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筆陣.國際親子台:誰有自我修正的能力?

Control of error(錯誤控制)是蒙特梭利(Montessori)教學中一個重要的概念,意即在活動及教學細節中刻意加入一些設計,讓孩子自行發現做得對錯與否,並思考如何修正。 舉些實際例子,例如我們經常給孩子玩的配對板,因為每個凹位設定了特定的圖案,當形狀不對時,就放不入,那孩子就會在自己玩的過程中,發掘出哪個圖案該放哪裏。而這教具本身,就有所謂control of error的元素。當然,真正的蒙特梭利教學中,有更整全的配套,包括擺設、程度、示範,以及3階段教學等。 今次集中談control of error概念,是因為它與孩子成長心理關連甚大。Erik Erikson的社會心理發展階段就指出,孩子在18個月至3歲期間,需要建立的是自主性(autonomy),否則孩子會落在自我質疑中;接着下一階段,3至6歲前,孩子要建立的則是自發(initiative),否則他們只會落在內疚當中。讓孩子自行發掘出路,自主如何修正,是他們建立自我價值的方法。 (作者提供) 孩子1分鐘冤枉路 受益無窮 我們當父母的,有時總會忍不住想孩子少行一些冤枉路,所以經常忍不住出口糾正他們,卻不知道這種做法,反而阻礙了孩子從錯誤中學習的機會。須知道,學習最寶貴的,從來也是過程,而不是結果。每拿走了一次由孩子找出錯誤的時刻,就是拿走他本來可以成長的機會。 這不是說看到孩子走歪路有危險,我們也撒手不管,但在安全的情况下,孩子花1分鐘完成這遊戲,與用40秒完成,對我們來說有分別嗎?對成年人來說,或許只是滿足了自己的心急;但對孩子來說,意義卻很大,即使用上1分鐘,只要成年人沒插手,小朋友便能自己克服、修正錯誤,從而建立出解難能力和自信,這1分鐘最難能可貴。將心比心,當有錯誤時,我們情願被指摘,還是自行找出方法改正?前者帶來的是批評和自我質疑,後者帶來的卻是被欣賞與信任。 思考中隨便介入是一種打擾 更值得留意的是,孩子在思考過程中,我們隨便介入,有時會是一種打擾。當我們希望孩子專注力強、學習集中,那首要的,便是信任孩子有發現錯誤及自我修正的能力,然後願意忍一忍手,保持對孩子的信任,耐心地等待。 當父母明白control of error這概念,相信小朋友本來就有自我修正的能力,讓孩子有成長的空間,我們將會發現更多驚喜! 文:Hello Bonnie 作者簡介﹕修讀國際關係,成為兩女之母後變身3職媽媽,在小助教鞭策下,完成兒童與家庭教育碩士,仍繼續在工作、讀書及湊女角色中努力掙扎。網誌:FB.com/hellobonniemami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12期]

詳細內容

國際親子台:家長必看的 情緒穩定checklist

第三波疫症來襲,不少家長跟我分享,孩子困在家一段時間了,大家都過得很不容易,孩子更多情緒失控,家長也倍感壓力。這段日子無論疫症、社會狀况、經濟、教育問題,全都令人處於低氣壓,大小人兒也被壓得喘不過氣來。參考了教育心理學家的建議,有4個向度,可幫助家長用來化為穩定孩子情緒的清單,讓我們趁此機會一同檢視。 即使被惹怒 依然能冷靜面對 1. 是否有地方,讓孩子感覺完全安全? 孩子出現「挑戰底線」的行為,很多時候是他感覺不舒服/不妥的結果。我們不用倒果為因,認為孩子「挑戰底線」是要讓我們不高興。若孩子長期有一個感覺安全的地方讓他好好待着,他自然有勇氣及信心表達心中所困擾、所疑惑的問題或情緒,毋須以失控的行為去換取關注或關係。孩子不是attention seeking(要博取注意)而是relationship seeking(希望有可依賴的關係)。 2. 家中環境是否平靜、生活常規是否可測? 家中會不會不時大吵大鬧?面對吵鬧中的孩子,我們是否以更歇斯底里的責罵來回應?不妨自我檢視,我們有沒有機會向孩子成功示範,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呢?我們被激怒後如何回復平靜呢?若我們以身教示範,即使被惹怒,依然能深呼吸冷靜面對,那孩子便自然會學懂這個道理。另外,「可預測」是讓孩子平靜情緒的條件,不要小看「常規」的重要。 3. 有否花時間觀察孩子,並給予正面反應? 孩子在沒有作出失控行為時,我們有花時間陪伴他、鼓勵他及觀察他的成長嗎?若我們平日願意細心觀察小朋友的行為,就更能明白孩子做事的動機及原因。有沒有觀察過孩子發脾氣,通常在什麼情况下出現? 是「轉場」太快未及適應?是太累沒有足夠的睡眠?是過了午飯時間還未用膳?觀察以外,不妨多做一步,在孩子行為正常不吵不鬧時,給予正面鼓勵,如此一來,孩子自然更樂意維持在平靜的狀態。 教導孩子面對情緒 而非逃避感受 4. 是否容許孩子表達不高興? 一味的泵氣入氣球內,終有一天會爆破;情緒也一樣,一味的壓抑,終有一天會爆發得不可收拾。容許孩子有不高興的時刻,接納他的情緒,教導他以不傷害別人的方式表達,才是讓氣球一直飛揚的方法。我們要努力的,是教導孩子如何面對情緒,而非逃避感受。唯有我們正面看待情緒,孩子才會懂得欣賞自己,才會在失控前已樂意面對及處理好情緒。 4個checklist 問題,你的答案中又有多少個「是」呢? 文:Hello Bonnie 作者簡介:修讀國際關係,成為兩女之母後變身3職媽媽,在小助教鞭策下,完成兒童與家庭教育碩士,仍繼續在工作、讀書及湊女角色中努力掙扎。網誌:FB.com/hellobonniemami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06期]

詳細內容

名人親子:Bonnie搭橋鋪路 幫沈旭暉做好爸爸

沈旭暉的家庭軍師 Bonnie相夫教女「基本法」(黃志東攝) 分工合作作為沈旭暉背後的女人,Bonnie樂於處理「家庭小事」,讓丈夫有更多空間研究「國家大事」。(黃志東攝) 作為沈旭暉背後的女人,Bonnie樂於處理「家庭小事」,讓丈夫有更多空間研究「國家大事」。(黃志東攝) 說起沈旭暉,必然想起政治、「國家大事」。的確,「家庭小事」沈先生從來不管,一切都交給他背後的女人——吳凱霖(Bonnie)。Bonnie好管家庭事,她不單落力維繫沈家四口子的關係,亦關心其他人的家事,從事兒童教育工作的她,正攻讀遊戲治療,最大心願是把正能量注入每個家庭,讓每個孩子也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文︰沈雅詩 相約沈旭暉和太太一起做親子訪問,兜兜轉轉,最終收到沈生的短訊回覆:「frankly it's the domain of my wife, we both prefer individuality, thanks for your understanding」(坦白說,這是我太太的範疇,我們希望維持獨立個體,感謝你的體諒)吃下沈先生送來的大檸檬,記者當然不爽,Bonnie卻替丈夫解畫:「他確實只精於國家大事、國際關係,照顧小朋友,並非他的強項。也多謝他信任我,讓我有一個自由度去教孩子。」 Bonnie與丈夫結緣於國際關係課,她曾任沈旭暉的助教,由相識、相戀至結婚,她笑指丈夫始終同一個模樣,只是沒想過自己變化會這麼大,由研究國際關係,轉去研究兒童與家庭教育,最近又修讀遊戲治療,「因為我想知道,怎樣做媽媽」,一個很簡單,但又令人動容的答案。 沈旭暉雖然是國際關係學者,但在家並沒有跟兩個女兒談政治,頂多教她們辨別不同國旗。(受訪者提供) 一句讚賞說話大有學問 沈家有兩名千金,分別是5歲的雪雪和3歲的雪糕,Bonnie從課本學到的育兒知識,都實踐在她們身上。如果說國際關係複雜,親子關係亦不簡單,一句讚賞的說話,已經大有學問,「以前我只知道不要讚孩子聰明,要讚他努力;但進修完,我便明白,原來這跟growth mindset(成長心態)有關。讚孩子一些不能改變的特質,只會令他覺得,事件的成功與自己無關,他沒有參與過;但讚孩子一些可以改變的行為,他才會覺得自己能參與這件事,會不斷嘗試去做好」。 由growth mindset說到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Bonnie興致勃勃地跟記者分享,實在忍不住打岔問一句:「這些沈生都沒有讀過,你有教他嗎?」愛夫深切的她,又把握機會為丈夫送高帽,「他這樣聰明,我毋須跟他說一遍。我相信,他看見我怎樣對待小朋友,即使他未必知道我在運用什麼理論,也應該明白我在做什麼」。 沈旭暉(右)與Bonnie(中)在2013年舉行世紀婚禮,賓客陣容強勁,連時任行政長官梁振英(左)、時任政務司長林鄭月娥、時任財政司長曾俊華、前律政司長黃仁龍等均有到賀。(facebook圖片) 夫妻恩愛 子女健康成長基石 Bonnie是一個很有親和力的人,臉上總掛着陽光笑容。在家庭,她亦是扮演「正能量發電機」的角色,設法維繫一家人的感情。說實話,這個角色不容易,易地而處,要像她一樣身兼三職,既要工作,又要照顧一對年幼女兒,還要讀書進修,身邊卻沒有另一半分工協助,不抱怨才怪。不過Bonnie卻沒有這樣想,他說沈先生以另一種方式支持她,「雖然他確實不多時間陪孩子,但有一件事,他一直做得很好,就是他重視夫妻關係。直到今天,他每星期仍然會約會我,哪怕只是吃個下午茶、吃一頓晚飯或看一套電影,這都讓我感到被愛」。 她說,良好的夫妻關係,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基石,「這令我想起在美國前總統老布殊的喪禮上,他兒子小布殊的悼辭。小布殊說,很多人提起他爸爸,都會談及他做總統時的豐功偉績,可是,小布殊對父親最深刻的印象,或影響自己一生的並非這些,而是老布殊如何跟芭芭拉相愛逾70年。他從父親身上,學到如何維繫一個家庭」。 小布殊的說話,印證了Bonnie的一個信念,「如何令孩子感覺安全,以及感到身處在有愛的關係裏,你愛他固然重要,但夫妻彼此相愛,亦是一個最佳的示範。」 在Bonnie眼中,沈旭暉是一個重視夫妻關係的人,無論他多忙,每周仍會抽空跟她拍拖,享受二人世界。(受訪者提供) 分配好爸爸任務 擔任「形象顧問」 當然,Bonnie看重夫妻關係之餘,也重視親子關係。「平日放工便回家,堅持每晚說故事,周六日亦盡可能整天都陪着她們。最近因為疫情關係,多了在家工作,相處時間又可多兩三小時。」 另一邊廂,她亦樂於為沈生「搭橋鋪路」,幫他「上位」做個好爸爸,「要發掘一些事情讓先生能夠參與。舉例,我知道兩個女兒認為能去屋苑附近那間超市,可以自己選一盒奶、買一杯雪糕,已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於是我便常常提議先生駕車載她們去。對先生來說,可能只是花10餘分鐘的時間,但對小朋友而言,已經是很開心、很難得的事情了」。 同樣,在孩子面前,她也刻意替丈夫塑造好爸爸的形象,「偶爾自己心靈不夠強壯時,也會想:『又是我?你可不可以幫忙一些呢?』但我總提醒自己要忍着,不要在小朋友面前說晦氣話。同一句說話,可以有不同的演繹方式:『爸爸今天又沒時間陪我們了』、『爸爸今天只陪了我們15分鐘』,但亦可以說成:『就算爸爸今天有工作,他也抽時間陪我們去超市。』她們如何看爸爸,分別就在這裏」。 Bonnie寄語天下媽媽,想家庭和諧,便要常常令孩子感覺到爸爸很疼愛他們,「當孩子這樣想,才感染到爸爸,令爸爸又覺得,原來小朋友跟我玩很開心。我們要為丈夫製造誘因,令對方感受到親子時間所帶來的愉悅,否則若永遠只得挫敗感,他一定『縮』,覺得自己應付不到,做不來」。 為了學做媽媽,Bonnie毅然由研究國際關係,轉去研究兒童與家庭教育,去年又修讀遊戲治療,希望幫到更多小朋友。(受訪者提供) 不愛太悠閒 拒做少奶奶 看見她終日奔波於家庭、事業與學業之間,戥她辛苦,問為何不「疊埋心水」做少奶奶,在家相夫教女,豈非更好?她立即耍手擰頭,「太悠閒的生活,我不行的,我不是那種喜歡『飲杯茶食個包』的人!」記者笑她說「風涼話」,Bonnie連忙解釋:「只因我太清楚自己,如果我的焦點只放在家庭,恐怕會終日聚焦在孩子不妥當的地方,不斷想糾正她們,又或者每天都追問着丈夫何時會歸家,這樣不論對親子關係、夫妻關係,都不健康。」 停不下來的Bonnie最近又多了一個繪本作家的身分,繼今年2月初推出抗疫繪本(圖)後,她又正籌備另一本有關兒童情緒的繪本。(受訪者提供) 稱職媽媽︰眼觀六路 耳聽八方 因為和家人保持既親密又適度的距離,令Bonnie看得見沈先生的好,女兒們的美。「她們實在太可愛了!」Bonnie形容,雪雪像爸爸,沉靜內向,相反,雪糕卻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小女孩。對着兩個性格截然不同的女兒,媽媽要很「心水清」,「就是讚賞,也要用不同的說話。我常讚雪雪『你很專注,觀察力很好』,妹妹我會讚她『你唱歌很好聽』」。 不過,姑勿論孩子性格如何,Bonnie認為,要做一個稱職的兩孩之母,最重要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若家長回家後,只自顧自在滑手機,當聽到兩個孩子爭執吵架時,便大聲喝罵『不要嘈了』,那注定是失敗的處理手法」。 她笑言,雖然自己「肉身」並非每一次都參與在兩姊妹的耍樂之中,但眼睛、耳朵卻從沒有離開過她們,「當兩人有衝突時,若我能夠『實况轉播』整件事的前因後果,她們通常不用我多說,都會判斷到自己是對是錯,然後立刻停下來」。家長們,收到Bonnie的御夫教女術了麼? 兩姊妹雖然性格截然不同,姊姊雪雪(左)沉靜內向,妹妹雪糕(右)活潑開朗,但兩姊妹感情要好,相處融洽。(黃志東攝)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04期]

詳細內容

國際親子台:COVID-19 教我們的人生課

沒有上學的日子、缺少社交生活的日子、困在家中的日子,很是累人的。更累人的是,沒有人有確實的答案,可預知什麼時候,這疫情可以過去。父母是孩子心目中的百科全書、是「為什麼」的解題器、是無所不能的超人。但這一次,我們都不知所措,因為對前路有太多「不知道」。也許因為我們沒有答案,所以面對充滿着總是問「為什麼」的孩子,我們格外有情緒。 向孩子坦承「我們不知道」 其實對未來充滿「未知」或「不確定」,本來就是人生。與其因為這樣情緒低落,不如擁抱這人生重要的一課。先坦白告訴孩子我們所知道的,和我們所不知道的;請孩子跟我們分享他所擔心的、所知道的;告訴孩子,我們將會把我們所知道最新發展與他分享。這既是現實,亦是人生必經的一課。 小時候,我們總覺得父母是萬能,到長大了,才發現這不是絕對的。但,我們對父母的愛會因此而減少了嗎?絕對不會。孩子需要的,是知道父母會與他一起面對失意或得意的時刻;是知道父母會無條件地愛他;是知道父母也會有限制。這些認知,比起讓孩子覺得父母「萬能」更為實際,對孩子成長更為有益。 提供答案前 不妨反問孩子 讓孩子從小知道,問題的答案與解決方法,是可以從自己而來,這是非常寶貴的。很多時,我們習慣替孩子答問題、掃地雷,甚至鋪平前路。但這未必是對孩子成長的最好方法,每個人都有resilient power(抗逆能力/復原能力),尤其是小孩子的復原能力更是不能小覷。這段時間,當孩子告訴我們,他傷心、悶、不知所措,在提供「答案」之前,不妨先反問孩子,他認為是什麼原因和有什麼解決方法? 最近一次,當雪雪告訴我,她覺得在家很悶時,我沒有立即給她什麼解決方法,或立即應承明天外出去玩。我問雪雪,為什麼她覺得悶,方才聽得出,原來她想做圖工,但家中沒有合適工具。如果當時,我第一時間,以我認知的答案回答她,大概我會以為她想出街,而沒有機會聽到她真正想要的(做手工),以及她自行提供的解決方法 (找/買勞作工具回來)。第二天,當我們做手工時,我問她知不知道為什麼我們不能上學?她非常仔細地告訴我疫情嚴重,不希望有更多人「中招」,不希望加重醫護哥哥姐姐的負擔,所以要留在家中。聽罷,我欣慰不已。 孩子能明白的,遠比我們想像的多;孩子能解決的,也遠比我們預視的周詳。這人生課,對孩子而言彌足珍貴,對家長亦然。能一起面對逆境的機會,也是讓孩子與我們同行的機會。 文:Hello Bonnie 作者簡介:修讀國際關係,成為兩女之母後變身3職媽媽,在小助教鞭策下,完成兒童與家庭教育碩士,仍繼續在工作、讀書及湊女角色中努力掙扎。網誌:FB.com/hellobonniemami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97期]

詳細內容

國際親子台:讓孩子安定下來的神奇詞語

由於身兼數職,我每晚都習慣向家中的菲律賓女傭簡單交代一下第二天的安排,包括小孩子上學的預備(停課前)和家頭細務,好讓大家分工合作、好好預備。每個媽媽都明白,家中大小繁瑣事,其實也關我們事,像停課前,就是帶妹妹雪糕參加學校的早禱會、提姐姐雪雪帶圖書回校、安排家人收貨、準備當晚飯餸、安排孩子節目等,都是我們的工作。我一直以為,這只是我與女傭之間的事情,直到有天發現,雪雪目不轉睛地望着我們對話,方才明白,她希望成為對話者,而不是被安排者。 別讓小朋友成被安排者 這一幕讓我想起美國育兒專家Magda Gerber的文章,她曾經分享在教養中有一個神奇詞語,就是「預備」。預備的意思是,尊重孩子是一個完整的個體,讓他有份知道將會發生的事,在有充足心理預備下面對生活日常,而不是突然「被提」。以我家中兩個小朋友為例,帶她們到公園玩,如果我沒有跟她們預先說明當天的節目安排,例如「今天上午我們會在公園玩1小時,然後就要出發到沙田跟婆婆午飯」,卻在她們玩得最興高采烈時才突然煞停,要她們立刻停下來,然後乖乖跟我離開,這基本上是不可能、亦是不切實際的事。 通常在沒有預先通知的情况下,小朋友失控或賴着不走的機率幾乎是99%,重點並不在於小朋友聽不聽話,而在於這本身是不是一個合理的期望。試想像,當正在看劇,劇到肉緊之處突然被熄機,我們會有什麼感受?我們又會出現什麼反應? (作者提供) 帶雪雪、雪糕到遊樂場玩耍,我不但習慣先告訴她們是日行程,更會在時間到之前10分鐘作倒數提示,好讓她們知道時間,並安排自己最後再玩多少次瀡滑梯、打多少次韆鞦,然後滿足地離開。 藉「可預知性」建立安全感 小朋友的生活需要「可預知性」,因為這是孩子們建立安全感的重要一步。他們需要心理上有時間準備,知道下一步將會如何,就能放下對不可預知事情的擔憂,專注在發掘新事物。在成長路途上,若希望孩子情緒穩定,較有自信,鼓勵大家養成一個讓孩子有心理預備的習慣。這樣一來,孩子不會感到突然被冒犯,不會在不知情下被叫停,自然較少出現情緒失控。同樣地,他們能掌握將會發生的事,在心裏預演過至少一次,面對實際情况時自然更得心應手,這樣一來,會表現得自信。 上學及平日生活要建立常規(Routine),正是其中一種讓孩子有心理預備,建立安全感的方式。不要以為因孩子不懂,我們就不說,他們敏感細膩,與其讓小人兒終日惶恐在不可預測的生活,何不從小視他們為個體,尊重孩子的感受,讓他們掌握今日將要發生的事,而不是當一個被安排者。「預備」這詞語其實沒有魔法,法力全在於安全感。 文:Hello Bonnie 作者簡介:修讀國際關係,成為兩女之母後變身3職媽媽,在小助教鞭策下,完成兒童與家庭教育碩士,仍繼續在工作、讀書及湊女角色中努力掙扎。網誌:FB.com/hellobonniemami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93期]

詳細內容

國際親子台:孩子可以「悶」嗎?

疫情持續,小朋友在家發了好一陣子霉。停課後,影片、工作紙、網上教材應運而生,當中固然有不少高質有心之作。但當我們盡力為孩子安排這一切,企圖充實孩子的同時,請勿忘記,小孩子的成長是需要空間的,是需要我們抵得住「悶」,讓孩子有空做一點「無聊事」,他們才能在平日生活中發揮創意。 美國著名育兒專家Janet Lansbury說得好,「Boredom is just the time and space between ideas」,孕育新主意,需要一點留白的時間與空間。 (圖一)(作者提供) 因為有空間,同樣的UNO牌卡,小朋友會將他變成「找不同遊戲」、Snap game。因為有時間,同樣的一幅布,它一時化身為野餐布,一時是孩子的披肩,有時更成為小帳幕的簾門。即使是衫夾(圖一),除了是工具,也是小肌肉鍛煉器,更是另類疊高的Lego。這些小玩意本身是否很有意義或益智,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可以藉此發揮創造力,發掘自己玩的方法。換句話說,小孩子有此創造力,自然變得「不怕悶」,因為懂得找方法自娛,而不是單靠我們不斷找東西供他娛樂。這個良性循環,要由我們忍一忍手,讓孩子「悶」一下開始的。 訂立親子時間表減孩子憂慮 (圖二)(作者提供)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當小朋友上堂、玩樂與休息全都在家實行,時間表就變得更為重要,讓孩子參與自訂時間表(圖二),一來孩子可對自己所作的決定負責任,二來孩子對每日的日程清晰,就能減少不必要的憂慮。曾於過往的文章提及,時間表對孩子而言是重要的。以下是設計時間表的大原則︰ 第一,應該有定時的作息、上學及遊戲時間。當小朋友對將會發生的事有可知性,他的情緒與行為同樣也會變得具可測性及穩定。 第二,有時間表並不代表要塞滿工作,不是每一分鐘也在「做功課」,我們可加入適量的休息及玩樂時間,那樣小朋友可以在自訂的休息/遊戲時間內,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玩自己愛玩的遊戲。可以掌握的時間表,是大家的情緒調節器。 疫情下,NASA(美國太空總署)發現地球意外得到喘息的機會,空氣污染大幅降低。意大利人發現,威尼斯河道的水意外地清澈。在家中,我們也不妨發掘一下,畫上這個暫停符號,這個看似「悶」的空間,能為我們帶來的意外親子驚喜。 文:Hello Bonnie 作者簡介:修讀國際關係,成為兩女之母後變身3職媽媽,在小助教鞭策下,完成兒童與家庭教育碩士,仍繼續在工作、讀書及湊女角色中努力掙扎。網誌:FB.com/hellobonniemami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9期]

詳細內容

國際親子台:工作紙以外的選擇

教育局宣布繼續停課,家長於理性一面,當然明白復課的風險,但在感性反應上,卻是十分「頭痛」。這段時間,屋企化身學校,我變成教師,教師躋身YouTuber,大家也在這時代極速變身。也許大家也曾看過McKinsey的報告,指在AI逐步代替人手工序的年代,不少人擔心工作會被取代。不過,原來報告指出幼稚園教師,將會是其中一樣最難取代的工種。原因不難了解,父母在教導幼兒的過程中,都深深體會到,他們的學習模式極難機械化。想與大家分享幾個小玩意,適合幼兒在家寓學習於玩樂。 圖a(作者提供) 麵包種菌實驗 了解細菌生長 (1)細菌小子大測試 口罩需要配合乾淨雙手才是上策,小朋友不明白手仔四圍摸有多骯髒,更不了解看不到的細菌是如何運作的。我們可以透過簡單小實驗,讓小朋友深刻明白細菌的生長。 工具只要1至2塊麵包與4個保鮮袋。將麵包分成4小塊,先讓小朋友未洗手情况下摸摸第一塊包,然後放入保鮮袋,再在袋下寫明是未洗手的作品。然後讓小朋友洗手抹乾後,再摸第二塊,放入第二個保鮮袋。第三塊以乾淨手套包着摸,放入袋。最後一塊,拿起鞋子踏兩腳,才放入最後的袋。這樣就完成了種菌實驗的第一步,接着觀察變化,大概5日左右,我們就看到曾觸及過鞋底的麵包,變成又黑又發霉。沒洗手便摸的,有小量黑點;另外兩塊,因為雙手乾淨,還是原好。簡單實驗,足以讓小朋友了解細菌的生長、洗手的重要,以及求真的精神,大家不妨試試。(圖a) 圖b(作者提供) (2)廢物變城堡 網購成了這段時間的消費主流,當中牽涉不少包裝紙箱,這些看似廢物,卻足以讓小朋友樂上數天。將砌Lego的玩意變成砌紙箱,一時間包裝廢料成為寶貝,小朋友由砌一個只給公仔玩的Lego城堡,演化成自己都能入內的小城堡。這裏的學習重點包括:認識形狀、重量、設計、結構及空間感。單是讓小孩子選擇及討論什麼形狀的箱該放底、哪個適合放高,已是很好的學習。(圖b) (3)我的小植物 種植的好處,大家也知道。想提的是,藉此培養小朋友的觀察力與責任感才是重點。小豆的生命有賴小孩子的每天灌溉、悉心栽培,幼兒(尤其女仔)最喜歡的想像遊戲是照顧BB,把小豆、小薯、小草、小花化成他們照顧對象,每天觀察,甚至記錄它的生長情况。我們培育孩子成長,何嘗不是一樣?讓小朋友也一同經歷,造就對方成長,確是可貴的經驗。 文:Hello Bonnie 修讀國際關係,成為兩女之母後變身3職媽媽,在小助教鞭策下,完成兒童與家庭教育碩士,仍繼續在工作、讀書及湊女角色中努力掙扎。網誌:FB.com/hellobonniemami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5期]

詳細內容

抗疫繪本:深入淺出解「毒」 看繪本童心抗疫

免費電子繪本 解小人兒抗疫疑惑(real444@iStockphoto /明報製圖) 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又稱武漢肺炎)疫情的陰霾下,日常生活都變得不一樣,成年人的躊躇不安、高度戒備,都會令小朋友的腦袋冒出十萬個為什麼?家長要解釋清楚,並不容易。這時候,不妨借助孩子最愛的繪本來打開話匣子。近日便有不少有心人,把當前的社會狀况用圖畫故事表達出來,今次我們蒐集了多本免費電子抗疫繪本,風格、程度各有不同,總有一本幫到手! 文:沈雅詩 坊間有不少免費電子繪本,適合家長用來向孩子解釋疫情。(JohnnyGreig@iStockphoto,設計圖片) 以孩子視角創作 要選書,家長們各有心水,甚至更有家長親自為孩子撰寫繪本。創辦親子社交平台「Hello Bonnie國際親子台」、現職多元學習坊高級總監的吳凱霖(Bonnie),創作出《不一樣的2020 口罩下的微笑》,這更是她的處女作,「第一次為小朋友寫繪本吖」! Bonnie與丈夫沈旭暉育有兩女,分別是5歲的雪雪和3歲的雪糕,她說,今次出繪本,緣於兩個寶貝女對「武漢肺炎」充滿疑惑:「試過找資料跟她們解釋,但說完,她們反而更多問題。真的人人都要戴口罩?為什麼有人會喜歡吃蝙蝠呢?」 修讀兒童與家庭教育的Bonnie,於是以孩子的視角,深入淺出地創作了一個有關抗逆的故事,雪雪和雪糕聽得入迷之餘,再向媽媽提出一個要求:「除了聽故事,還有得看故事嗎?」 長女雪雪(右)和次女雪糕(左)對於「武漢肺炎」充滿疑惑,媽媽Bonnie(中)唯有親撰繪本,跟她們解釋。(受訪者提供) 反思親友安心相聚非必然 就這樣,Bonnie便把腦海中的故事化成文字,又找來創作單位「U Made This?」繪圖,促成了《不一樣的2020 口罩下的微笑》的誕生。翻開此書,頁面經常出現一個獨個兒滑手機的小女孩,她躺在沙發時會滑手機,吃飯時亦滑手機,連去公園玩也滑手機,「雪糕每次看見這個小女孩,都嚷道:『她常看手機吖!』」。Bonnie不諱言,想透過今次疫情,鼓勵大家也反思一下,以往有否把手機取代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呢?當生活日常都變得不再一樣時,原來親朋好友可以在免於恐懼下相聚,也不是必然的。 雖然此時此刻日子很艱難,但Bonnie不忘給小朋友送上安慰,「只要大家都注意個人衛生、外出時加倍小心,我相信這個城市一定會康復,到時我們便可以除下口罩相見,再見到一個充滿笑容的地方」。 《不一樣的2020 口罩下的微笑》 作者:Hello Bonnie 國際親子台 繪者:U Made This? 連結:透過「Hello Bonnie國際親子台」facebook專頁索取 《不一樣的2020 口罩下的微笑》作者:Hello Bonnie 國際親子台(網上圖片)   ■精選推介 ◆簡單易明 附中英視聽版 插畫家Lokki Lau育有一對分別10歲和2歲的子女,為了讓孩子更明白什麼是「武漢肺炎」,這個有心媽媽,分別為兩兄妹度身訂做了適合他們年紀閱讀的繪本,並大方地公開作品,免費讓各家長下載。其中《給心心的繪本——可怕的武漢肺炎》屬於幼兒版,大獲網友好評,指內容簡單易明,畫風可愛,實用指數很高。 對於幼兒來說,他們不明生不明死,因此,Lokki用了最簡單的方式讓小人兒了解到,如接觸到新型冠狀病毒,會被帶走,便再也不能玩玩具,再也不能吃「肉肉與甜甜」,再也去不了公園及再也見不到媽媽,好使他們感受到這肺炎的可怕。此繪本亦有正確教導小朋友如何好好保護自己,並鼓勵小人兒懷抱希望,等到「醫生叔叔研製出疫苗或解藥」,就能「捉走」武漢肺炎。 此繪本還附有中、英文視聽版,令親子共讀變得更有趣! 《給心心的繪本——可怕的武漢肺炎》 作者、繪者:lokki lau@Draw a dream 連結:bit.ly/2vAxBKA (網上圖片)   ◆邊讀邊玩 學懂護己護人 校長貓媽媽(Cat Lau)從事幼兒教育工作多年,是幼稚園前校長,她創作的這本《新型冠狀病毒 抗逆遊戲書》,不單有得讀,還有得玩。書中透過填充、選項、連線、填色等小活動,幫助幼兒對是次疫情有更多的了解外,還可以學習保護自己、保護他人的概念!作者相信2至7歲幼兒會特別感興趣。 《新型冠狀病毒 抗逆遊戲書》 作者、繪者:校長貓媽媽 連結:bit.ly/3bJTCqW (網上圖片)   ◆互動空間 讓孩子抒發感受 作者Marina是一名媽媽,正修讀教育博士課程,眼見疫情擴散,她希望透過創作電子繪本,與孩子共同上公共衛生一課。全書14頁,最值得一讚的是,除提供不少防疫資訊外,還刻意加入很多互動空間,讓在親子共讀時,小朋友有機會抒發自己的感受。「失望、害怕、混亂、憤怒、苦悶、無聊、擔心要上班的爸媽……」爸媽也可藉此了解子女此刻的心情,加以輔導。 《給孩子的防疫繪本》 作者:Marina 繪者:Karen Aruba & Ki 連結:bit.ly/2vFvTHB (網上圖片)   ◆資料詳盡 宜家長伴幼兒讀 一直推動親子閱讀的香港繪本館,在全港學校停課期間,繼續鼓勵家長多跟小朋友閱讀圖書。為方便大家足不出戶都有好書看,並幫助小人兒更了解「新型肺炎」,該館編輯團隊製作了一本電子繪本《農曆新年在家過?》,歡迎大朋友小朋友免費下載。 故事講述主角老鼠仔穿起賀年服,可惜,今年牠無法像以往的農曆新年般跟親友拜年?利市,為什麼呢?原來是有一種新型病毒作怪,大家都怕被傳染。此書詳述此病毒被發現的經過、傳播途徑、病徵及預防方法,資料十分詳盡,但文字較多,年紀較小的讀者,可能需要家長伴讀才理解得到。 《農曆新年在家過?》 作者、繪者:香港繪本館 連結:bit.ly/2ucKkml (網上圖片)   ◆跟8動物醫生做好防疫措施 《抗逆小夥伴Dr Dumo et al 》的作者李揚立之(Lucci),她的身分很特別,既是骨科專科醫生,同時也是一名插畫家,為了加深小朋友的衛生意識,Lucci花了3個晚上,創作了一本抗逆繪本,還選了8種動物包括獵豹、雪豹、家豬、獅子、長頸鹿、北極熊、黑猩猩和三趾樹獺化身成醫生,跟小豆丁一起對抗新型冠狀病毒。 長頸鹿醫生在「家居注意事項」單元,提醒大家歸家後切記脫鞋和洗手,而且冲廁時要蓋上廁板;獵豹醫生則在「如何正確戴口罩」單元,建議小朋友使用外科口罩或正確尺寸的醫護用N95,亦教他們如何正確戴口罩。其他單元還包括「關於新型冠狀病毒」、「常見病徵」、「外出注意事項」、「個人衛生」、「提升免疫力」、「洗手七部曲」。大小朋友快跟着8個小伙伴的貼士,一起做好防疫措施吧! 《抗逆小夥伴Dr Dumo et al 》 作者、繪者:李揚立之醫生 連結:bit.ly/2HtqJRP (網上圖片)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2期]

詳細內容

國際親子台:你「看見」孩子嗎?

(作者提供) 停課前某天,雪雪放學回家,告訴我班上有個同學大哭。我問為什麼,她回答說:「因為我想保護同學A,所以撥開了同學B的手,同學B喊,並向老師投訴。」我起初以為,這是一個關於行為管理的課題,本打算讓她思考什麼是「更好處理方法」,順帶讓她明白即使出於好意也不應動手。 正當我「職業病發作」,想用正面管教——先肯定她是個充滿正義感的小女孩,再問她認為下一次有沒有更好方法處理時,她沉默半晌,小聲告訴我:「媽咪,我都有少少喊。」當下有如當頭棒喝,方才明白,雪雪那一刻不是想要「解決方法」或什麼管教模式,而是想我明白,她也不開心。於是,我停下來,走近抱抱她,帶點內疚告訴她:「不論是開心或不開心,只要是有關你的,我也想聽。」 什麼是「看見」?對孩子來說,什麼是被看見?即使讀了那麼一大堆幼兒教育理論,很多時我也沒有真正看見孩子的需要。「看見」並不是一種眼神交流,而是一種願意放下預設想法的心境,一份願意與孩子站在平等位置的胸襟,一份願意用心感受對方的態度。 The Power Of Showing Up一書中,作者強調四個S,均是父母幫助孩子成長時所需要的條件。第一是讓孩子在安全環境成長(Safety),第二是讓孩子有情緒出口(Soothing),第三是建立孩子的信任度/安全感(Secure),最後是看見(Seeing)孩子。 用心才能「看見」 「看見」,並不只用雙眼,而是用心。兒童發展心理學研究指出,其中一個最有效預測孩子將來快樂與否、社交及情緒發展良好與否,甚至將來成功與否的重要指標,是孩子在幼年時是否得到細緻敏感的回應,以及具支持性的照顧。上文提及一書,正是提醒父母,我們也許沒有什麼育兒秘方,甚至有時自覺並不稱職,但至少,請務必在孩子成長中show up。Show up不止是亮相,而是出現時帶着全人全心全意,來與孩子相處,讓孩子知道你存在,你可以擁抱,你可以隨時為他停下來。相處過程中,更要讓孩子感到被看見、被理解、被明白。 請預備換上孩子的眼鏡,而非我們既有的尺去量度孩子。正如雪雪當下需要的,是我願意明白她的傷感,而非教她不要出手阻止別人。孩子並不需要我們24小時全日無間斷地看着他,但需要我們每天都張開雙眼看到他和看懂他。不被看見的孩子,活像被遺棄的孩子。 你,願意「看見」孩子嗎? 文:Hello Bonnie 作者簡介:修讀國際關係,成為兩女之母後變身3職媽媽,在小助教鞭策下,完成兒童與家庭教育碩士,仍繼續在工作、讀書及湊女角色中努力掙扎。 網誌:FB.com/hellobonniemami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82期]

詳細內容

國際親子台:教育最成功國家推「國際失敗日」

寫這篇文章時,正在芬蘭等候轉機。說起芬蘭不少人會想到聖誕老人、觀看極光;從事教育的,則會想起芬蘭的教育成功,包括課堂時間短、課程自由、教師水平高、學生出品好等等。除此以外,它尚有另一個鮮為人提起的特色,就是在2010年發起「國際失敗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Failure),在每年10月13日鼓勵大家慶祝「失敗」。 「失敗乃成功之母」是我們經常掛在口邊的一句諺語,但有多少時候,我們真正視失敗為成功的前奏呢?坦白說,我們經常只定義失敗為「失敗」,與成功根本就是天與海的距離。事實是,我們總會問孩子,為什麼會做不到,卻很少會慶祝孩子做不到。 孩子由懷中寶寶到識行識走,必然經歷過失敗跌倒,其他方面的學習亦一樣,要經驗過失敗,才能擁抱未來。(作者提供) 有沒有想過,孩子的學習過程,本來就是在不斷跌碰中學習。如果孩子沒有機會經歷跌倒,就不會經歷重新爬起來,那就說不上是真正的成長。試想想孩子是怎樣學習的,他的第一次轉身是如何來的?就是本來只躺在牀上動下小腳,經歷過很多次,只僅僅轉了一半身,「失敗」了,沒轉得成。然後,努力掙扎過不知多少次後,終於伸一下腳,用力反身,最後才能轉身成功。嬰兒學轉身經歷失敗與嘗試,學站起來也如是,學踏出第一步亦如是。 提升「復原力」 擁抱失敗擁抱未來 沒有冒險嘗試的精神,就沒有成功的機會。把圖形放入對的圖案中,這類BB玩具,你家中也可能有一個。有沒有觀察到孩子如何玩?就是把不同的圖案積木,嘗試放到不同的洞口,比比對對試試哪一個圖案能對上,是一個不斷經歷「失敗」再嘗試的過程。這個過程能鍥而不捨、捲土重來,就是我們所說的「復原力」(Resilience Power)。 我們經常說,在未來世界,很多現在的工種都不再存在了,那麼我們可以怎樣預備孩子面對這個不可預見的未來世界呢?保存這份不怕失敗的冒險精神,以及面對失敗後的復原力,正是通往未來世界的鑰匙。今日很多地方努力推動初創企業,它們要尋找的,正是一代樂於面對失敗的冒險者,勇於面對失敗後有強勁復原力的未成功者。 「國際失敗日」的慶祝方法很簡單,把自己失敗的經歷上載社交媒體便可,藉此鼓勵更多人以正面態度面對失敗。作為父母或教育工作者,也許我們可以把「國際失敗日」放到我們生活的每一天,視失敗為成功必經之路,讓我們的孩子能擁抱失敗,擁抱未來。 文:Hello Bonnie(多元學習坊高級總監) 作者簡介:修讀國際關係,成為兩女之母後變身3職媽媽,在小助教鞭策下,完成兒童與家庭教育碩士,仍繼續在工作、讀書及湊女角色中努力掙扎。網誌:FB.com/hellobonniemami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77期]

詳細內容