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講你知:同理心化解校園欺凌

校園欺凌近期備受關注,港大、中大和嶺大團隊在今年訪問了19所中小學逾3000名學生,發現近四分之一的小四、小五學童在過去一年曾遭受校園欺凌,其中言語欺凌比肢體欺凌更普遍。我們「夥伴學校」一名讀小五的連同學也遭遇校園欺凌,常被同學排擠和取笑,沒有人願意和他做朋友,「我在學校感到不開心,同學們都不在乎我感受,只顧着自己玩耍,對我視而不見,彷彿我是『隱形人』」。 鼓勵犯錯者表達感受 面對類似連同學被欺凌的情况,不少教師和家長或傾向嚴厲處罰,好讓學生分辨是非。然而,學生受罰後不反駁,未必是心悅誠服,嚴懲更可能產生反效果,使學生更「叛逆」,不僅無法減少校園欺凌和衝突,還破壞師生及親子關係。 心理學中的「羞恥羅盤理論」可以解釋這一現象。精神科醫生Donald Nathanson提出,當人因犯錯或受罰而感到羞恥時,會出現4種反應:「攻擊他人」,即推卸責任或怪罪他人;「逃避否認」,即為自己找藉口,甚至出現沉溺行為;「攻擊自己」,即自暴自棄;「退縮躲藏」,即孤立自己或逃避。這些反應都是當人覺得不受尊重和接納時的自我防衛機制。 為了幫助學生察覺並轉化這4種情緒反應,真誠地面對自己的行為及對他人的傷害,我們必須「對事不對人」,將犯錯者與其行為分開看待。當學生覺得受到尊重與公平對待,而非一開始就被要求道歉,他們才願意打開防衛的心,去同理受害者,並心甘情願地承擔責任、修補關係。因此,除了懲罰之外,我們還要鼓勵他們理解並表達自己行為背後的感受與需要。 營造安全空間 雙方平等溝通 連同學的班主任馬老師曾參加我們的「善意溝通」培訓,她決定在課堂上建立一個不批判、平等且安全的空間,運用「感受需要卡」來促進全班對話。為了確保同學們安全地分享心底話,馬老師事先聆聽了連同學及其他同學的心聲,並與他們分別協商,營造一個安全空間,讓各方輪流表達並理解彼此的感受與需要。 在課堂上,馬老師首先邀請班上同學分享對連同學的印象和感受,同學們紛紛表示:「玩耍時,連同學會突然走過來做一些奇怪動作,讓人不安。」「連同學會突然站起來妨礙大家,裝作性感的樣子,讓我非常厭煩。」老師並沒有對此評論或指摘,而是請連同學選擇一張代表自己感受的卡,並引導大家同理連同學的感受與需要:「連同學感到妒忌,大家能否試着理解,他為何會有這樣的妒忌感?」「他感到孤單,誰能理解他為何會感到孤單?」 由於班上同學有空間表達自己感受,並得到老師接納,因此他們能夠卸下防備,代入連同學的經歷去反思:「我明白了他做這些動作是為了吸引我們注意,想和我們建立友誼。」老師也鼓勵同學們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修補與連同學的關係。於是,同學們紛紛走到連同學身邊,擁抱他、鼓勵他,主動與他交朋友,讓連同學感動得流眼淚。連同學也願意向其他同學表達歉意,並承諾不再用以往的方式騷擾他們。隨着關係改善,連同學漸漸變得開朗,並持續學習如何與朋友相處。 歡迎大家上網觀看。 本文記載的「夥伴學校」故事,亦獲得有線新聞節目《小事大意義》的採訪,主題為「敢說感受」。歡迎大家上網觀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qvAliU1Hkc 文:李楚倩(「JUST FEEL感講」項目主任) 作者簡介:註冊非牟利機構「JUST FEEL感講」的願景,是轉化學校和家庭的溝通文化,透過支援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攜手共創同理心校園和家庭文化,提升孩子的身心靈健康。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31期]

詳細內容

感講你知:孩子機不離手 如何是好?

孩子成為「低頭族」,終日沉迷上網、「講極唔聽」,相信是很多家長的煩惱源頭。東華三院心瑜軒近期的調查發現,三成半家庭因同住孩子使用電子產品而增加衝突,其中小六家庭的數字更逼近五成,不但令家長的精神健康轉差,嚴厲的教養更會增加孩子過度使用電子產品的情况,演變成惡性循環。以下讓我分享3個「善意溝通」的方法,希望幫助家長促進親子溝通,提高子女的「自我認知」和「自我管理」能力,戒掉「機不離手」的壞習慣! 先處理自己心情 再處理事情 「善意溝通」鼓勵我們在「同理他人」前,先「同理自己」,覺察和接納自己的感受,盡力確保自己有充分空間時,才與別人連結,避免產生傷害。因此,當在與子女相處時感到壓力,大家可以用不同方法平復自己的情緒,例如輕輕握手5秒,由1數到10,深呼吸5下,好好愛自己才能好好愛孩子呢! 美國精神科醫生 Daniel J. Siegel在他的名著《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中,將人的大腦比喻為兩層高的房子,分別是上層腦(理性腦)和下層腦(情緒腦)。當人處於平靜狀態,上下層腦緊密連結,人能作出理性選擇,有效接收資訊和表達自己,甚至同理他人。然而,當人承受壓力、攻擊或批評時,下層腦會變得不穩定,像地震一樣,整棟房子隨之變得不穩。這就是為何有些孩子受到嚴厲責備時會變得激動,「聽唔入耳」家長的說話。同樣,當家長情緒不穩,他們也難以連結理性腦,去同理孩子的感受和需要,並開啟有效對話。 啟發式提問取代命令 提升自我認知 「善意溝通」提倡「我們所做的每件事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當我們的需要得到滿足,就會帶來正面感受,促進我們的身心靈健康。電子產品也未必是萬惡之源,縱使過度使用或令孩子分心、損害健康,阻礙學生滿足「效率」和「休息」等需要,但電子產品同時能幫助孩子促進人際關係、搜尋有用資訊,有助學生滿足「友誼」和「學習」等需要。在資訊爆炸的年代,即使是大人,很多人都會懼怕錯失資訊(Fear of Missing Out, FOMO),與朋友圈或世界脫節,頻繁使用電子產品則能滿足「安全感」的需要。 因此,與其只是限制或禁止孩子使用電子產品,家長可用「啟發式提問」取代命令,引導孩子了解自己使用電子產品的需要或原因,也幫助孩子思考會否忽略了其他重要的需要,例如:「我想知多啲你睇緊啲咩,你可唔可以同我分享吓呀?點解你咁鍾意睇呢個嘅?」「我見到你睇咗一個鐘片,隻眼會唔會覺得攰呀?」此舉能提升孩子的「自我認知」,使他們往後能有意識地選擇是否使用電子產品。 平衡不同需要 建立健康新習慣 在凱瑟克基金資助下,我們根據「數碼智商(DQ)」框架設計有關科技使用的「社交情意教育課程」,幫助學生安全和負責任地使用電子產品,並面對科技帶來的交友、個人價值等挑戰。 其中一課「需要魔法版」,教導學生按照休息、學習和玩耍3種需要平均安排不同活動,盡量避免偏向其中一種而帶來負面影響。學生在課後的一星期記錄當天休息、學習和玩耍的時間,回校與同學互相分享自己的實踐,培養他們的「自我管理」能力。此課也牽涉「善意溝通」的概念——「健康的人可以透過不同策略滿足同一個需要」,指的是即使「玩耍」的需要也不止是「打機」能滿足到,做運動、桌遊等也是有效的策略,因此家長可引導孩子思考不同可能,避免過度使用電子產品。 萬事起頭難,家長可幫助孩子由小事做起,建立一些具體、容易開展的新習慣(列明何時、何地、做什麼),例如每日飯後花15分鐘到樓下散步,其間不用任何電子產品,逐步減少電子產品對孩子造成的負面影響。 文:李楚倩(「JUST FEEL感講」項目主任) 作者簡介:註冊非牟利機構「JUST FEEL感講」的願景,是轉化學校和家庭的溝通文化,透過支援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攜手共創同理心校園和家庭文化,提升孩子的身心靈健康。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26期]

詳細內容

感講你知:先處理心情 再處理事情

教育局於今學年推出《4Rs精神健康約章》,超過400所學校響應呼籲,全面推廣校園精神健康。我們其中一所「夥伴學校」——粉嶺公立學校也把握開學周,在全校所有班別推動班級經營課,透過「平靜選擇輪」和「善意溝通魔法學校學生證」等趣味活動,促進師生、同學之間關係,提升學生對校園的安全感和歸屬感,從而更願意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情緒管理兩大「法寶」 「同學們,大家記得上年我們學過什麼冷靜自己的方法嗎?」在小二的班級經營課,教師帶領學生製作「平靜選擇輪」前,先回顧上年在社交情意教育課的學習。學校自上年與我們合作,以全校參與模式推動情緒教育,其中的社交情意教育課程與班級經營課程相輔相成,幫助學生鞏固和應用社交情意技巧和知識。 面對教師突然「問書」,一班小二學生不但沒有迴避的眼神,還紛紛舉手搶答:「深呼吸!」、「緊握雙手!」、「Iron Man!」說畢,他們即場示範「變身」成鐵甲奇俠,把身體伸直和放鬆,維妙維肖的樣子惹得全班都開懷大笑,課室瞬間瀰漫歡樂氣氛。教師也十分欣慰學生把各種冷靜方法牢牢記住。從小學習關顧自己的感受,有助預防情緒和行為問題。 重溫過後,就是製作「平靜選擇輪」的時間,輪上除了印有學生學過的3種冷靜方法,他們還畫上另外兩種平日放鬆的方式,例如閱讀、聽音樂、做運動、打機等。這個「平靜選擇輪」也成為了每個學生獨一無二的「錦囊」,在他們面對困難、情緒不穩的時候,就可轉動輪盤,使用不同方法幫助平靜身心。 課堂另一個活動是製作「善意溝通魔法學校學生證」,讓學生填上自己的興趣和當刻感受,幫助他們與其他同學和教師建立關係外,也讓教師了解學生開學的狀態,有需要時能適時提供支援。教師分享,在課堂上觀察到有個平日開朗的女生,當天有點沉默,並在「學生證」上畫了難過的表情,教師上前詢問,女生表示「家人快要離世了」。教師在課後趕緊致電家長了解,發現只是一場誤會,鼓勵家長盡快向學生解釋清楚,該學生緊張的心情很快也紓緩了。 建立互信 學生主動分享 教師得以識別有情緒需要的學生,關鍵在於互信的關係,讓學生有安全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需要,這也是我們與「夥伴學校」共建「同理心校園文化」,期望達成的效果。教師表示以前或會着重教學和學生的學業,近年則更重視學生的情緒,並透過鼓勵他們建立更深厚的師生關係。再加上學校推動情緒教育,教師觀察到學生社交情意能力有顯著進步,他們比起上年更懂得適當表達感受,有些學生更會主動與教師分享自己的狀態。 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教授最近的訪問也與我們的理念互相呼應,他指應對學童精神健康問題,以「三層應急機制」及早介入,處理高危學生問題未必足夠,因去年八成自殺學童都沒有精神問題紀錄。葉教授認為建立校內關懷文化更加重要,呼籲學校提供空間,讓師生建立互信關係,以了解學生的不同需要,並提供支援。他又引述研究解釋,家庭和學校對於學生的精神健康影響甚大,若家庭環境和校園氛圍令學生感到受尊重、被愛護和有歸屬感,使學生喜歡上學,這對學生的精神健康來說都是很大的保護因素。 在新的學年,我們鼓勵家長和教師「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多聆聽孩子的感受,建立更緊密的親子和師生關係,培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文:李楚倩(「JUST FEEL 感講」項目主任) 作者簡介:註冊非牟利機構「JUST FEEL感講」的願景,是轉化學校和家庭的溝通文化,透過支援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攜手共創同理心校園和家庭文化,提升孩子的身心靈健康。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21期]

詳細內容

感講你知:促進學生精神健康的4Rs

教育局於4月推出《4Rs精神健康約章》(下稱《約章》),涵蓋促進學生精神健康的4大要素:休息(Rest)、放鬆(Relaxation)、人際關係(Relationship)和抗逆力(Resilience)。「JUST FEEL 感講」過去6年致力在主流學校系統化推廣情緒教育,很榮幸獲得教育局信任和肯定,成為《約章》的合作伙伴機構。以下我將根據「4Rs」框架,分享我們的實踐經驗,希望與學校和家長集思廣益能實踐「4Rs」的點子。 休息、放鬆:「感受之輪」隨時表達感受 《約章》重視學生的身心健康。有足夠休息,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適時放鬆,讓學生懂得自我關懷。 除了從源頭減少學業壓力,例如檢視學校測考頻次和形式外,還可以建立接納、關愛、同理心的校園文化。在我們的「夥伴學校」,每間課室都有一個善意溝通工具「感受之輪」。教師每天上課前,都會邀請學生將自己的磁鐵放在代表自己感受的位置,並提醒「感受無分對錯」,培養學生表達感受、需要的習慣。有數學教師在抽問乘數表前,先邀請學生用「感受之輪」分享感受,這小小的舉動讓同學感覺到「老師明白和接納自己的感受」,從而釋放緊張感。教師和家長也可以使用不同的心情記錄工具,並營造安全分享感受的空間,讓學生懂得「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 人際關係:「班級經營日」 重建師生關係 《約章》提到加強同儕、師生、親子關係,提升聯繫感。 幫助學生建立緊密的生生、師生、親子關係,能增加他們對學校和家庭的歸屬感,從而有足夠安全感去分享自身感受和需要。教育局提議每周安排最少一節班本活動課,培養正面的師生關係,這也是JUST FEEL自2018年成立後一直推動「夥伴學校」的項目。我們的「班級經營」課程於成長課、班主任課、德育課等常規課堂中推行,又鼓勵學校在開學或疫情復課日,不馬上上課,先舉行「班級經營日」,幫助學生們與同學和老師重建關係。其中一間學校的復課日,玩過不同的班級經營遊戲、團體活動後,不少同學在便條紙寫上自己的煩惱和負面感受,例如課業壓力、缺乏朋友、親人離世等,教師也能藉此及時了解學生的需要,適時協助。我們鼓勵學校釋出常規課時,恆常推行班級經營活動,使各方持分者明白關係不能只靠課外活動去建立。 抗逆力:成長型思維培育學生 抗逆力是裝備學生適應生活中的壓力和挫折,並以正面態度應對。 教育局的活動參考例子,包括促進學生的「成長心態」。此心態模式由史丹佛大學學者Carol Dweck提出,認為人的能力可透過努力改變,她的研究也發現擁有成長型思維的學生更願意嘗試錯誤,並從挑戰困難中成長和獲得成功。我們為「夥伴學校」提供的「社交情意教育課程」也涵蓋成長型思維,希望學生理解自身的價值,提升自我認知能力。在課程以外,我們也持續賦能教師和家長以成長型思維培育學生,例如在運動會教導落敗同學失敗不是永遠,鼓勵他們向他人學習:「今次的勝敗不代表永遠啊!只要繼續嘗試,你也會有進步!」 教育局長蔡若蓮在立法會大會上指出,截至上月31日,共有340間中小學申請參加約章,佔全香港公營及直資學校的34%,我們為此感到十分鼓舞,希望更多學校和家長與我們一同關注學生的精神健康。 文:楊思毅(「JUST FEEL 感講」共同創辦人暨執行總監) 作者簡介:註冊非牟利機構「JUST FEEL感講」的願景,是轉化學校和家庭的溝通文化,透過支援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攜手共創同理心校園和家庭文化,提升孩子的身心靈健康。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07期]

詳細內容

感講你知:家長們學習站後一點

當子女踏入青春期,家長難免忐忑不安,一方面期望子女能夠成為獨立的「小大人」,另一方面又擔心他們按自己的方式行事會碰釘。家長可以怎樣調整與子女的相處模式,更有效引導子女成長? 自從回復全日制課堂後,學校紛紛安排境外交流活動,不但能培養學生的自理能力,也能幫助家長學習「適時放手」。我們其中一所「感講伙伴學校」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第二小學(下稱「堅二」),亦在本月為全校小六學生舉辦了「日本畢業探索之旅」。在6日5夜的旅程中,教師及導師以「促導者」身分與學生同行,在必要時提供引導和鼓勵,其餘時間學生都需要揹住大背包,在日本富山縣分組完成不同任務,包括學習茶道、傳統舞藝或捕魚,學生更需要與組員蒐集資料和討論,自主決定其中一天的行程! 小學生日本團 自備行裝分組挑戰任務 在過去3年,我們一直與堅二深入合作,透過支援家長和教師掌握「社交情意教育」及「善意溝通」理論,促進親子、師生及家校關係,提升學生身心靈健康,其中着重親子平等發言的「善意溝通家長日」更成為了很多學校的範例。在今次「畢業探索之旅」前,JUST FEEL團隊也透過家長晚會和打氣卡,幫助堅二的家長放下擔憂,成為學生的同行者。 「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是不少家長的寫照,萬一孩子遇上困難,家長總是立即找辦法解決。可是,當孩子慢慢有能力面對生活上的挑戰,我們還應該替他們擔憂,替他們解決問題嗎?這樣做,可能令孩子難以獨立,過分依賴家長。 在出發前的家長晚會上,我們與堅二的家長分享,一直站在孩子面前為他們解決問題,家長們也需要學習站得後一點,鍛煉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抗逆力,這些也是學校與我們一直透過「社交情意教育課」裝備學生的能力。最近教育局推出《4Rs精神健康約章》,亦提到抗逆力是促進學生精神健康的要素! 以這次旅程為例,教師們早在課堂上講述了日本的預計天氣、行程,也提供了建議行裝清單。學生需要按清單上的指示,自己執拾和摺好衣物,放入大背包內,體會準備出發的過程;教師亦會擔當檢查員,出發前兩周已要學生交回背包,檢查有沒有遺漏。我們鼓勵家長不必事事代勞,學習放手,將「如果帶漏了怎麼辦?」的擔憂,轉化成「如果帶漏了,孩子就學會了一課」的心態,讓孩子承擔「自我管理」的責任,也有抗逆力面對生活中的壓力和挫敗。 家長教師從旁指引 任同行者支持者 當孩子真的遇到困難時,其實家長不用急於替他們解決,而是陪伴他們一起找可行方法,成為與孩子並肩前行的「同行者」。例如當家長發現孩子忘記將一些物資放入背包,毋須直接指出或替他們放好,可以引導方法讓他們自行發現,比如問一句:「你有沒有再覆檢一次背包內是否齊備所有東西?」當孩子發現錯漏,家長也可以與他們一同找出問題的源頭。 當然,家長可以成為孩子背後的「支持者」,默默關注孩子動向,並在孩子需要的時候送上支持和鼓勵。在家長晚會上,不少家長雖然早有覺悟要慢慢放手,但是未想到應該如何以新角色自處。因此,我們也為家長提供打氣卡,邀請他們在卡上寫上給孩子的鼓勵說話,以示支持。打氣卡將於旅程期間由教師轉交孩子手上,讓他們在異地也能透過文字感受到家長的關心。 家長們,讓我們一同學習放手,成為孩子的同行者和支持者,讓他們在困難中成長吧! 文:馬偉諾(「JUST FEEL 感講」項目主任) 作者簡介:註冊非牟利機構「JUST FEEL感講」的願景,是轉化學校和家庭的溝通文化,透過支援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攜手共創同理心校園和家庭文化,提升孩子的身心靈健康。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02期]

詳細內容

感講你知:了解「小刺蝟」的需要

各位家長和教師,你們的子女和學生會不會像刺蝟一樣,很容易豎起刺?即使是聽到善意的提醒,他們也會馬上變得激動,並提出反駁?在我的班上,曾遇到這樣的學生,對我來說是一大挑戰。後來,我在「感講教師共學小組」學習了「善意溝通」,發現學生有戒心是源於過去不愉快的經歷,以及種種未被滿足的需要。 教師善意提醒 引起激烈反應 某天上課前,另一名班主任看見這名學生在玩文具,便以溫柔的語氣提醒他準備上課,需要收拾桌上的物件。沒想到,這個簡單的提醒竟然引起了學生激烈的反應,他猛力拍了一下桌子,大聲喊道:「我沒有玩過玩具,你冤枉我!你冤枉我!」我和同事當刻都十分驚訝和疑惑。類似的事件一再發生,這名學生對於任何人的提醒或建議都表現得很躁動,引起了我對他的注意。 我們學校自2021年與「JUST FEEL感講」推動善意溝通和社交情意教育。作為教師,我們不但教授學生相關課程,也有持續接受教師培訓。在其中一節「教師善意溝通共學小組」中,我學習到善意溝通的理論:「每一句說話、每一個行為都代表學生的需要」,更了解到創傷經歷對兒童成長的影響,促使我嘗試去了解那名學生的需要。 我向那名學生的前班主任和社工查問,發現他在低年級時經歷了父母離異,從那時起,他就變得敏感和戒備,容易理解大人的話語為有敵意和帶攻擊,缺乏安全感,所以經常感到恐懼。同時父母離異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創傷經歷,令他的「身心容納之窗」變小,所以當他感受到壓力的時候,就很容易「衝破窗口」,進到「過高激發」狀態,繼而可能透過對教師和同學大吼大叫或攻擊人來保護自己。 經歷父母離異 缺乏安全感 了解到學生的成長背景後,我在家長日只簡單花了5至10分鐘和他媽媽討論成績,然後就集中討論學生的需要。我和家長一起分析了學生戒心強的原因,並提出猜測——學生的戒心是源於缺乏安全感,而且可能跟父母離異的創傷經歷有關。媽媽聽後沉思片刻,認同我的分析,也表示會嘗試和孩子以善意溝通對話,一起回顧那段不愉快的經歷。 令人欣慰的是,在家長日過後,這名學生有很明顯的變化,他變得不再那麼戒備,情緒變得平穩,學習和社交能力也有改善,更開始與我分享更多的想法。有一件事令我十分感動,就是他知道我喜歡某個卡通角色,某天早上神秘地叫我打開手,然後送我一個他親手用輕黏土製作的卡通角色!看見學生的正面轉化,我相信這就是善意溝通的力量。我們作為教師、家長持續去連結孩子的感受、需要,建立緊密的師生和親子關係,能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大大提升孩子的身心健康。 每個戒心強的孩子,背後可能都有一段受傷的經歷,他們只是不懂得,或者沒有安全感去適當地表達自己的脆弱。我們鼓勵每個家長和教師都嘗試學習善意溝通,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讓他們有安全感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上文提及的「教師善意溝通共學小組」,是我們學校參與「感講伙伴學校計劃」的其中一個策略,歡迎各位有興趣的小學校長、副校長、教師,報名參加4月10日舉行的計劃線上簡介會「校園精神健康從何做起?」,可掃描二維碼或輸入連結,了解更多詳情及報名:shorturl.at/cdLM5 文:殷欣(「感講伙伴學校」真鐸學校教師) 作者簡介:註冊非牟利機構「JUST FEEL感講」的願景,是轉化學校和家庭的溝通文化,透過支援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攜手共創同理心校園和家庭文化,提升孩子的身心靈健康。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95期]

詳細內容

感講你知:幫助孩子面對聚散

移民潮下,面對聚散成為了許多人的課題,小朋友也不例外。在今個農曆新年,我與已舉家移民外國1年多、回港過年的朋友重聚。回到熟悉的地方,他們的孩子都顯得十分雀躍,外向的大女兒更結識到新朋友,相處數天已「friend過打band」。媽媽感到欣慰的同時,也感嘆「可惜認識得太遲」,擔心女兒和朋友分別時會難受,因為機票昂貴,此次一別後,可能要數年後才能再見了。面對離別,每個孩子都有不同感受,當看見他們悶悶不樂,甚至嚎啕大哭時,作為父母、教師的我們,或許會束手無策,情急之下只懂講些安慰的說話去平復孩子的心情,例如「你哋好快就會再見㗎啦!」、「乖啦,唔好喊住先啦!」這些語句可能暫時止住孩子的眼淚,但未必能幫助他們認識和接納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善意溝通 走進內心世界 幫助孩子抒發和接納離別的感受,避免長期壓抑和累積負面感受在心中,能更有效提升他們的身心靈健康,預防心理和行為問題。我們可以用以下「善意溝通」的技巧與孩子對話: 1.以「觀察」出發,避免評論和分析孩子的行為,着重了解孩子的「感受」。例如:「媽媽見到你皺晒眉頭,唔講嘢,眼有淚光,你𠵱家係咪好唔開心呀?定係有其他感受呀?」 2.透過「同理傾聽」的舉動,肯定孩子的感受,讓孩子感到安全和被接納,更願意表達自己和尋求協助。例如:眼望子女、身體傾前、點頭、簡單的語言確認(嗯……原來係咁……) 3.嘗試了解孩子感受背後的「需要」,協助他找到適當策略滿足需要。例如:當孩子說「好驚佢哋唔記得我呀」,可能是需要「友誼」,我們可以鼓勵他透過視訊通話和信息,與朋友定期見面和聯絡;當孩子說「以後無人陪我啦,得番我一個啦」,可能是需要「陪伴」,我們可以花更多時間與他相處,聆聽他的心聲,或幫助他在不同興趣班和社群中認識朋友。即使我們想不到可行的策略滿足孩子需要,我們也可以陪伴他們一同哭泣,去接納這些負面感受,而不是逃避、壓抑或批評這些感受。 從古詩學習抒發離別感受 在上學年,我們與伙伴學校合作製作了小三的跨學科課程,將「社交情意教育」融入中文科,藉李白的《贈汪倫》教學生面對離別的感受,亦講解同理心、關愛等價值觀,呼應教育局「以全面和綜合的模式推廣價值觀教育,不局限於特定課堂」的理念。 《贈汪倫》記載李白與好友汪倫送別的場面,教師以詩的內容為例,讓學生明白「感受無分對錯」:「這首詩寫村民唱歌跳舞,以熱鬧的氣氛表達離別。離別時可能會傷心、不捨,也可能會有感激、祝福對方的感受。我們的感受就像天氣一樣,有時晴、有時陰、有時雨,還有許多變化。不論正面或負面感受,都是我們重要的一部分,我們可以接納自己有快樂的時候,也會有失落的時候。」在另一節課堂,教師帶領學生撰寫一封給朋友的書信,在感講的感受詞彙卡幫助下,學生嘗試在信中分享感受,其中一名學生寫給最近移民好友的信,令人十分動容:「你好嗎?自從你去了英國定居後,你和你的貓過得好嗎?你愛吃那裏的食物嗎?這3個月我很孤單,小息時也沒有人跟我一起玩了。謝謝你能成為我的朋友。」 人生難免有聚有散,即使親友沒有移民,像升小、升中階段的轉變,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離別,需要適應和消化。各位家長和教師,讓我們一同以「善意溝通」,聆聽和接納孩子的感受,陪伴他們面對變幻莫測的生活。 文:李楚倩(「JUST FEEL 感講」項目主任) 作者簡介:註冊非牟利機構「JUST FEEL感講」的願景,是轉化學校和家庭的溝通文化,透過支援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攜手共創同理心校園和家庭文化,提升孩子的身心靈健康。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90期]

詳細內容

感講你知:新年道賀 提防「4D語言」

還有一個多星期就到農曆新年了,經過3年疫情的隔離,一家人能共聚一堂的機會變得尤其可貴,我們更渴望把握這個節日去彼此關心。然而,有些「問候」不但讓人難以感受到關愛,更會阻礙溝通,使關係疏離!正如不少家長的疑問:「明明我想關心子女,為何他們不領情?」或許是因為說了「善意溝通理論」中的「4D語言」(4 disconnecting languages),即4種令人失聯的語言。 「4D語言」包括: 診斷(Diagnosis):貼標籤、比較、批評他人 例句:「細佬如果你再勤力啲,就可以好似表哥咁叻㗎啦!」 否認(Denial):否定他人的感受和想法 例句:「妹妹你唱歌咁好聽,唱畀屋企人聽,唔使怕醜啦!」 命令(Demand):透過命令、威脅,讓對方感到害怕、內疚,非做不可 例句:「你咁無禮貌㗎,舅父舅母叫你啊,快啲同佢哋拜年啦!」 應得(Deserve):強調責任和「應該」 例如:「小朋友就應該專心讀書先啦,畢業之後大把時間玩!」 聽到「4D語言」,子女容易覺得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被忽略,難以感受到家長的愛,甚至不願繼續對話。如果你想和家人建立更親密的關係,不妨嘗試在拜年時多關心彼此的感受,減少評價或比較,「近排點啊你?返學有無壓力啊?」,相比起「你考第幾呀?」更有效表達關心呢! 善意溝通四部曲 我們「夥伴學校」一名媽媽分享,她向來都用家長式說教、命令、催促,甚至責罵的方式與兒子溝通,在參與我們的「善意溝通工作坊」和「家長共學小組」後,才驚覺自己平日說的就是「4D語言」。 及後媽媽嘗試在家中改用「善意溝通四部曲」,包括第一步,客觀描述子女的行為而非評價;第二、三步,同理孩子行為背後的感受和需要;以及第四步,提出請求。有一次,媽媽因為已夜深,不容許兒子繼續玩手機遊戲,兒子隨即情緒激動,對媽媽拳打腳踢。媽媽選擇先冷靜和同理自己的感受,然後嘗試理解兒子的感受和需要,再慢慢跟他傾談。 媽媽問兒子:「媽媽見到你好想打機,係咪啊?」兒子立即大喊說:「係呀!」媽媽接着問:「你係咪因為𠵱家無得打機,所以唔開心?」兒子點頭。媽媽續道:「因為你聽日一早要返學,如果𠵱家唔瞓嘅話,媽媽擔心你聽日無精神上堂。我希望你𠵱家即刻去瞓覺先,媽媽應承你,我哋星期六放假再一齊玩。不過,我都希望你下次可以有禮貌表達你的訴求,我知你一定做得到!」因着媽媽的理解,兒子也平靜了下來。 每次聽到「夥伴學校」家長的轉化故事,我們都十分鼓舞,也再度肯定家長教育對於提升學生身心靈健康的重要。因此「感講夥伴學校計劃」一直堅持以全校參與模式與學校合作,致力賦能教師與家長學習善意溝通,因為我們相信影響學童成長最深的,是最常接觸他們的老師和家長。教育局於2023/24學年推出「校園.好精神」加強推廣校園精神健康的措施,亦涵蓋一系列的家長教育,包括與十八區家教會和校長聯會合辦家長講座,還有批出「家長學生.好精神一筆過津貼」和「守門人」訓練等,對此我們感到十分雀躍,希望更多家長與我們一起轉化家庭的溝通文化。 最後,我們邀請家長在新春假期多了解子女的感受同時,不忘好好照顧自己。我們也鼓勵學校投放更多資源在家長教育,促進家校合作,提升學生身心靈健康。 文:李楚倩(「JUST FEEL 感講」項目主任) 作者簡介:註冊非牟利機構「JUST FEEL感講」的願景,是轉化學校和家庭的溝通文化,透過支援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攜手共創同理心校園和家庭文化,提升孩子的身心靈健康。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86期]

詳細內容

感講你知:應對學生後疫情孤獨危機

記得以前有首家傳戶曉的「聖誕歌」叫Lonely Christmas,令不少人感到共鳴:「凝視那燈飾,只有今晚最光最亮,卻照亮我的寂寞。」經歷過3年疫情下的社會隔離,或許我們每個人都對這份孤獨感不陌生,世界衛生組織(WHO)更在上月中宣布,孤獨已成一個逼切的全球健康危機,稱孤獨感帶來的身心健康風險相當於吸煙、酗酒。 最近機構和伙伴學校的一對親子接受《南華早報》訪問,分享疫情對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小六學生Colin指在疫情後重返校園,發現同學間「似是築起了高牆,沒什麼可談,連玩的手機遊戲也不是同一款」,可見失落了3年寶貴的校園生活,使不少學生陷入令人擔心的孤獨危機。 班級經營 加強聯繫感 面對普世的孤獨問題,世衛組織的應對策略是成立一個「社會聯繫委員會」,而教育局上月在全港學校開展的「多關懷.添幸福」大行動,亦鼓勵學校多舉辦班本活動,加強學生聯繫感,這與「感講伙伴學校計劃」一直推動的「班級經營」不謀而合。 「善意溝通」和「社交情意教育」是「感講伙伴學校計劃」的核心理論,其中「善意溝通」理論提出安全感、歸屬感是每個人重要的需要。我們相信在感到安全的環境下,學生更願意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與他人連結,減少孤獨,預防情緒及行為問題。因此我們透過提供三方面的「班級經營」支援,包括(一)小學六級共37節、結合兩大核心理論的班級經營課程;(二)「傾一傾」日常分享資源庫;(三)班級經營活動日,鼓勵學校釋出常規課時,使各方持份者明白關係不能只靠課外活動去建立。 在聖誕假期前夕,我們分別與兩所伙伴小學合辦全校的班級經營活動日,主題是「同理彼此.建立關係」,希望為學生創造深刻的班本回憶,同時建立具同理心的正向關係。 活動日於連續兩個下午舉行,第一天的主題是「學好同理心」。學生先觀賞一條卡通短片,在片段中,伴隨着滑稽的音樂,一隻熊玩滑翔傘連番失敗,重重地摔倒地上,甚至與飛機迎面相撞。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嘗試代入「倒霉熊」的身分,有的學生表示「覺得倒霉熊好痛、不開心」,並思考作為「倒霉熊」的朋友可以如何幫助牠,學習到同理心是「從別人的角度,理解別人的感受,並願意幫助對方」。 同理活動日 創共同回憶 在及後「同理手環」的活動中,學生要設計屬於自己的手環,並訂立自己在活動日的同理心目標,例如聆聽同學、對同學說聲加油。過程中學生都發揮學習到的同理心,當看到有同學用盡方法都戴不到自己的手環,他們不是嘲笑對方,而是主動互相幫忙,令人十分鼓舞! 第二天的主題是「實踐同理心」,安排了不少讓學生合作、發揮團結精神的活動,包括壓軸的「班級問答比賽」,比賽採輪流作答形式,讓每名學生都有貢獻的機會。在其中一班,有幾個學生在等候作答時,高舉自行製作的「應援牌」——寫着「加油」的紙張,聲嘶力竭地為同學打氣,場面既有趣又溫暖。來到比賽尾聲,班級團結的氛圍更是達到巔峰,當聽到題目是「在限時內與全班同學擊掌」,學生隨即一同舉起右手,齊心協力完成最後的目標。活動日在一片歡笑聲中畫上圓滿的句號。 各位校長、老師和家長,學校猶如學生的另一個家,具歸屬感的校園和緊密的人際關係,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邀請大家了解你的學生或子女有否在學校感到孤獨,並思考推動班級經營活動,提升學生在學校的聯繫感。 文:楊思毅(JUST FEEL感講共同創辦人暨執行總監) 作者簡介:註冊非牟利機構「JUST FEEL感講」的願景,是轉化學校和家庭的溝通文化,透過支援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攜手共創同理心校園和家庭文化,提升孩子的身心靈健康。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81期]

詳細內容

感講你知:同哀悼 謀對策

開學以來的學生自殺潮令人痛心,也在學界和社會響起警號。政府和社會各界都提出建議,應對學生心理健康危機。「JUST FEEL 感講」也在本月舉辦了一場有關「社交情意教育和預防學童自殺」的研討會,希望幫助學校去思考全面的預防策略。在研討會的開始,我們沒有馬上進入正題,而是派發「感受需要卡」予會眾,讓大家在寧靜中消化對此波學生自殺潮的感受,再彼此連結和支持。 面對接納內心感受 新聞一串串數字,代表着一個個獨一無二的生命。我們都不忍再有年輕人逝去,因此都爭分奪秒地思考,希望拯救到更多寶貴的生命。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或許會麻木了自己的感受,尤其壓抑那些負面感受,只是叫自己「向前看」。面對排山倒海的事務和責任,我們更可能早已被壓得喘不過氣來,卻無從抒發。 在學生自殺潮下,我們認為首先要做的,是一同面對和接納我們內心的感受,去肯定這些感受是我們身為人重要而真實的部分。「善意溝通」中有個概念叫「生命之樹」(The NVC Tree of Life),根部代表「自我連結」,樹幹是「同理他人」和「表達自己」,意思是當我們能夠同理自己的感受,人性化地看待自己,才有足夠的內在力量,去人性化地看待和幫助別人。 我們機構內部也做過一次「自我連結」的對話圈,讓成員一起哀悼在這段時間的感受,成員可按身心狀態選擇分享與否。面對共同關注的情况,我們有不一樣的感受,有對逝者的哀傷,有對教師的擔心,有對工作的無力,也有勾起自身經歷的複雜情感。我們沒有特別以言語去回應,而是藉着不打斷的聆聽和對視,去營造一個安全、開放的空間,彼此接納和支持。 建立察覺情緒能力 在研討會上,我們的策略伙伴、有逾40年歷史的美國社交情意教育機構Committee for Children,分享了他們在2019年有關「社交情意教育和預防學童自殺」的研究,顯示絕望和焦慮等是自殺的危險因素。而作為全面預防、及早察覺與早期介入方式(精神健康第一層支援),「社交情意教育課程」促進學生自我認知、自我管理、社交認知、人際關係、負責任決定能力,證實有助減輕以上的危險因素。 教育局呼籲全港學校開展「多關懷.添幸福」大行動,並透過5個範疇鼓勵學生自我關懷,包括「愛護自己」、「管理自己」、「關愛他人」、「建立及維繫正向的關係」和「作出負責任的決定」,正正與社交情意教育的五大核心能力息息相關。 在「感講伙伴學校計劃」中,除了社交情意教育課程外,我們也配合心情記錄課冊、溝通互動工具等,建立學生的「自我認知」,即察覺情緒的能力,這些資源也幫助教師和家長識別有情緒需要的學生。有媽媽分享,長子早前入選了足球隊,全家一起慶祝時幼子沒有特別反應。後來媽媽驚訝地在課冊中發現,原來幼子很傷心,因為哥哥入選足球隊,但自己落選了。媽媽其後邀請幼子分享感受,他忍不住哭出來。培養學生表達感受需要的習慣,有助預防情緒及行為問題,亦減省教師和家長識別高危學生的負擔。學校可先嘗試改良現有的工具,加入心情記錄元素,長遠可考慮以全校參與模式推動社交情意教育,更全面支援學生身心靈發展。 邀請各位教育同工、家長,以及關注學生的每一人,都先好好照顧自己的身心健康,共同哀悼學生自殺潮下的感受,再一起思考全面的預防應對策略。 文:楊思毅(JUST FEEL感講共同創辦人暨執行總監) 作者簡介:註冊非牟利機構「JUST FEEL感講」的願景,是轉化學校和家庭的溝通文化,透過支援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攜手共創同理心校園和家庭文化,提升孩子的身心靈健康。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77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