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講你知:應對學生後疫情孤獨危機

記得以前有首家傳戶曉的「聖誕歌」叫Lonely Christmas,令不少人感到共鳴:「凝視那燈飾,只有今晚最光最亮,卻照亮我的寂寞。」經歷過3年疫情下的社會隔離,或許我們每個人都對這份孤獨感不陌生,世界衛生組織(WHO)更在上月中宣布,孤獨已成一個逼切的全球健康危機,稱孤獨感帶來的身心健康風險相當於吸煙、酗酒。 最近機構和伙伴學校的一對親子接受《南華早報》訪問,分享疫情對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小六學生Colin指在疫情後重返校園,發現同學間「似是築起了高牆,沒什麼可談,連玩的手機遊戲也不是同一款」,可見失落了3年寶貴的校園生活,使不少學生陷入令人擔心的孤獨危機。 班級經營 加強聯繫感 面對普世的孤獨問題,世衛組織的應對策略是成立一個「社會聯繫委員會」,而教育局上月在全港學校開展的「多關懷.添幸福」大行動,亦鼓勵學校多舉辦班本活動,加強學生聯繫感,這與「感講伙伴學校計劃」一直推動的「班級經營」不謀而合。 「善意溝通」和「社交情意教育」是「感講伙伴學校計劃」的核心理論,其中「善意溝通」理論提出安全感、歸屬感是每個人重要的需要。我們相信在感到安全的環境下,學生更願意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與他人連結,減少孤獨,預防情緒及行為問題。因此我們透過提供三方面的「班級經營」支援,包括(一)小學六級共37節、結合兩大核心理論的班級經營課程;(二)「傾一傾」日常分享資源庫;(三)班級經營活動日,鼓勵學校釋出常規課時,使各方持份者明白關係不能只靠課外活動去建立。 在聖誕假期前夕,我們分別與兩所伙伴小學合辦全校的班級經營活動日,主題是「同理彼此.建立關係」,希望為學生創造深刻的班本回憶,同時建立具同理心的正向關係。 活動日於連續兩個下午舉行,第一天的主題是「學好同理心」。學生先觀賞一條卡通短片,在片段中,伴隨着滑稽的音樂,一隻熊玩滑翔傘連番失敗,重重地摔倒地上,甚至與飛機迎面相撞。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嘗試代入「倒霉熊」的身分,有的學生表示「覺得倒霉熊好痛、不開心」,並思考作為「倒霉熊」的朋友可以如何幫助牠,學習到同理心是「從別人的角度,理解別人的感受,並願意幫助對方」。 同理活動日 創共同回憶 在及後「同理手環」的活動中,學生要設計屬於自己的手環,並訂立自己在活動日的同理心目標,例如聆聽同學、對同學說聲加油。過程中學生都發揮學習到的同理心,當看到有同學用盡方法都戴不到自己的手環,他們不是嘲笑對方,而是主動互相幫忙,令人十分鼓舞! 第二天的主題是「實踐同理心」,安排了不少讓學生合作、發揮團結精神的活動,包括壓軸的「班級問答比賽」,比賽採輪流作答形式,讓每名學生都有貢獻的機會。在其中一班,有幾個學生在等候作答時,高舉自行製作的「應援牌」——寫着「加油」的紙張,聲嘶力竭地為同學打氣,場面既有趣又溫暖。來到比賽尾聲,班級團結的氛圍更是達到巔峰,當聽到題目是「在限時內與全班同學擊掌」,學生隨即一同舉起右手,齊心協力完成最後的目標。活動日在一片歡笑聲中畫上圓滿的句號。 各位校長、老師和家長,學校猶如學生的另一個家,具歸屬感的校園和緊密的人際關係,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邀請大家了解你的學生或子女有否在學校感到孤獨,並思考推動班級經營活動,提升學生在學校的聯繫感。 文:楊思毅(JUST FEEL感講共同創辦人暨執行總監) 作者簡介:註冊非牟利機構「JUST FEEL感講」的願景,是轉化學校和家庭的溝通文化,透過支援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攜手共創同理心校園和家庭文化,提升孩子的身心靈健康。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81期]

詳細內容

感講你知:同哀悼 謀對策

開學以來的學生自殺潮令人痛心,也在學界和社會響起警號。政府和社會各界都提出建議,應對學生心理健康危機。「JUST FEEL 感講」也在本月舉辦了一場有關「社交情意教育和預防學童自殺」的研討會,希望幫助學校去思考全面的預防策略。在研討會的開始,我們沒有馬上進入正題,而是派發「感受需要卡」予會眾,讓大家在寧靜中消化對此波學生自殺潮的感受,再彼此連結和支持。 面對接納內心感受 新聞一串串數字,代表着一個個獨一無二的生命。我們都不忍再有年輕人逝去,因此都爭分奪秒地思考,希望拯救到更多寶貴的生命。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或許會麻木了自己的感受,尤其壓抑那些負面感受,只是叫自己「向前看」。面對排山倒海的事務和責任,我們更可能早已被壓得喘不過氣來,卻無從抒發。 在學生自殺潮下,我們認為首先要做的,是一同面對和接納我們內心的感受,去肯定這些感受是我們身為人重要而真實的部分。「善意溝通」中有個概念叫「生命之樹」(The NVC Tree of Life),根部代表「自我連結」,樹幹是「同理他人」和「表達自己」,意思是當我們能夠同理自己的感受,人性化地看待自己,才有足夠的內在力量,去人性化地看待和幫助別人。 我們機構內部也做過一次「自我連結」的對話圈,讓成員一起哀悼在這段時間的感受,成員可按身心狀態選擇分享與否。面對共同關注的情况,我們有不一樣的感受,有對逝者的哀傷,有對教師的擔心,有對工作的無力,也有勾起自身經歷的複雜情感。我們沒有特別以言語去回應,而是藉着不打斷的聆聽和對視,去營造一個安全、開放的空間,彼此接納和支持。 建立察覺情緒能力 在研討會上,我們的策略伙伴、有逾40年歷史的美國社交情意教育機構Committee for Children,分享了他們在2019年有關「社交情意教育和預防學童自殺」的研究,顯示絕望和焦慮等是自殺的危險因素。而作為全面預防、及早察覺與早期介入方式(精神健康第一層支援),「社交情意教育課程」促進學生自我認知、自我管理、社交認知、人際關係、負責任決定能力,證實有助減輕以上的危險因素。 教育局呼籲全港學校開展「多關懷.添幸福」大行動,並透過5個範疇鼓勵學生自我關懷,包括「愛護自己」、「管理自己」、「關愛他人」、「建立及維繫正向的關係」和「作出負責任的決定」,正正與社交情意教育的五大核心能力息息相關。 在「感講伙伴學校計劃」中,除了社交情意教育課程外,我們也配合心情記錄課冊、溝通互動工具等,建立學生的「自我認知」,即察覺情緒的能力,這些資源也幫助教師和家長識別有情緒需要的學生。有媽媽分享,長子早前入選了足球隊,全家一起慶祝時幼子沒有特別反應。後來媽媽驚訝地在課冊中發現,原來幼子很傷心,因為哥哥入選足球隊,但自己落選了。媽媽其後邀請幼子分享感受,他忍不住哭出來。培養學生表達感受需要的習慣,有助預防情緒及行為問題,亦減省教師和家長識別高危學生的負擔。學校可先嘗試改良現有的工具,加入心情記錄元素,長遠可考慮以全校參與模式推動社交情意教育,更全面支援學生身心靈發展。 邀請各位教育同工、家長,以及關注學生的每一人,都先好好照顧自己的身心健康,共同哀悼學生自殺潮下的感受,再一起思考全面的預防應對策略。 文:楊思毅(JUST FEEL感講共同創辦人暨執行總監) 作者簡介:註冊非牟利機構「JUST FEEL感講」的願景,是轉化學校和家庭的溝通文化,透過支援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攜手共創同理心校園和家庭文化,提升孩子的身心靈健康。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77期]

詳細內容

感講你知:留意學生試前壓力徵兆

不知不覺間,新學年已經過了一個半月,又快到測驗季節,小六學生的呈分試更是迫在眉睫!各位家長和教師,你留意到學生的身心狀態有什麼變化嗎?情緒和身體是息息相關的,除了直接詢問學生,家長和教師也可以嘗試從觀察學生的身體反應入手,了解學生的感受。 以測驗前較常出現的壓力為例,常見的壓力徵兆包括: 感受:激動、不耐煩、煩躁 身體:頭痛、疲累、食慾不振 認知:專注力和記憶力變差、對自己表現不滿、討厭自己 行為:坐立不安、容易生氣 同理傾聽 了解感受想法 看見學生的壓力徵兆,我們接着嘗試問「為什麼」,了解學生壓力背後的感受和需要,並以同理心傾聽他們,避免插嘴、評論和否定學生的感受或想法。「同理傾聽」能夠讓學生感到安全和被接納,更願意表達自己和尋求協助,有助調節和紓緩壓力。同理傾聽的技巧包括: 簡單語言確認:「嗯……」、「原來係咁……」、「媽媽/爸爸/老師聽緊……」 身體語言:眼望學生、身體傾前、點頭、手搭着學生的肩膊或手 覆述客觀事實和感受:「我聽到你話『聽唔明老師講咩』,你係咪好灰心?」、「我見到你皺晒眉頭,你係咪好擔心呀?」 聽到學生遇到困難,我們往往習慣馬上給予意見,希望幫助學生解決事情後,他們相應的負面心情也會消失。但其實當人情緒不穩時,也難以平靜和清晰地處理事情,最後可能「心情」、「事情」都得不到解決。反之,「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或許來得更有效。 「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是「JUST FEEL感講」的格言,我們一直秉持這個理念與超過30所小學成為伙伴,透過培訓教師和家長具備「善意溝通」的知識,並為他們提供課程、工具等支援,培育下一代去擁抱情感,提升身心靈健康。最近我們的伙伴學校在教育局研討會的成果分享,令我們十分鼓舞,也認證了「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的重要。 教師小舉動 紓緩緊張心情 我和另一共同創辦人郭梓樂上月很榮幸獲教育局邀請,主講 2023/24年度「校園‧好精神」教師專業網絡系列學生精神健康研討會(一)的小學及中學場次,我們與伙伴學校以「透過善意溝通提升學生身心健康」為題,與全港超過200所中小學的教師代表分享與交流。當日我們除了介紹「感講伙伴學校計劃」中以全校參與模式推動「社交情意教育」和「善意溝通」的不同策略,包括「開學適應周」和「善意溝通家長日」,我們的兩所伙伴學校也分享了實踐經驗。 其中東涌天主教學校(小學部)自2022年與我們合作,教師透過全校教師工作坊、共學小組、共同備課會學習「善意溝通」後,在課堂上有不同的新嘗試。麥老師憶述有一天,她班別的學生都非常緊張,因為數學教師要他們背乘數表,但在這個「小考」前,數學教師請學生用磁石在「感受之輪」上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師這個小小的舉動,令學生感覺到「老師明白自己的感受」、「老師願意接受自己的狀態」,即使有學生不太懂得背,最後也願意去嘗試。麥老師表示:「這是我親眼目睹的經歷,可以用『amazing』來形容!」 邀請各位家長、教師都與我們一起學習「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以同理心陪伴學生面對壓力! 文:楊思毅(JUST FEEL感講共同創辦人暨執行總監) 作者簡介:註冊非牟利機構「JUST FEEL感講」的願景,是轉化學校和家庭的溝通文化,透過支援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攜手共創同理心校園和家庭文化,提升孩子的身心靈健康。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71期]

詳細內容

感講你知:好好講bye bye

基於好一段時間的衝突,我和前女友於數月前決定分開,結束近5年的親密關係。(啊,忽然想起,如果沒分開,本文章刊登的日子就是我們5周年紀念呢。) 因為衝突,我們對彼此的安全感、信任不斷下降,去到最後我倆都同意分開。我提出想面對面好好講bye bye。沒想到,她竟提出一起去迪士尼玩。我一口答應,並努力籌備那日的晚餐,視這次為完結之旅。我知道,這餐可能是我倆的最後晚餐。 (作者提供) 分手的「慶祝及哀悼」儀式 我問自己,這餐飯有什麼目的?我的善意溝通老師Catherine Cadden曾分享她離婚時與前夫辦「慶祝及哀悼」儀式,先共同慶祝在那段關係中彼此滿足了的需要,有什麼正面感受;再哀悼未能滿足的需要,有什麼負面感受。即使關係完結,彼此分開之際,大家仍可以保持連結,而非帶來更多的失聯 (disconnection)和傷害——她的分享很有啟發性,我參考後決定這餐飯目的為「連結」。 我再反思過去衝突,我有什麼說話或行為,基於自己家庭和學校童年創傷造成的CPTSD (複雜性創傷後遺症候群)創傷反應,特別是僵(freeze)和討好(fawn),又或者因為鬥氣而有的冷暴力,而造成我倆溝通失效、關係失聯,甚至對她造成傷害?如果有傷害,我又有沒有為我的說話和行為道歉呢? 「對唔住,多謝,我愛你」 為了「連結」,我訂蛋糕補祝她去年生日;我選了她最愛的貝兒公主蛋糕,於上面寫「對唔住,多謝,我愛你」8個字。那天晚飯後,我請餐廳職員驚喜地送蛋糕出來,我鼓起勇氣,手震地拿出手機讀出寫了幾晚的稿:「我哋都會無意識咁複製我哋原生家庭嘅溝通方式去親密關係。我由細到大,都無聽過我父母對彼此、對我同家姐講過呢8個字。喺我哋呢段關係,我發現自己都無咩點講過。嚟到今晚分手,我希望可以真誠地同你講,對唔住,為住我曾經帶畀你唔同嘅傷害,特別喺你上年生日我進入咗創傷反應兩個鐘唔講嘢,大家都好辛苦好唔開心;多謝你呢段時間以嚟嘅愛、陪伴、接納同包容;雖然我哋都共識要分開,但我都愛你呢。」我一邊講,我倆都哭了,然後你回應:「食完呢個蛋糕,我哋原諒大家啦!」我笑說:「邊有咁容易呀,我哋嗌咗咁耐交,順其自然啦。」然後我們就以散步完結當晚,她分享,沒想過分開都可以這樣「連結」;我聽到很滿足——這是我最後晚餐的目的嘛。 我知道自己還有很長的路,才能修得「關係」這門課。又或者,這是一門終身的課。由細開始,比起長大後才學習更容易,所以 JUST FEEL提供給小學生的社交情緒教育課程中,有「說對不起」、「說聲謝謝」等課,以不同情景、故事助小朋友理解、練習。我衷心希望,下一代的小朋友上這些課時就有機會學,那就不需要好像我般,無意識地複製了原生家庭的溝通方式,在各種關係重複犯錯,才漸漸學會這些重要的課題呢。 在此邀請各位家長,如果你,或者你的子女有任何關係面臨離別,嘗試一起「善意溝通」察覺、表達當中的感受需要,好好講bye bye,因為分開也可以有連結,有時更能修復關係,帶來療癒呢! 文:楊思毅(JUST FEEL感講共同創辦人暨執行總監) 作者簡介:註冊非牟利機構「JUST FEEL感講」的願景,是轉化學校和家庭的溝通文化,透過支援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攜手共創同理心校園和家庭文化,提升孩子的身心靈健康。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10期]

詳細內容

感講你知:慎防「非黑即白」思維(下)

上篇提到,「非黑即白」思維屬於「認知扭曲」(cognitive distortions)的一種。若我們不加以察覺,將對關係造成負面影響,妨礙彼此真誠交流。這一點,與善意溝通的第一步所提出的,要區分「觀察」和「評論」兩者之分別,並察覺我們在溝通時有沒有「無意識地」說了評論而妨礙溝通的原則,不謀而合。以下,我將嘗試解釋更多,並提供一些常見例子方便讀者理解。 以偏概全引發抗拒 惡性循環 心理學家David Burns指出,扭曲可能會增加我們的威脅感,以及強化我們包括憤怒在內的負面情緒,「以『非黑即白』為基礎的期待和判斷會加速我們發怒。這種思維是概括且僵化的,會干擾我們開放的態度和洞察細節的能力」。這一點與善意溝通相似,因為若我們習慣以「評論」方式去思考和說話,我們可能會如善意溝通創辦人Marshall Rosenberg所言,「有以偏概全、以管窺豹之虞」,甚至為一些人、事下了過分簡化的標籤,然後蓋棺定論,令我們無法客觀、如實地認識和理解這些人與事,同時也會影響溝通和關係。 筆者於數年前在某小學任教,為了於開學前提早認識我那班別的學生,遂向曾經任教我那班學生的教師們請教,講到 Ronald(化名) 時,某教師直接說:「佢無得救㗎喇!」我第一下聽到時感到很錯愕和困惑,然後追問:「點解你會話佢無得救?」另一名教師插嘴直接補充:「佢講極都唔聽,你都係諗其他學生算啦。」當時我作為新教師,聽到這樣的回覆只是敢怒不敢言。開學後,我特意留意Ronald,並和他聊天,發現他並非如其他教師所言般「講極都唔聽」,而是他某些重要的需要(例如玩耍、運動、關懷)未被滿足,所以才會在課室有行為或情緒問題(例如突然「出位」)。 我嘗試以「善意溝通」去反思,估計那幾個認為Ronald「無得救」、「講極都唔聽」的教師,似乎沒有察覺到自己在「評論」他,即是「一成不變、概括性的陳述,是靜態語言」,甚至已經對Ronald這個人蓋棺定論。這個時候,他們可能一想起Ronald,就已經感到煩厭、不滿,然後一看到 Ronald,就會自動駕駛(autopilot)般無意識地向他說「你講極都唔聽」之類的說話。Ronald一聽到這種「評論」,認為教師是在批評,產生抗拒的心理,令雙方難以有效溝通,長遠形成惡性循環,破壞關係。 連續3次無聽指示vs.講極唔聽 讀者可能會問,若Ronald真的「無聽」教師的說話或指示,難道就不能「評論」他嗎?Marshall Rosenberg在他的著作中有所回應:「善意溝通並不要求我們完全保持客觀,不做任何評論,只是不能把『觀察』與『評論』混為一談……觀察是一種『動態語言』……根據當下脈絡中所觀察到的事實評論。」舉例,若Ronald在20分鐘內連續3次沒有聽從教師指示,教師的「觀察」以動態語言演繹應是:「我留意到你喺剛剛20分鐘,你有3次無聽到我嘅指示。」而非「你講極都唔聽」這種一成不變、概括性的靜態語言。那麼, Ronald聽到也不會一下就產生抗拒的心理,更願意繼續與教師溝通。 在此邀請各位讀者,先察覺一下,自己和學生或孩子有沒有習慣以「評論」來思考和溝通呢?今天就嘗試以「觀察」的方式,配合動態語言表達,相信這樣可更全面、真實地認識學生和孩子! 文:楊思毅(JUST FEEL感講共同創辦人暨執行總監) 作者簡介﹕註冊非牟利機構「JUST FEEL感講」的願景,是轉化學校和家庭的溝通文化,透過支援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攜手共創同理心校園和家庭文化,提升孩子的身心靈健康。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8期]

詳細內容

感講你知:慎防「非黑即白」思維(上)

我曾經和一名女朋友就溝通模式爭執。那次我倆站在海旁,我鼓起勇氣向她說:「我希望可以更加了解你嘅感受、需要,但你唔同我講嘅話,我都唔知可以點?」她看着我10秒後,臉帶委屈和不滿地說:「請你明白,我唔能夠每一刻都同你講晒我心中嘅所有嘢,呢個係我安全嘅邊界,唔該你唔好逼我。」我一聽到,盡是無奈,看着海沉默了一會兒,然後深呼吸對她說:「嗯,所以你重視嘅係,你可以揀幾時同我分享、分享得幾深入嗎?」她回應:「係。」我再回應:「好,咁我都想強調,我希望我哋嘅溝通可以交流更多彼此嘅感受同需要。」「係你永遠都要喺度講對錯。」她語速加快地說。 溝通勿兩極 保持開放及洞察細節 我聽到這一句之後,再也沉不着氣,憤怒地說:「我聽到你剛剛嘅回應,我好嬲亦都好委屈。喺我記憶中,如果你真係要講對錯,我𠵱家可以即刻同你分析。你剛剛同我講嘅說話,已經出現咗3個思考陷阱,將我哋嘅討論推向極端:『每一刻』同『永遠』係時間嘅維度上,而『講晒心中所有嘢』係分享嘅深度同廣度上。呢種思考模式,可以統稱為『非黑即白』。我剛剛同你講嘅說話當中,我並無講過,亦都唔想『每一刻都知晒你心中嘅所有嘢』,我尊重每人都有安全邊界,想有選擇唔分享嘅權利,我都只係想更加了解你,所以想邀請你同我衝突時分享你嘅感受、需要。」她聽到之後,沉默看海,一會兒後,我倆就此完結該次對話。 以上對話中的模式(即只有「任何時候、任何事情都不分享」和「每一刻要分享所有心底話」兩個極端的選項,沒有其他可能,例如:每星期互相分享一個關於家庭關係的感受),即「非黑即白」的思維在日常溝通頗為常見,而且屬於「認知扭曲」(cognitive distortions)的一種。若我們不加以察覺,將對關係造成負面影響,妨礙彼此真誠交流。心理學家 David Burns在他的《好心情手冊》闡述認知扭曲時,就提及扭曲可能會增加我們的威脅感,以及強化我們包括憤怒在內的負面情緒,「以『非黑即白』為基礎的期待和判斷會加速我們發怒。這種思維是概括且僵化的,會干擾我們開放的態度和洞察細節的能力」。 善意溝通第一步 觀察取代評論 舉例而言,若我們與孩子溝通時,看到孩子沒有聽從自己的指示行事,就立刻浮現一個「非黑即白」的想法:「你唔聽我講嘢,你正衰仔,唔聽話。」我們很快會感到憤怒,然後反應 (react):可能是責備自己或孩子,令關係變差。然而,這樣就會忽略了孩子當刻「不聽指示」可能有眾多原因:可能是純粹聽不清楚,或者自己的內在身心狀態不穩,又或者是我們自己的指示本身超越孩子的認知能力或違反其意願——但他不是「衰仔」。 以「善意溝通」的第一步:「觀察」而非「評論」來與「非黑即白」思維來比對,實有異曲同工之妙。在此邀請各位家長,先察覺一下,自己和孩子有沒有習慣以「非黑即白」的思維來思考和溝通呢?我將於下一篇文章進一步闡述此思維出現的原因,以及與善意溝通的關係。 文:楊思毅(JUST FEEL感講共同創辦人暨執行總監) 作者簡介﹕註冊非牟利機構「JUST FEEL感講」的願景,是轉化學校和家庭的溝通文化,透過支援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攜手共創同理心校園和家庭文化,提升孩子的身心靈健康。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71期]

詳細內容

感講你知:讓孩子憑感覺作決定

我不時會和Edwin一家行山,過程中觀察到他們的相處。最深刻的是某個冬天,當時Edwin仍就讀中一,我們一起行龍脊,想分享兩個畫面︰ 1.穿外套戴帽:我們在欣賞風景時有點大風,Edwin媽媽立刻硬塞外套給兒子,並幫他戴帽,卻不小心撞到Edwin的眼鏡。Edwin𤷪𤺧地問媽媽:「你做咩啊?」媽媽答道:「大風啊!」Edwin語帶煩躁回應:「差啲整跌眼鏡喇!」 2.落斜時:Edwin媽媽多次叫我扶着Edwin,我在旁輕輕說了一句:「等佢自己嚟啦,佢大個喇。」落完斜後,Edwin對住媽媽大叫:「扶你個頭!唔使扶我啊!」 當孩子遇上父母的不安 媽媽要Edwin穿外套、戴帽、找人扶着落斜等,都反映着她很愛也很緊張兒子。然而這種關心背後,同時反映着父母強烈的不安,究竟這樣對於子女的成長,是好事還是壞事呢?從善意溝通的角度理解,若某些「關心」會導致孩子的「信任」、「成長」、「自己決定」等需要未被滿足時,那父母就要想一想,是否需要抽時間和空間來察覺、接納自己內在的不安,並探究背後的需要,繼而思考,是否要對孩子適度放手? 就Edwin面對媽媽不安的行為或語言,懂得大叫反抗時,我感到矛盾:一方面我慶幸Edwin敢於表達自己的不滿;另一方面我又擔心如此的表達長遠會破壞關係。所以,我決定和Edwin媽媽坦誠分享,並說出了以下的話:「當你叫我扶佢落斜時,有無試過停一停、諗一諗:Edwin想唔想自己試吓?佢可能想成長、想嘗試,即使佢仆倒、整親,都係佢自己揀嘅,而唔係人哋幫佢揀。如果佢無話要人扶佢,不如畀佢試一試?」 陪伴孩子面對內心的脆弱 說到要讓孩子「自己決定」,家長難免會擔心。所以,我決定作個示範。Edwin和我小時候一樣,有點畏高,而為了讓Edwin有安全感和勇氣去探索他內心的脆弱,我陪着Edwin一步一步走近一塊山邊的石頭。在過程中,我要求他的父母別說:「你唔得㗎,唔好行前,好危險,仆死你啊!」等說話。 當我們走到一個位他不想再行,我問他:「你𠵱家有乜感覺?」他答道:「驚。」我再說:「我聽到你話𠵱刻覺得驚。不過,我相信你可以再行前一步。但如果你唔想,你都可以唔行。」他想一想後對我說:「唔行。」於是,我倆便停在那個位置,一起深呼吸,再眺望山下的石澳景色。這個過程,我陪伴他探索內心的感覺,並憑自己的感覺,決定是否想踏前一步。 最後,我再次坦誠地跟Edwin媽媽分享:「就算你內心有不安,都希望你可以對Edwin講一句『我相信你』,放心畀佢踏步向前、成長,闖出自己既一片天空。他跌親時,有你在旁陪伴,就已經足夠。」 在此邀請各位家長,當你感到不安時,請你嘗試以「善意溝通」認識和接納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同時學習適度放手,讓孩子憑自己的感覺自己做決定。這樣,他們才可以真正成長! 筆者陪着Edwin站在山邊的石頭,讓他憑內心感覺做決定。(筆者提供)   文:楊思毅(JUST FEEL感講共同創辦人暨執行總監) 作者簡介﹕註冊非牟利機構「JUST FEEL感講」的願景,是轉化學校和家庭的溝通文化,透過支援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攜手共創同理心校園和家庭文化,提升孩子的身心靈健康。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62期]

詳細內容

感講你知:善意溝通 接納離別(下)

Edwin一家移民,一眾親人以「對話圈」,加上「感受需要卡」來連結彼此。(受訪者提供) 上文提到,我有一個就讀高小的親戚Edwin上月跟家人移民英國。為了創造一個安全的時間、空間給Edwin去察覺、理解及表達自己,亦讓一眾親友可抒發對Edwin一家離別的感受,我邀請大家在farewell party於「善意溝通」的基礎上,以「對話圈」的形式連結彼此。 之前我曾帶領他們參與對話圈,大家圍圈而坐,每一個人都能夠看到其他人。我詢問各人,希望為今次對話定下什麼規則?我爸說:「互相尊重,專注當下,擺低手機。」然後我媽補充︰「用心聆聽及記着別人所說的。」Edwin則謂:「不打斷、不評論、不給予建議其他人。」我聽到他們這樣說,既驚喜,又感動,亦感到之前所花的努力沒白費(我家人以前習慣別人說兩句便打斷對方,然後評論、給建議等)。當我確定在座每個人都明白並同意遵守這些原則後,便拿出一個象徵「發言信物」的水樽,只有拿着發言信物的人才可以說話,其他人需要專心聆聽。我就會盡量確保大家的發言時間平均,如果有人說得太久,或者違反了剛才協議的原則時,我才會介入。 親友輪流分享移民感受 設定對話圈的形式、原則後,我再介紹主題和流程。第一輪是熱身,主題是交流彼此今日的感受;第二輪為正題,主題是面對移民和離別,大家有何感受和需要。我把「感受需要卡」放在圓圈的中心,然後邀請大家每一輪發言前,用2分鐘看看地上的卡,再察覺、同理自己的感受,繼而分享。 有趣的是,我媽分享時,突然祝福Edwin一家移民後「無憂無慮」。Edwin聽到後,即時反應是說:「很難呢!」其後輪到Edwin爸爸分享,他亦回應我媽說:「怎可能無憂慮呀!」他坦誠地分享自己在「期待」以外,也有「擔心」這個感受:「一家人去到異地生活,既要找工作、找學校、找居所,又要重新適應文化。」我感激他願意展現自己脆弱的一面,畢竟在華人文化中,作為爸爸,很難在家人面前表達負面感受。但正正是這樣的溝通,讓Edwin可連結到他父母真實的內在狀態,長遠有助促進關係。 在此我邀請各位家長,如果你的家庭即將移民,或者你的子女有朋友移民,可嘗試以「善意溝通」去認識和接納當中的離別不捨,以及不同的感受! 文:楊思毅(JUST FEEL感講共同創辦人暨執行總監) 作者簡介﹕註冊非牟利機構「JUST FEEL感講」的願景,是轉化學校和家庭的溝通文化,透過支援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攜手共創同理心校園和家庭文化,提升孩子的身心靈健康。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52期]

詳細內容

感講你知:善意溝通接納離別(上)

4年前,我與Edwin第一次運用「感受需要卡」並以「善意溝通」方式聊天。(作者提供) 近月不少香港家庭選擇移民。無論是留下,還是選擇離開的人,皆有不同的感受和需要。成年人尚且會farewell,吃頓飯,好好講bye bye,一起面對離別的不捨。但換上孩子,不管是要移民的當事人,抑或有朋友、同學要離開,家長又可如何幫助他們經歷其中,從而認識、接納箇中的感受呢?我將會與各位分享自身經歷,希望拋磚引玉,探討家長在這時代的洪流下,怎樣以陪伴、同理心跟子女同行,促進更良好的親子關係和溝通。 我的親戚Edwin就讀高小,上月舉家移民英國。幾個月前他曾告訴我,某一個不太熟稔的同學有一天突然不再上學,老師沒有任何解釋,這個同學就好像「人間蒸發」般。Edwin和其他朋友都感到很錯愕,即使後來得知該同學舉家移民了,但由始至終,沒有人作任何解釋,一句bye bye都沒有說,令大家都感到怪怪的。我亦聽到另一名家長和我分享,她的女兒得悉好友移民時,哭得很厲害。於是我在想,孩子面對離別的感受,有沒有安全的時間、空間,讓他們好好抒發情感呢? 所以,當我得悉Edwin也要移民時,便決定在他離別前以「善意溝通」方式和他聊天,讓他好好察覺,表達感受和需要。 我邀請 Edwin與我就着移民的話題好好談一談。我們在梳化坐下,然後拿出「感受需要卡」,按「善意溝通」的方式和他聊天(他是令我學習「善意溝通」的其中一個原動力,也是我在幾年前首個使用「感受需要卡」聊天的孩子,自此他便經常使用,所以十分熟悉過程)。我們首先揀感受卡:我揀了「擔心」、「好奇」;他揀了「傷心」、「擔心」、「好奇」和白卡(供自由發揮)。 分享、消化感受 好好講bye bye 我首先分享自己的感受:「我感到擔心,因為你們在外國努力適應當地生活之時,或許會忘記要好好溝通,了解彼此的感受需要。我亦好奇,外國的生活是怎樣的?」然後向他說:「我見到你揀了傷心、擔心、好奇和白卡,你可以告訴我,為什麼你有這些感受嗎?」Edwin回答︰「我不捨我的好朋友,還有你們,所以感到傷心;而且我擔心去到外地生活會不習慣。但我也好奇外國讀書是怎樣的。」他說着說着,便流下了眼淚。 我沉默地陪着Edwin,讓他有安全的空間消化這些感受。然後,我邀請他和我一起揀彼此的需要卡,再與他分享「哀悼」這些需要。當我們察覺到我們有些需要(如友誼)未能滿足時,可哀悼,即擁抱自己的哀傷,想哭就哭,而不是避開、壓抑或自我評論。Edwin的眼淚,就是擁抱了自己的哀傷而自然流出來的。最後,我邀請他好好和朋友講bye bye,察覺和接納彼此的感受和需要。 各位家長,如果你的家庭即將移民,或者你的子女有朋友移民,請嘗試以「善意溝通」認識和接納當中的離別不捨吧!下一篇文章,我將分享我如何幫助孩子認識其他家庭成員面對離別的感受和需要。 文:楊思毅(JUST FEEL感講共同創辦人暨執行總監) 作者簡介﹕註冊非牟利機構「JUST FEEL感講」的願景,是轉化學校和家庭的溝通文化,透過支援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攜手共創同理心校園和家庭文化,提升孩子的身心靈健康。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51期]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