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導航:社交媒體 如何影響新世代理財態度?

你是否曾因為在社交媒體上看到廣告而購買了某些產品呢?隨着大數據分析技術的出現,我們在網絡上的一舉一動彷彿都留下了痕迹,商家可以根據用戶的基本資料(如年齡、收入等)和網上行為(如瀏覽、點擊、購買等)向我們推薦感興趣的廣告和內容,使我們在瀏覽網絡時不知不覺間被推銷。 社交媒體可主導生活 Z世代被稱為「數位原住民」,從小就生長在各種數位產品的環境中,獲取資料的來源更加豐富,對於新科技及社群媒體的使用也比其他世代更加熟悉,但亦間接影響了新世代的消費模式。根據 IBM 2017年「Z世代與品牌關係」調查,Z世代喜歡用手機上網及網購,他們喜歡在社群媒體分享一些有趣的事物。當看到朋友擁有某些產品時,可能會為了追求朋輩之間的認同而做出從眾行為,透過炫耀消費吸引朋輩的注意等,因而形成不必要或超出預算的消費。 青少年處於青春期,正是建構個人身分認同的階段,特別需要尋求同儕的認可及歸屬感。社交媒體已成為年輕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們能隨時隨地透過電話分享生活,與朋友互動,而這些習慣,亦無可否認已逐漸變成這個世代的常態。 傳承正確觀念 教「如何花錢」 面對快速變動的網絡時代,作為家長也需要不斷學習,即使對子女使用社交媒體有所擔憂,亦需要更有耐心花時間觀察和陪伴,才能從旁協助他們建立正確價值觀。想教育子女有系統地管理消費習慣和社交媒體風險,我們可以參考以下方法: 1. 與子女討論社交媒體廣告對他們消費的影響,鼓勵他們在使用社交媒體時保持獨立思考;對子女想要追上同儕的想法表示理解,與他們一起探討其他思考角度,例如如何在有限資源下滿足需求,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則一起價格比較,盡量減少社交媒體廣告或朋友帶來的直接消費習慣影響。 2. 理解社交媒體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消費並不是生活的全部,協助子女警覺社交媒體引發的比較心態;學習有意識地防止大數據控制思想,例如學會對網絡廣告點擊「不感興趣」,或尋找和實際需求相符的廣告。 3. 培養基本理財的意識,為自己設定明確的理財目標,例如每月儲蓄一定的金額,養成預算記帳的習慣,避免在社交媒體上看到廣告時,一時衝動作出不必要的消費,先花未來錢。若看到社交媒體上的贊助廣告,在按下「了解更多」的按鍵時,應思考這究竟是自己真正的需求,還是大數據的引誘,給自己片刻冷靜重掌自己的消費行為。 養成儲蓄習慣固然重要,但新一代的消費習慣跟以前大為不同,教導「如何花錢」或許比「如何省錢」更能讓他們容易掌握和留意。既然不能控制改變,不如學習如何令正確的觀念在不同年代中傳承。而更值得我們留意的是,學習任何東西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無論是平衡理財、分辨需要和想要,還是應對商家的宣傳伎倆,均都不是易事。所以,我們應保持耐性,給予進步的空間,以免操之過急反而傷害親子關係。 文:張子恒(香港家庭福利會理財教育中心認可理財社工) 作者簡介:香港家庭福利會乃本港主要提供家庭服務的非牟利福利機構,致力推動和諧家庭關係,服務範圍包括綜合家庭服務丶兒童照顧服務丶綜合靑少年服務,長者及社區支援服務等。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6期]

詳細內容

多元導航:化解衝突必先「知己知彼」

談到衝突處理,總離不開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但處理事情之前,我們不能忽略衝突所引起的負面情緒。 回想最近家中發生的一件衝突事件: 我:女呀!食飯啦,唔好再玩iPad啦! 女:哦! 我:食飯啦! 女:得啦! 我:玩少啲啦,叫咗你唔好成日玩iPad。你就嚟測驗啦,記得要做功課同溫書呀。仲有呀,你最近驗眼近視散光都加深咗啦,你係唔係想睇唔到嘢呀? 女:得啦! 我:食飯啦,你捨得放低部iPad未呀? 女:知呀,等我睇埋先啦。 我:我都唔想等你啊,我咁辛苦煮飯,仲要三催四請叫你食飯,你再玩我就拎走你部iPad! 女:我都話睇埋先囉…… 母女雖有對話 未能有效溝通 回想那次衝突,我當時說了什麼呢?我當時的情緒又是怎樣的呢?我似乎只是重複說了多次:「食飯啦!」語氣也是充滿憤怒;而女兒當時的情緒又是怎樣呢?她亦只是不斷重複說:「得啦!知啦!」來表達她的憤怒。  這是親子間常見的衝突場面,作為母親的我,眼見女兒對自己的「善意」置之不理,當時聽到女兒說「得啦」,我會覺得女兒非常不合作,只是敷衍回應,根本無想過要放下iPad好好地吃一頓晚飯;而女兒聽到我不斷說「食飯啦!捨得放低部iPad未呀?」時,可能會覺得我只顧催促,從不關心她用iPad的原因。在這次衝突中,母女雖有對話,但未能達到有效的雙向溝通。 排山倒海表達情緒 聽者感壓力 當父母覺得孩子的行為不對,便想糾正,而孩子會覺得被指罵,不服氣,亦可能會反抗或挑戰;年幼孩子會不理睬父母;青少年階段的孩子會跟父母鬥嘴。而父母面對孩子的態度,會被激怒,於是親子衝突一觸即發。而化解衝突必先做到「知己知彼」,我們需要留意自己的情緒反應,亦要明白我們想傳達的信息,對方的解讀有可能不一樣。有時我們會很焦急地說出自己的感受,好讓別人明白自己的一番好意,例如「媽媽都是愛惜你,才辛苦煮飯給你吃」。在親子關係裏「知己知彼」尤為重要,我們需明白排山倒海式的情緒表達會讓別人感到壓力和煩厭,於是聽者會嘗試逃避和躲開。 另一方面,有家長因為不懂得與孩子溝通,會選擇逃避溝通,孩子覺得父母不太理會自己,久而久之變得情緒低落;亦有家長比較心急,在衝突發生時給孩子說教,然而太多的干涉,孩子會失去自主權,慢慢地會用消極的態度面對,選擇不理會或拒絕參與。 所以每當處理衝突時我們都需要冷靜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好讓我們有更多空間去關顧身邊人的想法和感受。 文:吳瓊欣(香港家庭福利會註冊社工、家事調解監督) 作者簡介:香港家庭福利會乃本港主要提供家庭服務的非牟利福利機構,致力推動和諧家庭關係,服務範圍包括綜合家庭服務丶兒童照顧服務丶綜合靑少年服務,長者及社區支援服務等。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62期]

詳細內容

多元導航:聆聽「頭、心、腳」

繁體字中的「聽」字由「耳王十四一心」組成,意思為在「聽」的過程中要一心一意地關注對方;而簡體字的「聽」是「口」和「斤」,它能解作我們說話的分量有千斤重。 着眼背後動機想法意義 聆聽是建立關係的基礎,但在執行時,往往會遇到很多困難,尤其是與家人、伴侶和朋友相處時,更難好好地聆聽。因聆聽不止是聽,而是需要學習如何表達同理心;例如在與伴侶爭執時,很多時只專注於指摘和控訴,卻模糊了對方的說話,忽略了雙方的感受和原有的意思,便失去了聆聽的功能。筆者期望透過以下分享,從不同的思考角度讓讀者了解「聆聽」的功課,在遇到困難時成為大家的幫助。 早前有幸參與「栽種和平」這個課程,當中談及如何以和平、非暴力的原則處理生活中的衝突。其中教導了「頭、心、腳」聆聽的功課,讓我們能於聆聽時注意以下三方面。 .第一:「頭」 注意說話者發生了什麼事? .第二:「心」 注意說話者有什麼感受? .第三:「腳」 說話者期望事情怎樣發展? 「頭、心、腳」的重點在於專注說話本身,更需嘗試理解說話背後的動機、想法和意義,讓我們在掌握這些資料後再回應。技巧雖然簡單,但執行上卻格外有效。 讓我們作一個簡單的練習。大家可以試着找找以下事情的「頭、心、腳」:一群小朋友正為暑假表演而練習扯鈴,在練習不久後,隊友因練習態度而被隊長責備,於是雙方起了爭執,隊長還氣冲冲地叫隊友不用再練習了,並說道:「我真係唔識點教。」 了解事情始末 雙方需要 面對這種情况你會如何處理呢?我們可以運用「頭、心、腳」的框架了解事情的始末及雙方的需要: .頭:隊長看到隊友練習散漫;同時隊長正努力帶領團隊 .心:作為隊長覺得無奈和未能帶領團隊 .腳:隊長希望有方法讓隊友認真練習、帶領團隊 聆聽「頭、心、腳」讓我們了解到隊長的感受和需要,除了提升情緒管理外,亦可從他的「心」和「腳」入手,和他一起處理帶領團隊的事宜。聆聽的功課確實是困難的,就讓我們先一起學習於生活中以「頭、心、腳」了解自己和別人的感受和需要。 文:黃銘浩(香港家庭福利會社會工作員 ) 作者簡介:香港家庭福利會乃本港主要提供家庭服務的非牟利福利機構,致力推動和諧家庭關係,服務範圍包括綜合家庭服務丶兒童照顧服務丶綜合靑少年服務,長者及社區支援服務等。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7期]

詳細內容

多元導航:子女的生涯規劃

「爹哋媽咪,我想做YouTuber!」 作為家長,你會如何回應這個對夢想充滿熾熱期待的小孩?這一句說話,有沒有讓你回想起自己孩童時期簡單而純粹的夢想? 「我的志願是成為一個善良的人」 說到夢想,或多或少也與生涯規劃有着千絲萬縷般的聯繫。生涯規劃是否就等於《我的志願》?未必盡然。從前《我的志願》作文題目,讓很多學生寫出他們的理想職業,消防員、救護員、醫生……等的工作。在芸芸文章中,筆者看過一篇令人動容的《我的志願》,起首便是一句「我的志願是成為一個善良的人」。想必此與眾多父母最原始的願望互相呼應,筆者亦感欣慰。社會中不少職業會因時移世易而崛起或淘汰,但「想成為怎樣的人」,卻能探討最原始的自我價值和本質。 讓孩子自行作出快樂的選擇 生涯規劃,有如與小孩一同在他的生活藍圖中探索目標和自己的價值,思考和分析他所具備的才能和喜好,如何成為他實踐夢想的裝備。試想像我們準備登山,但背包被塞滿不同的東西,又怎能輕易登山呢?所以即使裝備再多,若不恰當選取或利用,最終只會適得其反。我們可以做的是讓孩子知道,不同「裝備」會讓他們的旅程有怎樣的變化,讓他們足夠了解自己的生活及機會,並讓孩子自行作出使他快樂的選擇。 為何筆者花筆墨提及「孩子自行選擇」的重要?試想像,現在已是星期五晚上,明天是假期,但突然有額外的工作需要你在今晚完成,當刻的心情必定不好,推動自己工作的動力亦自然不高。回到剛剛提及孩子的自我選擇,不少家長抱怨孩子學習新事物只有三分鐘熱度,但若那個事情、職業或夢想是孩子熾熱所渴求,你會發現孩子即使面對難關亦會竭力學習及裝備自己。而自身的熱情及家人的支持,更是讓他繼續翱翔旅程的能量。這不就如孩子出生時,我們作為家人所祝願他的快樂成長嗎? 如筆者在文章一開始帶出的一句,家長又該如何回應子女充滿冀盼的話語?不少家長會到坊間尋找良方,熱門書籍字眼如:教出好小孩、這樣入大學、成功爸媽之道……等,甚至在網上的親子論壇裏都能看見家長們互相交流心得。這些書本、留言為家長指引了方向,但再多的書籍也不及父母對自己小孩的了解與支持,自家秘製的親子良方才是恆久且溫暖。少一點批判,多一點聆聽,父母看似簡單的一句支持說話,其實早已嵌入孩子心田。 就讓我們細心聆聽孩子的所思所想,配合對子女的了解作生涯規劃,為他們的未來開拓更多元的面貌。 「爹哋媽咪,我想做YouTuber!」 「我哋都想知多啲,不如你講多啲嚟聽下?」 文:林愷晴(香港家庭福利會註冊社工) 作者簡介:香港家庭福利會乃本港主要提供家庭服務的非牟利福利機構,致力推動和諧家庭關係,服務範圍包括綜合家庭服務丶兒童照顧服務丶綜合靑少年服務,長者及社區支援服務等。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53期]

詳細內容

多元導航:親子溝通多講「我」少講「你」

子女踏入青少年階段,總是讓父母摸不着頭腦,甚至感到溝通愈漸困難。父母總想關心子女,了解他們的想法,可是在這個階段中,我們常聽到家長表示與子女溝通變得異常困難,彷彿彼此之間有一層隔膜,難以再與子女親近。 最近有一個學生與我分享,在家中總是與媽媽發生衝突,十分困擾。媽媽希望女兒多陪伴自己,卻令她感到很反感,更困擾的是「明明我都嘗試過溝通啦,都講過我想點,點解都係無用嘅」? 這個時候,我嘗試邀請學生分享與家人衝突的過程。 「你唔好再逼我同你去街啦,你都唔明白我,你根本都無聽過我講嘢。」 「你𠵱家咩都唔同我講,我點會明啊?」 「你就係咁樣,我先唔想同你傾啊!」 表達自己感受 對事不對人 透過這個分享,我邀請學生重新回顧這次對話,看看她和媽媽溝通的共通點。從對話中,發現她們都以「你」字開頭的句子去溝通,這種方式常讓對方感受到被批評或者責備。更重要的是,這種溝通方式未能把自己真正的需要及感受告訴對方。 而要達到有效溝通,我們鼓勵學生先要釐清自己內心深處的感受和需要。對於學生而言,於青少年發展階段中希望發展獨立自主,因而爭取更多的私人空間;但這種情况令父母很失落,孩子從前黏着父母,跟父母分享不同的事情,但轉眼長大後,變成了對父母愛理不理。這種不再親密的感覺,讓父母非常難受。 我在工作經驗中,發覺很多時候父母和孩子都很重視對方,因此才願意與對方溝通;但往往因為溝通方式不當而發生衝突。我亦留意到,孩子和家長發生溝通上的衝突,常常在於表達和接受信息上的落差。雙方若要溫和而堅定地表達自己,達至有效溝通,可以嘗試運用「我信息」的技巧。「我信息」並不單純是指以「我」字開頭的句子,而是能夠客觀陳述事實,表達自己對於此事的感受與期待。這種溝通方式可以清晰地讓對方接收到你真正的意思,亦讓人有「就事論事」的感覺,而非「對人不對事」。 用對方角度思考 互相理解 「我對你的要求感受到壓力,因為你希望我把周末兩日都預留給你,但我希望有多一點的私人時間。」 「我感到很難受,因為你減少了陪伴媽媽的時間。彼此陪伴的時間可以調整,但我希望感受到你仍然重視與媽媽的關係。」 我們鼓勵親子互相表達出彼此想法,即使問題未能瞬間解決,亦能產生互相理解的效果。當學會好好表達自己的感受,再用對方的角度來思考,建立雙向溝通的對話,親子之間的心已經大大拉近了。 人與人之間,關係衝突總少不免,文章提及亦只是一小部分的經驗分享,讓我們繼續一起努力學習相處之道吧! 文:許泓欣(香港家庭福利會註冊社工) 作者簡介:香港家庭福利會乃本港主要提供家庭服務的非牟利福利機構,致力推動和諧家庭關係,服務範圍包括綜合家庭服務丶兒童照顧服務丶綜合靑少年服務,長者及社區支援服務等。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9期]

詳細內容

多元導航:「家」多一點愛——冰山下的心聲

  「為什麼弟弟那麼難教!不能乖一點嗎?」 「哥哥真的很乖,從不會令我擔心,為什麼他就不能像哥哥一樣聽話呢?」 「每次收到學校電話,我都會很恐懼不敢接聽,因為估計到一定又是弟弟闖禍了。」 一名家長正在社工室,向我訴說着她對於管教孩子的煩惱。 她是一名家庭主婦,家中大小事務都希望安排得妥妥當當,尤其對兩個孩子更是照顧得無微不至。然而,對於如何管教就讀小四、患有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的弟弟,她感到十分苦惱。 弟弟非常好動,在課堂期間常會自行離開座位及騷擾鄰近同學,在家中也需要媽媽督促才能完成功課。過往班主任多次聯絡家長跟進弟弟的狀况,每次媽媽都會感到很大壓力和不耐煩,回家後更會責罵弟弟,令母子關係漸漸惡化。 「我真的不知道應怎樣做,以前照顧哥哥從來不需要花如此多精神。而且丈夫常抱怨我為何不用上班仍未能照顧好孩子,彷彿他們所有的行為都和我有關,他們的學業和行為就像我的成績表,如有任何過錯都是我一個人的責任。」 孩子頑皮=媽媽失職? 呈現於人前的情感,就像浮於水面的冰山;然而水底下其實潛藏許多情緒和想法,往往最容易被忽略。在媽媽的分享中,我們能發現弟弟比較難管教,固然令她無奈及不耐煩,但背後更包含了丈夫對自身的期望、兄弟間的比較,孩子的行為就像她的「成績表」,孩子不乖彷彿是她「管教不善」的責任。 經過數次與社工對談,媽媽漸漸敞開心扉,反思慣常以責罵的形式要求孩子配合,這種溝通模式長遠會影響親子關係;尤其在孩子踏入青春期後,很大可能出現反抗或拒絕配合等行為。作為家長,有沒有一些有效方法鞏固親子溝通呢? 正面的親子關係是維繫家庭幸福重要的元素。美國治療師Gary Chapman歸納出「5種愛的語言」,家長們不妨參考,嘗試在日常生活中與孩子一起實踐吧! 1. 肯定鼓勵的說話 孩子面對困境時,家長可多體諒其困難並給予支持,使孩子明白到父母感受到自己的努力,而且自己有能力把事情做好,從而建立自信心。父母雙方也可多溝通並分擔照顧孩子的責任,多欣賞伴侶在這段家庭關係的付出。 2. 適切的身體接觸 生活中充斥着各種壓力,不妨透過牽手、摸頭、擁抱等方式,讓雙方感受到被愛,更能促進親子間的親密感。 3. 精心的時刻 家長可為孩子精心安排一些家庭活動,例如假日野餐、遊玩,簡單如與孩子一起讀故事書,也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及關注。 4. 花心思準備的小禮物 孩子們都喜歡得到禮物和嘉許,家長可與孩子訂立一些學業或行為目標,當孩子達標便送上小禮物,提升成就感。 5. 愛心服務的行動 面對學業、社交等日常課題,孩子有時候會主動向家長撒嬌,希望得到關注。家長可煮一頓孩子喜歡的晚飯來打氣,這些小行動都能讓彼此感受到愛護及關懷。 文:麥俊源(香港家庭福利會註冊社工) 作者簡介:香港家庭福利會乃本港主要提供家庭服務的非牟利福利機構,致力推動和諧家庭關係,服務範圍包括綜合家庭服務丶兒童照顧服務丶綜合靑少年服務,長者及社區支援服務等。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5期]

詳細內容

多元導航:有效讚賞 唔怕讚壞子女

曾經有一名家長向筆者分享,他的孩子自信心低落,做任何事情也提不起精神。筆者向家長建議可以嘗試從日常生活入手,多稱讚孩子,家長卻反問筆者:「讚得多唔怕縱壞佢咩?」在華人社會中,有不少家長都抱着一個疑問:「常常稱讚孩子會使他們變得驕傲自負嗎?」無可否認,事無大小都誇讚會讓孩子變得自負,但是適當又有效的讚賞其實有助孩子建立自信和提高他的自我形象,如何讚賞也是一門學問。 讚賞有助孩子建立自信 有效讚賞的四大原則: 1. 適時 當孩子表現出正面行為的時候,家長要及時給予讚賞,過於延遲的讚賞將會效果大減。 2. 具體 在讚賞孩子的時候,說「你做得好好」 、「你好乖」會過於空泛,有時孩子也許未必清楚:「我到底是哪裏做得好?」家長適宜在讚賞的時候指出孩子具體的正面行為,避免含糊空泛,這樣可以鼓勵孩子繼續保持良好行為。 3. 注重努力的過程而非結果 我們有時稱讚孩子會說「你好聰明啊」、「你考第一,好叻啊」。然而,子女經常接受這類型的讚賞,有可能會變得只追求成果而忽略了過程中的努力。與其注重結果或輸贏,家長不妨嘗試強調達成結果的過程,着重孩子在過程中所表現的價值觀及行為。最後無論結果如何,子女都會懂得欣賞自己。 4. 認識及運用「性格強項」 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強項,正向心理學之父馬丁.沙利文(Martin Seligman)提出6種普世的美德,包括「仁愛」、「智慧與知識」、「勇氣」、「節制」、「公義」和「靈性及超越」,並由此延展出具體的24項「性格強項」。儘管每個人的「性格強項」都不一樣,但每個人或多或少也會擁有並表現出這些「性格強項」。認識「性格強項」有助於我們發掘孩子的優點,從日常生活中找到孩子值得被讚賞、欣賞的地方。 當孩子告訴家長他們在考試中獲得好成績時,家長可以即時讚賞孩子:「我見你每晚都好畀心機溫習(具體的努力),好欣賞你咁堅毅勤奮(性格強項)去為考試作準備。」而不是單單讚賞孩子「今次成績咁好,你好叻啊」!運用上述的讚賞小技巧不單可以加強孩子的自我效能感,更能夠推動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運用自己的性格強項,日後面對各種成長危機也能迎刃而解。 總而言之,有效的讚賞能夠推動孩子思考自己做得好及有進步空間的地方,同時亦培養孩子正向思維並提升他們實踐正面行為的動力。相反,在缺乏讚賞的環境中長大,孩子會變得負面、自卑,遇到挫折時容易一蹶不振。所以,從今天起,不妨嘗試以「今日有咩開心事」取代「做完功課未」,作為回家見到孩子的第一句說話,家長可以從孩子的分享中覺察他們的潛能,然後運用有效讚賞來開啟正向的親子對話吧! 文:陳慧玲(家福會註冊社工) 作者簡介:香港家庭福利會乃本港主要提供家庭服務的非牟利福利機構,致力推動和諧家庭關係,服務範圍包括綜合家庭服務丶兒童照顧服務丶綜合靑少年服務,長者及社區支援服務等。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40期]

詳細內容

多元導航:同理心 同你傾

每次舉行家長小組,我都會和家長作角色扮演練習。第一回合,A家長先分享一個自己喜歡的活動,而B家長要扮演一個對抗A的角色,無論A家長喜歡什麼也要反駁,質疑該活動沒有意義;第二回合角色轉換,由B分享一個喜歡的空餘活動,無論A先前有沒有參與過該活動,也要嘗試了解B喜歡該活動的原因。 練習結束後,我們會訪問家長在兩個回合的感想。大家的感受通常也很一致——不想跟一個只會反對、質疑自己的人繼續談話,但樂意和嘗試了解自己的人傾談。 反思親子相處方式 這個練習原意是讓家長反思他們的親子相處,究竟屬於「意見不同便反駁」,還是「和而不同嘗試了解」。維持親子關係與結交朋友相似,大家都想認識一個有共同話題、親切和善,即使意見不同也嘗試了解對方的朋友。父母要和子女維持和睦的關係,也應建基於這個概念。 家長也有不同興趣,可能是看韓劇或是烹飪影片。如果向伴侶、子女分享自己的興趣後,換來第一句是「吓?好無聊!」相信大家也不願意繼續分享。現在很多青少年享受投入網絡世界文化,喜歡上網玩「王者」、「食雞」,看YouTube、IG。但是家長對子女上網有很多憂慮,否定上網是「有意義」、「可取」的興趣。當青少年嘗試和父母提出希望上網時,不少父母很斬釘截鐵反對,擔心上網時間太長,或是容易接觸不良資訊。長久以後,子女認為父母不會理解,便會抗拒與父母分享自己在網絡世界吸收的資訊。當父母了解子女的事情愈少,憂慮便會愈多。最終可能釀成親子衝突,令親子關係更差,構成一個惡性循環。 開放溝通 從了解到理解 在家長小組練習中,當家長以一個正面的態度去了解對方喜歡的活動時,普遍聊天時間比較長,討論也較熱烈。記得有一對家長,B喜歡行山,A表現得十分熱切,了解B喜歡的行山地點以及推介路線。練習後訪問他們, B十分驚訝原來A本身並不熱中戶外活動,但也可以和他聊得興高采烈。 其實親子關係也如是,家長並不需要和子女有相同興趣才能聊天,只要懷着想更加了解子女、關心子女生活的心情便可。透過和子女聊天,家長能了解子女上網的習慣,繼而更理解子女喜歡上網的原因。從了解到理解,當子女感受到父母嘗試明白自己,自然願意分享更多想法和感受,建立融洽的家庭關係。 開放溝通小貼士: 以下是一些和子女開放溝通的小貼士,幫幫各位家長和子女聊天。 1. 什麼——你通常上網喜歡做什麼?玩什麼遊戲?上什麼社 交平台? 2. 如何——遊戲是如何玩的?你如何用IG? 3. 誰——你喜歡和誰一起玩遊戲?你的IG追蹤了誰? 4. 推介——可以教我一起玩遊戲嗎?有好看的影片嗎? 文:葉泳彤(香港家庭福利會網絡教育及輔導服務註冊社工) 作者簡介:香港家庭福利會乃本港主要提供家庭服務的非牟利福利機構,致力推動和諧家庭關係,服務範圍包括綜合家庭服務丶兒童照顧服務丶綜合靑少年服務,長者及社區支援服務等。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6期]

詳細內容

多元導航:推動家中孫悟空學習的小技巧

「姚sir,我仔仔喺屋企成日都坐唔定,每晚叫佢做功課都好似打仗咁,好辛苦啊!」 「明明做功課係學生嘅本分嚟㗎嘛,點解佢講極都唔聽㗎呢?」 「我就係知道讀書嘅重要,所以先要佢畀心機讀書,唔通做父母嘅會想佢唔好咩?」 ADHD童表現 與父母期望有落差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從患有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Attention Deficit /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學生父母口中聽到以上說話。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的主要症狀包括難以集中注意力,活動量過大和有衝動行為。因此,患有ADHD的學生在學習上會較一般學生難以集中,需要花費較多的心神去完成作業和溫習。然而,父母都希望能夠和孩子分享他們的經驗,讓他們少走彎路,順利踏上康莊大道,望子成才。可是現實中父母的提醒往往未能如願,雙方甚至會因為這些提醒而出現衝突,繼而影響親子關係。這樣的結局相信是每一個父母都不希望看到的。 製造安靜乾淨環境 不限制坐姿 父母大多會從孩子現在的行為預計他們長大後的模樣,所以他們希望透過推動孩子從小改變,繼而為孩子的將來作好準備。然而和父母相比,孩子不明白為什麼完成功課就等於擁有美好將來,因此動力欠奉乃是常事。而對患有ADHD的學生而言,學習的阻力會更大,因為他們要花費大量的心神在這件難以取得成就感的事上。坦白而言,學習對患有ADHD的學生來說是一件苦差,他們要一直控制自己把注意力放在「沉悶」的書本上。家長用「將來的美好生活」這個願景去推動孩子學習,對孩子來說實在是遙不可及和虛無縹緲。比起描繪將來,當下的幫助更能夠協助孩子完成功課。不妨參考以下幫助孩子完成功課或溫習的方法: 1. 製造安靜的環境 2. 製造乾淨的環境,孩子視線範圍內保持整潔,避免出現功課以外的物件 3. 不限制孩子坐姿,容讓他們以自己舒服的方式完成功課。 4. 適時休息「放電」 5. 讓孩子有釋放精力的空間 上述幾個小建議雖然簡單,但都能夠有效地幫助患有ADHD的學生提升注意力完成功課。家長在推動子女學習時,亦可嘗試運用這些較為具體和清晰的小方法,既能避免衝突,更能有不俗的成效呢。 文:姚志能(註冊社工) 作者簡介:香港家庭福利會乃本港主要提供家庭服務的非牟利福利機構,致力推動和諧家庭關係,服務範圍包括綜合家庭服務丶兒童照顧服務丶綜合靑少年服務,長者及社區支援服務等。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2期]

詳細內容

多元導航:抑鬱青年的內心世界

琳琳是一名就讀中四的女生,外表婷婷玉立,樣貌娟好,眼神卻總是黯淡無光,氣息陰沉。年紀輕輕的她於一年多前證實患上中度抑鬱症及焦慮症,需要定時服藥及到醫院精神科覆診,她也會經常找學校社工陳sir傾吐鬱結。 「爸媽只逼我讀書,很少陪我傾談」 琳琳:「陳sir,其實人生有什麼意義呢?我為何要努力讀書和生活呢?」 陳sir:「琳琳,陳sir很欣賞你認真反思,在回答你之前,我想問如果1至10分,你會給自己多少分呢?」 琳琳:「 ……我給自己3分。」 陳sir:「有什麼原因讓你給自己3分評價呢?」 琳琳:「我讀書不好,什麼事也做不好……」 陳sir:「琳琳你似乎太輕看自己……」 琳琳:「爸媽一直只會逼我讀書,可是無論我多麼努力,甚至得到90多分,他們都只會提及我的不足之處,批評一番。除了讀書,我不能參加課外活動;除了讀書,我什麼也不懂。爸媽除了跟我討論學業,他們很少花時間陪我傾談、關心我的近况;學校的同學也對我不好,經常欺凌我……」 陳sir:「我能明白你一直以來的無奈和壓抑。」 琳琳:「陳sir,我真的很迷惘、很混亂,我實在不知人生路如何走下去……」 聽到琳琳的處境,讀者認為可以如何幫助這名年輕人走出困局,重新出發,塑造屬於自己的美好人生呢? 青少年缺乏人生經驗,對很多人生課題都感到迷惘。若成年人能及時引導,就能有效避免他們患上情緒或精神病。不少迷惘的青少年會思考一些空泛的人生課題,尋找不到明確答案更令他們鑽「牛角尖」,家人或長輩的開解及關懷在此刻尤其重要。 獲父母師長讚賞 建立自信 青少年是在尋找身分認同的階段,對自己的評價或偏低,他們能透過參與不同的課外活動接觸多方面的知識或技能,從中學習關愛別人,並發掘自己的優點和弱點。另外,若青少年能獲得父母和師長接納、認同和讚賞,便可建立安全感及自信心。父母或師長應該多花時間陪伴青少年,關心他們的需要,了解他們的心事,並指導他們如何跟同輩相處,建立穩定及良好的社交生活。 當青少年能獲得正確的指導,以及有效地建立自我,便可進一步確立自己的人生方向、健康成長,長遠發展自己喜歡和有意義的生活。 文:李國偉(註冊社工) 作者簡介:香港家庭福利會乃本港主要提供家庭服務的非牟利福利機構,致力推動和諧家庭關係,服務範圍包括綜合家庭服務丶兒童照顧服務丶綜合靑少年服務,長者及社區支援服務等。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27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