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子歸加:Christmas is to give but not to take

在美加,感恩節後就正式進入聖誕季節。有關聖誕的東西,有點像我們的中秋月餅,幾乎一個月或更早之前,已開始在各處出現。聖誕節是一年裏最重要節日,不管有沒有宗教背景,每個人都翹首以待。大部分人一早就安排好聖誕假期,不論是旅遊或回老家,很多人都會遠行;就算留在本地,都會有短程旅遊,或安排很多不同節目。總之12月下旬基本上是全城停擺,一點生產力都沒有。 12月下半月都在放假,那麼上半月呢?自然是準備放假。香港人在放假前總是提心吊膽,要把手上工作好好交帶才敢走開。在這裏可能大家對聖誕月的工作進度沒有什麼期望,所以根本不會想要把工作交帶好。比起工作,更重要就是趁所有同事還在辦公室時,所有聖誕節要做的世俗事務全部做好。首要當然是送聖誕禮物。感恩節的黑色星期五減價不是沒有原因,很多人都要趁機蒐購聖誕節禮物。一年裏幫助自己最多的人,都要送上聖誕禮物。 老闆變下人 送禮服侍下屬 在大時大節收買人情,難免令人想起華語地區新年送禮的傳統。然而不同的是,送聖誕禮物,更多情况是由上級送給下屬,感謝下屬過去一年辛勤工作,幫自己團隊作出貢獻。公司職位愈高,聖誕愈是大出血。不過說到最後,都是為了感謝他人。 這情况也延伸到去其他聖誕活動。譬如公司會有聖誕晚宴,由公司出資宴請所有同事。又或者,會有一個所謂「經理早餐」的活動,由公司出資或部門主管合資買來早餐,再由部門主管負責做侍應,招呼接待同事。部門主管這時候要完全放下身段,任由差遣。這活動目的,亦是為了要謙卑地感激同事過去一年的合作和努力。除了宴會之外,公司又會搞義賣、聖誕果籃抽獎等,為一些機構籌款。 總體來說,聖誕節並不完全有關消費,反而是對身邊人表示感恩的日子。除了小孩子奉旨有聖誕禮物之外,對其他人來說,聖誕節絕對是一個施比受更重要的節日。 家長、校長做早餐答謝教師 聖誕節在學校裏也是頭等大事。聖誕節音樂會固然少不得,其中更有別開生面的活動,小朋友可以穿睡衣回學校(而且睡衣花樣愈來愈多,快要和萬聖節看齊),然後由家長即場準備新鮮班戟,讓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在學校裏吃早餐。這個活動多少像成人世界的「經理早餐」,由家長去招呼老師,感謝老師過去一年耐心教導孩子。值得注意的是,校長也是服務團隊之一,要去招呼老師和學生,因為像我之前說,在學校裏,老師和學生才是主角,校長不過是打雜總管。哈哈! 2019年過得很不容易。但是看着孩子無憂無慮的笑臉,我們會知道世間再困難,都得往前走,為孩子準備更好的社會而努力。 《遊子歸加》到這裏暫時告一段落,以後繼續在臉書專頁上和大家分享與孩子在加拿大生活的點滴。多謝一路以來的支持,再見。 作者簡介﹕正職工程,兼職臉書專頁《馬拉松看世界》的責任編輯。最想有一天不用工作,可以全職跑步跑山。中年回流加拿大,一切重新開始。每天和兩個孩子闖蕩加國大世界。著有《馬拉松‧歎世界》。www.facebook.com/edkinphoto 文:Edkin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73期]

詳細內容

遊子歸加:環保責問

歐西各國颳起環保旋風,來自瑞典的Greta Thunberg也來到加拿大。 Greta自2018年在瑞典國會外靜坐要求政府面對地球暖化的威脅,之後化身年輕環保議題象徵人物,游走各國演講,登上聯合國講台,不猶豫、不畏懼的形象深入人心。Greta最廣為人熟悉的演說,就是在聯合國氣候峰會上以「How dare you」作展開句,嚴厲譴責各國政要對改善地球暖化軟弱無力,無度地消耗將來一代的地球,讓下一輩為這一代破壞環境埋單。 「How dare you」年輕人為環保發聲 那次演講之後,「How dare you」成為各地氣候問題示威的宣傳名句,示威者把它寫成大型標語。「How dare you」是一個相當兇悍及嚴厲的表達句;但由Greta那樣的年輕人說出來,卻是鏗鏘有力。各國對二氧化碳排放這樣消極,地球溫度提升一度覺得事不關己,下一代面對的環境破壞和汚染問題,恐怕已是欲救無從。他們憤怒也是合情合理吧。 在加國課堂內,教師亦有提及Greta的事迹。加拿大對於環保教育一向不遺餘力,新一代對這個議題認識很深。Greta自然成為學生們尊崇的人物。她在加拿大幾個城市巡迴演講,在地環保團體配合遊行,向政府表達強烈關注環保問題的信息。 在溫哥華舉辦的環保遊行,很多家長都有帶同孩子參與。孩子們對於這個議題都很清楚了解, 絕對不只是人云亦云。遊行前,孩子們在超級市場收集回來的紙皮上畫上各種標語,感覺絕不兒戲。當然「How dare you」也是標語之一。那帶有童稚的筆觸,配合小孩子聲嘶力竭地叫出來的口號,作為一個有良心的大人,實在心虛了一下。因為孩子們叫這個口號的時候,還沒懂得世界有各種妥協和困難,他們的訴求是出於自身對社會關心,所以更加真誠動人。 但厚顏無恥的大人在哪裏都一樣多。當Greta毫不閃縮地對各國政要責問環保問題時,有很多人覺得她是環保團體的戲子,亦有人挑剔她生活上各種消費,說除非她祼身赤足茹毛飲血,不然不應對環保議題指手畫腳。更甚者,有人在她患亞氏保加症上大做文章,當她有精神問題,作人身攻擊。畢竟只是一個孩子,提出的又是實實在在的問題,為什麼大人不檢討自己,卻要對一個孩子作出全方位批判? 這也許是大人對真誠訴求感到虛怯的表現吧?由於無法漠視,唯有通過打擊或污名化等手段,將對方從道德高地拖下。 生產商推行回收計劃 挽形象 不過,新一輩對環保要求和認識愈來愈深,各方面都需要正面面對。例如,獲利甚豐的咖啡膠囊產品,媒體和民眾大力聲討它無法回收,造成嚴重環境問題之後,生產商要大力推行自家回收計劃來挽回產品的形象。世界潮流浩浩蕩蕩是無可抵擋。就像煙草公司,都無法抵抗真理和良知前進。

詳細內容

遊子歸加:公正價值觀 助孩子學公義

最近常常和孩子討論,我們現在的公民社會是怎樣由人民公約組成,如何由武力維持安定的原始社會,演化成為今天以所有人共同利益為前提去保持和平的社會。這個聽起來好像很困難的題目,孩子神奇地一聽就明白。 過往犯種族罪行 加國深刻反省 孩子對於公義的高度認知,要多得加拿大講求公平公正的價值觀,以及在學校裏舉行各種宣揚平等權利活動。Pink Shirt Day就以防止校園欺凌和性別多樣化作為主題,Terry Fox Run就頌揚以自己生命去燃亮希望,9月舉行的Orange Shirt Day,是加拿大對自己犯下的種族罪行,作深刻反省和教育。 加拿大立國短短150年,雖然沒有發生像德國納粹的滔天罪行,但也有她的黑歷史。西方過往幾百年殘酷不仁的殖民歷史裏,倚仗着先進的技術優勢,殘殺和殲滅了不同地方的原住民族。美國、加拿大和澳洲在開發過程中與原住民族的衝突數之不盡。即使到了20世紀,對原住民族的歧視都沒有消減。白人社會不但沒有尊重原住民族的語言和文化,更加視他們的社區為罪惡溫牀。 為了把原住民的「問題」「連根拔起」,當時加拿大和澳洲曾把原住民孩子,強行從原生家庭帶走,集中放在寄宿學校接受「西式」教育,以期長大後可以「融入社會」。 這個政策不但有違倫理,斷絕了原住民的文化繼承,更牽涉到不少虐待和性侵案例。計劃最終沒有創造出「融入社會」的原住民,卻製造了一群飽受精神傷害,失去至親和文化的原住民。縱然相關政策已經在70年代初被取締,但曾經受影響的孩子卻一輩子活在陰影中。這種族罪行成為了加拿大和澳洲歷史上極不光彩的一頁。政府到2008年,才正式向受害原住民道歉。 如今加拿大政府除了補助原住民學業和就業外,也舉辦很多活動,重新培植他們的文化。學校定期有原住民來講述原住民歷史和故事。在2013年,一名原住民在學校訪問提起自己被送到寄宿學校裏第一天,祖母送給他的橙色T恤就被沒收,換上制服。被沒收T恤,象徵了寄宿學校剝奪他們本來擁有的權利。這個故事在媒體廣泛傳播。後來加拿大很多學校把9月30日定為Orange Shirt Day,邀請原住民向小學生講述寄宿學校這段慘痛歷史。 坦誠面對錯誤最重要 這種教育,讓我想起德國柏林,二次大戰德國納粹暴行的資料,無處不在。現代的德國人,用最認真沉痛的心情承認過錯,避免再發生這種可怕事情。我想,近代歷史中,很多政府都犯了侵犯其他族裔權利的罪行。最重要是能夠坦誠面對錯誤,教育下一代,讓他們避免重複錯誤! 晚飯時,我再一次問小朋友Orange Shirt Day起因和意義,他們非常準確地說出來龍去脈。孩子可以學習正確價值觀,對其他人有同理心;不會因為受到偏頗的愛國教育,而對其他民族的苦難置諸不理。就這一點,抵得上移民加拿大的所有代價。  

詳細內容

遊子歸加:成年人的責任

反修例引發的示威延續了3個月,每個周末都有各式各樣的示威活動,各區連儂牆,在張貼與撕毁之間的對抗與衝突,更是將不同意識形態之間的抗爭,帶到每一個人的日常。成年人活在這種衝突不斷的環境下都覺得透不過氣,對孩子和青少年的影響有多深,大人們有沒有考慮過? 每天的語言和肢體衝突,孩子看在眼裏,影響遠超我們想像。孩子的黑白對錯世界觀應該相對簡單,本來,我們教導每一個人都要守法忍讓,警察負責維持社會治安、捉拿壞人。但現在許多衝突現場中,警察涉用過度暴力的畫面無日無之,當孩子問及為什麼警察要打人時,家長都會感到無言以對。如果說警察不好,那麼我們怎麼跟孩子解釋什麼是社會秩序?但難道在孩子前面,對警察那種明顯過分的暴力大表讚揚? 社會黑白顛倒 影響孩子成長 這個政府和警察根本就沒有想過,現在情况不但讓年輕一輩感到絕望,更令孩子暴露於黑白顛倒、亂七八糟的社會環境中。無論對家長和教師來說,要教導孩子認識簡單的真善美都變得十分困難。如果在小時連黑白對錯的觀念都搞得模糊不清,以後就無法形成一套大部分人接受的社會公義,這個社會是不可能安穩。 以前讀生物科時學到,愈擅於養育兒女的物種,存活機率愈高。為人父母,有責任去為下一代營造一個更好的社會環境。但是如今的香港,有沒有為孩子準備一個可以放心發展,一個擁有憲法所定下各種自由而又免於恐懼的社會? 沒有。政府為了保持權力,被指放任警察不依通例行事;人們因為自己私人言論而遭受解僱。 成年人一直擁有相對公平正義的社會,但沒有好好保護,還要在其手上遭到破壞。對於許多認為正值收成期,又覺得年輕人在這個社會no stake的成年人來說,會否反省我們沒有盡到自己的社會責任? 別讓港人自絕於世界文明 加拿大臨近大選,現任總理杜魯多謀求連任,但政敵用盡方法挖掘出不利於他的新聞。最近有人找出他在十多年前的舊照,指他在一個化妝派對中裝扮成阿拉伯人,把膚色塗深,這個膚色問題就被對手炒作成為種族歧視。杜魯多最後為自己缺乏敏感度而公開致歉。這件事情在香港人眼裏看來可能覺得小題大做,但是加拿大經過幾十年努力,盡量進行種族與性別平權,膚色絕對是一個不能用來開玩笑的禁忌。對一國之首這種近乎吹毛求疵的嚴厲,正是加拿大國民對種族平權這個價值寸步不讓的體現。 現代西方的普世價值,都在努力修正人類過往的錯誤。 納粹思想、種族集中收容改造、種族歧視、性別歧視等,都被現在普世價值絕對摒棄;不但不可以用來攻擊其他人,就連開玩笑都不可以。 在經濟地位上,香港、東京、倫敦和紐約等大都會齊名。市民的價值觀亦與西方普世價值接軌,這是不爭的事實。然而為什麼現在的香港,警察竟公然涉及濫暴,使用「曱甴」這類帶有嚴重歧視的字眼來形容示威者?家庭成員如果開口埋口都用「曱甴」來形容人,對小朋友的價值觀有什麼影響呢?我們是想要能與世界接軌的下一代,還是想香港人自絕於世界文明?

詳細內容

遊子歸加:氣場之煉成

我這一輩的爸爸,應該都會記得有一個充滿星味,人氣恍如球星的球證哥連拿(Pierluigi Collina)。 哥連拿之所以令人難忘,不但因為他樣貌出眾(不是俊俏那一種,而是充滿威嚴,再加上形象鮮明的光頭),更因為他在球場上判斷準確、不怒自威的氣勢,令當時所有球星和教練都乖乖臣服於他的判決之下。他的判決,奠定每場經典賽事的生死一刻,甚至可以說,哥連拿就是現代足球球證的典範。 球證壓力 不小於球星 但是球證這條路是怎麼走來,卻似乎沒有人在乎。這個問題,直至我參加孩子球會的開季簡報會才獲得答案。 然而在實際的情况,球證往往是最不討好的崗位之一。裁判做得好鮮有掌聲,但一有失誤,就和比賽的結果一起「遺臭萬年」。球證要承受的壓力,一點不會比備受矚目的球星小。我們知道優秀的球星一般都是在地區小賽中脫穎而出,被球探相中再轉到更大型的球會,然後步步成名。但是球證這條路是怎麼走來,卻似乎沒有人在乎。這個問題,直至我參加孩子球會的開季簡報會才獲得答案。 球證也有學習計劃 簡報會上,總教練語重心長地和各家長義工說,小學階段的訓練,着重培養基礎技術,培養孩子的足球意識。所以每周要讓他們盡量嘗試不同的位置,從而發掘個人的強項。除了各個小球員之外,場上的球證也是學徒,不過是初中生的年紀。他們會走錯位,會錯判,也會看漏了某些犯規動作。然而這些都是學徒球證的成長過程,在這個年紀的比賽,學習比起輸贏更重要。做家長的要幫忙開導孩子,切忌對輸贏過分上心,更不要在言語或肢體上衝撞球證。 這我才知道,原來球證都有學習計劃。本地聯賽要求必須要有持牌球證在場,球證出場是要收費,時薪還要相當優厚。但要拿這份人工倒是沒有說得那麼輕易。我們做球迷的時候常咒罵球證執法不公,但球證是鳴笛不回,一個誤判就可以改寫賽事的結局。哥連拿可以在過億人次收看的世界盃決賽上吹罰十二碼,卻不是把哨子隨便給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有這個信心吹罰的。 以前我常常以為球證是為了個人興趣而參加的副業,卻沒有想過球證和球員一樣都要從小培養。 累積經驗 育成信心 在地區球會內對球證工作有興趣的小朋友,可以在中一的時候開始做球證學徒。球會內持牌的球證就是他們的師父。一開始的時候先擔當小學生球賽的球證,然後一步一步負責愈來愈大規模的賽事。回心一想,這件事真的非同小可:一直有做球證學徒的孩子長大之後立志要當球證,到他們成年考牌的時候,早已經是執法好幾年的熟手了。在場上即使遇到什麼情况,也可以頂得住壓力,信心十足地吹罰。這種由經驗所給予他們的權威感,令所有人信服的氣場,真正是贏在起跑線,其他遲開始學習的人根本難以追趕,也正是人才培訓中最重要的無形資產。 哥連拿在場上的判決舉重若輕,卻沒有多少人知道他早在17歲已經開始做學徒球證。要成就孩子們的信心,就是從不怕他們犯錯,讓他們勇於嘗試開始。這一點,練足球跟教育小孩子,道理絕對一樣,做父母的也要莫失莫忘。  

詳細內容

遊子歸加:小學排名榜

臉書上有一個香港人回流加拿大的討論組,最近一篇帖文登出之後,群情洶湧。帖文的內容大致上是某家長正準備回流溫哥華,希望找一家排名好的小學才決定購置物業的地點。於是這位有心的家長就請教已經身在溫哥華的組員,哪一家小學的排名比較高。 查問加國名校榜惹批評 最激動的回覆,莫過於「別把香港的一套帶來加拿大!」 這樣一問,令很多組員相當惱怒。不少人都表示學校的排名其實不怎麼重要,升中是根據地區而直升,小學低年級的學習也不記分,又何必讓孩子這麼緊張?最激動的回覆,莫過於「別把香港的一套帶來加拿大!」 唉!看看哪間學校成績好名氣大,然後才搬進校網,這樣的做法不是很合理嗎?大家激動什麼呢? 不妨想一下,我們對小朋友的學校派位真正緊張的是什麼?亞洲人社會,總會覺得供書教學的終點應該是大學畢業(而且還要是能夠搵錢的實用科)。正因如此,就會想孩子能念上一間成績好升學率高的中學。想要入這種「好」的中學,最好當然是之前已經在念直屬或有聯繫的小學。如此類推,到最後會連幼稚園和幼兒班都變成競爭的起跑線。 「成人禮」 自我裝備投身社會 在加拿大,傳統來說中學畢業就已經是長大成人,父母的責任就到此為止。 但是在加拿大,傳統來說中學畢業就已經是長大成人,父母的責任就到此為止。讀大學與否完全是個人自由。大學收生,成績未必一定最重要,學生想進入心儀學系的意志才更關鍵。而大學入學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戰場,反而是在大學最後一兩年,要千方百計爭奪大公司的實習生職位,打通人脈關係,確保畢業之後就業,這些才是一個年輕人的「成人禮」。 其實不少家長都覺得,孩子年紀小的時候,能夠有充分休息和參與體能活動才最重要。奈何香港整個社會的風氣,很難說服自己由得小朋友的升學「隨遇而安」。最後發現,想要一個可以讓小朋友開心隨意地追趕跑跳,早睡早起的環境,原來只有離開香港才可以做得到。在小朋友念書這一方面,必定是眾多家庭回流的最大原因。 反璞歸真 孩子感受最重要 但不是鄰家的飯就特別香,怪獸家長哪裏都有。在北美,小孩不進長春藤就不心息亦大有人在。以升讀名校比率高作為賣點的私校一樣有,還要極之搶手,入學要求之高和香港的直資名校有過之而無不及。學校排名榜,北美一樣有,同樣也是私校名列前茅。入不入名校,還是個人的取捨。小孩是天真無慮的,倒是父母可以問問自己,畢業之後的人生,是名校畢業,還是個人際遇最有關係?自己小時候,最快樂,這對日後人生影響最深遠的是不是小學的學習? 對我來說,孩子急不及待想要快點放完暑假回去上學,這種心情才真正彌足珍貴。 作者簡介:正職工程,兼職臉書專頁《馬拉松看世界》的責任編輯。最想有一天不用工作,可以全職跑步跑山。中年回流加拿大,一切重新開始。每天和兩個孩子闖蕩加國大世界。著有《馬拉松‧歎世界》。 文﹕Edkin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09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