家長常向筆者訴說煩惱,指子女溫習時常常「過目即忘」,難以牢記學過的知識,而運動正能改善這個問題。根據哈佛大學醫學院的一項研究,運動會刺激身體的生理變化,促進生長因子產生,亦會提高大腦功能,尤其是與記憶相關的海馬迴,藉此提高小朋友的記憶力,增強學習能力。 2.增強專注力和注意力 筆者校內不乏專注力弱的學生,上課時總是難以集中精神專注上課。教授約翰.瑞迪(John J. Ratey)在《運動改造大腦》一書指出,運動能夠刺激正腎上腺素與多巴胺的分泌,尤其是體力結合腦力的運動,例如武術,能提高注意力。因此,筆者鼓勵學生在小息期間多活動,如在操場打籃球、玩紅綠燈等遊戲,除了促進學生間的互動外,亦可提升專注力,迎接下一堂課。 3.改善情緒 相信不少人聽過運動能讓人快樂這句話。的確,筆者常常遇到一些脾氣大或情緒起伏大的學生,而他們往往在運動時,情緒變得穩定起來,原因是運動能令人產生內啡肽和血清素的分泌,讓人痛苦消失,減少壓力,產生愉快的情緒,心情變得穩定。因此,多運動能讓小朋友減少學習壓力,增強正面情緒,以更好的狀態學習。 4.鍛煉毅力 學習往往為孩子帶來壓力,透過運動提升其抗壓力及解難能力,亦是一個應對壓力的好方法。在運動期間,小朋友難免會遇到困難,例如長跑和體能訓練時遇到的身體不適、受傷、艱辛的訓練過程、應對賽事的壓力、比賽落敗,而這些「機會教育」正好讓小朋友面對挫折,磨練小朋友的意志,培養堅毅不屈的精神,在面對學習困境時仍能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 在小朋友成長路上,家長往往只着重子女的學業,忽略了孩子的身心靈健康。運動正是一個好途徑,除了鍛煉小朋友的體魄,還能改善他們的學習表現及心理質素。讓我們一起改變日常生活,增加與子女一同運動的時間,培養運動好習慣。 文:黃偉立(通德學校校長) 作者簡介:自小古靈精怪,好動多言,現為一校之長,化名「蒲公英」,希望分享不一樣的教育方式,將愛的種子散播開去。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99期]

詳細內容

蒲公英教室:MBTI與親子教育

最近筆者與大女兒聊天,發現現時中學生喜歡討論各自的MBTI。這是一套描述個性特徵的心理測試,事實上已出現多年,近年風靡全韓國,非常受年輕一代歡迎。透過完成心理測驗,他們可了解自己是何種人格,認識潛在的自我,以及自己在面對工作、關係、學業等的態度。作為家長,我們亦可以利用這個工具,了解孩子的性格,從而協助他們成長。 MBTI將個人的偏好分成4個二元對立維度,包括內外向類型(外向E/內向I)、感知偏好(感覺S/直覺N)、判斷事物傾向(思考T/情感F),以及生活模式的認知(判斷J/知覺P)。將這4個維度組合起來後,便形成了16種不同的人格類型,例如提倡者型(INFJ)、企業家型(ESTP)。人格類型的不同,除了意味着每個子女有不同個性,亦有着不同的學習模式,而家長亦可與子女有不同的相處和溝通方式。 1.認識子女的個性: 筆者校內的學生也有不同面向:有些同學比較安靜,喜歡坐在課室內看書,另有些同學喜歡跑跑跳跳、與人聊天和玩耍,這正反映了兩個不同的維度——內向(I)與外向(E)。以16型人格作舉例的話,藝術家型(ISFP)擅於創作和具藝術細胞,但行事較衝動和欠規劃,而指揮官型(ENTJ)的人則果斷和坦率,卻較粗心、欠耐性和難接近。因此,家長可以透過知道子女的人格特徵,了解子女的優點和缺點,從而更掌握他們的需要。 2.掌握子女的學習模式: 不同人格類型的小朋友所適合的學習方法也不一樣。例如,內向型(I)的人需要多聆聽和多閱讀,獨自消化自己所吸收的知識,但外向型(E)的人卻需要多互動、多發問和多實作來鞏固知識,故此有些外向型的學生總覺得坐在課室上課非常沉悶,但在「森林課程」或外出活動的時候卻非常投入,並且很快掌握相關技能和知識。另外,思考型(T)學生需要具體的學習目標,着重知識背後的原理、因果關係及邏輯,但情感型(F)學生卻着重在學習的氣氛上,需要一個愉快的學習環境,例如良好的同學關係、老師的讚賞及對老師有足夠信任。透過MBTI,家長可以了解子女的學習模式,從而為子女設計適當的學習方法,因材施教,讓他們學得更好。 3.促進親子溝通和相處: 家長往往會與子女發生衝突,而了解子女的MBTI正好讓家長「投其所好」,掌握他們的溝通風格和喜好,從而建立有效溝通,促進彼此關係。以判斷型(J)與知覺型(P)為例,前者喜歡事情有條理、有框架和有目標,因此父母可以多給予子女清晰的指引,以及共同制訂計劃和時間表,又或適當配合子女的計劃,讓他們感覺到事情都在自己掌控之中。相反,後者卻不喜歡別人給予框架,反而喜歡突破固有的框架,性格較隨遇而安,因此家長可以給予子女多點自由度,讓他們在可行的範圍內盡情探索和發揮好奇心。針對孩子不同的特性,父母可以用不同方式與他們相處,減少衝突,理性溝通。 儘管MBTI能讓家長能更了解子女性格,但還是只供參考,畢竟每個小朋友都獨一無二。親子教育需要個別化和靈活,父母還是要根據子女的實際需要和情况給予適當的反應,因此父母多陪伴子女,多與他們溝通,陪伴着他們成長,這才是最好的親子教育。 文:黃偉立(通德學校校長) 作者簡介:自小古靈精怪,好動多言,現為一校之長,化名「蒲公英」,希望分享不一樣的教育方式,將愛的種子散播開去。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89期]

詳細內容

蒲公英教室:一趟離開家長的學習之旅

近日筆者帶領學生參加海外交流團,到韓國首爾學習和交流,體驗當地文化,參觀不同名勝及認識當地歷史。師生都十分開心,並且讓他們大開眼界,滿載而歸。猶記得3年前,學校打算舉辦日本沖繩交流團,可惜最終因疫情關係被迫叫停,師生都覺得很可惜。因此,當一切復常後,學校去年立即重啟對外交流,走遍福岡、台灣及上海等地,學生及家長都很開心能衝出香港交流。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親身走到現場體驗的知識,往往較透過閱讀書本所吸收的知識來得深刻,而相較跟家人去旅行,參與學校交流團對學生亦別具意義。 交流團寓學習於娛樂 1.訓練學生自理能力: 參加交流團往往是學生第一次離開家人的時間,在沒有家長照顧下,學生須獨自處理不少事情,例如獨自執拾行李、洗澡、妥善分配金錢購買紀念品,都是小朋友的必經過程。在交流團期間,學生難免會遇到困難,例如曾有學生於過海關前弄失機票,隨行教師要陪同學生原路折返尋找機票,幸好最終也能找回,成功登機。雖然這些事一次也嫌多,但也不失為一個成長的機會,讓他們學會警惕及好好保管個人物件,從難關中學習。 2.跨文化體驗: 交流團涵蓋文化體驗或與當地人交流的行程,例如參加內地交流團時與姊妹學校的學生交流,參加台灣足球交流團時與當地足球隊學生打友誼賽,而在這次首爾交流團中,師生更有機會作韓服體驗和跟隨當地舞蹈導師學習K-pop舞蹈。這些在地體驗行程讓學生「寓學習於娛樂」,認識不同地區和國家的文化,擴闊學生眼界,增進學生對其他文化的理解及尊重。 學溝通建立友誼 3.吸收語言養分: 學生在參加交流團時往往要用非母語溝通,例如在內地時要以普通話交流,藉此加強學生以普通話溝通的能力和信心,而在其他地區交流時,學生更要運用英語作日常溝通,增加學生的語言流利程度,以及從中學習新的詞彙及日常表達方式,更可接觸日語和韓語等其他語言,提升學生對外語的興趣。 4.建立深厚友誼: 在交流團中,學生往往有機會與當地學生互動,讓學生建立跨國友誼和人際網絡。除了認識當地學生外,他們亦要跟同團學生相處數天,一起享受各樣行程,同桌吃飯分甘同味,與同房同學分享過程中的喜與憂等,這可提升學生溝通能力及待人處事的技巧,建立深厚的友誼,以及建構難忘且美好的共同回憶。 雖然交流團只有短短數天,但對學生的成長卻有深遠影響。相信小朋友長大後,都會記得這趟精彩的旅程。 文:黃偉立(通德學校校長) 作者簡介:自小古靈精怪,好動多言,現為一校之長,化名「蒲公英」,希望分享不一樣的教育方式,將愛的種子散播開去。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81期]

詳細內容

蒲公英教室:愉快童年

近日筆者有幸回母校參觀,原來已經一別20多年,再踏進去,很多美好開心回憶都返嚟。遇到一些當年的老師,仍然十分親切,談給昔日的百厭事,感恩老師都包容接納。當日亦重遇很多舊同學、舊隊友,雖然大家老了,但感覺依舊。回想筆者的童年十分美好,老師的包容接納,同學的熱情分享,幫助我塑造出今天的辦教學理念。 其實愉快童年十分重要,最近看到開學後,有數名中學生輕生的報道,不少來自出名的學校,或許他們在學業或生活上都有很大的難處。我們應否反思,現在的教育是否適合自己的子女?選出一所合適的學校十分重要,最重要是讓子女享有一個美好的童年,而不是日後回望,只記得讀書和考試。筆者在此分享一下愉快童年的好處: 推行愛的教育 有助身、心、靈發展 1. 快樂的回憶: 愉快的童年帶給你許多美好的回憶,可以伴隨你一生,成為生活中的寶貴資產。正如筆者在小學五年級時,因為英文有進步,老師送我一份禮物,我直到現在依然記得。這些回憶可以在你沮喪或困難時提供安慰和激勵。 2. 健康發展: 愉快的童年環境有助你身心健康發展。這種環境可能包括充滿愛與關懷的家庭,良好的教育和適當的社交互動。這些因素有助培養健康的自尊心、情緒調節能力和人際關係技巧。正如筆者現在都推行愛的教育,這絕對有助學生身、心、靈發展。 嘗試新事物 發展興趣和才能 3. 創造力和想像力的培養: 愉快的童年經驗可以激發你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在無憂無慮的環境中,你可能會更自由地嘗試新事物,發展自己的興趣和才能,這種探索和發現過程有助培養你的創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創造力需要在生活中培養,日積月累。長期的死讀書,只會扼殺學生的思維。因此我在教學上,都致力改變靠死記硬背,用不同新穎的方法,讓學生想很更多。 4. 積極的心態: 愉快的童年可以培養積極的心態和樂觀的態度。當你在幼年時體驗到關愛、支持和快樂時,你更有可能對未來抱有希望和信心。這種心態可以幫助你面對挑戰,克服困難,並追求自己的夢想。這絕對影響日後的人生。 5. 社交能力的發展: 在愉快的童年中,你可能有更多的機會參與社交活動,與同齡人建立友誼,學習合作和溝通的能力。這些社交技能在日後的人際關係和職業生涯中非常重要,可以幫助你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和有效地與他人合作。 一個愉快的童年,能塑造一個健康、快樂和成功的生命,無論面對不同的難題,都能面對。最後要感謝母校張明添中學及一眾老師,為我帶來一個美好的童年。 文:黃偉立(通德學校校長) 作者簡介:自小古靈精怪,好動多言,現為一校之長,化名「蒲公英」,希望分享不一樣的教育方式,將愛的種子散播開去。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73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蒲公英教室:制訂更SMART新目標

今年開學日可算是十分特別,因為打風而延後了開學日。相信有些同學會因為多了一天假期而感到開心,也有些同學會因為無法跟同學碰面感到失望。不變的是,大多學校往往會舉行活動,讓學生寫下對新學年的期許,以及訂下目標。但學生的目標往往都是千篇一律,例如要成績進步或拿到第一名,它們最終淪為華而不實的口號,學生在學年末往往也無法達到。 目標固然重要,但怎樣計劃和實現目標更是關鍵。哈佛大學曾經做了一個關於設定明確目標的研究,研究對象為商學院MBA學生,當中只有3%受訪者有寫下明確目標及詳細的執行計劃,另外有13%的人有明確目標卻沒有寫下,其餘受訪者都沒有明確的目標。10年過去,大學再次訪問這群畢業生,發現那3%受訪者的收入平均較沒有寫下目標的人高出10倍。雖然薪金並非成功的唯一標準,但可見制訂實現目標的具體計劃是非常重要。在設立目標的時候,我們可以參考管理學大師德魯克(George T. Doran)提出的SMART原則: 「每科100分」目標 不切實際 1. Specific(具體):小朋友在制訂目標時,往往流於空泛,例如學業進步、身體健康,目標並不明確且不具體。因此,家長可讓學生思索自己想實現什麼,確定目標的範圍、內容和結果,例如將學業進步改成中文科及英文科兩科及格。具體的目標提供一個清晰的方向,讓學生更有動力,為達成目標而努力。 2. Measurable(可衡量):制訂一個可以量化的目標,能夠讓小朋友檢視自己實現目標的進度,並因自己正在前進而感到滿足,同時也讓他們看到自己與目標的差距,鞭策他們繼續努力。例如將學業進步改為平均成績進步5分,身體健康改為每天吃兩種水果,以可量化的目標來檢視自己有否達標。家長在過程中亦可適時提供協助,讓小朋友更有成就感,繼續努力達成目標。 3. Achievable(可實現):小朋友在制訂目標時往往過於天馬行空,筆者最常看到學生寫下「每科100分」的目標,但這個「目標」往往只能變成「願望」。如果一個長期成績不及格的學生要求自己拿到每科100分,他在過程中定必會因為感到難以實現及信心受挫而放棄。因此,在制訂目標時,學生該審視自身的能力和現實的條件,訂下一個可行的目標,提升他們的自我效能感。 4. Relevant(相關):家長在與小朋友共同制訂目標時,可留意目標是否與子女的價值觀及興趣相關。筆者校內有參與國際單車比賽的學生,嚮往將來成為單車運動員,若他訂下在單車比賽上拿到三甲的目標,相信比起要求他在學業上拿到全班三甲來得有效,因為前者是他更有興趣的目標,促使他更有動力地付出。 5. Time-bound(有時間限制):拖延是現代人常見的問題,他們往往未到最後限期,都沒有動力行動。因此,在訂立目標時,家長可與子女共同制訂明確的時間表及成果驗收的截止日期,提高子女在執行目標時的效率。例如,將學業進步的目標以第一次考試的日子作為時限,與子女共同規劃這兩個月內的溫習時間表,例如每個星期天花2小時鞏固當周所學。明確的時間表讓學生更了解自己應有的進度,更效率地達成目標。 在新學年,願學生都能認真思考自己想達成的目標,並寫下更SMART的目標和計劃,向着標桿直跑,努力達成自己的目標。 文:黃偉立(通德學校校長) 作者簡介:自小古靈精怪,好動多言,現為一校之長,化名「蒲公英」,希望分享不一樣的教育方式,將愛的種子散播開去。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6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蒲公英教室:善用人工智能 教學相得益彰

近年,人工智慧(AI)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逐漸在教育界中嶄露頭角。然而,這也引發了一些討論,例如大學生寫論文時能否借用AI技術協助完成功課?當中又會否牽涉學術誠信問題?不過,當中最為關鍵及引發熱議的問題也許是:AI是否能夠取代教師? 有些人認為AI背後有龐大的資料庫,在教學上有巨大的潛力,幫助學生更有效學習,例如AI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興趣和學習情况,向他們提供個性化的教學內容,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得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體驗。此外,在學習過程中,AI還可以提供即時的反饋和指導,幫助學生更快地掌握知識和技能,大有裨益。 AI難演良師益友、引路人角色 不過,有些人則認為AI無法完全取代教師的功能。首先,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學生的良師益友和成長路上的引路人。教師除了教學外,在課堂和平日相處中能夠協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和價值觀,並且在學生遇到困難和挫折時給予支持和鼓勵。筆者曾帶領學生參與森林活動,猶記得學生在參與樹屋活動時不敢攀爬高9米的樹屋,但在教師和同學的勉勵及支持下,他們最終也能完成該次任務,這些實際鼓勵並非AI能做到。其次,教師還能夠根據學生的能力、學習風格和興趣愛好,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教學內容和學習體驗。我校教師在教授時,常以活動推動教學,包括帶領小二學生走到山野間,使用指南針,掌握方向等數學概念,協助學生鞏固課堂所學。再者,教師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索,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例如在視藝課時,學生偶爾會遇到無法下筆的情况,想不到創作題材,而教師正可適時提供指導,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中尋找創作的靈感,以及在學生不懂如何創作時親手教導學生,而這些教學活動正是AI無法做到的。最後,AI無法做到情感支援。由於家庭和朋輩等因素,學生偶爾會出現情緒問題,教師需要即時安撫學生情緒和了解事情經過,甚或要與家長商討對策,處理學生的問題。AI或許能夠提供冰冷的解決方法,卻無法如教師一般作出實際行動,以應對問題。 輔助教學 減省準備教材時間 由此可見,AI的確無法完全取代教師的功能,但並不代表它在教育上毫無功用。與其將它視為教師的代替品,倒不如將其視為教師的輔助工具,幫助教師更好地教學。例如在準備教材上,教師可通過AI技術擬定課堂大綱、製作課堂練習、工作紙和投影片等,之後教師再按教學需要修正,減省他們在準備教材上的時間,而在課堂上亦可善用AI的體驗性和互動性,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與教師相輔相成。 AI在近年來快速發展,逐漸滲入各行各業,對教育界的影響亦是無可避免。若教師可以善用AI技術,互相補足,相信在未來的教學上,AI將成為教師的得力助手,有助提升學生的學習表現。 文:黃偉立(通德學校校長) 作者簡介:自小古靈精怪,好動多言,現為一校之長,化名「蒲公英」,希望分享不一樣的教育方式,將愛的種子散播開去。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7期]

詳細內容

蒲公英教室:一間也不能少

近期「殺校」成為教育界熱話,下學年有5間小學因收生不足或需要停辦小一,或改以私立等形式繼續營運。筆者回想起上一波小學「殺校潮」是在2003年開始,翻查教育局資料,在2004/05至2006/07學年間,共39間小學停辦,情况較現時更為嚴峻。相隔20年,殺校潮再現,在汲取上一波經驗後,這次的殺校情况會否有改善,還是未知之數。 「一個都不能少」。在一般人眼中,若將這句套用在教育上,是指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每一個學生也是寶貴的。就像聖經所指,即使100隻羊之中有1隻走失了,牧羊人還是會堅持找回;然而,對於面臨殺校的學校而言,一個學生卻是他們的救命稻草,正正是少了一個學生,他們沒法繼續辦學,實在叫人沮喪和遺憾。 自2002年教育改革開始,教育界出現汰弱留強局面,收生率彷彿成為決定學校存亡的唯一標準。為了提高收生率,各校施展渾身解數,例如催谷學生爭取好成績,着教師到街上派發傳單宣傳等。學校本是一個着重教育的地方,老師卻為此而疲於奔命,使教育變質,實是本末倒置。雖然從社會整體利益而言,學校停辦也許無可避免,但其實有不同方法能解決收生人數下降帶來的問題。 解決收生人數下降方法 1. 推行小班教學,提升學習效能 現時香港推行小班教學學校的班額標準為每班25人。然而,隨着適齡學童人數持續減少,若堅持這個標準,殺校潮定必繼續。降低每班學生人數,真正推行小班教學正是一個很好的策略。參考西方國家,每班學生人數為20人以下。小班教學可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因為教師在課堂內更能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和需要,亦方便教師推行活動教學,他們也能更了解學生的情感需要,對學生的全人發展甚有裨益。 2. 平衡學校班數,有助學校發展 記得早些年人口過剩時,教育局容許部分學校加設特別班級來應對。針對現時截然不同的人口狀况,政府亦可削減大校的班級數目,此舉對大校而言亦非百害而無一利。現時學校最多可開設36班,雖然政府給予30至36班的超級大校較豐富的資源,但校方的工作量亦較大,處理行政工作和推動學校發展亦較困難。加上因為校內學生較多,亦較難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因此,筆者認為若局方調整各區超級大校的班數,既可解決小型學校收生人數下降的問題,也可紓緩超級大校的壓力。 3. 改變學校定位,推動多元學習 筆者現於一間小型村校工作,亦曾多次面臨殺校危機。因此,筆者將學校轉型為特色學校,拋開傳統固有的教學模式,摒棄死記硬背的學習模式和「求學只是求分數」的目標,改以針對家長和學生需要,主張體驗式學習和推行森林課程,讓學生身體力行地實踐課堂所學,並按學生能力設不同任務和學習目標,以發展學校課程。這個轉變過程並非容易,幸好憑着多年的努力,獲得家長和學生的信任與支持,現成為一間深受家長喜愛的學校。筆者認為每一所學校也各有千秋,相較盲目和單一地追求成績,應發揮學校所長,展現學校的特質,並彰顯教育的多樣化。 聖經〈箴言〉曾說,「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這也是筆者的教學理念。教育的本質在於教養孩童,筆者相信每一所學校都有着獨有且正確的教育理念以教養孩童,也是一個讓孩童健康和快樂成長的好地方,一間也不能少。 文:黃偉立(通德學校校長) 作者簡介:自小古靈精怪,好動多言,現為一校之長,化名「蒲公英」,希望分享不一樣的教育方式,將愛的種子散播開去。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0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蒲公英教室:家長ChatGPT

近日ChatGPT成為全球熱話。作為全新AI人工智能系統,當我們向ChatGPT提出問題時,它能夠自動產生答案,這個「聊天機械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無論是閒話家常,還是寫文章和調整程式碼,都難不倒它。雖然ChatGPT為人類帶來不少好處,但科技是把雙刃刀,不少人對AI為人類帶來的危機感到擔憂,其中Tesla創辦人馬斯克等科技界名人更聯署反對繼續開發AI系統。筆者認為科技既無法完全取代人類的角色,同時也為我們帶來不少壞處,例如WhatsApp等通訊軟件減少了人與人之間的實際交流。不過,作為家長,我們的確可借鏡,與子女建立一套有效的ChatGPT,促進子女的個人成長。 Goal:了解子女喜好訂立目標 筆者近日與一名現時中五的學生接觸,他對未來的出路感到十分迷茫。事實上,這個情况在年輕一輩並不罕見,很多小朋友也對未來缺乏想像,也不了解自己的個人喜好。作為家長,我們可跟子女一同訂立目標,協助他們勾勒出對未來的期許。目標可分成短期、中期和長期,例如短期內接觸一項感興趣的樂器、中期以彈奏出一首心愛的歌曲為目標等。訂立目標的重點在於讓子女更認識自己,認清自己的個人喜好,希望藉此確立子女的自尊感。在這個階段,父母可讓子女發揮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列出自己所喜歡和感興趣的事,毋須加以批判,讓小朋友感到父母對自己的支持和尊重便可。 Planning:列具體任務付諸實行 訂立目標後,父母可針對子女列出的目標,與小朋友共同訂立相應的計劃。在這個階段,他們可共同挑選2至3項短期或中期目標,從中了解小朋友最感興趣的活動,也讓小朋友了解各項目標的可行度。父母與小朋友可共同制訂計劃,列出子女的具體任務,並且計劃須具時限。例如可以訂立一個2年計劃,預計每星期花2小時學習一項樂器。計劃的重點在於訂立行動策略,讓小朋友的目標「不馳於空想」,也是一個「儀式感」,給予小朋友一個將要付諸實行的心理準備,不能輕言放棄。 Training:訓練技巧 培養強大內心 在ChatGPT的過程中,實行是最重要的一環,卻也是最困難。「Train」一詞包括兩個面向:「訓練」技巧和「培養」強大的內心。在訓練技巧方面,家長的角色變為一個「旁觀者」,觀察子女確切實行計劃的進度和情况,例如子女是否有依照時間實行計劃,以訓練和掌握相關的技巧,並了解子女訓練的需要,因應情况調節計劃。而在「培養」方面,家長則充當「陪伴者」的角色,了解子女的心理需要。在實行過程中,小朋友定必會遇到不少阻力,例如覺得掌握這項興趣很困難和費時,甚或會想放棄計劃。父母的支持正正是小朋友奮鬥的動力,家長可多耐心聆聽小朋友訴苦,了解他們當時所遇到的困難,並且給予正向支持,例如給予一個溫暖的擁抱、多讚賞子女已做得很好,此舉除了讓小朋友可堅持落實計劃外,也可從中培養小朋友強大的內心,提供他們的心理質素,讓他們更懂得面對逆境。 縱然世界不斷轉變,人只要能保持不變的初衷與內心,總能適應這變化萬千的世代。正因如此,作為家長更要在成長階段加強子女的抗逆力,讓他們更能面對各項挑戰與逆境。趁着復活節假期,家長與小朋友花些時間讓他們想像對未來的希望,並抱着希望迎接未來的生活。 在此謹祝各位復活節快樂! 文:黃偉立(通德學校校長) 作者簡介:自小古靈精怪,好動多言,現為一校之長,化名「蒲公英」,希望分享不一樣的教育方式,將愛的種子散播開去。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3期]

詳細內容

親子筆陣.蒲公英教室:人人可入樽

最近筆者看了動畫電影The First Slam Dunk,相信對各位家長來說並不陌生。原作Slam Dunk是一套非常著名的熱血籃球漫畫,於30多年後搬上大銀幕,作為粉絲的筆者當然要支持,看罷卻有一番新的體會。電影並非與漫畫內容一樣,而是以漫畫甚少着墨的隊員宮城良田的角度敘事,以最後之戰作為劇情主線,貫穿良田的故事。不過,除了電影主角良田,其他角色亦給筆者不少啟發。 不放棄追夢 向着標竿直跑 電影主角良田的身材矮小,儘管他對籃球充滿熱誠,但他的身高使他打籃球較吃虧,再加上母親總是把他跟已逝世的哥哥作比較,認為良田球技不如哥哥,也常忽略良田。然而,雖然受自身和家庭因素限制,良田卻未有認命,反而努力鍛煉,最後之戰後成為球隊隊長,更和敵隊的最強球員澤北一同走到「籃球強國」美國打籃球,繼續追尋自己的「籃球夢」。每個人的天資定必有高低,有人或會因學業或家庭等因素要暫時放下自己的理想,但只要自己不放棄追尋理想,努力向着標竿直跑,最終也可達到個人目標。 改過自新 永不言敗 電影另一個角色三井壽,於初中時曾被譽為「籃球天才」,其後卻因誤入歧途放棄籃球,直到高中時才改過自新,再次回到球場上,成為良田的隊友。經過幾年空白期,他重新參與籃球比賽,對他的體能自然是極大的考驗。儘管如此,他憑着強大的意志力堅持下去,最終在比賽中投出25分的佳績,獲得全隊最高分。在成長路上,人或有機會走上歪路,犯下過錯,但這並非人生的終點,只要願意回頭,願意作出改變,在正確的路上保持永不言敗的精神走下去,最終也可以步向成功。 悉心栽培 讓子女發揮潛能 相較以上兩人,櫻木花道則是個籃球新手,一開始加入籃球隊只是為了追求女生。不過他天資聰穎,也幸好得到球隊教練和隊長的悉心栽培,他在短時間獲得很大的進步,由一名籃球門外漢,搖身一變成為球隊的靈魂人物。在最終比賽中,他們遇上稱霸多年的山王,更落後敵隊20分之多。正當旁人都萎靡不振、打算放棄之時,花道卻成為球賽的轉捩點。他除了勉勵隊友不要放棄,更在背部受傷下場的情况下,請求教練讓他再次上場,因為他覺得現在正是他最光榮的時刻。憑着他對籃球的滿腔熱誠,最終他投入致勝一球,勝出該場賽事。筆者常跟家長分享,小朋友有無限潛能,也許他們一開始真的一竅不通,但只要對子女悉心栽培,以及勉勵他們努力和堅持下去,最終他們也能發揮個人所長。 故事的結尾並不是一個幸福的結局。儘管主角勝出該場賽事,但因為全力以赴後負傷纍纍,最終也未能奪得比賽冠軍。筆者倒是認為這是一個很貼近現實的結局,畢竟現實中人往往未能如願奪得最後的成功。然而,這並不代表我們全盤失敗,在過程中我們也曾成功過。即使我們並非天資聰敏,即使我們一開始只是個門外漢,但只要我們曾經盡力迎接挑戰,我們也可成功跨越逆境,像主角一樣「人人皆可入樽」。 文:黃偉立(通德學校校長) 作者簡介:自小古靈精怪,好動多言,現為一校之長,化名「蒲公英」,希望分享不一樣的教育方式,將愛的種子散播開去。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6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